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研究
徐小荷
【摘要】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社会适应的能力的影响发现,拓展训练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较为显著地效果,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各高职院校将拓展训练加入到学生的体育课教学中去,这既能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还能有效的落实高校所要实行的素质教育,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各项能力.
【期刊名称】《柳州师专学报》
【年(卷),期】2014(029)002
【总页数】3页(P94-96)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调查研究
【作者】徐小荷
【作者单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7.4
拓展训练是一项集娱乐与教育于一体的极限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的内容又进行了更加的完善,指出健康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以及道德健康。
所以健康并不是单纯的指身体健康,而是涉及了心理与
生理两个方面的健康。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呈现着上升的趋势,到近些年,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0%[1]。
且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有将近17%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因此,有效的改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大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课程。
研究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可以制定出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大学生改善心理健康以及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本次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大学生的状况进行分析。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了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大学生220名,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110名,实验组110名大学生中有男生55人,女生45人,这110名大
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拓展训练;而对照组110名大学生中有男生42人,女生58人,他们进行常规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为一周一次,一学期16次。
且在进行实验前,这两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实验组110名大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拓展训练,选用的项目主要有:双人接力、
体现沟通能力的信任百步行以及能体现团队协作能力的信任背摔等项目,一周进行一次,每次时间一个半小时。
而对照组110名大学生则只是单纯的进行体育课上
所规定的训练。
1.2.2 问卷调查法
选用的表格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量表》,主要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有无神经症或是精神病等方面的情况[2],在一学期结束后,分别向两组大学生发放该表格,共发放220份问卷,通过统计发现共收回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
为94.5%,其中实验组收回100份问卷,有效率为90.9%,而对照组收回108份问卷,有效率为98.2%。
1.2.3 其他的研究方法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还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选择并确定好大学生应进行测试的项目、问卷以及实验教学的内容,然后运用合适的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t检验,发现两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1 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青年期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特别对于大学生来说,因为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出去能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但由于周围环境的改变以及人性的复杂,必然会让大学生们感受到压力与挑战,而且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没有受过较多的挫折,从而极易造成这些消极、自卑等情绪,最终产生心理问题。
通过这次的研究可以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类型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实验组心理较为健康的大学生有78人,比例为78%,心理存在某些问题的大学生有14人,比例为14%,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大学生有8人,比例为8%;而对照组心理较为健康的大学生有75人,比例为69.4%,心理存在某些问题的大学生有13人,比例为12.1%,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大学生有20人,比例为18.5%,两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数据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
具体情况如下表:
在上表中,可以看出两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由于素质拓展训练的训练项目都是针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专门设定的,在训练中,
只有不断地去克服恐惧害怕的心理,在面对困难时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同时要积极地与队友进行沟通,保持平静的心态去面对训练中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充分的去激发出身体中的能量,完成所有的任务,这种训练能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加的去了解周围的人,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2.2 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现在能很好的适应客观的环境,运用有效合理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将自己努力的融合到这个社会的环境里。
通过研究发现两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差异在很强的等级中并不明显,但在其他三个指标数据比较确有着明显的差异。
实验组在适应能力较强中大学生有70人,比例为70%;适应能力良好的大学生有12人,比例为12%;适应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有10人,比例为10%;适应能力很差的大学生有8人,比例为8%。
而对照组中适应能力较强中大学生有77人,比例为71.3%;适应能力良好的大学生有16人,比例为14.8%;适应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有10人,比例为9.3%;适应能力很差的大学生有5人,比例为4.6%。
两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数据有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两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差异,而素质拓展训练要求大学生要保持旺盛的斗志,既要有团队协作的精神,还要有进行准确分工的能力,同时要求大学生在训练中处理好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尽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去主动的帮助周围的同学,让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从而在训练中慢慢的融入到所在的集体中去,进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通过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都有待提高,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将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素质教育的课程作为大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完善各大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体系[3]。
通过这次实验,可以发现素质拓展训练在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心
理的培养以及顽强意志的塑造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培养大学生的遇事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素质拓展训练的进行能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而大学生的体育课的作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挑战等方面的能力,在大学生的体育课程中加入素质拓展训练既能保证体育课的正常进行,又能有利的改进与补充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有效的落实高校所要实行的素质教育,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各项能力。
素质拓展训练还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效果,从多方面帮助大学生提高各项能力。
为了能更好的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应该大力的在各大高校进行广泛地推广,同时各高职院校的领导也要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效果引起重视,保证素质拓展训练的顺利实施;(2)广大科研研究中应该更加重视素质拓展带来的效果,进一步研究适合在各大高职院校进行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让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更加完善与丰富;(3)在进行研究时,要把男生与女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共同的教学,从而有利于研究男生与女生在身心健康方面所得到的不同的影响;(4)目前,由于实验的实施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选择的量表并不难完全实际的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容易造成结果的不准确,所以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控制,让拓展训练能得到更好的运用。
【相关文献】
[1]刘谦.对影响体育院系篮球专项学生投篮命中率因素的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9(2):16.
[2]夏建松,苏静.从高校学生键商测试结果反思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院学报,2010,39(9):106-109.
[3]王志平.浅谈篮球比赛中影响投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