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地主教案 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地主
东坪中学:刘群辉
课前预习
1、解决文学常识,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
2、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试着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相关课程标准引述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品味作者细腻、幽默风趣的语言,并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地主的来历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听说过“地主”这个词语吗?(板书:地主)
这要追溯到六十六年前:
1950年,我们中国根据当时土地改革现状和需要将全国范围的农村阶级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
土改、文革期间,地主们被纷纷打倒,土地也被没收。
1978年改革开放后,地主们平反,但土地已经全面收归国有。
地主阶级就是指在那个年代占
有土地,自己不劳动,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生的阶级。
2、那文中的“小地主”指谁呢?
(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小地主》。
补充板书:小)
二、了解作者
周晓枫,1969年6月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
曾做过数年儿童文学编辑。
她注重语言的锻造,热爱修辞,嗜好优美的形容词与新奇的比喻。
她著有散文集《鸟群》、《斑纹》、《收藏》、《上帝的隐语》,这些散文为她赢得了第三届冯牧文学奖。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词;
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完成《学法》P42 1、2、6题。
形式:学生速读课文完成任务后反馈情况。
1、《学法》完成情况;
2、根据意思说词语。
(1)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2)形容呼吸急促,喘气不止。
(3)付出的努力基本没什么效果。
(4)说话时声音与脸色都很严厉。
指人对不满的事情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3、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示例:我偶遇小地主,照顾它一段时间后,它不辞而别,我很想念它。
4、理清故事情节:
按示例用最简练的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偶遇小地主——小地主----- 小地主-----思念小地主四、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过渡:周晓枫的散文被评为“芭蕾足尖上的写作”,她的作品语言优美、细腻又不失风趣。
)
请用波浪线标记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并适当品析。
1、方法指导:
(1)品析句子可从修辞、关键词句、句式、描写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切入。
(2)答题格式:
2、示例:
午间的户外活动,我一边走一边跟小地主聊天,一个星期下来,使我认同这种说法:牙都被晒黑了。
——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我为了照顾好小地主所付出的的代价。
3、学生自由品味后小组交流整合意见,再上台展示、补充。
预设:
(1)它歪着脑袋,嘴巴向上翘成45度角——我看不出恐惧和紧张,它的表情就像在示威。
——“示威”把小鸟拟人化,写出了小鸟的个性特点,即“天真”“孩子般的任性”。
(2)我弯腰捡起它,它用小翅膀用力拍打着我的手,并发出带着感叹号的抗议,非常反对——带着感叹号的抗议,即非常强烈的抗议。
这种写法生动、形象、逼真,而又不乏幽默。
(3)一次,小地主格外乖巧,后来我才发现事出有因,它竟然在我兜里随地大小便——它使我成为一个有味道的女人。
——有意夸张,渲染自己的狼狈,但是狼狈之中又别有情趣,与其说是怨言,不如说是喜悦。
4、小结:
从刚才的品读中,我们读出了一只的小地主,“我”是一个的人。
全篇通过拟人的手法,语言诙谐幽默,表达了作者对小地主的由衷喜爱。
五、主旨探究
作者通篇运用拟人手法,用如此细腻的语言,她只是想表达自己对鸟儿的喜爱吗?
呼吁人们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六、学以致用
我们也曾喂养过小动物,请展开回忆并充分发挥想象力,仿照本文,用拟人手法将它跟我们的故事写出来,不少于100字。
偶遇
照料小地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离别(拟人手法、语言诙谐)
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