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海陆的变迁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人教版(2024)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海陆的变迁
1.关于大陆漂移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大陆漂移说,太平洋在扩大,大西洋在缩小
B.大陆漂移说没有科学依据
C.魏格纳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一些证据,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D.根据大陆漂移说,原始大陆是七块大陆,它们缓慢地漂移分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
据报道,从2005年—2015年10年间,珠峰地区以每年约3厘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以每年约0.4厘米的速度上升。
10年间珠峰位移了约30厘米,上升了约4厘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读图,喜马拉雅山脉高度不断上升,是因为()
A.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不断挤压
B.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不断挤压
C.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不断张裂
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不断挤压
3.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原因一致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
B.红海
C.地中海
D.东非大裂谷
2020.5.27,中国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一珠穆朗玛峰。
本次测量,测得珠峰的新高程为8848.86米。
请完成下面小题。
4.有关珠峰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抬升形成的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抬升形成的
C.终年积雪形成的
D.亚欧板块断裂形成的
5.队员们在攀登珠峰途中,发现了部分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
A.有人将化石遗落在山上
B.有海洋生物自行爬上了珠峰
C.这里曾经是海洋
D.这些海洋生物生活在陆地上
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有“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化石标本,肯氏兽的化石在中国、南非以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和肯氏兽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大洲中,最可能找不到肯氏兽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肯氏兽是2亿多年前的陆生动物,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以下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A.动物迁徙
B.气温变化
C.降水变化
D.大陆漂移
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榈叶片化石。
现存的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如今的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雪山连绵,景观与2500万年前大不相同。
读棕榈叶片化石图,完成下面小题。
8.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火山喷发
9.人类活动能够影响海陆变迁的实例是()
A.我国渤海海底发现了海河古河道
B.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
C.荷兰的围海造田
D.我国产于南京的雨花石是古河床的天然遗物
在地球内力的驱动下,印度古陆漂洋过海,经历了地质历史上漫长的漂泊,终于到达现今位置。
下图示意2亿年以来印度古陆不同时期的经纬度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印度古陆在漂移过程中,其主体()
A.最初位于南半球热带
B.从南温带漂移至北寒带
C.漂移的速度越来越快
D.现今已与亚欧大陆相连
11.2亿年以来,印度古陆()
A.呈逆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
B.呈逆时针旋转并向西南方向运动
C.呈顺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
D.呈顺时针旋转并向西南方向运动
读“古地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古地层主要分布在()
A.太平洋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13.图中古地层的分布说明()
A.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B.非洲和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习俗
C.陆地曾连在一起,后来发生了分离漂移
D.地球表层是一块铁板
14.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分为______大板块,其中序号②代表的板块是______板块,②代表的板块是______板块。
板块内部比较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安第斯山脉的隆起是因为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的碰撞挤压。
(填名称)
(3)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因为位于______板块、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的交界处。
(填名称)
(4)我们的邻国日本多火山、地震,地质灾害频发,原因是日本位于______火山地震带上。
15.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6月17日3时10分(当地时间6月17日8时10分)在汤加群岛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形成了板块构造学说。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_(填稳定或活跃);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
_________或_________;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常常形成_________。
(2)汤加群岛曾在2022年发生了大规模火山喷发,汤加群岛频繁发生火山喷发和地震是由于汤加群岛位于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板块交界处。
(3)图中①和③板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板块运动导致地球表层出现不同的运动方式,红海地处板块_________(填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处,科学家预测:红海面积将不断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填数码)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4)当遇到地震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任答一点即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大陆漂移说认为,太平洋在缩小,大西洋在扩张;大陆漂移说以大陆轮廓、生物物种和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为科学依据;魏格纳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一些证据,提出了大陆漂移说;根据大陆漂移说,原始大陆是一块大陆,它们缓慢地漂移分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
故选C。
2.答案:B
解析: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因为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答案:A
解析: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
阿尔卑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原因一致,都是板块与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A正确;红海、地中海、东非大裂谷由板块张裂引起,B、C、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解析: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
读图可得,珠穆朗玛峰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B正确。
故选B。
5.答案:C
解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登山队员在珠峰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是海洋变成陆地的例证,C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肯氏兽化石在中国、南非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
中国位于亚洲,①表示亚洲,A不符合题意。
②和④表示美洲,B、D不符合题意;③表示大洋洲,目前没有发现肯氏兽化石,C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
选项逐项分析
A项据材料可知,肯氏兽是陆生动物,且没有翅膀,因此肯氏兽不会飞,不可能越过
大洋,所以其化石能够远隔重洋,并不是动物迁徙的结果,A错误BC项气温变化、降水变化不是化石远隔重洋的原因,B、C错误
D项
肯氏兽这种陆生四足类动物原本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现在它们的化石远隔重洋,说明原来统一的大陆分裂,分裂的各部分陆地发生漂移,这些化石为大陆漂
移学说提供了可靠证据,D正确
8.答案:C
解析: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化与海平面上升无关,B错误;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地壳运动的结果,C正确;火山喷发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9.答案:C
解析:我国渤海海底发现了海河古河道,说明渤海原来是陆地,后来变成了海洋,是自然原因形成的,A错误;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是自然原因形成的,B错误;荷兰的填海造陆,是人为使得海陆发生了变化,C正确;我国产于南京的雨花石是古河床的天然遗物是自然原因形成的,D错误;故选C。
10.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最初位置位于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A错误;最初位置为南温带,现在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一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到北寒带,B错误;由图可知漂移速度在8千万年前至4千万年前速度相等,C错误;印度古陆现今已与亚欧大陆相连,位于亚欧大陆南部,D正确,故选D。
11.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印度古陆2亿年前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现在的位置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向北移动,印度古陆2亿年前经度位于30°E到70°E之间,现在经度大致位于60°E到90°E之间,向东移动,印度古陆移动方向向东北移动;由轮廓2亿年前岛屿位置大致正西方,到现在的大致正南方可知呈逆时针旋转,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B
解析: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古地层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东部和欧洲、非洲南部,即大西洋沿岸。
故选B。
13.答案:C
解析:图中大西洋两岸古地层的轮廓基本可以吻合在一起,说明陆地曾经连在一起,之后由
于板块的运动,发生了分离漂移。
古地层的分布与地球上海陆面积、文化习俗无关。
故选C。
14.答案:(1)六;非洲;印度洋;稳定
(2)南极洲;美洲
(3)亚欧;印度洋;太平洋
(4)环太平洋
解析:(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②非洲板块、③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
板块是处在不断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是因为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
(3)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群岛国家(千岛之国及火山国)。
印度尼西亚尼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4)日本多火山、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5.答案:(1)稳定;裂谷;海洋;山脉
(2)印度洋;太平洋
(3)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张裂拉伸;增加;①⑥
(4)当地震发生时,在户外保持镇静,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在楼房里可用手护住头部,就近躲在桌子下。
解析:(1)板块构造学说内容全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之间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常常形成山脉。
(2)板块构造学说内容全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之间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图中汤加群岛频繁发生火山喷发和地震是由于汤加群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3)板块构造学说内容全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图中①为亚欧板块,③为美洲板块;图中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处,科学家预测,红海面积将不断增加;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的原因是位于①亚欧板块与⑥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处。
(4)我们要学会正确地防灾减灾避灾。
当地震发生时,在户外保持镇静,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在楼房里可用手护住头部,就近躲在桌子下;也可躲在卫生间的墙角处或有支撑的角落;若在教室里,要躲在课桌下,用书包顶在头上,保护头部不受伤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