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练习五

合集下载

(2023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PPT课件

(2023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PPT课件
答:奇思5分能打205个字。
(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奇思7分能打完吗? 41×7=287(个)
325>287 答:奇思7分不能打完。
(3)妙想每分比奇思多打6个字, 她7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
(41+6)×7 =47×7 =329(个)
329>325
答:妙想7分能打完。
小马每天从家出发驮着粮食去磨坊,先上山, 要走9分,走630米;再下山走8分到达磨坊。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六 乘法
练习五
1. 圈一圈,算一算。 15×6= 90
24×4= 96
2. 填一填。 54×4= 216 × 50 4 4 200 16
200 + 16 = 216
91×9= 819 × 90 1 9 810 9
810 + 9 = 819
102×7= 714 × 100 2 7 700 14
多1 少1
6×999 =5994
(所写 算式不 唯一)
北师大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6 乘法
练习五(1)
复习旧知
乘法计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一次进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
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 别去乘另一个乘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再把 所得的积相加。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 位进几,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填一填
54×4= 216 × 50 4 4 200 16
200 + 16 = 216
91×9= 714 × 90 1 9 810 9
810 + 9 = 819
102×7=714 × 100 2 7 700 14

精美课件《练习五》PPT课件 人教数学二年级上册(最新)

精美课件《练习五》PPT课件 人教数学二年级上册(最新)

68-30= 38 61-20= 41 76-40= 36
24-9= 15
42-4= 38
No
41-7= 34
Image
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减,再加整十数。如 果被减数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复习旧知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口算下列各题。
18+16= 34
48+15= 63
32+26= 58
34+29= 6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90-34-26= 30 65-18+39= 86 71-(65-43)= 49
巩固练习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6+(86-59)=53
64-(17+28)=2119
.
17 64

+ 21 8 - 4 5
45 19
巩固练习
计算。
47 64 26
先算60-50=10 再算5-4=1
No
10+1=11
Image
举手回答: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两位数减法的口算方法。
巩固练习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练一练 在( )填上合适的数。
(1)口算78-65时, 先算( 78 )-( 60 )=( 18 ),
No Image
再算( 18 )-( 5 )=( 13 ),
复习旧知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一个算式里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要按照 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15+34-22= 27 49 27
60-35+26= 51 25 51
复习旧知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课练答案完整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课练答案完整版

除法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1. 1 10 11 2 20 23 1 10 112.32 21 12 13...1 11...1 12 (1)二1.46÷2=23(名) 2.80÷4=20(页) 84÷4=21(页)拓展应用小宁拍得快除法的验算一 1.10 12 32 96 10 12 22 88 10 11 14 482.12 11 11...1 11...1 24...1 11...1 11...2 21 (3)3.12 13 23二 1.80÷4=20 2.68÷6=119(段)…2(米) 3.85÷2=42(辆)…1(个)4.88÷8=11 88÷4=22(元)5.120-72=48(页) 48÷4=12(页)拓展应用 47 38练习一一1.20 31 32 96 20 21 11 22 10 11 23 392.32 12...2 31 21 (2)二1.45÷2=22…1 2.98-14=84 84÷4=21 3.89÷8=11…1 8-1=7拓展应用86÷4=21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1.8 5 8 9 8 7 8 5 8 2.15 18 14 12 14 15 (3)3.23 11…2 21 28 17…2 24…14.略二1.6÷3=2 48÷6=8 2.100-48=52(元)52÷4=13(本)3.60÷4=15(组)60÷5=12(组)4.90÷5=18(人) 90÷6=15(只)5.80÷6=13(本)…2(本)14*6-80=4(本)拓展应用 2 1 3商末尾有零的除法一 1.11 22...2 13 10...3 20...1 10...4 2.20...2 20...3 10...4 30....1 20..1 10 (5)3.10….2 30….14.略二1.42÷4=10...2 2.96÷9=10...6 3.43÷4=10...3 4.69÷8=8...5 8+1=9 5.83÷8=10 (3)10+1=1拓展应用50+2=52 52÷2=10…2 10+1=11练习二一1.20 24 4 20 11 23 2.11 11 12 12 12 123.22..2 15 23...1 10...4 20...1 21...1 4.18 13...3 20...1 12 (4)二12 20 26三1.72÷3=26 64÷4=16 26﹥16 2.39+45=84 84÷2=21 3.38-16=22 22÷2=114.95÷8=11…7 11+1=125.20 15 12 10拓展应用18复习(1)一1.32 10 34 12 24 12 100 30 7 12 12 32 2.14 19 17 17 10...2 35 3.23 10...2 14...1 25 (1)二1.4 5 2.5 16 2 82 3.10 4 4.6 5.12 6.10 18 112三略四1.96÷6=16 96÷8=12 2.45+39=84 84÷4=21拓展应用75÷2=37...1 63÷4=15 (3)复习(2)一1.20 60 12 64 48 23 11 22 23 55 39 10...3 2.18 10. (7)二 1.90÷2=45 45÷3=15 2.98-38=60 60÷6=10 3.96÷6=16 96÷4=24 4.50÷4=12 (2)拓展应用 4 3或1 7单元练习一1.14 2.16 3.22…3 4.84 5.﹤=﹥﹥﹤﹥ 6.6 83 二略三1.30 10 13 20 65 22 70 21 31 902 80 9002.16 19 27 13 14 10...5 10...4 16..1 15 (4)四1.42÷2=21 2.85÷5=17 3.100-74=26 26÷2=13 46÷2=23 4.86÷6=14 (2)5.49+47=96 96÷3=326.54-18=36 36÷3=127.96÷8=12 15﹥12 成套买合算二认数认识整千数一1.4 4000 8 8000 1 10000 2.5000 9000 2 6 3.个五 4.2000 3000 50005.六千三千一万6.2000 3000 4000 5000 7000 9000 10000 接近一万二7000 9000 6000 9000 1000 3000 6000 3000 10000 10000 2000 3000三略四1.3000+7000=10000(元)7000-3000=4000(元)2.8000-3000=5000(千克)3.10000-7000=3000(米)10000-8000=2000(米)4.8000 10000 5000拓展应用7000或1000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1)一1.2315 两千三百一十五 2.4589 6772 7200 833 3.6003 4760 5 7 44008 四千零八二略拓展应用2400 4200 4020 4002 2040 2004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2)一1.7 1 8 4 5065 2.4008 3090 3.1000 9000 4.4500 8006 8206 1351 3500 5.3080 3180 3280 4000 4100 4200 5999 6000 6001 6050 7060 8070 6.4600 7300 5000 6400 10000 1400 6000 9000 5300 400 6300 2000拓展应用3210 6420 9630比较数的大小一1.10000>9977 4205>4025 2.> < > > > < < < 3.4000 2000 5000 3000 7000 7000 7000 8000 6000 9000 4.9001 9002 9003 9004 9004 9001二1.第一个打钩 2.第二个打钩三1.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三 2.尼罗河长江亚马逊河3.3000 5000 6000 6195-3010=3000拓展应用3000米1550米练习三一 1.四千 5 5308 2.略 3.4320 2034 4.4 5 2 1 0 5.1095 1105 1115 3004 3104 3204 6000 6001 6002 1000 999 998二1.电脑,空调8800-2800=6000(元)6800+2000=8800(元) 2.华山,庐山华山,黄山华山>黄山>泰山>庐山拓展应用9个9449 2002单元练习一1.6000 8 2.5 四 3.4035 4.< < > 5.10000 9999 6. 6000 8000 10000 7.8844 4028 3260 8.液晶电视机洗衣机9.8520 2058 10.4 7 5二DDCC 三4000 1500 9000 2000 600 10000 4400 8000四1.500+1000=1500(米) 2.400+600=1000(米)1500-1000=500(米) 3.10000-8000=2000(米)4.4000+600=4600(米)5.学校,购物大厦1100+2030=3140(米)2600-2000=600(米)三千克和克认识千克一2 2 1 二连线略三1.25*3=759(千克)2.72÷6=12(千克)3.12*4-18=30(千克)拓展应用300+300-500=100认识克一1.克克千克克克千克克克 2.2000 7 1 8000 10 9 5000 3000 3.< < > < = =二1.40*100=4000(克)=4(千克)2.1千克=1000克1100-1000=100(千克)3.460-260=200(克)拓展应用小林:100-66=34(千克)小华:100-68=32(千克)小红:66-32=34(千克)练习四一1.克克吨千克克千克克 2.< < = < 二B B C C三1.2000克=2千克3*2+3*4=18(千克)2.1千克=1000克1200-1000=200(克)3.25*4-55=45(千克) 拓展应用40-21=19(千克)19*2=38(千克)40-38=2(千克)单元练习一1.克千克克克千克千克克千克 2.3000 8 4000 5 3.< = > > < >4.5 40005.50千克(√) 26千克(○)6.千克克克千克二 A D C D C三1.3.5-2=1.5千克=150克 2.800-600=200(克)400+600=1000(克)=1(千克)800-300=500(克) 3.4*500=2000(克) 4.9*100=900(千克)5.(5*30)+(7*20)=290(千克)290<300加和减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一1.48 58 60 48 68 71 59 69 74 150 900 130 1300 120 12002.78 93 62 61 562.78 93 62 61 56二43+21 47+18 37+25 三1.63 79 84 三 2.25+15=40(千克)拓展应用< = >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一1.63 60 58 48 43 40 36 18 56 46 16 6 50 500 50 500 70 700 2.21 18 63 17 23 67 二82-53 80-49 60-23 86-47三1.62-34=28(元) 2.(96-44)÷4=13(个) 3.22 17 17 拓展应用14 30 8 18 30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1)一1.54 72 2.55 95 3.23+18=51 二 1.18+4=22(人)22+18=40(人)2.13×4=52(只)13+52=65(只) 3.25×4=100(只)100+25=125(只)100-25=75(只)4.40-12+35=63(千克) 拓展应用96÷3=32(千克)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一1.26×3=78(元) 2.48÷4=12(个) 3.23×3+18=87(棵)二 1.12+12×4=60(人)48-12=36(人)2.64+64-18=110(朵)拓展应用香樟最多,银杏最少练习五(1)一 1.93 54 37 74 35 25 76 66 26 2.26+54 49+28 74-29 3.53 24 94 2926 16 38 26 二1.63+19-32=50(张)2.90-(36+40)=14(千克)3.略拓展应用小宇10岁,爷爷70岁,爸爸38岁练习五(2)一1.28+38+28=94(本)2.18+18×3=72(棵)3.36+36-8=64(人)二1.98-41=57(页)57÷3=19(页)2.38+18=56(页)100-56=44(元)3.4.略拓展应用三年级64人,二年级16人练习五(3)一1.42 56 14×3+14=56 2.27+15+27=69 3.39+39-34=44 二 1.16+16×3=64(朵)16×3-16=32(朵)2.76×2-27=125(下)3.3×12+4×36=180(株)4.(32+14)×2=92(筐)拓展应用25×2=50(年)50×3+10=160(年)单元练习一1.略 2.60 18 62 68 3.> < > > < > 4.23 30 36 28 49 5.,54 33 36 28 49 6.65 27二D C C D 三34 16 20 72 54 13 21 14 54 90 21 80 79 11 12四1.65+65+38=168(元)2,.100-39×2=22(元) 3.16+16×4=80(元)4.28×3-28=56(只) 5.3×11-4=29(岁)6.12×6=72(秒)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一1.除了最后一个用三角形,第二个 2.6:00 9:00 17:20 20:30 3.7:00 13:00 12:00 24:00 4.1时7时20分11时50分5时30分二1.8 30 9 30 2.7 30 9 303.8 21 21 8 拓展应用上9 30 11 15简单的时间计算一1.13:00 20:20 22:15 3:00 12:00 凌晨12:00 19:00 6:002.6:00 11:50 17:00 18;00 19:00 21:003.3 204.30二1.22:30-19:30=3 2.5:30=17:30 17:30-8:00=9:30 3.24-17=7(时)7+3=10(时)10×12=120(个)拓展应用不会单元练习一1.分钟分钟小时小时分钟秒 2.6:00 7:00 13:30 16:35 19:00 22:303.4时下午1时早上晚上7时上午8时晚上11时下午1时30分4.8:00(20)——8:20(3)——11:20 二、三略四1.24-9=15 2.11-8=3 240÷3=80 3.14:20-13:15=1:05 4.20:30-8:30=12 12-1=115.11:30-8:30=3:30 18:30-13:30=4:30 3:30+4:30=86.22:00-18:00=47.16:40+1:40=18:20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1.四对相等 2.四直角 3.长宽边 4.8 15 12 5.8 4 二A C 三略拓展应用8认识周长一C A C C 二3+7+5=15(厘米)4+6+3+5=18(厘米)10+3+7+6+5=31(厘米)5+5+5=15(厘米)(6+7)×2=30(厘米)2+2+2+2+8+8=24(厘米)三(6+4)×2=20(厘米)拓展应用100-4=96(厘米)96÷2=48(厘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一1.20 2 20 3 32 4 9 5 34 40 52 104 二√××√三 1.(50+21)×2=142(米) 2.20-4=16(米)(20+16)×2=72(米)72×2=144(米) 3.(34+16)×2=100(厘米)100÷4=25(厘米)拓展应用 6+5=11(厘米) 11×2=22(厘米) 2+2=4(厘米) 22+4=26(厘米)练习六一1.12 1200 18 1800 40 4000 2.4 相等 4 直角 3.8 40 4.48 12二×√×√三 C A C B B A 四1.(15+9)×2=48(厘米)12×4=48(厘米)2.略五 1.(110+50)×2=320(米) 2.长:6+6=12(厘米) 宽:3厘米(12+3)×2=30(厘米)边长:6厘米 6×4=24(厘米) 3.3种拓展应用边长3×4=12(分米)周长12×4=48(分米)单元练习一 1.4 4 对边相等 2.6 3.24 4.30 5.4 6.32 二 B C C A 三(16+7)×2=46(厘米) 15×4=60(米)四 1.16+12×2=40(米)2.80-16×4=16(米) 3.5×4=20(分米)(5+20)×2=50(分米) 4.12-9=3(厘米)(9+3)×2=24(厘米) 5.(12+8)×2=4(厘米)40÷4=10(厘米)乘法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 1.600 1200 2.一百一百 600 6 600 3.= > < = 二 1.12 1200 18 1800 40 40002.600 60 64 800 80 88 3000 300 3103.1800 2400 4800 2700 4500 6300三 1.200×4=800(米) 2.(300+200)×8=4000(元) 3.400×7=2800(元)够拓展应用 300×4=1200(米)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一 1.三三四四四三二1.948 2152 2562 2.648 1572 2632 3.1104 1620 834 2608 3682 6156 三1.426×6=2556(千米) 2.245×8=1960(元)1960<2000 够练习七(1)一 1.略 2.1200 2800 369 4000 2400 464 3.840 1344 2848 2232 2511 3960二 1.125×8=1000(克)=1(千克) 2.345×6=2070(厘米) 拓展应用 1 9 8 0练习七(2)一 1.1200 2400 2400 1200 2400 2400 2.944 三 1490 四 1758 四 3.1 9 4.1744 1985 2472二 1.(124+26)×2=300(米) 2.264×3=792(米)792-264=528(米) 3.243+138×5=933拓展应用 138×7=966 715×5=3575 答案不唯一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一 1.0 0 6 8 0 0 0 0 2.906 3020 5663 3.> > < < 4.1206 2024 540 5.1848 2849 3024 2409 6354 1008 二1.105×6=630(元)2.略拓展应用 1.2 4 6或8 2.2或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一 1.13×3=39 39 1 390 2.2 3 3.三四二1.156 1560 90 900 88 880 2.2940 1400 4500三 1.240×4=960(棵)2.5×130=650(千米)650+240=890(千米)3.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拓展应用 451×9=4059 670×5=3350答案不唯一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一1.24 15 2.40 120 二1500 1416 1950 3424 三1.120×5×8=4800(元) 2.3×16×7=336 3.70×9×7=4410 4.12×9×4=432 拓展应用4×5×3=60(分钟)练习八(1)一 1.2800 480 4000 96 5400 840 2.998×4 604×7 790×5 3.3248 1520 2836 3680 1700 3160二 1.108×5=540(元) 2.160×7=1120(个) 3.3990 1248 3600 拓展应用 6 6 6 6练习八(2)一 1.连线略 2.1260 2412 3048 二 1.138×4+346=898 2.860+860×2=2580 3.78×5×6=23404.9×4×12=432 拓展应用 642×8 468×2复习(1)一1.0 2.2 3 二×√×× 三1.72 1000 912 4200 5400 840 2.1824 1824 2000 2000 1188 1188 3.972 2842 6000 2712 4320 3042 4.略 拓展应用 1090 2090 3090 4090 5090 6090复习(2)一1.5600 5400 690 840 99 848 2.2670 6000 6327 二1.320×4=1280(米)2.25×6×3=4503.208×8=1664(元)1600<1664不够 380×4=1420(元)1600>1420够208×6+380=1628(元) 380×2=760(元)1000-760=240(元) 拓展应用 42×8×2=672(米)单元练习一××√×× 二B A C C C 三1.0 86 5600 707 960 900 1600 5000 720 2.2716 936 3530 2880 2406 5200 3.960 936 1456 2300 四 1.180×6=1080(张)2.38×6×4=912(元)3.114×4=456(人)456-358=98(人)4.3×2×118=708(元)5.136×3=408(元)408+136=544(元) 408×7=2856(元)6.240×4=960(米)520×2=1040(米)观察物体观察物体(1)一1.正 侧 上2.略3.侧 正 二略 拓展应用 2观察物体(2)一1.侧 正 上2.上 正 侧 3.略 二√×× 三⑵⑷ ⑴⑶ ⑴⑶ ⑵⑷ 拓展应用10 10单元练习一1.小华,小明,小芳,3 2.略 3.9 15 4.上面 二×√×√√×三 1.B C 2.A B C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1)一1.A B A C C 2,3.略 拓展应用 可能是土,也可能是王统计与可能性(2)一1.红 大 2.B 大;A C 小 3.略 二1.45 19 11 11 4 苹果 其他 相等 2.白,黄,绿,红 三C C B 拓展应用 A练习九一1.15 7 3 2.36 10 20 6 10 8 9 二略 三1.C A A 2.略 四1.62 20 17 15 10 2.跳绳,跳皮筋,打篮球,打乒乓球 拓展应用 大部分涂绿色,少部分涂红色和蓝色,并且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面积相等。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 教学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 教学课件

2000米
( 3000 )米
0
1千米
( 2 )千米
( 3 )千米
2.行1千米需要多少时间?把出行方式和相应的时间连
接起来。(教材P28 第2题)
15秒 15分 时
4秒 4分 1小时
1秒 1分 1小时
三、新知应用
3.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教材P29第9题)
(1)字典厚40毫米。
100米我大约要走
我坐3站公共汽车,每
200步,从家到学校我
站约500米,大约1500米远。
走了600步,大约300米。
走100米我大约要用 2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 约要走10分钟,约500米。
估计一下,从你家到附近的商店大约有多远。
三、新知应用 1.填一填。(教材P27做一做)
( 1000 )米
➢ 认识毫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
比较精确时,如1分硬币、银行卡、身份证、 橡皮擦等的厚度都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24页第1、2题。
3 测量
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新课引入
1.你认识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
2.测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什么作单位? 毫米
我量出的长是……
我量出的宽是……
数学书的厚度 不到1厘米,怎么办?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 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二、例题讲解 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
1厘米=10毫米
二、例题讲解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
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2019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时作业(全册含答案)

2019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时作业(全册含答案)

2019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时作业(全册含答案)1.1秒的认识1.填一填。

(1)钟表上有三根针,我是最长最细的那一根,我走一圈是1分钟,我是()针。

(2)秒针从3走到10经过了()秒,从10走到3经过了()秒。

2.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明刷牙大约用了3()。

(2)小强跑50米大约需要10()。

(3)脉搏跳动10次大约用了8()。

(4)爸爸每天工作8()。

第()跑道的男生跑得最快,第()跑道的男生跑得最慢。

1.2 时、分、秒的简单换算1.填一填。

3时=()分 4时=()分5分=()秒 2分=()秒2分30秒=()秒 1时20分=()分2.比大小。

40秒○1分 1时○52分2时○90分 240秒○3分1.3 计算经过时间1. 比大小。

2时30分○150分 1时20分○80分2.蓝天小学要求学生上午7:40到校,但是值日生需要提前10分钟到校做值日,值日生最晚什么时候到校?3.奶奶今天早上6:30去广场锻炼身体,比昨天提前了15分钟。

她昨天什么时间去锻炼身体?1.4 练习一1.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看一场电影大约需要2()。

(2)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不少于10()。

(3)明明跑100米用了17()。

(4)吃一顿饭大约用了15()。

2.判一判。

(1)小强跑50米,用了13分。

()(2)分针从1走到3,经过了2分。

()(3)从8时30分走到9时,经过了70分钟。

()3.比大小。

100分○1时 2时○120分 120秒○2时8分○8秒 90分○1时40分 15分○2时1.口算。

41+33= 32+24= 58+12= 37+27=53+36= 37+54= 32+46= 15+65=2.学校买了一些故事书,分给二年级29本,分给三年级36本。

一共分了多少本故事书?3.小亮说:“我收集了56枚邮票”;小军说:“我比小亮多收集了37枚邮票”。

小军收集了多少枚邮票?1.口算。

48-14= 48-24= 53-29= 60-25=56-35= 43-15= 63-48= 80-26=2.学校买了一些乒乓球,分给二年级28个,分给三年级33个。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 习题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  习题课件
2米=20分米 20÷4=5(分米) 答: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5分米。
一根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 绳子有多长?
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清楚对折两次 也就是折成了4段。 4÷4=1(分米)
答:每段绳子长1分米。
选择适合的长度在( )里画“√”。
长 3厘米 3分米 3米
( ) ( ) (√ )
练习
5分米○>5毫米
5分米=500毫米
6厘米○= 60毫米6厘米=60毫米9毫米 Nhomakorabea< 3分米
3分米=300毫米
8毫米○< 2厘米
2厘米=20毫米
1米○>7分米
1米=10分米
4分米○< 4米
4米=40分米
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 单位用毫米表示。某地一天的日降水量为120毫米, 今天下的是什么雨?
(3)黑板长30分米。(√ )
(4)小红家距奶妈家20千米,她最好步
行去。( × )
算一算。 7千米-1000米=( 6000 )米 5000米+3000米=( 8 )千米 390米+( 610 )米=1千米 4千米-1千米500米=( 2 )千米( 500 )米
王老师从家步行到学校,每天往返两次他家距离 学校2千米。王老师每天走多少千米?
120毫米=12厘米 答:今天下的是中雨。
日降水量 小于1cm 10-25cm 25-50cm
术语 小雨 中雨 大雨
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段做凳子腿。 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分析: 凳子的高即为每条腿的长度,锯 成同样长的凳子腿也就是把2米平 均分成4份,用除法计算。
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段做凳子腿。 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练习五(共15张PPT)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练习五(共15张PPT)

学以致用 98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 练习五 人教版(共15张PPT)
学以致用
25 40 46 63
71
80 68 45 18
9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 练习五 人教版(共15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 练习五 人教版(共15张PPT)
学以致用
72
21
98
39
80
31
97
81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 练习五 人教版(共15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 练习五 人教版(共15张PPT)
学以致用
47
27
64
44
26
6
3
43
56
96
34
74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 练习五 人教版(共15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 练习五 人教版(共15张PPT)
学以致用
80
30
86
58
54
49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 练习五 人教版(共15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 练习五 人教版(共15张PPT)
学以致用
93 4
2
62 42
0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 练习五 人教版(共15张PPT)
学以致用 17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 练习五 人教版(共15张PPT)
学以致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 练习五 人教版(共15张PPT)
84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 练习五 人教版(共15张PPT)
学以致用
90
96
79
99
72 68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3 毫米 分米的认识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3 毫米 分米的认识课件
2米 = 20 分米 20÷4 = 5(分米) 答: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 5 分米。
拓展练习
6. 有一些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拉紧后如下图。
[教材P25 练习五 思考题]
这 3 个铁环连在一起有多长?
4 + 4 + 4 = 12 (厘米) 5 + 5 + 5 + 5 = 20 (毫米)
20毫米 = 2 厘米
数学书的长 大约是……

宽大约是……
厚大约是……
同学们估得准 确吗?用尺子 量量看!
探究新知 我量出的长 是 26cm。
易错点:用尺子测量时,要用0刻度线对准边的一端。
探究新知
我量出的宽比 18cm多,但 不到19cm。
易错点:用尺子测量时,要用0刻度线对准边的一端。
探究新知
数学书的厚度 不到1cm,怎 么办?
20÷4 = 5(厘米)
答:每段绳子长 5 厘米。
巩固练习
2.按要求画线段。[教材P25 练习五 第6题] (1)画一条长5厘米8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用刻度尺画,标出起始和末尾的两点,用直直 的线连接两点,并在线段的下方标明所画长度。
巩固练习
3.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10毫米 =( 1 )厘米 10厘米 =( 1 )分米 10分米 =( 1 )米
新课导入
2.思考后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2个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2个1厘米里面有20个1毫米。
(2)5个10厘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5个10厘米里面有5个1分米。
基础练习
1.一根长4分米的绳子,对折后再对折,每段绳子 有多长?[教材P25 练习五 第10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练习五人教版(共17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练习五人教版(共17页)
7.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 感主要 表现为 环境对 人的亲 和性、 生活性 和人对 环境的 依恋感 、归属 感。
返回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3 测量
练习五
复习旧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练习五
复习旧知
1毫米大约是1分硬币 的厚度;1厘米大约是指甲 盖的宽度;1分米大约是手 掌的宽度。
返回
练习五
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高1(分米) 宽5( 毫米) 长16( 厘米)
返回
练习五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返回
练习五
一根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 绳子有多长?
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清楚对折两次 也就是折成了4段。 4÷4=1(分米)
答:每段绳子长1分米。
返回
练习五
巩固练习
1. 选择适合的长度在(
)里画“√”。
长 3厘米 3分米 3米
( ) ( ) (√ )
黑板
长 7厘米 7分米 7米
( ) ( √) ( )
6分米=( 60 )厘米
6分米是6个10厘米
返回
练习五
练习
在○里填上“>”“<”或“=”。
5分米○>5毫米
5分米=500毫米
6厘米○= 60毫米
6厘米=60毫米
9毫米○< 3分米
3分米=300毫米
8毫米○< 2厘米
2厘米=20毫米
1米○>7分米
1米=10分米
4分米○< 4米
4米=40分米
返回
练习五
7分米5厘米○= 75厘米
返回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练习五人教版(共17页)
练习五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课件集(全单元共5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课件集(全单元共5课时)

二、探究新知,认识毫米
(二)合作探究,认识分米
想一想:1分米里有几个1厘米?
1分米= 10厘米
二、探究新知,认识毫米
(二)合作探究,认识分米 想一想,在我们身 边哪些物体的长度 大约是1分米?
二、探究新知,认识毫米
(二)合作探究,认识分米 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分米?
观察米尺,数一数1米里 面有几个1分米? 1米=10分米
二、探究新知,认识毫米
(三)自主学习例3
20 2
8 8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7分米=( 70 )厘米 5米=( 50 )分米 60毫米=( 6 )厘米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3题。
分米
毫米
厘米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4题和第5题。
9 20 60 1
1吨=1000千克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一)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1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 有( 1000 )千克,也就是( 1 )吨。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100个10千克是1000千克, 也就是1吨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二)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小组活动 (1)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
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
(2)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3)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 质量是1吨。 (4)分组汇报结果。
第三单元
测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米的认识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过哪几个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
想一想,毫米和厘米之间
有什么关系?厘米和米呢?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ppt课件全套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ppt课件全套人教版
1米=10分米。
方法二:根据已学的关系推导。 1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想一想: 1米=_10_分米
方法点拨:
分米是一个比厘米大,但比米小的长 度单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讲解源于《点拨》)
探究点 2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
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12
动手操作
量一量你的各种文具的长度,并在小组内 说一说你的操作方法。
13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教材P22做一做第1题、第2题)
1. 填一填。
2 厘米 8 毫米
2. 量一量。
4 厘米 2 毫米
_8__毫米
_1_3_毫米
_2_5_毫米
14
探究点 3 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 长度是1毫米。
20
2.我是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1)毫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 )√ (2)1根手指的宽大约是1毫米。( ×) (3)一张公交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 (4)一只蚊子身长约3毫米。( )√
21
3.填一填。 (1)
3
2
(2)
6
5
22
4.量一量。 下图中书签的长是( 28 )毫米,宽是(
你是怎么想的? 桌子的高是80厘米,还可 以表示成8分米。
我是这样想的。
想:10厘米是1分米, 80厘米里面有8个10厘米。 80厘米=8分米
对啦!80厘米也就 是8分米。
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米、分米、 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吗?
1分硬币的厚度大 约是1毫米。
身份证的厚度 大约是1毫米。
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8
你知道吗? 人的手指甲约10天长1毫米, 脚趾甲约20天长1毫米。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教材第4页“做一做”118010教材第5页“做一做”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练习一1.少于1分钟多于1分钟2.时秒分4.>>><>=5.2秒2分5分8.11:4020分12:004:1545分5:0025分5:259.9时15分+25分=9时40分11.(1)9时-8时20分=40分(2)做眼保健操(3)7时30分路上用的10分钟应从7时40分去掉(4)10:55—11:35教材第10页“做一做”(1)33+36=69(张)先算30+30;再算3+6。

(2)36+38=74(张)先算36+30=66,再算66+8。

教材第11页“做一做”88328394549练习二1.47545940667278782.82997787908958513.834.616.471952107.15248.884教材第14页“做一做”660490710600120920190650练习三1.77050036080600810190602.850-780=70(千克)3.8506909705204.1505.(1)(2)7.218接近220700-220=480(元)8.245看作240187看作180240+180=420(元)420>400不够9.6402209905305005010.32011.9012.350-280=70(米)或350+280=630(米) 13.610大约剩下多少瓶饮料?528看作530184看作180530-180=350(瓶)上午比下午大约少卖多少根雪糕?219看作220392看作390390-220=170(根)教材第19页“整理和复习”1.8752805692444450 2.990850640820280210290360 3.441看作440632看作630630-440=190(个)练习四2.<<><><3.(1)405看作400600-400=200(米)(2)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比广州塔大约矮多少米?468看作470600-470=130(米)教材第22页“做一做”1.28422.131225教材第23页“做一做”70506练习五3.分米毫米厘米4.91200607.毫米分米18.><=><<9.2米=20分米20÷4=5(分米)10.4÷2÷2=1(分米)思考题:5×4=20(毫米)=2(厘米)4×3-2=10(厘米)教材第27页例5“做一做”1000230003练习六1.千米毫米米3.千米即1000米中有20个50米,要游20个这样的长度4.80001620005.厘米分米8.400+400+400+400+400=2000(米)2000米=2千米9.(1)√(2)×(3)×(4)×11.340003513.20个100米是2000米,即2千米15.12时-8时=4时80+80+80+80=320(千米)320>308能到达教材第32页例7“做一做”2.2200204教材第32页例8“做一做”65000教材第33页“做一做”6张5元或4张5元和5张2元练习七2.克吨千米3.7000196006.×√×7.(1)有三种方案①7条小船②1条小船和4条大船③4条小船和2条大船(2)第②种方案最省钱教材第37页“做一做”9995978955991190971345158教材第38页“做一做”2438031014162练习八1.408795975909 2.96580413805953291079 4.73193260193961911008.(1)85+148=233(元)(2)买一个书包和一个耳套148+39=187(元)(3)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耳套要多少元?85+39=124(元)10.888+88+8+8+8=1000教材第41页“做一做”82323020330428839559149教材第42页“做一做”232364109480练习九1.182********2.892-265+403=1030(位)892+265+403=1560(位) 5.39166138159105 6.632274012797.10531017958.904731479732 10.919910294493611429600 11618739511.(答案不唯一)8 9 4- 4 2 34 7 1 4 6 9+ 3 3 48 0 38 4 5+ 5 59 0 012.194+248+165=607(米)14.按下面的方案,运6次。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习题课件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习题课件

排列组合
总结词
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
详细描述
排列组合是数学中研究不同顺序和组合方式的一门分支,对 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是理解基本概念,如排列和组合 的差异,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逻辑推理题
总结词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详细描述
逻辑推理题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信息,学生 需要推断出正确的结论或答案。这类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间问题
总结词
涉及时间计算和时间表达方式的应用 题。
详细描述
这类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时间单位的 理解和计算,例如时、分、秒之间的 换算,以及时间的加减运算。例如, 小华晚上10:00睡觉,早上7:00起床 ,他每天睡多少时?
距离问题
总结词
涉及距离、速度和时间之间关系的计算题。
详细描述
这类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关系的理解,通 常会给出速度和时间,要求学生计算距离;或者给出距离和时间 ,要求学生计算速度。例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 驶,2小时后行驶了多少千米?
不同图形
学会区分不同图形,并分别进 行计数。
组合图形
能够识别组合图形,并按照组 合方式进行计数。
图形面积计算
总结词
掌握面积计算方法
长方形面积
学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即长乘以宽 。
圆形面积
了解圆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即π乘以 半径的平方。
三角形面积
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即底乘 以高再除以2。
04
练习题四:逻辑推理
题目2
妈妈买来一些糖果,小华第一天吃了 这些糖果的一半少5颗,第二天又吃了 剩下的一半多5颗,最后还剩15颗。 这些糖果一共有多少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长 6 ( 毫米)Fra bibliotek一步长 5 ( 分米)
厚( 2 )毫米 答案不唯一
(教科书第25页练习五7)
8. 在 ○ 里填上“> ”“< ”或“=”。
5分米 ○> 5毫米
8毫米 ○< 2厘米
6厘米 ○= 60毫米
1米 ○> 7分米
9毫米 ○< 3分米
4分米 ○< 4米
(教科书第25页练习五8)
9. 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根 做凳子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教科书第25页练 习五思考题)
3×4 −2 = 10(厘米)
答 : 这3个铁环连在一起长10厘米。
三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在比较长度的大小时,先看单位是否 一致,若一致,就比较前面数值的大小, 若不一致,就把它们换算成同一级的单位 后,再进行比较。
课后作业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2米 = 20分米 20÷4 = 5(分米)
答:这个凳子的高大 约是5分米。
(教科书第25页练习五9)
10*. 一根 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 每段绳子有多长? (教科书第25页练习五10)
2×2 = 4(段) 4÷4 = 1(分米) 答:每段绳子长1分米。
5×4 = 20(毫米)= 2(厘米)
4. 90厘米=( 9)分米 100毫米=( 1)分米 2米=( 200)厘米 6分米=( 60)厘米
(教科书第24页练习五4)
5. 先估计,再测量。
(教科书第24页练习五5)
6. 按要求画线段。 (教科书第25页练习五6) ①画一条长 5 厘米 8 毫米的线段。
②画一条长 1 分米的线段。
7.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测量
练习五
一 复习回顾
填一填 7厘米=( 70)毫米
从中可以总结 出哪些规律?
100厘米=( 10)分米
3米=( 30)0 厘米
10厘米+200毫米=( )3 分米
换算规律
×10 米
分米 ×10
厘米 ×10
毫米
÷10
÷10
÷10
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 10,高级单位换 算为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为高 级单位除以进率。
二 强化巩固 1. 先判断下面哪个图形是正方形,再量 一量,看你判断得正确吗。
第一个图形是正方形。 (教科书第24页练习五1)
2. 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作单位)。
(教科书第24页练习五2)
3. 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高 1( 分米) 宽 5( 毫米) 长 16( 厘米)
(教科书第24页练习五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