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高考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实验十 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做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时,选用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要求是( ) A.入射小球的质量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两球的直径相同
B.入射小球的质量小于被碰小球的质量,两球的直径相同
C.两球的质量相同,入射小球的直径大于被碰小球的直径
D.两球的质量和直径均相同
2.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入射球a的质量为m1,被碰球b的质量为m2,小球的半径为r,各小球的落地点如图KS12­1所示,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KS12­1
A.入射球与被碰球最好采用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小球
B.让入射球与被碰球连续10次相碰,每次都要使入射球从斜槽上不同的位置滚下
C.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1·OP=m1·OM+m2·ON
D.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1·(OP-2r)=m1·(OM-2r)+m2·ON
3.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入射球每次滚下都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这是为了使( )
A.小球每次都能水平飞出槽口
B.小球每次都以相同的速度飞出槽口
C.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不变
D.小球每次都能对心碰撞
4.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符合本实验要求的是( ) A.入射球比被碰球质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直径必须相同
B.在同一组实验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C.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和刻度尺
5.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设入射球、被碰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半径分别为r1、r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1=m2,r1>r2
B.m1>m2,r1<r2
C.降低斜槽的高度
D.入射小球释放点要适当高一些
6.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间接的测量解决这个问题,下列关于所测量物理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D.同时测量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和小球的水平射程
二、多项选择题
7.如图KS12­2在利用悬线悬挂等大小球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图KS12­2
A.悬挂两球的线长度要适当,且等长
B.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地计算小球碰前的速度
C.两小球必须都是刚性球,且质量相同
D.两小球碰后可以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
8.如图KS12­3,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
图KS12­3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三、非选择题
9.气垫导轨(如图KS12­4甲所示)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时的阻力.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a的滑块,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b.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相同间距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x1、x2和x3.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重复上述实验,多做几次.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甲乙
图KS12­4
10.如图KS12­5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点,O点下方桌子的边缘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调节悬点,使弹性球1静止时恰与立柱上的球2
右端接触且两球等高.将球1拉到A 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 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 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A 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 、B 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 、C 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c .此外:
图KS12­5
(1)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小球的大小)
实验十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A 解析:入射小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且r 1=r 2=r .
2.C 3.B 4.A 5.D 6.C
7.ABD 解析:两线等长能保证两球正碰,以减小实验误差,所以A 正确;由于计算碰
撞前速度时用到了mgh =12
mv 2-0,即初速度为0,B 正确;本实验中对小球的弹性性能无要求,C 错误;两球正碰后,有各种运动情况,所以D 正确.
8.ADE
9.0.2abx 1 0.2abx 3 0.2ab (x 1-x 3) 0.4abx 2
解析:打点周期T =1b ,打x 1、x 2、x 3均用时5b .碰前其中一滑块的动量p 1=mv 1=m x 1t =a bx 15
=0.2abx 1,
碰前另一滑块的动量p 2=mv 2=m x 3t =a
bx 35
=0.2abx 3, 故碰前总动量p =p 1-p 2=0.2ab (x 1-x 3),
同理碰后总动量p ′=2m x 2t
=0.4abx 2. 10.(1)弹性球1、2的质量m 1、m 2 立柱高h 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2)2m 1a -h =2m 1b -h +m 2c H +h 解析:(1)要验证动量守恒必须知道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根据弹性球1碰撞前后的高度a 和b ,由机械能守恒可以求出碰撞前后的速度,故只要再测量弹性球1的质量m 1,就能求出弹性球1的动量变化;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只要测出立柱高h 和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就可以求出弹性球2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故只要测量弹性球2的质量m 2和立柱高h 、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就能求出弹性球2的动量变化.
(2)根据(1)的解析可以写出动量守恒的方程
2m 1a -h =2m 1b -h +m 2
c H +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