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上传版】2020.09.03+理论精讲-现代汉语1(讲义+笔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第四声 去声
知识精讲 标调歌 有 a 不放过,没 a 找 o、e, i、u 相遇标在后,i 上标调把点去, 小ü遇到 j、q、x,就把两点去。
知识精讲 (四)隔音符号 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音节的界限易发生混淆。 用隔音符号(’)隔开。 例如:pi’ao(皮袄)
小结一下
知识精讲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七体——甲金篆隶楷草行
知识精讲 1.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10
知识精讲 2.金文:西周,刻在青铜器上
知识精讲 3.篆书:(1)大篆,保留了甲骨文的特点,但字形整齐,笔画均匀,以籀 文和石鼓文为代表。 (2)小篆,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 体正势圆,左不见撇,右不见捺
2.请你列举鲁迅作品集《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3.以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题材的作品有哪些?4.请你说说边塞诗 都有哪些意象。
你还记得吗? 1.请你列举古代编年体史书。 2.请你列举鲁迅作品集《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3.以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题材的作品有哪些? 4.请你说说边塞诗都有哪些意象。 5.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都包括什么?
真题重现 2.教师讲解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儿化具有区分词义或词性的作用,下列可 以举例说明的是( )。 A.头儿 盖儿
8
B.鱼儿 叶儿 C.人儿 根儿 D.歌儿 馅儿
巩固练习 1.教师在讲解朗读技巧时候,跟学生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比如“一”“不” 不同情况下读音不同,下列选项中“一”“不”读音均不相同的是( )。 A.统一 第一 B.一生 一样 C.不错 不认识 D.不好 不习惯
7.行书:产生于东汉末,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 笔画简省、连绵,笔顺改变,方圆兼备,各自独立。
13
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 由象形到不象形 由不定型到定型 由繁体到简体 由非方块形到方块形
03 你能得分吗 真题重现 1.在“汉字书法”活动课中,学生问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中最 先产生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正确的是( )。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6
知识精讲 (三)儿化 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7
知识精讲
儿化作用 作用 1:区别词义。 举例:头—头儿,鼻—鼻儿。 作用 2:区别词性。 举例:盖—盖儿,画—画儿。 作用 3: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 举例:小球儿、小孩儿、小猫儿。
03 你能得分吗?
真题重现 1.教师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词语的变调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发音, 下列可以作为案例使用的是( )。 A.洗手 一般 B.朋友 异同 C.统一 五个 D.今年 六天
巩固练习 2.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朗读过程中对语气语调的把握,教师 着重说明了轻声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了轻声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作用,下列不能 作为举例说明的是( )。 A.冷战 B.豆腐 C.照应 D.地道
小结一下
第一章 现代汉语 第一节 语音 第二节 汉字 第三节 词语 第四节 句子 第五节 标点符号
02 一定要听懂! 考情统计
第一章 现代汉语 第一节 语音 第二节 汉字 第三节 词语 第四节 句子 第五节 标点符号 第六节 修辞手法
真题重现 第一节 语音
2
1.教师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词语的变调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发音, 下列可以作为案例使用的是( )。
A.洗手 一般 B.朋友 异同 C.统一 五个 D.今年 六天
知识精讲 二、语音的音变 普通话中要特别注意的音变包括变调、轻声、儿化。 (一)变调 上声变调 “一”“不”变调
知识精讲 1.上声变调 (1)三声+三声→二声+三声 读一读:水果 了解 领导 美好 (2)(三声+三声)+三声→二声+二声+三声 读一读:展览馆 手写体 管理者
5
知识精讲 2.“一”“不”变调 (1)“一”的变调 ①“一”+四声→yí+四声 读一读:一片 一定 一切 ②“一”+非四→yì+非四声 读一读:一起 一杯 一桶 知识精讲 (2)“不”的变调 “不”+四声→bú+四声 读一读:不对 不累 不变 不是 知识精讲 (二)轻声 作用:区别词义和词性 读一读:对头 duìtou/duìtóu 知识精讲
11
4.隶书:(1)秦隶——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 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汉隶,以秦隶为基础演变,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
5.楷书:规矩整齐,从隶书发展演变而来,兴于汉末,盛于魏晋,沿用至今, 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12
6.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纯艺术品 章草、今草、狂草
3
知识精讲 (一)声母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与韵母、声调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 辅音声母数量:21 个
零声母(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如“暗(àn)” 知识精讲 (二)韵母 韵母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数量:39 个
知识精讲 (三)声调符号 声调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第一声 阴平 第二声 阳平 第三声 上声
9
第六节 修辞手法
真题重现 第二节 汉字 1.在“汉字书法”活动课中,学生问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中最 先产生的字体,正确的是( )。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真题重现 2.请从第③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并别改正。
心中有朵雨做的云 ③那天暴雨后,青云还未散去,天空还下着蒙蒙细雨,我便与小伙伴去河边 嘻戏玩耍。被大雨冲刷后的河水显得更加疯狂,张牙舞爪地出来,水花几乎溅湿 了我们全身,分不清脸上是水还是泪花。看着逐渐下陷的双脚和势不可挡的河水, 绝望之际,我抱住了一块大石头,一边借着小伙伴的拉力,很长时间才回到岸上。 那种截后余生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可我们内心更多的是恐惧,互相拉扯着跌跌 撞撞地往家里跑。
真题重现 2.教师讲解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儿化具有区分词义或词性的作用,下列可 以举例说明的是( )。 A.头儿 盖儿 B.鱼儿 叶儿 C.人儿 根儿 D.歌儿 馅儿
知识精讲 一、语音的概述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音节=声母+韵母+声调
知识精讲 (一)声母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与韵母、声调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 辅音声母数量:21 个
第四声 去声
知识精讲 标调歌 有 a 不放过,没 a 找 o、e, i、u 相遇标在后,i 上标调把点去, 小ü遇到 j、q、x,就把两点去。
知识精讲 (四)隔音符号 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音节的界限易发生混淆。 用隔音符号(’)隔开。 例如:pi’ao(皮袄)
小结一下
知识精讲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七体——甲金篆隶楷草行
知识精讲 1.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10
知识精讲 2.金文:西周,刻在青铜器上
知识精讲 3.篆书:(1)大篆,保留了甲骨文的特点,但字形整齐,笔画均匀,以籀 文和石鼓文为代表。 (2)小篆,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 体正势圆,左不见撇,右不见捺
2.请你列举鲁迅作品集《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3.以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题材的作品有哪些?4.请你说说边塞诗 都有哪些意象。
你还记得吗? 1.请你列举古代编年体史书。 2.请你列举鲁迅作品集《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3.以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题材的作品有哪些? 4.请你说说边塞诗都有哪些意象。 5.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都包括什么?
真题重现 2.教师讲解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儿化具有区分词义或词性的作用,下列可 以举例说明的是( )。 A.头儿 盖儿
8
B.鱼儿 叶儿 C.人儿 根儿 D.歌儿 馅儿
巩固练习 1.教师在讲解朗读技巧时候,跟学生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比如“一”“不” 不同情况下读音不同,下列选项中“一”“不”读音均不相同的是( )。 A.统一 第一 B.一生 一样 C.不错 不认识 D.不好 不习惯
7.行书:产生于东汉末,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 笔画简省、连绵,笔顺改变,方圆兼备,各自独立。
13
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 由象形到不象形 由不定型到定型 由繁体到简体 由非方块形到方块形
03 你能得分吗 真题重现 1.在“汉字书法”活动课中,学生问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中最 先产生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正确的是( )。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6
知识精讲 (三)儿化 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7
知识精讲
儿化作用 作用 1:区别词义。 举例:头—头儿,鼻—鼻儿。 作用 2:区别词性。 举例:盖—盖儿,画—画儿。 作用 3: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 举例:小球儿、小孩儿、小猫儿。
03 你能得分吗?
真题重现 1.教师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词语的变调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发音, 下列可以作为案例使用的是( )。 A.洗手 一般 B.朋友 异同 C.统一 五个 D.今年 六天
巩固练习 2.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朗读过程中对语气语调的把握,教师 着重说明了轻声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了轻声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作用,下列不能 作为举例说明的是( )。 A.冷战 B.豆腐 C.照应 D.地道
小结一下
第一章 现代汉语 第一节 语音 第二节 汉字 第三节 词语 第四节 句子 第五节 标点符号
02 一定要听懂! 考情统计
第一章 现代汉语 第一节 语音 第二节 汉字 第三节 词语 第四节 句子 第五节 标点符号 第六节 修辞手法
真题重现 第一节 语音
2
1.教师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词语的变调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发音, 下列可以作为案例使用的是( )。
A.洗手 一般 B.朋友 异同 C.统一 五个 D.今年 六天
知识精讲 二、语音的音变 普通话中要特别注意的音变包括变调、轻声、儿化。 (一)变调 上声变调 “一”“不”变调
知识精讲 1.上声变调 (1)三声+三声→二声+三声 读一读:水果 了解 领导 美好 (2)(三声+三声)+三声→二声+二声+三声 读一读:展览馆 手写体 管理者
5
知识精讲 2.“一”“不”变调 (1)“一”的变调 ①“一”+四声→yí+四声 读一读:一片 一定 一切 ②“一”+非四→yì+非四声 读一读:一起 一杯 一桶 知识精讲 (2)“不”的变调 “不”+四声→bú+四声 读一读:不对 不累 不变 不是 知识精讲 (二)轻声 作用:区别词义和词性 读一读:对头 duìtou/duìtóu 知识精讲
11
4.隶书:(1)秦隶——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 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汉隶,以秦隶为基础演变,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
5.楷书:规矩整齐,从隶书发展演变而来,兴于汉末,盛于魏晋,沿用至今, 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12
6.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纯艺术品 章草、今草、狂草
3
知识精讲 (一)声母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与韵母、声调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 辅音声母数量:21 个
零声母(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如“暗(àn)” 知识精讲 (二)韵母 韵母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数量:39 个
知识精讲 (三)声调符号 声调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第一声 阴平 第二声 阳平 第三声 上声
9
第六节 修辞手法
真题重现 第二节 汉字 1.在“汉字书法”活动课中,学生问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中最 先产生的字体,正确的是( )。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真题重现 2.请从第③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并别改正。
心中有朵雨做的云 ③那天暴雨后,青云还未散去,天空还下着蒙蒙细雨,我便与小伙伴去河边 嘻戏玩耍。被大雨冲刷后的河水显得更加疯狂,张牙舞爪地出来,水花几乎溅湿 了我们全身,分不清脸上是水还是泪花。看着逐渐下陷的双脚和势不可挡的河水, 绝望之际,我抱住了一块大石头,一边借着小伙伴的拉力,很长时间才回到岸上。 那种截后余生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可我们内心更多的是恐惧,互相拉扯着跌跌 撞撞地往家里跑。
真题重现 2.教师讲解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儿化具有区分词义或词性的作用,下列可 以举例说明的是( )。 A.头儿 盖儿 B.鱼儿 叶儿 C.人儿 根儿 D.歌儿 馅儿
知识精讲 一、语音的概述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音节=声母+韵母+声调
知识精讲 (一)声母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与韵母、声调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 辅音声母数量:21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