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校长写建议书说课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校长写建议书说课设计(总
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三张助学单,让学生“作”有所为
——《给校长写建议书》说课设计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清溪小学张玲?
点评:浙江省嘉兴教育学院张建芳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三张助学单,让学生‘作’有所为——习作指导课《给校长写建议书》说课设计”。
一、教材解读
“给校长的建议”是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依依惜别》中一位六年级毕业生写给校长的信。
信中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建议。
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办法,言辞恳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母校表达了热爱之情。
在学习此文基础上,我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学校存在的不足,学习课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
这是基于学生校园生活创设的真实习作情境,目的是强化应用文的“应用性”,增强习作的责任感,让学生有所为而作。
二、学习目标
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和六年级毕业生的身心特点,确定如下目标:
1.课前能联系日常生活了解校园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收集并整理此问题的有关资料。
2.在普通书信和建议书的比较中,明确建议书的格式;通过资料的梳理和筛选,了解写好建议书的要点;能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给校长写一封建议书。
3.通过学写建议书,增强校园小主人的责任感,体会习作的乐趣。
三、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是掌握建议书的书写格式,明确建议书的内容。
难点是针对问题提出适切的建议。
三、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现场分组
常规的小组往往以座位前后四人为单位,其缺陷在于没有对“组员构成”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作任何考虑,也缺乏对学生讨论人员构成需求的关照。
怎样使小组的信息流量呈现“海量”的增加呢?我在课前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归纳整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游戏——找座位”。
寻找线索是手中的《观察记录单》以及桌上的12个组牌,寻找规则是可以轻声交流、有序地寻找自己的小组和同组伙伴,但不能搬动桌椅,倒计时2分钟。
游戏结束后,揭示分组原则——小组成员都是研究同类问题的。
【点评】:合作性学习不是形式,重要的是有根据学生的共同兴趣自由组合成小组,共同合作完成写作任务,并有合理分工等。
此环节以学生感兴趣的“找座位游戏”,简洁高效地完成了小组分工,构建了合宜的组织,实现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二)反馈第一张助学单《观察记录单》,了解写好建议书的要点
这是本课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重要环节,我分三个步骤展开:
1.教师点评。
根据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单》的质量,分等级点评。
第一级:整体优秀。
课件出示获得六颗星的优秀观察记录单,点名表扬填写完整、字迹端正的学生。
第二级:在单项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出示优秀观察记录名单,请学生找找自己的名字,算算得了几颗星。
【点评】: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没有简单的否定,而是从尊重学生的意见出发,鼓励他们勤思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同时,从学生的不同见解中,抓住契机,捕捉有代表性的意
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通过点评,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对比第二张助学单《课堂学习单》,了解建议书的格式
课堂上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讨论必须建立在教学需要基础之上。
第二张助学单,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
1.提出学习任务。
有人曾形象地说,建议书是一种特殊的书信。
请大家快速地浏览、比较一下《课堂学习单》中提供的建议书样本,小组交流:建议书和书信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建议书又有什么地方很特殊呢?
2.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相同之处:格式基本相似,都有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姓名和日期。
特殊之处:正文内容不同,建议书是专门找问题、查原因、提建议的)。
建议书有标题,写什么问题的,就是关于什么问题的建议书。
在此基础上,明确建议书的格式:一般是先写标题,说明是关于什么问题的建议;再写称呼;然后写建议的具体内容,几个方面的内容能分自然段呈现;最后在右下方写上建议人的姓名,标明写建议书的日期。
【点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只有符合学生实际的论题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主动性。
此处,张老师在对学生深入、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捕捉了能产生新思维和新方法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建议书和书信的异同,落实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四)借助第三张助学单《习作评价清单》,交流修改建议书
1.分层习作,自主选择。
给校长写一封建议书,要求:
(1)格式正确,语气诚恳;
(2)问题实在、原因清楚、建议可行;
(3)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同组合作完成1份,时间10分
钟。
出示10分钟倒计时钟,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2.借助清单,交流修改。
自评互改这一环节,由于没有明确评价目标,往往是盲人摸象乱批乱改。
发表意见的老是那几个性格开朗、善于表达的学生,而性格内向、腼腆拘谨的学生则扮演着看客的角色。
如何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呢?我的秘诀就是《习作评价清单》:
①自主评价。
对照评价清单,进行自评自改。
②小组评价。
组内交换,对照清单进行互评,根据同伴评价建议,进行修改。
③全班评价。
选择一名问题典型又比较新颖的学生指名交流,实物投影仪展示建议书,组织全班同学对照清单,进行评价,提出建议。
根据集体评改的情况,再次对照修改自己的习作。
【点评】:《习作评价清单》形式简单,效果不简单:使学生明确了讨论交流的目标;使更多的人参与讨论;让学生通过自主评价、快乐分享、认真修改,在习作能力上有了实实在在的进步。
本次课堂尤为特殊的是,课前必须邀请校长实时听课,全程参与。
此时,我抓住这个难得的契机,请学生当面向校长转达自己的建议,再请校长对该同学的建议进行评价。
当场互动后,请学生课后把建议书修改好,誊抄在信纸上,由班长交给校长。
本课的板书设计针对建议书的基本格式和特殊之处罗列,根据学生观察记录单和建议书范文现场生成,简明、实用。
问题实在
给校长写建议书原因清楚书信格式(标题)
建议可行
让人欣慰的是,本课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师生都获得了愉快的高峰体验,关于本课的种种美好设想,都一一获得了落实。
这源于学生课前的观察准备和校长点评时的真情投入,也更坚定了我追求生本、开放、民主的习作课堂的信念。
【总评】:
这是一节典型的课后说课,张老师说得有激情、有底气。
我想,本课成功的背后,除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准确的目标定位、充分的课前准备之外,还有一点不能回避,那就是爱,教师对课堂的爱,学生对学校的爱,校长对师生的爱。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本课的魅力所在。
联系应用文习作指导和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本课的亮点和启示如下:
1.设计并运用据于写作教学任务的助学单。
张老师追求生本、开放、民主的习作课堂,具体落实到本课,体现在三张“助学单”上。
课前,借助《观察记录单》,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寻求对策,积累习作素材;课堂上,利用《课堂学习单》,小组合作探究写建议书的要点,体现学习的自主性、个性化和多样性;习作后,运用《习作评价清单》,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评价、快乐分享,紧跟学生需求而又不越俎代庖。
2.组织场景式的写作与口语交际相结合的综合性学习。
2分钟现场分组,10分钟现场写作,极具挑战性。
张老师素质好、理念新、现场调控能力强。
特别是学生当场校向校长反馈建议、校长当场评价的环节,创设了真实的习作和口语交际情境,真正做到把课堂作为学生的“秀场”,把课堂的时间留给孩子,把课堂出彩的机会留给孩子。
这份细心、用心和匠心令人叫绝。
当然,给校长写建议书,不仅是一篇习作,更是师生对学校的一份关注,一份热爱,所以要
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愿景。
我建议张老师可以搜集各校采纳师生建议后发生的可喜变化,如清溪小
学的家长等候区和学生等候区、南京鼓楼小学的校园笑脸墙、杭州胜利小学会说话的花草树木、杭州学军小学倡议的为“最美妈妈”做的天使之手雕塑的建议等等,增强学生校园小主人的责任感,激发留心观察生活,热心提出建议的公民意识,真正实现“作”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