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
黄秋菊;魏欣;林霞;郑静;粘家斌
【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锌(Zn)、铜(Cu)、铁(Fe)、锰(Mn)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06%(57/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4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鼻痒、鼻塞、喷嚏、擤鼻积分及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Zn、Cu、Fe及Mn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机体微量元素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年(卷),期】2019(019)007
【总页数】4页(P788-790,794)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盐酸氮卓斯汀;过敏性鼻炎;炎性因子;微量元素
【作者】黄秋菊;魏欣;林霞;郑静;粘家斌
【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海南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海南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海南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海南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海南海口 5703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4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临床上常见的鼻部疾病,人群患病率约为10%~25%[1],且呈逐年升高趋势。
AR临床主要表现为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塞及嗅觉功能障碍等,虽无生命威胁,但该病迁延不愈可诱发哮喘、慢性鼻炎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
孟鲁司特钠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阻断白三烯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AR患者临床症状[3]。
盐酸氮卓斯汀为局部抗组胺药,可直接作用于鼻黏膜,短时间内有效缓解症状,效果显著[4]。
本研究探讨了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AR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AR患者128例。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过敏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5];年龄18~75岁;近2个月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无其他鼻相关病史;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鼻中
隔偏曲、急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等疾病者;既往鼻腔手术史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所选用药物过敏者;伴有精神疾病或其他原因致不愿配合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31例;年龄18~73岁,平均(37.52±7.41)岁;病程2~14年,平均(9.72±2.73)年。
观
察组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19~72岁,平均(37.28±7.39)岁;
病程2~15年,平均(9.57±2.30)年。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规格:5 mg)治疗,1次10 mg,1日1次。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规格:10 ml∶10 mg)
治疗,1次每鼻孔喷1喷,早晚各1次。
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
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
①鼻痒:0分,无症状;1分,间歇性鼻痒但能够耐受;2分,鼻痒存在一定程度蚁行感但可以忍受;3分,鼻痒有蚁行感且不能忍受。
②鼻塞:0分,无症状;1分,偶有鼻塞;2分,间歇性或者交互性
感觉鼻塞;3分,明显鼻塞。
③喷嚏:0分,无症状;1分,喷嚏3~5个/次;2分,喷嚏连续6~10个/次;3分,喷嚏连续≥11个/次。
④擤鼻:0分,无症状;1分,1日擤鼻≤4次;2分,1日擤鼻5~9次;3分,1日擤鼻≥10次。
(2)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5 ml,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20 ℃保存待检。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包括白细胞介
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
(3)采用QL800微量元
素分析仪检测患者机体锌(Zn)、铜(Cu)、铁(Fe)及锰(Mn)元素含量。
(4)观察两组
患者的临床疗效。
(5)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
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AR疗效评价相关标准拟定[6]。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6个月内疾病无复发;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但仍偶有复发;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
(n=64)36(56.25)21(32.81)7(10.94)57(89.06)对照组
(n=64)27(42.19)19(29.69)18(28.13)46(71.88)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及总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鼻痒、鼻塞、喷嚏、擤鼻积分及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Tab 2 Comparison of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oints)组别时间鼻痒鼻塞喷嚏擤鼻总评分观察组(n=64)治疗前
2.34±0.532.56±0.432.26±0.422.27±0.549.43±1.47治疗后
0.15±0.06*0.33±0.14*0.54±0.17*0.46±0.13*1.39±0.27*对照组(n=64)治疗前
2.27±0.592.48±0.372.30±0.372.25±0.539.38±1.43治疗后
0.48±0.13*#0.74±0.17*#0.89±0.28*#0.91±0.31*#2.89±0.67*#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P<0.05
Note: vs. before treatment, *P<0.05; v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ng/L)组别时间IL-6IL-8IL-10观察组(n=64)治疗前
9.82±1.83168.13±31.978.16±1.27治疗后
3.57±0.89*87.26±18.12*15.10±2.85*对照组(n=64)治疗前
9.78±1.74172.87±35.727.89±1.31治疗后
6.32±1.16*#129.64±21.26*#11.71±2.2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P<0.05
Note: vs. before treatment, *P<0.05; v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微量元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微量元素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患者血清Z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Cu、Fe及M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微量元素水平比较Tab 4 Comparison of trace element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时间
Zn/(U/ml)Cu/(μmol/L)Fe/(μmol/L)Mn/(μmol/L)观察组(n=64)治疗前
71.19±6.3228.56±4.48162.28±21.63181.43±18.77治疗后
87.24±6.54*20.82±3.47*146.45±18.16*85.39±10.17*对照组(n=64)治疗前72.58±6.4728.29±4.33158.39±23.28178.45±17.63治疗后
81.07±6.43*#24.45±3.84*#137.64±17.56*#124.21±13.18*#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P<0.05
Note: vs. before treatment, *P<0.05; v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均无异常,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AR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在特异性过敏原刺激下鼻黏膜处于致敏状态,主要表现为鼻塞、鼻痒、喷嚏及鼻涕等症状,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AR的发生率呈不断升高趋势。
目前,临床治疗AR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脱敏治疗、局部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以缓解其症状。
白三烯是重要炎症递质,在AR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增加血管通透性、收缩气道平滑肌及聚集炎症细胞等作用,促进黏膜的分泌渗出,并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建[7]。
孟鲁司特钠可与白三烯受体结合,从而阻断白三烯与白三烯受体结合,对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
缓解气道的高反应性,改善AR症状[8]。
盐酸氮卓斯汀为第2代抗组胺药,其中有效成分为氮卓斯汀,后者属2,3-二氮杂萘酮衍生物,为长效抗过敏药,并有抗组胺和抗炎双重作用,用药后15 min起效,能有效治疗变应性鼻炎;该药鼻用剂型的疗效好于口服剂型,且不良反应少。
药理学研究结果证实,盐酸氮卓斯汀通过抑制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拮抗H1受体,封闭组胺反应[9-10]。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鼻痒、鼻塞、喷嚏、擤鼻积分及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该联合治疗方案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疗效。
治疗过程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表明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良好。
AR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传统观点认为其是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血清辅助性T细胞(Th)1/Th2比例失衡与AR的关系密切[11]。
免疫调节功能受多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而炎性因子表达异常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12]。
IL-6、IL-8属于促炎因子,可诱导IgE的合成及分泌,参与炎症反应及变态反应的发生;而IL-10则属于抑炎因子,具有抑制抗原呈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肥大细胞形成的作用,从而缓解炎症级联反应及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该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抑制AR患者的炎症反应。
微量元素是维持机体健康的基础,在各类酶的催化下,合成、分泌具有特殊功能的金属蛋白,参与机体重要生理调节,体内微量元素水平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13]。
多项研究结果发现,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免疫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变应性鼻炎有密切的关系[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Z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Cu、Fe及M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
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该联合治疗方案可有
效改善AR患者微量元素水平。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AR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微量元素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Mims JW.Allergic rhinitis[J].Facial Plast Surg Clin North Am,2012,20(1):11-20.
[2]王明婧.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40例[J].中国药业,2015,24(17):88-90.
[3]陈玉卿,穆会君,张桢,等.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老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IL-6、IL-8、IL-10
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3):3263-3265.
[4]Ridolo E,Montagni M,Melli V,et al.A role for the intranasal formulation of azelastine hydrochloride/fluticasone propio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J].Ther Deliv,2015,6(6): 653-659.
[5]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 天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 6-24.
[6]徐艳,马梅,张宗强.通窍鼻炎颗粒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及对患者血清IL-4,IL-6及IL-10
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4):169-172.
[7]闫燕,李鹏,刘丹丹.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鼻喷剂、枸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6,19(10):1900-1901.
[8]张静,孟令民.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
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23):3065-3067.
[9]王咏丽,佟欣,袁建军,等.盐酸氮卓斯汀与曲安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4,25(24):2256-2258.
[10] 王虹,杨淑玲,关向群,等.氮卓斯汀鼻喷剂联用吸入激素对控制不良的中重度哮喘的治疗作
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12):1439-1422.
[11] Elazab SZ,Hessam WF.Effect of Allergen Specific Immunotherapy on Serum levels of IL-17 and IL-35 in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J].Egypt J Immunol,2017,24(2):101-107. [12] Brickey WJ,Alexis NE,Hernandez ML,et al.Sputum inflammatory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have decreased inflammasome gene
expression[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1,128(4):900-903.
[13] Youssef MA,El-khodery SA,Ibrahim HM.Effect of selenium and vitamin C on clinical outcomes, trace element status,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in horses with acute and chronic lower airway diseas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Biol Trace Elem Res,
2013,152(3):333-342.
[14] 郦海能,黄佳,郦航波,等.血清微量元素及T淋巴细胞亚群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2):234-235.
[15] 刘懿初,侯丽,王武臣,等.宁夏地区回汉人群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4浓度与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30(9):71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