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编制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

评价报告编制基本要求(试行)

一、总论

(一)评价目的。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2.明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建议。

3.针对不同用人单位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具体要求。

4.为用人单位改进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5.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页脚内容22

(二)评价依据。

列出评价项目引用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基础技术资料等的名称。

(三)评价范围。

评价的范围是以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场所以及过程等为准。具体由被评价用人单位和评价机构共同协商确定。明确评价涉及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过程的范围和评价技术责任范围。被评价用人单位所辖区域内外包(委)工程应列入评价范围。

(四)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选址、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建筑卫生学和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治经费等职业卫生管理相关内容的调查与评价。

(五)评价单位划分。

根据被评价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将评价内容合理划分为若干个评价单元。

(六)评价方法。

页脚内容22

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特点以及职业病危害评价目的需要等,可采用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

1.检查表分析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2.职业卫生调查。

是指运用现场观察、文件资料收集与分析、人员沟通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相关卫生信息的过程。职业卫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用人单位概况、生产运行状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最近一次评价报告建议的落实情况等。

3.职业卫生检测。

(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页脚内容22

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气象条件等进行检测。

(2)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建筑卫生学检测。

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技术参数以及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内容进行检测。

4.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的规定,对存在职业病危害暴露的劳动者健康检查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危害程度。

(七)评价程序。

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要表述评价工作过程。

(八)质量控制。

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述评价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二、用人单位概况

页脚内容22

(一)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介绍。包括用人单位成立时间、地址、年度产值、资产总额、生产运行状况等基本情况。

(二)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环境概况。应包括用人单位所在地全年和夏季的风向玫瑰图。

(三)生产运行情况。应分析最近一次职业卫生评价以来用人单位发生哪些变化,首次现状评价应简要分析自用人单位正式生产以来至此次评价前的历次变化以及现时运行情况(能力)。

(四)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对岗位、班次、性别、工作内容、作业方式等内容进行调查和描述。

(五)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描述用人单位评价范围内涉及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落实情况以及审核、审查、验收、备案的批文等情况。如没有,简要说明原因。

三、总体布局

对用人单位总体布局进行描述,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的相关要求对总体布局是否合理进行评价。

四、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

页脚内容22

(一)描述用人单位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工艺技术及来源、生产装置的生产(运行)过程概述、辅助装置的工艺过程概述、生产装置的化学原理及主要化学反应等,对主体生产设施按工艺流程做出完整、清晰的说明,绘制生产工艺流程框图,结合生产工艺说明生产(运行)过程中涉及的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副产品、产品,包括名称、形态、组成成分、年使用量或产量、储存、运输、加料方式等,对生产工艺布局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二)宜用框图或简图的形式进行描述,应重点说明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程度,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的相关要求对设备布局是否合理进行评价。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检测与评价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1.明确用人单位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2.明确具有职业病危害暴露的岗位分布情况、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接触时间及作业方式;辅助生产岗位也应纳入评价范围。

3.明确存在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的总体布局情况,在总体布局图中标明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的位置、有害工作场所和无害工作场所的位置;工作场所总体布局图可作为报告书的附件。

页脚内容22

4.明确可产生高毒物质的作业场所。

5.识别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查找资料,结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应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导致的职业病名称、职业禁忌证和应急救援措施。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1.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仪器、频次、检测点设置、气象条件等内容。

2.描述采样时段的生产负荷率、生产设备及防护设施开启数量及其运行状况、人员操作等情况。

3.必要时对检测情况进行实时拍摄留证。

4.依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的规定确定可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6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89)、《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192)的要求确定采样点和采样方法,并根据用人单位生产实际情况,选择采样(检测)时段。

页脚内容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