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
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
竭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
方法:随机选择30例确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给予基础支持治疗,治疗组15例在基础支持
治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3~5d及护理。
治疗护理前后分别查血
气分析,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观察PaO2、PaCO2、PH、SaO2的变化。
结果:对照组中15例经常规治疗后血气分析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中15例经无创
呼吸机辅助呼吸及给以相应护理后同对照组及自身在治疗前相比PaO2、SaO2明
显升高、PH有明显改善、PaCO2变化不明显。
结论:在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配合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及施以相应护理能明显提高PaO2、SaO2,改善机体缺氧、酸中毒、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血气分析;护
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261-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常并发呼吸衰竭。
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是
有效方法。
临床也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方法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但采用以上方法患者因赖受性差,并发症多易产生对呼吸机依赖而难以脱机,且医疗费用高等使治疗难以开展,近年来随着对呼吸生理的逐渐加深,认为无创
呼吸机的正压通气加以有效护理可以改善缺氧维持有效气道通畅,增加CO2排除,从而纠正Ⅱ型呼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8月~2016年2月我科收治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II型呼吸衰
竭病人,其中男20例,女10例,住院时间25~40d,平均(35±18d)均确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衰。
将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分
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58~86岁,
平均63岁;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62~83岁,平均75.4,均无其
他基础疾病。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以予抗感染、化痰、平喘、纠正酸碱平衡、呼吸兴奋剂、鼻导管
或面罩吸氧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一般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
呼吸治疗。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抽血查血气分析(PaO2、PaCO2、PH、SaO2),治
疗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采用S/T模式,通气参数设定为:吸气压8~
12cmH2O、呼气压3~5cmH2O,氧流量:3~5L/min辅助呼吸3~5d后两组患者均
复查血气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及治疗组患者使用无
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前后血气结果变化。
1.3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x-±s分析。
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血气比较(表1)
2.2两组治疗后血气比较(表2)
表1 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气分析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讨论
3.1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优点
COPD是中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因肺功能进行性
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在其急性发作期多并
发Ⅱ型呼吸衰竭。
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通畅气道,改善呼
吸功能。
以常规的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和呼吸兴奋剂难以取得满意疗效,且住院时间长,
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虽能有效改善通气、纠正呼吸衰竭,但却增加了病人
痛苦、产生并发症,且高昂的治疗费等均使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
无创呼吸机同步性能好、易操作、可随时撤机、上呼吸道防疫功能不受损伤,减少插管
所致的损伤和并发症,其双向正压通气被认为是对自主呼吸的扩展,高压(IPAP)可以帮助扩张气道,加压给氧提高患者的肺泡氧分压,从而提高PaO2、SaO2,低压(EPAP)起到PEEP的作用,改善氧合功能,此外EPAP可使气道等压点下移防止呼气相气道过早陷闭,进而改善通气,有利于CO2排除降低PaCO2。
终上所述,及早应用无创呼吸机能加速改善患者的PaO2、PaCO2提高SaO2,可明显缩
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逆转病情恶化。
3.2 护理
3.2.1环境保持病室宽敞、舒适、安静,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为方便操作
和护理,以及为保证病人有适当的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应在1米以上;保持病室适宜的温
度和湿度,呼吸科多为老年病人室温应保持在22~24℃,湿度以50%~60%为佳;呼吸道疾
病的传播多与空气不洁有关,故应每日通风两次每次30min;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医
务人员在为同病室其他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应集中在同一时段,并注意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使患者在舒适、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3.2.2心理护理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的目的及必要性,例
举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后病情得以改善的成功病例,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
治疗。
可留一位家属陪同治疗,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支持。
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时应态
度诚恳,语言温和,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疑问,消除其内心的恐惧,焦虑,使患者轻松地接
受治疗。
3.2.3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是否通畅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应用无创呼吸机辅
助呼吸时应取正确体位,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但均要使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头略向
后仰,防止枕头过高使呼吸道变窄影响通气,降低疗效。
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并鼓
励咳嗽、咳痰,对痰液粘稠者鼓励其多饮水,使呼吸道充分湿化,必要时配合雾化吸入和排
痰机治疗,对分泌物明显增多者给以机械吸痰。
3.2.4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询问患者感受,检
查呼吸机鼻罩(或鼻面罩)上的头带松紧,鼻面罩周围有无漏气、管道与机身连接处有无漏气、有无扭曲受压等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解决。
同时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自主呼吸的
频率与呼吸机是否同步,通气是否适当,如果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自主呼吸与呼吸
机不同步,多因通气不足或痰液堵塞气道有关,护士应及时清除痰液增加通气量。
如患者病
情一度好转后,突然出现面色潮红,兴奋,谵语甚至抽搐,应警惕通气过度引起的呼吸性或
代谢性碱中毒。
并q1h监测指脉氧,治疗3~5d后抽血查动脉血气分析并与治疗前对比,判
断治疗效果。
此外,应注意观察患者鼻面部皮肤有无压迫出现红肿、破溃等情况,应及时给
以皮肤护理,要观察有无吸入压力过高而发生的皮下气肿。
3.2.5饮食护理COPD患者大多存在营养不良问题。
由于营养不良造成患者出现喘息不止,缺氧等表现,可引起全身和呼吸道局部免疫防疫功能下降,加大呼吸道感染机会,同时由于
气促、焦虑及长期服用各种药物等因素影响食欲,严重者造成胃肠淤血,消化道功能降低。
因此,饮食上应进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忌油炸、易产气食物,并少量多餐,还应考虑数量充
足,搭配合理,摄入足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对严重营养不良者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以恢复组织。
患者进餐时根据病情可暂停呼吸机改用鼻导管吸氧,并监测生命体征,进食30min后应用呼吸机通气治疗。
3.2.6宣教告知患者在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过程中不要随意将呼吸机撤下和调节参数,尽量少讲话,因为讲话时鼻面罩周围漏气影响治疗效果,如有不适请告知医护人员,初次使用呼吸机患者,常不能配合呼吸机,容易把气吸到胃内,造成胃肠胀气,应指导患者先做缩唇呼吸,随后做闭嘴鼻吸气的呼吸锻炼以达到人机顺应。
此外,应指导患者迅速解除固定带的方法防止意外窒息。
【参考文献】
[1]侯巧玲.对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的评估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42.
[2]王辰,高鸣宇,黄克武等.有床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4):212.
[3]张艳卿,张艳丽.临床应用BIPAPVison无创呼吸机的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
20009,14(9):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