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人类学:人体骨骼测量纲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盆的各项性别特征


骨盆整体
骨盆入口(上口)
骨盆出口(下口) 骨盆腔 耻骨结节 耻骨弓
坐骨耻骨支


粗壮、肌嵴明显、较重
纵径大于横径,呈心脏形
狭小、坐骨棘发达
高而窄,呈漏斗形
钝圆,靠近耻骨联合 呈V字形,夹角较小,约 70-75,相当于食指于中指 所形成的角
外翻不明显
女性
较细致,肌嵴不发达, 较轻
横径大于纵径,呈椭圆 形
宽阔,坐骨棘不发达
浅而宽,呈圆柱形
锐利,距耻骨联合较远
呈U字形,夹角较大, 约90-110°,相当于拇 指与食指所形成的角
明显外翻
耻骨联合


闭孔 髋臼
大,较近卵圆形,内角较钝, 较小,近三角形,内角
约100-110°
较锐,约70°
较大,略向外侧方
较小,略向前方
坐骨大切迹
窄而深
一、根据牙齿的萌出时间推断年龄
颅骨和下颌骨测量的标准平面
在进行颅骨和下颌骨的某些项目,尤其是角度项 目的测量时,必须首先将被测标本置于一个特定 的位置上,这个特定的位置即称为标准层面。
1.法兰克福平面(Frankfurt horizontal plane)
是颅骨测量时的标准平面,于1884年在德国法 兰克福召开的测定方法协定会议上确定,而后为 各国人类学家所采纳,故而得名。此平面由三点 组成,即由两侧外耳门上缘点(po)和左侧眶下 缘点(or)所决定。如果左侧眶下缘点处颅骨破 损,则可以右侧眶下缘点取代。因此,该平面又 称眼耳平面(Ohr-Augen-ebene )。
关节面
1/2
其它特征:
1)耻骨下支的下缘(内侧缘):男性外凸, 而女性凹入。从耻骨下支的背侧面观察, 该项特征更为明显。
(2)耻骨联合面下端至耻骨下支内侧缘; 男性为一平坦的骨面,而女性则为一锐薄 的骨嵴。
(3)耻骨支移动部(联合部):男性呈上 宽下窄的三角形,而女性则呈上下宽度大 致相等的方形。
鉴定中选择鉴定部位的顺序
骨盆---颅骨---其它骨骼
一、骨盆的性别特征
骨盆的性别差异十分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男 女两性骨盆所担负的生理功能不完全相同所 致。
一般来说,男性的骨盆粗壮、高而窄、坐骨 大切迹窄而深,耻骨联合部较高,耻骨下角 小;女性的骨盆浅而宽,骨面细腻,坐骨大 切迹宽而浅,耻骨联合部较低,耻骨下角大, 常有耳前沟。
男性 较大,较重 较大,约1450毫升 较显著 较为后倾
女性 较小,较轻 较小,约1300毫升 较弱
额鳞下部较陡直,上部向后上弯曲
6.额结节和顶结节 7.整个面部 8.眉间突出 9.眉弓 10.鼻根点凹陷 11.眼眶 12.眶上缘
不显著
较显著
较狭长
较宽短
显著,突出于鼻根上方 不显,较平直
发育较显著 深
骨骼的年龄变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过 程,并常常受到营养状态和发育情况等诸多 因素的影响,同一年龄的骨骼有时会出现不 同的年龄特征,而带有相似或相同年龄特征 的骨骼,有时也可能属于不同年龄的个体。 因此,骨骼的年龄鉴定是在一般情况下不可 能做到绝对的精确。
通常,对未成年个体骨骼进行年龄鉴定的精 确性要明显大于成年个体。
发育较弱 浅或无
较低,呈方形
较高,较圆
钝厚
锐薄
13.梨状孔 14.牙齿 15.颧骨 16.颧弓 17.乳突上嵴 18.乳突 19.茎突 20.下颌窝 21.枕外隆突 22.上顶线 23.枕骨大孔
较高而窄 较大 较粗壮 深而宽 显著 较大 较粗壮 深而宽 粗大 粗大 较大
较低而宽 较小 较低,较纤弱 较细而平直 不显 较小 较纤弱 浅而小 不发达 不明显 较小
《灵枢.经脉篇》“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 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 皮肤坚而毛发长。”人初生的时候,由受精 卵而逐渐生长发育,形成脑髓、骨骼、血脉、 筋膜、皮肤、毛发。脑髓在胚胎时期就开始 生长发育了,这一观点说明中医对脑的认识, 符合人的生长发育过程。
东方文明虽早,但科技萌芽历来被视为雕虫 小技、江湖幻术。成熟的学科,往往在异域 兴起。
二、颅骨的性别特征
一般来说,男性的颅较大,厚重而粗壮, 眉弓发达,眶上缘圆钝,前额较倾斜,颧 骨高而粗壮,颧弓较粗,乳突和枕外隆均 较发达;女性的颅骨较小,光滑而细致, 眉弓不发达,眶上缘锐薄,前客较陡直, 颧骨低而纤细,颧弓较细弱,乳突和枕外 隆突不发达。
颅骨的各项性别特征
项目 1.颅骨整体 3.颅腔 4.肌线和肌嵴 5.额骨
鉴定时的参考。
第二节 年龄鉴定
比较准确地鉴定骨骼的年龄,是进行骨骼 测量研究的重要前提,否则,我们就不能 正确的按照年龄组分别处理测量数据,而 各不同年龄组之间,尤其是在未成人和成 年人之间同类测量项目上的数值的变异范 围是有很大差距的。不能比较准确地做也 性别鉴定,就无法正确地统计和使用测量 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
测量选择样本应注意的事项:
在进行人体测量时,必须根据研究目的认真选择 测量的对象,必须保证被测的样本在种族地区等 方面具有一致性。要注意排除其他种族、地区的 材料,必要时,尚需了解被测者所属的社会经济 阶层、职业等情况以保证在这些方面的一致性。 从理论上来讲,测量对象应该包括所测人群的整 个变异范围,故大样本的资料常常可以得出比较 可靠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同一人群,性别、 年龄组的样本数若能在20或30个以上便可以期望 得到比较肯定的结果,数目如能达到50-200个当 然更为理想。
项目 1.下颌骨整体 2.下颌体与下颌联合 3.下颌支 4.下颌角区 5.下颌角 6.颏部 7髁突
男性
女性
较大,较厚,较重
较小、较薄、较轻
较高
较低
较宽
较窄
较粗糙,常外翻
较细致而光滑,少外翻
较小,一般小于120° 较大,一般大于125°
较方而粗糙
较圆而尖
较大而粗壮
较小而纤弱
其它骨骼的性别特征
胸骨的性别差异也比较大,其各项测量值,男性 均大于女性。特别是胸骨体与胸骨柄的长度比例, 性别差异尤其明显,男性胸骨体长度一般大于胸 骨柄长度的2倍,而女性中这一比例则小于2倍。 再如四肢的长骨中也可以体现出某些性别特征。 一般来讲,男性的长骨较为粗大、厚重、肌嵴和 骨突较发达,前节端的头和髁均较大,而女性的 长骨则较弱、轻巧,骨面较光滑、关节端的头和 髁均较小。此外,锁骨、肩胛骨、椎骨(特别是 寰椎、枢椎、第五腰椎)肋骨、髌骨、跟骨、距 骨等,性别差异也比较明显,可以作为骨骼性别
在人类学研究中也是这样,如果在所测量的标本中 不能正确区分出男女两性个体,自然难以计算出可 靠的男女两性形态特征的变异范围的各自的平均值。 而法医对刑事案件中的人骨所做出的性别鉴定的正 确与否,毫无疑问将严重影响到对案情的分析。
鉴定的原则
仔细观察,谨慎从事
由于骨骼上性别特征的出现与个体内分泌活动中 性激素的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对未成年的个体 骨骼进行性别鉴定远比对成年个体困难。就成年 个体骨骼的性别鉴定而言,多数学者认为只有颅 骨(包括下颌骨),鉴定的准确率可达到90%, 若再加上其他骨骼,特别是骨盆来帮助鉴定,则 准确率可高达95%以上。但据另一些人类学家的 研究和统计,认为如果仅有颅骨(包括下颌骨) 进行性别鉴定,其准确率只有77%。
德国的人类学家马丁对人体测量学的发展 所做的卓越贡献。他所编著的《人类学教 科书》对人体测量方法做出系统、详细的 阐述,至今仍被各国人类学界奉为人体测 量学的经典著作,在统一人体测量准标方 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1906年召开的摩纳哥第十三届国际 史前人类学规定了32项颅骨测量和19项活 体头面部测量的统一方法。1912年在日内 瓦第十四届国际史前人类学与考古学会议 上又通过了《统一活体测量的国际协定》, 补充了49项活体测量项目的方法和从长骨 推算身高的长骨测量方法等内容。从那时 起,世界各国人类学界所采用的人体测量 方法逐渐趋于一致。
在我国,对人体进行测量的工作早在两千多 年以前便已开始,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公 元前5-3世纪)的我国最早的经典医学著作 《黄帝内经》中的《灵枢·骨度篇》里就记 录了许多有关活体测量的比较详细而科学的 内容。
用岐伯与黄帝对话方式表达医药理论。其中有 很多记载关于人类体质描述和测量数据。如《灵 枢·骨度篇》讲到测量骨骼大小,体形长短数据: “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 二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 半,……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肩至肘长一尺七 寸,肘至腕长一尺三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 本节至其末端长四寸半”,《灵枢·肠胃篇》又讲 胃的大小,长短,受谷多少,也有测量数据:“舌 至齿长九分、口宽二分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 舌重十两,长七寸,宽二寸半,……胃长二尺六寸, 大一尺五寸,经五寸而有小肠、回肠、广肠之分, 回环叠转、胃肠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尺四分。回 曲环返三十二曲”。其精细程度,并不亚于近代体 质人类学测量软体部分的研究。
第一章 骨骼的性别和年龄鉴定
对古代人类进行性别和年龄鉴定的意 义何在?
在田野中发掘采集人骨标本的注意事项
一般标本,耐心细致 特殊标本,特殊处理
第一节 性别鉴定
直接影响到研究结论的正确性。例如,在史前考古 学资料中,不同种类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常常在 墓葬中分别与男性或女性个体的骨骼并存,这种情 况通常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是属于 母系氏族社会还是父系氏族社会。
系统的人体测量方法则是从18世纪末开始由 西欧某些国家的学者所创立。最早从事人体 测量学研究的科学家有法国的道本顿,荷兰的 凯伯和德国的布鲁门巴赫。稍后有瑞典的莱 茨,法国的白洛嘉及其门生弼纳等,德国的施 密特、韦尔克尔、兰克、微耳和和马丁,瑞 士的科尔曼,英国的皮尔逊和费劳尔,美国的 摩尔顿,俄国的阿努钦和意大利的塞奇等学者。 这些人体测量学的先驱们或者创立测量方法, 或者设计制造测量仪器,为该学科的建立和 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宽而浅
髂骨 耳状关节面
高而陡直,额翼较厚 大而较直
较低,上部略向外张开, 髂翼较薄而透光
小而较倾斜
耳前沟 骶骨
骶骨岬
不常有;如有,也窄而浅 长而窄,曲度明显而匀称
显著
常见,发育良好,宽而 深
短而宽,上部曲度较小, 较平直,下部明显向前 弯曲
不甚显著
骶骨底部的第一骶椎上 大,约占骶骨底部的2/5至 小,约占骶骨底部的1/3
2.齿槽平面(Alveolar plane)
齿槽平面是下颌骨上的下齿槽点(id)与左 右两侧第二下臼齿和第三臼齿之间齿槽横隔 向上最突出点所构成的平面。在仅有下颌骨 的情况下,一般采用该平面作为下颌骨的标 准平面。
3.基底平面(Basilar plane ,basal plane)
将下颌骨基底缘向下平置于桌面玻璃板代表 下颌骨的基底平面。由于下颌骨基底缘的形 态常有变异,故该平面的确定会受到诸多其 它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以使用齿槽平面 为宜。
人体骨骼测量纲要
绪论
一、人体测量学 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y)是人类学的
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同时又是研究人类在 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 体质变化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对人体 进行整体和局部的观察与测量来探讨人体 的特征、类型、变异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体测量 学目前已跨出人类学的传统范围而成为人 体工程学、法医人类学等学科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因而在法医鉴定、医疗器械的设 计、轻工业的国防工业产品的设计以及卫 生保健、体育运动和美术雕塑等方面均具 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4)耻骨支移行部(联合部)腹侧面:在 耻骨联合面腹侧缘附近与耻骨一支内侧缘附 近,男性有一骨嵴,(通常与耻骨联合面腹 侧缘相平行),而女性则为一细弱的弧线结 构,称为腹侧弧。
(5)耻骨支移行部(联合部)近联合面的 下半部分;女性有一呈直角三角形的小区, 而男性无此结构。
(6)耻骨下支的起始部分(靠近联合部): 男性宽而粗壮,女性则薄而细弱。
人体测量包括骨骼测量和活体(包括尸体) 测量两部门。骨骼测量根据所研究部分的不 同又分为颅骨测量和体骨测量:前者描述颅 骨的测量与观察方法;后者描述体骨的测量 与观察方法。活体测量根据人体的部位,又 分为头面部测量和体测量:前者描述头面部 的测量与观察方法;后者描述体部的测量与 观察方法。
发展简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