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中2018 -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地日行八万里坐”的地球能够视作质点
B.成立质点观点的物理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C.古代“守株待兔”故事中,守株待兔者的错误在于错选了参照系
D.第 4 s 末和第 5 s 初指同一时辰,在时间轴上两者对应同一点
【答案】 A
【分析】
“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球不可以看做质点,不然就没有自转了,故 A 错误;质点在生活中其实不存在,是理想模型法, B 正确;“守株待兔”故事中,守株待兔者的错
误在于错选了船为参照系, C 正确;第 4 s 末和第 5 s 初指同一时辰,在时间轴上对应同一个点,故 D 正确.
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位移、速度、力都是矢量
B.选择不一样的参照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是同样的
C.描述物体运动时,只有体积小的物体才能可视为质点,体积大的物体不可以视
为质点
D.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行程
【答案】 A
【分析】
【详解】 A、位移、速度和力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都是矢量;故A 正确 .
B、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总要选用一个参照系;同一运动选择不一样的参照系,
察看到的结果常常不一样;故B 错误.
C、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中没有影响或影响不计时,能够把物体当成质点办理,与体积的大小和质量的大小没关;故 C 错误.
D、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行程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的长度,它们是两个
不一样的物理量;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的位移大小等于行程;故 D 错误.
应选 A.
【点睛】该题考察直线运动的有关的物理量的内涵和外延,要求对这部分的观点
有正确的理解和掌握 .
3.如下图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通告牌,通告牌上边数字的意
思是
A.甲是指位移,乙是均匀速度
B.甲是指行程,乙是均匀速度
C.甲是指行程,乙是刹时速度
D.甲是指位移,乙是刹时速度
【答案】 C
【分析】
通告牌甲是量程牌,表示行程。

限速是指刹时速度不可以超出多大,通告牌乙上
边的数字是刹时速度。

应选 C。

【点睛】此题考察对生活中知识的认识程度.量程牌的数字、计程器的读数等都
表示行程.速度计丈量刹时速度的大小.
4.某列车沿轨道从 A 运动到 B,开始以速度 v 行驶了的行程;中间的行程速度为2v,行驶最后行程时的速度又为v,则列车全程的均匀速度应为
A.1.2v
B.1.5v
C.1.8v
D.1.25v
【答案】 A
【分析】
设全程长 s,则全程所用的时间:,则全程的均匀速度:,故 A 正确, BCD 错误。

5.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辰速度大小为v1=4m/s ,1s 后的速度大小变成
v2 =10m/s ,在这 1s 内物体的均匀加快度大小
A.可能小于 4 m/s 2
B.可能等于 6 m/s 2
C.必定等于 6 m/s 2
D.必定大于 10 m/s 2
【答案】 B
【分析】
【详解】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同样,则1s内的均匀加快度
,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1s内的均匀加速度,负号表示方向,故 B 正确, A,C,D错误 .
应选 B.
【点睛】解决此题的重点掌握加快度的定义式,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6.对于速度与加快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快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其加快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其加快度也越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快度也必定为零
【答案】 C
【分析】
【详解】 A、速度大,加快度能够为零,比方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
B、物体的速度变化大,但所需时间更长的话,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则加
速度就会很小,故 B 错误;
C、加快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其加快度也越大,故C
正确;
D、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快度不必定为零,比如火箭发射的瞬时,故 D 错误;应选 C.
【点睛】加快度是运动学中最重要的物理量,对它的理解第一抓住物理意义,其
次是定义式,以及与其余物理量的关系.
7.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图,则物体做()
A.来去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
D.不可以确立
【答案】 C
【分析】
试题剖析:由速度 -时间图象可知,速度都正当,表示物体都沿正方向运动,即朝
某一方向直线运动,而不是来去运动.故 A 错误, C 正确;物体做的是匀加快直线运动与匀减速直线运动交替的运动,加快度在交替变化,整个不是匀变速直线
运动.故 BD 错误。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名师点睛】此题考察理解速度图象的能力,要注意速度的方向由其正负号来表
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色是加快度恒定不变。

8.足球以 4m/s 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 6m/s 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 0.2s ,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
A. 速度的变化量是2m/s,加快度大小是10m/s 2
B.速度的变化量是 -2m/s ,加快度大小是 10m/s 2
C.速度的变化量是 10m/s ,加快度大小是 50m/s 2
D.速度的变化量是 -10m/s ,加快度大小是 50m/s 2
【分析】
【详解】题球飞来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的初速度v0 =4m/s ,足球的末速度v=-6m/s ,则速度的变化量为,依据加快度的定义足球的加快度为:
,负号表示加快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为足球飞去的方向 .应选 D.
【点睛】掌握加快度的定义,知道同一条直线上矢量的表达是正确解题的重点。

此题易错点为不考虑到速度的方向进行计算.
9.有关刹时速度、均匀速度、均匀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刹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地点或某一时辰的速度
B.均匀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均匀速率就是均匀速度的大小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均匀速度是指物体经过的行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答案】 AB
【分析】
【详解】 A、刹时速度表示某一时辰或某一地点的速度;故 A 正确 .
C、均匀速率为行程与时间的比值,均匀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因做变速运动
的物体位移大小不必定与行程相等;故 C 错误.
B、D、均匀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 B 正确,D 错误 .应选 AB.
【点睛】解决此题的重点理解均匀速度和均匀速率的观点,知道均匀速度的大小
不表示均匀速率 .
10.做匀加快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快度为 3m/s 2,对随意 1s 来说,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某 1s末的速度比该 1s初的速度老是大 3m/s
B. 某 1s末的速度比前 1s初的速度大 6m/s
C. 某 1s末的速度比前 1s末的速度大 3m/s
D. 某 1s末的速度比该 1s初的速度老是大 3 倍
【答案】 ABC
做匀加快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快度为3m/s 2,知某1s 末的速度比该1s 初或许前1s 末的速度老是大 3m/s ,某 1s 末与前 1s 初相差 2s,则某 1s 末的速度比前 1s 初的速度大 6m/s。

故 AB 正确, D 错误。

依据 v-v0=at ,知某 1s 末的速度比前 1s 末的速度大 3m/s 。

故 C 正确。

应选 ABC 。

点睛:解决此题的重点知道做匀加快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快度为3m/s 2,在随意
1s 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3m/s .
11.如图为甲、乙、丙三个军事小分队进行军事行动的运动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

A.甲、丙两个分队的运动路线为曲线,乙分队的运动路线为直线
B.甲、乙、丙三个分队运动的行程相等
C.甲、乙、丙三个分队的位移相等
D.甲、乙、丙三个分队的均匀速度相等
【答案】 AC
【分析】
【详解】 A、C、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小分队的运动轨迹不一样,甲、丙两个分队
的运动路线为曲线,乙分队的运动路线为直线,可是首末地点同样,则位移相等,
故 A 正确,C正确.
B 错误.
B、甲乙丙运动轨迹的长度不一样,则行程不一样,

D、三个分队的位移相等,可是运动时间未知,则没法比较均匀速度,故 D 错误.应选AC.
【点睛】解决此题的重点知道行程和位移的差别,知道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
末地点的距离,行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12. 如下图是依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象,依据图象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时同地出发的
B.乌龟半途固然落伍,但最后仍是比兔子先抵达终点
C.兔子固然半途歇息了一会儿,但最后仍是兔子先抵达终点
D.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地出发,但兔子让乌龟先爬行一段时间
【答案】 BD
【分析】
由图,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地出发的但不一样时,兔子比乌龟迟出发t1时间,说明兔子让乌龟先爬行一段时间.故 A 错误, D 正确.由图,兔子半途歇息了一
会儿, t2时,乌龟的位移比兔子大,比兔子先抵达终点.故 B 正确,C 错误.应选BD .
点睛:此题是位移 -时间图象问题,考察辨别、判断位移图象的能力.简单形成的
错误认识是把位移图象当作轨迹.
二、实验题
13.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以下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
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边的问题:
______填“沟通(1)图乙是 ______ 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纳的是
4-6V”、“沟通 220V”、四节干电池.
(2)某同学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
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状况,在纸带上确立出A、B、C、D、E、F、G 共7 个计数
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丙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打印点未
画出 .
①试依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 B、F 两个点时小车的刹时速度,
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要求保存 3 位有效数字 _______ .________.
①将 B、C、 D、E、F 各个时辰的刹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刹时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____ .
①由所画速度 -时间图象求出小车加快度为______ m/s 2.
①依据速度 -时间图象判断,在打 A 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 A=______m/s .
(3)打点计时器本来使用的电源的频次是50Hz ,若在实验过程中沟通电的频次为
60Hz 而未被觉察,这样计算出的各点的速度值与真切值对比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电火花(2).沟通220V(3).
(4). 0.400(5). 0.721(6). 0.80(7).
0.33(8). 偏小
【分析】
【剖析】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的沟通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 的沟通电源.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均匀速度,能够求出
打纸带上记数点时的刹时速度大小.用描点法作出v-t 图象,求出斜率即为加快度大小.
【详解】 (1) 图乙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纳的是沟通220V .
(2)①因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 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
间隔t=0.02 ×5=0.1s,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均
匀速度,能够求出打纸带上某点时小车的刹时速度大
小,,
①依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座标系内描出对应点,而后作出图象如下图:
①由图示图象可知,加快度:.
(3)图线的纵轴截距表示 A 点的速度, v A=0.33m/s .
(4)当电源频次变成60Hz 时,依据可知,实质打点周期将变小,而进行计算时,仍旧用时间间隔仍是依据0.02s 计算,所以测出的速度数值将比物体的真切数值小.若打点计时器的电压发生了改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其实不知道,那么加快度的
丈量值与真切值对比将不变.
【点睛】掌握 v-t 图象的描述,能依据图象的斜率求出加快度.要提升应用匀变速
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常练习中要增强基础知识的理解
与应用.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存.
三、计算题
14. 某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 图象如下图,依据图象可知:
(1)何时距离出发点最远 ;
(2)第 1s内物体的加快度 ;
(3)第 3s末物体的加快度 .
【答案】 (1) 3s 末 (2)(3), 负号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分析】
【剖析】
速度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快度,依据数学知识求解;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是
沿正方向运动仍是沿负方向运动;经过剖析物体的运动状况.
【详解】 (1) 在 0~3 内物体沿正向运动,在 3s~4s 内物体沿负向返回,
则在 3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的距离 .
(2)速度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快度,则前1s 物体的加快度为:
(3)物体在 1~4s 内做匀变速运动,加快度不变,
则第 3s 末物体的加快度为:,负号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点睛】解决此题的重点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
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15. 汽车以 v 的速 v0 =16m/s 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s 速度速度变成10m/s ,已知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加快度大小不变求:
(1)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快度大小;
(2)刹车 4 秒后汽车的速度大小 ;
(3)刹车 6 秒后汽车的速度大小 .
【答案】 (1)(2)4m/s (3)0
【分析】
【详解】 (1) 依据加快度的定义式得:
(2)汽车泊车所需时间:
因,故 4s末的速度为 v1=v0+at=16 -3×4=4m/s
(3)因,故6s 时汽车已经停止,则速度为零.
【点睛】此题为汽车刹车类问题;解决此题的重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
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以及知道汽车刹车速度为零后不再运动.
16.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加速,速度达到 v1=180km/h 。

为保证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错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

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能抵达公
路道口时,道口应亮起红灯,警示未超出泊车线的汽车快速制动,已超出泊车线
的汽车赶忙经过。

假如汽车经过道口的速度v2=36km/h ,泊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 x0=5m ,道口宽度 x= 26m ,汽车长 l=15m( 如下图 ),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当作匀速直线运动。

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 L 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保证已超出
泊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
【答案】 230m
【分析】
【剖析】
为保证行车安全,要求列车驶过距离 L 的时间内,已超出泊车线的汽车的车尾一定
能经过道口.先求出汽车能超出泊车线至车尾经过道口,汽车的位移,再求出经过
这段位移需要的时间,高速列车运动的时间和汽车的时间同样,依据位移速度公式
即可求解.
【详解】为保证行车安全,要求列车驶过距离L 的时间内,已超出泊车线的汽车
的车尾一定能经过道口.
汽车能超出泊车线至车尾经过道口,汽车的位移为x′=l+x0 +x=(15+5+26)m=46m 汽车速度 v2=36km/h ,经过这段位移需要的时间
高速列车的速度v1=180km/h ,所以安全行车的距离为L=v1 t=50×4.6 m=230m .
【点睛】实质状况中,还应试虑到封闭栏木需要的时间以及预留的安全时间等,
所以在列车离道口更远地方,道口就应当亮起红灯,发出警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