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五次备课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三上三上语文第五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三上三上语文第五单元单元备课-教案单元名称:第五单元本单元包括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作。
《搭船的鸟》通过写一只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的经过,反映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金色草地》单元内容:重点写了“我”和弟弟在草地玩蒲公英的情景和“我”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表现了“我”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赞美了小作者认真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本单元还包括“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作例文”“作”四个版块。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
正确读写“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玩耍”等词。
单元目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读懂课文内容。
4.理解重点词义,研究外形、动作的描写方法,研究按时间顺序写作的技巧。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经过。
2.感受蒲公英给人带来的乐趣,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
单元重点: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增强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意识。
单元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2.细致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本单元教学可以按照“重温课标——课文讲读——记录业余生活——交流平台——作”的顺序进行。
教师首先深入了解新课标中中年级教材及学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处理好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再通过课生分析文讲读了解大自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它们多姿多彩的样貌及生活。
并要求学生记录好自己的课余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最后根据自己的记录写一篇作。
1、鼓励学生朗读,读中感悟。
教学建议2、课外阅读推荐:阅读有关细节描写的文章。
3、社会实践:做一件好事,帮助他人。
《搭船的鸟》…………………………………………2课时《金色草地》…………………………………………2课时作例文…………………………………………2课时作…………………………………………2课时。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及一篇习作。
《搭船的鸟》一文,作者以小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观察、认识翠鸟的过程。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是围绕留心观察而安排的说写训练。
“习作例文”给出例文《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习得写作方法。
习作的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要求学生把最近的观察所得写下来。
二、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
3.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4.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三、单元重难点:重点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
2.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四、单元课时分配:《搭船的鸟》2课时《金色的草地》2课时《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1课时《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2课时15搭船的鸟一、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3.发现作者细致观察的奇妙,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4.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读写重点词语。
2.逐渐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了解认识翠鸟。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习作主题
表达训练要素
三上
第五单元
观察
仔细观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三下
第五单元
想象
展开大胆的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四上
第五单元
写事
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
四下
第五单元
写景
学习按浏览的顺序写景物。
五上
第联的核心要求:
【阅读与鉴赏】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表达与交流】
写物
搜集资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清楚一种事物。
五下
第五单元
写人
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把人物特点写具体。
学
情
分
析
观察是发现、思考和表达的前提,一切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正处于“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对事物的特征与变化具有特别的敏锐感,他们热心观察周围事物,初步掌握了一些观察的方法,对于本单元的学习有了较好的铺垫,学习起来应该比较容易接受。本次习作,旨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学会调动多种感官进行综合观察,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形成一篇有条理的习作。《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观察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对于他们的教学,苍白、空洞的说教会使学习因缺少抓手而不落地。因此以课文为例展开教学,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能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掌握观察的方法,提升观察能力。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课件ppt

初读课文
1.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 意生字的读音。
2.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 识记生字。
重点词语
一本正经:
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引人注目:
合拢:
引起人的注意,使人 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合到一起;闭合。
玩耍:
做使自己精神愉快的
傍晚:
活动;游戏。
比鹦鹉还漂亮 对比
突出小鸟的美
我看见一只 __彩__色___ 的 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它 的 羽 毛 是 __翠__绿___ 的 , 翅 膀带着一些___蓝__色___,比鹦 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 __红__色___的长嘴。
这么美丽的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会 让人产生什么想法呢?文中的小朋友又 是怎么想的?
பைடு நூலகம்
认字大冲关
母亲 外祖父 雨点 船夫 用力
船头 羽毛 翠绿 静悄悄 翠鸟 捕鱼
精读课文
读一读第1自然段,自读提示: ① 这一段交代了故事的什么? ②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描写?结合你的想象,
思考:“沙啦沙啦”说明了什么?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 外祖父家里去。
故事的起因。
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 沙啦沙啦地响。
翠鸟,我真佩服你。 翠鸟,你真了不起。 我真希望我也是一只翠鸟,这样就 可以和你一起去捕鱼了。
阅读第5自然段,翠鸟有什么特点?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 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会搭船捕鱼。 聪明,有灵性。
如何写好动物? 留心观察 细致描写 多听
同学们,你们留心观察过周围的小动 物吗?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 它的特点介绍给大家。可以写一写它的颜 色,也可以写一写它的本领。运用本节课 学习的方法写一写。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能流畅朗读课文,并正确书写生字词;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信息提取和总结。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本单元包括《小池》、《荷叶母亲》等课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并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2. 词汇与句型学习:学习本单元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如“清澈”、“碧绿”等,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 写作练习:根据本单元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如写一篇关于自然的短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能流畅朗读课文,并正确书写生字词。
2. 难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相关词汇、句型的正确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教学录音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词汇和句型。
3. 实践练习:通过朗读、写作等方式,进行实践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总结与反思: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板书设计1.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 关键词汇和句型: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显示,以便学生记忆。
3. 课文摘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 词汇运用: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写一段小短文。
3. 写作练习: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教案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五、作业
1、写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抓住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来写一段话,表达你的喜爱之情。
六、板书设计
5灰雀
(惹人喜爱)
不见了捉
焦急放回
列宁小男孩
喜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备课
课时教案
课题:5灰雀第1课时主备课人:文革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教学重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
教学难点:小男孩每次回答时心中的想法。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预习本课字词,熟读课文。2.制作教学课件。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杨萍17 孔子拜师一、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进程,体会孔子谦虚勤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二、本课的学习目标是?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远近著名、相距、学问、露宿风餐、疑惑、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教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通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拜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式理解文句的意思。
三、如何进行本课识字教学?本课要求熟悉的7个字的指导,可以有机地穿插在课文学习当中,和词语、句子的学习结合起来。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交流读音是不是准确,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认记字形。
可以通过扩词的方式增加生字的复现,体会生字的用法,如:纳:纳凉,纳税,出纳,吸纳;兼:兼职,兼并,品学兼优;佩:佩带,佩服,玉佩。
另外,“仆”易被误读为三声,在教学时要加以注意。
要求写的12个字,要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几个容易写错的字。
如,“尘”字,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字的里面是“”,不是“卯”或“印”;“境”字的右半边是“竟”,不是“竞”。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观察所得,彼此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
有的字不容易写好,如,“等”字容易写得太长,中间的几横长短也不一样,学生不易把握,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示范,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及部件的占位。
四、如何理解重点文句?课文中有一些词语不太好理解,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体会词语的意思。
如,“远近著名、渊博、造访、疑惑、佩服、敬重”等词语,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并试着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运用。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词语,可以查字典,并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境,体会词语的含义。
课文中有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会。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17 孔子拜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认记字形。
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品行、传授、尊重”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孔子拜师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师的故事。
(板书:孔子拜师)2、学生交流、介绍孔子和老子通过预习和搜查资料,小朋友对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谁先来向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情况。
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老子)老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做记号;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词语读。
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相距止境长进敬重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曲阜3.抽生认读生字。
4.写字。
注意指导:尘丘迎境授5.快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桌交流交流。
6.抽生回答,指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概括。
三.总结:孔子知识渊博却不远千里去拜师,他是怎样去拜师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
第二课时一.复习:1.抽生认生字。
2.听写生字。
3.回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二、深入研读,感悟品质(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3.班级交流:(1)谈孔子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一下,看谁收集得多,知道的多。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美丽的小兴
2、主体课文的学习
(1)、《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本文语言流畅朴实,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如自读、互读、指名读、评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语句读等。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第五主题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11\3地点:三语办中心发言人:参加人员:三语教师
中心发言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主题,编排了3篇主体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2)、搜集反义词、举行一次对反义词比赛,比赛谁是对反义词大王
7、课时安排:共6课时
《古诗两首》两课时:第一课时识字,理解课文;第二课时,写字教学。
《富饶的西沙群岛》两课时:第一课时识字,理解课文;第二课时,写字教学。
《美丽的小兴安岭》两课时:第一课时识字,理解课文;第二课时,写字教学。
《东方之珠》一课时,理解课文。
4、写字的学习
教学写字时重视对学生进行记字方法的指导,如“懒、拣、辈”这样的字要指导学生观察字的偏旁部首。对一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重点指导。例如,武、蒙、融等字。一起写,学生书写后,再在黑板上板演,强化记忆。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吕丕敏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安排了《东方之珠》、《小露珠》、《石榴》三篇课文及一篇习作一个练习。
《东方之珠》让学生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小露珠》通过描写小露珠的形成到消失的过程。
赞颂了小露珠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
《石榴》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顺序来写石榴成熟的过程。
文章语言优美,在描写石榴花与石榴果时,还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的写作手法,对学生阅读、习作是一篇很好的范文。
习作5: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没有形成。
因此在教学中我觉得创设一种生活情境激发兴趣,来诱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再抓住文本中的范例,让学生在读中仿、仿中创。
培养学生观察、查阅、处理各种资料的能力,为写好习作服务。
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动物,并综合运用自己的各种才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寓教于乐。
二、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课程要求,本课设立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倾听”“闪耀”“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4.明确习作要求:了解动物的趣闻,设计动物名片。
能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创新求异,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1)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的品格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1、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感受香港的美、把美奉献给大家的无私的品格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计划及记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组计划及活动记录备课组工作计划四、主要活动安排表第 1 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要点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认读“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等词语。
强调多音字散和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3—5自然段。
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4、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成语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
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
(打一动物)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眼中的燕子什么样?看到燕子你联想到什么?【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突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学生自由回答,可能会联想到有关燕子的词句,也可能想到有关春天的词语等。
】2.板书课题。
“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尾巴。
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
3.介绍作者郑振铎。
二、检查预习,巩固基础1.检查生词认读情况(出示词语:似的、聚拢、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纤细)2.检查生字识与写(1)学生找出容易读错的生字。
预设点:a“似的”的“似”,“横掠”的“掠”易读错。
b多音字“散”和“杆”。
“几支木杆”,读“ɡān”,旗杆(ɡān),它还有一个音念“ɡǎn”,枪杆(ɡǎn)。
(2)展示难写的生字。
“拂”,笔顺是:横、竖钩、提、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课文中容易读错的生字,展示难写生字的书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1正确朗读课文,会认2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
2、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对于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老子就更加肤浅了,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孔子、老子的资料,对他们有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课堂上,应以“学生为本”,学生刚上中年级,语文阅读基础薄弱,阅读习惯正在形成之中,对课文的理解比较吃力。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通过广泛地阅读实践,并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多层次,多角度地去解读文本。
2、利用学校午休时间
3、老师、家长相配合
(二)、辅导内容:
1、辅导差生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
2、辅导中等生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
3、辅导优等生内容:阅读能力方面和写话的训练。
(三)、辅导方法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
①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分角色朗读了,想扮演孔子和老子来读他们的对话吗?怎样读好人物对话呢?
③哪一小组愿意读给大家听。指一小组到前面读,其他同学当好听众,读后评价。
④还有谁来给大家表演读一读?
(四)、升华情感,学习三、四自然段
1、孔子和老子是这样说的,后来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在文中哪个自然段?
(体会毫无保留)毫无保留是什么意思?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充分体现了老子的品质:板书诲人不倦,显示板书,正因为孔子如此虚心好学,老子又这样谦和、诲人不倦,所以(屏幕出示最后一段):
辛寨镇中心小学
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教案【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教案【7篇】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积蓄、胜利、哆哆嗦嗦、信心十足”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课文,体会鼓励与支持对于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体会到对于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完成,不要依靠别人的帮助。
3、感受小男孩儿勇于进取的精神,让学生从小学会自立,做生活的强者,学会自己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揭示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奶奶和妈妈的话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这篇课文。
(大家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一说课文讲了谁的第一次的什么事?(学生回答)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同学们一个不满一周岁,走起路来两只小脚还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的小男孩儿是怎样等上台阶的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出声地朗读课文,找到描写小男孩儿登台阶的语句。
三、抓住主线,感悟内容1、第一次登台阶(3自然段)(1)谁来读一读第一次登台阶的句子。
(指名读)想一想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学生汇报。
(3)感受困难。
A、同学们台阶的高度也就20厘米,对于我们来说困难吗?(学生回答)可对于小男孩儿来说却不容易,对于他来说有哪些困难呢?B、学生汇报。
C、体会“孩子小”。
哪些词句突出了孩子小?(圆胖胖的小腿、不听使唤、哆哆嗦嗦)重点理解“哆哆嗦嗦”。
哆哆嗦嗦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此刻小男孩在想些什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他是个小男孩儿,长着两条圆胖胖的小腿,此刻着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的……”。
D、体会“台阶高”。
找到写“台阶高”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你的感受。
指导读出台阶的高。
E、面对这些困难小男孩儿退缩了吗?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相机板书“信心十足”。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内容: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二、单元教学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四篇课文组成。
可问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分别是古代名人故事和神话传统故事;《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介绍了古代建筑和古代绘画艺术。
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开展,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三、单元整体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激发对孔子、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4、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5、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干搜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对了解传统及文化的博大精神和热爱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2、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五、教学建议:1、教学《孔子拜师》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把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作为重点思考题目,让学生思考、交流:“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提醒学生仔细品读课文,细致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以及课文中重点描写的孔子和老子对话的部分,从课文中找出有哪些具体的语句或事件反映了孔子和老子的崇高品行。
2、《盘古开天地》这一课要求认识的字数量较多,要抓住重点进行指导。
初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细致品读,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这件事写清楚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1、选择内容,自主合作;根据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确定传统音乐、绘画、书法、民间工艺等几方面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学习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可以设计一个小组专题调查实施方案(见投影表格),然后分组进行指导,教师要及时询问活动开展情况,给予恰当指导(有的内容过多、过杂、过繁、偏离,指导挑选)。
2、小组合作,拟订方案。
在第三篇课文后面有一个综合性学习提示,既是对学生的提醒,也是对前一阶段活动的检查和整理,教师此时可以询问每组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展示活动的成果,同时给予适当的建议。
应当指出的是在活动实施阶段,我们还应该注意:一是实践的自主性。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可以“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
教师可以以个别指导的形式在学生商量分组、确定内容、制定活动方案时提出参考性的建议。
二是实践的文化性。
即所开展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要有文化意味、文化内涵。
不仅仅是收集一些反映中华文化的图片和资料,还可以深入地分析某一种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人们对他的态度和心理等。
这样,“中华灿烂文化”的文化味就更浓。
当然,这也得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以及我们本地的教学资源进行选择(如嘉善田歌、思贤塔、梅花道人吴镇等)。
三是实践的体验性。
语文学习本身十分注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综合性学习更是如此,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学生的情感激发和牵引,把情感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
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学一学剪纸,对比一下剪纸作品和其他美术作品的效果;也可以引导学生听一出越剧(或田歌《五姑娘》),品味其中的韵味,甚至可以学唱几句。
在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美妙灿烂。
第三步:活动的展示阶段我们可以将“口语交际”与展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一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语言描述、图片或实物展览、歌声琴声演示等方式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然后引导学生畅谈感想,为习作作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 郑小果
课时编号: 033
11、赶海
备课时间:2008 年 3 月 28 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 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 学会本课生字, 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通过联系上下文。 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 意义。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 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 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 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 能通过联系上下文。 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 意义。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 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 情。 教学难点: 1、 能通过联系上下文。 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 意义。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 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 情。 教学方法: 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教具准备:小黑板,光盘 课时安排:两课时
板书设计: 11、赶海 赶海看见:捉、捞、捡 兴奋 追赶浪花 抓螃蟹 捉大虾
{
{
提着“战利品”回去
75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 郑小果
课时编号: 035 编号:36
12、荷 花
备课时间:2008 年 3 月 28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 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 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2、 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 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 述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 课文的指定部分。培养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 教学重点: 1、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 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 课文的指定部分。培养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 教学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 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 课文的指定部分。培养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指导、审美感悟 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 课时安排:两课时
80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备课 给我们听听?
主备人: 郑小果
课时编号: 037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 瀑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 1)出示整首诗 2)指名读一读 3)再读,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 、 、 、 、 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 评议,他讲得怎样? 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 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 出来的?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 的情景。 板书设计: 13、望庐山瀑布 日照/ 香炉// 生/ 紫烟, 遥看/ 瀑布// 挂/ 前川。 飞流/ 直下// 三千/ 尺, 疑是/ 银河// 落/ 九天。
79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 郑小果
课时编号: 037
13、古诗两首
备课时间:2008 年 3 月 28 日 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3、 理解诗的内容, 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 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两首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结合图画,对照译文, 指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自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挂图、投影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年级语文备课 ×年级××备课
主备人: 主备人:郑小果 ×××
课时编号: 001
第四单元
备课时间:2008 年 3 月 28 日 教材简析: 本单元共安排了 《赶海》 、 《荷花》 、 《古诗两首》 、 还有 《练习四》这三篇课文有的表露了作者对大海、 。 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情怀;有的描写了荷花的美丽,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望庐山瀑布》 描绘了 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绝句》意境开阔,全诗通过 对明媚春光的描写,折射出作者愉快的心情。尽管 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在文章所描绘的内 容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写景抒情的文章。 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培 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 究,使学习个性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 定课文。 2、 学会本单元生字, 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 不写,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说出在 童年的记忆里发生过的一些趣事。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 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5、学习文中抓住主要景物进行描写的写作方 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 定课文。 2、 学会本单元生字, 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望庐山瀑布》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进程: 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理解课题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
70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备课 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主备人:郑小果
3、 能说出在 童年的记忆里发生过的一些趣事。 教学难点: 1、学习抓住主要景物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 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词语卡、小黑板。 课时安排: 11、赶海„„„„„„„„„„„„„2 课时 12、荷花„„„„„„„„„„„„„2 课时 13、古诗两首„„„„„„„„„„„2 课时 实践活动四„„„„„„„„„„„„1 课时 练习四„„„„„„„„„„„„„„3 课时
78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备课 了吗?( “冒” “露” )
主备人: 郑小果
课时编号: 036
6、指点: “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 “露” 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 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 极了。 (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 、 、 字) 。 表情朗读这一节。 7、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 学生进行想象性描述。 8、指导朗读:课文中的“我“爱”荷花,因为 荷花非常之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读课文。请同 学们把这一节再读一遍。 ( “想着”下面板书“爱” ) 9、戴上荷花头饰,表情复述课文。 三、复习阅读。 1、 你们读了这一课, 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布置作业: 1、画出你想像的荷花。 2、把你认为美的荷花诵读给朋友听。 板书设计: 12、荷 花 色彩美 看着 美 冒 露 姿态美 风吹过来 想着 爱 风过了
73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备课编号:35 034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 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 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 趣, 激发学生热爱大海、 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进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 1 自然段。 (1) 听录音歌曲: 《大海啊,故乡》 。强调指 出童年时赶海的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2)指名朗读,评议。 2、学习第 2 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 文中哪个词表现了 “我” 赶海的迫切心情? ② 我”初到海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a、指名读第 2 句。 b、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浪花像人一 样,好像不忍心离开,去了又回,非常有趣) c、指名朗读,评议。 ③我初到海边,还看到人们在沙滩上赶海的有 趣场景。 a、指名读第三句。 b、 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这些动作用什么关联词 连接起来的?
72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 郑小果
课时编号: 03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1、以口头填空的形式说说对大海的印象。 2、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3、带着问题听录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 1、读课文,读准字音。 (1) 先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 再边读课文边画 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词的字音,重点 指导.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1)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 漏字,不重复,不读破句。 (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三读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大意。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以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卡片。 2、重点提醒“舅”“载”的笔顺。 、 3、指导书写。
74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备课 c、指名朗读,评议。 3、小结第二自然段。
主备人: 郑小果
课时编号: 034
过渡:第二自然段写了我看到的有趣的情景, 第 3 自然段写了我在海边的活动 。 我在海边到底做 了些什么呢? 4、学习第 3 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我在海边有哪些活动? (2) 自由读第 3 自然段, 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有 趣。 (3)指名读第 3 自然段, 加深理解,指导朗 读。 5、学习第 4 自然段 (1)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理解 “满载而归” “战 利品”的意思。 (2)指导读。 6、学习第 5 自然段 (1)指名读。 (2)结尾再次出现歌词,首尾呼应,表达了小 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三、总结全文,朗读体会 布置作业: 1、 2、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抄写课后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