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课件勘探工作的布置
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专题培训课件
工程建筑与岩土体之间处于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矛盾 中。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促使矛盾的转化和解决,是岩土工 程的基本任务。
在土木工程中,各种建筑物以岩土体作为建筑材料、工程 结构或建筑环境,岩土工程的地位相当重要。而且,随着工程 规模愈来愈大,岩土工程问题愈益突出和复杂,给岩土工程师 提出了各种新的、前所未有的研究课题。就房屋建筑和构筑物 而言,目前世界上高层建筑物有120层、高达400多米,更有 560余米高的电视塔;我国也已建成了81层、高380多米的高层 建 筑物。显然,一般天然土体材料是难以满足其荷载要求的, 为此需采用桩基础或对地基土进行处理,这就要研究桩身的尺 寸、材料强度以及桩基持力层的选择和承载力等问题。此外, 施工时深基坑开挖支护和降水问题也很重要。岩土工程在此类 工程的总造价和总工期中占1/ 3左右。
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 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 象。它涉及到岩体与土体的利用、整治和改造,包括岩 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四个方面。
这一为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的技术体制,在房屋、 道路、航运、能源、矿山和国防等建设工程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在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程周 期以及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起 到了重要作用。
三、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地质、城 建、水利、电力、冶金、机械、铁道 、国防等部门,按原 苏 联的模式,相继设立勘察、设计机构,开展了大规模的工 程 地质勘察研究工作,为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大量 的 地质资料,使得一大批重要工程得以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 但是,由于工程地质勘察体制的局限,其明显的弊病和缺陷, 一是侧重于定性分析,定量评价不够;二是侧重于“宏观” 研究,结合工程具体较差,在建筑结构、基础方案和地基处 理措施等方面,往往缺乏权威性意见和建议。这反映了勘察 与设计、施工 在一定程度上是脱节的,影响了勘察工作社 会 地位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它尤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的需要。ຫໍສະໝຸດ 二、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和特点
勘探点的布置.
岩土工程勘察 勘探点的布置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 应符合以下规定: ②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 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 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 基底下基础宽度的50%~100%,并深 入稳定分布的地层。
岩土工程勘察 勘探点的布置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 起,应符合以下规定: ③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 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 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 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
勘探点的布置主讲ຫໍສະໝຸດ :张力霆(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
岩土工程勘察 勘探点的布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 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对无 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 范围布置;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 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 明其变化;重大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点, 重大的动力机械基础高耸构筑物,勘探点不宜 少于3个;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 在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风化 岩和残积土地区,宜布置适量的探井。
岩土工程勘察 勘探点的布置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 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 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 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 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 且不应小于5m;对大型设备基础,勘 探孔深度不宜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2~3 倍。
岩土工程勘察 勘探点的布置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 起,应符合以下规定: ④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 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⑤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到基岩或厚层 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 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勘探线和勘探点布置ppt课件
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 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 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 段,勘探点应当加密。
在地形平坦地区, 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
对岩质地基,勘探线 和勘探点布置及勘探孔 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构 造、岩体特性、风化情 况,按当地标准或当地 经验确定。
对于土质地基还应符合如下要求:
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的间距
除上述原则外尚应考虑以下各点:
1 建筑物有效附加应力影响范围
2 与工程建筑物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的需要;
如坝基可能的滑移面深度、渗漏带底板深度。
3 工程设计的特殊要求;
如确定坝基灌浆处理的深度、桩基深度、持力层深度等。
4 工程地质测绘及物探对某种勘探目的层的推断,在勘探 设计中应逐孔确定合理深度,明确终孔标志。对于规范 不应机械执行,应结合实际地质条件灵活运用。
注: 表中间距不适合于地球物理勘探;控制性勘探点宜占勘探点总数的 1/5~1/3 ,且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性勘探点。
初步勘察勘探孔深度
注: 1. 勘探孔包括钻孔、探井和原位测试孔等; 2. 特殊用途的钻孔除外。
详细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如下要求:
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和勘探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特性 和岩土工程条件确定。
确定 原则
A 勘察阶段。初期间距大,中后期逐渐加密; 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简单地段少布,间距放宽,
B 复杂地段、要害部位间距加密; C 参照有关规范。
5.L勘OR探EM坑I孔PS深UM度D的O确LO定R
一是确定坑孔深 度的依据;
二是施工时终 止坑孔的标志。
概括起来说,勘探坑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类 型、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以及所评价的 岩土工程问题等综合考虑。
2 二、勘探工程的施工顺序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方法PPT课件
精品课件
17
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 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 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 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精品课件
20
2)、测绘范围
包括场地及其邻居地段。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确定:
建筑物的类型、规模 工程所处设计阶段 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
精品课件
21
3)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内容 (1)地形、地貌条件;
(2)地层、岩性条件; (3)地质构造条件; (4)水文地质条件; (5)不良地质作用; (6)土石工程性质等; (7)天然建筑材料分布范围、储量、工程性质。 (8)已有建筑物情况。
程实践的影响。
精品课件
26
(5)不良地质现象研究
不良地质现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建筑场地的稳定性,并 预测其对各类岩土工程的不良影响。由于不良地质现象直接影响建 筑物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所以工程地质测绘时对测区内影响
研究不良地质现象要以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和水文地质 条件的研究为基础,并搜集气象、水文等自然地理因素资料。
11
(二)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 主要任务:进行现场踏勘、工程地质测绘、少量勘探工
作等,为场址稳定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 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主要进行工程
地质测绘,勘探往往是配合测绘工作而开展的,而且 较多地使用物探手段,钻探和坑探主要用来验证物探 成果和取得基准剖面。
应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并应符合下 列要求:
勘探线和勘探点布置
6)在勘探线、网中的各勘探点, 应视具体条件选择不同的勘探手 段,以便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有机地联系起来。
总之,勘探工作一定要在工程地质测绘基础上布置。勘探
布置主要取决于勘察阶段、建筑物类型和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三
个重要因素。还应充分发挥勘探B工作的综合效益。
9
3.勘探坑孔布置原则
B
22
2 二、勘探工程的施工顺序
B
23
LOREM IPSUM
勘探工程的合理施工顺序,既能提高勘探效率, 1 取得满意的成果,又节约勘探工作量。
地质条件复杂的重大工程,需要勘探解决的问题往往较
2 多。不可能同时全面施工,而必须分批进行。 分出轻重主次,考虑到设备搬迁方便和季节变化,将
勘探坑孔分为几批,按先后顺序施工。
对岩质地基,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结 合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
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土质)
B
19
勘探点布置要求:
勘探点宜按建筑物 周边线和角度布置, 对无特殊要求的其他 建筑物可按建筑物和 建筑群的范围布置;
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 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 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 点,查明其变化;
B
12
除上述原则外尚应考虑以下各点:
1 建筑物有效附加应力影响范围
2 与工程建筑物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的需要;
如坝基可能的滑移面深度、渗漏带底板深度。
3 工程设计的特殊要求;
如确定坝基灌浆处理的深度、桩基深度、持力层深度等。
4 工程地质测绘及物探对某种勘探目的层的推断,在勘探 设计中应逐孔确定合理深度,明确终孔标志。对于规范 不应机械执行,应结合实际地质条件灵活运用。
岩土工程勘察讲义.ppt
岩石力学(岩体力学) 土力学
高等土力学 土动力学
2.4岩土工程的发展
从土力学到高等土力学
经典的土力学理论解决的是满足工程精度的近似解,高 等土力学囊括了设计更为完善的土工实验,在解决土的本构 模型上引入了弹塑性力学,形成了岩土弹塑性力学,对土体 的模拟更接近真实;对于无法求得解析解的问题引进了有限 元等数值分析方法求取数值解,形成了计算土力学。高等土 力学手段更为丰富,可以解决传统土力学所解决不了的更加 广泛的问题。
2.2岩土工程范围
岩土工程的范围
土质学 地质学(包括水文)
工程勘察 地基基础(地基处理、基础工程) 开挖工程(基坑开挖、隧洞开挖) 支护工程(基坑支护、边坡支护及泥石流防治)
工程检测与监测
2.2岩土工程范围
工程勘察
2.2岩土工程范围
地基处理
高真空击密法
2.2岩土工程范围
基础工程
2.2岩土工程范围
1.1专业基本情况
1.1.3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1.1.4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混 凝土结构与钢结构、房屋结构、桥梁结构、地下结构、道路勘测设计与路基路 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 1.1.5实践教学 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专业实习或生产实习、结构课 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1.1.6修业时间:4年。 1.1.7学位情况:工学学士。 1.1.8原专业名:矿井建设、建筑工程、城镇建设(部分)、土木工程、交 通土建工程、工业设备安装工程、饭店工程、涉外建筑工程。
13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 资格考试
14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 15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 16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 17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
第一章岩土工程勘察PPT课件
第5页/共84页
3.查明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河流水位及其变化、地表径流条件、地下水的埋藏类型、 蓄存方式、补给来源、排泄途径、水力特征、化学成分及污染程度等;
4.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指标等; 5.在地震设防区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并进行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6.推荐承载力和变形计算参数,提出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建议,尤其是不良地质现
第11页/共84页
• 为了提供各设计阶段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也相应分为选址勘察 (可行性研究勘察) 、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 殊施工要求的重大建筑物地基,尚应进行施工勘察。
• 对地质条件简单,建筑物占地面积不大的场地、或有建筑经验的地区,可适当简化 勘察阶段。
•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第 4.1.4 )规定: 初步勘察应对场地 内拟建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并进行下列主要工作:
• 1 搜集拟建工程的有关文件、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以及工程场地范围的地形图; • 2 初步查明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工程特性、地下水埋藏条件; • 3 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 • 4 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 度的场地,应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初步评价; • 5 季节性冻土地区,应调查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 6 初步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 7 高层建筑初步勘察时,应对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类型、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降水方
案进行初步分析评价
第17页/共84页
• 初步勘察时勘探线的布置应垂直于地貌单元边界线、地质构造线和地层界线,对甲 级建筑物应按建筑物体型选定纵横两个方向布置勘探线,勘探点应该布置在这些线 上,并在变化最大的地段予以加密。在地形平坦,土层简单的地区,可按方格网布 置勘探点。初步勘察阶段的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参考表1-4的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PPT课件
2) 非连续取芯钻进的回次进尺,对螺旋钻探应在1m以 内,对岩芯钻探应在2m以内。
3) 对鉴别地层天然湿度的钻孔,在地下水位以上应进行 干钻。当必须加入或使用循环液时,应采用双层岩芯管钻进。
4) 岩芯钻探的岩芯采取率,对完整和较完整的岩体不应 低于80%,对较破碎和破碎岩石不应低于65%.
2)条件复杂时,比例尺可适当放大; 3) 地质界线和地质观测点的测绘精度,在图上的误差 不应超过3mm。
3. 工程地质测绘主要内容
地貌条件 地层岩性
工程地质测 绘主要内容
地质构造与地应力 水文地质条件 不良地质现象
人类工程活动
已有建筑物
15
8.3.2 工程地质测绘方法
1. 像片成图法
像片成图法是利用地面摄影或航空 (卫星)拍摄的像片,先在室内根据判 释标志,并结合所掌握的区域地质资料, 确定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水 系及不良地质现象等,描绘在单张像片 上。然后在像片上选择需要调查的若干 点和路线,据此去实地进行调查、校对 修正、补充。最后,将结果转绘成工程 地质图。
6
8.2.1.4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综合考虑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三 项因素,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
①甲级岩土工程勘察。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
②乙级岩土工程勘察。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 勘察项目。
③丙级岩土工程勘察。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 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2. 初步勘察阶段
这一阶段的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 其主要任务是对拟建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岩土)-岩土工程勘察-1.1勘察工作的布置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岩土)-岩土工程勘察-1.1勘察工作的布置[单选题]1.新建铁路的工程地质勘察宜按()所划分的四个阶段开展工作。
[2007年真题]A.踏勘、初测、定测、补充定(江南博哥)测B.踏勘、加深地质工作、初测、定测C.踏勘、初测、详细勘察、施工勘察D.规划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施设计阶段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19)第7.1.1条规定,新建铁路工程地质勘查宜按踏勘、初测、定测、补充定测分阶段开展工作。
[单选题]2.在民用建筑详勘阶段,勘探点间距的决定因素是()。
[2009年真题]A.岩土工程勘察等级B.工程重要性等级C.场地复杂程度等级D.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4.1.15条表4.1.15(见表1-1-1)规定,可知勘探点间距的决定因素是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表1-1-1 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m)[单选题]3.新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加深地质工作”是在下列哪个阶段进行的?()[2012年真题]A.踏勘和初测之间B.初测和定测之间C.定测和补充定测之间D.补充定测阶段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19)第7.1.1条规定,新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应按踏勘、初测、定测、补充定测四阶段开展工作。
地形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线路方案比选范围较大时,宜在初测前增加“加深地质工作”。
[单选题]4.在城市轨道交通详细勘察阶段,下列有关地下区间勘察工作布置的说法,哪一选项不符合规范要求?()[2014年真题]A.对复杂场地,地下区间勘探点间距宜为10~30mB.区间勘探点宜在隧道结构中心线上布设C.控制性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D.对非岩石地区,控制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3倍的隧道直径(宽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B项,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第7.3.4条第4款规定,区间勘察点宜在隧道结构外侧3m~5m的位置交叉布置;A项,根据第7.3.3条表7.3.3,对复杂场地,地下区间勘探点间距宜为10~0m;C项,根据第7.3.6条规定,地下工程控制性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采取岩石试样及原位测试勘探孔的数量:车站工程不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2,区间工程不少于勘探点总数的2/3;D项,根据第7.3.5条第3款规定,对区间工程,控制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3倍的隧道直径(宽度)或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中等风化或微风化岩石不应小于5m,一般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2倍的隧道直径(宽度)或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中等风化或微风化岩石不应小于3m。
地质勘探孔的布置
地质勘探孔的布置综合考虑各拟建建筑的布局特点,勘探工作量布设的依据遵守以下相关规范要求:①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21-21 ,29版)》规范条规定,“中等复杂场地详细勘察勘探点间距为15-30m ”;条“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对无特殊性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围布置”;②根据《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 1065 —29)条规定“详细勘察阶段,端承为主的桩基勘探点的平面布设应按柱列线布置,勘探点间距应能控制桩端持力层层面和厚度的变化,宜为12-24m ”。
③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8),对桩基勘察,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相邻勘探孔揭示的地层情况变化较大、影响到桩基设计或施工方案选择时,宜适当加密勘探孔,孔距不宜小于10m。
2勘探孔孔深确定根据已掌握的场地地层分布情况,结合拟建建筑物特点及设计荷载,勘探孔孔深确定按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T1136-2017 )执行。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21-21,29年版规定:“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d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m,对于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m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要验算沉降的桩基,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根据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T1136-2017规定:“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 (d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m,对于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m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达到桩基变形计算深度下2〜3m ,并满足强度验算要求”。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8)第条规定:“控制性孔深度应穿透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厚度,一般性勘探孔应进入桩端平面以下3-5m ”。
为考虑设计有多种基础方案比选,根据初步确定的各拟建建筑物可能选用的基础持力层按上述原则确定勘探孔深度如下:1)筒仓柱下最大轴力约为80KN ;提升塔柱下最大轴力约为85KN ;塔架柱下最大轴力约为80KN ;辅助用房柱下最大轴力约为12KN,荷载均较大。
勘探线和勘探点布置演示文稿
5.L勘OR探EM坑I孔PS深UM度D的O确LO定R
一是确定坑孔深 度的依据;
二是施工时终 止坑孔的标志。
概括起来说,勘探坑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类 型、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以及所评价的 岩土工程问题等综合考虑。
除上述原则外尚应考虑以下各点:
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界限
1
断层
2 在在地表垂直断层走
,每个地貌单元应有控制坑孔
向布上盘布坑孔,置坑
,二个地貌单元之间过渡地带 应有钻孔。
探,坑孔应穿过断层面 。
3
滑坡
沿滑坡纵横轴线布孔、 井,查明滑动带数量、
原则
5
4
河谷
垂直河流布置勘探线,
钻孔应穿过覆盖层并
深 入 基 岩 5m 以 上 , 防
止误把漂石当作基岩。
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 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 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 段,勘探点应当加密。
在地形平坦地区, 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
对岩质地基,勘探线 和勘探点布置及勘探孔 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构 造、岩体特性、风化情 况,按当地标准或当地 经验确定。
对于土质地基还应符合如下要求:
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的间距
勘探网
3
结合建筑 物基础
轮廓
1)勘探线
按特定方向沿线布置勘探点(等间距、或不等间距), 了解沿线工程地质条件,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
用于初勘阶段、线形工程勘察、天然建材初查。
2)勘探网
勘探网选布在相互交叉的勘探线及其交叉点上,形成网 状。(方格状、三角状、弧状等)
用于了解面上的工程地质条件,绘制不同方向的剖 面图,场地地质结构立体投影图。适用于基础工程场 地详勘,天然建材详查阶段
工程地质知识:岩土工程勘察布置有哪些.doc
工程地质知识:岩土工程勘察布置有哪些
1.高层建筑布点数量单栋不少于4个,密集高楼群至少一个控制性勘探点。
2.高层建筑平面为矩形时按双排布点,不规则时在凸出角点和凹入阴角布点,层数荷载体型变异较大处布点,甲级勘察高层中心或电梯井核心筒布点。
3.一般详细勘察点距,浅基础按复杂、中等、简单为10-15,15-30,30-50米距三个等级要求。
4.布点方式按建筑物周边和角点,无特殊要求可按建筑物范围布点。
5.桩基础勘察点距:端承桩12-24米。
摩擦桩20-30米。
6.基坑工程的勘察布点:基坑范围布点及基坑边界外超出基坑深度2-3倍范围要求布点。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5勘探工作的布置
经验法
详细描述
经验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勘探目 的要求较高的勘探项目,可以针对性地解
决特定问题。
总结词
经验法是根据以往经验和地质资料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布置勘探
点的方法。
A
B
C
D
详细描述
在使用经验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制定科学合理的勘探方案,以达到最佳 的勘探效果。
总结词
经验法具有针对性强、效率高的优点,但 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地质资料支持,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提供设计参数
根据勘探结果,提供工程设计所需 的岩土参数,如承载力、压缩性、 剪切强度等。
了解工程要求
了解工程规模和特点
了解工程的规模、特点、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以便更好地布置 勘探工作。
了解环境保护要求
了解工程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勘探工作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化。
了解工程预算和工期要求
根据工程预算和工期要求,合理安排勘探工作的进度和费用。
数据分析
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地质规律和 工程问题。
成果编制
根据分析结果,编制相应的成果报告,如勘 察报告、地质报告等。
报告审查与提交
对成果报告进行审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后提交给相关单位或部门。
05 勘探工作的质量 控制
确保勘探设备合格
设备采购
选择具有相关资质和信誉 良好的供应商,确保设备 质量可靠。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制度建设
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 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过程控制
对勘探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确保各步骤符合规范要求。
质量检查
定期对勘探成果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勘探工程的施工顺序
桩基 ——每个单独基础有一个钻孔; 筏片、箱基 ——基础角点、中心点应有钻孔; 拱坝——按拱形最大外荷载线布置孔
2、布置勘探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勘探工作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基础上进行。通过工程地 质测绘,对地下地质情况有一定的判断后,才能明确通过勘探 工作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地质问题,以取得好的勘探效果。否则, 由于不明确勘探目的,将有一定的盲目性。 (2)无论是勘探的总体布置还是单个勘探点的设计,都要 考虑综合利用。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面,点面结合,使 各勘探点在总体布置的有机联系下发挥更大的效用。
(5)勘探布置应考虑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条件。一般勘 探线应沿着地质条件等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勘探点的密度应 视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而定,而不是平均分布。为了对场 地工程地质条件起到控制作用,还应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定数量的基准坑孔 (即控制性坑孔),其深度较一般性坑孔要大些。 (6)在勘探线、网中的各勘探点,应视具体条件选择不同 的勘探手段,以便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有机地联系起来。 总之,勘探工作一定要在工程地质测绘基础上布置。勘探 布置主要取决于勘察阶段、建筑物类型和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三 个重要因素。还应充分发挥勘探工作的综合效益。为搞好勘探 工作,岩土工程师应深入现场,并与设计、施工人员密切配合。 在勘探过程中,应根据所了解的条件和问题的变化,及时修改 原来的布置方案,以期圆满地完成勘探任务。
3、勘探坑孔布置原则 按工程地质条件布置坑孔的基本原则 A、地貌单元及其衔接地段
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界限,每个地貌单元应有控制坑孔, 二个地貌单元之间过渡地带应有钻孔。
B、断层 在上盘布坑孔,在地表垂直断层走向布置坑探,坑 孔应穿过断层面。 C、滑坡 沿滑坡纵横轴线布孔、井,查明滑动带数量、部位、 滑体厚度。坑孔深应穿过滑带到稳定基岩。
D、河谷 垂直河流布置勘探线,钻孔应穿过覆盖层并深入基 岩5m以上,防止误把漂石当作基岩。
E、查明陡倾地质界面,使用斜孔或斜井,相邻两孔深度所揭露 的地层相互衔接为原则,防止漏层。
(二)勘探坑孔间距的确定
各类建筑勘探坑孔的间距,是根据勘察阶段和岩土工程勘 察等级来确定的。不同的勘察阶段,其勘察的要求和岩土工程 评价的内容不同,因而勘探坑孔的间距也各异。 初期勘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选址和进行可行性研究, 对拟选场址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岩土工程评价,进行技术经 济论证和方案比较,满足确定场地方案的要求。由于有若干个 建筑场址的比较方案,勘察范围大。勘探坑孔间距比较大。 当进入到中、后期勘察阶段,要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 定性作出岩土工程评价,确定建筑总平面布置,进而对地基基 础设计、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进行计算与评价,以 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此时勘察范围缩小而勘探坑孔增多了, 因而坑孔间距是比较小的。
(3)勘探布置应与勘察阶段相适应。不同的勘察阶段, 勘探的总体布置、勘探点的密度和深度、勘探手段的选择及 要求等,均有所不同。一般地说,从初期到后期的勘察阶段, 勘探总体布置由线状到网状,范围由大到小,勘探点、线距 离由稀到密;勘探布置的依据,由以工程地质条件为主过渡 到以建筑物的轮廓为主。
(4)勘探布置应随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而异。不同类型的 建筑物,其总体轮廓、荷载作用的特点以及可能产生的岩土 工程问题不同,勘探布置亦应有所区别。道路、隧道、管线 等线型 工程,多采用勘探线的形式,且沿线隔一定距离布 置一垂直于它的勘探剖面。房屋建筑与构 筑物应按基础轮 廓布置勘探工程,常呈方形、长方形、工字形或丁字形;具 体布置勘探工程时又因不同的基础型式而异。桥基则采用由 勘探线渐变为以单个桥墩进行布置的梅花形型式。
(一)勘探工作布置的一般原则
1、勘探总体布置形式 (1)勘探线 按特定方向沿线布置勘探点(等间距、或 不等间距),了解沿线工程地质条件,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 用于初勘阶段、线形工程勘察、天然建材初查。 (2)勘探网 勘探网选布在相互交叉的勘探线及其交叉 点上,形成网状。(方格状、三角状、弧状等) 用于了解面上的工程地质条件,绘制不同方向的剖面图, 场地地质结构立体投影图。适用于基础工程场地详勘,天然 建材详查阶段 (3)结合建筑物基础轮廓 一般工程建筑物设计要求, 勘探工作按建筑物基础类型、型式、轮廓布置,并提供剖面
坑孔间距的确定原则: (1)勘察阶段。初期间距大,中后期逐渐加密; (2)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简单地段少布,间距放宽, 复杂地段、要害部位间距加密; (3)参照有关规范。 (三)勘探坑孔深度的确定 确定勘探坑孔深度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坑孔 深度的依据;二是施工时终止坑孔的标志。概括起来说,勘 探坑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类型、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等 级以及所评价的岩土工程问题等综合考虑。 除上述原则外尚应考虑以下各点 (1)建筑物有效附加应力影响范围;
(2)与工程建筑物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的需要;
如坝基可能的滑移面深度、渗漏带底板深度。 (3)工程设计的特殊要求;
如确定坝基灌浆处理的深度、桩基深度、持力层深度等。
(4)工程地质测绘及物探对某种勘探目的层的推断,在勘探 设计中应逐孔确定合理深度,明确终孔标志。对于规范不应机 械执行,应结合实际地质条件灵活运用。
勘探工程的合理施工顺序,既能提高勘探效率,取得满意 的成果,又节约勘探工作量。为此,在勘探工程总体布置的基 础上,须重视和研究勘探工程的施工顺序问题,即全部勘探工 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展问题。 一项建筑工程,尤其是场地地质条件复杂的重大工程, 需要勘探解决的问题往往较多。由于勘探工程不可能同时全 面施工,而必须分批进行。这就应根据所需查明问题的轻重 主次,同时考虑到设备搬迁方便和季节变化,将勘探坑孔分 为几批,按先后顺序施工。 先施工的坑孔,必须为后继坑孔提供进一步地质分析所 需的资料。所以在勘探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资料,并利用这些 资料指导和修改后继坑孔的设计和施工。不言而喻,选定第 一批施工的勘探坑孔是具有重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