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史-20180820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又称质量守恒原理,是自然科学中一个基本的物质守恒原理。
它是指在封闭系统中,物体的质量在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中都是守恒的。
简单来说,质量守恒定律规定了质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而只能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反应进行转移或转化。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
它告诉我们,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换句话说,质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销毁,而只能在反应过程中转化。
质量守恒定律的背景和历史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法国科学家拉瓦锡。
拉瓦锡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发现反应前后实验器皿中物质的质量没有变化。
他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质量守恒定律,并将其与自然界的其他守恒定律相对应,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的背后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在引入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牛顿力学体系中,质量守恒定律是由牛顿的第二定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推演而来的。
这些定律表明,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其质心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是守恒的。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1. 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牛顿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
动量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即动量=质量× 速度。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系统内所有物体的总动量在任何物理过程中都保持不变。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质量守恒定律在能量转化中的体现。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能量总量在任何物理过程中都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但总能量的值保持不变。
3. 质能关系质能关系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直接推论。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着等价关系。
根据质能方程E=mc²,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而能量也可以转化为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中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
阅读材料: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质量守恒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基础定律,该定律几乎构成了大部分物理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基础,它对化学教学是极端重要的。
本文阐述它的发展和形成的历史。
一、守恒定律的序幕关于物质不灭一般被公认为是古希腊原子论者的思想。
留基帕和德模克利特(两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50年)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原子组成的。
德模克利特写道:“宇宙的要素是原子和虚空,其他一切都只是意见。
原子不受任何能使之发生改变的外力的影响,……而虚空则是一些空的地方,使原子不断在其中上下运动”。
如此说来,他们已经具备物质不灭的思想了。
可惜他们的著作除了一些残篇外均已散失。
关于原子是否有重量还有争论。
我们只能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转引的残篇断句中知道原子或许有重量,但是对这一点有争论,伊壁鸠鲁(公元前约300年)承认原子学说,并肯定地认为原子有重量。
既然原子是不灭的,而原子又是有重量的,至此,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已经有了质量守恒的思想了。
但是这只能是我们的推论,并没有见诸于文字的记载,一直到公元前57年左右,与凯撒和西塞罗同时代的罗马诗人路克莱修在他的伟大著作《物性论》中,记载并赞颂了古希腊原子论者们的哲学。
他重申:“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
”这可看作是最早暗示出一个深刻的普遍科学原理,现在的每一事物必定在过去,现在或将来持续存在,虽则它们的形状、面貌和外表确实可以改变。
然而,从路克莱修的颂辞到现代的质量守恒定律之间有着相当大的一段距离。
质量守恒定律昭示我们:无论位置、外形、状态和化学组成等如何变化,在一给定的封闭区域内的物质总量永远保持不变。
企图从古希腊人的思想中去寻觅现代物理学和化学的科学原理(也许某些天文学的原理除外)是徒劳之举,例如,路克莱修当时所关心的是哲学而不是科学问题。
这在《物性论》的第一页中讲得十分清楚:“这个教导我们的定律开始于:没有任何事物按神意从无中生。
恐惧所以能统治亿万众生,只是因为人们看见大地环宇,有无数他们不懂其原因的事件,因此以为有神灵操纵其间。
化学5.1质量守恒定律之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质量守恒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基础定律,该定律几乎构成了大部分物理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基础,它对化学教学是极端重要的。
本文阐述它的发展和形成的历史。
一、守恒定律的序幕关于物质不灭一般被公认为是古希腊原子论者的思想。
留基帕和德模克利特(两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50年)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原子组成的。
德模克利特写道:“宇宙的要素是原子和虚空,其他一切都只是意见。
原子不受任何能使之发生改变的外力的影响,……而虚空则是一些空的地方,使原子不断在其中上下运动”。
如此说来,他们已经具备物质不灭的思想了。
可惜他们的著作除了一些残篇外均已散失。
关于原子是否有重量还有争论。
我们只能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转引的残篇断句中知道原子或许有重量,但是对这一点有争论,伊壁鸠鲁(公元前约300年)承认原子学说,并肯定地认为原子有重量。
既然原子是不灭的,而原子又是有重量的,至此,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已经有了质量守恒的思想了。
但是这只能是我们的推论,并没有见诸于文字的记载,一直到公元前57年左右,与凯撒和西塞罗同时代的罗马诗人路克莱修在他的伟大著作《物性论》中,记载并赞颂了古希腊原子论者们的哲学。
他重申:“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
”这可看作是最早暗示出一个深刻的普遍科学原理,现在的每一事物必定在过去,现在或将来持续存在,虽则它们的形状、面貌和外表确实可以改变。
然而,从路克莱修的颂辞到现代的质量守恒定律之间有着相当大的一段距离。
质量守恒定律昭示我们:无论位置、外形、状态和化学组成等如何变化,在一给定的封闭区域内的物质总量永远保持不变。
企图从古希腊人的思想中去寻觅现代物理学和化学的科学原理(也许某些天文学的原理除外)是徒劳之举,例如,路克莱修当时所关心的是哲学而不是科学问题。
这在《物性论》的第一页中讲得十分清楚:“这个教导我们的定律开始于:没有任何事物按神意从无中生。
恐惧所以能统治亿万众生,只是因为人们看见大地环宇,有无数他们不懂其原因的事件,因此以为有神灵操纵其间。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对于物体的质量变化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规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本质和物质的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最早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18世纪末提出,他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是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这就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个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于化学、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说明了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
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物质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只会在不同形态之间转化。
这为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原则,也为物质转化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物质的变化过程,比如食物的烹饪、燃料的燃烧等。
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无论是煮沸的水蒸发还是食物的煮熟,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个原理在食品加工、能源利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物质不会凭空消失,只会在不同形态之间转化。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物质的转化过程,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原则。
在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中,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它帮助科学家们解释了许多实验现象,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也为人们探索宇宙、揭示自然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为化学、物理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原则。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于我们理解物质世界、保护环境、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17世纪初,法国一位药剂师发现,金属锡在坩埚中经过煅烧后,得到的白色灰烬比原来重量增加了。
法国医生莱伊(Jean Rey)对此解释说,这增加的重量可能是由于空气凝结在锡烬中所致。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重新做了金属煅烧的定量实验研究,他将铜片放在玻璃瓶里,称重后,将其放在炉子上加热、煅烧。
发现原来紫红色光泽的铜片渐渐蒙上一层暗灰色的东西,最后变成了黑色的渣滓。
烧完后称重,铜片变重了。
波义耳又拿铅、锡、铁和银进行同样的实验,发现它们燃烧后也变重了。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波义耳得出结论:金属煅烧后重量会增加。
“也许是因为瓶子没有盖紧,让炉子里的脏东西落了进去,才变重的!”于是,他找了一个有着长长的弯头颈的玻璃瓶——曲颈瓶,把金属放进去封闭起来进行煅烧。
煅烧后,他小心地从炉膛里拿出滚烫的瓶子,打开瓶口,再称金属的重量,结果仍是一样。
1674年,波义耳在《关于火和火焰的新实验》论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金属在加热后,重量之所以增加,是由于有一种特殊的、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火素”穿过了玻璃瓶的瓶壁,跑到金属里去,跟金属化合成了灰烬。
“火素”是有重量的。
因此,加热后,金属的重量增加了。
1740年,著名的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闭的玻璃瓶内煅烧金属后,不开启玻璃瓶进行称量,发现尽管金属经过煅烧已经变成了灰烬,但是质量并没有变化。
到了1760年,罗蒙诺索夫进一步指出,在自然界中发生的一切变化,是处在如下的状态:若某一物体的某种东西消耗若干,便有若干这种东西加到另一物体上。
这就是说,若某处有某量的物质减少,则在其他地方就有等量的物质增加。
1776年,他从大量的实验中概括出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全部物质的质量,等于全部反应产物的质量。
可惜,罗蒙诺索夫的这些精辟的见解传播不够广泛,对当时西方科学思想的进步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也做了类似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
拉瓦锡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之间量的变化,用45份重的氧化汞加热分解,得到的汞重恰好是41.5份,氧气重3.5份。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A.大于铁丝质量 B.小于铁丝质量 C.等于铁丝质量 D.无法比较 4.R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3O2=2CO2+4H2O,则有关R的组成 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5.小明同学学了质量守恒定律后,自己查资料得知铁粉和稀硫酸在常温下 可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发生 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请你和小明按下面的过程一起 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总质 量 (填“变”或“不变”) (2)设计实验方案:按你的假设小明设计了 如图装置的实验,实验进行时把 气球中的铁粉倒入稀硫酸中, 反应后, 你认 为天平最终能平衡吗?说出你的理由.
质量守恒定律
卖废品前,把铁 在潮湿的环境中 放一段时间,可 以卖更多钱
煤燃烧完之后剩 下了煤渣,质量 减轻了
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 汞,加热分解后,恰好得到 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 量的氧气
实验探究一
红磷燃烧
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 (P)(O2)点燃来自五氧化二磷 (P2O5)
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分析: 反应前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 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 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的实验, 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 是守恒的。但这一发现当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注意,直到 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 这一定律才获得公认。但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都 需要极精确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小于 0.2%的质量变化就觉察不出来)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因 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所以不断有人改进实验技术以 求解决。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Landolt)及1912年 英国化学家曼莱(Manley)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所用的 容器和反应物质量为1 000 g左右,反应前后质量之差小于 0.000 1 g,质量的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差别在实 验误差范围之内,因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质量守恒定律是热力学原理中最基础、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宣告了物质在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时,质量是守恒的,不能改变或消失,也不能从外部获取。
这个定律由克里奥普拉斯在1789年发现。
质量守恒定律有两种表述形式,第一种是经典定律,即质量守恒等于总的质量减去总的产物的质量;第二种是核定律,即核反应本身也是质量守恒的,即所发生的中子和质子的总数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化学过程的基础,是一种自然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更多化学反应的特性。
衍生出来的质量守恒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预测化学反应结果。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应用于物理学、化学、量子力学等现代物理学领域,它被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物理研究领域,如热力学、化学和量子力学。
它在许多研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质量守恒定律最重要的实际应用就是在核能中,核反应本身也是质量守恒的,因此辐射能量在核反应中被转换成电能、热能或者光能,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因此,研究核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
例如,当物质在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时,我们可以使用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所发生的反应的物质的改变情况。
总的来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一种重要的定律,它被普遍应用于物理学、化学和量子力学等方面,对于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变化和应用
也是十分有用的。
另外,由于质量守恒定律是不变的,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它来确保化学反应的准确性,从而避免出现意外。
学生作品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周海涛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重要定律,它使化学的研究从定性转入定量。
现在公认质量守恒定律是由拉瓦锡发现的,但实际上,有许多化学家,都与质量守恒定律擦肩而过。
第一个接触质量守恒定律的人是英国化学家波义尔。
那个时候有一种学说叫“燃素说”,这个学说认为能燃烧的物质中具有燃素,点燃后燃素被空气吸收形成火焰。
但波义尔在一次燃烧金属的时候发现,得到的金属灰比原金属重。
这就不符合“燃素说”,本来继续探究下去,就可以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但当时“燃素说”影响巨大,波义尔,最后只得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他认为燃素存在于空气中,燃烧时进入物质。
第二位化学家是俄国的罗蒙诺索夫,他在密闭容器中做了与波义尔一样的实验,但在打开容器前进行了称重,发现质量并没有改变,而在打开容器时,他听到了“丝丝”的空气进入容器的声音。
于是他大胆猜测,进入容器的空气质量等于金属增加的质量,并将这个发现命名为“物质不灭定律”。
但当时俄国的化学落后,此项发现也因此没有被重视。
最后一个化学家就是拉瓦锡,而拉瓦锡发现该定律的过程离不开他的好同事普利斯特里。
他们两人在一次宴会上结识,话题很快聊到了气体学。
普利斯特里说,他在加热氧化汞时,得到了一种助燃气体,也就是氧气。
拉瓦锡回去后,重复了该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通过称量发现,氧化汞减少的质量就是产生氧气的质量。
此后他又进行了多次试验,最后得到了现在的质量守恒定律,在这之后,科学家又用更精密的仪器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这个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发展史
质量守恒定律发展史
早在十七世纪,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就研究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他在一个敞口容器中煅烧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
于是他认为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可能比反应物的质量大。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也做了煅烧金属的实验,所不同的是他改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金属锡,冷却后不开启玻璃瓶就进行实称量,结果发现:尽管玻璃瓶中的金属锡经过燃烧已经变变“灰烬”,但是燃烧后玻璃瓶中与内容物的总质量无变化。
经过反复实验,无论燃烧的是铁、锡还是铜,结果都是一样的。
于是他认为,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他提出了质量守恒的假说,但是,由于缺乏大量实验的验证,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
21年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了几年的时间,加热、分解、蒸煮、混合了他所能得到的几乎所有物质,利用天平精确的定量实验和大量的实验事实对此假设重新加以论证。
从实验中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终于成为化学界广泛应用的一条基本定律。
这个重要定律直到1777年后才获得世界公认。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质能关系公式(E=mc2),说明物质可以转变为辐射能,辐射能可以转变为物质。
这个结论对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中的应用有何影响呢?实验结果证明1000g硝化甘油爆炸之后,放出能量为8.0×106J.根据质能关系公式计算,产生这些能量的质量是8.9×10-8g,与原来1000g 相比,差别小到不能用常规实验技术测定。
从实用观点来看,可以说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是完全正确的。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1756 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锡发生变化生成了氧化锡,但容器和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响前后并无改变。
经过频频的实验,都获取相同的结果。
于是罗蒙诺索夫以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但他的这一发现并无惹起科学家们的注意,直到 1777 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了相同的实验,也获取相同的结论,这一结论才获取公认。
但要切实证明或否认这一结论,都需要极精准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都不可以知足严格的要求。
直到1908 年德国化学家郎道耳特及 1912 年英国化学家曼莱做了精准度极高的实验来考证这个结论,科学家们才一致认可了这必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公式 E = mc2(E 表示能量; m 表示质量; c 表示光的速度,大小为 3×108m/s )说明物质能够转变为辐射能,辐射能也能够转变为物质。
这个结论与质量守恒定律有何联系呢?实验结果证明 1000g 硝化甘油爆炸此后,放出的能量为 8×106J 。
依据质能公式计算,产生这些能量的质量是 0.89 ×10-7g 。
从适用角度讲,此中的偏差是能够忽视的,即能够以为在化学反响中质量守恒定律是完整建立的。
20 世纪以来,人们对证量守恒定律有了新的认识,认可两个独立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此刻科学家将这两种定律合二为一,称为质能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发现的过程】化学反响必定惹起物质性质的变化,那么,反响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是如何的呢? 近代化学家经过大批的实验研究总结出有名的质量守恒定律,当时叫做重量守恒定律或物质不灭定律。
俄国有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初期研究微粒学说,经过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1748 年给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表达道:“自然界所发生的全部变化都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失掉多少,另一种东西就获取多少,所以,假如某个物体增添了若干物质,则另一物体必有若干物质消逝。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历程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历程说到质量守恒定律啊,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哦,那不就是物理课上学的那个东西嘛。
”不过,要是回到这个定律的发现历程,那可是有一段挺有意思的故事呢!要知道,这个定律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不少“曲折离奇”的发现过程,才逐渐被大家接受。
其实质量守恒定律的最初萌芽,得追溯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
那个时候,科学界还是比较混乱的,大家对于物质的理解还停留在古老的“四元素说”上——水、火、土、气。
你看,咱们今天所说的物质组成、原子结构什么的,都是现代才有的概念。
那时的科学家们要么信仰哲学,要么信仰宗教,一时间,连牛顿他老人家也搞不清楚。
咱们都知道,牛顿是个物理学巨头,但他也曾经迷茫过,探索过“物质是不灭的”这样的命题。
话说回来,直到一位名叫安托万·拉瓦锡的法国科学家登场,这个质量守恒定律才真正开始成型。
拉瓦锡可是个牛人,他有个爱好——就是不断地把各种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反复验证各种实验结果。
有一次,他把一种物质放到炉子里加热,结果那物质变成了气体,剩下了很少的固体残留物。
按理说啊,气体应该“消失”了,怎么可能会出现这么点残渣呢?于是,他仔细一算,发现加热前后的质量加起来还是一样的!哇塞,这一发现,简直是震动了整个化学界!从此,拉瓦锡提出了物质不灭的原理,意思是“物质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
”这个观念一出,许多以前一直被忽略的小细节,都被科学家们重新审视,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说实话,这个定律的提出并不是那么顺风顺水。
你想想,很多人都习惯了古老的理论,特别是那些基于哲学的思想。
你说,你要把哲学说得清清楚楚,那还不如让人学个“算命”来得简单些。
所以,刚开始,拉瓦锡的想法可没能完全打动所有人。
有人觉得他是在胡说八道,觉得他就是拿着一个大锅炒东西,根本不懂物质的变化。
直到后来,更多的科学家开始模仿拉瓦锡的实验,才慢慢让这个定律站稳了脚跟。
比如,德国的赫尔曼·亥姆霍兹,他也在自己的实验中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大家开始意识到,嗯,拉瓦锡的说法,真的有点道理。
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发展从古代至今的质量守恒理论演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发展从古代至今的质量守恒理论演变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发展——从古代至今的质量守恒理论演变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指出在任何物理、化学以及许多其他科学过程中,物体的质量在系统内是不变的。
这个定律在古代就被观察到和应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得到了进一步的解释和发展。
一、古代观察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人类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观察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时期,文献中就有关于质量守恒的描述。
例如,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物体运动和变化需要某种因素的观点,从而间接地暗示了质量守恒的存在。
在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员工也注意到,矿石在冶炼过程中质量几乎没有损失,这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观察提供了直接证据。
与古代观察不同的是,古人并没有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深入的科学解释。
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工程和冶金等实践中应用质量守恒的原则。
他们通过记录和对比各种物质的质量,实现了许多技术上的突破。
二、质量守恒理论的进一步解释——达尔顿的原子理论在17世纪末,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理论,为质量守恒定律提供了更深入的科学解释。
道尔顿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小颗粒构成的,这些小颗粒被称为原子。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重新组合,但总质量不变。
达尔顿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通过实验证据支持的质量守恒定律。
通过研究元素的化学反应,他发现各种原子的相对质量比例是固定的。
这一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化学领域的发展,并奠定了化学作为独立科学的基础。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现代解释和应用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得到了现代解释和应用。
在相对论的框架下,爱因斯坦进一步拓展了质量守恒定律。
相对论认为质能是等价的,质量的转化可以通过能量的变化来解释。
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核能反应、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等领域。
质量守恒定律不仅在理论上起着重要作用,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际情况。
在工程领域,质量守恒定律被用于设计和优化流体系统、传热设备等。
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发展与重要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发展与重要实验质量守恒定律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阐述了一个基本的观点,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质量是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的,只会被转化成其他形式。
本文将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发展,并探讨一些重要实验验证了这一定律的有效性。
1. 古代质量守恒定律的雏形在古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并没有得以明确定义,但是一些早期的思想家已经有了关于质量守恒的启示。
比如,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曾提出“万物皆由水而来,万物又都归于水”的观点,暗示了一种质量的转化过程。
2. 质量守恒定律的确立与拉瓦锡质量守恒定律的确立主要归功于安托万·拉瓦锡,他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通过一系列实验,总结出了质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守恒规律。
他发现,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与产物之间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些实验结果为质量守恒定律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3. 重要实验:拉瓦锡的燃烧和腐蚀实验拉瓦锡进行的一些著名实验,直接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有效性。
其燃烧实验是其中之一。
拉瓦锡观察到燃烧物质在燃烧过程中质量的变化很小,燃烧所释放的气体往往具有较大的质量,这使得他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此外,拉瓦锡还进行了腐蚀实验。
他发现,在金属与酸反应的过程中,金属会失去质量,而生成的气体也会增加相应的质量。
通过对不同金属及酸的组合进行实验,拉瓦锡确认了质量守恒定律在腐蚀反应中的适用性。
4. 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重要案例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不仅仅只发生在拉瓦锡的实验中,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实验也为其提供了支持。
(1)丹尼尔透明气泡实验:丹尼尔是法国物理学家,他发现,当将一种气泡加热至其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相等时,气泡内质量将不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这一实验可视为质量守恒定律的延伸,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在气体状态下的适用性。
(2)查尔斯定律实验:法国物理学家查尔斯通过实验证明,当把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在等温的条件下,其体积与压强成反比。
质量守恒定律是谁提出来的
质量守恒定律是谁提出来的质量守恒定律是伽利略于1689年根据牛顿力学的原理提出的,至今已有1689年。
质量守恒定律从一个非常简单而又令人信服的定律到现在还被许多科学家所接受并广泛应用。
那么质量守恒定律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它是如何发现并运用于物理学的,就是伽利略从一个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但也是极其简单得一条定律:如果质量不变,无论哪个方向质量有多大,只要有能量就会不变。
当然这个能量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这个定律还有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质量不变不等于质量有上限。
1.伽利略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在牛顿力学中,能量守恒,质量守恒。
能量是物质能量的基本形式,质量也是一种物质,但它是不能用来测量质量的。
根据质能守恒定律,如果两个物体之间形成距离,无论物体有多大,质量都不会有变化。
当两个物体之间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存在着能量的交换,即能量守恒;当物体之间相互远离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能量守恒。
这两个相互靠近的物体之间有一个质量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的极限所对应的运动速度。
这种运动速度等于质量变化率。
2.牛顿的牛顿力学是从量变引起质变的科学哲学观念。
牛顿力学是从量变引起质变的科学哲学观念。
他在数学上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又建立了加速度定律和时间论定律,而这些理论在当时都已经建立了。
由于量变与质变是两个概念,因此他们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
而他所建立的这两个定律只能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理论依据,无法描述物体从一种运动状态到另一种运动状态的整个过程。
牛顿力学告诉我们:不论运动物体的方向如何改变,它都只能产生和维持一个特定的速度或加速度。
如果想要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必须从物体的质量这个参数出发,经过一定的数学推导过程,才能证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变的。
3.爱因斯坦认为能量是恒定的、不能因时间流逝而改变的。
爱因斯坦发现:质量不会因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运动速度,任何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如果任何物体只在一个方向上运动了一段时间,它在任何方向上的质量都会减少。
《质量守恒定律》 讲义
《质量守恒定律》讲义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历程在化学的发展长河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早在 18 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对化学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
拉瓦锡首先注意到,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总和与生成的物质总和似乎存在着某种固定的关系。
他通过精确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发现无论化学反应如何进行,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拉瓦锡的实验方法极为严谨。
他使用了精确的天平来测量物质的质量,并且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拉瓦锡的发现打破了当时人们对于化学反应的一些错误认知,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
其内容可以简单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定律强调了“参加化学反应”这一前提条件。
也就是说,只有在真正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质量守恒定律才适用。
如果存在未参与反应的物质,不能将其计算在内。
同时,“质量总和”这一概念也需要明确。
它指的是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从微观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会发生改变。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只是重新组合成了水分子。
氢分子(H₂)由两个氢原子组成,氧分子(O₂)由两个氧原子组成。
当它们发生反应时,氢分子和氧分子破裂,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H₂O)。
由于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是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依据。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还反映了它们之间的质量关系。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使方程式配平。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
18世纪下半叶,生产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科学实验的进展。
在化学实验室里有
了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这使化学研究工作发生了质的转变,即从对物质的简单定性研究进入到较精密的定量研究。
在该过程中,拉瓦锡做出了重要贡献。
拉瓦锡使几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经过反复实验和分析,都得到相同的结论:化学方法只能改变物质的成分而不能改变物质的质量。
这个结论就是现在的质量守恒定律。
要想进一步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需要极精
确的实验结果,但在18世纪,实验设备和技术还达不到这种要求。
后来,不断有
人改进实验技术等,以求能得到更精确的实验结果。
20世纪初,德国和英国化学家分别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误差是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之内的,从而使质量守恒定律确立在严谨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
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和质能关系公式的提出,人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现时科学家把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合二为一,称为质能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1789年,随着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拉瓦锡的历史名著——《化学概论》也出版了。
在《化学概论》中,拉瓦锡第一次用清晰的语言把质量守恒定律表达出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并说明了它在化学中的应用。
拉瓦锡的发现很快被各国科学家所接受,在科学界广为传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化学概论》中他写到:“无论是人工的或是自然的作用都没有创造出什么东西。
物质在每一化学反应前的数量等于反应后的数量,这可以算是一个公理。
”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拉瓦锡第一次写出了糖变酒精发酵过程的表达式:显然,这是现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雏形。
拉瓦锡已深深意识到这种表述方式的重要性,所以又写道:“我们可以设想,把参加发酵的物质和发酵后的生成物列成一个代数式,再逐个假定方程式中的某一项是未知数,通过求解方程,就可算出某项的值来。
这样一来,既可以用计算来检验我们的实验,也可以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计算。
我经常卓有成效地用这种方法修正实验的初步结果,使我能通过正确的途径重新进行实验,直至获得成功。
”在拉瓦锡眼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如同账目的收支一样,应当是平衡的。
通过化学方程的建立,使化学定量化、计量化,成为象数学、物理一样的精密科学。
也为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不灭的原理第一次公开地提出了科学的证明,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但是,人们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阶段。
在18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对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并不清楚,主要是由于自然界中的化学变化很复杂,人们的观察能力和方法很有限,特别是对于生成气体的物质和与气体结合的物质往往觉察不到,心中存有许多疑团,无法得到回答。
例如:木柴燃烧后,除了少部分灰烬外,大部分都“消失”了。
蜡烛点到尾“一点也不剩”,好象它们都无影无踪地“消失”了。
又如,一颗小小的种子,在花盆里会长成很大的花卉,而花盆里的泥土重量并没有变,花卉却“无”中生出来了。
上述问题摆在了科学家面前,希望做出明确的回答:物质能不能“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也就是说物质是否会被毁灭?这是个宇宙间的大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嘿,你知道吗?在咱们这个奇妙的世界里,有一个特别神奇的定律,那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这个定律啊,就像是一个超级神秘的魔法规则一样,管着世界上所有物质的变化呢。
以前啊,有好多聪明的人都在探索物质变化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在很久很久以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了。
他们就像一群好奇的小探险家,在知识的大森林里摸索着。
其中有个人叫德谟克利特,他提出了原子论的想法。
他觉得世界上的东西都是由很小很小的原子组成的。
这就好像是把一个大蛋糕看成是由无数个小蛋糕屑组成的一样。
虽然那时候还没有办法真的看到原子,但是这个想法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科学的土地上。
后来呢,到了17世纪的时候,有个叫海尔蒙特的科学家。
他做了一个特别有名的实验。
他把一棵柳树种在一个桶里,然后只给它浇水。
过了好多年啊,柳树长大了,变得很重很重。
他发现柳树增加的重量好像和浇的水有关系。
这个实验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小窗户,让人们开始思考物质在变化的时候重量是怎么回事呢?再后来呀,有个更厉害的化学家叫拉瓦锡。
他就像一个超级侦探一样,要解开物质变化时质量的秘密。
他做了好多好多超级精细的实验。
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实验就是他在一个密封的容器里燃烧东西。
他把磷放在一个玻璃瓶里,然后密封好,再用放大镜把阳光聚焦在磷上,让磷燃烧起来。
燃烧完了之后呢,他仔细地称量这个玻璃瓶和里面的东西。
哇塞,他发现燃烧前后,这个玻璃瓶和里面东西的总质量竟然一点都没有变。
这就好比你有一个装满宝贝的小盒子,不管你在盒子里怎么摆弄那些宝贝,这个盒子加上宝贝的总重量就是不变的。
拉瓦锡做了好多这样的实验,有燃烧金属的,还有其他各种物质反应的。
他就像一个执着的寻宝者,在这些实验里找到了质量守恒定律这个大宝藏。
在拉瓦锡做这些实验的时候啊,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呢。
他的那些朋友们,有的觉得他这个想法太奇怪了。
就说:“拉瓦锡啊,你是不是弄错了呀?燃烧的时候不是有东西消失了吗?怎么可能质量不变呢?”拉瓦锡就会很坚定地说:“你们再仔细看看我的实验过程呀,我可是做得很严谨的。
质量守恒定律是
质量守恒定律是质量守恒定律是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于1756年最早发现的。
拉瓦锡通过大量的定量试验,发现了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也称物质不灭定律。
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或者说,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也就是说A+B=C+D的化学反应,其中A和B的质量和等于C和D的质量和。
任何一种化学反应,其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是不会变的。
物质质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会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但是,一个物体在作用时需要在密闭的环境下,质量才会相同,若是在大气中,某些反应质量会变重,是因为与空气结合。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基本介绍中文名:质量守恒定律外文名: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别称:物质不灭定理提出者:罗蒙诺索夫提出时间:1756年套用学科:物理化学适用领域范围:巨观物质、微观物质适用领域范围:功能转换定义,解释,验证,范围,发展,套用领域,物理套用,化学套用,综合套用,套用实例,影响,发现者,定义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发展历程
1756 1777
1756年俄国化学家洛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 器里煅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 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 生变化。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 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但这 一发现当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注意。 直到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 到同样的结论,这一定律才获得公认。
质量守恒定律发展历程
1777
1908 1912
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小于0.2%的质量变化就 觉察不出来)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因为这是一个 最基本的问题,所以不断有人改进实验技术以求解 决。
1908年德国化学家廊道尔特(Landolt)及1912年英 国化学家曼莱(Manley)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所 用的容器和反应物质量为1000g左右,反应前后质 量之差小于0.0001g,质量的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 一。这个差别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因此科学家一 致承认了这一定律。
历史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敞口装置 锡在空气中燃烧 密闭装置 文字表达式:锡 + 氧气 点燃 氧化锡
波义耳的实验()
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小于生成物的 总质量
拉瓦锡的实验(1777年)
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 的总质量
拉瓦锡
拉瓦锡
(1742-1794)
拉瓦锡使用的实验仪器
无论是人工的或是自然的作用都没有创造出什么东 西。物质在每一个化学反应前的数量等于反应后的数 量,这可以算是一个公理。
《化学纲要》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