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56773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f.png)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是指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生产经营的情况来进行划分的标准。
不同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管理产生影响,也会对政府的监管政策和对企业的支持政策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国际上,一般以企业的雇员数量和年度销售额等指标来衡量企业规模的大小。
而在中国,企业的规模划分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中规定的相关标准来进行划分的。
本文将从大中小微企业四个方面来探讨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
一、大企业大企业是指雇员数量较多,年销售额较大的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的规定,大企业是指具有三个条件之一的企业:1.雇员300人以上的企业;2.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以上的企业;3.资产总额达到2亿元以上的企业。
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大企业往往是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这些企业往往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储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大企业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以其规模经济效应和品牌影响力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营销和品牌推广等方面也具有较强的能力,对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起着重要作用。
在经营管理上,大企业通常拥有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拥有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和规范的财务制度。
同时,大企业还具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可以通过融资、并购、重组等手段来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
对国家而言,大企业往往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和重点支持对象,政府往往通过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来支持和引导大企业的发展。
二、中型企业中型企业是指雇员数量和年度销售额均处于大企业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的规定,中型企业是指具有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1.雇员30人以上但300人以下的企业;2.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但2亿元以下的企业。
中型企业通常是国家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6dfea4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8.png)
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中小微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和推动经济增长,各国纷纷制定了划分大中小微企业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不同国家对于大中小微企业的定义和划分标准,并探讨其背后的考量和意义。
一、中国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企业规模划分标准(GB/T 32971-2016)》,该标准主要根据企业的从业人数、年度销售额和资产总额来划分企业规模。
1. 大企业:从业人数超过1000人,年度销售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或资产总额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被划分为大企业。
2. 中企业:从业人数在100-1000人之间,年度销售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至1亿元人民币之间,或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至500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企业,被划分为中企业。
3. 小企业:从业人数在20-100人之间,年度销售额在300万元人民币至3000万元人民币之间,或资产总额在100万元人民币至100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企业,被划分为小企业。
4. 微企业:从业人数少于20人,年度销售额少于300万元人民币,或资产总额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被划分为微企业。
中国的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主要考虑到企业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财务状况的差异。
大企业通常具有庞大的产能和较高的经济影响力,中企业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小企业则具有灵活性和创新能力,微企业则是创业者的重要选择。
这种划分方式有助于国家了解和支持不同规模的企业,以促进全方位的经济发展。
二、国际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比较不同国家对于大中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几个国家的划分标准示例:1. 美国:美国的大中小企业划分由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负责。
根据SBA的定义,制造业中从业人数少于500人,非制造业中从业人数少于100人的企业被认定为小企业。
2. 日本:日本的划分标准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厅制定和管理。
根据该标准,所得税法上被纳为中小企业的企业是:雇佣不超过300人,销售额不超过10亿元日元的制造业企业;雇佣不超过100人,销售额不超过5亿元日元的非制造业企业。
大型小型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大型小型微型企业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d0f5a1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d.png)
大型小型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一、资产总额
根据企业资产总额的不同,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
这里的资产总额是指企业的所有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
1. 大型企业:资产总额较大,一般在50亿元以上。
2. 中型企业:资产总额在1亿元到50亿元之间。
3. 小型企业:资产总额在2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
4. 微型企业:资产总额在2000万元以下。
二、从业人员
根据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的不同,也可以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
1. 大型企业:从业人员一般在2000人以上。
2. 中型企业:从业人员一般在500人到2000人之间。
3. 小型企业:从业人员一般在100人到500人之间。
4. 微型企业:从业人员一般在10人到100人之间。
三、营业收入
根据企业营业收入的不同,也可以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
1. 大型企业:营业收入一般在4亿元以上。
2. 中型企业:营业收入一般在2000万元到4亿元之间。
3. 小型企业:营业收入一般在500万元到2000万元之间。
4. 微型企业:营业收入一般在500万元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企业,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这些标准只是参考值,实际划分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c2888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4.png)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企业规模划分是基于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实际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企业被划分为大、中、小、微四个规模。
这种划分标准在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税收政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不同规模的企业划分标准。
一、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1.大型企业大型企业是指拥有较大规模和资金、人员、产量较多,拥有相应各项资源和条件的企业。
一般地,被称为大型企业的企业应具有以下条件:(1)资产总额:一般大型企业的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
(2)年度销售收入:年度销售收入要求大于5000万元。
(3)职工人数:一般来说,大型企业的职工人数应在300人以上。
(4)市场占有率:大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通常较高,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2.中型企业中型企业是介于大型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之间规模的企业。
通常来讲,中型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1)资产总额:一般中型企业的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到5000万元之间。
(2)年度销售收入:年度销售收入要求在3000万元到5000万元之间。
(3)职工人数: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在100人到300人之间。
(4)市场占有率:中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处于中等水平。
3.小型企业小型企业是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的,一般经济规模较小,具有以下特点:(1)资产总额:小型企业的资产总额通常在2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
(2)年度销售收入:年度销售收入在200万元到3000万元之间。
(3)职工人数:小型企业的职工人数在50人到100人之间。
(4)市场占有率:小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较小,处于竞争的前沿。
4.微型企业微型企业是以家庭等个人为单位,经营规模小,原材料和商品量及货币资金少,具有以下特点:(1)资产总额:微型企业的资产总额一般在200万元以下。
(2)年度销售收入:年度销售收入一般在200万元以下。
(3)职工人数:微型企业的职工人数一般在50人以下。
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e06d67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e.png)
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统计上对中小企业的明确划分标准为: 国家在统计上只对工业、建筑、交通运输、邮政、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划分规模, 以从业人员、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标准(见附表), 统计部门根据上年统计年报每年划分一次, 一经确认, 月度统计原则上不进行调整。
中小企业除不包括大企业、个体户和行政事业等非经营性单位外, 应包括国民经济各行业法人企业。
因此中小企业统计口径, 既包括统计上有划分标准的上述行业, 也包括无
划分标准的国民经济其他行业法人企业。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说明:
1.表中的“工业企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的企业。
2.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建筑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工程结算收入代替;批发和零售业的销售额以现行报表制度中的年销售额代替;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营业收入代替;资产总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
3.大型和中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所列各项条件的下限指标,否则下划一档。
企业中小型的划分标准
![企业中小型的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9214a9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c.png)
企业中小型的划分标准在我国,企业按照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组合类别,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进行划分。
现阶段,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 大型企业: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2. 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或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3. 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企业。
4. 微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的工业企业,以及从业人员30人以下的非工业企业。
以上是根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的附表中的划分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的企业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农、林、牧、渔业的企业,营业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工业企业的划分标准为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企业。
此外,规模以上大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划分标准也有所不同。
规模以上大中小型工业企业需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 大型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40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2. 中型企业: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或从业人员10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企业。
3. 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或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
4. 微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企业。
以上是企业中小型的划分标准。
具体划分标准可能因评奖年度和奖项类别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建议您查阅相关文件或联系相关机构获取最新信息。
中国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中国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f2c964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9.png)
中国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在中国,大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参考企业的从业人员数、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
具体来说,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需要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而微型企业只需要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这个划分标准适用于多个行业,包括但不限于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5个行业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此外,个体工商户在规模上参照该划分办法进行划分。
这种规模的划分是为了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以规范中小企业的发展。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591e40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b.png)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关于在财务统计工作中执行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号 )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
大型和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各项条件的下限指标,否则下划一档。
注:1.职工人数: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末从业人员数代替;2.年销售额:①工业企业: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②建筑业企业: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工程结算收入代替;③批发和零售业: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销售额代替;④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营业收入代替;3.资产总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
产业和行业的区别:产业:相对于工业而言的,如产业革命,主要指的是工业革命;行业是相对于工商业而言的,如零售行业,指的是商业。
但是现在对这两个词的理解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产业应该是按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要求集成起来的行业群体,因此产业的涵盖范围不仅包括工业,还包括非工业,比如教育。
这就说明产业可以是工业以外的行业,并且可以是由多个相对独立但业务性质完全一致的行业组成的,或者说是由分散在多个行业、具有同样的业务性质的经济组织组成的。
我们将国民经济各行业: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这里,产业的概念更加宽泛,产业概念的外延要大于行业。
在中国,行业具有比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政府的一个个部、委、办、局代表的就是一个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行业就有不同的待遇和排他性利益,行业的存在导致行业机会主义的存在,因此按行业进行政府直接管理,就会因为怕损失行业利益而陷入行业保护,进而出现保守和封闭的现象。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3f7fa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2.png)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企业的规模划分是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资产规模、员工规模等因素来划分的。
通常情况下,企业规模可以分为大、中、小、微四个层次。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年营业额、员工数量等指标来进行划分。
一、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一般指在某个行业或领域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企业。
大型企业通常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高额的年营业额和大批的员工,其业务范围可能覆盖多个国家或地区。
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大型企业一般是指具有较大资产规模和较多员工的企业。
大型企业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资产规模庞大:大型企业的总资产规模通常在亿元甚至数十亿元以上,拥有大量的生产设备、房产及其他固定资产。
2.年营业额高额:大型企业的年营业额通常在千万元甚至数亿元以上,营业额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
3.员工数量多:大型企业通常拥有数千人甚至数万人的员工,其雇员规模较大。
4.市场影响力强:大型企业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较大,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大型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其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型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一般较为复杂,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同时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监管。
二、中型企业中型企业通常是指在某个行业或领域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
中型企业的规模介于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中型企业一般是指资产规模、年营业额和员工数量等在大、中、小型企业中间的企业。
中型企业的特点:1.资产规模适中:中型企业的总资产规模一般在数千万元到数亿元之间,规模介于大型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之间。
2.年营业额一般:中型企业的年营业额一般在数百万元到数千万元之间,营业额的增长速度适中。
3.员工数量一般:中型企业的员工数量一般在百人到数千人之间,适中规模。
大中小微企业人数划分标准
![大中小微企业人数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39ded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3.png)
大中小微企业人数划分标准《大中小微企业人数划分标准》一、引言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业规模的划分对于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布局以及中小企业的政策优惠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在我国,对于企业规模的划分,主要是依据企业的员工人数、资产规模等因素进行分类。
本文将从大中小微企业人数划分标准的不同方面展开探讨,以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相关政策和实践。
二、大中小微企业的定义及分类1. 大企业大企业通常是指员工人数在500人以上或资产规模在数十亿元以上的企业。
这类企业通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雄厚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 中型企业中型企业通常是指员工人数在100-500人之间,或者资产规模在几千万元至数十亿元之间的企业。
这类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小型企业小型企业通常是指员工人数在20-100人之间,或者资产规模在几百万元至几千万元之间的企业。
这类企业通常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和较强的市场敏感度,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提供者。
4. 微型企业微型企业通常是指员工人数在20人以下,或者资产规模在几百万元以下的企业。
这类企业通常具有灵活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是经济社会的重要推动者。
三、大中小微企业人数划分标准的依据我国对于大中小微企业人数划分标准的依据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员工人数,这是一个客观且易于把握的指标。
在实际操作中,大中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是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的,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 大企业:员工人数在500人以上;2. 中型企业:员工人数在100-500人之间;3. 小型企业:员工人数在20-100人之间;4. 微型企业:员工人数在20人以下。
四、大中小微企业人数划分标准的意义和影响1. 对于宏观政策的影响大中小微企业人数划分标准的明确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规模的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和政策需求均不同,通过对大中小微企业进行分类,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e8700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7.png)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是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员工人数、营业收入等指标对企业进行规模划分的一种分类标准。
在我国,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统计局的标准,企业通常被划分为大、中、小和微四个规模。
大企业通常是指资产总额超过5000万元或年度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同时拥有1000人以上的员工。
大企业通常拥有庞大的生产规模和深厚的资金实力,能够在市场上占据较大的份额,对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型企业是指资产总额在3000万元到5000万元之间,或者年度销售收入在2亿元到3亿元之间的企业,同时拥有200-1000人的员工。
这类企业通常是市场竞争中的中坚力量,拥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在不同领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小型企业是指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到3000万元之间,或者年度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到2亿元之间的企业,同时拥有50-200人的员工。
这类企业通常是某一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贡献。
微型企业是指资产总额在100万元以下,或者年度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同时拥有50人以下的员工。
这类企业通常是刚刚起步的小企业或者个体户,对于本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设定,旨在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同时,这也有助于监管部门对不同规模企业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
从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看,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上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大、中、小、微四个规模的企业入手,详细分析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大企业大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庞大,资金和员工数量多,通常拥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大企业一般承担着较大的社会责任,对于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有着较强的实力和资源支持。
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04b7a253169a4517723a327.png)
附件1: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说明:1.此标准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制定的。
按照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组合类别,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
适用对象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种组织形式的法人企业或单位。
个体工商户参照此标准划分。
2.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3.附表中各行业的范围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准。
带*的项为行业组合类别,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业等,不包括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4.企业划分指标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
(1)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没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
(2)营业收入,工业、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农、林、牧、渔业企业采用营业总收入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
(3)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
大中小微企业划定标准
![大中小微企业划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a88e241767f5acfa1c7cdab.png)
序号
划型标准
行业类型中小微型企业中型企业来自小型企业微型企业
一
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
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
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
二
工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
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
六
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
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
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
七
仓储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
十二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
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
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
十三
房地产开发经营
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
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
九
住宿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
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
十
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413cc6a998fcc22bcd10db4.png)
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各行业划型标准整理如下: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工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建筑业。
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批发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零售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仓储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小企业的标准
![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小企业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f0bb7da581b6bd97e19eab0.png)
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小企业的标准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小于 4 亿元,或者年销售额小于 3 亿元,或者职工人数小于2000 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其中,同时满足资产总额大于等于4000 万元、年销售额大于等于3000 万元和职工人数超过300 人这三个条件的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批发业与零售业批发业中,年销售额小于 3 亿元,或者职工人数小于200 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其中,同时满足年销售额大于等于3000 万元和职工人数等于或超过100 人这两个条件的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在零售业中,年销售额在小于亿元,或者职工人数少于500 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其中,同时满足年销售额超过1000 万元和职工人数超过100 人这两个条件的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在建筑业中,资产总额小于 4 亿元,或者年销售额小于 3 亿元,或者职工人数少于3000 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其中,同时满足资产总额超过4000 万元、年销售额超过3000 万元和职工人数超过600 人这三个条件的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业与邮政业在交通运输业中,年销售额小于 3 亿元,或者职工人数小于3000 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其中,同时满足年销售额超过3000 万元和职工人数超过500 人这两个条件的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在邮政业中,年销售额小于3 亿元,或者职工人数低于1000 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其中,同时满足年销售额超过3000 万元和职工人数超过400 人这两个条件的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住宿与餐饮业在住宿和餐饮业中,年销售额小于亿元,或者职工人数少于800 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其中,同时满足年销售额超过3000 万元和职工人数超过400 人这两个条件的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一览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企业类型行业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中小微型企业营收业入2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40000万以的元下中型企业营收业入500万及上元以的小型企业营收业入50万及上元以的微型企业营收业入5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2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3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3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2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2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3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上的营收业入80000 万以或产额80000 万以元下资总元下营收业入6000万及上且产额5000万元以,资总元营收业入300万及上且产额300万及营收元以,资总元业入300 万以或产额300 万以元下资总元的从人业员2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40000万以的元下及上以的以的上下的从人业员5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20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5000万及元以从人人以,营收业员 5 及上且业入1000 万及元以上的上的从人业员3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2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5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500 万及元以从人业员1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 万及元以上的上的从人业员1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3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3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3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2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2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上的从人业员2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2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2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3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2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上的从人业员2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3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3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2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2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上的从人业员2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3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2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1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上的从人业员1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3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2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1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上的从人业员1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20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1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上的从人业员1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3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10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50万及上元以以的上的从人业员1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50万以的元下营收业入200000万以或产额10000万以元下资总元下营收业入1000万及上且产额5000万元以,资总元营收业入100 万及上且产额2000 万元以,资总元营收业入100万以或产额2000万以元下资总元的从人业员10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5000万以的元下及上以的及上以的下的从人业员3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100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500万及元以从人业员100 人下营收以或业入500 万以元下以的上上的的从人业员10人下资总以或产额1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人下以的从人业员300人下资总以或产额12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300人下以的从人业员100 人以,资总及上且产额8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10 人以,资总及上且产额1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从人业员100人以的及上上的从人业员10人以的及上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xx年由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小型企业的划分依据和标准为:在工业领域,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或资产在4亿元以下的企业都划为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怎么界定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怎么界定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f63a1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0.png)
中小企业怎么界定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近年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日益凸显,因此,如何准确界定中小企业的规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统计上,对于大中小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的界定与统计上的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中小企业的界定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资产、从业人员等指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规定》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中小企业划型规定》,中小企业按照从业人员数、资产总额和年营业收入三个指标进行划分。
具体如下:1. 从业人员数根据规定,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需满足以下条件:- 微型企业:不超过20人;- 小型企业:不超过100人;- 中型企业:不超过300人。
2. 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是判断中小企业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规定,中小企业的资产总额需满足以下条件:- 微型企业:不超过300万元;- 小型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 中型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
3. 年营业收入年营业收入也是衡量企业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规定,中小企业的年营业收入需满足以下条件:- 微型企业:不超过500万元;- 小型企业:不超过2000万元;- 中型企业:不超过5000万元。
二、统计上的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在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企业规模、从业人员和资产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划分标准:1. 从业人员- 大型企业:从业人员超过500人;- 中型企业:从业人员在100人至500人之间;- 小型企业:从业人员在20人至100人之间;- 微型企业:从业人员不超过20人。
2. 资产总额- 大型企业:资产总额超过3亿元;- 中型企业: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至3亿元之间;- 小型企业: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 微型企业: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中大型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中大型企业规模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b74033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4.png)
中大型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规模划分主要是按照企业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税后利润,所属行业和所处的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类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中国的企业可以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四类。
微型企业是指注册资本不超过500万元,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营业收入不超过3000万元,税后利润不超过50万元的企业。
小型企业是指注册资本超过500万元,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营业收入不超过6000万元,税后利润不超过200万元的企业。
中型企业是指注册资本超过3000万元,资产总额不超过1亿元,营业收入不超过3亿元,税后利润不超过500万元的企业。
大型企业是指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资产总额超过1亿元,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税后利润超过500万元的企业。
以上是中国大型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对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分析企业经营状况,把控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企业要特别注意这些规模划分标准,把握好企业的发展潮流,把握好自身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企业发展得更有序、更加规范,达到更大的发展。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1bb9d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3.png)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企业规模的划分通常是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经营规模、雇员数量等因素来进行分类。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可以分为大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四个层次。
本文将分别从这四个层次对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大企业是指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较大,雇员数量较多的企业。
一般来说,大企业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资产规模较大,通常以亿元甚至十亿美元计;2.具有完整的管理层级和组织架构;3.雇员数量较多,一般超过1000人;4.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5.经营范围广泛,可能涉及多个行业或领域。
在国际上,大企业通常被称为跨国公司或者全球性企业,它们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在中国,大企业通常被称为国有大型企业或者民营大型企业,它们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垄断地位或者核心竞争力。
中型企业是指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处于中等水平,雇员数量也较为适中的企业。
一般来说,中型企业具有以下特点:1.资产规模在千万元到数亿元之间;2.管理团队和组织架构相对完整,但规模较大企业要简单一些;3.雇员数量在100人到500人之间;4.市场竞争力一般较强,但影响力可能较大企业要弱一些;5.经营范围较为集中,通常只涉及一个或者少数几个行业或领域。
在国际上,中型企业通常被称为中小型企业,它们在国内市场上可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但在国际市场上通常缺乏竞争力。
在中国,中型企业通常被称为私营企业或者民营中型企业,它们在国内市场上可能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但通常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小型企业是指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较小,雇员数量相对较少的企业。
一般来说,小型企业具有以下特点:1.资产规模在百万元到千万元之间;2.管理团队和组织架构较为简单,可能只有一两个管理层级;3.雇员数量在20人到100人之间;4.市场竞争力一般较弱,但可能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者地区具有一定的优势;5.经营范围相对较窄,通常只涉及一个行业或者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说明:
1.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2.附表中各行业的范围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为准。
带*的项为行业组合类别,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仓储业包括通用仓储,低温仓储,危险品仓储,谷物、棉花等农产品仓储,中药材仓储和其他仓储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业等,不包括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3.企业划分指标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
(1)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没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
(2)营业收入,工业、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农、林、牧、渔业企业采用营业总收入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
标。
(3)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