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传感器设计word版
电子秤设计说明书.doc
![电子秤设计说明书.doc](https://img.taocdn.com/s3/m/1d825d7401f69e314332948e.png)
电子称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要求近年来,电子秤已愈来愈多地参与到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中。
现代称重技术和数据系统已经成为工艺技术、收货业务及商业销售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称重传感器各项性能的不断突破,为电子秤的发展奠定了其础。
随着称重传感器技术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的进一步发展,电子称重技术及其应用范围将更进一步的发展。
(1),利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制作一个电子称,组装及调试各单元电路及系统电路,测量范围为10kg,测量精度0 .5%。
(2)利用液晶显示测量值。
二、总体设计框图工作原理当被测物体放在放在秤台上时,其重量便通过车称体传递到称重传感器,传感器随之产生应变效应,将物体的重量转换成与被测物体重量成一定函数关系的电信号。
此信号由放大电路进行放大、经滤波后再由模/数转换器进行转换,数字信号再送到微处理器的CPU处理,CPU不断扫描键盘和各种开关,根据键盘输入内容和各种功能开关的状态进行必要的判断、分析、由仪器表的软件来控制各种运算。
运算结果送到内存储器,需要显示时,CPU发出指令,从内存贮中读出送到显示器显示,或送到打印机打印。
一般信号的放大、滤波、A/D转换以及电子秤传感器的测量电路通常使用电桥测量电路,它将应变阻值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这就是可用的输出信号。
电桥电路有四个电阻组成,如下图所示电子秤的传感器在不加负荷时,桥路的电阻应平衡,也就是电桥初始平衡状态输出应为零。
但实际上桥路各臂阻值不可能绝对相同,接触电阻及导线电阻也有差异,致使输出不为零。
因此必须设置调零电路使初始状态达到平衡,即输出为零。
2、放大系统电子秤的放大系统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弱信号放大,放大的信号应能满足模数转换的要求,该系统模数转换的输入量是应是0到1.999V。
为了测量准确,放大系统设计时应保证输入级是高阻,输出级是低阻,系统应具有很高的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系统的放大倍数应根据被测物体的重量对应传感器的输出量,然后把传感器的输出量按一定的比例相应放大A/D转换器电路电路图如下图所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放大后,通过模数转换器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称重传感器设计word版
![称重传感器设计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1d8b1c27284b73f2425093.png)
称重传感器是用来将重量信号或压力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的转换装置。
称重传感器采用金属电阻应变计组成测量桥路,利用金属电阻丝在张力作用下伸长变细,电阻增加的原理,即金属电阻随所受应变而变化的效应而制成的(应变,就是尺寸的变化)。
称重传感器的构造原理金属电阻具有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即具有电阻(Ω),其阻值依金属的种类而异。
同一种金属丝,一般来讲,越是细长,其电阻值就越大。
当金属电阻丝受外力作用而伸缩时,其电阻值就会在某一范围内增减。
因此,将金属丝(或膜)紧贴在被测物体上,而且这种丝或膜又很细或很薄,粘贴又十分完善,那么,当被测物体受外力而伸缩时,金属电阻丝(膜)也会按比例伸缩,其阻值也会相应变化。
称重传感器就是将金属电阻应变计粘贴在金属称重梁上进行测量重量信号的。
称重传感器的外形构造与测重形式,变频传感器的外形构造随被测对象的不同,其外形构造也会不同。
A.比较常见的称重传感器的外形构造:柱式;S 型;轮辐式;环式;碟式;箱形等。
B.测重形式:正应力测量(柱型、单点式等),剪应力测量(双剪切梁式、部分S 型、轮辐式等)又可分为压式(柱式、碟式等)、拉式(部分S 型传感器、环式传感器)、拉压两用(部分柱式、轮辐式、S 型等) C.弹性元件内部应变梁的结构形式:平行梁、剪切梁等D.不同结构形式的传感器的应用对象:柱式——大吨位汽车衡、轮道衡、料斗秤、料罐秤,试验机,力值监控与测量等;S 型——用于料斗秤、料罐秤、包装机,材料试验机等;双剪切梁式——汽车衡、轨道衡等;单点式——天平、计价秤、计数秤、平台秤,工业现场重量控制及测量;称重传感器的电路组成.称重传感器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应变计受到载荷时的电阻变化。
通常采用应变计组成桥式电路(惠斯登电桥),将应变计引起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变化来进行测量的。
变频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的表示方法,传感器响应(输出)的变化对相应的激励(施加的载荷)变化的比。
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采用额定载荷状态电桥的输出电压与输入激励电压之比值(mV/V)来表示。
称重传感器(DOC)
![称重传感器(DOC)](https://img.taocdn.com/s3/m/969a7dd2da38376bae1fae1c.png)
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o随着技术的进步,由称重传感器制作的衡器已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实现了对物料的快速、准确的称量,特别是随着微处理机的出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化的不断提高,称重传感器已成为过程控制中的一种必需的装置,从以前不能称重的大型罐、料斗等重量计测以及吊车秤、汽车秤等计测控制,到混合分配多种原料的配料系统、生产工艺中的自动检测和粉粒体进料量控制等,都应用了称重传感器,目前,称重传感器几乎运用到了所有的称重领域。
1.高速定量分装系统本系统由微机控制称重传感器的称重和比较,并输出控制信号,执行定值称量,控制外部给料系统的运转,实行自动称量和快速分装的任务。
系统采用MCS-51单片机和V/F电压频率变换器等电子器件,其硬件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用8031作为中央处理器,BCD拔码盘作为定值设定输入器,物料装在料斗里,其重量使传感器弹性体发生变形,输出与重量成正比的电信号,传感器输出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输入V/F转换器进行A/D转换,转换成的频率信号直接送入8031微处理器中,其数字量由微机进行处理。
微机一方面把物重的瞬时数字量送入显示电路,显示出瞬时物重,另一方面则进行称重比较,开启和关闭加料口、放料于箱中等一系列的称重定值控制。
图1 原理框图在整个定值分装控制系统中,称重传感器是影响电子秤测量精度的关键部件,选用GYL-3应变式称重测力传感器。
四片电阻应变片构成全桥桥路,在所加桥压U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信号与作用在传感器上的重力和供桥桥压成正比,而且,供桥桥压U的变化直接影响电子称的测量精度,所以要求桥压很稳定。
毫伏级的传感器输出经放大后,变成了0-10V的电压信号输出,送入V/F变换器进行A/D转换,其输出端输出的频率信号加到单片机8031定时器1的计数、输入端T1上。
在微机内部由定时器0作计数定时,定时器0的定时时间由要求的A/D转换分辩率设定。
定时器1的计数值反映了测量电压大小即物料的重量。
称重传感器设计方案及流程
![称重传感器设计方案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7b40d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2.png)
称重传感器设计方案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设计目标设计一款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称重传感器,能够满足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需求。
传感器电子称(DOC)
![传感器电子称(DOC)](https://img.taocdn.com/s3/m/126cf35dd0d233d4b04e69c8.png)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电子秤的设计与制作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邓静刘伟吴志刘志伟罗仁甫刘凯指导教师:王勇刚老师专业:自动化班级:自本1004 班完成时间:2012年12月1日简易电子称的设计及制作1.设计的任务与要求设计任务:用学过的传感器设计并制作一个能测量重量的装置,并能测量不大于1KG 的物体,误差小于± 1%。
设计要求:(1)画出电路原理图(或仿真电路图);(2)元器件及参数选择;(3)编写设计报告并写出设计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
2.方案设计本设计分三个模块:数据采集及放大模块、模数(A/D)转换模块、显示模块。
本电路应用压敏电阻构成秤重电桥来采集电压的微小变化,经过仪表放大器AD623组成的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入A/D 转换芯片ICL7107,对输入电压信号进行转换成数字量输出;显示模块直接连接数码管构成,显示实际测量值。
外部电路非常简单,方便制作。
3.原理设计本电子称电路时通过秤重电桥产生电压信号,经放大电路把信号放大后输入A/D 转换芯片ICL7107进行A/D转换,由于此芯片可直接用于数字显示,故转换后的数字量直接用数码显示器进行显示。
此方案的优点是外部电路非常简单,但同能实现较高的精度。
缺点是无法对A/D 转换进行控制,其电路方框图如图1:图 1 数字电子称方案框图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力,通过它产生的金属弹性变形转换成电阻变化的元件。
由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
电阻应变片也会有误差,产生的因素很多,所以测量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其中温度的影响最重要,环境温度影响电阻值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电阻丝温度系数引起的,电阻丝与被测元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的不同引起的。
对于因温度变化对桥接零点和输出,灵敏度的影响,即使采用同一批应变片,也会因应变片之间稍有温度特性之差而引起误差,所以对要求精度较高的传感器,必须进行温度补偿,解决的方法是在被粘贴的基片上采用适当温度系数的自动补偿片,并从外部对它加以适当的补偿。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设计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1369d258fafab069dc02cc.png)
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设计名称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设计专业班级测控11-2学号2011101471姓名玉堃同组人王鑫王海平设计日期2015年1月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注: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的归档文件应按照:封面—任务书—说明书—图纸的顺序进行装订上交(大图纸不必装订)2.可根据实际容需要续表,但应保持原格式不变。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设计摘要粘贴式电阻应变计广泛应用于当今高精度测力与称重传感器的制造中。
本篇文章为帮助称重传感器设计者计算出称重传感器尺寸大小,从而为获得唯一需要的输出作了充分的准备。
设计者既可以运用有限元分析法经计算机程序(如果可能)来确定称重传感器所需要的尺寸,或运用本文所提供的公式来计算此尺寸。
通过某些假设得出的这些计算公式,另外还有电阻应变计的特性、应力形式、材料特征以及机械加工的偏差都会导致计算结果的一定误差。
在批量制造称重传感器前,应制造几个样机进行组装、测试和标定。
在某些工业中,如航天工业也许只需要一次性的称重传感器,为决定其非线性、重复性和滞后等误差,在使用前对其进行标定是十分重要的。
当计算机被应用于数据处理时,非线性、零点漂移及灵敏度变化,是很容易修正的。
如果称重传感器在使用时要经历强烈的温度变化和外部附加载荷的影响,我们应进行试验并测量出这些影响量所造成的误差。
如果某部分结构(如接头、销子、压杆)用来测量或是被用作称重传感器时,标定和测试就尤为重要了。
称重传感器设计包括许多方面,这里对其制造生产不予讨论,例如,需要对电阻应变计安装技术知识的全面了解,一些电阻应变计制造商提供技术资料的同时,还应提供电阻应变计安装的分类等。
关键词:传感器,电阻应变式,称重目录第一章方案设计 (3)第二章传感器设计 (3)2.1传感器的选择 (3)2.1.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4)2.2 设计分析 (4)2.2.1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4)2.2.2前级放大器部分 (6)2.2.3 A/D转换模块 (7)2.2.4控制模块 (8)2.2.5显示模块 (8)2.2.6键盘输入 (8)2.2.7 电源模块 (9)2.2.8 本部分总结 (9)2.3电路原理图 (10)2.3.1弹性元件的选择 (10)2.3.2 信号转换放大部分 (11)2.3.3 A/D转换部分(ICL7315) (12)2.3.4 单片机控制部分 (13)第三章软件设计 (13)3.1主程序流程图 (14)第四章课设小结 (15)参考文献 (16)第一章方案设计首先是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到被测物体的重量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
称重传感器的设计
![称重传感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ea0bc2ccbff121dc368336.png)
摘要利用所学的应变片和电桥的相关知识,组成称重传感器的电路,运用多级放大电路显示输出,差动放大电路减小误差和漂移,使输出电压与实际重量数值相等,完成传感器的设计制作。
关键词应变片悬臂梁电桥运算放大器差动放大引言随着技术的进步,由称重传感器制作的电子衡器已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实现了对物料的快速、准确的称量,特别是随着微处理机的出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化的不断提高,称重传感器已成为过程控制中的一种必需的装置,从以前不能称重的大型罐、料斗等重量计测以及吊车秤、汽车秤等计测控制,到混合分配多种原料的配料系统、生产工艺中的自动检测和粉粒体进料量控制等,都应用了称重传感器,目前,称重传感器几乎运用到了所有的称重领域。
正文一、课程设计目的:1、掌握电桥电路的应用;2、测试重量与双孔应变传感器产生的电压关系;3、熟悉传感器设计的步骤。
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二、设计原理:1、称重传感器设计原理本课程设计选用的是标准商用双孔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四个特性相同的应变片贴在如图(1)所示位置,弹性体的结构决定了R1 和R3、R2 和R4 的受力方向分别相同,因此将它们串接就形成差动电桥。
当弹性体受力时,根据电桥的加减特性其输出电压为:=4(图1)设计双孔悬臂梁称重传感器应用到的原理:(1)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是把一根电阻丝机械的分布在一块有机材料制成的基底上,即成为一片应变片。
他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灵敏系数K。
我们来介绍一下它的意义。
设有一个金属电阻丝,其长度为L,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圆形,其面积记作S,其电阻率记作,这种材料的泊松系数是。
当这根电阻丝未受外力作用时,它的电阻值为R: R=L/S()(1-1)当他的两端受F力作用时,将会伸长,也就是说产生变形。
设其伸长L,其横截面积则缩小,即它的截面圆半径减少r。
此外,还可用实验证明,此金属电阻丝在变形后,电阻率也会有所改变,记作。
对式(1-1)求全微分,即求出电阻丝伸长后,他的电阻值改变了多少。
称重传感器课程设计
![称重传感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779b4f2b160b4e767fcf2f.png)
称重传感器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称的设计时间:2010-03-16 16:23来源:unknown 作者:1 点击: 5次一个电子秤系统最重要的参数是内部分辨率、ADC动态范围、无噪声分辨率、更新速率、系统增益和增益误差漂移。
该系统必须设计成比率工作方式,所以它与电源电压波动无关。
称重传感器本身具有单调性,一个电子秤系统最重要的参数是内部分辨率、ADC动态范围、无噪声分辨率、更新速率、系统增益和增益误差漂移。
该系统必须设计成比率工作方式,所以它与电源电压波动无关。
称重传感器本身具有单调性,其主要参数指标是灵敏度、总误差和温度漂移。
最普遍的电子秤应用桥式称重传感器实现,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直接与放在其上的重量成比例。
图1示出了典型的称重电桥-一个具有至少两个可变桥臂的4电阻结构的电桥,所称重量引起的电阻变化可产生一个叠加在2.5 V(电源电压的一半)共模电压之上的差分电压。
典型的电桥通常使用300 的电阻器。
2.3 A/D转换模块引言:二模块电路设计及比较电阻和电容组成的RC滤波器,用来限制输渗入渗出信号的带宽,降低输入信号的噪声。
参考电压输渗入渗出可以直接接在电源和地上,因此不需要额外的参考电压。
为了减小参考源的噪声,需要在参考源的输渗入渗出端加渗透10uF的滤波电容,这个电容越靠近芯片越好。
在电路正常工作以前,可以通过自纠正和系统纠正来纠正芯片和系统的增益误差以及失调误差来提高整个系统的精度。
在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入行资料查阅和方案论证,结合自己所学,认真解决每一个功能模块中碰到的问题.有时,为了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竟到了绞尽脑汁的地步.[1]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图2.2电源原理图由于所选用的芯片CC7107已经具有译码功能,故在显示时只需要接上数码显示器即可用于显示。
其图为:显示电路利用CC7107A/D转换器组装成3.5位数字电压表, 该电路为CC7107,LED和若干无源元件组成的数字电压表电路。
传感器电子秤设计
![传感器电子秤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cfe61714791711cc7917db.png)
《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课题:设计一种电子秤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XX学院XX年X月X日数字电子秤设计1.系统方案设计1.1 概述本课程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量程0~1.999kg)。
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本设计采用全桥测量电路,使系统产生的误差更小,输出的数据更精确。
而三运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
双积分型A/D转换器ICL7107的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出测量结果。
1.2 系统方案框图电路方框图如下:图1.电路方框图2.工作原理2.1 检测原理本设计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电阻应变传感器、信号放大系统、模数转换系统、显示器。
其原理图如下所示。
测量过程是把被测物体的重量通过传感器将重量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出,放大系统把来自传感且微弱信号放大,放大后的电压信号经过模数转换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数字量通过数字显示器显示重量。
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我们选用全桥测量电路,应变电阻作为桥臂电阻接在电桥电路中。
无压力时,电桥平衡,输出电压为零;有压力时,电桥的桥臂电阻值发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有相应电压输出。
三运放大电路是把传感器的微弱信号放大,以满足模数转换的要求,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放大器应该尽量做到高阻输入低阻输出,因此一般选用运算系统组成放大电路。
2.2 传感器的选择2.2.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组成以及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力,通过它产生的金属弹性变形转换成电阻变化的元件。
由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
常用的电阻应变片有两种:电阻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本设计中采用的是电阻丝应变片,为获得高电阻值,电阻丝排成网状,并贴在绝缘的基片上,电阻丝两端引出导线,线栅上面粘有覆盖层,起保护作用。
电子秤设计报告范文
![电子秤设计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f206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6.png)
电子秤设计报告范文一、简介电子秤是通过电子传感器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秤取代了传统的机械秤,具有精确、方便、智能等特点。
本次设计旨在研究电子秤的工作原理、设计思路以及实际应用。
二、工作原理电子秤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电子传感器测量物体受力的变化。
当物体放置在电子秤上时,物体的重力作用在电子传感器上产生变化,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转化为数字信号,根据这些信号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三、设计思路1.电子传感器选择:我们采用了压力传感器作为电子秤的重要组成部分。
压力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感知物体施加在其上面的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感器。
2. 单片机选择:我们选用了Atmega328P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
Atmega328P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和广泛的应用范围,能够满足电子秤的计算和控制需求。
3.显示模块:我们选择了数码管显示模块作为电子秤的显示装置。
数码管显示简单明了,便于用户观察。
4.电源电路:电子秤需要稳定的电源供电。
我们设计了一个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保证电子秤的正常运行。
五、设计步骤1.搭建电子秤平台:设计一个结构稳定的平台,并安装压力传感器在其下方。
2.连接电路:将压力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并接入电源电路和数码管显示模块。
3.编写程序:利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的程序,实现电子秤的各项功能,如AD转换、数据处理、结果显示等。
六、实际应用七、结论本次设计成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电子秤,通过压力传感器、单片机和数码管的协作,能够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子秤的设计思路和步骤简单明了,且应用广泛,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称重传感器设计范文
![称重传感器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2e0e79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0.png)
称重传感器设计范文设计称重传感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测量精度、灵敏度、可靠性、稳定性和成本。
下面将对称重传感器的设计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测量精度是称重传感器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精度取决于传感器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分辨率是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的最小质量变化,而灵敏度是传感器对质量变化的响应能力。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可以采用高分辨率的传感器和高灵敏度的电路设计。
其次,可靠性是设计称重传感器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称重传感器通常需要在苛刻的环境条件下工作,例如高温、湿度或腐蚀性环境。
因此,传感器必须具备足够的耐用性和防护能力,以确保长时间稳定运行。
稳定性是另一个重要的设计因素。
称重传感器在使用期间应能保持稳定的输出,不受外部干扰或传感器自身性能变化的影响。
为了提高稳定性,可以采用温度补偿技术来抵消温度变化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并使用合适的外壳来保护传感器免受机械振动或冲击的影响。
成本是设计称重传感器时需要权衡的因素之一、传感器的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为了降低成本,可以采用经济实惠的材料,例如合金或塑料,并采用高效的制造工艺。
同时,传感器的维护也应简便可行,以降低长期维护保养的费用。
在称重传感器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类型。
常见的称重传感器类型包括压阻式、电容式、电压输出式和电流输出式传感器。
每种类型的传感器都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
最后,校准和校验是确保称重传感器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传感器应在出厂前进行校准,并在实际使用中进行周期性校验。
校准和校验可以通过将传感器与已知质量物体进行比较来实现,以确定传感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设计称重传感器需要综合考虑测量精度、可靠性、稳定性、成本和校准等因素。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和合适的工作原理。
通过综合优化这些因素,可以设计出性能稳定、精度高并且经济实用的称重传感器。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设计(柯力黄青松)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设计(柯力黄青松)](https://img.taocdn.com/s3/m/76d7da6f783e0912a3162a0c.png)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设计一、在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发展使中,有哪些技术创新在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性能评定上引起过重大变革?如何理解称重传感器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制造工艺的竞争、是纳入高新技术开发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竞争。
(10分)答:1、1952年英国学者P•Jackson(杰克逊)首先研制出金属箔式电阻应变计。
该应变计以环氧树脂为基底,采用全新的制造工艺,使其各项性能指标均有较大提高,是电阻应变计制造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应用于负荷传感器较大地提高了准确度和稳定度,促进了负荷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2、1954年S•SmYth(史密斯)发现硅和锗半导体效应,其灵敏度系数比金属箔电阻应变计大50陪。
1957年贝尔电话公司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半导体电阻应变计,并被用于变换量程结构的负荷传感器和柱式负荷传感器的线性补偿,丰富了负荷传感器的品种,提高了制造工艺水平。
3、1973年美国学者Hollistem(霍格斯特姆)为了克服测量拉伸、压缩、弯曲应力的正应力负荷传感器的固有缺点,提出了不利用弹性元件的正应力,而利用与弯矩无关的切应力理论,设计出悬臂梁结构圆截工字形截面切应力负荷传感器,打破了传统的正应力负荷传感器的一统天下。
并以其输出对加载点变化不敏感,同时进行拉、压向加载时灵敏度对称性好,抗侧向和偏心负荷能力强,结构简单紧凑,尺寸小,重量轻等特点形成了一个新的发展潮流。
4、1974年美国学者Stein(斯坦因)提出用数学模型计算分析负荷传感器弹性元件,推动了设计技术的发展。
德国学者Edom(埃多姆)利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分析弹性元件的应力场,位移场求得最佳化设计,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计算与设计负荷传感器开辟了新途径。
5、1978年我国航天科研部门首先研制成功并实际应用了拉压两用的S形切应力负荷传感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6、1975年前后,为满足商业领域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用电子计价秤的需要,美日等国研制出测量弯曲应力的平行梁结构负荷传感器。
称重传感器设计
![称重传感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ebcd7b1711cc7931b716fa.png)
传感器课程设计称重传感器班级:09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自动化技术2011年6月181.设计要求2.扩展功能温度控制器摘要:2.1. 总体设计方案2.1.0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论证2.1.1方案一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2.1.2 方案二进而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从以上两种方案,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二。
方案二的总体设计框图温度计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S52,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用4位LED数码管以P1和P2控制LED实现温度显示。
2.1.3 主控制器单片机AT89S52具有低电压供电和体积小等特点,四个端口就足够能满足电路系统的设计需要,很适合便携手持式产品的设计使用系统可用二节电池供电。
2.1.4 显示电路显示电路采用4位共阳LED数码管,从P口输出显示数据,用P2口来控制位选。
2.1.5温度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
DS18B20的性能特点如下:●独特的单线接口仅需要一个端口引脚进行通信;●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惟一的三线上,实现多点组网功能;●无须外部器件;●可通过数据线供电,电压范围为3.0~5.5V;●零待机功耗;●温度以9或12位数字;●用户可定义报警设置;●报警搜索命令识别并标志超过程序限定温度(温度报警条件)的器件;●负电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温度计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DS18B20采用3脚PR-35封装或8脚SOIC封装,其内部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简易数字电子秤设计.doc
![简易数字电子秤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fdb840a62e3f5727a4e9627d.png)
数字电子秤摘要本课程设计制作的电子称以89c52单片机为控制器,利用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全桥式称重原理,及通过受力改变内部应变片的阻值使,电路的输出电压与传感器所受压力成线性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设计思路为将传感器所测得的电压值进行模数转换,并将此转换数值与具体重量相对应,再将最终数值通过1602液晶屏显示。
由于此称重传感器在受压时形变量小,使输出电压信号十分微弱,于是本设计采用运放连接成差分放大电路将其微弱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再通过AD0809将此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输送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来控制其重量的显示。
关键词:89c52,全桥式称重传感器,AD0809。
The Digital Electronic ScaleAbstract:The design of digital electronic scale uses the chip 89c52 as its monitor, and sets up the mathematical model that bases the principles of Full Bridge system weighing sensor, whose characteristic is the output voltage change is linearity with the pressure on the foil gage .The design thought is making the analog output of voltage into digital quantity ,then make it match with the weight specific ,finally display the data through the 1602LCD .As the change of the resistance value on foil gage is very small so as the original output voltage ,so uses the operational amplifier to amplify the signal and then input to the AD0809 chip to transform it into digital quantity , which finally inputted into 89c52 microcontroller ,and the 89c52 microcontroller’s task is manipulating the date and making the LCD display the number.Key words:89c52 microprocessor , semi-bridge system weighing sensor, AD0809 chip.目录1.系统设计 (3)1.1 设计要求 (3)1.2 总体设计方案 (3)1.2.1 设计思路 (3)1.2.2 方案论证与比较 (3)1.2.3 模块组成 (5)2.硬件电路设计 (6)2.1 模拟信号处理部分 (6)2.1.1 信号采集部分 (6)2.1.2 信号的放大处理 (7)2.2 模数转换 (10)2.3 数字信号的处理部分 (11)2.3.1 单片机控制LCD显示 (12)3.软件设计 (14)4.系统测试 (15)4.1 测试使用的仪器及工具 (15)4.2 指标测试及测试结果 (15)4.3 结果分析 (15)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附录1.元器件清单: (18)附录二电路原理图及印制板图 (19)1.信号放大部分电路原理图及PCB图 (19)2.信号处理部分电路原理图及PCB图 (21)附录三程序清单 (25)1.系统设计1.1 设计要求设计制作一个电子称的电路,称重范围分为三档,0-1.999kg、0-19.99kg、0-199.9kg。
电子秤设计课程设计.doc
![电子秤设计课程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eadf7c9c27284b73f34250d2.png)
辽宁工业大学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电子秤设计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止时间:2014.6.16~2014.6.27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教研室: 自动化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学 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电子秤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课题完成的设计任务及功能、要求、技术参数 实现功能设计一个电子秤,计以单片机作为核心,由压力传感器和显示器共同实现对物体质量的测量显示功能,最小分辨率1克。
具体要求如下:1. 设计信号调理电路消除波动。
2. 实时显示当前秤上质量值。
设计任务及要求1. 确定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控制器的选择,信号调理电路电路设计,检测电路设计,显示电路设计;2. 完成系统程序设计;并绘制程序流程图;3. 要求认真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全部内容;所设计的内容要求正确、合理;4. 按学校规定的书写格式,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说明书应在4000字以上。
技术参数1. 测量质量误差小于5%;2. 显示最小分辨率为1克。
进度计划1. 布置任务,查阅资料,确定系统的组成(1天)2. 对系统功能进行分析(1天)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2天)4. 系统软件设计(2天) 5、实验测试、答辩。
(2天)6. 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2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平时: 论文质量: 答辩:总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摘要电子秤是将检测与转换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数字技术等技术综合一体的现代新型称重仪器。
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称量精确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商业、工厂生厂、集贸市场、超市、大型商场、及零售业等公共场所的信息显示和重量计算。
本系统针对电子称的自动称重、数据处理等进行了设计和制作。
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因压力变化产生的电压信号,经过电压放大电路放大,然后再经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把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
《电子称的设计》word版
![《电子称的设计》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a5c9fd844769eae109ed6d.png)
电子称的设计摘要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市场上使用的传统称重工具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
为了改变传统称重工具在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在本设计中将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用在了电子秤重的控制系统中。
本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来控制,测量物体重量部分由称重传感器及A/D 转换器组成,加上显示单元,此电子秤俱备了功能多、性能价格比高、功耗低、系统设计简单、使用方便直观、速度快、测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本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外围附以称重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键盘电路等构成智能称重系统电路板,从而实现自动称重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
可以说,此设计所完成的电子秤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应用需求。
关键词 AT89S52单片机;电阻式应变传感器; A/D转换器; LCD显示器1 绪论随着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
常规的测试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被更先进的智能仪器所取代,使得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在远离、功能、精度及自动化水平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相应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仪器控制系统,使得科学实验和应用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显著提高。
作为重量测量仪器,智能电子秤在各行各业开始显现其测量准确,测量速度快,易于实时测量和监控的巨大优点,并开始逐渐取代传统型的机械杠杆测量称,成为测量领域的主流产品。
本文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用汇编语言进行软件设计,硬件则以半桥传感器为主,测量0~5kg电子秤,随时可改变上限阈值,并达到阈值报警的功能。
称重传感器输出的电量是模拟量,数值比较小达不到A/D转换接收的电压范围。
所以送A/D转换之前要对其进行前端放大、整形滤波等处理。
然后,A/D转换的结果才能送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并显示。
其数据显示部分采用LCD显示,成本低且能很好地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2 设计要求2.1 基本要求1、电子称的称重范围:0~5k g;分度值0.01Kg;精度等级Ⅲ2、液晶显示:所称物体重量、10种商品的购物清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重传感器是用来将重量信号或压力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的转换装置。
称重传感器采用金属电阻应变计组成测量桥路,利用金属电阻丝在张力作用下伸长变细,电阻增加的原理,即金属电阻随所受应变而变化的效应而制成的(应变,就是尺寸的变化)。
称重传感器的构造原理金属电阻具有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即具有电阻(Ω),其阻值依金属的种类而异。
同一种金属丝,一般来讲,越是细长,其电阻值就越大。
当金属电阻丝受外力作用而伸缩时,其电阻值就会在某一范围内增减。
因此,将金属丝(或膜)紧贴在被测物体上,而且这种丝或膜又很细或很薄,粘贴又十分完善,那么,当被测物体受外力而伸缩时,金属电阻丝(膜)也会按比例伸缩,其阻值也会相应变化。
称重传感器就是将金属电阻应变计粘贴在金属称重梁上进行测量重量信号的。
称重传感器的外形构造与测重形式,变频传感器的外形构造随被测对象的不同,其外形构造也会不同。
A.比较常见的称重传感器的外形构造:柱式;S 型;轮辐式;环式;碟式;箱形等。
B.测重形式:正应力测量(柱型、单点式等),剪应力测量(双剪切梁式、部分S 型、轮辐式等)又可分为压式(柱式、碟式等)、拉式(部分S 型传感器、环式传感器)、拉压两用(部分柱式、轮辐式、S 型等) C.弹性元件内部应变梁的结构形式:平行梁、剪切梁等D.不同结构形式的传感器的应用对象:柱式——大吨位汽车衡、轮道衡、料斗秤、料罐秤,试验机,力值监控与测量等;S 型——用于料斗秤、料罐秤、包装机,材料试验机等;双剪切梁式——汽车衡、轨道衡等;单点式——天平、计价秤、计数秤、平台秤,工业现场重量控制及测量;称重传感器的电路组成.称重传感器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应变计受到载荷时的电阻变化。
通常采用应变计组成桥式电路(惠斯登电桥),将应变计引起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变化来进行测量的。
变频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的表示方法,传感器响应(输出)的变化对相应的激励(施加的载荷)变化的比。
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采用额定载荷状态电桥的输出电压与输入激励电压之比值(mV/V)来表示。
通常称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
为什么传感器内部要加补偿电路?称重传感器在制造过程中,为了改善它的性能,特别是改善温度特性,一般要在应变计电路中附加对零点和灵敏度的温度补偿。
即除了应变计外,其中还增加了各种补偿电阻。
零点补偿的目的是尽量减小电桥零点随温度的变化,因此,除变频传感器本身的温度自补偿外,又加入了电阻温度系数和电桥中应变计的温度系数不同的电阻元件(如铜电阻或镍电阻等),以加强补偿作用。
灵敏度补偿的目的是减小输出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即补偿弹性体的弹性系数和应变计的灵敏度系数随温度的变化。
因此,对电桥中串接了两个与电桥温度补偿作用相同的电阻。
同时电路中的其它电阻用于将电桥的初始平衡,额定输出和输入电阻等参数调整到规定的数值。
此篇文章的形成是基于对称重传感器设计者能有所帮助。
它深入分析推导出一些公式,这些公式能够计算出位于称重传感器上的某些尺寸大小,并提供所需要的输出。
此篇文章还介绍了各种误差来源及设计建议。
粘贴式电阻应变计广泛应用于当今高精度测力与称重传感器的制造中。
本篇文章为帮助称重传感器设计者计算出称重传感器尺寸大小,从而为获得唯一需要的输出作了充分的准备。
设计者既可以运用有限元分析法经计算机程序(如果可能)来确定称重传感器所需要的尺寸,或运用本文所提供的公式来计算此尺寸。
应力公式选自一部非常好的书——应力与应变公式(见参考文献[1])。
除了公式汇编,本文还讨论了误差的可能来源及设计建议,有关误差来源的信息主要是基于作者的经验。
文中所描述的相关称重传感器没有作专利调查,在考虑把所讨论的设计用于产品的生产或推向市场前,有必要作一下调查。
通过某些假设得出的这些计算公式,另外还有电阻应变计的特性、应力形式、材料特征以及机械加工的偏差都会导致计算结果的一定误差。
在批量制造称重传感器前,应制造几个样机进行组装、测试和标定。
在某些工业中,如航天工业也许只需要一次性的称重传感器,为决定其非线性、重复性和滞后等误差,在使用前对其进行标定是十分重要的。
当计算机被应用于数据处理时,非线性、零点漂移及灵敏度变化,是很容易修正的。
如果称重传感器在使用时要经历强烈的温度变化和外部附加载荷的影响,我们应进行试验并测量出这些影响量所造成的误差。
如果某部分结构(如接头、销子、压杆)用来测量或是被用作称重传感器时,标定和测试就尤为重要了。
称重传感器设计包括许多方面,这里对其制造生产不予讨论,例如,需要对电阻应变计安装技术知识的全面了解,一些电阻应变计制造商提供技术资料的同时,还应提供电阻应变计安装的分类等。
有关称重传感器设计的附加内容见参考文献[2](a)和[2](b)。
这份小册子及计算机程序比较完整,可以从制造商那里获得。
在过去十年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称重传感器的设计、制造与记录方式,例如在电阻应变计被安装后,所有的称重传感器都有一个原始的不平衡(当没有载荷作用时,也有输出信号存在)。
通常零点调整电阻被应用于商业称重传感器,以便消除这种不平衡。
运用计算机程序,零点不平衡数据很容易被除掉。
除了零点调整电阻外,在精密的商业称重传感器中安装了许多电阻,便于补偿诸如零点和灵敏度温度影响。
如果在记录数据的同时,称重传感器的温度也进行了测量,并且当这个称重传感器被标定时,温度造成的误差已被测定,那么就应该运用计算机程序修正最终数据。
商业称重传感器制造商不为计算机提供用于修正原始不平衡或温度影响的数据,因为他们不想局限市场。
商业称重传感器不安装零点平衡及温度补偿电阻会节省大量资金,尤其是需求量很大时效果更明显。
符号定义a—结构系数。
A—横截面面积。
A′—中性轴上横截面面积。
A1—中性轴上翼缘面积。
A2—中性轴上腹板面积。
b—应变梁翼缘或矩形截面的宽度。
c—从中性轴到应变梁或翼缘上表面的距离。
d—从中性轴到翼缘下表面的距离。
e—拉伸或压缩应变。
—应变计1、2、3、4的应变值。
—应变计1应变的绝对值。
es—应变梁表面应变。
et—电桥的总有效应变。
Ei—电桥的激励电压。
E0—电桥的输出电压。
Em—弹性模量。
f—翼缘厚度。
Gf—应变计灵敏系数。
h—应变梁厚度。
J—横截面的惯性矩。
l—从应变梁中心到应变计中心线的距离。
L—应变梁上两个应变计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μ—泊松比。
M—应变计中心的弯矩。
N—电桥应变放大系数。
p—分载荷。
P—主载荷。
r—圆柱式弹性体半径。
S—拉伸或压缩应力。
Sa—平均应力。
Sb—弯曲应力。
Ss—剪切应力。
t—中性轴处腹板的厚度。
T—轴的扭矩。
V—剪力。
Z′—从中性轴到A'质心的距离。
Z1—从中性轴到翼缘质心的距离。
Z2——从中性轴到腹板质心的距离。
称重传感器的输出计算图1 称重传感器电路简图图1是一个不含温度补偿电阻的称重传感器电路简图。
四个电阻应变计呈现在惠斯通电桥的桥臂上。
请注意,应变方向相同的两个电阻应变计安装在电桥的相对桥臂上,以保证电桥灵敏度最大。
例如,电阻应变计1和3受拉伸应力,2和4受压缩应力,那么这种安装的结果是当称重传感器承载后,增加了电桥从B点到C点的最终电压输出。
相反,当称重传感器由于温度影响而改变它的电阻时,由于增加或减少相同的量,电桥的最终输出不会变化。
这种电桥的构造由于温度产生单一的最小输出值,而使称重传感器产生最大输出值。
如图1所示,电桥输出E0与输入Ei之比为:式中:Gf—应变计系数,由应变计制造商提供的非尺寸大小因素。
et—电桥上应变计的全部有效应变产生的总的应变输出。
变化公式(1),得到总应变:通过这两个公式,便可以计算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E0/Ei,如果给出了电桥各桥臂的应变值,就可以计算出总的应变值et。
如果给出了所需要的电桥输出值,要想确定电桥的总应变值et,我们必须知道每个桥臂的应变值:式中:e1—应变计1的单轴应变值(通常是称重传感器上最大最主要的应变)。
e2、e3和e4—应变计2、3和4上的单轴应变值。
上述公式et中的加号和减号是由其在电桥上的位置而决定的。
如果应变计1和3处于拉伸应力,使得电阻增加(或者相对于C、B处得到一个正的输出),应变计2和4处于压缩应力,使得电阻减小(或者是得到一个负的输出),则公式为:最后,由于电桥的位置,应变计电阻的变化et的公式如下:在全部称重传感器设计中,应变计1、2、3和4上的应变值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关系N(电桥应变放大系数),则上式可以写为:和用公式(1)代替et,结果是:公式(2)变化为:有三种应力被应用于称重传感器的设计中,即拉伸与压缩应力,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
利用拉伸与压缩应力的称重传感器利用拉伸应力与压缩应力的多为商业称重传感器,它是利用单一载荷产生的应力,代替被称物体产生的应力。
由于有较小的纵剖面设计,能为所给的受力状态提供较大的输出。
在航空工业中,通常用圆柱形弹性体作称重传感器(处于拉伸应力或压缩应力的圆柱)是比较方便的。
最好是将圆柱的两端固定或设计成双球面,若是作不到这一点,就把应变计粘贴在附加弯矩最小区域,那里的横截面存在有规律的变化,并产生最小的弯曲应力。
注意:1、应变计1、4和2、3为单轴结构或90°应变花,在圆筒表面相隔180°粘贴。
2、在载荷P方向,应变计1、3受拉伸,应变计2、4受压缩。
图2 电阻应变计位置图图2是圆柱式称重传感器的一个例子,有关计算圆柱应力S的传统公式如下:式中:P—轴向载荷。
A—圆柱横截面面积(图2的A-A部分)。
S—拉伸或压缩应力。
既然这是一个单轴向载荷的圆柱,就可应用虎克定律,其应力、应变可用如下公式计算:式中:Em—弹性模量。
e1—1号应变计的轴向应变值。
圆柱式称重传感器电桥的输出应由公式(5)计算。
既然圆柱的尺寸大小是固定的,正如下面例子所给出的:假设一个额定载荷为P=2500Ib(磅)的钢制弹性体,弹性模量Em=10.6×106psi(磅/英寸2),圆筒的外径为2.0英寸,内径为1.75英寸。
通过计算其横截面面积为A=0.736英寸2。
为通过公式(3)和(4)确定N,e1=e3,e2=e4=μe1,式中μ为泊松比。
代入公式(3)和(4),其结果为:N=1+μ+1+μ=2(1+μ)由于钢的μ值为0.32,所以N=2.64。
利用公式(7)计算应力,即通过公式(8)确定应变计1的应变值,即通常写为e1=320microinches/inch(微英寸/英寸)。
如果应变计灵敏系数(由制造商提供)为2.0,代入公式(5)中,计算结果如下:这说明如果给电桥施加Ei=10V激励电压,一个2500磅的载荷施加在称重传感器上时,输出的变化应为E0=4.22mv。
一个典型的商用称重传感器的额定输出为从2.00到3.00mv/v或从20到30mv(施加1 0v激励电压时),所以0.422mv/v是一个较低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