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新品种冀黑芝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优质芝麻新品种皖芝2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芝麻新品种皖芝2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皖芝2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芝麻育种课题组经多年攻关研究,选育出安徽省第2个常规芝麻种,2007年在安徽省芝麻品种区试鉴定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 060.5kg/hm2,比豫芝4号增产11.98%,在参试品种中居第1位。
通过近2年产量示范,该品种整体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抗性较强,比一般品种产量提高20%左右。
其栽培要点如下。
1 选地、整地与底肥施用选用地势较高平坦、排灌方便、阳光充足、3年以上未种过芝麻的地块。
小麦、油菜、蔬菜茬地种植芝麻可直接免耕条播;如土质干硬,也可旋耕后,再行条播。
播前清理好“三沟”,即畦沟、腰沟和围沟,做到深沟高畦,连阴雨后田间无明水。
一般地力水平下,施尿素75.0~112.5kg/hm2、过磷酸钙450~600kg/hm2、硫酸钾60~75kg/hm2、硼砂15~30kg/hm2、优质复合肥300~450kg/hm2。
底肥应在整地前施入。
2 提高播种质量(1)药剂浸种。
播前将种子晾晒1~2d后,把芝麻种子置入用清水配成的0.1%多菌灵液浸泡8~10h,阴干后播种,可提高抗病性。
(2)抢墒早播,力争一播全苗。
夏芝麻适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适播期内抢墒早播。
干旱时应造墒或带水播种,播种深度以2cm左右为宜。
(3)播种密度。
力求条播,留苗密度15~21万株/hm2,定苗行株距为(35~40)cm×(15~17)cm。
3 田间管理(1)查苗补种。
芝麻播后5~6d,如不能出苗或出苗不全,应立即检查原因。
缺苗严重的,要及早重播;局部缺苗的,应用同一品种及时催芽补种;少量缺苗的,可移苗补栽。
(2)及时间苗、定苗。
一般在2对真叶期第1次间苗,苗距以苗不挤苗为宜;3对真叶期第2次间苗,苗距以定苗距离的1/2为宜(条播田,株距6.6cm 左右;撒播苗株距13.2cm)。
定苗时间一般在7~8片真叶时进行。
间、定苗时,要疏弱留壮,按计划的株行距留足苗数。
芝麻新品种“吉芝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对 照 品种 一 挂 鞭 增 产 1 . 5 ( 1 表 2 0 5 % 表 , )。
3 主要 特征 特性
吉 芝 2 属单 秆 类 型 品 种 , 般 无 分 枝 。株 高 1 0c 号 一 2 m 左 右 , 者可 达 1 0 c 以 上 , 熟 时 茎 秆 呈 黄 绿 色 , 株 高 5 m 成 植 粗 壮 , 倒 伏 。始 蒴 部 位 低 , 不 叶腋 3花 , 果 8棱 , 长 中 蒴 蒴
2 产 量 结 果
20 0 4~2 0 0 5年
.Hale Waihona Puke 2年 1 0个 点 次 区 试 结 果 , 均 产 量 平
1 1 7 4 s h 比 对 照 品 种 一 挂 鞭 增 产 1 . 1 。2 0 6 .2k m , / 0 6% 05
年 5个 点 次 生 产 试 验 结 果 , 均 产 量 116 4 gh 比 平 3 .6 k/ m ,
维普资讯
杂 粮 作 物 20 08 R i d op 2 2) 1~8 8( : 8 2 a n Fe Cr s ’ ‘
,
文 章 编 号 : 0 3— 8 3 2 0 ) 2— 0 1— 2 1 0 4 0 ( 0 8 0 0 8 0
芝 麻新 品种 “ 吉芝 2号 " 的选 育 与 栽 培 技 术
表 2 “ 芝 2号 ”生产 试 验 产 量 结 果 吉
Ta e 2 The r s t n pr duc i n e t bl e uls i o to t s
试 验 结 果 增 产 显 著 , 合 抗 性 较 好 。2 0 综 0 6年 通 过 吉 林 省
承德地区优质芝麻新品种引进及丰产技术示范

选, 除去漂 在水 面 的秕 子和杂 质 。 2 . 3 种子 消毒 在 芝麻播 种前浸种 或用药剂 拌种 , 以 杀 死 芝 麻 种 子 所 带 的病 菌 和 预 防 土壤 内的 病 原 侵 染, 减轻 芝 麻 病 虫 害 发生 。浸 种 : 用5 0 ~ 5 5 ℃温 水浸 种 1 0 ~ 1 5 mi n或 0 . 5 % 硫 酸铜 水 溶 液 浸种 3 0 mi n; 拌种 : 用
蒴果 1 0 0 个 以上 , 蒴长 2 . 8 c m, 蒴果粒 数 7 0 ~ 8 0 粒, 千粒 重 2 3 . 5 g , 含油量 5 7 . 1 %, 成熟 时茎与 蒴果呈 绿色 。耐 渍抗
2 播 前 种 子 准 备
芝麻 播种前 , 依 据纯度高 、 子粒 饱满 、 发芽率 高 、 无 病 虫 和无 杂质等 良种标准 , 充分做 好播前种子 准备工作 。 2 . 1 晒种 播 前 晒 种 可 以打破 种 子 的休 眠 状态 , 提 高
种子活力 , 增强发芽势 , 促使出苗整齐 , 幼苗生长健壮 。 般是在播种前 l ~ 2 d , 将 种 子 放 在 阳光 下 均 匀 暴 晒 。
1 品种 的选 择 及 播 种 期
不 同地 区 和不 同栽 培 条件 , 对 品种 常有 不 同要 求 ; 但对 品种 总的要求都是 一致 的, 即种子产量 高、 品 质 好、 不易裂蒴、 抗逆性强、 适 应 性 广 。芝 麻 发 芽 出苗 要 求 的 最 低 临 界 温度 为 1 5 ℃, 最适温度为 1 8 ~ 2 4 ℃。所 以春 芝 麻在 地 下 3 - 4 c m土 壤 温度 稳 定在 1 8 ~ 2 0 时 即
河北省平泉县平房 乡广益种植专业合作社 , 0 6 7 5 0 6 ; 河北旅游职业学 院 , 承德 0 6 7 0 0 0)
“芝麻优异种质创制与新品种选育技术及应用”荣获2016年度国家技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 )
统地解析 了这个 新位点的持久抗病机制 。利用 P i g m 改 良选 育 的品种 既有 广谱 持久抗 病性 又不 影响最 终 的产
1 9 4个转 基 因抗 虫棉 品种 命名 的公 示发布
近 日农业部 根据 ( ( 农业植物 品种命名规定 规定 , 发布锦 K1 1 3 等1 9 4个拟批准颁发农业转基 因生物安全 证书 ( 生产应用 )的抗虫棉 品种公示 目录 。
色 防控技术 江苏省农科 院 油料功能脂质高效制备关键技术与产 品创 制
wi t h y i e l d b a l a n c e 。该研 究成功克隆了持久广 谱抗稻 瘟病 基 因 P i g m,并揭示 了水稻广谱 抗病 与产量 平衡 的
表观调控新机 制。
何祖华 团队与育种 家合作 ,从 2 0 0 2年开始 ,广泛 筛选抗瘟种质 ,从起源 于我 国农家 品种 的育种材料 中鉴 定 了一个广谱 持久抗瘟性 新位点 P i g m。他们采用分 子 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 的手段 系
( 农 业部网)
・
量。这个基 因 已经被 国内 3 0 多有新品种参加 区试和 品
种审定 。
此项研 究 不仅在理 论上 扩展 了植 物免疫 与 抗病性 机 制的认 识 , 也为作物抗病育种提供 了有效 的新工具 。
( 中国科学院 网)
农药高 效低风险技术 体系创 建与应用
中国农科 院植物保 护研 究所
科学 院上 海 生 命 科 学研 究 院植 物 生理 生 态 研 究 所 何
祖 华 研 究 组 与 合 作者 完成 的关 于 水 稻持 久 广 谱 抗 病 的 最 新 研 究 成 果 ,题 为 E p i g e n e t i c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冀张黍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1年第7期冀张黍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傅永斌1霍阿红1杨德智1任全军1刘玉贵2付贵斌2(1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075000;2河北省蔚县农业局,075700)冀北是我国黍子的主要产区。
冀北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是十年九旱、土地瘠薄,而黍子的生态适应性正和冀北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相一致,具有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地位。
并且,黍子在生产上投入少,产量稳定,种植效益显著。
然而近年来,黍子生产中存在的品种老化、品质下降等主要问题,要求亟待选育出丰产性更好、品质优良、抗逆性和适应性更强的新品种。
经多年努力,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育出高产、抗旱、耐瘠,适宜中下等肥力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黍子新品种冀张黍2号。
1选育方法及过程1.1选育方法针对生产和市场的需求,于1996年从1000多份黍子资源中选择亲本,采用有性杂交配制组合,通过系统选择、混合选择和定向选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选育。
系谱号96-02-1235;杂交组合8902-11-2-3-5×辐8505-1-2。
1.2选育过程1996年配制杂交组合(8902-11-2-3-5×辐8505-1-2);1997年繁殖F1;1998年种成选种圃,供试组合27个,从中选出优异单株1121株;1999年选种圃种植继续进行优选,供试组合36个,在田间评选的基础上确定优良组合,淘汰劣组合,进行二次单株选择,入选单株1263株;2000-2001年进行株行圃种植,通过对生育性状、稳定程度、抗逆性的比较和株系测产,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78份材料进入下年的鉴定圃;2002-2004年进行品系鉴定试验,参试材料49份,进行生育表现、抗逆性和产量等性状的鉴定,从中选择出符合目标的优良品系10份(包括96-02-1235),进入品种鉴定试验;2005-2006年参加黍子品种比较试验;2007-2008年参加张家口黍子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张家口黍子生产鉴定试验;2010年通过鉴定。
芝麻新品种苏芝2号的选育经过及配套栽培技术

芝麻新品种苏芝2号的选育经过及配套栽培技术作者:刘剑光徐剑文赵君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17期摘要苏芝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于2015 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委员会鉴定,鉴定号为苏鉴芝麻201502。
该品种2015年参加江苏省芝麻品种鉴定试验,平均产量1 031.1 kg/hm2,比对照中芝16号增产8.62%。
介绍了苏芝2号的选育背景及经过,结合其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芝麻;苏芝2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65.30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33-01芝麻(Sesamun indicun L.,2n=26)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1],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芝麻及其制品消费量呈增长趋势。
现有生产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发展芝麻生产前景广阔。
但是生产中推广的芝麻品种产量低,抗病耐渍性差,难以满足市场和生产的需要[3]。
开展高产、优质、抗病的芝麻新品种选育工作,并对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是促进江苏省芝麻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1 选育过程苏芝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高抗枯萎病品种中芝12为母本,以高抗茎点枯病品种豫芝11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从其后代中选取优良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
2010年在院试验基地配制组合(中芝12×豫芝11号),获得杂种F1;同年冬天进行南繁加代,在大田中根据性状表现选取了78个优良单株,对78个单株进行混收;随后进行综合性状单株选择;并对获得的优良株系继续进行性状鉴定、提纯与扩繁,最终育成芝麻新品系苏芝2号。
2013—2014年在江苏进行多点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苏芝2号比对照中芝16号增产9.25%,增产显著。
2015年参加江苏省芝麻新品种鉴定试验,苏芝2号比对照中芝16增产8.62%,2015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苏鉴芝麻201502。
芝麻新品种辽品芝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k / m 或 复合 肥 4 0 k / m , 重 茬 与 迎 茬 。 gh 5 g h 忌
4 2 播 种 .
该 品 种 生 育 期 略 长 , 适 时 早 播 , 宁省 内一 般 5月 应 辽
中下 旬 播 种 , 种 量 为 7 5 k / m , 保 一 次 播 种 保 全 用 . g h 确 苗 。防 治 地 下 害 虫 , 5 甲 拌 磷 颗 粒 剂 2 . g h 对 用 % 2 5k/ m 细 砂 1 0 k/ m 5 g h 撒 于 播 种 沟 内 。
辽 品芝 2号芝 麻 是 从 辽 宁省 经 济 作 物 研 究 所 种 质 资
源 库保 存 的 芝麻 品 种 资 源 “ 6 51 变 异 株 经 过 系 统 选 育 80 —”
而成 的 。 1 9 9 8年 , 所 在 进 行 农 业 部 “ 五 ” 料 优 良种 该 九 油 质 评 价 与 利 用 研 究 过 程 中 , 间 评 价 鉴 定 “ 6 5 1 号 芝 田 80 —” 麻 资源时 , 现一变异株 抗病性 突出 , 株 强壮 , 果 多 , 发 植 蒴 经 济性 状好 , 当年 收 单 株 , 9 9年 进 行 株 行 种 植 , 19 当年 田 间选 择 表 现 优 异 的 单 株 2 0株 单 收 ,0 0年 把 人 选 单 株 种 20 成 株行 , 当年 决 选 丰 产 性 稳 定 一 致 , 病 性 突 出 的 第 1 抗 5 行选优株混 收, 田间 编 号 为 “ 8 3 1 ”,0 1年 、0 2年 继 9 0 —5 2 0 20
优质芝麻新品种皖芝2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3 2 整 地 .
基金项 目: 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南方栽培与土肥岗位 ( A S 1 — — 9 。 C R 一 5 1 0 ) 作者简介: 汪强 (9 3 , , 16 一) 男 安徽芜湖人 , 员 , 研究 主要研究方 向: 芝麻育种与栽培。 收稿 日期 : 1 — 0 1 2 1 1 —2 0
1 7卷 2 l期
汪强等
优质芝麻新 品种皖芝 2号选育 与高产栽培技术
6 3
播 。或用 旋耕机 旋耕 灭茬 , 锄 深锄 碎土 灭茬 后 进行 条 耧 播和 人工 条播 。采取 同 一 畦 内等 行 距 条 播 , 或用 行距 3 0~ 播 。也可 在前茬 收 获 后 , 灭 茬 而 直接 条 播 在 前 茬 行 间 。 4c 株距 1 ~1c 也可 以宽窄 行条播 , 行 4 c 窄行 不 0m, 5 8m; 宽 5m,
6 2
安徽农学通报 , n u . e B l 2 1 ,7 2 ) A hi A Si u1 0 1 1 ( 1 . .
优质芝麻新 品种皖芝 2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汪 强 赵 莉 王本超 曹文 昕 徐桂珍 陈 培 田东 丰
( 安徽省农业科学 院,安徽合肥 20 3 ) 30 1
较早 、 花期集 中、 花量大, 生育期 8 d 8 左右, 适合安徽及周
边地 区种植 。据安徽 省粮油 产 品质量监 督检 测站 检测 , 皖 芝 2 粗脂肪 含量 5 .% , 蛋 白质含 量 1.% , 合 制 号 50 粗 95 适
油加工 。
表 1 20 07年安徽省芝麻新 品种 区试室 内考种情 况( 合肥点 )
5 8 , 沟宽 3 5 e , ~ 行 畦 0— 0r 沟深 2 e 。 a 0r a 322 免 ( 、 、 ) .. 旋 锄 耙 耕整 地 前 茬 收获 后 , 钉齿 耙 或 用 圆盘耙进 行碎 土灭茬 , 深 7~1e , 碎 、 平 后进 行 条 耙 0r 耙 a 耙
芝麻新品种苏芝2号的选育经过及配套栽培技术

芝麻(Sesamun indicun L.,2n =26)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1],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芝麻及其制品消费量呈增长趋势。
现有生产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发展芝麻生产前景广阔。
但是生产中推广的芝麻品种产量低,抗病耐渍性差,难以满足市场和生产的需要[3]。
开展高产、优质、抗病的芝麻新品种选育工作,并对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是促进江苏省芝麻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1选育过程苏芝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高抗枯萎病品种中芝12为母本,以高抗茎点枯病品种豫芝11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从其后代中选取优良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
2010年在院试验基地配制组合(中芝12×豫芝11号),获得杂种F 1;同年冬天进行南繁加代,在大田中根据性状表现选取了78个优良单株,对78个单株进行混收;随后进行综合性状单株选择;并对获得的优良株系继续进行性状鉴定、提纯与扩繁,最终育成芝麻新品系苏芝2号。
2013—2014年在江苏进行多点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苏芝2号比对照中芝16号增产9.25%,增产显著。
2015年参加江苏省芝麻新品种鉴定试验,苏芝2号比对照中芝16增产8.62%,2015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苏鉴芝麻201502。
2特征特性2.1主要农艺性状苏芝2号芝麻属单杆型白芝麻品种,茎杆粗壮。
株高为168.4cm ,始蒴部位39.9cm ,空梢尖8.6cm ,主茎果轴长度119.9cm ,单株蒴数126.6个,蒴果四棱,中大蒴,每蒴粒数68.5粒,千粒重2.66g 。
叶片呈披针形,深绿色;叶腋三花,种皮白色。
2.2抗性表现2013—2014年2年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苏芝2号适应性广、抗病性较强。
2年平均茎点枯病发病率10%,病情指数6;枯萎病发病率10.14%,病情指数9.01,表现为抗茎点枯病、中抗枯萎病。
饲用小黑麦新品种冀饲2 号的选育

摘要:冀饲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针对河北省干旱缺水的生态特点,以抗旱耐盐为选育前提,兼顾早熟、高产优质,从改造亲本创造新种质资源入手,采用远缘杂交与倍性育种相结合,连续回交与转基因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培育出抗旱、耐盐、优质的饲用小黑麦新品种。
2016年通过河北省省级成果鉴定(省级登记号:20160701)。
冀饲2号小黑麦由于其突出的抗旱、耐盐、早熟特性,非常适宜在河北省平原区及同类型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饲用小黑麦;冀饲2号;品种选育;栽培技术饲用小黑麦新品种冀饲2号的选育李积铭 李和平 刘桂华 李爱国 宋聪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衡水053000)奶业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对优质饲草的需求剧增,由于华北平原区水资源匮乏,牧草发展迫切需要抗旱节水品种,适合冬闲田利用及滨海盐碱地种植的品种更是欠缺[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针对华北平原干旱缺水的特点,以抗旱、耐盐为前提,兼顾早熟、高产优质,从改造亲本创造新种质资源入手,采用远缘杂交与倍性育种相结合,连续回交与转基因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进行早熟、无芒新种质材料创造。
选用早熟、无芒性状亲本材料,采用杂交育种常规育种方法组配新组合,低代材料注重丰产性状选择,高代材料采用干旱、盐胁迫方法进行选择,从而培育出早熟、抗旱、耐盐、优质的饲用小黑麦新品种[3-4]。
1 品种选育及亲本来源1.1 选育目标 选育适宜华北平原区种植的抗旱、耐盐、短芒、早熟、高产优质的饲用小黑麦新品种。
1.2 亲本来源 母本NTH1888是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饲用小黑麦品种,穗长方形,短芒,白壳,红粒,株高140~160cm ,抗倒性强,抗病性突出,成熟期偏晚,品质好,产量较高。
父本NTH2337是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1989年用冬性核不育轮回(NTH101/NOH18F7)选择而成。
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每穗结实达40~50粒,中熟,株高150~170cm ,茎秆粗壮,抗寒,抗倒伏性强,抗三锈(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对白粉病免疫,为中熟品种,抗倒伏,营养品质好。
芝麻种植技术

芝麻种植技术作者:周哲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第10期郸城县农科所周哲芝麻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
科学数据表明,每100g芝麻含蛋白质21.9g、脂肪61.7g、钙564mg、磷368mg、铁50mg等,而且芝麻还含有大量的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
近年,随着芝麻消费量及出口单价不断上涨,我国芝麻种植面积也进一步扩大。
然而,在芝麻种植过程中存在种植分散、品种老化、技术落后、效益偏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芝麻高产种植技术进行探讨。
一、种子准备芝麻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优选。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源等条件综合选择,确保芝麻品种更适宜当地的种植条件,保证品种的纯度、发芽率、抗病性。
挑选外观籽粒饱满的种子,要做好以下种子处理工作。
(一)晒种播种前1~2d将种子进行暴晒,摊铺均匀,要避免在水泥地上晒种,防止种子晒伤。
(二)发芽试验从种子中随机取出一定数量的芝麻种子,先让其吸收水分,再将其放置在湿润、常温条件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重复3次。
若发芽率超过90%,则可按照正常量播种;若发芽率低于70%,则需要适当加大播种量或更换发芽率更高的种子。
(三)消毒种子的消毒处理可采用浸种和拌种2种方法。
浸种法采用50~55℃温水浸种10~15min,或使用0.5%硫酸铜水溶液浸种30min;拌种法可选用0.1%~0.3%多菌灵或百菌清拌种。
二、整地施肥(一)精细整地为保证芝麻正常出苗,需要做好精细整地工作。
芝麻种植多选择在土质松软、土壤肥沃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土壤,同时要确保水肥协调、排灌便捷,切记不能在盐碱地或酸性较强的土壤中种植。
除深耕整地以外,还要开沟做畦。
芝麻种植在夏播地时,待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深耕整地,摊平田块,抢时播种,保证一播全苗。
(二)合理施肥芝麻生育期较短且需肥量较多,因此种植时要多施底肥。
通常底肥选用腐熟的有机肥,同时要根据肥料质量、土壤供肥能力及田块产量水平等因素调整施肥量。
13314771_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冀航芝4_号的选育及适应性分析

芝麻(Sesamun indicun L.,2n =26)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油料作物[1,2],也是河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
芝麻种子不仅含有丰富的油分和蛋白质,而且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芝麻素、芝麻林素以及维生素E 等抗氧化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3,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芝麻已经成为人们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需求量逐年增加[5]。
但是,现有的芝麻品种产量低且不稳定、抗病性差,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总产量仅占需求量的50%[6,7]。
因此,对现有芝麻品种进行改良,培育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对促进河北省乃至全国芝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利用冀芝1号DOI :10.16318/ki.hbnykx.2016.06.017河北农业科学,2016,20(6):77-80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编辑蔡海燕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冀航芝4号的选育及适应性分析徐桂真1,徐婧1,关中波1,林国智2,郭元章1*(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35;2.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051130)摘要:为了改良现有芝麻品种的丰产性和抗病性,以早熟、优质白芝麻品种冀芝1号纯合体为亲本,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进行芝麻新品种选育,最终选育出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冀航芝4号。
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含量为54.25%、蛋白质含量为22.83%,均达到优质标准;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品种冀黑芝2号,抗病性较高;2013~2014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256.40kg/hm 2,较对照冀黑芝2号增产9.55%;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品种生产试验,9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1285.20kg/hm 2,较对照冀航芝1号增产13.20%。
该品种稳产性好、适应性强,2015年12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编号:国品鉴芝麻2016003号)。
优质专用适合机械化种植的芝麻新品种选育及示范

优质专用适合机械化种植的芝麻新品种选育及示范芝麻(Sesamum indicum L.)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经济和营养价值。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机械化种植芝麻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因此,选育适合机械化种植的优质芝麻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在芝麻品种选育中,要综合考虑产量、油分、耐病性、适应性、品质等因素。
首先,选育优质芝麻新品种应注重产量的提高。
通过遗传育种方法,选择亲本进行杂交,利用优良的亲本基因和杂种优势,提高芝麻的产量。
其次,要重视芝麻的油分含量。
油分是衡量芝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油分的芝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因此,在选育过程中,要注重油分含量的选择和提高。
另外,要考虑芝麻的耐病性,选育抗性优良的芝麻新品种,提高抗病能力,降低病害的发生率,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同时,还应关注芝麻的适应性。
选育适应不同种植区域和环境条件的芝麻新品种,提高其适应性和稳定性,减少受灾风险。
最后,要注重芝麻的品质因素。
选择颖果大小、颜色、口感等指标进行选育,提高芝麻的市场竞争力。
在芝麻新品种的示范种植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适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根据芝麻的生长习性和生态要求,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产量和品质。
其次,要注意土壤改良和保护。
合理施肥,调整土壤酸碱度,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平衡,为芝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另外,还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合理施药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芝麻生长的健康和稳定。
此外,还要注重收获和加工技术。
在芝麻成熟时,及时收获,并采取适当的加工措施,提高芝麻的质量,并减少损失。
在实施新品种示范种植过程中,还应重视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
对农民进行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
同时,通过组织农民座谈会、田间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技术推广和示范效果。
6864322_芝麻新品种冀航芝2号高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______

河北农业科学,2013,17(4):59-61,64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编辑 杜晓东芝麻新品种冀航芝2号高产性 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徐桂真1,王生辰2,朱东旭1,关中波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35;2.元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北元氏 051130)摘要:冀航芝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利用航天育种技术,经系统选择培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
根据2010~2011年国家(北方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汇总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析方法,对冀航芝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4种方法分析结果均表明:冀航芝2号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是1个理想的高产芝麻新品种。
关键词:芝麻;冀航芝2号;高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中图分类号:S5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3)04⁃0059⁃03Analysis on the High Yield ,Stable Yield and Adaptability of New Sesame Varity Jihangzhi No.2XU Gui⁃zhen 1,WANG Sheng⁃chen 2,ZHU Dong⁃xu 1,GUAN Zhong⁃bo 1∗(1.Institute of Cereal and Oil Crops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y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35,China ;2.Yuanshi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Yuanshi 051130,China )Abstract :The new sesame variety Jihangzhi No.2was bred and selected by space breeding technology by Instituteof Cereal and Oil Crops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y Sciences.Based on the yield data from thenational north regional tests of sesame from 2010to 2011,the high yield ,stable yield and adaptability of newsesame variety Jihangzhi No.2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rough the 4methods of variance analysis ,variationcoefficient ,high stability coefficient and regression coefficient.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Jihangzhi No.2had thecharacters of high ,stable yield and wide adaptation ,which was a better sesame variety.Key words :Sesame ;Jihangzhi No.2;High yield ;Stable yield ;Adaptability 收稿日期:2013⁃07⁃18基金项目:现代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5⁃2⁃01);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才培养资助(A2012003)作者简介:徐桂真(1968-),女,河北威县人,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芝麻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芝麻杂交育种中父母本的选配思路

芝麻杂交育种中父母本的选配思路芝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芝麻新品种选育是芝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芝麻新品种选育的方法有很多,如系统选育、杂交育种、杂种优势育种、辐射诱变育种、激光照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航天育种,其中杂交育种选育出的芝麻品种最多。
杂交育种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芝麻品种主流的育种技术。
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优良性状通过交配聚合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可获得遗传基础更丰富的组合体,创造出更优异的新品种,亲本挑选配对是否得当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
虽然芝麻在我国有2200年种植历史但进行杂交育种和品种应用的时间较短一、农家种收集时期1949年以前,各地农民自行选用地方农家种种植。
20世纪50年代,国家开始收集地方芝麻品种,并筛选出一批优良的农家种在生产上利用,如东北的四棱糙、八筒白,河北的霸王鞭、保定紧口黄,河南的上蔡紫花叶二三、南阳八大杈,湖北的武昌九根头、沔阳八股杈、襄阳犀牛角、襄阳老红芝麻,安徽的阜阳四棱糙,江西的佛座、武宁黑,华南地区的平远坝头、大肚芝麻等。
优良农家种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适应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抗逆能力。
这一时期,国家有关科研单位还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芝麻品种作为种质资源。
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又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内的地方芝麻品种收集行动;进入21世纪,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平台的支持下再次进行了全国范围内陆方芝麻品种的收集,为芝麻杂交育种奠定了基础。
二、高产育种目标时期20世纪60年代,芝麻育种开始进行系统选育,并逐步转向杂交育种,选育目标以高产为主。
这一时期通过杂交育种选出的优良芝麻品种有驻芝1号、驻芝2号、中芝1号、冀芝2号等。
仅以高产为目标的杂交育种,耐渍抗病能力较低,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的需要。
三、抗性育种目标时期20世纪70年代,芝麻杂交育种广泛开展,选育高产品种的同时兼顾抗性,开始抗性育种时期,选育出的品种有河南1号、驻芝4号、豫芝1号、豫芝2号、鄂芝1号、襄芝1号等。
黑芝麻的双茎栽培法

黑芝麻的双茎栽培法种植黑芝麻主要采用双茎栽培法。
该方法主要在芝麻幼苗第三对真叶半展开时摘除顶尖,使第一或第三对真叶半展开时摘除顶尖,使第一或第二对真叶腋芽萌发生长,形成双茎。
采用这种方法要掌握以下几点:1、药物拌种,轮作换茬,抢墒早播播种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胶悬剂8克,加水0.5公斤调成糊状与0.5公斤种子拌匀待播。
芝麻忌重茬,提倡4年2头轮作制度。
尽量抢好茬口,提早播种。
2、适期早播,掌握密度夏芝麻播种期不晚于6月15日,一般愈早愈好。
栽培密度一般以每亩8000~10000株为宜。
3、严格掌握打顶时间和方法夏芝麻保留2对真叶时打顶,并保留叶以上2~3厘米茎节。
同一块田,保留真叶时标准一致,一次性打顶完毕。
4、注意补追苗肥芝麻打顶后,为防止新生枝发生脱肥现象,可适量追施速效肥;在新生枝长出第二、第三对真叶时应喷施100倍液的缩节胺或多效唑,以防后期倒伏和增加有效蒴果数。
5、防渍抗旱,早间早管,防止草荒种植时先开好畦沟和围沟,一般畦面宽2~2.5米,畦沟深0.3米,围沟深0.4~0.5米。
沟畦设置依地势土质而定,平原地区还要作好腰沟。
当第一对真叶长出与子叶相互垂直成十字形时,间苗一次,中耕一次。
幼苗长出2~3对真叶时定苗,行株距为36×12~15厘米,并中耕除草1次。
当苗高33厘米时结合追肥进行培土。
6、科学施肥,预防病虫由于夏芝麻生育时间短,需肥多而集中,宜施底肥为主。
每亩施碳酸氢铵15公斤左右、磷肥30~40公斤、钾肥6~8公斤。
在生长期对苗稀长势弱的田块,可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
拔节期为防角斑病和叶枯病,可用50%扑海因1000倍液分2次喷洒。
如蚜虫发生可用2000~3000倍液乐果乳油喷雾。
芝麻新品种冀航芝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芝麻新品种冀航芝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关中波;王生辰;和剑涵;徐桂真【期刊名称】《河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15)012【摘要】冀航芝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通过航天育种技术,经系统选择育成的芝麻新品种.2010~2011年全国芝麻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012.28 kg/hm2,较对照品种冀芝1号增产12.09%,增产点次率为86.7%;2011年全国芝麻品种生产试验,6省8个试点平均产量为1010.55 kg/hm2,较对照品种冀芝1号增产14.26%.粗脂肪平均含量为53.46%,粗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2.64%.该品种植株高,生长势强,籽粒白色,是集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于一体的芝麻新品种.根据该品种特性,提出了配套的栽培技术.【总页数】4页(P41-43,46)【作者】关中波;王生辰;和剑涵;徐桂真【作者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35;元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北,元氏,05113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35;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303【相关文献】1.冀航芝1号芝麻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J], 徐桂真;和剑涵;李玉荣;程增书;陈四龙2.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冀航芝4号的选育及适应性分析 [J], 徐桂真;徐婧;关中波;林国智;郭元章3.高产优质芝麻新品种冀航芝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J], 朱东旭;徐婧;武玉华;和剑涵;关中波;徐桂真;郭元章4.芝麻新品种冀航芝1号高产稳产性分析及配套栽培技术 [J], 程增书;李玉荣;陈四龙;王瑾;田立荣;周立杰;刘吉生5.航芝1号芝麻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J], 张秀荣;李培武;程勇;冯祥运;付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北地区旱作雨养种芝麻,了解了这4个技术,亩产轻松能超200斤

华北地区旱作雨养种芝麻,了解了这4个技术,亩产轻松能超200斤芝麻是咱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优质农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芝麻需求呈刚性增长。
与此同时,最近几年华北地区地下水一直超采严重,河北、山东等华北地区省份一直在大力推广旱作雨养农业,而芝麻等油料作物则是旱作雨养的主要作物品种。
同时,因为芝麻投资成本低,种植相对简单,一直以来都是农业部门主推的品种之一。
河北省黑龙港流域部分县市最近几年来,通过反复试验示范,探索了一条旱作雨养种植芝麻的技术。
按照目前的技术亩产芝麻能达到180-200斤,参考当前的芝麻价格,亩纯效益能到1200元以上,比种植其他作物收效明显提高。
下面我就把这一技术给大家分享。
关键技术一:选好抗旱新品种芝麻本身属于耐旱作物,不过芝麻的高产性能、抗逆性能地域性很强,不同区域选择品种应慎重,新的品种一定要在当地经试验示范可行才能推广种植。
对于旱作雨养种植芝麻,在品种选择上应该把握品种的抗旱性、抗逆性和丰产性三个关键点。
目前,河北省一些地区经过最近几年的试验对比,发现来自该省农林科学院培育的冀黑芝1号、冀黑芝2号、冀航芝2号、冀航芝3号等品种在各地抗旱抗病等方面比较优异,而且在旱作雨养的条件下能够实现优质高产。
关键技术二:足墒趁早来播种选择好的品种是旱作雨养的一个关键,不过在种植上咱们还要把握一个适时趁墒早播的原则才行。
咱们都知道,芝麻生育期比较短,一般80-95天左右,在黑龙港种植适播期较长,从谷雨到夏至都能进行播种,整个播种期长达60天左右。
不过在旱作雨养的种植模式下,咱们必须做到趁雨足墒播种,春季雨水多,墒情合适就要抓紧播种,能早勿晚,以便合理安排下茬。
墒情适宜时,一般亩用氮、磷、钾三个15的复合肥50斤,随旋耕两遍,趟平耙实,不能有根茬和大的土块。
由于芝麻种子籽粒较小,同时又是双子叶作物,发芽顶土能力较弱,所以必须精细整地,才能保证播种质量,确保顺利出苗。
此外,选定种植芝麻的土地最好在年前进行冬耕,这样可以让土地更好的融雪纳雨,同时也可以减少部分地下病虫害。
黑白芝麻的栽培技术

芝麻原产于非洲,后传入亚洲。现在,亚洲是黑白芝麻的主 要种植区,其中中国、印度和缅甸是主要的生产国。
芝麻的市场价值和栽培意义
经济价值
芝麻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含有高比例的油脂,可用于制作食用油、 工业用油等。此外,芝麻还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市场需求稳定。
栽培意义
芝麻栽培不仅能为农民带来经济收益,还有助于土壤改良和环境保护。芝麻具 有固氮作用,能增加土壤肥力,同时芝麻的种植也能防止土壤侵蚀,提高土地 保水能力。
智能化管理
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芝麻生长 环境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为精准施肥、浇水等管理 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态友好型栽培技术的探索
生物防治
在芝麻病虫害防治方面,越来越注重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如利 用天敌、生物农药等,减少对环境的化学污染。
节水灌溉
推广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减轻 对地下水的开采压力。
03
黑白芝麻的育种与繁殖
选育良种
优良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选择适合种植的黑白芝麻优良品种。确保品种具有抗病、抗虫、高产和优质等特 性。
育种方法
采用杂交育种、系统育种等育种方法,通过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杂交,从后代中选出具有更好性状的品种。
种子的处理与保存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晾晒、清洗、消 毒等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 虫害能力。
土壤改良
对于土壤质地较差的地区,可以通过 施加有机肥、石灰、磷肥等方法进行 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 结构。
水源与排水条件
灌溉水源
黑白芝麻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选址时应优先考虑有充足灌溉水源的地区 。
黑芝麻赣芝2号的选育

黑芝麻赣芝2号的选育
刘毅;周丽芳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科技》
【年(卷),期】1993(000)003
【摘要】一、选育经过黑芝麻新品种赣芝2号原代号为BO—512,1992年3月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正式命名,1992年10月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
该品种系1979年从波阳县农家黑芝麻品种中选出的变异单。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刘毅;周丽芳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303
【相关文献】
1.黑芝麻新品种赣芝14号的选育及其镉低积累特性鉴定 [J], 颜小文;孙建;乐美旺;饶月亮;颜廷献;邹珍太;周红英
2.黑芝麻新品种赣芝9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J], 饶月亮;乐美旺;颜廷献;颜小文;孙建;周红英
3.黑芝麻新品种赣芝8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J], 叶川;肖国滨;高其璋;黄天宝;刘小三;郑伟;陈伟民
4.黑芝麻新品种"赣芝7号"的选育与应用 [J], 叶川;肖国滨;章彪雄;黄天宝;刘小三;高其璋;曹金华;胡惠文
5.黑芝麻新品种"赣芝5号"的选育与应用 [J], 何水得;付华亮;余祥健;李建红;彭丛胜;程和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份 ( 年)
40. 98
38. 96
果轴长度 ( cm)
78. 92
79. 79
单株蒴数 ( 个)
79. 80
71. 74
每蒴粒数 ( 粒)
69. 11
76. 12
千粒重 ( g)
2. 605
2. 675
生育期 ( d)
99. 00
101. 73
2. 2 产量表现 2009 ~ 2010 年全国芝麻品种区域试验 ( 试点包括
2008 年参加新品系产量比较试验,冀黑芝 1 号-16 品系生长整齐、始蒴部位低、抗病耐渍性强、单株结蒴 多、熟 性 一 致, 产 量 为 1 194. 0 kg / hm2 , 较 对 照 冀 芝 1 号增产 18. 10% ,定名为 “冀 16”。
2009 ~ 2010 年参加全国 ( 华北地区) 芝麻区域试 验和生产试验,冀 16 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 逆、适应范围广。申请鉴定取名 “冀黑芝 2 号”。
间仔细观察发现,冀黑芝号-16 表现茎秆粗壮,始蒴部 位较低,蒴密,基部叶片较小,生长整齐一致,农艺性 状无分离现象。 成 熟 时 淘 汰 劣 株 后 混 收, 形 成 冀 黑 芝 1 号-16 株系。
2007 年参加芝麻新品系鉴定试验,冀黑芝 1 号-16 株系生长整齐,植株单秆型、叶腋三花、蒴果四棱,产 量 1 237. 5 kg / hm2 ,较对照品种冀芝1 号增产 14. 18% 。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 ( 6) : 58 - 60 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编辑 索相敏
芝麻新品种冀黑芝 2 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徐桂真1 ,和剑涵1 ,王生臣2 ,关中波1*
(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31; 2. 元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北 元氏 051130)
品种 ( 系)
冀黑芝 2 号 冀芝 1 号
表 1 冀黑芝 2 号在全国区域试验中主要性状表现 Table 1 The major traits of Jiheizhi No. 2 in national sesame regional test
株高 ( cm)
134. 59
133. 52
始蒴部位 ( cm)
1991 年将基因纯合的母本冀芝 1 号与父本武宁黑相 邻种植,开花后在母本行、父本行选健壮株做标记进行 杂交。成熟后按组合混收母本株两标记间的杂交蒴果, 获得 9104 杂交蒴 20 个。
1992 ~ 1996 年种植 F1 ~ F5 世代,选择的主要目标
第6 期
徐桂真等: 芝麻新品种冀黑芝 2 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辽宁、吉林 6 个省) 16 点次 试验,统 一 对 照 品 种 为 冀 芝 1 号。2 a 平 均 产 量 为 1 083. 75 kg / hm2 ,较对 照 冀 芝 1 号 增 产 23. 60% ,居 参 试品种 第 1 位。其 中,2009 年 9 个 试 点 平 均 产 量 为 1 076. 70 kg / hm2 ,较对 照 冀 芝 1 号 增 产 28. 92% ,差 异 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 1 位; 9 个试点中有 7 个 试 点 较 对 照 增 产, 增 产 点 次 率 为 78% , 适 应 性 好。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631 ( 2011) 06-0058-03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New Black Sesame Variety Jiheizhi No. 2
XU Gui-zhen1 ,HE Jian-han1 ,WANG Sheng-chen2 ,GUAN Zhong-bo1* ( 1. Institute of Cereal and Oil Crops,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y Sciences,Shijiazhuang 2. Yuansh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Yuanshi 051130,China)
16. 84% 。粗脂肪平均含量为 52. 12% ,蛋白质平均含量为 24. 15% 。该品种植株高,生长势强,籽粒乌黑,商
品性好,是集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一体的芝麻新品种。并根据该品种的特性,提出了配套栽
培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键词: 黑芝麻; 冀黑芝 2 号;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 303
收稿日期: 2011-04-26 基金项目: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 ( CARS-15-2-01) 作者简介: 徐桂真 ( 1968 - ) ,女,河北威县人,研究员,硕士,研
究 方 向 为 芝 麻 育 种 与 栽 培。 E-mail: xuguizhen68 @ 163. com。 通讯作者: 关中波 ( 1970 - ) ,男,河北晋州人,副研究员,主要从 事农业推广与良种繁育。
050031,China;
Abstract: The new black sesame variety Jiheizhi No. 2 was selected by systematic breeding technology. The average yield was 1 083. 75 kg / hm2 in the national regional tests from 2009 to 2010,which increased by 23. 60% than Jizhi No. 1,and ranked the first. Yield increase was found in 87. 5% of the experimental spots. The average yield of 7 experimental bases in 5 provinces was 1 029. 3 kg / hm2 ,which increased by 16. 84% than the Jizhi No. 1. Jiheizhi No. 2 had a crude fat content of 52. 12% and a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24. 15% . It showed nice characters,such as tall stem,strong growth potential,black grains and good commercial quality. Correspondingly,mai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Jiheizhi No. 2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Black sesame; Jiheizhi No. 2; Bree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59·
性状为株型、种皮颜色和叶腋花型,兼顾始蒴部位、熟 性、成熟时茎秆颜色和抗病性。1996 年将株系 9104-21-4 淘汰劣株后混收,选择种皮黑色、生长整齐、植株 单秆型、叶腋三花、蒴果四棱,成熟时茎秆为黄色、熟 性一致、单株结蒴多、始蒴部位低、抗病耐渍性强的植 株作为黑芝麻新品系 9104-2-1-4-0。
1997 年进行多点试验,同时依据丰产性、单株蒴 果数再次选择形成 9104-2-1-4-0-2。
1998 种植后生育期间观察鉴定单株结蒴性、抗性 和株间整齐度等,收获时淘汰病劣株,按株行混收,形 成 9104-2-1-4-0-2 品系。
1999 ~ 2000 年参加产量、抗性等鉴定比较试验。 2003 ~ 2005 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参加区试时名 称为 “冀 9104”。在区域试验中,该品系表现高产、稳 产、抗病、抗逆,达到了预期目标,申请鉴定取名 “冀 黑芝 1 号”。 1. 2. 2 冀黑芝 2 号的选育 由于芝麻属于常异花授粉 作物,异交率远远超过 5% ,达到 20% 以上。2005 年在 冀黑芝 1 号示范繁种田中其农艺性状出现分离现象,选 择表现优异的单株 35 株,成熟后分别收获、脱粒、保 存,形成冀黑芝1 号-16。 2006 年进行优异单株提纯、繁种,每株种植 2 行, 行长 5. 6 m,行距 40 cm,株距 16. 5 cm。在芝麻生长期
表 2 2009 ~ 2010 年冀黑芝 2 号在全国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 Table 2 The average yield of Jiheizhi No. 2 in national sesame regional test and production test from 2009 to 2010
同时组装集成了冀黑芝 2 号 的 栽 培 技 术[14 ~ , 16] 以 满 足 北方黑芝麻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等需要,同时推进河 北省芝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 1 亲本材料 冀黑芝 2 号是利用冀黑芝 1 号田间变异株,经过系
统选育而成。母本为冀芝 1 号,父本为武宁黑。 1. 2 选育方法与过程 1. 2. 1 冀黑芝 1 号的选育 1989 ~ 1990 年将母本冀芝 1 号和父本武宁黑分别种植,待开花后,分别选择具有 2 个品种特征特性的 1 个单株进行标记,然后逐日用胶 水处理标记以上翌日将要开放的每一朵花蕾,15 d 后再 在选定处理的单株上做标记,成熟后按品种分别收获、 脱粒、保存。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一种经济作 物和创汇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其产品营养 保健价值较高[1 ~3]。黑芝麻的药用功能和营养价值早在 我国古代的医药专著 《名医名录》 和 《本草纲目》 中 就有明确记载。近年的科学研究还证明,黑芝麻除含有 与白芝麻相当的脂肪外,还含有大量有益人体健康的黑 色素、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 别 是 VE含量是黑豆的 3 倍、黑米的 230 倍,还含有硒等微量 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功效和商品价值[4 ~ 。 11] 针对 河北省芝麻产区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以及目前黑芝 麻生产上农家品种产量低,冀 9014 黑芝麻品种含油量 低、种皮厚易脱皮等问题[12,13],经长期选育研究,育成 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黑芝麻新品种冀黑芝 2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