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子标枪优秀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男子标枪优秀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李汶泽
【摘要】纵观近几年来我国男子标枪运动的发展,男子标枪运动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甚至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为了改变现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必要对其进.研究我国标枪运动滞后的现状,分析其原因,除了训练方法较为落后,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陈旧和落后.标枪技术是相对于其他投掷类项目而言,整个技术过程比较复杂,各个技术环节之间既相互连接,又相互制约.
【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
【年(卷),期】2018(017)017
【总页数】2页(P174-175)
【关键词】中国;男子标枪;优秀运动员
【作者】李汶泽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8
本文选取了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男子标枪决赛前八名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进行解析与研究,解析运动员在整个技术动作中各环节,尤其是最后用力阶段的运动学技术参数,通过八名运动员之间各个运动学参数的比较,以及分析其获得较好运动成绩时所采用的个人独特投掷方式的各环节运动
参数,获得运动员较为合理和有效的技术风格,分析研究各种技术风格的好坏。
同时,与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找出其最后用力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使得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不断改进和完善。
1、硏究对象
参加2009年10月26日在济南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男子标枪决
赛前八名运动员,平均成绩76.83m,最好成绩79.57m,最差成绩73.12m。
运
动水平均为运动健将,基本可以代表我国现阶段男子标枪的最高水平,也就是我国的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代表。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手工查阅文献,收集近20多年有关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理论知识,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对本文的研究目的、任务、方法和手段有关的信息作了较为详尽的归纳和综述。
2.2、影像拍摄法
使用两台JVC9800同步摄像机,在投掷区域的的右侧和靠右前方各放置一台摄像机,拍摄前,机身固定,其中一台架设在投掷区域的右侧方17.20米处,另一台
摄像机设在投掷区域靠右侧前23.85米处,摄像机主光轴距地面1.25米,两台摄像机成120度夹角之间,同时同速拍摄,拍摄频率为50帧/秒,曝光时间为
1/500秒;从第一轮第一名运动员投掷到比赛结束进行了连续的摄像;赛后用辐
射框架进行了标定拍摄。
2.3、数理统计法
对解析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数据处理软件和Excel对相关数据做出分析并得出结论。
3、结果与分析
3.1、运动员在出手瞬间身体各环节获得的最大速度时所需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的上肢技术动作(表1)。
通过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髋关节、肩关节和肘关节达到最大速度到标枪出手这一阶段的时间平均值分别为0.12、0.15和0.10。
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的肩关节达到最大速度到出手这一时段变异系数最大(0.15),说明这个时段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肩关节速度变化明显。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髋关节与肘关节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2与0.10,说明在这两个时段髋关节与肘关节的速度变化不是很明显。
表1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髋、肩、肘关节达到最大速度到出手瞬间的时间比
较姓名髋关节(S) 肩关节(S) 肘关节(S)东奇 0.12 0.08 0.04赵庆刚 0.14 0.08 0.04王青波 0.14 0.10 0.06秦强 0.16 0.12 0.06侯兴良 0.16 0.12 0.04姜兴宇 0.18 0.12 0.06赵鹏举 0.16 0.14 0.06刘彦红 0.18 0.14 0.06平均值 0.155 0.113 0.05标准差 0.02 0.03 0.01 CV 0.12 0.15 0.10
3.2、出手速度
出手速度是指在标枪出手瞬间其质心的速度。
相关资料研究表明,标枪出手速度每增加lm/s,标枪的飞行远度会随之增加5rn,两者之间为基本线性关系。
标枪运动员标枪出手瞬间的运动学参数指标主要包括出手速度、出手高度、出手角度、初始攻角及初始偏航角。
研究表明,当出手高度增加10cm时,标枪飞行远
度也会相应的增加同样的数量。
从表2可知,赵鹏举和陈奇的出手高度比较高,
赵鹏举的最高2.05m。
陈奇的出手高度1.99m;这与两人的身高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秦强的身高(1.79m)不及王青波(1.82m),而秦强(1.94m)的出手高度比王青波(1.91m)高。
说明标枪运动员的身高对标枪的出手高度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因素。
出手角度是指在出手瞬间标枪初速度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相关研究表明,标枪运动员的最佳出手角度为32°左右。
虽然赵鹏举的出手角度最小(31.47),但其出手的初速度(25.9m/s)比较小,以致使运动成绩不太理想。
表2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标枪出手瞬间的运动学参数比较?
3.3、投掷臂肘关节的角度
标枪运动员为了在助跑中使标枪获得最大程度的加速,使得在出手瞬间产生较大的动量,加大工作距离,投掷臂的肘关节在助跑引枪动作之后,一直到形成双支撑阶段(T2)之前,整个投掷臂都是尽可能的伸直,以便在保持标枪的合理角度和出手后的飞行姿势,使得标枪飞行距离更远。
表3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Tl、T2和T3时段投掷臂肘关节的角度运动员
T1(°) T2(°) T3(°)陈奇 171 129 161赵庆刚 167 118 159王青波 165 131 163秦强 163 135 153侯兴良 159 131 163姜兴宇 163 138 161赵鹏举 165 127 159刘彦红 154 139 160平均值 163.38 131.00 159.88标准差 2.71 2.05 1.86
从表3中可以看到,在T1时段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肘关节伸展角度都普遍偏大,平均值达到了163.38°。
其中最大的是陈奇,肘关节伸展角度为171°,最小的是刘彦红,肘关节伸展角度为154°。
在T2时段,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肘关节角度的变化各有不同,姜兴宇的肘关节由T1时段的163°变化为这一时段的最大值138°,变化值为25°,而赵鹏举的肘关节角度最小为127°变化值为38°。
在T1-T2时段,赵庆刚的肘关节角度变化最大为49°,刘彦红的肘关节变化最小为15°。
说明赵庆刚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标枪最后出手前的加速度距离,为最后获得较大的出手速度创造条件。
4、结论
(1)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标枪出手瞬间身体各环节变化基本相同,无太大差异;
(2)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最后用力阶段标枪出手瞬间,标枪所获得的水平速度与垂速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3)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最后出手阶段中制动腿膝关节均表现出了逐渐伸
展的趋势,出手瞬间的制动腿膝关节伸展角度大于最后用力阶段中的膝关节最大角度。
【相关文献】
[1]李波.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4).
[2]肖涛,季建臣.对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右肩与右髋速度特征的三维运动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11(5).
[3]谭建共.最后用力阶段髋的稳定性对标枪运动员出手速度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10(4)
[4]王联聪.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3(5).
[5]刘平.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重心及下肢动作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3(1).
[6]宋广林,闵凡亭.对影响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左侧支撑技术的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4,45(1).
[7]成万祥,张庆文.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陈奇投掷步技术特点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