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芦林湖导游词(通用16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庐山芦林湖导游词(通用16篇)
庐山芦林湖篇1
欢迎大家来到庐山芦林湖!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芦林湖四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景致优美。
此处原是芦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芦林谷地,介于玉屏、星洲两峰之间。
1954年在二峰间筑坝蓄水,次年建成。
大坝高32米,长120米,宽12米,全湖面积约9万平方米,蓄水120万立方米。
湖水洁净清澈,碧清如镜,山色倒影,相映成趣。
湖心有两小亭,外观秀丽、精巧,为湖面增光添彩,内则分别用作汲水塔和溢洪道。
芦林湖所蓄之水目前为庐山牯岭镇1.3万居民的主要水源。
冬游芦林湖[1]景色更为别致,很多摄影爱好者喜欢在冬季游玩芦林湖,在岸边朝着对岸望过去成片的树木上结成雾凇,就像童话世界一样的美丽。
在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川期,当时这里是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
湖上有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
芦林湖四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景致优美。
此处原是芦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芦林谷地,介于玉屏、星洲两峰之间。
1954年在二峰间筑坝蓄水,次年建成。
大坝高32米,长120米,宽12米,全湖面积约9万平方米,蓄水120万立方米。
湖水洁净清澈,碧清如镜,山色倒影,相映成趣。
湖心有两小亭,外观秀丽、精巧,为湖面增光添彩,内则分别用作汲水塔和溢洪道。
芦林湖所蓄之水目前为庐山牯岭镇1.3万居民的主要水源。
毛泽东生前曾多次于湖中击水畅游。
1993年于桥头建“毛泽东诗碑园”,以纪念其百年诞辰。
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手迹《登庐山》、《题仙人洞》和古诗多首。
芦林桥建于芦林湖大坝坝面。
大坝体积达3万立方米,系用石块和水泥混交筑成,雄伟宽坦。
大桥桥身上段有5个桥孔,溢洪时,五
孔喷流,似五条龙飞吼而下,成为壮丽的人工瀑布。
此景可立于“蛟芦桥”上观得。
蛟芦桥在坝旁峪谷涧底,由桥南踏石阶而下百余级即可到达。
庐山芦林湖导游词篇2
欢迎大家来到庐山芦林湖!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从黄龙寺沿石阶曲径上行约20分钟,便到芦林大桥。
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夏日人行其间颇感凉爽身轻。
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犹如天上神湖。
在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川期,当时这里是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
芦林湖四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景致优美。
此处原是芦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芦林谷地,介于玉屏、星洲两峰之间。
1954年在二峰间筑坝蓄水,次年建成。
大坝高32米,长120米,宽12米,全湖面积约9万平方米,蓄水120万立方米。
湖水洁净清澈,碧清如镜,山色倒影,相映成趣。
湖心有两小亭,外观秀丽、精巧,为湖面增光添彩,内则分别用作汲水塔和溢洪道。
芦林湖所蓄之水目前为庐山牯岭镇1.3万居民的主要水源。
毛泽东生前曾多次于湖中击水畅游。
1993年于桥头建“毛泽东诗碑园”,以纪念其百年诞辰。
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手迹《登庐山》、《题仙人洞》和古诗多首。
芦林桥建于芦林湖大坝坝面。
全桥体积达3万立方米,系用石块和水泥混交筑成,雄伟宽坦。
大桥桥身上段有5个桥孔,溢洪时,五孔喷流,似五条龙飞吼而下,成为壮丽的人工瀑布。
此景可立于“蛟芦桥”上观得。
蛟芦桥在坝旁峪谷涧底,由桥南踏石阶而下百余级即可到达。
庐山芦林湖导游词篇3
毛泽东生前曾多次于湖中击水畅游。
1993年于桥头建“毛泽东诗碑园”,以纪念其百年诞辰。
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手迹《登庐山》、
《题仙人洞》和古诗多首。
芦林桥建于芦林湖大坝坝面。
全桥体积达3万立方米,系用石块和水泥混交筑成,雄伟宽坦。
大桥桥身上段有5个桥孔,溢洪时,五孔喷流,似五条龙飞吼而下,成为壮丽的人工瀑布。
此景可立于“蛟芦桥”上观得。
蛟芦桥在坝旁峪谷涧底,由桥南踏石阶而下百余级即可到达。
从黄龙寺沿石阶曲径上行约20分钟,便到芦林大桥。
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夏日人行其间颇感凉爽身轻。
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犹如天上神湖。
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期,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冰窖,是当年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
1954年在此筑坝蓄水,于是高峡出平湖,青山绿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
为庐山添一胜景。
毛泽东同志曾多芦林湖是1955年建成的人工湖。
水库堤上建有芦林桥,长120米,高32米,湖水面积200亩,两座彩色的湖心亭倒映湖中,湖上碧波映群峰,青山绿水,为庐山胜景添色不少。
从芦林大桥北行不远,就到庐山中央小盆地,这里有宫殿式建筑庐山博物馆,有设备现代化的庐山大厦以及人民剧场等。
庐山芦林湖导游词篇4
亲爱的游客们,我的名字叫张雨辰,是九江景观旅行社的导游。
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的地方是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庐山风景名胜区。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又名“匡山”、“匡庐”,雄踞于长江边,紧依鄱阳湖。
全山共有90多座山峰。
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拨1473.4米,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12个景观、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
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的秀色和神秘色彩。
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
还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诞生
地。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了,一会儿我们再到这里集合。
庐山芦林湖导游词篇5
亲爱的游客们,我的名字叫张雨辰,是九江景观旅行社的导游。
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的地方是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庐山风景名胜区。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又名“匡山”、“匡庐”,雄踞于长江边,紧依鄱阳湖。
全山共有90多座山峰。
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拨1473.4米,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12个景观、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
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的秀色和神秘色彩。
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
还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诞生地。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了,一会儿我们再到这里集合。
庐山芦林湖导游词篇6
各位亲爱的游客:
你们好!
我是这次游庐山活动的导游江海天,很高兴带大家一起游这个5A 级景区。
大家有不明白的尽管部我。
请各位注意以下事项:一、由于游人众多,游客们一定要紧跟导游,以免走散;二、有事先要告诉我,不要擅自行动。
我们先到这个20世纪初开辟的锦绣谷。
这里因四季花开,犹如锦绣而得名,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是王安石在此留下的,请各位跟我走。
这是仙人洞,当此处云雾缭绕时,洞里会增添仙气,仿佛有仙人来临。
主席在此留下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无限风光在险峰。
使仙人洞名扬四海。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观三叠泉。
三叠泉从五老峰顶流下来,潭里的水就是三叠泉水。
由于泉水流淌时,一些大岩石使泉水流动方向改
变,三叠效果就产生了,加上泉间的云雾,增添了一种朦胧美。
沿阶梯走出三叠泉景区,我们来到了含鄱口,含鄱口与汉阳峰形成壑口,使鄱阳湖起点定于此。
最后我们一起到庐山的两潭看(意思是两潭景区),它们是黄龙潭和乌龙潭。
黄龙潭非常幽静,银色瀑布冲出岩石,流入深潭,再入黄龙潭。
往前走,就是黄龙潭,含上、中、下,水从五股巨石缝隙里飞扬而下。
连起黄龙潭,成了一个飞流直下三千寸的小瀑布。
光阴似箭,我们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每次来庐山都会有变化,大家一定要常来看看哦!
关于庐山导游词的3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庐山游玩。
我姓邱,你们可以叫我邱导游,非常荣幸能做你们的导游。
让我陪你们游庐山,展示一下这里的魅力。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两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接潘阳湖。
整个山林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呢!南北长,东西窄。
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4米。
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溪涧,地形复杂的样。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世界,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规格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
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
庐山是一座集冈景,卫华、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4000余首歌斌。
我们来到东林寺,我开始介绍:普代高僧慧远(公元334~416年)再山中建立东林寺,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使庐山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宗教胜地。
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扣地理的中心学府。
庐山上还荟萃了各种风格回异的建筑杰作,包括罗马式与哥脖式的教堂,融合东西艺术形式的拜占庭建筑,以及日本建筑和伊斯兰清寺等,堪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
庐山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
接着我们又游了好汉坡,植物圆`
游客们,今天的游览结束,感谢大家游览世界遗产。
庐山芦林湖导游词篇7
各位团友,大家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大家知道这首诗是写哪里的吗?对了,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已经成为一句习惯用语了。
庐山的真面目就近是什么呢?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庐山气候温适,春迟、夏短、秋早、冬长,这是庐山的优越条件。
庐山位于江西省,景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
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形成了罕见的壮丽景观。
庐山遍布名胜古迹:白居易赏花的花径、抛珠溅玉的三叠泉、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等等。
大家知道被毛主席题诗的仙人洞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大家来看看又美又险的仙人洞吧!
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位于锦绣谷南端的“佛手岩”下。
洞高、深各约十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
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
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
庐山的美景数不胜数,请大家继续游览吧!
庐山芦林湖导游词篇8
三宝树是因三株特殊的古树而得名的,两棵柳杉,一棵银杏。
因这三树在黄龙寺山门前,有“庙堂之宝”的称誉,故名“三宝树”。
据树下巨岩上所刻“婆罗宝树,僧昙诜手杆"十字来看,已有一千六百多年。
昙诜为大林寺创始人,东林寺高僧慧远的弟子。
柳杉原名“婆罗”,是从西域引来的树种,银杏名为“白果”,为第四纪冰川的遗留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因为祖辈植树,孙辈才能结果,故名“公孙果”。
三树凌空,高约四十米,粗约四人合抱。
三棵大树都是百年古树,为庐山树木之王,也被誉称镇山之宝,因而后人又称树不无忧树。
庐山三宝树另一说法,三宝树得名于徐霞客行记,载有:“溪上树大三人围,非桧非杉,枝头着子累累”。
指树粗需三人合抱,由“三抱树”演化而来。
前史上三宝树并非指三棵树,据清康熙年间记载,黄龙潭邻近“一谷皆杉,大者十余抱”。
实为48棵,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被和尚经学以整修古刹为名,采伐变卖,仅留下这两棵柳杉。
一棵银杏。
1974年8月。
南京林业学院教授。
叶培忠先生,带学生来此实习,用生长锥测得杨柳树龄大约为620xx年。
测得银杏树树龄,大约为1520xx年。
最大一棵直径为2.8米、高34米。
相传神宗皇帝在黄龙寺设临时行宫,想用三树桩天然贺桌举行宴会,命百匠砍锯。
百名匠怎么砍也没用,锯拉不进,皇帝发怒下旨要杀工匠,众工匠只得转树哭泣。
三宝树感动开口教长匠如何砍锯自己,从匠为之感动,认为树有情,人岂可无义。
众匠抱着宁死不伐三树之心,皇帝获悉,赞赏树有情人有义勇,收回圣命“三宝树”从此保存至今。
徐霞客行记记载:并非指黄寺三宝树,“还出佛手岩,由大道东抵大林寺。
寺四面峰环,前抱一溪。
溪上树大三人围,非桧非杉、枝头着子累累,传为宝树,来自西域。
向有二株,为风雨拔去其一矣。
”又月记载清嘉庆年上大林寺着火药味,另一株“宝树”未能幸免,一起烧毁。
全国很多的黄龙寺,皆为禅宗临济宗门下的分枝。
是北宋中期慧南在隆兴(今南昌)黄龙山开法创建。
故称黄龙派,黄龙派在前史上曾非常昌盛,有才调的弟子多达数百人,分分创始基业,枝叶茂盛。
黄龙寺还建到了日本、东南亚一带。
黄龙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柳杉。
而别处没有。
有一说是黄龙寺这块寺方相传曾是朱元璋后代,在庐山设的家庙。
不远处和尚存“赐经亭”。
因皇室的厚爱,威望地维护下了这些古树。
庐山芦林湖导游词篇9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的风景秀丽的庐山风景区。
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解庐山吧!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庐山的北面,有一条大江滚滚而下,那就是中国的黄金水道万里长江,而它的南面就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在地形上,它形成了一江一湖一山的格局。
庐山全山由九十九座山峰组成,其中,五老峰是庐山的代表山峰,但它不是最高,庐山的最高山是汉阳山。
但较之于全国其它一些名山来讲,庐山不算太高,但我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相传在殷周时期,当时有位姓匡的人和几位爱好仙术的朋友去此山结庐修炼。
那时有个周定王,想利用他们。
就带人去上山找,只看到一些被遗弃的草庐,就问居民他们的下落,居民说这些人已经羽化登仙而去。
因此,他留下草庐的山,叫庐山。
现在,我们来到了庐山的瀑布之一三叠泉,唐代的李白在这里写下了一首诗,那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家看,三叠泉抛珠溅玉,上下争飞。
如果是下雨天,飞瀑如发怒的长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止。
俗话说的好不到三叠泉,不为庐山客。
祝贺你们今天成了真正的庐山客。
好!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我相信三叠泉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请大家带回去与家人一起分享这美丽的景色吧!谢谢大家!
庐山芦林湖导游词篇10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江西庐山景区参观游览。
我是此次江西庐山景区的导游员小赵,我很荣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游览,下面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江西庐山景区。
庐山是闻名今古的风景名胜地,也是世界上较罕见的“世界文化景观”和“世界地质公园”。
她位于东经 115 度 52 分至 116 度零 8 分,北纬 29 度 26 分到 29 度 41 分之间,她的山体是东北、西南走向。
东北至西南绵延约 29 公里,西北至东南宽达 16 公里,山体总面积有 302 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达 500 平方公里。
现分为庐山(山上)牯岭景区、庐山(南麓)山南景区,庐山(西麓)山西景区,三个景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6 年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曾评价到:“庐山的历史遗迹以
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
庐山是一座古老而年青的山,庐山早在十八亿年以前的“前震旦纪”时期,就开始在江南古陆上隆起。
在距今六亿至四亿年间的古生代寒武纪和志留纪的整个时期,庐山随着江南古陆的下沉,变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和暗礁。
至志留纪末期,庐山逐渐得以抬升。
在距今3.5 亿至2.8 亿年间的古生代石炭纪时期,庐山又随着江南古陆的下沉,再度变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和暗礁。
至2 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中期,庐山又得以缓慢抬升......。
在距今1.4 亿年至六千多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第三纪的时候,庐山先后受“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多次强烈影响,突兀而出,呈现出地垒式断块隆起,生成了一山飞峙的壮观秀姿。
庐山是一座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
庐山的山体最高点,是海拔1474 米的大汉阳峰。
庐山在海拔700 米左右的高度是一个分界线,在海拔700 米以上的地域,群峰各自分顶而立;在海拔700 米以下基本上是悬崖峭壁的地貌,尤其以东南及西北地区较为典型。
山中具有峰峦、谷地、坡地、河流、湖泊、悬崖、绝谷等多种地貌。
自古庐山有名字的山峰就有 170 多座,山中群峰间散布着山岭 26 座,峡谷 20 条,岩洞16 个之多。
庐山的山中河流流水多在海拔700 米左右的河谷地质断裂点处,形成急流和瀑布。
庐山之中有22 处著名瀑布,18 条溪涧。
襟江面湖,山高谷深的独有地貌,造就了非凡的气候环境。
在长江、鄱阳湖环绕中的庐山,由于随时能得到长江、鄱阳湖送来的大量强冷暧湿气流,庐山便成了多雾多雨的地方。
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它年平均降水达1900 多毫米,年平均有雾的日子也达191 天,山中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
每逢盛夏的时节,在庐山山下各地气温高达摄氏 38 至 40 度之时,山中的气温通常在摄氏 20 至28 度之间徘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清凉世界”。
在近百年间,庐山最高气温记录是1966 年8 月18 日出现的摄氏32度,而冬季最低气温纪录是1970年1月5日出现的零下摄氏16.8度……舒适的气候和优美美的自
然环境,可能是庐山古往今来倍受人类关爱缘故一吧!
匡庐奇秀甲天下,然而庐山之奇却莫若云。
庐山的云和雾,姿态万千、变幻莫测,是庐山神奇神秘之源,人们方才低头谈笑间还是云开天现,此刻回头之时却又云绻雾迷,山仿佛活了,庐山就是这样一座充满动感秀美的山。
庐山云奇,庐山的雾迷,庐山的雨也富有诗情画意。
在朦胧的雾中,庐山的雨亦朦胧,正是如此多变多幻的云、雾、雨之间相互衬映变化,让庐山演化出许多圣贤追寻多时的真趣灵境。
从庐山中的奇峰、怪石、瀑泉、壑谷,等自然风物中,无意间流动的自然界灵感,不仅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亦使庐山增添了许多神奇、神秘和神圣。
相传,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时候,有一位姓匡名俗的人,带着他的六位弟兄。
来到了这座山中,用山上的毛草盖起了一间毛草屋,他们在这里参悟修仙。
匡俗七兄弟,经过修炼,终于得道全部成仙而去了。
这个消息传出后,天下慕仙的人们纷纷来到这座山找匡俗兄弟们的仙踪,就连时下的周文王、周威烈王也先后派了人来找。
可是,很遗憾!他们都没有找到匡俗兄弟们,只找到了匡俗兄弟们修炼时住过的毛草屋。
从此后,人们就称这座山“匡庐”,意思就是:这里是匡俗七兄弟结庐成仙的地方。
在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中,庐山称为“敷浅原”。
在《山海经》中,庐山名叫“天之都”、“天子障”。
“庐山”这个名字,最早是出自我国汉朝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这部书中。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第七》中这样描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从此,庐山就成了这座山的大名了。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历代来庐山修仙、求道、隐居的人就络绎不绝。
特别是自东汉明帝以来,佛教、道教、儒学、天主教、伊斯兰教等文化体系相继汇集庐山,他们纷纷依托庐山来竞相发展,使庐山成了各宗教、各类文化的理想乐土。
这样也造就了庐山,让它得以相继成为中国南北文化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心。
各类文化、各种思想,在这里各抱庐山地势、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先后使庐山成为古
代中国山水诗田园诗的策源地、诞生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之一。
庐山的巨大山峰就像佛教一样,道家好似庐山的飞泉流瀑,儒学有如庐山的奇岩。
天赋庐山的丰富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76.6%。
高等植物近 3000 种,昆虫20__ 余种,鸟类 170 余种,兽类37 种。
)与深厚底蕴的各大文化,宗教共处一山,历经各文化领域中先辈们的辛勤开拓和发展,让庐山沉淀了人类历史上许多深厚的自然及文化情感。
庐山变成了一部浩浩天成的天书。
这里层峦迭嶂、峡深谷幽,飞瀑悬泉,和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集“奇、秀、雄、险”于一身。
早在唐宋之际,就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庐山是中国历代鸿儒云集、群贤毕至的文化圣山。
自汉以来的二千多年间,司马迁、陶渊明、谢灵运、王羲之、慧远、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王安石、朱熹、陆游、岳飞、王阳明、唐伯虎、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等一千多位历代名人相继登临庐山,他们给庐山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赋文章、书画作品、著作。
使庐山成为“南坠庐山当书案”的“天下论文”之地。
庐山的神奇、神秘和神圣,是由瀑布流泉、山石、地质、气象、植物、江湖、别墅、人文等许多因素的离变聚合,而共同营造的。
这里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是人清心养性的好地方,整个庐山(山上)牯岭景区、分作两条旅游线路,一线、二线。
一线主要景点有小天池、牯岭、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黄龙寺---赐经亭---芦林湖、庐山博物馆、庐山会址、美庐(近代别墅群)等。
二线主要景点有含鄱口、庐山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等。
各条线路的景象、风光神韵不同,真能让您感受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神趣。
关于江西庐山景区的介绍就为大家讲到这里,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按照计划的时间回到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庐山芦林湖导游词篇11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两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接潘阳湖。
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