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的转基因小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病毒病的防治应采用以抗病品种和栽培措施调 节为主,辅以药剂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 (2)栽培措施:避免不合理的间作套种,及时中 耕锄草,可减轻昆虫传播的病毒病,开沟排水降低水 位对士传病毒病有一定防治效果。加强田间管理,及 时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对于减轻症状、减少产 量损失都有一定作用。
(3)药剂防治:对于昆虫传播的病毒病,采用药 剂拌种可防治苗期蚜虫或灰飞虱传毒。也可于苗期用 药喷雾或撒毒士,防虫控病。对于小面积出现的土传 病毒病,应对士壤进行处理,防止面积扩大。
不足之处: ...
二、培育过程 1、获取目的基因: 用特定的限制酶从()获取抗病毒基因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3、导入受体细胞:
一、背景分析:
病毒给农作物的影响: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在4.5亿亩 左右,而病毒病害给小麦生产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流行 年份要减产20%一30%,严重时到50%。小麦上主要病毒 病害包括麦蚜传播的由大麦黄矮病毒(BYDV)引起的小 麦黄矮病和真菌传播的由土传小麦花叶病毒(Sb-WMV),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和小麦梭条花叶病毒(WSSMV)引 起的土传小麦花叶病。
4、检测和鉴定目的基因:
三、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作业:阅读教材P17~P25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转基因生物的培育过程,参考“抗虫棉的 培育过程”,上交书面材料或PPT形式,周一汇报。
(其他同学可以听懂,并能准确回答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有 价值的问题)
从以下选其中一个,各小组不能重复
1、抗病毒的转基因小麦
2、抗干旱的转基因烟草
二、培育过程(从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角度阐述)
如:1、获取目的基因
用特定的限制酶从苏云金芽胞杆菌中获取抗虫基因 (Bt基因)
三、优缺点、发展前景等
• 花粉管通道法
• 花粉管通道法是我国学者周光宇提出的一种非常 简便的植物转基因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植物 授粉后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将外源DNA送入 胚囊中尚不具备正常细胞壁的合子,最终直接获 得转基因的种子。该方法具有突出的发展优势: 比如操作简单,耗费低廉,且不需要经过繁琐的 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过程,特别是可以在未分离 目的基因的情况下将植物的总DNA直接用于遗传 转化。正是由于上述优点,该方法自20世纪70年 代末问世以来倍受广大分子育种工作者的青睐。
小麦黄矮病在我国主要发生于北方14个省、市, 也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小麦生产上的最重要 病毒病害,有“黄色瘟疫”和“小麦流感”之称。大 麦黄矮病毒还可以侵染大麦、水稻、玉米、高粱等 禾本科作物。土传小麦花叶病主要发生在山东、四 川、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国外加拿大和日本等国 也有报道。
传统农业防治病毒的方法:
• 基因枪法 • 农杆菌介导法 • 低能离子束介导法
3、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 4、富含赖氨酸的转基因玉米
5、低乳糖转基因牛
6、产血清白蛋白的转基因羊
7、产胰岛素的转基因工程菌 8、产干扰素的转基因工程菌
9、体外基因治疗复合型免疫缺陷病
10、体内基: 虫害给农作物带来了哪些影响? 传统农业如何防治害虫? 有哪些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