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回祖国去》教学设计
语文S版《回祖国去》教学设计

语文S版《回祖国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的基础上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认字17个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法教具:小黑板卡片教学课时:二课时课型:新授第一课时授课时间:课题:回祖国去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字1 7个。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认字17个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法教具:小黑板卡片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自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谁回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拼音、猜、问) 2.指名读全文,正音。
学生评议,解决“华、冲”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卡片测读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
点评:尊重学生差异,灵活控制课堂教学内容。
刘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以略去不讲,还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
三、介绍时代背景,初步解答质疑 1.出示主题图,师讲解。
中国解放后,许多旅居海外的爱国人十纷纷回国,华罗庚就是其中一位。
当他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后,毅然放弃国外舒适的生活、优厚的待遇,拒绝了朋友的挽留,登上回归祖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
2.了解到这些之后,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个题目呢? 点评: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带着理解读,使整篇文章的情感浑然—体。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己默读课文,边读边写出自己的理解。
2.小组交流合作。
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回祖国去》教案-精选学习文档

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回祖国去》教案课型:精讲课教学分析课文写了中国解放了,华罗庚决定放弃美国的优越的生活条件,回自己的祖国去,把知识献给祖国,为祖国尽力。
教学要求1.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华罗庚热爱祖国的思想。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查找华罗庚的故事。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了华罗庚是什么人,也知道了他的一些故事。
今天,我们来学习华罗庚的又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笔勾出不认识的字和新出现的词语,多读几遍,并从中找出要认识的字读一读。
2.出示会认字的卡片。
(1)先读词语,再认生字。
(2)凭借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
后鼻音:辆、庚翘舌音:授、值h、f区别:华(huà)妇(fù)多音字:华:huà华罗庚huá中华(4)引导点拨,识记生字。
①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启发。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及时评价。
(5)再读课文。
①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中,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
②同学互读互评。
③全班齐读。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认读要写的7个生字,(出示卡片)用7个字分别口头组词。
价值城市喊叫夫妇华罗庚大厅(2)指导观察、总结规律重点指导:“土”作为部首,最后一笔是提。
“值”右边里面三横。
“妇”女+彐。
(3)师范写,生练写。
师巡视指导。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

语文版二年级下册《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回自己的祖国去》是语文版二年级下册教材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一个感人的爱国故事。
中国解放了,身居美国的华罗庚从报纸上得到中国解放的消息后,异常的兴奋与激动,不顾朋友的挽留,带着妻子和孩子毅然回归,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自己的祖国。
全文语言描写富有特点,爱国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远离故事发生的年代,加上爱国情感在他们眼里又表现得比较抽象,因此他们理解华罗庚选择回归祖国的原因比较困难。
教学时,抓住文中对话和关键的词句进行教学,结合课件、视频、歌曲,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更准确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1. 识记“州、罗、疾”等 15 个生字,会写“州、归、城”等 8 个生字及“罒”字头和“⺷”字头。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华罗庚回国的原因。
3. 体会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伟大感情,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体会科学家华罗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
设计理念:运用课件、视频、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对比的方法,感受华罗庚强烈的爱国情怀。
在朗读中感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体会情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课前准备:1. 搜集有关华罗庚的资料。
2.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图片,直接导入1.出示华罗庚图像。
(展示课件)2.认识“华罗庚”。
(“华”是个多音字,当它作姓时读“huà”,还有一个读音是“huá”,中华。
)3.指名交流自己搜集到有关华罗庚的资料。
4.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他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了他毕生的精力,他身上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回祖国去》教案

反思内容
课堂检测
通过课堂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 况。
VS
课后作业
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
改进措施
调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知识、能 力、情感等目标,使其更加符合学生 的需求。
改进措施
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增加或删减某些内容,使其更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堂活动
总结词:互动参与
详细描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合作意识。
作业布置
01
总结词:巩固提高
02
详细描述:布置相关练习题和阅 读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03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生字词理解
由于小学生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较为抽象或 生僻的词汇可能难以理解,如“慷慨”、“承诺”等。教师 需要借助图片、实物或具体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评价准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角 色扮演等。
教师需提前设计好教学评价方案,以便在 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 整教学策略。
学生准备
01
02
03
04
预习课文
学生需提前预习课文,了解《 回祖国去》的故事背景和主要
内容。
准备工具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归纳文章的中 心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语感。
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 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二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在我心中的第二课《回自己的祖国去》板书[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1、出示。
(出示华罗庚肖像)板书:华罗庚指导读多音字:华:做姓时读huà还可以组词为“华山"。
另一个读音是什么huá中华西华2、你对这位老爷爷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3、师出示小资料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
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刻苦自修数学。
1946年,在美国当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感人故事。
三、自主读识1、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1)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至少两遍;(2)自学生字,做到会认会写。
评价:看着大家规范地书写,听着你们朗朗的读书声,老师很为你们的学习态度和成果感到高兴。
2、检测(1)老师想请每组的4号同学来接读课文,展示你们的读书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哪些地方是你能够帮助的。
语文版二年级下册《回自己的祖国去》课文及教学设计

语文版二年级下册《回自己的祖国去》课文及教学设计【导语】《回自己的祖国去》文章记叙了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一件感人的故事。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课文】在美国阿尔巴城的一座高雅别致的洋房前,一辆小汽车停了下来。
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什么?”他的妻子惊喜地叫了起来。
“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妻子快步迎上前去,接过报纸,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那房子呢?”“原封不动!”“汽车……”“借给别人。
”1950年早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领着三个孩子来到旧海湾。
一些美国朋友赶到码头为他们送行。
有位美国教授牢牢握住华罗庚的手,说:“先生,您真的要走?”“嗯,回自己的祖国去!”“您学识渊博,令人佩服。
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困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久不会遗憾。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华罗庚与送行的人一一握手,快步登上船舷,和家人一起迎着海面的春风,向送行的人们招手:“再见吧!朋友!”【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酷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教育学生建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2、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1、默读听读,摸索并知道课文内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华罗庚为何要回到祖国去。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酷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2、教育学生建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具准备:华罗庚的相干资料。
教学进程:(一)引出画像,介绍人物1、(出示画像)提问:同学们,这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你认识他吗?(华罗庚)2、介绍华罗庚。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情朗读课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使学生初步懂得学有所成,应当报效祖国的道理,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华罗庚的话,感受人物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音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出中心句。
1.揭题:齐读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板书:华罗庚)【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把握,同时也使三年级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训练。
】3.(出示课文插图)1950年3月16日,初春的霞光倾泻在美国旧金山海湾的水面上,华罗庚携夫人领着三个孩子快步登上船舷,迎着海面的春风踏上了归程。
他的脚步这么匆忙,你们知道他要去哪儿?(回自己的祖国去)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适当提示,使学生在浏览全文,感知整体的基础上,巧妙地抓住了文本的中心,使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出示自学问题:默读课文,思考: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画出课文相关语句。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中国解放了!我们的祖国解放了!这一天总算盼到了!(出示学生交流的语句,学生自由朗读)问:你从这几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激动、高兴、急切)2.你还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华罗庚的激动、急切心情,划出文中语句,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
小学二年级语文《回祖国去》的教案(最新)

小学二年级语文《回祖国去》的教案教学分析课文写了中国解放了,华罗庚决定放弃美国的优越的生活条件,回自己的祖国去,把知识献给祖国,为祖国尽力。
教学要求1.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华罗庚热爱祖国的思想。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查找华罗庚的故事。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了华罗庚是什么人,也知道了他的一些故事。
今天,我们来学习华罗庚的又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笔勾出不认识的字和新出现的词语,多读几遍,并从中找出要认识的字读一读。
2.出示会认字的卡片。
(1)先读词语,再认生字。
(2)凭借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
后鼻音:辆、庚翘舌音:授、值h、f区别:华(huà)妇(fù)多音字:华:huà华罗庚huá中华(4)引导点拨,识记生字。
①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启发。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及时评价。
(5)再读课文。
①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中,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
②同学互读互评。
③全班齐读。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认读要写的7个生字,(出示卡片)用7个字分别口头组词。
价值城市喊叫夫妇华罗庚大厅(2)指导观察、总结规律重点指导:土作为部首,最后一笔是提。
值右边里面三横。
妇女+彐。
(3)师范写,生练写。
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回自己的祖国去》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明确文章主旨;2.理解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人民的忠诚3.能熟练认读生词和掌握语文知识。
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章整体及其细节;2.听懂、读懂文章,尤其是对话部分;3.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教学难点1.着重讲述文章的主旨和意图;2.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3.教授生词及用法,巩固语法知识。
教学准备PPT,教材,台历,小国旗教学方法1.呈现实物;2.听、说、读;3.师生互动式探讨。
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10分钟)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标记自己不认识的字和词。
2. 课文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 1. 你有没有过离家出走这样的经历,为什么? 2. 祖国是什么?3. 集体讲解(10分钟)运用图片或PPT的方式,讲解教材中难懂的句子和词汇。
4. 教学重点详解(15分钟)通过老师举例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及语法。
5. 生词讲解(10分钟)运用图片或PPT讲解文章中的生词及用法。
6. 互动讨论(20分钟)老师主持全班性讨论,引导学生课文中人物的思想、行为及表情等角度出发,理解文章意图。
7. 课堂小结(5分钟)让学生对整节课做一个小结。
老师可以询问学生:在本节课中,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教学评价本单元的评价是考虑课文和本节课目标的一致性,对教学内容进行综述,评价教学效果,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成绩以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考虑。
教学拓展1.家乡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乡愁?2.你有离家出走的经历吗,你离家出走时是什么感受?3.祖国的概念,祖国可以是什么?教学策略1.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善于感受身边的美好事物;2.通过集体互动的方式建立对课文的共同理解;3.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课后作业1.读课文,默写生词;2.听录音,跟读课文,朗读正确率需要超过90%;3.思维导图,归纳文章核心信息;4.知识练习,课外阅读。
S版小学二年级语第四册《回祖国去》教学设计

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
第四册《回祖国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的基础上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认字17个
教学方法:
讲练法讨论法
教具:
小黑板卡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字1 7个。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认字17个
教学方法:
讲练法讨论法
教具:
小黑板卡片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自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谁回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范文三篇精选

小学二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精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15 个生字,学会“封、借、初、渊、博、令、敬、佩、遗、憾〞10 个字,能正确读写“别致、渊博、敬佩、遗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过程与方法:1.小组讨论学习;2. 能抓住重点词语如“总算〞、“斩钉截铁〞来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除长城外还有哪些是中国人的骄傲;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能根据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1.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教学过程导入昨天晚上,同学们阅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讲了谁,说了他的什么事情(指名学生说一说),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好,可是,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后,却毅然决定回国,敌人的迫害没有吓倒他,经过5 年的艰苦斗争,他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和钱学森博士有同样经历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学生齐读两遍。
新授一、教师简单介绍华罗庚。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型,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
3.读通课文。
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数。
三、检查自学1.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 )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初: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华:“华罗庚〞的“华〞:读四声,不读二声。
冲:“冲着〞的“冲〞读四声,不读一声。
撼:“遗憾〞的“撼〞可与“感动〞的“感〞比拟,加深记忆。
授:“教授〞的“授〞可与“接受〞的“受〞比拟,加深记忆。
(2 )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教师可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老师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轻重、缓慢是否一样,让学生体会华罗庚与妻子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以后的冲动心情。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回祖国去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回祖国去》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本课是《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内容为散文《回祖国去》。
按照课程标准,本课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理解散文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意图•语言表达能力:从散文中学习生动、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积累常用的句型和词汇•思维能力:通过阅读和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加对祖国的了解和认识2.教材分析本篇散文《回祖国去》是一篇关于海外华人回到祖国的真实故事。
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年轻海外华人的回国故事,以及她在祖国的成长和奋斗经历,表达了对祖国热爱与赞美之情。
文章采用了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充分展现出作者的语言功底和写作技巧。
文章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了爱国、思乡、人生格言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篇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优秀教材。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加对祖国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本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习本文中生动、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积累常用的句型和词汇•感受本文中体现出的大爱、所托、豁达精神,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情感与价值观2.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教师可使用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一些关于祖国的图片和视频,比如祖国的山川、河流、文化古迹等等,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美好印象和兴趣。
2.2 学习教材•教师出示散文《回祖国去》的整篇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学生课后读文章并填空:《回祖国去》是一篇______。
•老师解释填空的答案:散文•学生课后读文章并完成选择:《回祖国去》讲述的是一位年轻的______华人的故事。
•老师解释选择的答案:海外•教师播放PPT,帮助学生理清散文内容,并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2.3 分析语言表达方式•教师出示并解释散文中的一些常用句型和难点词汇,并布置复习任务•学生课后背默诵散文中的几个重点句子,领会语言表达的精髓2.4 思考与分享•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对回国发展的认识和想法。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回祖国去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回祖国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了解祖国的基本情况,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学生爱国情感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自主阅读简单的文章,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文中的主要内容与情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热爱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内容1.首先,让学生看一段关于祖国的简单介绍,讲解一些基本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如祖国领土的面积、人口数量以及祖国的山川和江河等。
2.接着,讲解一些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如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等,同时鼓励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3.读一篇适合年龄段的小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让他们讲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传递的情感和寓意。
在此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用的语言和表达手法,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内在的含义。
4.介绍一些祖国的著名历史名人或者英雄人物,让学生以此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先辈们的钦佩之情。
三、教学步骤1.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介绍祖国的基本情况,包括领土的面积、人口数量、山川和江河等。
可以适当引入相关图片或者视频进行辅助讲解。
3.分享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4.阅读适合年龄的小文章,并让学生自主阅读。
在读完之后,让学生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与寓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纠正。
5.引入祖国的著名历史名人或者英雄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或者经历,并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6.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积淀一份宝贵的财富。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题是回祖国去,重点在于刺激学生的爱国之情,激发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对祖国的更深层次认知和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参与式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热爱和热情。
【教育资料】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回祖国去》教案学习精品

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回祖国去》教案课型:精讲课教学分析课文写了中国解放了,华罗庚决定放弃美国的优越的生活条件,回自己的祖国去,把知识献给祖国,为祖国尽力。
教学要求1.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华罗庚热爱祖国的思想。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查找华罗庚的故事。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了华罗庚是什么人,也知道了他的一些故事。
今天,我们来学习华罗庚的又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笔勾出不认识的字和新出现的词语,多读几遍,并从中找出要认识的字读一读。
2.出示会认字的卡片。
(1)先读词语,再认生字。
(2)凭借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
后鼻音:辆、庚翘舌音:授、值h、f区别:华(huà)妇(fù)多音字:华:huà华罗庚huá中华(4)引导点拨,识记生字。
①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启发。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及时评价。
(5)再读课文。
①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中,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
②同学互读互评。
③全班齐读。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认读要写的7个生字,(出示卡片)用7个字分别口头组词。
价值城市喊叫夫妇华罗庚大厅(2)指导观察、总结规律重点指导:“土”作为部首,最后一笔是提。
“值”右边里面三横。
“妇”女+彐。
(3)师范写,生练写。
师巡视指导。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回祖国去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回祖国去1.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的基础上有语气的朗读课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认字17个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法教具:小黑板卡片教学课时:二课时课型:新授第一课时授课时间:课题:回祖国去教学目标:1.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字1 7个。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认字17个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法教具:小黑板卡片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自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2.学生质疑:谁回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拼音、猜、问)2.指名读全文,正音。
学生评议,解决华、冲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卡片测读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
点评:尊重学生差异,灵活控制课堂教学内容。
刘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以略去不讲,还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
三、介绍时代背景,初步解答质疑1.出示主题图,师讲解。
中国解放后,许多旅居海外的爱国人十纷纷回国,华罗庚就是其中一位。
当他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后,毅然放弃国外舒适的生活、优厚的待遇,拒绝了朋友的挽留,登上回归祖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
2.了解到这些之后,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个题目呢?点评: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带着理解读,使整篇文章的情感浑然体。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生自己默读课文,边读边写出自己的理解。
2.小组交流合作。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
3.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学习结果。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回祖国去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回祖国去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2.了解祖国的自然风貌和名胜古迹;3.了解祖国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4.具备写祖国的简笔画和小作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课文阅读《回祖国去》重点难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固定短语;2.理解文章中的描述,理解祖国的自然风貌和民俗文化;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写出祖国的简笔画和小作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给学生展示祖国的地图,引起学生对祖国的兴趣。
然后出示图片,让学生试图猜测图片拍摄的地方。
阅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落后,让学生试着回答带有具体事实的问题,比如某个景点的名字、某个少数民族的风俗等等。
语言表达让学生根据图画,试着画出祖国的简笔画。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用简单的句子表达他们画的图画所代表的事物。
课文理解教师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祖国的自然风貌和民俗文化,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课文的内容。
学生们可以立即写下自己的想法,并在讲解结束后与同学分享。
小组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都要选择一个具体的主题(如少数民族的节日、某座山的历史传说等),然后分成小组讨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收集到的祖国文化。
老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也可以提供一些资料和资源。
归纳总结让学生重新整理一下他们掌握的知识点,并写一篇小作文,描述他们理解的祖国。
作业布置通过语文S版教材中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和探究祖国的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信息,通过集体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祖国文化的多样性。
在了解中发现祖国的美,学生还爱上祖国。
对于他们今后的文化认同和爱国情怀的养成来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回祖国去》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下册)_4

《回祖国去》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初步懂得学有所成,应当报效自己祖国的道理。
2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理解华罗庚说的话,能理解他说话是的心情,再有语气的读出来。
3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理解华罗庚的话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情况预习时提示学生查资料,了解华罗庚的有关情况。
可有学生根据资料自己介绍对华罗的了解导入,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致。
二、学习课文1 教学时,注意朗读指导,特别是华罗庚与妻子和美国教授的对话要指导学生读出语气。
此时,可结合“语文天地”中3的要求让学生读中体会,体会后在读。
2 重点指导第三五自然段华罗庚的话。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是指哪一天?(是指祖国解放的这一天)引导学生体会“疾步”“坚定”“喊”等词语的意思。
再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语气。
3 学习课文第10`13自然段华罗庚又一次说:“回自己的祖国去”是否只是简单的重复?读的时候应读出怎样的语气?4 学生反复朗读华罗庚的话,体会他说话时的心情。
三、学生谈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朗读课文2 提问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二、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以下指导:处: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冲:“冲着”的“冲”读chong不读chong憾:“遗憾”的“憾”与“感”字比较,加深记忆。
授:“授”可与“受”比较,加深记忆。
三、思考交流为什么华罗庚放弃那么优厚的待遇也要回国回国?看一看“语文天地”中表现中国人骄傲的几幅图,完成“笔下生花”。
教学后记:教学中我抓住文中人物对话来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华罗庚的爱国热情。
在指导时,抓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反复朗读,训练后效果较好,学生大多能够读出气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祖国去》教学设计之一
课型:精讲课
教学分析
课文写了中国解放了,华罗庚决定放弃美国的优越的生活条件,回自己的祖国去,把知识献给祖国,为祖国尽力。
教学要求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华罗庚热爱祖国的思想。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查找华罗庚的故事。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了华罗庚是什么人,也知道了他的一些故事。
今天,我们来学习华罗庚的又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笔勾出不认识的字和新出现的词语,多读几遍,并从中找出要认识的字读一读。
2.出示会认字的卡片。
(1)先读词语,再认生字。
(2)凭借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
后鼻音:辆、庚
翘舌音:授、值
h、f区别:华(huà)妇(fù)
多音字:华:huà华罗庚huá中华
(4)引导点拨,识记生字。
①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启发。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及时评价。
(5)再读课文。
①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中,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
②同学互读互评。
③全班齐读。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认读要写的7个生字,(出示卡片)用7个字分别口头组词。
价值城市喊叫夫妇华罗庚大厅
(2)指导观察、总结规律
重点指导:
“土”作为部首,最后一笔是提。
“值”右边里面三横。
“妇”女+彐。
(3)师范写,生练写。
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华罗庚热爱祖国的思想。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1-5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a.中国解放了b.华罗庚想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
(2)华罗庚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高兴、自豪)
(3)他决定回到自己的祖国去的决心是怎样的?(坚定)
指导朗读,读的时候要读出高兴、激动、自豪的感情。
“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语气要读出坚定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齐读1-5自然段。
2.默读6-11自然段
(1)一些美国朋友来到码头为华罗庚送行,这时,他们仍然挽留、劝阻华罗庚,华罗庚是怎么说的呢?读华罗庚说的话:
投影:“是的,我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不,把知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2)从华罗庚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a.回祖国的决心坚定不移,劝阻是没有用的。
B.华罗庚爱国)
(3)怎样读才能把华罗庚的爱国情感读出来呢?
(“自己的祖国”重音,“我是一个中国人”以自豪的口气读)
(4)齐读,体现华罗庚爱国的感情。
(5)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把学识献给祖国才有价值,他要为祖国尽力。
)三、总结全文
谁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最让你感动也是你最想说的的话?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师:说得好,中国解放了,华罗庚总算盼到了这一天,他决定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把学识献给祖国,为祖国尽力。
四、将查找到的华罗庚故事说给同学们听
指名上台演说。
五、作业
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