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质点M、N的平衡位置分别是、,已知质
点M的振动方程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列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
C
.质点N的振动方程为
D
.质点N的振动方程为
第(2)题
在身体素质测试“原地纵跳摸高”科目中,某同学快速下蹲后立即蹬伸竖直起跳。
在此过程中,测得该同学竖直方向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该同学( )
A.从A到B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B.在B点时,速度为零
C.在C点时,恰好离开地面
D.从C到D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第(3)题
在校运动会中,某同学投铅球投出了的成绩。
铅球的运动可简化为如图模型:铅球抛出时离地的高度,铅球抛
出时的速度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已知铅球的质量为,不计空气阻力,,则()
A.铅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B.铅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机械能不守恒
C.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铅球速度的变化量为D.铅球落地时重力的功率为
第(4)题
如图,水平面内的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L,顶点C恰好位于绝缘倾斜直轨道DC的最低点,光滑直轨道上端点D到A、B两点的距离均为L,DO为绝缘竖直轨道,O为AB边的中点。
一对电荷量均为-Q的点电荷分别固定于A、B两点。
在D处将质量
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忽略它对原电场的影响)套在轨道上D端,将小球分别沿DO和DC由静止开始释放,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且,忽略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点的电场强度与C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小球沿DO到达O点速度与沿DC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C.小球沿DC到达轨道最低点C时,加速度为零
D.小球沿DC下滑过程中,其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第(5)题
柱状光学器件横截面如图所示,右侧是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左侧是直角梯形,长为R,与夹角,中点为B。
a、b两种频率的细激光束,垂直面入射,器件介质对a,b光的折射率分别为1.42、1.40。
保持光的入射方向不变,入射点从A向B移动过程中,能在面全反射后,从面射出的光是(不考虑三次反射以后的光)()
A.仅有a光B.仅有b光C.a、b光都可以D.a、b光都不可以
第(6)题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三个定值电阻R的阻值相同,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a、b端接有正弦交变电压,其最大值保持不变,若将断开的开关S闭合,则
A.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C.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D.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第(7)题
电源的效率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为路端电压,I为干路电流,a、b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由图可知、的值分别
为
A
.、B.、C.、D.、
第(8)题
无人配送小车某次性能测试路径如图所示,半径为的半圆弧与长的直线路径相切于B点,与半径为的半圆弧
相切于C点。
小车以最大速度从A点驶入路径,到适当位置调整速率运动到B点,然后保持速率不变依次经过和。
为保证安全,小车速率最大为。
在段的加速度最大为,段的加速度最大为。
小车视为质点,小车从A到D所需最
短时间t及在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最长距离l为( )
A
.
B
.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 ( )
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
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
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
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第(2)题
201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德,以表彰他们独立发明并发展测量和控制粒子个体、同时保持它们量子力学特性的方法.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开普勒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B.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D.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第(3)题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四个过程,其中的延长线通过原点,垂直于且与水平轴平
行,与平行,则气体体积在()
A.过程中不断增加
B.过程中保持不变
C.过程中不断增加
D.过程中保持不变
第(4)题
如图所示,A、B两卫星绕地球运行,运动方向相同,此时两卫星距离最近,其中A是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r.地球可看成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其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若经过时间t后,A、B第一次相距最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地球两极,地表重力加速度是
B
.卫星B的运行周期是
C.卫星B的轨道半径为是
D.若卫星B通过变轨与A对接之后,B的机械能可能不变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第(1)题
小明同学想把一个电流计(满偏电流为1mA,内阻约几百欧姆)改装成一个量程为5V的电压表,为了先测量该电流计的电阻,小明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
电路中所用为电位器,总阻值。
连接好电路后,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操
作:
①先断开,闭合,将由最大阻值逐渐调小,使电流计读数达到满偏电流;
②保持不变,再闭合,调节电阻箱的值,使电流计读数等于,同时记录下此时电阻箱的值。
(1)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可求得待测电流计的内阻为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用测量值作为电流表的内阻,将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的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__________的电阻。
(3)小明同学用一个量程为的标准电压表与改装后的电压表并联进行校准,发现读数如图所示,其中乙图为标准电压表,
丙图为改装后的电压表,则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改装电表的量程发生偏差的可能原因是电流计内阻真实值比测量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要达到预期改装目的,无论测得的电流计的内阻值是否正确,都不必重新测量,只需要将阻值为的电阻换为一个阻值为的电阻即可,其中______。
第(2)题
采用图1所示的电路图来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1)实验时,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在___________(填“M”或“N”)端。
(2)按照图1连接实物图,如图2所示。
闭合开关前检查电路时,发现有一根导线接错,该导线
为___________(填“a”“b”或“c”)。
若闭合开关,该错误连接会带来的问题有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第二、三象限内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四象限内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第一象限内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图中未画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第四象限内磁场的2倍。
一电子从坐标为(-2L,0)的A点以初速度v0进入第三象限的匀强电场,初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该电子经过坐标为(0,)的B点后进入第四象限的匀强磁场,从坐标为(L,0)的C点进入第一象限,经矩形磁场偏转后垂直y轴的正
半轴射出第一象限。
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的重力。
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第四象限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2)电子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
(3)第一象限内矩形匀强磁场的最小面积;
第(2)题
水平平台上有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于A,自然状态下另一端恰好在B。
平台B端依次连接两个半径R均为0.2m的四分之一细
圆管轨道和。
D端与水平地面相接,E端通过光滑小圆弧与斜面相接,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可在范围内变化(调节好后即保持不变)。
一质量的小物块(略小于细圆管道内径)将弹簧压缩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在B点恰
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除斜面以外,其余区域均光滑,不计空气阻力。
求:
(1)弹簧释放前的弹性势能;
(2)小物块运动至圆弧最低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
(3)取不同值时,在小物块运动的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与的关系式。
第(3)题
如图所示,物块A和C都视为质点,A放在长木板B右端,C通过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与B右端相连。
本题涉及的物理过程可选用不同的A、B、C,不同的A质量相同为m1=2kg,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不同的B长度不同,质量相同为m2=3kg,与水平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为μ1=0.2;不同的C质量不同。
第一次,选用的A与B间动摩擦因数μ2=0.1,用手托住C刚好拉直轻绳且系统处于静止状态,C距地面高度为h=1.5m,静止释放C。
已知B右端离定滑轮足够远,在本题涉及的物理过程中不会与滑轮相碰,C若落地后不会反弹。
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
(1)若选用的物块C质量是1kg,求轻绳拉力大小;
(2)若选用的物块C质量是3kg,A不滑出B,求选用木板B的最小长度;
(3)第二次,若选用的物块C质量是2kg,选用的长木板B长度是0.5m,用多个不同的A,重复题设物理过程。
若C落地时A刚好在B左端,求此条件下C下落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