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 盐酸
O2 He H2SO4 Ba(OH)2 KNO3 CO2、 MgO
胶体
浊液
: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且生成 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一般是非金属元素的 氧化物,例如三氧化硫SO3【也就是硫酸的酸酐】、五氧化二磷P2O5 【也就是磷酸的酸酐】、七氧化二锰Mn2O7【也就是高锰酸的酸酐】 SO2,CO2等。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
透光性差
石灰乳、油 水混合物
科学探究
(2)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实验:分别用激光照射盛硫酸铜溶液和氢氧
化铁胶体的烧杯,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现
象。并完成下列表格: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有光亮通路 无光亮通路
探究:如何区别溶液与胶体? 用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光亮的通路
盐分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其结构是否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树状分类图的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 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小 结:常用的简单分类方法
交叉分类 法
分类角度多样
特点:物质 类别间有相 交叉的部分
树状分类 法
分类标准唯一
特点:同层 次中各类别 间相互独立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汤阴一中化学组s
学校
幼 儿 园
小 学
初高大 中中学
高高 高 一二 三
树状分类法
元素
金
非
属
金
元 素
属 元 素
实践活动: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写在物质分类的下边:O2、 Cu、He、H2SO4、Ba(OH)2、KNO3、CO2、 MgO 、空气、盐酸
金属单质 Cu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 碱
化合物 盐
氧化物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 体
泥水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 泥水的分散质不能通过滤纸
总结:
1、胶体分散系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是 分散系的粒子大小 。
2、胶体分散系与溶液分散系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 区别:
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分散系不具
备该性质。
练习:
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以所含 阳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以所含 阴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
(2)交叉分类法 例.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酸
HNO3 H2S
一元酸 二元酸
硫在氧气中燃烧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非化合反应 有金属元素参加的反应 无金属元素参加的反应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角色多重性
分类的角度 (标准)不同
前提
同一事物可同时 分属不同类别
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对一种事物以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物质所属类别有交叉部分
Na2CO3
钠盐
Na2CO3
碳酸盐
案例1: N a2C O 3 Na2SO 4 K 2SO 4 K 2CO 3
溶液
胶体
浊液
微粒直径 微粒组成
特点 能否通过滤纸
<1n m 1~100n m >100n m
分子或离子 分子的集合体 小液滴或固体
或高分子
小颗粒
均一、稳定、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
透明
透明
定、不透明
能
能
不能
光照 实例
无光路
蔗糖水、 食盐水
形成光路
蛋白溶液、淀 粉溶液 Fe(OH)3胶烟 水晶、有色玻 璃等烟、云、 雾等牛奶、豆 浆、蛋白质胶
3.下列不属于胶体的是 [ A ]
A.水银
B.烟、云、雾
C.有色玻璃 D.淀粉溶液
4.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D ]
A.蒸发 C.稀释
B.从外观观察 D.利用丁达尔现象实验
Thank you!
一定是溶液
C.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当一束光线通过胶体时 可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溶液则没有此种现象
B、制备Fe(OH)3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煮沸 C、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溶于酒精可形成胶体
D、胶体分散质粒子是不可以透过滤纸的
交叉分类法: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
Na2CO3
钾 盐 这是交叉分类么?为什么?
K2SO4
钠盐
伪交叉
没有绝对严密的分类,人们对于物质的认识本来就 是不断更新的,我们往往选择一种有利于我们研究物质 的方法来分,分类不是目的,而是归类系统研究物质的 一种科学方法,分类是为了更系统的研究物质,对其加 深了解。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胶体合适的分散质大小导致了明显的 光的散射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实验特征
电影放映时的丁达尔效应
如果空气中没有气溶胶,我们的 环境将会是什么样?
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
生活中的分散系
伦敦烟雾事件
变幻莫测的云
3、将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纪录实验现象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 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做分散质,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做分散剂。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
固)来分,有9种类型。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气 空气
云雾
烟
液
液 泡沫
酒精
糖水
固
固
泡沫 塑料
珍珠
合金
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 散剂是液态(包括水)的分散系 进行再分类。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 淀
6、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正确的操作是 ( D )
A.将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 B.将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得到黄色液体即可
C.将FeCl3溶液滴入D沸水中,得到红褐色溶液即可
D.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煮沸至 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
2、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 质的根本区别是 [ B ]
A.是否为大量分子式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2、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所有溶液都是无色的 B.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分散系
请同学阅读课本24页倒数第 三段,并画出溶液、胶体、浊液 的分类图。
2、液体分散系的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直径 稳定性
<1nm
(<10-9m)
稳定
> 100nm
( >10-7m )
不稳定
? 1~100nm 介稳体系
(10-9m ~ 10-7m)
1nm=10-9m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是胶体区 别于溶液、浊液的本质特征。
碱性氧化物能跟酸起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 (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 )。碱性氧化物 包括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其他金属的低价氧化物,如Na2O、CaO、 BaO和CrO、MnO。碱性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是碱。例如,CaO对 应的水化物是Ca(OH)2,Fe2O3对应的水化物是Fe(OH)3(胶 体)。碱金属(钠、钾)和钙、钡的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 氢氧化物。它们都是强碱:
O2 He H2SO4 Ba(OH)2 KNO3 CO2、 MgO
胶体
浊液
: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且生成 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一般是非金属元素的 氧化物,例如三氧化硫SO3【也就是硫酸的酸酐】、五氧化二磷P2O5 【也就是磷酸的酸酐】、七氧化二锰Mn2O7【也就是高锰酸的酸酐】 SO2,CO2等。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
透光性差
石灰乳、油 水混合物
科学探究
(2)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实验:分别用激光照射盛硫酸铜溶液和氢氧
化铁胶体的烧杯,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现
象。并完成下列表格: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有光亮通路 无光亮通路
探究:如何区别溶液与胶体? 用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光亮的通路
盐分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其结构是否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树状分类图的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 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小 结:常用的简单分类方法
交叉分类 法
分类角度多样
特点:物质 类别间有相 交叉的部分
树状分类 法
分类标准唯一
特点:同层 次中各类别 间相互独立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汤阴一中化学组s
学校
幼 儿 园
小 学
初高大 中中学
高高 高 一二 三
树状分类法
元素
金
非
属
金
元 素
属 元 素
实践活动: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写在物质分类的下边:O2、 Cu、He、H2SO4、Ba(OH)2、KNO3、CO2、 MgO 、空气、盐酸
金属单质 Cu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 碱
化合物 盐
氧化物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 体
泥水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 泥水的分散质不能通过滤纸
总结:
1、胶体分散系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是 分散系的粒子大小 。
2、胶体分散系与溶液分散系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 区别:
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分散系不具
备该性质。
练习:
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以所含 阳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以所含 阴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
(2)交叉分类法 例.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酸
HNO3 H2S
一元酸 二元酸
硫在氧气中燃烧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非化合反应 有金属元素参加的反应 无金属元素参加的反应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角色多重性
分类的角度 (标准)不同
前提
同一事物可同时 分属不同类别
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对一种事物以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物质所属类别有交叉部分
Na2CO3
钠盐
Na2CO3
碳酸盐
案例1: N a2C O 3 Na2SO 4 K 2SO 4 K 2CO 3
溶液
胶体
浊液
微粒直径 微粒组成
特点 能否通过滤纸
<1n m 1~100n m >100n m
分子或离子 分子的集合体 小液滴或固体
或高分子
小颗粒
均一、稳定、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
透明
透明
定、不透明
能
能
不能
光照 实例
无光路
蔗糖水、 食盐水
形成光路
蛋白溶液、淀 粉溶液 Fe(OH)3胶烟 水晶、有色玻 璃等烟、云、 雾等牛奶、豆 浆、蛋白质胶
3.下列不属于胶体的是 [ A ]
A.水银
B.烟、云、雾
C.有色玻璃 D.淀粉溶液
4.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D ]
A.蒸发 C.稀释
B.从外观观察 D.利用丁达尔现象实验
Thank you!
一定是溶液
C.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当一束光线通过胶体时 可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溶液则没有此种现象
B、制备Fe(OH)3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煮沸 C、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溶于酒精可形成胶体
D、胶体分散质粒子是不可以透过滤纸的
交叉分类法: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
Na2CO3
钾 盐 这是交叉分类么?为什么?
K2SO4
钠盐
伪交叉
没有绝对严密的分类,人们对于物质的认识本来就 是不断更新的,我们往往选择一种有利于我们研究物质 的方法来分,分类不是目的,而是归类系统研究物质的 一种科学方法,分类是为了更系统的研究物质,对其加 深了解。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胶体合适的分散质大小导致了明显的 光的散射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实验特征
电影放映时的丁达尔效应
如果空气中没有气溶胶,我们的 环境将会是什么样?
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
生活中的分散系
伦敦烟雾事件
变幻莫测的云
3、将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纪录实验现象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 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做分散质,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做分散剂。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
固)来分,有9种类型。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气 空气
云雾
烟
液
液 泡沫
酒精
糖水
固
固
泡沫 塑料
珍珠
合金
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 散剂是液态(包括水)的分散系 进行再分类。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 淀
6、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正确的操作是 ( D )
A.将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 B.将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得到黄色液体即可
C.将FeCl3溶液滴入D沸水中,得到红褐色溶液即可
D.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煮沸至 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
2、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 质的根本区别是 [ B ]
A.是否为大量分子式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2、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所有溶液都是无色的 B.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分散系
请同学阅读课本24页倒数第 三段,并画出溶液、胶体、浊液 的分类图。
2、液体分散系的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直径 稳定性
<1nm
(<10-9m)
稳定
> 100nm
( >10-7m )
不稳定
? 1~100nm 介稳体系
(10-9m ~ 10-7m)
1nm=10-9m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是胶体区 别于溶液、浊液的本质特征。
碱性氧化物能跟酸起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 (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 )。碱性氧化物 包括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其他金属的低价氧化物,如Na2O、CaO、 BaO和CrO、MnO。碱性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是碱。例如,CaO对 应的水化物是Ca(OH)2,Fe2O3对应的水化物是Fe(OH)3(胶 体)。碱金属(钠、钾)和钙、钡的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 氢氧化物。它们都是强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