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石市沈丘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石市沈丘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0.6mol/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s,则反应所经历的时间是:
A.2s B.1s C.0.67s D.1.2s
参考答案:
A
2. 如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 ④>②>①>③
B. ②>①>③>④
C. ④>②>③>①
D. ③>②>④>①
参考答案:
A
【详解】根据图知,①中铁发生化学腐蚀;④是电解池,铁是阳极;②③装置是原电池,在②中,金属铁做负极;③中金属铁作正极。

做负极的腐蚀速率快,并且两个电极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负极金属腐蚀速率越快,正极被保护。

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所以④>
②>①>③,故选A。

3.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①微粒半径:K+>Al3+>S2->C1-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原性S2->C1->Br->I –④氧化性: C12>S>Se>Te
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Mg<Ca<K
A. 只有①
B. ①③
C. ②④⑤⑥⑦
D. ①③⑤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

在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条件下,原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因此粒子半径是S2->Cl->K+>Al3+,①不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F>Cl>S>P>Si,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②正确;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Cl>Br>I>S,所以离子的还原性:S2->I->Br->Cl-,③不正确;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氧化性:Cl2>S>Se>Te,④正确;根据(OH)m RO n可知n值越大,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强弱顺序是H2SO4>H3PO4>
H2CO3>HClO,⑤正确;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O>N>P>Si,⑥正确;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金属性:Be<Mg<Ca<K,⑦正确,答案选B。

4. 将足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能产生沉淀的是
A.硅酸钠溶液 B.石灰水 C.氯化钡溶
液 D.氯化钙溶液
参考答案:
A
5. 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0.4摩尔氧气
B. 标准状况下5.6升二氧化碳
C.4℃时5.4毫升水
D.10克氖
参考答案:
C

6. 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

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136
B、50
C、
86 D、222
参考答案:
B

7. [双选题]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 mol/L Ba(N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
A.2 L溶液中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
B.500 mL溶液中浓度为0.2 mol/L
C.500 mL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
D.500 mL溶液中总数为0.2N A
参考答案:
AB
解析:由Ba(NO3)2===Ba2++2知,n(Ba2+)=n[Ba(NO3)2],n()=2n[Ba(NO3)2]。

所以c(Ba2+)=0.2 mol/L,c()=0.4 mol/L,而溶液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则A项,阴、阳离子共有:(0.2 mol/L+0.4 mol/L)×2 L=1.2 mol;B项,c()=0.4 mol/L;C项正确;D项,的物质的量为0.4 mol/L×0.5 L=0.2 mol,故所含离子数为0.2N A,D项也正确。

8. 在我国近年来报道的高温超导体中,铊(Tl)是组成成分之一。

已知铊和铝是同族元素,关于铊的性质的推断可能错误的是
A.是银白色的软质金属
B. 能生成+3价的离子化合物
C.与硝酸作用能放出氢气并生成硝酸盐
D.铊的密度小于铝
参考答案:CD
9. 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的量为一个常数的是
A.乙炔和甲苯 B. 甲烷和乙烷 C. 丙烯和丙
烷 D. 乙烯和丁烯
参考答案:
C
10. 进行物质导电性实验测定时,按照图a、图b分别接通线路,下列叙述正确的

A.NaCl是电解质,图a、图b灯泡均会发光
B.图a灯泡不会发光,NaCl固体中不含Na+、Cl-
C.NaCl溶液在通电后发生:NaCl Na+ + Cl-
D.通电前图b溶液由大量H2O、Na+、Cl-构成
参考答案:
D

11. 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

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C
12. 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 A.Cu(OH)2+HCl;CuO+HCl B.K2CO3+H2SO4;Na2CO3+HCl
C.NaHCO3+NaOH;KHCO3+HCl D.BaCl2+H2SO4;Ba(OH)2+H2SO4参考答案:
B

13. 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ⅠA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
C.所有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参考答案:
B
14.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 )
A CaCl2 MgCl2 Na2O
B H2O Na2O ? CO2
C CaCl2 ? NaOH H2SO4
D NH4Cl H2O CO2参考答案:
A

15. 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用18mol/L 浓硫酸配制100ml 1.0mol/L 稀硫酸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mL(保留一位小数);
(2)现有下列几种规格的仪器,应选用
①10mL量筒②5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100mL容量瓶⑤250mL容量瓶
(3)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
②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没干燥就开始移液.
③量取浓硫酸时俯视量筒刻度线.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参考答案:
1. 5.6
2. ①④
3. 偏小;无影响;偏小;偏大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分析:(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
(2)根据所配溶液体积选择容量瓶规格;
根据所需浓硫酸的体积选择容量瓶的规格;
(3)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分析判断.
解答:解:(1)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浓硫酸的体积,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
所以xmL×18mol/L=100mL×1.0mol/L,解得:x≈5.6,
故答案为:5.6;
(2)配制100ml 1.0mol/L稀硫酸,所以选择100mL的容量瓶,由(1)知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5.6mL,所以选择10mL量筒,
故答案为:①④;
(3)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时间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由于吸水浓度减小,导致量取浓硫酸中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时间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由于吸水浓度减小,导致量取浓硫酸中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③俯视量筒刻度线,浓硫酸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小;无影响;偏小;偏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注意从c=理解配制原理,注意浓硫酸的稀释操作.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6分)将4.6g金属钠和5.4g金属铝同时放入足量的水中,最后得到0. 5L溶质仅为偏铝酸钠的溶液。

计算:
⑴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⑵所得溶液中偏铝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6分)解:n(Na)=0.2mol n(Al)=0.2mol
2Na +2H2O =2NaOH +H2↑
0.2mol 0.2mol 2.24L
2Al +2H2O +2NaOH =2NaAlO2+3H2↑
0.2mol 0.2mol 0.2mol 6.72L ⑴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6.72L=8.96L
⑵得到的溶液为NaAlO2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 0. 5L =0.4 mol/ L
答:略

18. 实验室用20g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与200mL 12mol/L的浓盐酸(足量)反应,制得标准状况下4.48L Cl2.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若浓盐酸的挥发忽略不计,试计算:
(1)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反应中被氧化的HCl物质的量为多少?
(3)滤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后产生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1)盐酸足量,二氧化锰完全反应,根据n=计算4.48L Cl2的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二氧化锰,根据m=nM计算二氧化锰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分数定义计算;
(2)反应中被氧化的HCl生成氯气,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被氧化的HCl物质的量为氯气的2倍;(3)溶液中的氯离子全部生成AgCl,根据氯原子守恒有n(AgCl)+2n(Cl2)=n盐酸(HCl),据此计算n(AgCl),再根据m=nM计算氯化银的质量.
【解答】解:(1)盐酸足量,二氧化锰完全反应,标准状况下生成4.48L Cl2,其物质的量为=0.2mol,
则:MnO2+4HCl MnCl2+Cl2↑+2H2O
1 1
0.2mol 0.2mol
故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2mol×87g/mol=17.4g,
故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100%=87%,
答: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87%.
(2)反应中被氧化的HCl生成氯气,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被氧化的HCl物质的量为氯气的2倍,故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0.2mol×2=0.4mol,
答: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4mol.
(3)溶液中的氯离子全部生成AgCl,根据氯原子守恒有n(AgCl)+2n(Cl2)=n盐酸(HCl),
则n(AgCl)=0.2L×12mol/L﹣0.2mol×2=2mol,
故氯化银的质量=2mol×143.5g/mol=287g,
答:足量硝酸银后产生的白色沉淀氯化银的质量为287.
19. 取两种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各100mL,分别向两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O21.12L,完全反应后,将溶液低温蒸干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5g和6g。

求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0.86mol/L 1.175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