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doc
供应室查对制度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拟订日期
权责部门
机密等级
版次
拟订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1.目的:
为了规范供应室查对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护理部
3.作业办法:
3.1住院部准备器械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打包者、检查者均签上自己的姓名或代号。
3.放器械包时,查对:包名、消毒日期,消毒效果指示标记是否达到要求。
3.3回收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初步处理是否达到要求。
3.4质控员与消毒员共同测试与检查高压灭菌器效能,化学指示卡是否符合要求,并有记录备查。
4.本制度自2021年xx月xx日起施行。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1.doc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1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二、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1、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
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2、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三、灭菌质量的监测4.4.1 通用要求4.4.1.1 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4.1.2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4.1.3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
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4.1.4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4.4.1.5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4.4.1.6 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4.4.2 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4.4.2.1 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温度波动范围在+3℃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4.4.2.2 化学监测法4.4.2.2.1 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
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
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4.4.2.2.2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供应室查对制度

供应室查对制度
第一条回收使用过的物品时,应与科室护士清点查对品名、数量、器械性能、零件有无缺损及预处理情况。
第二条准备器械、辅料包装时,须按基数配置,并经两人核对品种、数量、清洁度、器械完好度无误后方可包装。
第三条无菌物品发放时,应查对科室、品名、灭菌指示胶带变色情况、灭菌日期、外包装有无破损。
第四条每日查对物品交换清单,核对基数,及时补充。
第五条库存的器材和物品应定期清点数目,查对无菌物品有无过期、潮湿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供应室查对制度

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器械时查对:查回收物品的完好度、器械初步处理情况、器械数量规格与电脑申请单核对数目是否相符。
2、配置消毒液时查对:原液的品名、规格、有效浓度、配制方法、配制浓度、注意事项。
3、清洗消毒时:清洗前再次查对器械的完好程度,浸泡消毒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制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是否冲洗干净。
4、检查包装区查对:器械的洁净度、器械完好度、器械数量、包装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包内用物是否齐全、包外标签填写是否完整、包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4、灭菌前:查数量、查品名、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
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
6、灭菌后: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包装完好度、查化学指示胶带的变色情况、化学监测是否符合要求。
7、发放时查:查包的名称、数量、灭菌日期、失效期、包外化学指示物变色情况、包装完好度、查下送单与科室是否相符。
8、物资入库时查:厂家批号、物品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灭菌标识、有效期、失效期,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要查对批批检验报告单,并进行抽样检查。
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 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才能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6、物资入库必须查对厂家批号,查品名,查规格.查数量,查质量,查灭菌标示和日期。
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制度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电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
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
3、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露.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满或空的气体罐均应专门放置,班班交接。
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4篇)

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一)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臵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臵的方法,应配臵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才能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____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____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二)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1、消毒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电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
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
3.、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5、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的姿势。
6、工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三)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1、消毒供应室布局应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
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3、,规格数量,性能,,化学指示胶带(,严密性是4,查灭菌方式.,查化5、,方6日期。
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制度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电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
?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
?3、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露.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满或空的气体罐均应专门放置,班班交接。
?6、?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的姿势。
71、?.办公生活区,梭。
?2.套,3,非灭菌4、?5辆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严格按小区分开专用,?不得交叉使用,?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
.?6、?去污区所有回收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被朊毒体污染的一次性诊疗器械应直接焚烧.接触污染物品后必须洗手.?7、?去污区、敷料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传递窗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一次.?每日用空气消毒器照射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
?8、?质量监测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制度1、建立质量控制过程记录与追踪制度。
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踪.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限应大于等于3年。
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

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器械时,应与病房护士清点并查对数量、质量及预处理情况。
2.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查对监测的浓度、温度与浸泡时间。
3.器械打包时,须经两人核对各器械数量、质量及清洁度,方可包装。
4.使用医用热力封口机时查对热合密封的温度技术参数、确认密封性能合格后,方可进行密封包装。
5.无菌物品发放时,应查对科室、品名、灭菌失效日期及灭菌指示胶带变色情况。
6.定期查对每种灭菌物品的基数,损耗部分及时补充,保证供应。
7.定期查对各类物品的有效期与失效期,各类库存物品无破损、霉变、积压与过期。
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一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 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 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分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才干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 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者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 日期, 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1、消毒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掌握防火,防电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
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锋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
3.、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5、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的姿式。
6、工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1、消毒供应室布局应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
供应室查对制度

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
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能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
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
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6、物资入库必须查对厂家批号,查品名,查规格,查数量,查质量,查灭菌标。
消毒供应室各种制度

消毒供应室各种制度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目录(一)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二)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三)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四)消毒供应室沟通协调制度(五)消毒供应室仪器保养维修制度(六)消毒供应室监测制度(七)消毒供应室质量追溯制度(八)消毒供应室一般工作制度(九)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制度(十)消毒供应室去污区工作制度(十一)消毒供应室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工作制度(十二)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制度(十三)消毒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制度(十四)消毒供应室物品召回制度(十五)消毒供应室缺陷管理制度(一)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当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留意事项等。
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
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才能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目,查规格,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到达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实本上双签名.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当真查对包名称,数目,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到达标准要求。
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二)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安全办理,杜绝事故的发生。
2、在使用强酸强碱、多酶清洗剂含氯消毒剂时,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3、严格执行医院安全防火、防盗的有关规定及供应室有关规章制度.4、每天下班前全面检查本科室各室水电、汽、门窗等安全情况.5、易燃、易爆物品,应放置在阴凉、安全的地方,并挂严禁烟火牌。
医院供应室查对制度

医院供应室查对制度
一、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二、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三、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
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能封包。
四、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
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
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五、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六、物资入库必须查对厂家批号,查品名,查规格,查数量,查质量,查灭菌标。
1。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 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 应配置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3 、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 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分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才干封包.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 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5、发放消毒或者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 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6、物资入库必须查对厂家批号,查品名,查规格.查数量,查质量,查灭菌标示和日期.1 、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电知识, 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 电,气和设备等开关.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 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锋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 以防刺伤.3.、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露.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满或者空的气体罐均应专门放置,班班交接。
供应室查对制度

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用浓度、应配置的方法、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3、包装严重和分外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用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
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能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
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
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用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6、物资入库必须查对厂家批号,查品名,查规格,查数量,查质量,查灭菌标。
1/ 1。
供应室查对制度

供应室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保证病人安全的一项有效措施。
因此,护理人员在消毒物品等工作时,必须做到认真负责,思想集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回收用过的物品时,必须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有无破损及清洁处理情况。
2、清洗时检查器械的质量、功能。
如有破损应及时报损更换。
3、准备治疗包、器械包时,必须认真查对器械的数量、质量、功能、清洁度,
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打包。
4、灭菌时查温度、压力、时间、灭菌后查灭菌效果指示剂及有无湿包情况,达
到要求后方可发入无菌室存放。
5、发放治疗器械包时,必须查对名称、质量、数量,监测胶带、灭菌有效期,
凡有破损、潮湿、次日过期的一律不得发放。
6在回收与发放过程中做好记录。
消毒供应室各种制度

消毒供给室工作制度目录(一)消毒供给室查对制度(二)消毒供给室平安管理制度(三) 消毒供给室消毒隔离制度(四) 消毒供给室沟通协调制度(五) 消毒供给室仪器保养维修制度(六) 消毒供给室监测制度(七) 消毒供给室质量追溯制度(八) 消毒供给室一般工作制度(九) 消毒供给室质量管理制度(十) 消毒供给室去污区工作制度(十一) 消毒供给室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工作制度 (十二) 消毒供给室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制度(十三) 消毒供给室下收下送工作制度(十四) 消毒供给室物品召回制度(十五) 消毒供给室缺陷管理制度(一) 消毒供给室查对制度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考前须知等。
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才能封包.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 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到达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到达标准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二) 消毒供给室平安管理制度1、加强平安管理,杜绝事故的发生。
2、在使用强酸强碱、多酶清洗剂含氯消毒剂时,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阅读
谢谢阅读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7
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器械物品时:查对名称与物品是否相符,器械的数量、质量及清洁处理情况,器物完好程度。
2、包装器械包时,查对物品是否齐全、配套,性能是否良好,清洁是否符合要求。
3、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灭菌后:查无菌包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
植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5、发放各类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有效期等。
6、随时查供应室备用的各种无菌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