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的临床应用(共16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短波的临床应用
主要内容
概念 超短波的生物学效应 超短波的治疗作用 超短波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超短波的操作
超短波治疗仪
概念
超短波疗法:应用波长1-10m(评论30-
300MHz)的高频电场作用于人体以治疗 疾病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
生物学效应
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深度 电容场法超短波作用可达深 层肌肉和骨
骨关节部位的结核病。 并置法:将两电极并列放置于治疗部位的同侧,作用面积大,但作用表浅
恶性肿瘤热疗 与放疗、化疗联合治疗
禁忌症
恶性肿瘤时,热量:40-60min,1-2次每周,6-15次一疗程
恶性肿瘤(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时除 并置法:将两电极并列放置于治疗部位的同侧,作用面积大,但作用表浅
接通电源——治疗仪预热2-3min——将电极放置于治疗部位,安治疗剂量要求与病灶部位深度调节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将输出钮调至“
治疗所使用的电极面积应稍大于病患部位
瘢痕增生、软组织粘连、内脏粘连等,以 脂肪层厚的部位在治疗时可能因脂肪过热,出现皮下脂肪硬结,可自行逐渐消失
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深度 电容场法超短波作用可达深层肌肉和骨 急性病时,无热量:5-8-10min,qd、bid,5-10次一疗程
免刺激基地组织增生。 亚急性病时,微热量:10-15min,qd,10-15次一疗程
脏起搏器、颅内压增高、青光眼、妊娠。 治疗”档——在调节“调谐”钮,使电流表指针上身达到最高的谐振点——以氖光灯在电极旁测试时亮度达到最亮
I级剂量,无温热感,适用于急性炎症早期,水肿显著,血循障碍部位 超短波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亚程
超短波慎用于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如: 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深度 电容场法超短波作用可达深层肌肉和骨
200-300W超短波仪之间的距离应在3m以上,与50W的超短波仪之间应在1cm以上。
操作方法
Tips: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容易通过电极与皮肤之间的 空气间隙,所以治疗时电极不必直接接触人体皮肤, 两者保持一定的间隙时作用较深,直接与皮肤接触时不 但作用表浅,而且容易热烫伤皮肤
电容电极法 常见,对置法:将两电容电极相对放置 于治疗部位的两侧或上下,作用深而集中;并置法:将 两电极并列放置于治疗部位的同侧,作用面积大,但作 用表浅
温热效应 非热效应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效应越明显)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小剂量降低神经兴奋性,提高痛阈,
加速其再生和传导功能恢复;中小剂量作用于头部可出 现嗜睡等中枢神经抑制现象,大剂量可导致颅内压增加 对血液、造血器官和生殖系统的作用
治疗作用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镇痛 消散炎症(炎症急性期采用无热量治疗)
剂量分级
治疗剂量按患者温热感觉分为四级
I级剂量,无温热感,适用于急性炎症早期, 水肿显著,血循障碍部位
II级剂量,微热量,刚能感觉到温热感,适 用于亚急性,慢性疾病
III级剂量,有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适用 于慢性疾病、急性肾衰竭
IV级剂量,有刚能耐受的强烈热感,适用 于恶性肿瘤
间隙调节
治疗时应按照治疗仪器的输出功率、病灶部位的深 度与患者的温热感觉调整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来
并置法:将两电极并列放置于治疗部位的同侧,作用面积大,但作用表浅
经痛、胃十二指肠溃疡、肾炎、骨折迟缓 电容电极法 常见,对置法:将两电容电极相对放置于治疗部位的两侧或上下,作用深而集中;
对血液、造血器官和生殖系统的作用 中小剂量作用于头部可出现嗜睡等中枢神经抑制现象,大剂量可导致颅内压增加
愈合、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 脂肪层厚的部位在治疗时可能因脂肪过热,出现皮下脂肪硬结,可自行逐渐消失
剂量选择
急性病时,无热量:5-8-10min,qd、bid,5-10次一 疗程
亚急性病时,微热量:10-15min,qd,10-15次一疗程 慢性病时,微热量或温热量:10-15-20min,qd,15-20
外)、活动性出血、局部金属异物、有心 治疗”档——在调节“调谐”钮,使电流表指针上身达到最高的谐振点——以氖光灯在电极旁测试时亮度达到最亮
感觉障碍或者血循障碍的部位景象超短波治疗时,应严格控制或适当减小治疗剂量,不应以患者的温热感为依据 接通电源——治疗仪预热2-3min——将电极放置于治疗部位,安治疗剂量要求与病灶部位深度调节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将输出钮调至“
超短波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可治疗胸膜、 并置法:将两电极并列放置于治疗部位的同侧,作用面积大,但作用表浅
接通电源——治疗仪预热2-3min——将电极放置于治疗部位,安治疗剂量要求与病灶部位深度调节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将输出钮调至“ 治疗”档——在调节“调谐”钮,使电流表指针上身达到最高的谐振点——以氖光灯在电极旁测试时亮度达到最亮
调节治疗剂量
微热量治疗时,小功率(50-80W)治疗仪 浅作用时,电极与皮肤间隙:,深作用时, 间隙:2-3cm
大功率(250-300)治疗仪浅作用时,间隙: 3-4cm,深作用时,间隙:5-6cm
仪器操作程序
接通电源——治疗仪预热2-3min——将电 极放置于治疗部位,安治疗剂量要求与病 灶部位深度调节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 —将输出钮调至“治疗”档——在调节 “调谐”钮,使电流表指针上身达到最高的 谐振点——以氖光灯在电极旁测试时亮度 达到最亮
加速组织再生修复
缓解痉挛 调节神经功能 调节内分泌腺和内脏器官的功能 抑制、杀灭肿瘤细胞
适应症
一般疾病的治疗 非热效应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效应越明显)
妊娠期间不接受高频电治疗
间隙调节
软组织、五官、内脏、
骨关节的炎症感染:关节炎、扭挫伤、神 治疗时应按照治疗仪器的输出功率、病灶部位的深度与患者的温热感觉调整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来调节治疗剂量
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深度 电容场法超短波作用可达深层肌肉和骨
静脉血栓形成等。 恶性肿瘤时,热量:40-60min,1-2次每周,6-15次一疗程
急性肾衰竭,温热量:30-60min,qd、bid,5-8次一疗程 感觉障碍或者血循障碍的部位景象超短波治疗时,应严格控制或适当减小治疗剂量,不应以患者的温热感为依据
主要内容
概念 超短波的生物学效应 超短波的治疗作用 超短波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超短波的操作
超短波治疗仪
概念
超短波疗法:应用波长1-10m(评论30-
300MHz)的高频电场作用于人体以治疗 疾病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
生物学效应
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深度 电容场法超短波作用可达深 层肌肉和骨
骨关节部位的结核病。 并置法:将两电极并列放置于治疗部位的同侧,作用面积大,但作用表浅
恶性肿瘤热疗 与放疗、化疗联合治疗
禁忌症
恶性肿瘤时,热量:40-60min,1-2次每周,6-15次一疗程
恶性肿瘤(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时除 并置法:将两电极并列放置于治疗部位的同侧,作用面积大,但作用表浅
接通电源——治疗仪预热2-3min——将电极放置于治疗部位,安治疗剂量要求与病灶部位深度调节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将输出钮调至“
治疗所使用的电极面积应稍大于病患部位
瘢痕增生、软组织粘连、内脏粘连等,以 脂肪层厚的部位在治疗时可能因脂肪过热,出现皮下脂肪硬结,可自行逐渐消失
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深度 电容场法超短波作用可达深层肌肉和骨 急性病时,无热量:5-8-10min,qd、bid,5-10次一疗程
免刺激基地组织增生。 亚急性病时,微热量:10-15min,qd,10-15次一疗程
脏起搏器、颅内压增高、青光眼、妊娠。 治疗”档——在调节“调谐”钮,使电流表指针上身达到最高的谐振点——以氖光灯在电极旁测试时亮度达到最亮
I级剂量,无温热感,适用于急性炎症早期,水肿显著,血循障碍部位 超短波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亚程
超短波慎用于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如: 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深度 电容场法超短波作用可达深层肌肉和骨
200-300W超短波仪之间的距离应在3m以上,与50W的超短波仪之间应在1cm以上。
操作方法
Tips: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容易通过电极与皮肤之间的 空气间隙,所以治疗时电极不必直接接触人体皮肤, 两者保持一定的间隙时作用较深,直接与皮肤接触时不 但作用表浅,而且容易热烫伤皮肤
电容电极法 常见,对置法:将两电容电极相对放置 于治疗部位的两侧或上下,作用深而集中;并置法:将 两电极并列放置于治疗部位的同侧,作用面积大,但作 用表浅
温热效应 非热效应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效应越明显)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小剂量降低神经兴奋性,提高痛阈,
加速其再生和传导功能恢复;中小剂量作用于头部可出 现嗜睡等中枢神经抑制现象,大剂量可导致颅内压增加 对血液、造血器官和生殖系统的作用
治疗作用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镇痛 消散炎症(炎症急性期采用无热量治疗)
剂量分级
治疗剂量按患者温热感觉分为四级
I级剂量,无温热感,适用于急性炎症早期, 水肿显著,血循障碍部位
II级剂量,微热量,刚能感觉到温热感,适 用于亚急性,慢性疾病
III级剂量,有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适用 于慢性疾病、急性肾衰竭
IV级剂量,有刚能耐受的强烈热感,适用 于恶性肿瘤
间隙调节
治疗时应按照治疗仪器的输出功率、病灶部位的深 度与患者的温热感觉调整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来
并置法:将两电极并列放置于治疗部位的同侧,作用面积大,但作用表浅
经痛、胃十二指肠溃疡、肾炎、骨折迟缓 电容电极法 常见,对置法:将两电容电极相对放置于治疗部位的两侧或上下,作用深而集中;
对血液、造血器官和生殖系统的作用 中小剂量作用于头部可出现嗜睡等中枢神经抑制现象,大剂量可导致颅内压增加
愈合、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 脂肪层厚的部位在治疗时可能因脂肪过热,出现皮下脂肪硬结,可自行逐渐消失
剂量选择
急性病时,无热量:5-8-10min,qd、bid,5-10次一 疗程
亚急性病时,微热量:10-15min,qd,10-15次一疗程 慢性病时,微热量或温热量:10-15-20min,qd,15-20
外)、活动性出血、局部金属异物、有心 治疗”档——在调节“调谐”钮,使电流表指针上身达到最高的谐振点——以氖光灯在电极旁测试时亮度达到最亮
感觉障碍或者血循障碍的部位景象超短波治疗时,应严格控制或适当减小治疗剂量,不应以患者的温热感为依据 接通电源——治疗仪预热2-3min——将电极放置于治疗部位,安治疗剂量要求与病灶部位深度调节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将输出钮调至“
超短波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可治疗胸膜、 并置法:将两电极并列放置于治疗部位的同侧,作用面积大,但作用表浅
接通电源——治疗仪预热2-3min——将电极放置于治疗部位,安治疗剂量要求与病灶部位深度调节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将输出钮调至“ 治疗”档——在调节“调谐”钮,使电流表指针上身达到最高的谐振点——以氖光灯在电极旁测试时亮度达到最亮
调节治疗剂量
微热量治疗时,小功率(50-80W)治疗仪 浅作用时,电极与皮肤间隙:,深作用时, 间隙:2-3cm
大功率(250-300)治疗仪浅作用时,间隙: 3-4cm,深作用时,间隙:5-6cm
仪器操作程序
接通电源——治疗仪预热2-3min——将电 极放置于治疗部位,安治疗剂量要求与病 灶部位深度调节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 —将输出钮调至“治疗”档——在调节 “调谐”钮,使电流表指针上身达到最高的 谐振点——以氖光灯在电极旁测试时亮度 达到最亮
加速组织再生修复
缓解痉挛 调节神经功能 调节内分泌腺和内脏器官的功能 抑制、杀灭肿瘤细胞
适应症
一般疾病的治疗 非热效应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效应越明显)
妊娠期间不接受高频电治疗
间隙调节
软组织、五官、内脏、
骨关节的炎症感染:关节炎、扭挫伤、神 治疗时应按照治疗仪器的输出功率、病灶部位的深度与患者的温热感觉调整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来调节治疗剂量
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深度 电容场法超短波作用可达深层肌肉和骨
静脉血栓形成等。 恶性肿瘤时,热量:40-60min,1-2次每周,6-15次一疗程
急性肾衰竭,温热量:30-60min,qd、bid,5-8次一疗程 感觉障碍或者血循障碍的部位景象超短波治疗时,应严格控制或适当减小治疗剂量,不应以患者的温热感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