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一、选择题
1.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 路旁的树木
C.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2.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丙与丁
D.乙与丙
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流水
B. 河岸
C. 山
D. 船
4.如图所示,甲、乙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 在t1〜t6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 在t2〜t5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5.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3m/s
B. 7m/s
C. 3.5m/s
D. 2.5m/s
6.假设小王百米赛跑最短时间为10s,若他前5s钟内的平均速度是9m/s,那么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11m/s
B. 10.5m/s
C. 9m/s
D. 10m/s
7.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A. 猎豹的最大
B. 旗鱼最大
C. 褐海燕最大
D. 三者一样大
8.在龙山二中校运会上,我们观看百米赛跑时,判断谁跑得快的根据是()
A. 速度的大小
B. 跑完相同的距离需要时间的多少
C. 在相同的时间内,跑过的距离的长短
D. 跑过相同的距离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9.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3m/s
B. 7m/s
C. 3.5m/s
D. 2.5m/s
10.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跑步,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速度之比为5:4,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则甲、乙两同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 5:3
B. 4:3
C. 15:16
D. 5:4
二、填空题
11.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 ________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 ________为参照物。

12.如图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圆弧轨道,将一小球由轨道的P点自由释放,滚动到Q点。

在此过程中,小球的运动速度是先变________ 后变________
13.寓言“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诗句“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
14.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个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相同,比较________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2m,这个物体在2s内的速度为________ .
15.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 __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坐在车上的人相对于汽车来说是 ___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
16.如图所示,“40”表示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_min 。

17.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内前进了10m,速度为:________ m/s,如果前进100m,需
________ s.第10s时的速度是________ m/s.
18.如图所示,是“龟兔赛跑”的情形,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物理学中用 _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三、实验探究题
1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完成下面各题: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 AB=________ cm t BC=________ s v AC=________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________ 。

(填"大"或"小")
20.为了锻炼阳阳同学的独立能力,今年五·一节,妈妈让她独自乘火车去合肥看望姥姥.
(1)她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阳阳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阳阳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________?
(2)在行驶的列车上,阳阳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________.
A. 铁路边的树木
B. 小孩子的座位
C. 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 铁轨
(3)因为火车在开动时不断的颠簸,在开动的火车上写字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阳阳同学看到有人用皮带把写字板固定在手臂上,这样就能在写字板写上漂亮的字了,如图所示.你能帮她解释其中的原理吗
________?
2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________ cm,t BC=________ s,VAC=________ c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_(填“大、小”)
四、综合题
22.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

(1)标志牌甲的含义是________
(2)标志牌乙的含义是________
23.一列队伍长100m,匀速通过一座长800m的大桥,所用时间为300s,(1)求队伍的行走速度.
(2)若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1.4km的大桥要多长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