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群体性创伤的急救护理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性群体性创伤的急救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突发性群体性创伤的急救护理。

方法:纳入本院1年内(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100例突发性群体性创伤患者,以急救护理模式不同分组,设置为对比组(n=50)、研究组(n=50),依次给予常规护理、优化急救护理,对比评估应用效果。

结果:与对比组比较,研究组伤情确诊、急诊停留时间以及急救总耗时均更短,漏诊、延治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在突发性群体性创伤患者中,实施优化急救护理,可显著缩短伤情确诊、急诊停留时间以及急救总耗时,防止发生漏诊、延治情况。

关键词:突发性群体性创伤;急救;护理;效果
引言
突发性群体性创伤事件时有发生,如火灾、地震以及交通事故等,若救治不及时,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

急诊科是为突发性群体性创伤事件提供救治的重要科室,当大批伤员同时入院,护理人员在快速评估伤情、进行有效救治等过程中可起到关键作用[2]。

本次研究纳入本院1年内(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100例突发性群体性创伤患者,对比评估不同急救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1年内(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100例突发性群体性创伤患者,以急救护理模式不同分组,设置为对比组(n=50):男女例数比为29:21,年龄最小19岁、最大64岁,均值(42.55±10.61)岁;研究组(n=50):男女例数比为28:28,年龄最小20岁、最大65岁,均值(42.67±10.59)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研究可行。

1.2 方法
对比组(n=50)给予常规护理:按照急诊科护理常规为患者提供病情监测、配合急救的护理措施。

研究组(n=50)采纳优化急救护理:①启动应急预案,当接到急救电话,立即启动突发性群体性创伤事件应急预案,安排高年资医生、护士到急诊室参与急救,分为现场急救小组、院内急救小组,现场急救小组及时将救援信息反馈至院内,便于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②检伤分类,适当增加分诊护士人数,通过检伤分类标志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标记,并送至对应区域进行急救。

③红色区,该类患者需紧急进行确定性治疗,护理人员需注意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尽快协助完成检查并取得结果。

④黄色区,协助初步处理患者伤情,如清创、补液等,评估伤情后转送至专科病区。

⑤绿色区,该类患者伤势较轻,护理人员需引导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破伤风皮试等。

⑥黑色区,及时准确填写死亡证明,包括死亡时间等内容。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急救指标,包括伤情确诊、急诊停留时间以及急救总耗时和漏诊、延治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4.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急救指标比较
与对比组比较,研究组伤情确诊、急诊停留时间以及急救总耗时均更短,漏诊、延治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表1急救指标比较[(n,%)()]
组别

数(n)
伤情确
诊(min)
急诊停留
(min)
急救总耗
时(min)
漏诊、延治
发生率(%)
对比组5036.55±
3.21
54.03±8
.51
169.12±2
0.44
4(8.00%)
研究组5024.42±
3.08
42.45±6
.38
135.45±1
5.39
0(0.00%)
/t
--17.245 6.8868.323 4.167 P--0.0000.0000.0000.041 3讨论
突发性群体性创伤事件是临床特殊疾病类型,医院急诊科承担该类患者救治
的主要责任,由于事件具有突发性,且患者数量较多,需要完整、系统急救体系
进行应对,以期最大程度降低所致伤害,提高急救效果[3]。

在实际急救过程中,
同时接受大量患者时,常规急救护理很难满足临床实际需求,导致急救效果欠佳,
因此,临床需对突发性群体性创伤的急救护理流程、措施进行优化、完善[4]。

本次研究:与对比组比较,研究组伤情确诊、急诊停留时间以及急救总耗时
均更短,漏诊、延治发生率更低(P<0.05);结果说明优化急救护理在突发性
群体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卓著,分析可知,该急救护理模式通过启动应急预
案、检伤分类以及强化分诊和分区间救治等措施,可为及时施救、确保疗效提供
良好保障,进而提升急救效率、成功率。

综上,在突发性群体性创伤患者中,实施优化急救护理,可显著缩短伤情确诊、急诊停留时间以及急救总耗时,防止发生漏诊、延治情况。

参考文献
[1]曾瑞妹.预见性思维在突发创伤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效果[J].名医,2020,11(09):210-211.
[2]闫红丽,李洋.急诊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中毒和创伤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103+105.
[3]周密.突发创伤合并骨折患者心理应激的早期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3):377-379.
[4]陶秋芬.急诊专科护理在突发创伤事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6):96-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