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即使帝国主义这种客观上发生的作用也是有限
的。
25
第四,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指的是帝 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而不包括帝国主义国家 的人民。
第五,虽然反帝斗争贯穿中国革命始终,但因各个 阶段的形势和主要斗争对象不同,主要反对哪个 帝国主义也不同;因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 的形式不同,中国人民的反帝形式也不同,或为 民族战争,或为国内战争。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5-1949.9)
1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前言 近代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中国所处
的时代与国际环境,认识到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 的可能性。 2.通过研究三座大山带给中国人民的重压,认识选 择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 3.通过讲述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认识到 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22
1.外国垄断资本在华扩张情况及影响
(1)扩张情况
第一,“七七事变”前,外国垄断资 本牢牢掌握了中国经济命脉,东北 为日本所独占。
第二,抗日战争时期,关内沦陷区也 完全被日本殖民地化。
第三,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 美国取代日本,“国统区”形同美 国殖民地。
23
(2)扩张的影响
第一,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第二,严重阻碍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第三,中国的反动势力更加依靠外国垄断资产阶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将世界资本主义打开了一个缺口,证 明资本主义并非永恒,给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展现了 一种新的希望和前景,对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 影响:
(1)削弱了帝国主义,直接援助了中国反帝斗争。
(2)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 识分子,中国革命逐步转向新民主主义。
(3)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同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 争的联系,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 命的一部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援助。
14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 列宁主义。”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这一时期,中国革命还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1929—1933,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形成德、意、 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和战争策源地。
1931.9.18,日本侵入中国东北,中国首先成为反法 西斯国家。
1937.7.7,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战全面爆 发。
1.1919.5-1923.6 2.1923.7-1927.7 3.1927.7-1937.7 4.1937.7-1945.8 5.1945.9-1949.9
中共创立时期 国民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6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 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不义之战。30多个国家、 15亿人口卷入,2500多万人伤亡。
30
(1)中国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
第一,首先和主要从垄断金融业开始。 包括建立以“四行二局”为中心的金
融垄断体系、滥发“法币”、发行内债 等。 第二,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依靠雄厚的 金融力量,从事大规模商业投机活动。 第三,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工业实行 垄断性掠夺。
31
(2)中国官僚资本的特点
中国的官僚资本不是在正常生产发展的 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 建势力、直接利用国家政权,一方面掠夺工 农劳动群众及其他小生产者,一方面压迫民 族资产阶级、兼并民族资本,而直接成为国 家垄断资本的。因此,它的形成过程,就是 军阀、官僚政府建立和加强军事独裁统治的 过程,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的特点,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6
2.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1)封建经济的基本状况
第一,在近代中国,封建经济始终占着优势地 位,其核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第二,地主占有大量土地,以地租残酷剥削农 民,地租率一般为50-80%。
第三,除地租外,农民还受商业资本和高利贷 资本剥削,利息名目繁多,如“驴打滚”等。
第四,国民党政府通过征收田赋、盐税、杂税、 劳役等掠夺农民。有些地方的赋税预征到50、 60年代。
7
战争的概况: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 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压迫和剥削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国家和人民是帝国主义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重要基础之一。到十九世纪末,世界已被资本主义各国瓜 分完毕,于是它们开始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主要形成 了三对矛盾,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其中英 德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焦点是殖民 地和世界霸权问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随英德矛盾的尖锐,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各国重 新平衡自己的利益,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 疯狂扩军备战,是一战爆发的具体原因。而萨拉热窝事件 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 战争主要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德、奥匈 帝国属于协约国;英、法、俄和塞等国属于协约 国。
• 它席卷了世界上的30多个国家,卷入人口15亿, 伤亡2800多万。战争前后持续了四年,于1918年 11月11日德国正式投降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A.欧洲走向衰落,世界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美、日作为世界大国兴起。 C.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基础上建立了新的
立。
(2)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逐步形成
战后逐步形成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 其中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为了称霸世界,美国在华实行“扶蒋反共”政策,鼓吹“美 苏必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
斯大林过高估计美国力量,惧怕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主张 美苏之间和被压迫国家内部都要实行妥协。
32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中国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应该走什么道 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33
列宁指出: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
权问题。不弄清这一点,便谈不上 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 命。”
34
1.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第一种政治力量:地主阶级与买办性大资 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革命对象, 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后是国民党 统治集团。
3.反法西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1)战后世界历史政治形势的新情况 第一,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第二,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第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第四,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影响显著增强,
工人运动有了新发展。 中国革命出现了有利国际环境。
18
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 所取代。在此基础上形成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
4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 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因为:
“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根本地改变了革命 的面貌,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 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 命彻底性,由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 的可能性,等等。”
这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5
30年的基本线索
毛泽东提出“中间地带”理论,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暂时打 不起来,坚决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20
国民党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
• 图为美国军舰运送国民党军队占领战略要地。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座大山”指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人民的压迫。 这一时期中国反动势力的总代表是: 北洋政府 (1912.4-1928.12) 国民党政府(1927.4-1949.9)
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及其革命运动的高涨。 E.对中国来说,大战结束后,英国势力卷土重来,
帝国主义对华“协同侵略”,其中日本对中国的 威胁越来越大。
(战前是英法德俄美日6国、战后主要是美英日3国在华争夺)
11
(2)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917.11.7(俄历10.25)的俄国十月革命开 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 积极帮助各国建立共产党,开展革命运动。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 开的。
12
• 1917年11月7日下午5时,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2万名赤卫 队员和革命士兵包围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夜间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了。会议通 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正式宣布俄国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 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夫妇在塞尔维亚检阅军事演习 。演习结束后,前往市政厅。当车队从市政厅返回时,隐 藏在路口旁的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快步上前,对准 斐迪南夫妇连发两枪,二人当场死亡。
斐迪南头像
•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经过与德国策划,向 塞尔维亚宣战,塞尔维亚被迫应战。在此后一周 内,德、俄、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
3
前言 近代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6-1919.5,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5-1949.9,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 动力同五四前没什么根本不同,但革命的营垒壮 大了。工人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了革命领导力量, 并通过共产党的领导而实现。
27
(2)封建经济的影响
第一,使广大农民处于极端贫困状态。
一些农村呈现“土地荒芜,路断行人,家有 饿妇,野无壮丁”的惨象。
第二,严重阻碍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第三,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 要支柱和官僚军阀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如农村基层政权被地主控制;许多官吏在 农村购置土地成为新兴地主。
28
他们反对走俄国列宁的路、意大利墨索里尼的 路,主张走土耳其基马尔的路,即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
36
第三种政治力量:工人、农民和城市小 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其政治 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其建国方案: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 下,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然后经过人民民主共和国,逐步达到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级。 因此,打倒帝国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24
(3)如何认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 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相反,他们是要 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第二,帝国主义的入侵“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但这种“促进”是在客观上发生的,决不是它 们侵华的目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他们只是 “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这就是历史辩证 法。
• 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义主义的一项任务
3.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中国的官僚资本指以蒋、宋、孔、陈四大家 族为代表的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后变成官僚资产 阶级)所掌握的资本。
毛泽东指出: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 在一起,并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 式富农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它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是蒋介石 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其建国方案: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 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 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35
第二种政治力量: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属中间势力。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某 些领导人和少数无党派民主人士。
其建国方案: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 和国,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充分发展,中 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1939.9.1,德军侵入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 1942.1.1,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成反法西
斯联盟。 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成为二战根本转折点。 1945.5.7,德国投降;8.14,日本投降。二战结束。16
• 1941年,英国首相丘机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 大西洋的一艘军舰上举行会晤,签署了《大西洋 宪章》。它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