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杠杆》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青岛版小学科学《杠杆》教学设计杠杆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力气大?那位同学勇敢的到前边来试一试?老师给他找一个对手,现在大家猜想一下谁会赢呢?(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赖依生存的美丽星球,它的名字叫什么?有一位老人却这样说: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杆子,我能把整个地球给撬起来。
从科学的角度,你对这位老人的这一句话能提出哪些问题呢?(生:
吹牛,他有那么大的力气吗?生:
他是怎么撬的呢?生:
为什么要用足够长的杆子?)师:
那这节课你最关注,最想探究的是哪个问题?(他是怎么撬的?)(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1、模拟实验 (1) 让我们体验一下,怎样来撬动物体呢? 请同学们利用自备筷子,文具盒,橡皮,试试如何撬动物体?( 2)汇报实验结果你是怎样撬动物体的,说说你的发现? 2、科学知识。
(课件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 1)一根棍子,当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
1 / 6
(板书课题杠杆)当用杠杆撬动物体时,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承受重物的位置叫做重点。
( 2)师:
请同学们快速找一找,刚才我们撬物体时这三点的位置,尝试改变橡皮的位置,撬动时感觉都一样吗?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把你们的体验结果记录在表格 1内。
学生汇报小结:
咱们的体验是否准确呢,我们今天就借助另一种工具来进一步研究---- ( 3)出示杠杆尺,每个小组组装杠杆尺,并调节平衡。
看那个小组行动最快。
3、探究性实验:
( 1)小组合作制定方案;方案:
师:
通过刚才的模拟实验,我们发现老人使用工具是杠杆。
为了便于研究老人撬动地球的奥秘,我们在杠杆尺的左边,挂上的钩码代表被撬动的地球,而这个位置是什么?谁能指出杠杆尺的支点在哪儿?力点呢?为了准确表示老人用力的大小,我们把右边挂上的钩码代表撬动时老人用的力。
(撬地球的三种状态)( 2)优化方案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实验过程中,不要再调节调平螺母。
---------------------------------------------------------------最新资料推荐------------------------------------------------------ 确定在左侧挂几个钩码来代替地球。
在活动中,可以改变地球的位置。
每次实验,可以改变杠杆尺右侧钩码的位置及数量。
注意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 3)学生分组实验:
( 4)整理数据:
通过实验我们收集了这么多的数据,请同学们按数据分析提示在备注栏用相应的符号勾画出来。
重点离支点近而力点离支点远的数据,用☆勾画出来;重点离支点远而力点离支点近的数据,用勾画出来;重点离支点和力点离支点同样远近的数据,用〇勾画出来;小组内观察对比两边的钩码数,参照表格 1,是否与你们的体验一致呢?如果一致,证明我们的体验完全准确,如果不一致,小组一起分析原因。
( 5 ) 展示交流,教师利用教具展示,总结杠杆的规律。
重点离支点近而力点离支点远,就省力;重点离支点远而力点离支点近,就费力;重点离支点和力点离支点同样远近,就等力。
同学们对杠杆的使用技巧研究的非常准确,想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呢?他就是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
他这句自信的名言,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杠杆可以省力的原理!三、拓展延伸,创新应用 1、认识变形杠杆。
3 / 6
(直接通过多媒体展示)我们生活中那些地方是运用了杠杆原理?(天平、称、跷跷板、汽车的雨刷)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人们在使用中,为了更省力或更方便,经常对它们进行改造,这也是一种创造、发明。
A: 有的力点、支点、重点三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B: 有的需要两根撬棍组合在一起。
C: 有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小棍那么简单。
凡是有支点、力点、重点,工作时力点与重点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2、杠杆在生活中应用:
( 1)分组研究:
咱们同学自备了一些工具,它们运用了是杠杆原理吗?如果是,找一找它们的支点、重点、力点三点的位置,判断一下它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把你们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表格 3 内。
教师巡视指导:
( 2)成果展示:
小组用实物投影展示实验研究报告单(必要时携带实物)汇报结果。
( 3)教师适时提问:
人们为什么会设计费力杠杆?(比如火剪是为了防止脏手或烧手) 3、人体中的杠杆不只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用到杠杆,
---------------------------------------------------------------最新资料推荐------------------------------------------------------ 人体的许多活动也会用到杠杆,我们的前臂就是杠杆。
4、课堂小结:
在愉快的探索活动中,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去观察,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表 2 老人撬地球情况记录表实验次数左边(地球)杠杆尺的状态右边(老人)备注钩码数格数格数钩码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数据分析提示:
重点离支点近,力点离支点远的数据,用☆在备注栏标出来;重点离支点远,力点离支点近的数据,用在备注栏标出来;重点离支点与力点离支点同样远的数据,用〇在备注栏标出来;表 3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否运用了省力费力物体名称杠杆原理不省力也不费力备注剪刀火剪订书机开瓶器表 3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否运用了省力费力物体名称杠杆原理不省力也不费力备注剪刀火剪订书机开瓶器表3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否运用了省力费力物体名称杠杆原理不省力也不费力备注剪刀火剪订书机开瓶器表 1 撬动重物体验记录单改变任意一点位置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重点离支点近,力点离支点远
5 / 6
重点离支点远,力点离支点近重点离支点和力点离支点同样远表 1 撬动重物体验记录单改变任意一点位置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重点离支点近,力点离支点远重点离支点远,力点离支点近重点离支点和力点离支点同样远表 1 撬动重物体验记录单改变任意一点位置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重点离支点近,力点离支点远重点离支点远,力点离支点近重点离支点和力点离支点同样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