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图书分类法的演变论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时期图书分类法的演变论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图书分类法,但历代政权的更替对后续图书分类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很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图书分类法演变的重要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图书分类法有很大的改变。
当时的文学家为了方便查阅图书,就把不同的类别的书籍按照同一图书体系组织起来。
按时间先后可予以分类:秦代采用的是《高帝经》体系,称之为“高帝分类”;汉代采用的是服流体系,称之为“服分类”;魏晋采用的是司马相如的《策》体系,称之为“策分类”。
魏晋时,建立起庞涓《四书五经总义》体系,即“书经分类”,大大丰富了原有的《策》体系,并增设《汉书》《晋书》《宋书》《后汉书》四部史书,以记叙历史的方式来记载一定时期的历史状况。
南北朝时,《四书五经总义》体系的内容得以进一步增强,庞涓继续完善《四书五经总义》,把现今的《吕氏春秋》纳入,形成《四书七经》,并加以扩充,定下《四书八经》。
可以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最早的完备的图书分类法就出现了,也为今后历代图书分类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图书分类法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其成果深刻地影响着后世图书分类法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