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稳态》第1课时复习课件-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 。 能量是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______
食物网 。 食物链 和________ 3.能量流动的途径:________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能量以太阳光能→生物体 化学能 热能散失的形式变化。能量 内有机物中的_______→ 有机物 中化学能形式流动。 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中以_______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是通过
2.氮循环的过程
两种物质循环的比较 碳循环 氮循环 植物等的光合作用,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 进入生态系 某些细菌的化能合 收,固氮微生物的固 统的途径 成作用 氮作用 进入生态系 CO2 NH3、NO、NO、N2 统的形式 返回无机自 CO2 NH3、NO、NO、N2 然界的形式 返回途径
分解者分解、生物 分解者分解、细菌代 呼吸作用、燃烧 谢
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
具有的能量多少
B.该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约为B的10% C.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所示四个营养级的能量关系为: A≥B+C+D 【答案】 D
【精讲精析】 本题考查能量流动起点、传递及
特点等。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生物代谢活动 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量, 营养级的______________ 由一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平均约为 10% 。 ______
5.能量流动的模型:如果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 养级所得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 能量金字塔 。 形成一个金字塔形,叫做___________
对能量流动的理解 1.能量的输入 (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太阳能。 (2)起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通
比较项目
[例2] 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 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 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正确的是( )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 CO2量与各 h产生的 CO2
总量相等
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
物的量
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本身的细胞呼吸及分解者的
热能 形式散失。 分解 作用,主要以_____ _____
4.能量流动的特点 (1) 单 向 流 动 : 能 量 只 能 从 第 一 营 养 级 流 向 第二营养级 ,再依次流向_____________ 下一个营养级 。 ____________
(2)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每个
1.概念:又称为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是指在生 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 元素,不断进行着从 无机环境 到 生物群落 ,再 回到 无机环境 的循环。
2.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动力 来自能量,而物质又是能量 物质循环的_____ 的_____ 载体 ,保证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 式,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伴随。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1课时)
1.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文本,说出生态系统能
量流动的概念;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和特点;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2.通过图解分析各种元素在生物圈中的循环情 况,并比较总结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概念
输入 、_____ 传递 和_____ 散失 过程,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 称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2.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需要能量,
3.人类活动影响——水体富营养化
N、P 含量过多。 (1)原因:水体中______ 藻类 等过度繁殖导致生态系统的稳态 (2)结果:______ 被破坏。
1.既然物质是循环的,为什么人们还不断向 农田中施加氮肥? 2.碳在生物群落中以什么形式传递?
【提示】1.物质在生物圈范围内是循环的。农
田中不断有粮食产出,所以要不断施加氮肥。 2.碳水化合物。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
的形式散失,这部分能量是不能被重复利用的。
(2)逐级递减 ①每个营养级的生物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
一营养级利用。
②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 大的一部分能量。 ③各营养级中能量都要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 (3)传递效率平均约为10%。
[例1] 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
几种物质的循环参考图解 1.碳循环过程
①碳循环形式:主要是CO2。
②碳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CO2和碳酸盐。
③碳在生物体内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④碳进入生物体主要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⑤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⑥碳进入大气的途径: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 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等的燃烧。
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全部生产者经过 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4)能量流动的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的 变化情况是:太阳能→生物体中的化学能→热能。
因此热量是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
2.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去路(以生产者为例)
3.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 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因为 捕食关系不可逆转,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精讲精析】进入该系统的二氧化碳量,即生产
者固定的二氧化碳量,大于各营养级的h分解产生 的二氧化碳总量,故A错误;流向分解者的有机 物(k)经分解者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后才能被 生产者利用,故C错误;在生态系统中环利用,故
D错误。
退 出
【答案】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