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成绩看辽宁省冰雪项目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成绩看辽宁省冰雪项目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作者:李文华郭鹏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08期
摘要:该研究以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通过对辽宁省冰雪运动员在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所获成绩进行总结,分析辽宁省竞技冰雪项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从而促进辽宁省竞技冰雪项目快速发展,并确保辽宁省冰雪健儿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冬运会成绩冰雪项目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b)-0244-02
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作为东道主的我国在北京冬奥会上的竞赛成绩将受到国人的极大关注,更会受到世界瞩目。

辽宁省是我国冰雪运动开展较早、竞技水平较高的省份。

在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上辽宁省获得了良好的比赛成绩,但是通过对辽宁省冰雪项目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1 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辽宁省比赛成绩
目前,辽宁省开展竞技冰雪项目的单位只有沈阳体育学院和辽宁省速滑队。

因沈阳体育学院作为非运动员独立注册单位,无法参加全运会,因此将代表外省的12个地区参加第十三届冬运会,在此,该研究将沈阳体育学院运动员所获成绩归为辽宁省所获成绩。

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于2016年1月20日~30日在新疆举办,共有52个参赛单位1 389名运动员参与了5大项,11分项,97小项的角逐。

该届冬运会中,辽宁省共有63名运动员参加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速度滑冰、单板滑雪U型场地和花样滑冰4个分项的竞赛。

经过10 d的激烈角逐,辽宁健儿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速度滑冰、单板滑雪U型场地项目上获得了9金4银6铜的优异成绩。

2 辽宁省冰雪项目的现实困境
2.1 竞技冰雪项目群众基础薄弱
受气候环境、场地设施以及冰雪项目特征等因素影响,青少年无法或不愿从事冰雪项目运动,导致竞技冰雪项目的群众基础薄弱,直接从生源上就减少了可进行训练的后备人才数量,以至于对辽宁省竞技冰雪项目后备人才的选材出现缺乏或断层现象。

目前,辽宁省从事这4个项目的总人数约为120人。

2.2 缺乏完善的后备人才培训体制
虽然辽宁省非常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形成了以“锦标”为核心的体育观念,并且在冰雪项目中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但是辽宁省并没有完善的冰雪项目后备人才培训体制,部分获得奖牌的运动员退役之后,很少有新一代运动员能够接替顶级运动员的宝座,限制了辽宁省冰雪项目的健康、长足发展。

2.3 冰雪场地、器材匮乏
目前,辽宁省可用于比赛的冰上场馆共有两座,即沈阳星汉体育中心滑冰馆和鞍山奥体中心速滑馆。

沈阳星汉体育中心滑冰馆隶属于八一体工大队,辽宁省内冰上项目运动员只能采用租赁形式进行训练。

鞍山奥体中心速滑馆以短道速滑项目为主,兼容花样滑冰、冰球、冰壶等冬奥会项目的开展,目前,辽宁省并无短道速滑和冰壶项目,这严重影响了冰上项目发展。

辽宁省雪上项目训练场地只有一个,即沈阳体育学院白清寨滑雪场。

该场地由于受气温、环境与地形等因素影响,每年冬季训练时间较短,需要运动员连续转场,从而使训练成本增加以及训练效率低下。

2.4 参赛项目少,优势项目单一
该届全运会共设有5大项、11分项、97小项,辽宁省运动员参加了3大项、4分项、27个小项的角逐,仅占该届全运会所设小项的27.8%。

从所获金牌以及奖牌的情况看,主要来源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速度滑冰,说明辽宁省参赛项目少,面窄势单,优势项目单一。

2.5 财政投入少,训练与比赛经费严重匮乏
受该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虽然政府加大投资的力度,但在训练与比赛经费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缺口。

经费的匮乏,是教练员反映的普遍问题。

冰雪项目受训练场地、器材以及比赛地点的影响,导致训练场地无法满足、参赛次数减少,对运动员的积极性、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等方面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3 辽宁省冰雪项目的发展路径
3.1 创建完善的冰雪项目人才培养体制
创建完善的冰雪运动人才培训体系,对于冰雪项目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辽宁省内并无冰雪项目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体系(沈阳体育学院只有冰雪专修学生,人数较少),而哈尔滨体育学院则设有冬季奥林匹克学院,吉林体育学院设有冰雪学院,尤其是在2016年4月15日,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了冰雪运动学院,其宗旨是有针对性地培养冬季运动发展和举办冬奥会所需的竞技后备人才、专业师资、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科研、训练、管理、外事、产业、媒体、奥运志愿服务等各类专业人才。

3.2 不断完善冰雪项目的结构布局
2016年10月21日,辽宁省体育局冬季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成立,标志着辽宁省冰雪项目有了自己的管理组织,不仅顺应时代发展,对于中国冰雪运动,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冬运中心成立后将陆续组建辽宁男子冰球队、辽宁花样滑冰队、男女短道速滑队、男女速度滑冰队、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等冰雪专业队伍,这些队伍将代表辽宁参加全国性比赛和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

3.3 推行“校园冰雪计划”
国家《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要推行“校园冰雪计划”。

辽宁省冬运中心也表示,今后也将加强体教结合,力争让更多的冬季项目走进校园,坚持“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着眼未来、系统训练、不断提高”的原则,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冰雪竞技人才。

3.4 创建冰雪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和俱乐部
辽宁省应该将冰雪运动项目人才培养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创建专门的冰雪项目训练基地、俱乐部等,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亲身体验冰雪运动,激发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喜爱和热情,并从中挑选适合冰雪运动的优秀人才,为辽宁省冰雪运动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3.5 加强体育运动场馆的建设
冰雪项目的快速发展,与场馆的建设与使用是分不开的。

现阶段,辽宁省冰雪项目场馆主要分布在沈阳和鞍山,这与当地的经济实力和自然条件有关,但南方城市,如上海、深圳也有花样滑冰馆、室内滑雪馆正在使用中,辽宁省均可借鉴。

4 结语
辽宁省冰雪健儿在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但是,辽宁省竞技冰雪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冰雪项目群众基础薄弱、缺乏完善的后备人才培训体制、冰雪场地与器材匮乏、参赛项目少与优势项目单一、训练与比赛经费严重匮乏等困境,制约了冰雪项目的健康和长足发展。

因此,辽宁省冰雪项目需要创建完善的冬季项目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冰雪项目的结构布局、推行“校园冰雪计划”、创建冰雪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和俱乐部、加强体育运动场馆的建设,从而全面、有效地提高辽宁省冰雪项目的竞技成绩。

参考文献
[1] 赵晶,闫育东.我国冰雪运动人力资源储备与发展规划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1):51-54.
[2] 夏国滨,董欣,朱红.冬奥会亚冬会和全国冬运会项目设置的特点及优化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2(11):45-49.
[3] 邰峰.提升我国冬季项目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4):16-19.
[4] 陀亮.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1(4):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