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对于提高教师的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当我们在教学中有了一些经验后,大家可以写份教学反思,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供大家参考。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篇1摘要: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与完善,在新课标概念下,高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而对于高中语文来说,诗歌鉴赏是目前高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实际下,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心得提出来的,亦是现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着重从现在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为提升诗歌鉴赏教学质量做好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诗歌鉴赏;少教多学;教学思考诗歌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而在现今的高中诗歌教学中,并没有积极地发扬民族文化,不重视诗歌教学,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我国大力推行新课标教学,尤其是高中的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但是从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状况来看,诗歌鉴赏教学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以诗歌的记忆、背诵、朗读为主,学生对诗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是单纯地记住了诗歌,应付了目前的考试,这虽然解决了学生当前的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单纯的记忆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学习兴趣下降,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下降,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新课标针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所推行少教多学教学方式的优点,并为改善教学状况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教师引领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并巧设问题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在诗歌鉴赏和文言文的学习上比较吃力,而这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要想学好诗歌鉴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

诗歌鉴赏教研活动反思(3篇)

诗歌鉴赏教研活动反思(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诗歌鉴赏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教师对诗歌鉴赏教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一次诗歌鉴赏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入解读诗歌,提升鉴赏能力”为主题,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对诗歌鉴赏教学的认识和教学水平。

二、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诗歌鉴赏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诗歌鉴赏的特点、方法和技巧。

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诗歌鉴赏课例,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

3. 小组研讨:分组讨论,针对具体诗歌作品,分析鉴赏方法和技巧,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 课堂实践: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诗歌鉴赏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5. 总结交流:各小组分享研讨成果,进行总结交流,共同提高。

三、活动反思1. 理论认识不足在活动过程中,部分教师对诗歌鉴赏教学的理论认识不足,对诗歌鉴赏的特点、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够。

专家讲座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仍需进一步探索。

2.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教学观摩环节展示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完全模仿,需要结合自身教学特点,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3. 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诗歌鉴赏教学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对诗歌鉴赏缺乏兴趣。

这可能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等因素有关。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评价方式单一在诗歌鉴赏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忽视了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 教师个人素养诗歌鉴赏教学对教师个人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审美能力。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诗歌鉴赏作为文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在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在参与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深感自身在教学方法、教材选择以及评价方式上存在一些不足。

在此,我将对我在诗歌鉴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对策和改进的思考。

一、教学方法的调整诗歌鉴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态度。

然而,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自己过于注重文字层面的解读,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的培养。

首先,我打算引入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创作实践等。

通过这些互动与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诗歌的美感,并能够展示自己的见解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还计划组织一些诗歌欣赏活动,如朗诵会和诗歌比赛,以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增强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二、教材的选择与设计教材的选择对于诗歌鉴赏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大多采用了传统的教材,而忽略了多样化的文本和题材。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寻找一些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风格和题材的诗歌,从而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此外,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我还计划以音乐、绘画、影像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与诗歌相结合,呈现给学生一种多重艺术的饕餮盛宴。

通过这种跨界融合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美感与艺术价值。

三、评价方式的调整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在过去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传统的笔试形式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和创造力的培养。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调整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首先,我将引入一些开放性的评价形式,如个人作品展示和口头表达等。

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创造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诗歌鉴赏教案课后反思

诗歌鉴赏教案课后反思

诗歌鉴赏教案课后反思教案标题:诗歌鉴赏教案课后反思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鉴赏一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象。

2.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学生能够合作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

教学准备:1. 多样的诗歌文本,包括不同题材和风格的诗歌。

2. 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题:诗歌鉴赏。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们对诗歌鉴赏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诗歌的作用是什么?探究(15分钟):1. 分发给学生一首选定的诗歌,让他们默读一遍。

2.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以下问题来理解诗歌:a. 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b. 诗歌中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c. 诗歌中使用了哪些意象和修辞手法?d. 你对这首诗歌有什么感受或思考?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对其他小组的观点进行评价。

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

2. 向学生提问:你们通过这次课程学到了什么?你们对诗歌鉴赏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写下自己对该诗歌的鉴赏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更多的诗歌进行阅读和鉴赏。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鉴赏诗歌,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

小组讨论和分享的环节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发展。

然而,教案在时间分配上可能存在不足,需要更好地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表达。

此外,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诗歌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

诗歌教学反思(整理13篇)

诗歌教学反思(整理13篇)

诗歌教学反思〔整理13篇〕篇1:诗歌教学反思诗歌作品的鉴赏须从何处入手:开展古代诗词的探究学习,探究什么,怎么探究。

语文课程要利用古代诗词文学的资培养学生的审美力,通过诗词阅读鉴赏活动,在学习品味评价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才能。

老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一般的知识和鉴赏的规律,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体悟、品味咀嚼,考虑申发。

用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作者沟通,调动自己的经历去体悟形象与作品的意义。

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去,成为作品最后的完成者。

学生自主学习鉴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那么是指老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生的探究意识,更有利于学生从单纯的“学习知识”开展到“学会学习”。

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开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研究性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是学生开展的需要。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是通过这种转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开展。

1.明确学习目的我们鉴赏古诗词课题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体味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二是分析^p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p 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三是熟悉意象蕴含的根本固定意义,分析^p 由意象营造出的意境气氛。

2. 讨论学习方法老师境界为教无定法,但在这里是无详细方法可仿照,唯有在实际中边走边探究,在学生学习掌握鉴赏古诗词的内容思想的方法活动中进展了方法的讨论。

我们在每类诗词的前言中,都有简明鉴赏方法的说明,这是一把钥匙,用来启开学生的思维。

例如山水的鉴赏,我们在第一节课中引领学生运用现有的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营造的意境,在品味意境的时候揣摩作者的情感。

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和学生共同鉴赏了例文中的几首诗,在形式上采取每组一首,要求学生把每组分到的诗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反思导言:语文诗歌鉴赏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面临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以及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1. 如何选择适合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诗歌应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成长背景等因素。

应该选择内容生动、抒情深邃的诗歌作为教学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如何使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诗歌既是美的载体,又是思想情感的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形式、语言和意象等要素,去理解诗歌背后的深意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方法运用的问题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们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可以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创作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诗歌,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三、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1.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通过多种方式,如进行诗歌欣赏比赛、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等,激发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动机。

2. 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诗歌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艺术形式,我们应该通过诗歌欣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只有当学生与诗歌产生情感共鸣时,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结语: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美育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并注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情感体验,以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应不断反思和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诗歌鉴赏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需求和成长。

只有这样,才能让诗歌的美丽之花在高中学生的心灵中绽放。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负责教授诗歌鉴赏专题的课程。

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收获了很多,并且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次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述和讨论。

首先,我向学生们介绍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诗歌的韵律、意象和主题等要素。

然后,我引导学生们分析和解读了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并鼓励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学生们对于诗歌的基本要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们能够识别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并在分析和解读诗歌时运用这些知识。

其次,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分组讨论,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并且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学生对于诗歌鉴赏的兴趣不高。

他们更喜欢浅尝辄止,对于深入理解和分析诗歌缺乏耐心。

其次,有些学生在诗歌鉴赏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对于诗歌的抽象和深入的思考不够,只重视诗歌的表面意义,而忽略了其中的深层内涵。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以下的改进建议。

首先,我将在教学中引入更多有趣的诗歌作品。

例如,我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们生活经验有关的现代诗歌,以便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并且能够保持对诗歌鉴赏的浓厚兴趣。

其次,我将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教学中,我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创作和朗诵,以提高他们对于诗歌表达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加深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

此外,我还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多媒体资源。

通过展示一些与诗歌鉴赏相关的音频和视频,我相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并加深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

例如,我可以播放一些著名诗人的朗诵录音,以及一些诗歌的短片解析,让学生们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感知更好地理解诗歌作品。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诗歌鉴赏专题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诗词赏析教学反思

诗词赏析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一)《考试大纲》针对诗歌鉴赏提出了两个要求:(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一般篇幅短小,意蕴深刻,叙事简练,情感内敛,它虽立足于现实,但是往往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挖掘内心,又由于时代距离、文化底蕴、文言功底、鉴赏方法和经验等原因,古诗鉴赏对学生而言有着比鉴赏现代文多得多的障碍和难度。

学生面对诗歌鉴赏有畏惧心理,怕做这类题目。

有时满怀信心地做了,也拿不到多少分。

特别是农村的学生真是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

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重视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高三学生或多或少掌握了一点诗歌鉴赏的技巧,但看不懂诗歌,还是于事无补,所以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提上了日程。

而应试教育使得我们高三的学生淹没在题海战术之中,教师和学生也不得不适应这一形势,弄得身心憔悴,疲惫不堪。

素质教育的口号由来已久,但效果一直不佳。

从去年开始的“五严”禁令是一个重大的措施,对推行素质教育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学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负担减轻了,自由时间多了。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适当地阅读课外的诗歌,体会优美的语言,如画的意境,品味诗歌或凝练或间远或含蓄或空灵或雄壮的美,领会诗人的情怀,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做题固然重要,但过犹不及,如果两者同时进行,双管齐下,我想效果应该好得多。

另外,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赏析的诗歌,进行适当的分类,如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等,学生看了之后,可以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诗歌鉴赏的综合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诗歌感兴趣,那么就会像香菱学诗那样抱着极大的热情专注于诗歌,咬文嚼字,细细品味,这对于培养理解诗歌能力有很大帮助。

高三学习紧张,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单的推行,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共同合作、交流、探讨诗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也就事半功倍了。

诗歌鉴赏的反思

诗歌鉴赏的反思

诗歌鉴赏的反思
诗歌鉴赏的反思
诗歌鉴赏是初、高中阶段每次语文试题中的必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类题很是让人头疼,失分严重,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好这个模块儿呢?当你在做诗歌鉴赏的时候最先看的是这首诗的什么?当然是标题咯。

没错!第一步就是“看标题”。

古代诗歌的标题一般都蕴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诸多信息,我们抓住这一点,就有助于我们提前对诗歌的整体意境有个大致的了解,比如刘禹锡的《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看看你能读取到什么信息呢?接下来,看完标题就得看作者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看作者呢?因为每一位作者的作品都因受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及作者自身的性格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陶渊明,他是一个隐者的形象,寄情于山水,归隐于田园,所以他的诗中表现出来的基本是淡泊宁静、闲适安恬、不慕名利的`思想感情。

看完标题和作者,这下咱们得读诗了。

读诗的时候要抓得住诗中所描绘的意象。

意象一般都能侧向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四点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

我们说一篇文章中最能体现出文本思想、感情基调的那个字或词叫做文眼,那么同样的,诗歌中最精炼传神的那个字或词就叫做诗眼。

诗眼的作用和文眼一样,能让我们基本掌握全诗的主题思想。

“Lastbutnotleast(最后但并不是不重要的)。

”整首诗读完了一定要认真阅读它所给的注释!并且还得仔细提炼里面的有效信息,这有助于我们分析诗歌和揣摩作者写作时的感情。

阅读了上面的内容,我相信你一定学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最后再奉上爱迪生的一句话: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初中诗歌鉴赏教案反思

初中诗歌鉴赏教案反思

初中诗歌鉴赏教案反思
首先,我认识到诗歌鉴赏不仅仅是对诗歌文本的解读,更是对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
培养。

在本次教案中,我过于注重诗歌内容的解析,而忽视了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
解诗歌内容。

其次,我在教案中设置了过多的问题,导致课堂氛围较为紧张。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过于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而忽视了对诗歌本身的欣赏。

此外,问题设置过多也使得课堂
时间紧张,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欣赏的时间较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适当减少问题数量,注重问题的质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欣赏诗歌。

此外,我在本次教学中,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

课件虽然可以为学
生提供丰富的视觉资源,但过度依赖课件会导致课堂变得单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适当运用课件,以丰富教学手段。

最后,我在本次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仅以答案的正确与否作为评价标准。


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追求答案的正确,而忽视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在今后的教
学中,我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评价的激
励和引导作用。

总之,本次诗歌鉴赏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
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和改进,努力提高诗歌鉴赏教学
的质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通过诗歌鉴赏,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4.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 诗歌的语言魅力3. 诗歌的形象描绘4. 诗歌的情感表达5. 诗歌的审美鉴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诗歌鉴赏的心得。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诗歌鉴赏》教材或相关诗歌选集。

2. 参考资料:有关诗歌鉴赏的书籍、文章。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教学内容: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如节奏、韵律、意象等)和分类(如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等)。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提问。

2. 第二课时:诗歌的语言魅力教学内容: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提问、创作练习。

3. 第三课时:诗歌的形象描绘教学内容:探讨诗歌中的意象、象征、寓言等表现手法。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提问、创作练习。

4. 第四课时:诗歌的情感表达教学内容: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如抒发喜悦、忧伤、愤怒等情感。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提问、创作练习。

5. 第五课时:诗歌的审美鉴赏教学内容: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提问、创作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估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创作练习:评估学生创作的诗歌,了解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诗歌鉴赏的理解程度。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感知能力和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诗歌鉴赏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改进。

首先,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往往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即先介绍诗歌的作者、背景,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含义和艺术手法,最后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但却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而且,这种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导致学生在鉴赏诗歌时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其次,对于诗歌的诵读重视不够。

诗歌是一种富有韵律和节奏的文学体裁,诵读是感受诗歌魅力的重要途径。

但在教学中,我没有给予诵读足够的时间和指导,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朗读几遍,没有深入地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和情感美。

这使得学生在鉴赏诗歌时,无法从声音的层面去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影响了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另外,在教学中对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分析不够深入。

意象和意境是诗歌的核心元素,它们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但在教学中,我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意象和意境,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地去挖掘诗歌中意象和意境的独特内涵和象征意义。

这导致学生在鉴赏诗歌时,无法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也无法真正领略到诗歌的艺术魅力。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诗歌鉴赏教学中,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交流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在朗诵比赛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创作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同时,要加强对诵读的指导。

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诵读,并且要从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等方面给予细致的指导。

让学生通过诵读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初中文学与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初中文学与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初中文学与诗歌鉴赏教学反思引言: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时期,文学与诗歌的鉴赏教学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情感体验和文化修养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提供初中文学与诗歌鉴赏教学的一些建议和反思。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1.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文学与诗歌是艺术的表达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通过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诗经》等,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其艺术鉴赏能力。

2.开展多元化的文学鉴赏活动传统的文学鉴赏活动较为单一,可以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多元化的文学鉴赏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文学演讲、朗读、戏剧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

3.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美丽的风景等,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存在。

同时,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手法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性和认知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情感共鸣文学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采用情景重现、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作品,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使其情感得到更好的释放。

2.营造浸入式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图片展示、音乐配搭等手段,打造浸入式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歌德的诗歌》时,可以搭配德国传统音乐,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作品的世界中。

三、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1.加强文学史传承学生在接触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应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讲解时间,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作品创作背景等,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2.拓宽文学作品的范围除了传统的文学经典作品,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当代文学作品,例如网络文学、大众文化作品等,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他们面对多元文化的包容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文学与诗歌鉴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还要通过文学作品的启示,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中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教学反思

中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教学反思

中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教学反思中考复正在紧张进行。

5月4日,我按照学校安排进行了《中考古诗鉴赏专题复》课堂教学。

本节课我选取了诗歌鉴赏中的一个小的专题——古代咏月诗文,引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及技巧。

现结合课前设计、课堂授课及课后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如下。

一、说课考试大纲》针对诗歌鉴赏提出了两个要求:(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由于时代距离、文化底蕴、文言功底、鉴赏方法和经验等原因,古诗鉴赏对学生而言有着比鉴赏现代文多得多的障碍和难度。

根据甘肃省中考考纲关于古诗词鉴赏的考试内容,具体到本课的具体复教学目标有二:了解设题特点,掌握古诗鉴赏基本术语,熟悉各类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针对学生实际及诗词赏析中学生答题的具体情况,本课的复重点为古诗鉴赏须知的术语和各类题型示例及训练。

二、课堂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按“积累”、“理解”、“赏析”、“应用”四个环节进行。

在“积累”环节中,让学生在课前积累课内外关于写“月”的诗词。

在“理解”环节中,把学生积累的诗词按主题进行分类,诗歌按主旨主要分四类:思乡怀人、蕴涵边人的悲愁、蕴涵时空的永恒、喻人事之悲欢离合。

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按主旨将积累的诗词进行分类,并对四种类型中的典型诗词进行适当讲解分析。

在“赏析”环节中,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诗歌分析,从中寻找出诗歌中的意境、修辞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在“应用”环节中,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参与积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配合音乐、画面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诗词。

2.在诗歌鉴赏中,应该注重对情境、意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歌内涵。

3.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欣赏古代诗歌的同时,也能够创作出自己的诗歌作品。

初中诗歌赏析教学反思教案

初中诗歌赏析教学反思教案

教学反思:初中诗歌赏析教学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我选择了两首初中阶段的诗歌进行赏析,分别是《登鹳雀楼》和《静夜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解读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意境、品味诗歌语言和探讨诗歌文化内涵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过程回顾1. 导入:我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解读诗歌内容:我分别对《登鹳雀楼》和《静夜思》的背景、作者情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面意义。

3. 分析诗歌意境:我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让学生想象日落时分、黄河奔腾的景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4. 品味诗歌语言:我着重分析了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让学生体会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

5. 探讨诗歌文化内涵:我引导学生从诗歌中了解古代文化、风俗习惯等,如《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我介绍了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让学生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6. 课堂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7. 总结:课堂最后,我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总结,强调诗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在本次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保持高度的关注。

同时,我对诗歌的解读和分析较为深入,让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2.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古代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了解不够。

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增加相关内容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 改进措施:为了提高诗歌赏析教学的效果,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深层次理解诗歌。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

唐朝韩愈曾说过:“手披目视,口诵其言,心惟其义。

”可见他也是把诵读作为训学的规则之一。

在诵读中可采取教师范读、学生单独朗读、齐读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读诗的兴趣。

读诗时,要求学生首先注意停顿,掌握好节奏,以读出诗歌的韵味。

诗歌的节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由“顿”来体现的:四言诗每句两顿,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五言每句三顿,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七言每句四顿,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其次要求学生能在读诗的过程中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再现诗中描绘的景,在心中体会诗中抒发的情。

出来上述的诵读方法外,还可以配乐朗读。

汉字本身就平仄错落、富有音韵,若再能配乐朗读就更锦上添花了。

背景音乐可依据诗歌的感情特点而定。

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配以古曲《阳春白雪》,乐曲时而低吟、时而激越,在抒情上和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所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

音乐的旋律在儿童心上唤器鲜明的画像。

这种旋律是认识理智的创造力的一种不可比拟的角度。

”可见这样处理有助于对诗歌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二、让学生唱起来。

把音乐引进教室,不只是可作为背景音乐配以朗读,还可以直接来唱。

因为中国上古时代诗歌、音乐、舞蹈原是三位一体的,诗歌和音乐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关系,音乐美应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利用歌曲和诗歌都可和乐而唱的特点,让学生诗、歌共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能把诗歌的情感内化为自我的审美情感。

李白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和黄安的歌曲《新鸳鸯蝴蝶梦》中的“昨日向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在唱中背诗,在唱中体会时和歌的异同,从而体会诗歌的意蕴之美。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诗歌鉴赏教学反思集合12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1高考,诗歌鉴赏题十一分,对于福建学生而言,这是一座大山,一座有点难以逾越的大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不知怎么搞的就是那么害怕,就是那么无语。

每次考试得分率很低,不少人连诗歌的基本内容都无法读懂,只是瞎蒙乱写而已。

于是我不能不想想: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背唐诗宋词,小学也要求背七十多首,初中又背了五六十首,到了高中至少也背四五十首,一共加起来我们的学生至少背了两百多首诗歌。

按道理能够背两百多首诗歌的学生文学素养应该不太差,而实际上这些背了那么多的学生为什么对高考的十一分的古典诗歌鉴赏题居然束手无策?这是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不能不反思。

是不是我们这些学生从小背诵诗歌的时候根本就是无心?还是这些学生的语文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还是我们这些古典诗歌对这些学生没有一定印象力?这些问题作为语文老师可能我们并没有仔细思考过,顶多是每次在教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时候,我们才会想起如何教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如何理解诗歌,当时我们上课的时候讲解诗歌并不是按照高考诗歌考题的模式来讲,我们只是从纯粹的欣赏的角度来讲,学生听讲的时候也只是以一种并非认真的态度来听,除非这首诗歌是他喜欢的,除非他的确是对诗歌有兴趣,不少学生在上诗歌的时候都是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甚至有些麻木的状态。

现在进入复习的状态,有必要对以前学过的诗歌进行一个小结,既要让学生多背一些过去学过的诗歌,也要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慢慢地理解与感悟诗歌的特点,特别是应该适当地给予学生诗歌诵读与理解的方法与策略的指导。

这个工作要做深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这些学生的诗歌基础并不是很扎实,以前所学过的那些诗歌对于他们而言仿佛是遥远的记忆,仿佛是隔世的电影。

中考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中考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中考诗歌鉴赏教学反思在接到x老师的上课通知后,在课的设计思路上经过了两次大的修改,第一次是考虑用几首比较经典的写景诗做为典例,从内容、技法、情感三个方面分析,让学生归纳出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就可以了。

在和x老师沟通后,我意识到这样的做法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是没有效果的,从学生能接触到的,课文中的诗歌入手应该是比较可行的做法。

因此我的二稿设计是从书后十首古诗中选择《滁州西涧》作为典例,然后以杜甫的《绝句》和苏轼的《踏莎行》为拓展。

选择《绝句》是想让学生知道景和情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情景交融,也可能是乐景衬哀情。

选择《踏莎行》是想让学生知道掌握了方法后既可以应用于诗歌也可以应用于词。

同时这两首是采用提问的方式,试题来源于近三年的中考题。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思路是好的,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预设的内容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太难了,他们没法理解,而《滁州西涧》本身由于有闲适与孤寂两种思想的解读,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而且内容也显得多,想要都完成就没办法都分析透彻,在拓展部分基本上是针对问题匆匆而过,没有对诗歌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前面典例总结出的方法也没有用上,学生忙于应付却没有真正的收获。

在与x老师研讨后,x老师建议选择更简单一点的诗做为典例,同时只选择一首诗做为拓展,这样,将上课内容精简后学生可接受,效果会好很多。

因此,三稿的设计上,采用《山中杂诗》为典例,采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由字到词再到句的进行分析,归纳出色彩分明、动静结合、对比鲜明、视听结合四这种分析写景类古诗常用的方法,然后进行画面的描摹。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在课内典例进行完之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绝句》的分析,依然是从字到词再到句,在学生彻底的了解了诗歌的内容后进行画面的描摹。

经过这样的改进后,整节课是由浅到深,逐层深入的。

学生从典礼中总结出的方法确实应用于拓展部分了,从效果上来看还是可以的,而且也通过《绝句》让学生知道景和情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情景交融,也可能是乐景衬哀情。

中考诗歌赏析教学设计及反思

中考诗歌赏析教学设计及反思

中考诗歌赏析教案一.导入:读诗,如同在倾听古人吟唱情感之歌。

正是有了这一颗颗情感的种子,诗人的笔下才会盛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诗词之花。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所构筑的美学殿堂。

二.教学流程:1.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古人也说,“诗言志”、“诗言情”。

在我们初中阶段所接触过的古典诗词中,哪些情感主题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呢?)①思乡怀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②长亭送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情深意长的勉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不舍的留恋)③建功立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④寄情自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⑤忧国伤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些也正是古往今来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体验,它们曾孕育出无数烩炙人口的佳句。

)2.“披文以入情”——揣摩诗歌中的情感(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化为一个个凝练的词句,那么我们面对一首诗的时候又如何做到“披文以入情”——通过这些语句去把握住诗歌内在的情感脉络呢?)①知作者,明主题(每个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的不同,他们的诗歌往往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中考常考的均是一些名家诗作,因此如果能了解这些诗人写作的主要风格,那么在赏析时就能居高临下地分析了。

)辛弃疾:爱国词人,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报国无门的悲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能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这里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比如婉约词人李清照同样也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壮诗篇。

因此,在诗歌赏析中要视情况灵活运用。

)②看提示,定基调(提示从何而来?就是诗中的标题、背景提示、注释等,这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

唐朝韩愈曾说过:“手披目视,口诵其言,心惟其义。

”可见他也是把诵读作为训学的规则之一。

在诵读中可采取教师范读、学生单独朗读、齐读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读诗的兴趣。

读诗时,要求学生首先注意停顿,掌握好节奏,以读出诗歌的韵味。

诗歌的节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由“顿”来体现的:四言诗每句两顿,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五言每句三顿,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七言每句四顿,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其次要求学生能在读诗的过程中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再现诗中描绘的景,在心中体会诗中抒发的情。

出来上述的诵读方法外,还可以配乐朗读。

汉字本身就平仄错落、富有音韵,若再能配乐朗读就更锦上添花了。

背景音乐可依据诗歌的感情特点而定。

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配以古曲《阳春白雪》,乐曲时而低吟、时而激越,在抒情上和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所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

音乐的旋律在儿童心上唤器鲜明的画像。

这种旋律是认识理智的创造力的一种不可比拟的角度。

”可见这样处理有助于对诗歌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二、让学生唱起来。

把音乐引进教室,不只是可作为背景音乐配以朗读,还可以直接来唱。

因为中国上古时代诗歌、音乐、舞蹈原是三位一体的,诗歌和音乐有
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关系,音乐美应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利用歌曲和诗歌都可和乐而唱的特点,让学生诗、歌共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能把诗歌的情感内化为自我的审美情感。

李白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和黄安的歌曲《新鸳鸯蝴蝶梦》中的“昨日向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在唱中背诗,在唱中体会时和歌的异同,从而体会诗歌的意蕴之美。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会有古今不同的演唱版本,例如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学习时,可先让同学听完不同的两种版本,然后在让他们就自己喜欢哪一种诠释的方式进行讨论。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准确地把握原词的内涵和艺术风格。

三、让学生“画”出来。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立象尽意”,“象”即客观物象,“意” 即主观感情,意思时诗人将感情注入客观景、物,而不直接的表述。

所以就有了“诗是无形画,画时无声诗”的说法。

诗人在创造绘画美时,往往通过色彩来描绘大千世界的音容
笑貌,使诗的形象具有绘画的可观性和直观感。

像白居易的
《忆江南》词中:“日出红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像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像李清照的《如
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都是通过色彩
丰富审美形象,强化艺术效果。

因此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可采取将诗
歌中用语言文字表现的色彩转变为真实可感的颜色的方法,让学生先大胆的用色彩画出他心中的景物特征,然后比较诗中的色和画中的色的差异。

比较中学生把握诗歌的物象特征的基础上不难发现诗歌中的摹虚和绘画中的写实的异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除了以上所说的读、唱、画的方法外,我们还可运用写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是仿写,在学了简单的诗词的格律后,例如《如梦令》、五言绝
句等,都可以让学生仿写成应景诗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而是写评论、赏析的文章。

让同学吧学习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整理成文。

在交流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文学、文学评论的能力。

古典诗歌时经过岁月的沉淀而能流传下来的,它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留给后人不仅有艺术魅力,更有一种人生的魅力,值得我们引导学生来品味。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