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鼻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鼻子》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鼻子的基本结构,了解鼻子的功能,知
道如何保护鼻子。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
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鼻子的功能,学会保护鼻子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鼻子结构图、卡通鼻子图片、卫生纸、湿巾、棉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1)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名幼儿扮演医生,其他幼儿扮演病人,进行“看医生”的游戏。

医生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病人回答:“我
的鼻子不舒服。


(2)讨论:引导幼儿讨论鼻子不舒服的原因,如感冒、流鼻涕等。

2. 讲解(10分钟)
(1)展示鼻子结构图,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鼻子的组成部分。

(2)讲解鼻子的功能,如呼吸、嗅觉等。

(3)讨论如何保护鼻子,如不挖鼻孔、不用力擤鼻涕等。

3. 实践(10分钟)
(1)分发卡通鼻子图片,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鼻子。

4. 随堂练习(5分钟)
(1)出示卫生纸、湿巾、棉签等,让幼儿模拟擤鼻涕、擦鼻涕的动作。

(2)讨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物品,保持鼻子的清洁。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鼻子的结构和功能。

六、板书设计
1. 鼻子的结构:鼻梁、鼻翼、鼻孔、鼻腔
2. 鼻子的功能:呼吸、嗅觉
3. 保护鼻子的方法:不挖鼻孔、不用力擤鼻涕、保持清洁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的鼻子,并写出保护鼻子的方法。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用卫生纸、湿巾、棉签等,模拟擤鼻涕、擦鼻涕的动作。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实践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鼻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了保护鼻子的方法。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幼儿对鼻子的结构认识不够清晰,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我的身体”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如眼睛、嘴巴、耳朵等,增强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和爱护。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鼻子的功能,学会保护鼻子的方法。

2. 实践环节:幼儿在画鼻子、模拟擤鼻涕等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操作准确性。

3.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的清晰度和易懂性。

4. 课后反思:对幼儿在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解析
1. 理解鼻子的功能: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鼻子的功能,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实际操作来讲解。

例如,将鼻子比作身体的“空气净化器”,引导幼儿理解鼻子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可以演示用鼻子嗅味道的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鼻子的嗅觉功能。

2. 学会保护鼻子的方法:教师应通过具体实例和互动讨论,让幼儿掌握保护鼻子的方法。

如:
a. 不挖鼻孔:讲解挖鼻孔可能导致的问题,如鼻出血、感染等,并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学会拒绝挖鼻孔。

b. 不用力擤鼻涕:演示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提醒幼儿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鼻腔。

c. 保持清洁:教授如何使用卫生纸、湿巾、棉签等物品清洁鼻子,强调保持鼻腔清洁的重要性。

二、实践环节解析
1. 画鼻子活动:在幼儿画鼻子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孩子的操作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

对于操作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可以提供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完成画作。

2. 模拟擤鼻涕活动:教师应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正确掌握擤鼻涕的
方法。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是否规范,并
对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纠正。

三、板书设计解析
1. 结构清晰:板书应包含鼻子的结构、功能和保护方法三个部分,内容要条理清晰,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2. 图文并茂:在板书中,可以使用插图、颜色等元素,使内容更
具吸引力,提高幼儿的兴趣。

3. 易懂易懂:板书内容应简洁明了,语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便于他们理解。

四、课后反思解析
2. 解决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教师应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如
加强个别指导、调整教学方法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使幼儿更容易
理解和接受。

2. 语调富有变化,配合表情和肢体动作,增加趣味性,吸引幼儿
的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各环节的时间,确保课堂节奏紧凑,避免拖堂。

2. 在实践环节,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进行操作,同时注意观察每
个孩子的进度,及时提供个别指导。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引导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讨论。

2.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他们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增强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游戏、故事等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幼儿在实际情景中感知和理解课程内容。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方面
1. 是否涵盖了鼻子的结构、功能和保护方法等核心内容,是否有助于幼儿全面了解鼻子。

2.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是否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方面
1. 是否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实践操作、情景导入等,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是否注重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课堂管理方面
1. 是否合理分配时间,保证课堂秩序良好,避免出现混乱局面。

2. 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参与课堂活动,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

四、教学效果方面
1. 幼儿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课后反思和调整,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