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新品种云烟202配套栽培技术及其推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烤烟新品种云烟202配套栽培技术及其推广
摘要:为有效解决龙岩市在烤烟生产上主栽品种单一、后备品种匮乏、技术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该烟区引进云烟202的各种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形成云烟202在龙岩市的配套栽培技术规范,并按此规范进行示范推广,最后提出提升龙岩市烤烟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云烟202 烤烟配套栽培技术推广
1 烤烟新品种云烟202简介
云烟202是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1996年通过杂交选育,2004年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的烤烟新品种。

云烟202系选用MSKX13作母本,KX14为父本育成的烤烟雄性不育杂交种。

其母本MsKX13高抗TMV、高抗根结线虫病,中抗黑胫病,易感赤星病,原烟叶片较薄、品质较差;父本KX14烟叶品质较好,化学成分协调,香气量足,抗赤星病,但对病毒病TMV、CMV缺乏抗性[1]。

烟叶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足,主要化学成分协调,叶片厚度均匀,顶叶开片好,具有较好的工业利用价值。

抗烟草普通花叶病(以下简称TMV),抗黑胫病,低抗赤星病,中抗青枯病、黄瓜花叶病(以下简称CMV),中感南方根结线虫病,感马铃薯Y病毒(以下简称PVY)。

是一个品质、抗性、产量、适应性等方面较能兼顾的优良新品种。

2 云烟202的配套栽培技术规范
2.1生态环境选择
在生态环境无法改变的条件下,只能适应生态环境。

烟田宜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区域。

烟区布局尽量避免常遭冰雹袭击的冰雹带,易遭洪水淹没的低洼田块尽量不种烟。

实行合理轮作,避免往年病害发生严重的田块和前作为茄科、葫芦科作物的田块。

云烟202烟田宜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区域。

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和壤砂土田块、土壤pH5.0~6.5、4.3有机质含量中等(1.5%~3.5%);烟田提倡“烤烟—晚稻—早稻—晚稻—烤烟”隔年水旱轮作。

禁止在烟田种植马铃薯、番茄、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或南瓜、西瓜等葫芦科作物及蔬菜等十字花科作物,保持较好的烟叶生产环境[2]。

2.2育苗技术
云烟202的育苗技术是采用湿润育苗,其主要技术为:将苗盘放于浅池内,在烟苗封盘前,种子萌发及幼苗所需养分和水分,由池底的营养液(水层1~1.5cm)通过基质的毛细管作用供给,烟苗封盘后,水分和养分由人工喷施营养液供给,并且育苗中后期保持基质适当的干湿交替,促进侧根的充分生长,形成有效根群。

与传统
育苗方式相比,该法具有环境可控、长势均匀、苗壮少病等优势。

云烟202育苗要求苗龄65~80天,真叶7~9片,茎杆高度6cm左右,茎直径≥5mm,生长强壮,根系发达,侧根数多,活性强。

成苗后叶色浓淡适中,茎杆韧性强,环绕手指不断,无病虫害,群体生长整齐一致。

烟苗离盘时,基质不残留、不散落。

通过提高烟苗素质,移栽烟田后减少低温、阴雨天气影响,缩短还苗期,延长大田生产时间,同时又能避开后期高温的不利影响,采取措施促进烟株前期的早生快发,并尽量在极高温到来之前采收,为烟株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2.3水分管理
土壤水分是烟叶生长的基础,要根据烟叶不同生长期的需水特点合理浇灌,加强烟田水分管理。

烟田水分管理可分为移栽水、伸根水、旺长水和成熟水四个阶段。

其原则为:浇足移栽水,少浇伸根水,多浇旺长水,重视成熟水。

在烟叶整个生长期内,都应注意烟田防涝排水工作,可在烟田挖好排水沟,下雨时注意清理沟渠,防止淤塞.确保烟叶正常生长。

2.4合理的需氮量和氮磷钾比例
云烟202的施肥原则是: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平衡施肥,合理施用氮肥,适当控制磷肥,增施有机肥、钾肥和镁肥,补充硼肥。

施肥水平采用纯氮8.5kg/666.7m2,氮磷钾比例为1:0.8:3。

烟株表现较好,烟叶落黄层次明显。

在施肥技术上,应考虑到福建多雨的气候条件,适当增大施肥量,根外追肥应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避免在晴天中午和雨天喷施。

在肥料种类的选择上,可考虑使用龙岩鑫叶农资公司生产的烟草专用肥(N:P2O5:K2O=10:9:21),及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尽量少用酸性肥料。

以此做到合理平衡施肥。

2.5硫肥施用量
硫为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烟株体内的含量一般为干重的0.2~0.5%,硫在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是继氮、磷、钾之后第六位植物必需的中量营养元素,它的同化是烟株新陈代谢的基本生理过程,在烟株营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硫是继氯之后排位第二的对烟叶燃烧性起负作用的化学组分,过量的硫会影响烟叶的燃烧性,稍微缺硫有利于烟叶烤后色泽鲜亮。

烤烟正常硫的质量分数为0.20%~0.70%,小于0.10%会出现缺硫症状[3,4]。

龙岩市烤烟最适宜的施硫量在4.50g/m2~7.50g/m2范围内,烤后原烟成熟度好、色泽鲜亮桔黄、结构疏松、身份好、油分充足。

2.6病虫害综合防治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指导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适时早栽避病、高度重视田间卫生、规范农药管理及使用、提倡生态控制措施;真正树立全过程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识,长期稳定地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障优质烟叶的生产。

云烟202具体的综合防治措施为:烟草育苗前期要搞好田间卫生,
清除水沟边、田梗、田间杂草,做到“三面光”。

改良土壤,减少病虫原。

育苗时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离干净水源较近、当年未种过烟的水稻田块作育苗棚场所,加强苗床管理,做好消毒措施。

选择相对无病原的烟田移栽,全面实行“盖膜待栽”技术,平衡施肥,适时早栽避病,及时施药保护,应用频振式杀虫灯。

2.7合理密植和留叶数
合理密植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方法。

留叶数则是决定烤烟产量的重要因数,也是影响烤烟烟叶质量的主要因数之一。

云烟202在龙岩市种植密度为行距110~120cm,株距50cm×55cm,种植密度为16500~17250株/hm2;采用定叶打顶,控制合理留叶数18~20片。

这样烟株在田间的长势长相表现出合理的群体结构,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株形、叶片大小,发挥出较高的烟叶等级质量,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8成熟采收
一般烟叶成熟采收的原则是:下部烟叶适熟抢收,中部烟叶成熟稳收,上部烟叶慢养一次收。

云烟202下部叶落黄较快,耐熟性较差,中上部叶耐熟性强。

因此,云烟202的烟叶成熟度掌握应:下部叶适熟早采,叶色由绿转绿黄色,主脉l/3至1/2变白,叶片下垂时采收;中部叶成熟采,叶色由绿转黄绿色,黄色面积占全叶70%以上,叶面黄斑分布均匀,主脉全白发亮,支脉1/3以上变白,叶片弯垂呈弓型时采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顶叶4~6片一次性带秆采收,叶面黄色面积占全叶80%以上,成熟斑分布均匀,主脉全白发亮,支脉l/2以上变白,茎叶角度增大时采收。

采摘时间是下部叶或水分大的烟叶宜晴天下午采收,中部叶一般宜早上或上午采摘;旱天宜早上带露水采摘;成熟叶遇雨后,宜雨后及时采摘,一旦出现返青,必须重新落黄后再采摘;下部叶采摘结束后,须停烤5~10天,让中部叶充分成熟后采摘;中部叶采摘结束后,须停烤7~10天,让上部叶充分成熟。

2.9烘烤工艺
在烟叶烘烤方面,云烟202烟叶在变黄期因叶肉变黄快,变黄期比K326品种缩短5-7小时,中下部叶容易脱水定色,易烘烤,但上部叶较难定色,定色时间比K326品种要延长8小时左右,部分烟叶会出现挂灰现象,尤其是顶叶,干筋期主脉容易干燥,容易烘烤。

根据这一烘烤特性,云烟202烟叶烘烤工艺宜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模式,起火温度干球温度为34~35℃,湿球温度32~33℃;变黄期干球温度38~41℃,湿球温度34~36℃,过渡期干球温度为43~45℃,湿球温度35~36℃;定色期干球温度为54~55℃,湿球温度37~38℃;干筋期干球温度为66~68℃,湿球温度39~40℃,最高干球温度不得超过70℃。

此外,云烟202在烟叶烘烤时要注意:雨天采收烟叶,烟叶含水较多、干物质较少、变黄容易定色难;烟叶宜适熟采收,绑烟装烤均宜稀;烘烤原则宜先拿水、后拿色,即变黄起点温度适提高,促烟叶排湿、凋萎,边凋萎边变黄,防止烤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