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社戏》教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戏》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情节,理清文章的思路。

(2)感受“淳朴民风”所带来的震撼和魅力。

教学过程:
一、由两难的伦理故事引入。

师:前几天,我先生和我讨论一起案件,很给我启发。

周末,一民警驾车去约会,途中发现一位司机撞倒了一位老人并驾车逃走,民警立即停车,把躺在血泊中的老人送进医院,结果老人脱离了危险,但受伤者的家人一口认定民警是肇事者,并为了昂贵的医药费把这位民警送上法庭,女朋友为此与之绝交。

请问: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件,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生:我当时也许会救人,但这家人太蛮不讲理,我很后悔的,以后再不救人了。

生:我不会救人,现在好人就做不得,我妈说遇到这类事赶紧躲开,不要惹麻烦。

生:那如果躺在地上的是你家里人呢?(生笑)
生:我会立即打110,然后就立即追赶那个肇事者,看他往哪逃?
生:我还是立即救人,因为老人危在旦夕。

但我会让路人见证的,就是打官司我也不怕。

生:我也看到过类似的报道,幸亏有个路人到法庭上做证,那个助人者才打赢官司。

生:有个电视剧就是讲的这种事,主人公可惨了。

(学生在下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从紧贴文本的地面起飞
师:其实,这个被当做案件讲的现象在现实生活是屡见不鲜,它以不同的版本揭示了现实社会一个难题,这个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呢?也许我们能从《社戏》这篇小说中找到答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0页,看第一个注释。

(一位学生朗读注释,其他同学划出重点内容)
师:鲁迅是文化大师,他的代表作有很多。

(出示投影片一)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华盖集》等。

师:这篇文章篇幅很长,课前已让大家反复朗读,现在你们能够复述这个故事吗?(学生说能。


好,现在我们来一个故事接力。

我请6位同学按照投影片上的提纲讲述故事,一人讲一部分。

其余的同学边听边对照课文,你们准备一分钟。

(出示投影片二)课文故事提纲:
盼看社戏
看戏前波折
月夜出航
船头看戏
月下归航
六一公公送豆
(6位学生进行故事接力时,对其中能突出人物品质的细节,老师点拨学生进行补充复述。


师:6位同学顺利完成了高难度的“空中接力”,很精彩。

现在大家来说说这个故事后的感受。

随便说,说真话。

生:我很佩服双喜阿发,他们非常能干,会放牛钓虾划船煮豆。

生:我很羡慕他们,他们很自由。

生:我觉得阿发六一公公挺好的,他们不小气。

师:呵呵,你的意思是现在的同学都不大方?(生笑。


生:文章中的景色也非常美丽,朦胧的月色,清澈的河流,清香的气息。

我家附近的河流只有臭味,更从来没有发现月色倒映的美丽。

生:情节迭宕起伏,如戏前波折,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既在意料之中更在意料之外。

师:是啊,这篇文章处处闪出美的光泽:人美、景美、情美、故事美。

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是中心要素。

这节課我们一起欣赏农家子弟善良,无私的人性之美。

三、从课文走向互文,由文本滋生话题
师:下面请小小组讨论:文章中人物众多,你们这组最喜欢哪位?并结合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小组巡视,检查情况)
生:我们最喜欢六一公公是,课文32节:“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表明他不是责备我们偷豆,而是责备我们不爱惜庄稼;“你们这班小鬼”这样的称呼说明他不是真的要责备我们。

这些都表现了六一公公善良,宽厚。

师:六一公公善良,宽厚之品跃然纸上,你能模仿一下他说的话吗?(生朗读,再品。


师:还有其他小组也喜欢六一公公?
生:我们也喜欢六一公公。

34节:“请客?---这是应该的。

”表现他热情好客。

我假期到乡村做客,总能感到乡村人特好客,不像城里人小气。

生:(立即就说)你不能以偏概全,况且你也是城里人。

(生笑)师:老师我从小在乡村长大,毕业后在城里工作,确实感到城乡待人接物有点差异。

特别感谢的是国栋(学生的小名)同学的“乡村”两字,我听到了尊重。

生:(有点调皮的味道)老师,你变成城里人了吗?
师:你感觉老师是怎样的人呢?(师生同笑)
生:我觉得六一公公很单纯。

在38节: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
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因为“我”说的“很好”是很随意的,所以我认为他很简单淳朴,没有任何心机。

师:这个世界人的欲望如果都能如此简单,那么世界就真正美丽起来了。

生:我们喜欢的是阿发。

课文26节:“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说明他大方无私。

师:你们大多喜欢无私善良的人,也从另一面说明现实社会自私的人太多啊。

生:我们最佩服双喜。

第7节:“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这句表明双喜最先想出方法的,很聪明。

还有“我写包票”和10节的“双喜拔前篙”说明他很能干,办事果断、充满自信,是孩子王。

27节:“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说明他考虑周到。

生:我们喜欢的是被遗忘的八公公。

37节“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31节“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情的纠葛”这表明八公公比六一公公更热情好客,淳朴宽厚,因为他本性就小气,能如此就更不容易了,况且六一公公还责备的呢。

(生大笑)
师:是啊,于细微处见本质,平桥村的孩子,老人以朴实,真挚的感情,善良,好客,无私的美好品质深深感动着“我”,也深深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试想象:如果那位民警救的是平桥村里的任一老人,情况又是怎样?
生:平桥村的人会感激死他的。

生:平桥村的人会写表扬信到他单位的。

师:不同的民风表现来的人性就不一样。

这里提供一些材料,我们来看材料是如何诠释民风中的人性的。

(出示投影片三)材料一:《你是否相信陌生人》
譬如:你相信陌生人吗?
我的回答是,人性的堕落比比皆是,熟人都不可轻信何况陌生人?而女儿燕七却不然。

有一次,燕七在超市买东西,排队结账时,她前面的一位中年妇女钱不够,很尴尬,正不知如何是好时,燕七递过去50元,说:“阿姨,您用吧。

”“阿姨”一定是头一回遇见这种人,不知其意,推却不接。

可是,等待交款的队伍很长,她一个人的延误,已经让收款员不耐烦了,很快就会引来公愤。

燕七说,您别介意,就当是我借给您的好了。

“阿姨”结完账出来对燕七再三地感谢,问了电话地址,说一定要把钱还她。

这件事燕七从来没有对我提过,直到一天我接了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

她问,是不是燕七的家,我寄了一封信,里面有50块钱。

她讲了事情原委,连声说您女儿真是个好孩子,这样的年轻人可不多见等等。

我嘴上说,别客气,没有什么,碰到谁都会这样做,心里却想,不知燕七干过多少这等傻事?我没有收到她的信,去物业一问,原来她的信来了好多天了,因为燕七不常在家,没人认识她物业就把信拆了,知道有点了不寻常,就搁在一旁了。

我读了陌生人的来信,首先被那些朴实,平常的感动了。

她说自己已经退休,丈夫是燃气公司的工人,“如果您家里的热水器有了毛病,一定别客气,我让他去修。

”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这时我才知道,女儿一个善意的举动对人心灵的影响有多么深刻。

后来,我问燕七,你给了她钱,就不怕人家不还?她说,我就没打算她还,不就50块钱吗?但是我相信人家一定会还的。

妈妈在超市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帮助那个阿姨就是帮助您。

燕七在报社工作,单位附近新设一报亭,她去买杂志,扔下一张百元大钞,说,别找了,我以后会经常买你的杂志。

她不问报亭主人姓甚名谁,也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以后有她需要的杂志来了,就径直取走。

估摸着钱剩下不多了,就再交一百元。

她说,有时我问还有钱吗?人家答有呢有呢,还剩不少呢。

有时就答:剩二毛了。

我至今也没有仔细算过账,而他也从不主动向我追要钱。

一个互信的关系就这样简单地建立起来了。

明确:她不认为这是个人性堕落的年代,执著地相信人性至善,以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美化着整个世界。

(出示投影片四)材料二:《天使最近不在家》
没过几天,我来上班,在走廊里就听见许老先生的怒吼:“说来说去就是为了钱,你们就巴不得我早死早分钱。

”我一推门,他看见我忽然掉转枪口:“还有你,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到底为什么来护理我。


是,我来这里,无非是为了钱,这有什么不对?
但我仍然像被人一脚踢翻,全身都痛,我脱口说:“那为什么你不问一问自己,你除了钱还有什么?我妈常说,如果你是一个菜场,就别怪人家都是来买菜的。


他愣住了。

病房里原来那么多人,我猜全是他的儿子女儿儿媳女婿,黑压压的西装与裙,庄肃如葬礼。

在他真正入土之前,他们在心里就已经庆祝他的死亡。

那么多人都鸦雀无声。

我一转身就出去了。

手机突然响了,是妈,她的声音惊喜得语无伦次:“学校来信了,他们给你奖学金了。

”我就在午后的道路上,与自己的黑暗欲念告了别,我可以不再向任何人索取什么了。

明确:老人沧桑一辈子,阅到是贪婪的人性,在金钱面前,子女也变得陌生,甚至冷漠残酷。

(出示投影片五)材料三:《被吃掉的良心》
民以食为天,如果我说“吃”在中国是仅次于科技的第二生产力,甚至说是第一生产力的话,相信大家大致不会反对。

正因为如此,黑心老板也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发财的好机会,他们为非作歹的惟一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不计其数骇人听闻的“吃祸”并不仅仅是我们对于味觉的过度追求和麻木不仁造成的,而是那些丧尽天良的奸商为了金灿灿的利润,刻意炮制的。

我们必不可少的食盐有可能是极其危险的工业盐和亚硝酸盐。

我们每天离不开的大米有可能是用工业矿物油打磨、抛光的霉烂陈米,它晶莹油亮雪白光滑,比一般的大米更能引起你的食欲,掩盖了那些致癌物质。

普通大米染上食用色素,摇身一变成了“绿色大米”进入市场销售。

食品市场上不乏灾种假借绿色旗号“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我们喝进嘴里的可能是工业酒精,那些制假分子在一些肮脏而隐蔽的地方用工业酒精勾兑出假酒,再将自制的名牌商标往仿冒的名酒瓶子上一贴,就大规模地流向批发市场,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我们经常光顾的商店和餐馆里。

我们吃的酱油搞不好就是化学原料勾兑的,而醋是由工业醋勾兑的,它们在不知不觉中毁坏我们的肝脏。

有的黑心老板在雪白的面粉和豆腐里搀杂滑石粉,仅仅是为了增加一点重量。

致癌物“瘦肉精”已经谈之色变,黑心老板在我们吃的鸡鸭鱼肉里添加瘦肉精等各种激素,在出售时再注入自来水,质量上害你一次,在重量上还要再坑你一次。

而葡萄酒业也闹出了骇人听闻的消息:中国部分葡萄酒都是“垃圾葡萄酒”,是用国外进口的葡萄酒的边角废料加工而成。

明确:在金钱信仰的世界里,人们为了金灿灿的利润,人性扭曲,连吃都不敢放心地吃,人类何能久存!
师:现在我们大致知道造成民风的变化人性的差异的缘由是什么。

经济发展、文化素养、个人经历、军事战争、自然灾难等都影响着我们的人性,而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一瞬间的定格,或习惯的延续。

四、没有答案的结局→向往淳朴民风净化人性
师:回到最初,民警该不该救人?《社戏》给了我们怎样的答案?
生:该救。

生:我们是想救人,也不需要别人的表扬,可是如果为此丢掉工作,甚至坐牢,真是不值得。

其实我们不想救,而是不敢救啊。

师:是啊,由于社会的多样性,人的素养的高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缩回了自己的双手,我不能强迫大家用同一个答案来解决问题,但给了大家更多的问题与思考。

至少我们知道我们渴望《社戏》里那个淳朴的民风永存,还我们一个温暖、美丽的世界。

(出示投影片六)美国诗人迈克斯.艾尔曼说:“这世上到处都有阴谋和欺骗。

但你不要对美德视而不见,世界上还有很多为了崇高的理想在忍饥挨饿。

生活中到处都有英雄主义存在。


一堂课下来了,我没有任何答案给大家,因为我也同样困惑犹豫---在勇为和怯懦之间,在生存与善良之间。

这里我仅用我的心声和大家共勉:
(出示投影片七)我们都渴望一个互信、诚实、友爱的社会环境,却不知道人心中有多少希望在涌动。

一切的力量本身都是有局限的,但善良则简单始终在起作用,它消除了现存的对立,排除了误解和怀疑,通过善良唤来善良,它强化了自身。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给这世界增添一点善良,那定能促进社会的净化。

伸出你的手,把那失落的善良和热诚找回,把已有的善良和热诚送出,美丽而温暖的世界终将永存。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