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梁一中2020级2017-2018上期9月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客观单选题答案填涂到机读卡上,主观题答案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经过几番曲折,我们开始懂得:对于伟大的文化传统,不能掉以轻心,要尊重,甚至敬畏。

古人讲汉字创始,出现“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的神秘、壮丽景象,饱含着敬畏。

近代改革方块字的构想,出于可贵的勇气,但逐渐被时代否定。

今后随着国力增长,汉字的优越性以及在世界上被普遍认同的可能性,将与时俱增。

说到书法,追究书法的根源,又出于对汉字的尊崇,至少让我们取得一种共识,便是书法创造必以汉字为基础。

字体是书体的根基,但把二者等同起来,以字体当书体,便无所谓书法;若把二者割裂开来,书法不复存在。

汉字最基本的功用是表意,不能想象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可以离开文字传承.文字传承文化,文字本身是工具又不仅止于工具。

文字自身构成庞大的文化体系,与全部中华文明融为一体。

鲁迅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
目",着重从美学意义上谈中国汉文字.中国文字的“意美”,经长期历史积淀变得丰富深厚,汉字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蕴涵着本民族的美感。

时下网络流行大量的新词语,肯定有许多词语生命力不足,转瞬即逝,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美学底蕴。

20世纪50年代初期,很重视语言的纯洁性,单为一个“搞”字引起不少争议,后来“搞”站住脚了,属中性,但用于“搞笑”“恶搞”还有点味儿,恐怕不会用于诗词、美文。

当前对待网络语言,赶时髦者多,以严肃态度进行自由讨论者极少见。

不要怕“保守”或“激进”,历史会作出公正的裁定。

“音美”与“形美”直接被人的特定的感官-—耳、目所接受。

“音美”集中体现在传统的诗、词、歌曲、戏剧中;其余各种文体倘内含节律、音韵的美,也会令人击节称赏.至于“形美”,与“意美”、“音美”一样,也是汉字本身所具备,又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断丰富,其集中的体现当然是书法了。

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地发展。

从篆籀文字开始,没有一种字体可以与书法截然分开。

东汉《熹平石经》是官方校正《五经》的刻石,注重文字的规范谨饬,从书法上看,不失众多汉隶之一,应当视为书法的一体,只是书味不浓。

宋代木版书籍有手书者,仍不失书法的一些韵味。

近代流行的印刷用宋体字,保持着汉字各种基本笔法以及楷书结构,却不能认其为书法。

至于篆、隶、行、草多种书体,我们未尝不可以找出它们最原始的基因,“还原”为“字体”,但只能在理论上加以承认,实践中不存在。

因为任何书写(刻),凭借特定的工具全出以个人行为。

书写中的思想,都倾向于个人意识的一部分,区别于他人,并且区别于自己而不会重复。

有以仿宋印刷体的
笔法相对应于楷体书法,应是对楷书的误解.楷书不但与印刷体有别,楷书的笔法,在每个书家那里也是不同的。

所以即使教初学者写楷书,也不能以宋体字为准。

倘要求点画与宋体字相同,索性不叫书法了。

1。

关于汉字的“三美”,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汉字“三美"之说源自鲁迅,他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B.“音美”,指的是传统诗、词、歌曲、戏剧里面的文字在节律、音韵方面所带给人们的听觉方面的美。

C.“意美”,指的是汉字因长期历史积淀变得丰富深厚,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蕴涵着本民族的美感。

D.“形美",指的是汉字本身所具备的而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被不断丰富了的带给人们的视觉之美。

2. 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出“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发展”的一项是( )
A。

从篆籀文字开始,没有一种字体可以与书法截然分开。

B。

宋代木版书籍有手书者,仍不失书法的一些韵味。

C.即使教初学者写楷书,也不能以宋体字为准.倘要求点画与宋体字相同,索性不叫书法了。

D。

东汉《熹平石经》是官方校正《五经》的刻石,注重文字的规范谨饬,从书法上看,不失为众多汉隶之一,应当视为书法的一体,只是书味不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不仅是就汉字的美学意义谈
的,更是就汉字的诗学意义谈的。

B.语言必须考虑其纯洁性,一个“搞"字就曾引起了不少争议,最终才勉强站住脚,但仍只有“搞笑"“恶搞"可用于诗词、美文.
C。

将楷书书法等同于仿宋印刷体的笔法,是错误的认识.要知道,楷书的笔法,在每个书法家那里也是不同的.
D.网络流行的新词语将因为缺乏必要的美学底蕴,而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有的甚至是转瞬即逝。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父亲的一课
王熙章
16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微机课程,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快使我厌倦了。

渐渐地,一有空我便溜到与中心相邻的”创世纪"网吧上网玩游戏,几个月下来,我微机知识没学到多少,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经常玩个通宵达旦.
网吧老板是一个过早秃顶的中年男人,在众多网民中,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看到我总要教训我两句:”玩物丧志,这词儿你懂吗?"世上哪有老板赶顾客出门的道理?我对他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只顾在网吧中玩得昏天黑地。

一天,父亲从乡下到城里来看我。

我正痴迷地玩"僵尸与侠客"的游戏,突然听到身后一个声音说:"好!精彩,好安逸哟!"
这话音好耳熟,方言土语在城里极少能听见。

我猛回头,只见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我的身后.那一刻,我有一种做贼的感觉,赶紧站
起身,垂手而立.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说:"章子,精彩,来,继续玩!"
我做梦也没想到父亲不但不骂我,竟然让我教他玩游戏.我兴奋地抓住他的手,教他如何选择按键、如何控制鼠标、如何躲避对方的打击、如何出击,没想到父亲学得还真快,不到3分钟便投入于那醉人的游戏中。

一晃7天过去了。

父亲的玩法越来越高明,也越来越上瘾,竟好几天通宵达旦泡在网吧中.
这时,我的衣袋中只剩下30块钱了。

父亲省吃俭用,每月寄400元钱给我做生活费,我却将它们全都消费在了这些醉人的游戏中,刚过了半个月,我的衣袋就快空了,再向父亲要钱,我开不了口。

那天在网吧里,父亲问我:"章子,身上有钱吗?拿出来,让爸过足这把瘾!”
一听这话,我的脑袋便”嗡"地一下大了.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身上没了钱,我跟父亲在城里如何生活?父亲是个复员军人,只听说他在城里有一个战友叫方伯雄,我到城里来上学,父亲便让我去找方伯伯,可我却压根儿没心思去见那些古板的人。

那个秃顶的网吧老板又来催缴费了。

按每小时两元结算下来,父亲已欠费300余元。

眼看父亲翻遍他所有的衣兜,再也没有翻出一分钱来,我心里焦急万分。

网吧老板呈现出他从未有过的凶相,威胁说:”3个小时内不缴清欠费,就把你们送到派出所。

"父亲眼巴巴地望着我,我偷眼看着网吧老板那副讨债不成不罢休的架势,不由胆战心惊.
我退下手腕上那块花去父亲80元钱买给我的手表作抵押,谁知网吧老板竟然不屑一顾。

父亲指着他身上那件过年时新买的呢大衣诚惶诚恐地说:"要不,我、我脱下这身衣服给你?”
网吧老板用鼻孔哼了一声说:"一个乡下人的破衣服,能值几块钱?”
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将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有人在对我的父亲指指点点:”没钱玩什么游戏?乡巴佬!"这时我看见父亲的嘴角抽了抽,就在那一刻,我感觉那讥讽的话语就像皮鞭似地抽打在我的脸上.我发狂似地冲出人群,找我的同学去借钱,可他们一见我,仿佛都如见了瘟神,慌忙离去。

”天哪,这个时候,我到哪里去弄钱解救我的父亲?”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心里说。

我不禁悔恨交加。

回到网吧,跪倒在父亲面前,我痛哭失声地说:”爸,是我害了你,我不该教你玩这种害人的游戏!”
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他一把拉起我说:"孩子,你终于明白了,这就叫玩物丧志!来,爸给你介绍一位伯伯,他就是我在家跟你提起过的方伯雄伯伯!”
我抬起头来,顺着父亲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网吧老板一反常态,正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
(节选自《当代微型小说精选》) 4.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神情古怪"一词表现
了父亲看到”我”痴迷于网络游戏的惊诧感觉.
B.小说通过多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塑造出方伯伯这一丰满的人物形象,使小说情节具有很强的戏剧性。

C.小说中描写围观人群对父亲讥讽的话语、同学对”我"借钱时的慌忙躲避,是为了反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和冷漠.
D.这篇小说以”父亲的一课”为题,意在表现父亲对”我”的一次教育。

小说以”我”沉溺网络游戏为开端,”我”到处筹钱替父亲还债是小说的高潮。

E."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网吧老板对”我"的特别态度为后文他就是和父亲共同”演戏”的战友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

5.小说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请作简要分析.(4分) 6.请结合全文梳理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粉墨王侯”谭鑫培
在中国艺术史上,“粉墨王侯”谭鑫培对京剧的贡献,不仅在于开创了一大流派谭派,更重要的是,他完成了将徽、汉、昆、梆子诸腔转化为成熟的京剧剧种的任务.
在谭鑫培之前,尽管京剧在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时代已经创立,但草创时期的京剧杂有汉(腔)、京(腔)、秦(腔)、昆(曲)、梆(子腔)的特点。

至谭氏时代,他以天纵之资,“联络五方之音,合
为一致”(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序),正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包含湖广韵、中州调的“复合型”京剧音韵体系.
谭鑫培对京剧的众多行当都有重要影响,尤以对老生行的影响最大。

谭氏以前,老生行由“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创立了一种兼济壮美(气势)、优美(韵味)的整体性风格。

程、余时代,正值鸦片战争之后,国人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之下,对慷慨悲壮、充满阳刚之气的唱腔高度认同。

因而这一时期的老生唱腔,古朴简练,圆洪庄重,平正无巧,拉长声,翻高唱,放悲音,直腔直调,激越饱满.应该说,程、余、张完成了京剧唱腔的第一次创制,但总体上仍不出以气势取胜的范围。

随着京剧自身的演进和成熟,当时已经出现壮美(气势)和优美(韵味)分流演进的趋势。

谭鑫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集长庚、二奎、九龄等人之长,广泛地从小生腔、青衣腔、大鼓腔、皮影腔中吸收营养,进行旋律、节奏的巧妙变化,使京剧从“老三杰”诸腔杂陈的阶段,走向音韵声腔统一、“唱念做打”全面发展、突出人物塑造的成熟时期,迈出了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性的一步,“集众家之特长,成一人之绝艺,自皮黄以来,谭氏一人而已”(陈彦衡〈旧剧丛谈》),实在不为过誉。

谭鑫培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百年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

从中国艺术史的角度考察,谭是继程长庚之后奠定京剧国剧地位的关键人物。

程长庚之前或同时期的北京舞台,既不乏一些名伶名角,同时也是一个诸腔杂陈、多派竞争的时代,京剧还没有定型,尚有徽派、汉派、京派之分;同时昆曲、梆子等剧种也常和京剧同台
争胜,还不能说程长庚身后的京剧就已经具备了他派艺术无可比拟的宗主地位。

但历史的偶然性赋予了京剧一种历史的机缘:在程长庚身后又出现了一位能将徽、汉、京融于一体的后继者谭鑫培。

谭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上至太后、皇帝、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的各个阶层成为京剧的忠实观众。

清末的北京街头,到处是对谭派唱腔的众口模仿:“家国兴亡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

”此后的百年光景,京剧迎来了一个高度普及化和大众化的新时代,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谭鑫培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影响力,将社会加于艺人身上的“下贱"意识大大扫除,有力推进了京剧艺术的职业化。

在谭氏之前,艺人社会地位很低,艺人群体对自身社会地位也缺乏基本的认同.如享有盛名20年的郭宝臣终身不灌唱片、不教徒弟、不留影像,自谓“不愿自误误人”。

即使是有“伶圣"之称的程长庚晚年也要让长子出京“寄籍正定,事耕读”,反映出其内心也不以演艺为高尚行业.但谭鑫培却从不把自己当“戏子”,即便是在王公大臣面前也不卑不亢,不以执业梨园为贱,还开创了世家梨园的传统.“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卅载轰如雷”这是百年前一代文坛骁将梁启超对谭鑫培的赞誉。

伴随着百年来京剧的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伶界大王"谭鑫培之名,不仅没有消散于历史尘埃之中,反而熠熠生辉,至今回响不绝。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谭鑫培以天纵之资,正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包含
湖广韵、中州调的“复合型"京剧音韵体系,从而创立了京剧.
B.在“气势"“韵味”两种风格流派分流演进的过程中,谭鑫培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
C.文章结尾引用了梁启超先生的话,不仅是对谭鑫培的赞誉,而且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中大量使用了京剧专业术语,这不仅是行文的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较为详细地介绍传主在京剧方面的建树),而且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8.文章多次提到程长庚,这对写谭鑫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9.谭鑫培在奠定国剧地位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请简要回答。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袁涣,陈郡扶乐人也。

郡命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

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

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

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

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

”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
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
不在于彼。

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
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指曹操)。

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鼓之以道德,征之以
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

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

公明哲
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把以失其民者,公既
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
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

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

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
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
者勿强。

”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
行,外温柔而内能断。

以病去官,百姓思之。

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
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
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十一》)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兵.胁涣兵:兵器
B.布初与刘备和亲
和亲:和睦亲近
..
C。

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卒:最终
D。

恕思
而后行恕思:本着宽恕的原则..
思考
1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
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
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
B. 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
C。

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
D. 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袁涣出身权贵之家,却清静守法,举动以礼。

做军的功曹官,执法严明,郡中奸吏都吓得闻风丧胆,各自逃散。

B。

袁涣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处处维护刘备的形象,身在曹营心系故主。

C.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曹操的器重
D。

袁涣做官谨慎小心,考虑成熟了才去实行.他外表看着温和柔弱,但是内心却颇能决断。

因病去官,百姓依然念念不忘。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5分)
(2)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韩揆之江西
李季兰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

万里西江水,孤舟何处归?
湓城①潮不到,夏口信应稀。

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注】①湓城:在今江西,是韩揆要去之地。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首联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B.颔联写诗人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的孤舟远去,思绪万千。

C. 颈联写诗人想象别后的情景:朋友一去,只怕音信阻绝。

情感意蕴耐人寻味.
D.颔联与颈联一实一虚延伸了时空,为尾联的抒情作了铺垫。

E.尾联写唯有衡阳的大雁年年来回地飞,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

15。

从全诗来看,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
是:。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的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
....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
,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倒塌,灾情扣人心弦
....
,回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
....
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
....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星球大战7》引爆了电影市场,成为第一部中国电影史上“首日票房超2亿”的电影。

这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电影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D.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发展良好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
B.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置而成的。

C.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强劲,科技发展迅猛,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加,崛起的中国曾被认为是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__①__做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__②__,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__③__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__④__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__⑤__是安全返回技术;__⑥__是要研究出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大约公元前4000年,尼泊尔人发明了自己的“楔形文字”.这些文字①,少许几笔即可完成.泥版是尼泊尔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除此之外,②。

但是,木板文书不易保存,所以现在③,即便有些存留下来,也是破损严重;坚固的石料在当地又极为稀少,几乎成为神庙或皇室专用.相比之下,泥版成
了最好的选择.
21.为下面这幅图片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的内涵(不少于5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当您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就会灿烂一片天地,增添一份温暖,您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

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您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您一定会感受到温情关怀的芳香。

当您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您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在静静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
当您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您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
……
让我们感悟芬芳的人生,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芳香!
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话题范围内,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②题目自拟。

③不
少于800字。

④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1.B 2。

C 3.C
4。

DE解析:A项”神情古怪"不仅是惊诧,还有其他复杂的情感。

B项中主要是语言和神态描写无动作描写。

C项认为”是为了反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和冷漠"错误。

5.通过父亲和战友的一系列的布局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心思缜密而又极具智慧的人。

(2)父亲的痛哭看出父亲是一位情感丰富而又深爱儿子的人。

(4分)
6。

(1)沉迷网络游戏的我突然听到父亲的乡音,有种做贼的感觉(慌张)(2)父亲叫我教他玩游戏,我很兴奋(3)生活费用尽,父亲叫我付网费,我感到窘迫(4)面对网吧老板气势汹汹的讨债,我胆战心惊(5)看到父亲被逼得没有办法,我羞愧而又焦急(6)借钱不成回到网吧,幡然醒悟,悔恨交加。

(每点1分)
7。

A解析:张冠李戴,京剧在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时代已经创立8。

①两个人是京剧形成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程对京剧艺术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谭派京剧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②通过对两人在京剧唱腔等艺术上的比较,突出了谭鑫培在京剧成熟方面所做出
的贡献;③通过对比两人对京剧艺术价值的认识,突显了谭鑫培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影响力。

(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9。

①完成了将徽、汉、昆、梆子诸腔转化为成熟的京剧剧种的任务。

②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百年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

③使各阶层成为京剧的忠实观众,让京剧得以普及,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每点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10.C 解析:“卒”,仓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