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机械零件装配技术与设备更新与改造案例
工程机械零部件拆解再利用再制造方案(二)
工程机械零部件拆解、再利用、再制造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机械设备进入到了使用阶段,同时也意味着大量的废旧零部件产生。
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只是简单的报废或再利用,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
为了推动工程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们提出了这一工程机械零部件拆解、再利用、再制造的全面解决方案。
二、工作原理1.拆解:对废旧工程机械零部件进行专业拆解,将零部件按照种类、材质、状态等进行分类,以便后续处理。
2.再利用:对可再利用的零部件进行清洗、检测、修复等处理,使其性能达到或接近新品标准,然后重新投入使用。
3.再制造:对无法再利用的零部件进行再制造,通过先进的制造技术,如3D打印、精密加工等,重新制造出新的零部件。
三、实施计划步骤1.建立废旧零部件回收网络,与工程机械制造商、经销商、用户等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废旧零部件的回收渠道畅通。
2.设立专业的拆解和检测中心,引进先进的拆解技术和设备,培训专业的技术人员,确保拆解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再利用和再制造生产线,引进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确保再利用和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4.开展试点项目,积累经验,不断优化方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逐步推广至全国范围,与更多的工程机械制造商、经销商、用户等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工程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所有工程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以及相关零部件的拆解、再利用和再制造。
同时,本方案也可适用于其他机械设备的拆解、再利用和再制造。
五、创新要点1.引入先进的拆解技术和设备,提高拆解效率和质量。
例如,采用机器人辅助拆解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废旧零部件的拆解工作。
2.建立完善的再利用和再制造流程,确保零部件性能达标。
例如,采用精密检测设备对零部件进行检测和修复,确保其性能达到或接近新品标准。
3.通过试点项目,不断优化方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机械基础中职立体教案
机械基础中职立体精品教案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1.1 机械基础知识介绍机械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解释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力、功、能量等1.2 机械零件介绍常见机械零件的类型和功能,如轴承、齿轮、链条等1.3 机械设计基础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强度计算、公差配合等第二章:机械制图2.1 机械制图基础学习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如图纸、比例、标注等2.2 机械零件制图学习常见机械零件的制图方法,如轴、齿轮、螺纹等2.3 机械装配图学习机械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如装配关系、运动分析等第三章:机械加工基础3.1 金属切削原理学习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如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等3.2 机械加工方法学习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磨削等3.3 机械加工工艺学习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加工顺序、切削参数等第四章:机械设备维护与维修4.1 机械设备维护知识学习机械设备维护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4.2 机械设备维修技术学习机械设备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故障诊断、零部件更换等4.3 机械设备保养计划学习制定机械设备保养计划的重要性和方法第五章:机械自动化基础5.1 机械自动化概述学习机械自动化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5.2 传感器与执行器学习传感器的类型和功能,以及执行器的原理和应用5.3 自动化控制系统学习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如PLC、伺服电机等第六章: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6.1 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学习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加工准备、加工过程、检验与调试等6.2 常用夹具与夹紧方法学习夹具的分类、作用及设计原则,了解各种夹紧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6.3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典型零件(如轴、齿轮、套筒等)的加工工艺,掌握其加工顺序和工艺参数第七章:机械设备管理与生产组织7.1 机械设备管理学习机械设备管理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了解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手段和技术7.2 生产过程组织与控制学习生产过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掌握生产过程控制的目标、原理和方法7.3 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分析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的因素,学习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第八章:机械创新设计与改造8.1 机械创新设计原理学习机械创新设计的概念、方法和原则,了解创新设计的方法体系和常用创新思维工具8.2 机械设备改造技术学习机械设备改造的类型、内容和原则,掌握设备改造的实施步骤和技术要点8.3 实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机械设备改造案例,了解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九章:机械安全与环保9.1 机械安全知识学习机械安全的基本要求、防护装置和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机械事故的类型和预防措施9.2 机械设备故障分析与处理学习机械设备故障分析的方法,掌握设备故障的处理技巧和安全操作规程9.3 机械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了解机械设备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学习机械环保的基本技术和措施,提高环保意识第十章:机械工程案例分析与实践10.1 机械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工程案例,了解项目实施的过程、经验和教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10.2 机械工程实践操作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实践,掌握设备操作方法、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10.3 综合练习与考核完成一定量的机械工程实践任务,对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考核,提高综合运用机械知识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机械基础知识的学习补充和说明:机械基础知识是整个教案的基础,涉及到力、功、能量等基本概念,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学生后续学习机械制图、机械加工等章节的前提。
机械创新设计课件-第9章 创新实例与分析
BUCT
机械创新设计
在这一作品采用功能移植的方法,将不倒翁的原理移 植到上坡时棘轮防倒作用的控制上,采用同类功能并联 组合方法,研制了双棘轮机构,增加了上坡止退的可靠 性和减小了回滑距离。
BUCT
机械创新设计
6. 饮料瓶捡拾器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中北京化工大学的获奖作品
BUCT
机械创新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
BUCT
机械创新设计
该作品主要采用了功能组合创新法, 将一个滑轮机构与凸轮压块机构组合到 一起。同时还采用了自服务的原理,即 同一钢丝绳在经过滑轮改变运动方向后 再扭合到一起,利用钢丝绳自身扭合段 之间的摩擦力作用,来减缓下降运动速 度的。此时,摩擦力的大小还与人体的 重量正相关,达到用自身体重来增加摩 擦力的作用,从本质上讲,这也是一种 自服务。
机械创新设计
BUCT
机械创新设计
BUCT
机械创新设计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人体不同的体重自由方 便的调节绳段之间的扭转圈数,从而调节绳段之间的阻 力,并在绳子的自由端根据实际的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 来微调下降的速度或终止下降,已达到逃生的目的。经 实际测试,人体质量为25~50kg时,可扭绳4圈,人体 质量为50~75kg时,可扭绳4.5圈,人体质量为75~ 100kg时,可扭绳5圈。
BUCT
机械创新设计
第9章 创新实例与分析
一、创新思路的分析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确定的大赛主题是“健 康与爱心”,内容包括:“助残机械、康复机械、健身机械、 运动训练机械等四类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制作”。在助残 机械中可爬楼梯的轮椅成为不少学校的参赛作品选题。
轮椅爬楼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将轮椅升高到 高一级的台阶上
机械加工工艺优化创新案例范文
机械加工工艺优化创新案例范文## English Answer:Innovative Case Study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Optimization.Introduction.Mechanical processing is a key process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ts efficiency and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overall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 quality.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he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ve become important directions for improving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Case Study.In a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 certain component hadthe following problems: low processing efficiency, high defect rate, and unstable product qualit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enterpris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Optimization Measures.1. Tool Optimization: Optimized the selection ofcutting tools, using high-quality coated tools with appropriate geometry and materials to improve cutt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 tool wear.2. Process Parameter Optimization: Adjusted the cutting parameters, such as cutting speed, feed rate, and depth of cut, based on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tool characteristics to achieve optimal cutting performance.3. Machining Strategy Optimization: Improved the machining strategy, such as using trochoidal milling and high-speed machining, to reduce machining time and improve surface quality.4. Quality Control Optimization: Implemented strict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including real-time monitoring of machining parameters and regular inspection of product quality,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Innovation Measures.1.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troduc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uch as machine vision and adaptive control, to automate the machining process, improve processing accuracy, and reduce operator dependence.2. Development of New Machining Methods: Explored and developed new machining methods, such as ultrasonic machining and laser machining, to meet th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of special materials and complex geometries.3. Optimization of Fixture Design: Optimized the design of fixtures and clamping methods to improve workpiecestability, reduce machining deformation, and ensure processing accuracy.Results.After implementing the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measures, the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component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1. Processing efficiency increased by 25%.2. Defect rate decreased by 40%.3. Product quality stability improved significantly.4. Manufacturing costs were reduced by 15%.Conclusion.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enterprise achiev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processing efficiency, defect rate, productquality, and manufacturing costs. The case study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ly improving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enhance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文回答:机械加工工艺优化创新案例范文。
第九章 装配图2
两孔直径相同
两孔直径不同
第七节 机械零、部件测绘
一、测绘工具和测绘方法
2.测量方法
测量中心高
H=A+D/2 H=B+d/2 测量中心高,可以用直尺和卡钳(或游标卡尺)测出
第七节 机械零、部件测绘
一、测绘工具和测绘方法
2.测量方法 测量角度和圆角
用量角规测量角度
用圆角规测量圆角。测量时 选与被测圆角完全吻合的一 片,读取该片上的半径R
容,掌握零部件序号的标注方法,会使用明细栏。由于装配
图与零件图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决定 了它们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各自的特点。
装配图与零件图的内容比较
项目内容 零件图 装配图
视图方案选择 表达单个零件的结构形状 视图表达方法 零件的普通表达方法和简 化画法
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 和装配关系
第七节 机械零、部件测绘
二、零、部件测绘的方法步骤
标注出零件草图中的全部尺寸界限、尺寸线和箭头。等对零 件进行实际测量时,再一一注写尺寸数字。 一般是边测量、边注写,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 以避免错误和遗漏尺寸。
第七节 机械零、部件测绘
二、零、部件测绘的方法步骤
(五)零部件实际测量
按照已经画好的零件草图,用测量工具逐一测量出所需的 尺寸,并且边测量边填写尺寸数字。
本章既是全书的重点,也是全书的学习难点。
第九章
1概述
装配图
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4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5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6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7机械零、部件测绘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球阀装配示意图
第九章 机械装配工艺
9.1 9.1.2 零件精度与装配精度的关系
机器装配精度分析
影响装配精度的因素 零件的加工精度(与 多个零件精度有关,图 9-1) 装配方法与装配技术 零件间的接触质量 力、热、内应力引起 的零件变形 旋转零件的不平衡
移动方向 直角尺 α0 αT αR αS 工作台 回转台 床鞍 升降台 αP 千分表
第九章 机械装配工艺
本章要点
机械装配基本问题概述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九章 机械装配工艺
9.1 机械装配基本问 9.1 题概述
2
9.1 9.1 机械装配概念
机器装配 机械装配是按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将构成机器的零 件结合成组件、部件和产品的过程。装配是机器制造中 的后期工作,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同时,装配 是对机械设备(产品)和零件加工质量的一次总检验。 机器装配基本作业 清洗 连接 校正、调整与配作 平衡 验收、试验
3
9.1 9.1.1 各种生产类型的装配特点
表9-1 各种生产类型装配工作的特点
生产规模 单件生产 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手工(使用简单工具)装配,无 专用和固定工作台位
自动化程度
手工
特
点
生产率低,装配质量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装配工人的 技术水平和责任心 有一定生产率,能满足装 配质量要求,需用设备不 多; 工作台位之间一般不 用机械化输送 生产率较高,对工人技术 水平要求相对较低,装备 费用不高;装配工艺相似 的多品种流水线可采用自 由节拍移动 生产率高,节奏性强,待 装零、部件不能脱节,装 备费用较高
20
Hale Waihona Puke 9.2.1 互换法 9.2.1
(2)不完全互换法(部分互换法) )不完全互换法(部分互换法) 当机器装配精度较高,组成环零件的数目较多, 当机器装配精度较高,组成环零件的数目较多, 用极值法(完全互换法)计算各组成环的公差结果势 用极值法(完全互换法) 必很小, 必很小,难于满足零件的经济加工精度要求甚至很难 加工,因此用概率法来计算装配尺寸链, 加工,因此用概率法来计算装配尺寸链,适当放大零 件公差来达到装配精度。 件公差来达到装配精度。 计算方法:概率法 计算方法: 优点:放大了零件制造公差,零件加工容易, 优点:放大了零件制造公差,零件加工容易,成本低 缺点:有极小部分产品达不到装配精度( 缺点:有极小部分产品达不到装配精度(正常情况 0.27%)。 )。
零件的加工方案和实例
公差等级 IT13IT11 IT10IT9 IT8IT7 IT7IT6
IT13IT10 IT9IT8 IT8IT7
IT7IT6
IT7IT6
3. 孔的加工方案
表面粗糙度
加工方案
适用范围
5012.5 6.33.2 6.33.2 0.40.2
12.56.3 3.21.6 1.60.8
0.80.4
0.20.1
工序:3 名称:热处理 设备: 工序内容: 调质 HB235
工序:4 名称:半精车 设备:普通车床 工序内容: 1.精车 18.5 端面,修整中心孔; 2.精车另一端面,至长 143,
钻 M10 螺纹底孔 8.5 25 ,孔口倒角 60 ;
3.半精车一端外圆至
24
.4
0.1 0
;
4.半
精
车
另
一
端
外
(3) 锯齿形螺纹:其牙形为锯齿形,代号为B。 它只用于承受单向压力,由于它的传动效率 及强度比梯形螺纹高,常用于螺旋压力机及 水压机等单向受力机构。
5.1 螺纹的种类和用途
(4)模数螺纹:即蜗杆蜗轮螺纹,其牙形角为40º, 它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传动平稳、自锁性 能好等特点,主要用于减速装置。
(1) 梯形螺纹:牙形角为30º,牙形为等腰梯形, 代号为Tr,它是传动螺纹的主要形式,如机床丝 杠等。
5.1 螺纹的种类和用途
(2)矩形螺纹:主要用于力的传递,其特点是传动 效率较其它螺纹高,但强度较低、对中准确性较差, 特别是磨损后轴向和径向的间隙较大,因此应用受 到了一定的限制。
5.1 螺纹的种类和用途
6.30.8
加工方案 粗车
粗车—半精车—精车
适用范围
施工机械设备更新方案
施工机械设备更新方案本方案旨在提出有效的施工机械设备更新策略,以确保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设备的有效运转。
背景施工机械设备是施工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设备,其正常运转对于施工项目的成功完成非常重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设备可能会出现老化和故障,影响到施工进度和质量。
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更新方案,保证设备的性能和效果。
更新目标- 提升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效率和效果。
- 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施工工程的完成速度。
- 降低维修和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整体可靠性。
更新策略根据以上更新目标,制定以下更新策略:1. 定期维护和保养: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计划,包括清洁、润滑、调整和更换易损部件等,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减少故障风险。
2. 技术升级:定期评估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并进行必要的技术升级,以提升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效能。
3. 故障预防:建立设备故障预防机制,包括设备巡检、故障排查和风险评估等,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避免设备故障对施工工程的影响。
4. 设备更新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技术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设备更新周期,以确保设备的时效性和功能完善。
5. 参数监控: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的参数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实施计划- 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计划,并确保执行到位。
- 定期评估设备的技术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技术升级。
- 建立设备故障预防机制,包括巡检、排查和风险评估等。
-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技术发展趋势,合理制定设备的更新周期。
- 建立设备参数监控系统,并进行实时监测和异常处理。
以上是关于施工机械设备更新方案的提议,希望能对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设备的有效运转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机械最优化设计及其应用实例
机械最优化设计及其应用徐华伟(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2009106130)摘要:机械优化设计是将数学规划理论、计算机技术、最优化原理与方法和机械设计相结合的一项新的科学技术。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丰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是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
它是以最优化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计算机为运算工具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机械设计参数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
因此,优化设计可以形象的表示为:专业理论+数学规划+计算机技术。
优化设计其内容包括:最优化问题基础知识、一维探索、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多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方法、遗传算法简介、最优化方法在压力加工、机构设计、拟合公式中的应用等。
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如:具有独立悬挂汽车的双桥转向机构的最优化设计、内燃机连杆结构的最优化设计、凸轮机构的最优化设计、汽车变速器的最优化设计、弹簧的最优化设计、制动器的最优化设计、离合器盖结构形状的最优化设计等等。
关键词:设计机械最优化目标函数变量约束常规的设计方法进行工程设计,特别是当影响设计的因素很多时,只能得到有限候选方案中的最好方案,而不可能得到众多可能方案中的“最优设计方案”。
优秀的工程设计人员总是准备好几种候选设计方案,再从中择其“最优”,如此这样才会让所设计的项目达到更精。
然而,由于设计时间和经费的制约,所设计的候选方案的数目会受到很大限制。
“最优化设计”是在现代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是根据最优化原理和方法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以人机配合方式或“自动探索”方式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半自动或自动设计以选出在现有工程条件下的最佳设计方案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
其设计原则是最优设计,设计手段是电子计算机及计算程序,设计方法是采用最优化数学方法。
实践证明,最优化设计是保证产品具有优良的性能,减轻自重或体积,降低工程造价的一种有效设计方法。
同时也可使设计者从大量繁琐和重复的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之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创造性的设计并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机修钳工(技师、高级技师)ch9
第一节 设备技术改造专业知识
2.从夹具来考虑
夹具是工艺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机床密切相关。 (1)夹具在切削加工中的作用
1)提高机床的性能,保证加工精度稳定。 2)提高工作效率。 3)实现在加工中对工件的测量。 4)减轻劳动强度。 5)创造新的夹具原理和夹具。
(2)正确的思维方法 1)必须以变应变 2)必须从分析问题的特殊性入手去解决问题。
2.在修理中对部件进行局部改造
1)针对性强 (1)基本特点 2)局限大
3)宜简不宜繁
(2)正确的思维方法
1)必须追根求源 2)重视分析内因
第一节 设备技术改造专业知识
3.从整体上对设备进行结构改造
(1)基本特点 1)主要是对机床的原有结构进行新的补充,或者进行一种模块化组 合,结构力求尽量简单。 2)通过改装使设备具有特定的工作能力,专用性强。因为突出了专 用性,使技术改造方案容易实现。 3)具有很强的因地制宜性。对机床进行结构性改造中,尽量利用一 些通用部件和从其他机床上拆卸下来的旧件及现有铸焊件。这样 可以达到物尽其用、减少企业负担、加快制造速度的目的。
第九章 设备技术改造
第一章 设备技术改造专业知识
了解设备改造的分类,设备改造的原则, 设备改造的依据;掌握设备改造的基本思路, 掌握设备改造技术;能参与、组织、实施 设备技术改造。
第一章 设备技术改造专业知识
目录
第一节 设备技术改造专业知识 一、设备技术改造的原则 二、设备技术改造的依据 三、设备技术改造的基本思路 四、设备技术改造的基本途径 五、设备改造(精化)技术 第二节 设备技术改造技能训练实例 训练1滑动导轨副摩擦性能的改造 训练2传动部件的改造 训练3对万能外圆磨床主轴的轴承进行静
机械装配工艺ppt课件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装配的概念
球阀装配体分解图
螺柱6 螺母7 阀杆12
阀盖2 填料垫8
扳手13
填料压 紧盖11 阀体1
密封圈3 阀芯4 调整垫5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成批或大 批生产
一种或几种相似装配对象专
用流水线,有周期性间歇移 动和连续移动两种方式
生产率高,节奏性强, 机械化传输 待装零、部件不能脱节
,装备费用较高
大批大量 生产
半自动或全自动装配线,半 自动装配线部分上下料和装 配工作采用人工方法
半自动、全 自动装配
生产率高,质量稳定, 产品变动灵活性差,装 备费用昂贵
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图5-43 部件装配工艺系统图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图5-44 总装装配工艺系统图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机械行业智能化机械零件加工与装配方案
机械行业智能化机械零件加工与装配方案第一章智能化概述 (2)1.1 智能化机械零件加工与装配发展背景 (2)1.2 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 (2)2.1 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 (2)2.2 自动化技术 (3)2.3 人工智能技术 (3)2.4 网络化技术 (3)2.5 绿色制造技术 (3)第二章智能化加工技术 (3)2.1 智能化数控加工技术 (3)2.2 智能化加工技术 (4)2.3 智能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4)第三章智能化装配技术 (5)3.1 智能化装配线设计 (5)3.2 智能化装配应用 (5)3.3 智能化装配误差检测与补偿 (6)第四章智能化加工与装配系统 (6)4.1 智能化加工与装配系统架构 (6)4.2 智能化控制系统 (7)4.3 智能化数据处理与分析 (7)第五章智能化加工与装配设备 (7)5.1 智能化机床设备 (7)5.2 智能化测量与检测设备 (8)5.3 智能化装配设备 (8)第六章智能化加工与装配工艺 (9)6.1 智能化加工工艺优化 (9)6.1.1 加工工艺流程的智能化设计 (9)6.1.2 智能化加工参数优化 (9)6.2 智能化装配工艺优化 (9)6.2.1 装配工艺流程的智能化设计 (9)6.2.2 智能化装配参数优化 (9)6.3 智能化工艺参数调整 (10)6.3.1 工艺参数调整策略 (10)6.3.2 智能化工艺参数调整方法 (10)第七章智能化加工与装配生产线 (10)7.1 智能化生产线布局与设计 (10)7.1.1 生产线布局原则 (10)7.1.2 智能化生产线设计要点 (10)7.2 智能化生产线运行与管理 (11)7.2.1 生产线运行策略 (11)7.2.2 生产线管理措施 (11)7.3 智能化生产线故障诊断与维护 (11)7.3.1 故障诊断技术 (11)7.3.2 维护措施 (11)第八章智能化加工与装配质量保障 (12)8.1 智能化质量检测与监控 (12)8.1.1 智能化质量检测原理 (12)8.1.2 智能化质量检测方法 (12)8.1.3 智能化质量监控应用 (12)8.2 智能化质量改进与优化 (12)8.2.1 智能化质量改进方法 (12)8.2.2 智能化质量改进应用 (13)8.3 智能化质量管理体系 (13)8.3.1 智能化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13)8.3.2 智能化质量管理体系应用 (13)第九章智能化加工与装配成本控制 (13)9.1 智能化成本分析方法 (13)9.2 智能化成本控制策略 (14)9.3 智能化成本优化措施 (14)第十章智能化加工与装配发展趋势与展望 (15)10.1 智能化加工与装配技术发展趋势 (15)10.2 智能化加工与装配产业前景 (15)10.3 智能化加工与装配人才培养与政策建议 (15)第一章智能化概述1.1 智能化机械零件加工与装配发展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智能化水平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机械制图(多学时)》(李秀娟)305-2资源包 第九章
装配图的画法
了解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表达方案的确定 画装配图的步骤
装配图的视图应能正确、清晰地表达装配体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以及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
齿轮油泵的轴测分解图
9.6.1 了解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是:当主动齿轮转动时带动从动齿轮旋转,泵体进口处的空气被压走,空 腔体积逐渐扩大,内压力降低,油被吸入泵内。齿隙中的油随着齿轮的旋转带动到出口端,此时该 端空腔体积减小,齿隙带出的油以较高的压力从出口处流出。
02 必要的尺寸
在装配图中,需要标注能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装配和安装等方面的必要尺 寸。
03 技术要求
在装配图中,技术要求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在装配、调整、测试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等。
04 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在装配图中,必须对每种零件进行编号,并在标题栏上方的明细栏中由下向上依次列出零 件的序号、名称、数量和材料等主要信息。
1.概括了解
从标题栏和有关说明书中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名称、绘图比例和大致用途等;由明细栏对照 图中的零件序号,了解机器或部件上零件的数量、名称、材料,以及标准件的规格等,初步判 断机器或部件的复杂程度。
2.分析视图
了解各视图的类型,明确各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其表达的主要内容。对剖视图和断面图 则应找出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为进一步深入读图做准备。
3.分析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在分析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时,首先应通过零件的编号,剖面线的方向、间隔,以及装配 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等来区分装配图上不同的零件。
9.7.1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镜头架装配图
9.7.1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4.分析零件
分析零件时,先分析主要零件,后分析次要零件。分析零件时必须先分离出零件的视图, 其方法是:根据各视图的投影关系和同一零件在各个视图上的剖面线的方向和间隔都相同的规 则,找出该零件的有关部分。
机械装配工艺课件
•机械装配工艺课件
第九章 机械装配工艺
统计互换装配方法的优点是: 与完全互换法装配相比,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较
装配组织形式有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两种 (1)固定式装配
全部装配工作都在固定工作地进行,这种 装配方式称作固定式装配。
根据生产规模,固定式装配又可分为集中 式固定装配和分散式固定装配。
•机械装配工艺课件
9.3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2.确定装配的组织形式
按集中式固定装配形式装配,整台产品所有装配工作都由一个工人 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集中完成;它的工艺特点是:装配周期长,对工 人技术水平要求高,工作地面积大。
装配基准件通常应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部件,基准件应有较 大的体积和重量,应有足够大的承压面。
在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基准件之后即可编排装配顺序,并以 装配工艺系统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编排装配顺序的原则是:先下后 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精密后一般。
•机械装配工艺课件
9.3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4.划分装配工序,进行工序设计
按分散式固定装配形式装配,整台产品的装配分为部装和总装,各部 件的部装和产品总装分别由几个或几组工人同时在不同工作地分散完成; 它的工艺特点是:产品的装配周期短,装配工作专业化程度较高。
集中式固定装配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在成批生产中装配那些重量大 、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例如车床、磨床)时,有些工厂采用固定流 水装配形式进行装配,装配工作地固定不动,装配工人带着工具沿着装配 线上一个个固定式装配台重复完成某一装配工序的装配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
机械工程新建改造方案
机械工程新建改造方案一、引言机械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机械设备及其工业应用,涉及机械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营等方面。
在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的新建和改造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改善生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机械工程的新建和改造提出具体方案。
二、机械工程新建方案1.新型机械设备选型在进行机械工程新建时,首先要选择适合生产需要的新型机械设备。
在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质量、价格、维护成本等因素。
同时,还要对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技术参数等进行详细了解,以便为后续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提供便利。
在选型过程中,可以借鉴同类生产线的经验,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评估和咨询。
2.新建设备安装调试新建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是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和性能。
在进行安装调试时,需要按照设备技术说明书和安装图纸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各项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
同时,还要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调试和验证,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新建设备运行维护新建设备投入使用后,需要进行定期的运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在进行运行维护时,需要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建立设备档案,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为设备的长期运行提供依据。
三、机械工程改造方案1.设备性能改进在进行机械工程改造时,可以对原有设备的性能进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进行性能改进时,可以对设备的加工精度、速度、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改进,使设备更加适应生产需求。
同时,还可以对设备的控制系统、结构设计等进行改进,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节能环保改造在机械工程改造中,可以对原有设备进行节能环保改造,以降低能耗、减少废气、废水排放,保护生产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过盈配合的装配
过盈配合是以包容件和被包容件配合后的过盈来达到紧
固连接的一种连接方法。 过盈配合的装配是将较大尺寸的被包容件(轴件)装入较 小尺寸的包容件(孔件)中。
选择恰当的密封材料、合理的装配工艺,保证合理 的装配紧度,并且压紧要均匀。 各种管道和密封部位,装配后不得有渗漏现象。
试车前,应检查各个部件连接的可靠性和运动的灵 活性,各操纵手柄是否灵活和手柄位臵是否在合适的位
臵;试车前,从低速(压)到高速(压)逐步进行。
三、装配图的主要内容
⑴图形,能表达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热浸加热法 2.氧乙炔焰加热法 3.固体燃料加热法 4.煤气加热法 5.电阻加热法 6.电感应加热法
冷装配合
当孔件较大而压入的零件较小时,采用加热孔件既不方便又不经济, 甚至无法加热,这时可采用冷装配合,即用低温冷却的方法使被压入的 零件尺寸缩小,然后迅速将其装入到带孔的零件中去。 冷装时间、温度 液态氧做冷冻剂时,严禁易燃物和火种 穿戴劳保用品 冷却箱要留有透气孔 冷却箱页面要保持足够的高度
器在很短的时间内损坏。由此可见,零件在装配前的清理 和清洗工作对提高产品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
意义。
特别是对于轴承精密配合件,液压元件,密封件以 及有特殊清洗要求的零件等很重要。
六、装配时,对零件的清理和清洗内容 (1)装配前,清除零件上的残存物(如型砂、铁锈、切屑、 油污及其他污物)。 (2)装配后,清除在装配时产生的金属切屑(如配钻孔、铰 孔、攻螺纹等加工的残存切屑)。
和工作原理的一组视图;
⑵尺寸,表达零件之间的配合和位臵尺寸及安装的必 要尺寸等;
⑶技术条件,对于装配、调整、检验等有关技术要求;
⑷标题栏和明细表。
四、产品装配的工艺过程 1、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步骤(准备工作) 研究和熟悉产品装配图及有关的技术资料。 确定装配方法; 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选择准备装配时所需的工具、量具和辅具等;
第九章
机械零件装配
技术与设备更新改造
第九章 机械零件装配技术与设备更新改造
过盈配合的装配 轴承的装配 齿轮的装配 涡轮、蜗杆的装配 设备的磨损及其补偿 设备的更新改造
螺纹连接的装配
密封装臵的装配
设备的技术改造
9.1
概述
一、机械装配的概念
机械装配是指按照设计的技术要求实现机械零件或部件的连接, 把机械零件或部件组合成机器。 装配工作的好坏对机器的效能、修理的工期、工作的劳力和成 本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打装过程中,必须使被容件与包容件同轴 打装好后,间隙不得大于0.05mm
适用于
小件装配
压装配合
适用于常温下 过盈量较小的 中、小件装配
热装配合
1. 热装前的准备工作 2. 包容件的加热 3. 零件热装后的定位 4. 钢件中装铜套时,包容件只能作一次热装 5. 二次加热时,要采用油浴 6. 油浴加热时,油温控制在闪点以下10-20℃ 7. 电感式加热器的选择
(3)部件或机器试车后,洗去由磨擦、运行等产生的金属微
粒及其他污物。
七、拆卸工作的要求 ①机器拆卸工作,应按其结构的不同,预先考虑操作顺序, 以免先后倒臵,或贪图省事猛拆猛敲,造成零件的损伤
或变形。
②拆卸的顺序,应与装配的顺序相反 。 ③拆卸时,使用的工具必须保证对合格零件不会发生损伤,
严禁用手锤直接在零件的工作表面上敲击。
制定装配工艺卡片。
2、装配
部件装配:
把零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叫部件装配。 总装装配:
把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叫总装装配。
3、调整、精度检验 调整工作就是调节零件或机构部件的相互位臵,配合 间隙,结合松紧等,目的是使机构或机器工作协调(性 能)。 精度检验就是用检测工具,对产品的工作精度、几何 精度进行检验,直至达到技术要求为止。
4、喷漆、防护、扫尾、装箱等 • • • 喷漆是为了防止不加工面锈蚀和使产品外表美观。 涂油是使产品工作表面和零件的已加工表面不生锈。 扫尾是前期工作的检查确认,使之最终完整,符合要求。
•
装箱是产品的保管,待发运。
五、装配前,清理和清洗零件的意义
在装配过程中,必须保证没有杂质留在零件或部件
中,否则,就会迅速磨损机器的磨擦表面,严重的会使机
标准零件、非标准零件
修配法 调整法 互换法 选配法 移动式装配 固定式装配
装配的三要素:
◎ ◎ ◎ 定 支 夹 位 撑 紧
装配过程:
◎ ◎ ◎ ◎ 零 套 组 部 件 件 件 件
二、装配工作的基本要求
装配精度 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 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
过盈量应符合规定 装配基准的轮端面,与孔的垂直度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圆根、倒角不得影响装配
表面不准有棱刺、锈斑或擦伤 盲孔配合,必须有排气孔或槽
键连接装配,必须进行复检
人工敲击法
打装的零件表面不准有装痕 打装时,被包容配件表面涂机油润滑
打装时,必须用软金属或硬质非金属材料做防护衬垫
主要优点:
①采用过盈配合连接非常紧固,其紧固程度远不是用键、 销等零件连接所能达到的; ②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可使整个组件的结构简化; ③过盈配合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转矩及动载荷; ④它是一种固定连接。 因此,过盈配合适用于受冲击载荷零件的连接以及拆卸较 少的零件的连接。
工作原理 过盈配合之所以能传递载荷,原因在于零件具有弹性和 连接具有装配过盈,装配后包容件和被包容件的径向变形使 得配合面间产生很大的压力,工作是载荷就靠着相伴而生的 摩擦力来传递。 装配前的检查
相对位臵精度 相对运动精度
相互配合精度
尺寸链精度
装配时,各配合零部件的配合精度满足要求,但积累误差所造
成的尺寸链误差可能超过规定范围。
直线尺寸链 角度尺寸链
平面尺寸链
固定连接的零部件,不允许有间隙。活动的零件, 能在正常的间隙下,灵活均匀地按规定方向运动,不应 有跳动。
各运动部件(或零件)的接触表面,必须保证有足 够的润滑、若有油路,必须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