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1.术后心型特点多数患者术后因病灶已切除,表现情绪稳定、能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疼痛,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但有少数患者,由于情绪应激,仍有不良心理反应。
(1)焦虑心理:患者经过手术,尤其是承受大手术的患者,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还活着,颇感侥幸,这时他们迫切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
但由于手术位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等的损伤,术后不久的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更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
开始,感到紧张、痛苦难熬.2—3天后疼痛缓解,但对预后的担心又紧紧地围绕了患者。
(2)惧怕心理:疼痛是术后最主要、最痛苦的不良感觉。
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表现程度不尽相同。
平素惧怕疼痛者,在术后表现尤甚,可能会呻吟不止或痛苦哀叫。
疼痛不仅使患者产生惧怕心理,还可使其烦躁焦虑,可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活动,不敢咳嗽、排痰及深呼吸,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
(3)疑虑心理:患者的心身经受手术打击之后是较为脆弱的,各种不适和虚弱状态使其产生种种疑虑,如手术是否真正成功,疾病是否已经根除,机体功能是否能够恢复等,并希望医护人员能确切答复。
(4)依赖心理:手术使患者遭受痛苦、产生应激,更加强化了“患者角色”被动依赖心理。
表现为情感受得脆弱、幼稚、顺从、撒娇、依赖。
此时,完全依赖于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照顾,自己能做的事比如洗手、洗脸、吃饭、翻身、大小便等都不去做.全依赖他人的帮助。
(5)抑郁心理;术后患者平静下来,大都出现抑郁反应。
主要表现为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
思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不能及时下床活动,卧床又影响丁心、肺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和继发感染等。
(6)缺陷心理:一部分破坏性的手术,如截肢、毁官、肚器移植和手术造成的各种重要功能破坏等,尽管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保全了生命,但却导致了患者N6B体生理缺陷,给患者造成了难以平复的缺陷心理。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一、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而心理护理也是手术病人不可缺少的。
无论手术大小,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害怕等一系列心理变化,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必将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危险性,甚至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因此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很重要。
我国的医学心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
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废和毁容等。
他们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
例如有位女病人,由于精神上过度紧张,刚被推进手术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不得不改期手术。
在心脏科某病室,病友们给将临手术的病友送桃子罐头,用意是祝福病友能从阎王爷那里“逃”回来。
一旦有病友死在手术台上,后来做手术的病友就更加恐惧不安。
一次在心脏科的一个病室里,其中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死在了手术台上,另外两个待手术的女孩就都偷偷写下了遗书。
大量临床观察和均证明,病人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
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
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
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病人交待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
权威性的咨询对病人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病人,用其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
对术后如需用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病人说明,使病人醒来后不致惧怕。
手术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摘要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通过对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观察其表情、神态、动作与患者交流中倾听其主诉术后随访中观察患者的反应、态度等方式了解手术患者的消极心理反应。
及时针对不同个体准确分析其心理积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手术消极心理心理护理消极心理焦虑和恐惧:①手术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手术和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怕疼痛、怕出血担心手术意外。
②手术患者对医务人员、医院环境的陌生及手术室特殊治疗环境的刺激。
③手术患者对施术医生不了解和术后效果期望值过高。
④医护人员与手术患者交流少、指导、鼓励不够。
患者表现为焦虑、恐惧、精神紧张、坐卧不安;有的患者顾虑重重不愿与人交流;有的患者滔滔不绝问这问那过分担心;严重者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而影响手术的进程及预后。
悲观绝望:有些手术可能导致身体某些部位功能丧失如截肢、器官切除及有些恶性肿瘤患者。
对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前途考虑较多性格内向者精神负担重意志消沉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性格外向者烦躁易怒对治疗护理不配合。
疼痛:术后的疼痛主诉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和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
如注意力过分集中、情绪紧张、意志脆弱、兴趣索然、疲劳等均能使疼痛阈值降低疼痛反应加剧。
抑郁:表现为缺失感和易怒、多疑、幻想、性格孤僻等。
术前严重失眠加上手术创伤可能引起术后瞻望。
患者有答非所问、定向不明和恐惧等症状。
心理护理焦虑恐惧的护理:焦虑恐惧是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反应只是其轻重程度不同。
因此在术前宣教时首先自我介绍态度诚恳耐心给患者说明来意介绍手术室状况让患者观看宣教册图片了解手术室环境及有关设备介绍手术医生、麻醉方式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术前的自身准备。
使患者对手术室和自身疾病有适当了解减轻思想负担争取得到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帮助患者解决实地问题减轻或消除焦虑恐惧不良心理反应增加术中的耐受力。
患者入室后一声亲切的问候:“您晚上休息的好吗?”给患者心理安慰;未麻醉之前护士不离开患者以免加重其恐惧感。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病人外科手术时会有心理压力,产生负性心理反应,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和病情恢复,需要护士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会产生紧张情绪,如果护士能够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通常可以在短时间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如果在手术阶段存在紧张情绪,会影响手术的顺利完成程度。
为此,笔者总结分析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措施如下。
1.心理问题1.1 焦虑手术病人需要忍受术前术后的疼痛,患者担心创口能否完全恢复,病情是否继续发展,是否产生后遗症等问题,都会影响患者的心态。
在不良心理因素作用下,患者会质疑治疗效果,担心病情进一步恶化,术前较易出现焦虑现象,出现失眠、食欲下降等表现,严重焦虑的患者还不与外界沟通,出现自我封闭。
1.2 害羞和情感不稳定当手术部位过于私密时,患者易产生害羞心理,术中可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
如患者情绪波动过大,可能会停止手术,只有等待患者心态平复后方可继续完成手术。
这种害羞情绪变化在女患者中最为明显,术前可能表现不出来,但情绪会突然爆发,需要护士在术前进行心理疏导。
1.3 疑心加重手术患者会怀疑医生对自己做出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认为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对自身病情有所隐瞒。
有时疑虑护理流程和护理措施,术前会一再确认准备内容及其准备是否充分,也怀疑术后恢复情况。
这是由于患者内心过于敏感,困扰自己术后的休养和治疗效果,也很难顺利开展护理工作。
1.4 恐惧恐惧心理主要来源于对手术过程的惧怕,担心会产生剧烈的疼痛,离手术时间越近恐惧心理愈明显愈严重。
表现为血压变化明显,肢体灵活性降低,心跳速度增快,面色皮肤苍白等现象。
如不进行及时积极的心理干预,患者的恐惧情绪会带入到手术过程中。
同时患者也担心手术成功率,需要家属与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1.5 悲观抑郁患者往往不能正视针对自身生理缺陷所做的手术治疗,病患易陷入封闭状态,产生悲观情绪,尤以女性患者最为多见,往往担心手术会造成分泌失调、过快衰老等问题。
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措施
一、引言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术前术后阶段,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从术前和术后两个阶段,探讨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
二、术前心理护理措施1.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为制定个体化心理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应以亲切、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尊重患者的隐私,关心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感受到关爱,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3. 进行术前教育术前教育是术前心理护理的重要环节,包括:(1)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和意义。
(2)讲解手术过程,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3)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如禁食、禁饮、手术部位清洁等。
(4)介绍麻醉方式,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4. 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包括:(1)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同情和理解。
(2)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和手术,增强患者的信心。
(3)运用心理暗示、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5. 家庭支持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术前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三、术后心理护理措施1. 术后心理评估术后,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2. 术后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包括:(1)了解患者术后不适感受,给予关心和安慰。
(2)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3)引导患者正确面对术后并发症,增强患者的信心。
3. 术后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如:(1)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
(2)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缓解疼痛。
(3)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疼痛感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心理护理;手术患者;语言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从疾病的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关键的一点在于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即护士要与患者充分交流信息与交换意见[1],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做好与患者的沟通,掌握提高沟通技巧,以取得相互了解,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 术前心理护理(1)需要手术的患者,无论手术大小,对其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术前应做好宣教工作,让患者充分认识到手术的必要性,作术前准备时,可以借助优美、流畅的轻音乐,使患者得到适当的调整和放松,以减轻其紧张、焦急情绪,并及时听取患者主诉,耐心解答其提出的问题,取得患者信任,对手术充满信心[1]。
告诉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以随时向巡回护士提出。
掌握交流技巧,碰到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时,解释不当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如需及时回答,应请教上一级护理人员或医生,而不能含糊其辞或装作没听见而失信于患者,增加患者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2)常年以来,在做好患者基础护理的同时,心理护理问题在护理工作中,非常普遍且十分突出,人们意识提高了,需要提高了,应引起医务人员、患者家属、亲友和社会的足够关注,搞好医患关系、医护关系、护患关系,做好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一大关键,正确对待和认真解决心理问题,营造和谐诊疗环境,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和睦家庭、共享健康、快乐美好人生贡献爱心和力量,手术患者无论急诊手术还是择期手术,我们护理人员应当热情、耐心、悉心关怀,让患者能够很快适应环境,建立良好关系,使之信任,获得安全感。
如何通过护理应对术后出现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如何通过护理应对术后出现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
这种情况对于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如何通过护理来帮助患者应对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原因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可能会经历各种不同的情绪,包括焦虑和抑郁。
这些情绪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1.手术的不确定性。
手术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患者感到害怕和担心。
手术的不确定性是术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
手术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可能来自于手术的风险、手术后的恢复时间、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这些不确定性会让患者感到害怕和担心,进而导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出现。
为了减轻患者的不确定性,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提供详细的手术信息,包括手术的目的、手术过程、手术后的恢复时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护理人员还应该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并告诉他们如何减少手术风险,如何在手术后恢复得更快等。
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提供支持来减轻患者的不确定性。
他们可以在手术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患者感受到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不断地向患者传递手术的进展情况,让他们感受到手术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在手术后,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温馨的护理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支持。
2.术后疼痛。
手术后的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无论是小型手术还是大型手术,都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
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会因手术类型、术后护理和个人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
手术后疼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身体上,疼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和日常活动。
在心理上,疼痛可能会导致患者感到痛苦和不适,这可能会引起焦虑和抑郁。
为了减轻手术后的疼痛,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服用止痛药。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疼痛,但也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如恶心、头晕和便秘。
因此,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止痛药,并及时报告任何不适症状。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首先,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第一个方面是预手术心理准备。
在进行手术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恐惧、焦虑和担忧。
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手术的整个过程,让他们明白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
护士还应鼓励患者提出问题和疑虑,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解答。
此外,护士还可以提供一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帮助他们建立对手术的信心。
其次,术前心理准备还包括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的调整。
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一些饮食、运动和药物使用等方面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术前准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第三,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另一个方面是手术当天的心理支持。
手术当天,患者可能会有更多的紧张和焦虑,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询问他们的情况和提供安慰来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
护士还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舒适的环境,例如调节室温、提供舒适的床铺等,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总之,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它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为了做好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并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术后康复和身心健康问题。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术后心理评估是关键的一步。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适情绪,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护理人员选择适当的心理干预方式。
2.提供信息: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的过程和后续护理计划,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进程,从而减少患者的不安感。
3.鼓励表达情感:术后常常伴随着各种情感的波动,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诉说来达到这一目的。
当患者感到害怕、愤怒、焦虑等时,护理人员可以提供安慰和支持。
4.提供良好的环境:术后康复期间,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非常重要,保持空气清新,保持室内光线适中,避免噪音干扰,对于需要隔离的患者,要保持使用手术口罩,做好消毒工作。
5.注重家属关怀:术后恢复期,患者需要家人的陪伴和关爱。
护理人员应与家属进行交流,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指导家属提供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7.制定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有序恢复身体功能,包括合理的饮食安排、适量的运动锻炼等。
8.注意药物治疗的心理影响:有些手术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副作用,及时告知患者并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
9.督促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恢复阶段,患者需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要督促患者按照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10.团队合作:术后护理需要多个专业人员的协作,医生、护士、康复师等应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术后护理服务。
总之,术后心理护理对于手术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家庭关怀和专业指导,可以帮助患者积极应对术后心理压力,加速康复过程。
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 崔东辰, 1 耿军. 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及护理对策【 中华护理杂 J 】 志.963 ( )6 2 19 ,12 :9 【1 郑丽萍. 2 心理干预对心脏手术 围 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护士进修 J 1 杂志,04 1 () 2 0 ,9 4 : [ 陈妙霞. 3 】 术前患者心理应激及干预[ 护理研究, 0 ,(7 :. J 】 2 35 I)3 0
还会出现浑身发凉、 发抖。 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材过于敏感, 以致 过分紧张、 害怕。
42 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 . 消除其顾虑。 手术患者带着焦虑、 不安与期 望的心理进入手术室后, 其家属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 , 护士应 向家 属耐心解释, 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 , 让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
35 4
紧张、 恐惧、 焦虑等心理反应, 通过心理护理, 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这种不良 的心理状况, 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 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 这
紧张时, 应及时安慰, 及早发现问 , 题 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器械护 工必须眼 疾手快地配合手术 , 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 避免给 患者带来不良 刺激 。 6 术后随访术后
低了患 者的应激程度, 增强了患者对手术的 自 信心 , 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患 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
参 考文 献
情绪的患者, 而对比组焦虑值正常的仅W4 ]占 % 轻度占 2 , 重度 f,8 ,  ̄ 7% 而中 占2%, 0 两组患者焦虑值 比较 , 观察组发生焦虑情绪的患者明显多于对 比 组, P<0O。 .l证明术前访视, 做好心理疏导有效地调整患者心理 隋绪, 降低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相信每个人在面对手术这种既是治疗又是创伤的手段时,都会或多或少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焦虑、紧张甚至抑郁等,这些情绪会引起躯体的生理变化,影响手术的治疗进程以及后期恢复效果。
手术室的护士在患者围手术期期间,要特别注意患者的这些心理变化,要提前进行心理干预,减轻或者消除患者的这些不良情绪。
使他们能够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的接收手术治疗,并度过手术期,提高手术治疗的配合度,加快疾病的康复。
一、手术患者常见的几种心理反应(一)恐惧和焦虑恐惧和焦虑是手术前患者非常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
出现这两种心理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于手术过程没有准确的认知、对麻醉效果、疼痛的程度、医生护士的专业技术信任程度。
患者还会担心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的严重性和恢复程度等等。
恐惧和焦虑这两种不良心理反应对患者会造成的影响巨大,例如大出血、伤口愈合延迟、伤口疼痛等等。
(二)抑郁患者进入陌生环境后,本能的会产生恐惧等心理,安全感明显不足。
对于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会格外担心手术成功率,术后恢复程度等问题,长期心情压抑、悲观情绪必然会让患者产生抵触心理,不配合治疗等各种心理问题。
二、手术室护士应如何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手术室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情,如果手术室的环境温馨、舒适,温湿度适宜,那么患者的心情和情绪很快就能平静,并能保持愉快和稳定。
手术室护士在开展手术之前要合理布置手术室的周围环境,保持手术室的干净,特别是床单要整洁,物品放置有序。
手术室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要表现出真诚关爱的态度,平缓患者的心情。
除了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还要关注患者家属的情绪,家属随患者入手术门口时,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慰,请他们在等候区等待,可以看电视、读书报等分散注意力缓解家属等待的焦虑。
如果手术病人是小孩,应该由家属陪同守护,直到麻醉后才离开,这样可以减轻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
(一)手术前的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情况手术开始之前手术室护士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阅读患者的相关病历。
术后心里护理措施
一、概述术后心理护理是患者在手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手术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术后心理护理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术后心理护理措施。
二、术后心理护理的意义1. 缓解患者术后心理压力,降低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2. 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3.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生活。
三、术后心理护理措施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
(2)尊重患者,关心患者,给予温暖和支持。
(3)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关注其心理变化。
2. 心理疏导(1)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
(2)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和手术,消除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3)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其宣泄情绪。
3. 心理支持(1)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增强其信心。
(2)组织病友交流,让患者了解自己并不孤单。
(3)邀请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4. 心理健康教育(1)普及心理知识,提高患者对心理问题的认识。
(2)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学会放松心情。
(3)教育患者关注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5. 生活护理(1)关心患者的日常生活,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2)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
(3)关注患者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6. 家庭支持(1)鼓励患者家属关心、支持患者,共同面对疾病。
(2)指导家属如何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3)邀请家属参加心理辅导课程,提高家庭心理支持能力。
四、注意事项1. 术后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康复过程,注重个体化护理。
2. 护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护理水平。
3. 家庭和社会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共同促进患者康复。
总之,术后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患者度过术后心理难关,早日恢复健康。
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手术是一种医学治疗手段,它能够有效地缓解一些病症,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手术治疗必须要进行术前和术后的心理护理,因为这些环节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患者的身体恢复和心理状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术前心理护理1、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疑虑手术前很多患者都会出现紧张、恐惧和疑虑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对手术的进行和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护士要认真倾听患者的声音,给予充分的关怀和安慰,及时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让他们术前心情平稳、舒适。
2、提醒患者注意手术前的饮食和用药手术前患者应该多吃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戒烟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护士应及时提醒患者注意这些问题,避免手术时因为饮食等问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对患者进行脑补手术前护士可以通过脑补的方式,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整个过程,让患者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进而心态平稳,避免手术过程中产生意外情况和不良反应。
1、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治疗阶段是患者恢复的关键时期,因此护士要和医生共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掌握好康复技能和注意事项。
2、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手术后很多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有的会感到低落沮丧,有的会出现焦虑、恐惧等。
护士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3、加强患者的宣教在术后恢复期中,患者需要了解关于手术后的饮食、锻炼、避免感染等方面与自身疾病有关的信息,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让他们掌握更丰富、更全面的知识,从而预防病情反复。
总之,手术患者的术前和术后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护士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全面指导和关心患者,帮助其度过难关,提高治疗效果和治愈率。
”。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后的身体和心理康复。
因此,对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能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使患者在各方面都在最佳状态下配合手术治疗,而且对术后的康复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 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认识,深怕手术疼痛、出血、麻醉意外,担心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
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心理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陌生的环境、生疏的病友,特别是当患者亲眼目睹同室病友手术之后的痛苦状况,以及亲朋好友不断的探视慰问等,都可引起患者恐慌、焦虑及失眠等不良情绪。
2 护理措施2. 1 术前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提高手术适应能力为目标,在讲解手术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同步进行手术适应行为的训练。
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安抚患者,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将患者的病情、手术必要性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进行详尽的沟通,同时也向患者列举同种病例成功案例,以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手术室护士在做术前访视时,应针对患者的心理,解答患者关切和顾虑的问题,以及有关患者与护理操作、麻醉的配合问题及术前、术中的注意事项,有针对性的介绍与手术有关的知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讲解麻醉知识,并且耐心的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有利于消除不安和恐惧,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手术。
2. 2 术后心理护理以促进术后恢复和降低术后并发症为目的。
责任护士及时到病房观察患者,了解手术情况及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术后麻醉及各种管道护理,实施护理措施,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细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以亲人般的关爱和优质的技术赢得患者由衷的信任,使患者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3 体会心理护理无论是手术前还是手术后都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着手术的顺利与否及术后恢复。
术前患者心境好,术中情绪稳定,对手术耐受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
术后指导工作落实到位,患者术后恢复快,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
作为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博爱之心,掌握正确的交流技巧,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尊敬,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忧虑和心理需求,并针对性的进行安慰、解释和疏导。
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手术患者在术前和术后都需要接受心理护理,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至关重要。
术前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增强对手术的信心,术后的心理护理则可以帮助患者面对手术后的痛苦和康复过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速度。
术前心理护理:1.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术前,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谈话、问卷调查或心理评估来了解患者的焦虑程度和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提供正确的信息术前,患者往往会对手术的过程、风险和恢复期产生恐惧和疑虑,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解答他们的疑问,消除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医护人员需要以平和的语气和积极的态度告知患者手术的过程和风险,帮助他们建立对手术的正确认识和信心,减轻焦虑和恐惧。
3.进行心理干预对于焦虑和恐惧较重的患者,可以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如放松训练、认知疗法、心理咨询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保持心情愉快,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和勇气,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1.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疼痛、不适和情绪波动等问题,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保障患者的心理健康。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谈心、倾听、安慰和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缓解疼痛和不适带来的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提供心理支持术后,患者往往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和支持,医护人员可以协助患者的家人和朋友进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需求,提供温暖和关怀。
医护人员也需要在工作中展现出耐心、关爱和同情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4.鼓励患者配合治疗术后,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指导,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正面的语言和姿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快康复速度。
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手术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手术前,患者可能会感到紧张、恐惧和不安,手术后,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和恢复不良等问题。
因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术前心理护理1. 建立信任关系:患者应该能感受到护士的温暖和关心,建立起信任关系,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感和不安感。
2.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生活习惯、疾病史等,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对症积极处理,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 宣教和解释:护士需要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恐惧,让他们了解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康复过程。
4. 保持良好的环境: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控制好室温和亮度等因素,帮助患者保持放松的状态。
5. 提供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让他们了解术后的护理和生活方式,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1. 了解患者的疼痛: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类型,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 监测患者的情绪: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和紧张等情况,护士需要用积极的语言和态度安慰和支持患者,帮助他们走出情绪低谷。
3. 密切关注患者的饮食与活动: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饮食和照顾,帮助患者渐进性地恢复正常的饮食和活动,加强体力和免疫力。
4.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患者提供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维持良好的心情和精神状态,避免逆境和压力的影响,加强锻炼和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
5. 关注患者的家庭: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和建议给出有用的建议,如合理分配家务事项等,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负担。
6. 注意安全:跟进及时、合理地监测疾病的变化,勤洗手以避免交叉感染等。
手术对患者来说是非常困难和挑战性的,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护士可以通过关注病患来支持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康复,提供安全、可靠的对症支持和护理。
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
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护理学功能制及护理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使得护理内涵扩大,从而对护理工作面带来新的挑战。
如今护理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对花手术病人予以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对术前的不利因素予以缓解甚至消除,从而能够有助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对手术治疗效果予以提高,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手术病人;心理;护理干预;不利因素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1]。
根据相关研究得知,外科手术患者通常在进行手术治中都存在心理问题,因患者在入院后,步入新的环境,并且要进行手术治疗,有些患者认为,手术过程较为痛苦,同时还要冒着风险,以及对手术和麻醉的情况了解较少,从而使其存在不疑虑、焦虑、恐惧甚至抑郁的心理,导致其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佳等不良情况,同时因医护人员未及时或未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得患者的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2]。
因此,在手术期间,护理人员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多接触患者,深入其内心,施行心理、生理以及社会心态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质量予以加强,使得手术能够顺利完成。
1.术前患者心理问题不同类型的手术患者其心理状况均存在不同,例如大面积切除组织的口腔颌面部手术的患者,可能导致头面部外观畸形,以及语言等生理功能的丧失,使其产生恐惧、绝望、焦虑、抑郁以及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3]。
一些整形外科手术患者则由于身体缺陷以及畸形等原因,使其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在曾经进行过手术治疗的患者,若在以往的手术麻醉中受到痛苦不良回忆,会再次回忆,从而会产生恐惧甚至拒绝进行手术的心理。
儿童会因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环境而感到不安、恐惧;然而老年人通常会出现衰弱感、孤独感以及忧郁感,因对病情的发展、健康状况以及对家庭经济负担的过分关注,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2.术后患者的心理问题手术后的患者因持续性的疼痛、病变的定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再适应而产生烦恼。
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手术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来说,手术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巨大挑战。
术前和术后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方式和技巧,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一、术前心理护理1. 患者情绪疏导术前的患者常常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的状态,这种情绪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
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时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情绪表达,了解患者的内心状况,适时进行情绪疏导和心理抚慰,帮助患者放松情绪,建立信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
2. 术前心理准备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手术知识宣教,让患者了解手术的过程、风险和可能的不良反应,这有助于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减少手术后的恐惧和焦虑感。
3. 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手术室内的环境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护理人员可以在手术室内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包括保持手术室内的安静、整洁,适当的温度和光线等,这些都有利于患者心理的平静和放松。
4. 支持家属的心理护理患者的家属也需要得到心理护理,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加强心理支持和陪伴,这有利于家属对患者的支持和患者术后的康复。
1. 术后情绪疏导术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包括焦虑、恐惧、抑郁等,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情绪疏导,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 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术后疼痛是患者常见的症状,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疼痛的评估和缓解,同时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度过疼痛期,保持情绪的稳定和舒适。
3. 术后康复知识宣教术后的患者需要了解术后康复知识,包括饮食、活动、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患者相关的知识宣教,帮助患者正确地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使用,促进康复。
4. 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在患者康复期间,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包括病房内的整洁、舒适、安静等,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和抚慰,帮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更快地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
理护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1.术后心型特点
多数患者术后因病灶已切除,表现情绪稳定、能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疼痛,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但有少数患者,由于情绪应激,仍有不良心理反应。
(1)焦虑心理:患者经过手术,尤其是承受大手术的患者,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还活着,颇感侥幸,这时他们迫切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
但由于手术位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等的损伤,术后不久的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更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
开始,感到紧张、痛苦难熬.2—3天后疼痛缓解,但对预后的担心又紧紧地围绕了患者。
(2)惧怕心理:疼痛是术后最主要、最痛苦的不良感觉。
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表现程度不尽相同。
平素惧怕疼痛者,在术后表现尤甚,可能会呻吟不止或痛苦哀叫。
疼痛不仅使患者产生惧怕心理,还可使其烦躁焦虑,可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活动,不敢咳嗽、排痰及深呼吸,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
(3)疑虑心理:患者的心身经受手术打击之后是较为脆弱的,各种不适和虚弱状态使其产生种种疑虑,如手术是否真正成功,疾病是否已经根除,机体功能是否能够恢复等,并希望医护人员能确切答复。
(4)依赖心理:手术使患者遭受痛苦、产生应激,更加强化了“患者角色”被动依赖心理。
表现为情感受得脆弱、幼稚、顺从、撒娇、依赖。
此时,完全依赖于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照顾,自己能做的事比如洗手、洗脸、吃饭、翻身、大小便等都不去做.全依赖他人的帮助。
(5)抑郁心理;术后患者平静下来,大都出现抑郁反应。
主要表现为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
思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不能及时下床活动,卧床又影响丁心、肺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和继发感染等。
(6)缺陷心理:一部分破坏性的手术,如截肢、毁官、肚器移植和手术造成的各种重要功能破坏等,尽管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保全了生命,但却导致了患者N6B体生理缺陷,给患者造成了难以平复的缺陷心理。
具有缺陷心理的患者多表现出自卑感,不愿和他人接触,孤独,回避,内心有强烈的压抑感。
2.术后心理护理
(1)消除疑虑:当患者从麻醉中醒来,或从手术室回到病室,医护人员应主动向患者说明手术已成功地切除了病灶,即使术中不顺利或病灶未能切除,亦暂时不能把真情告诉患者,应对患者实行保护性措施。
态度应和蔼,让患者知道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的疼痛就能恢复健康了。
胸腹部手术术后需咳嗽排痰,但患者却顾虑重重,甚至强忍咳嗽,生怕造成疼痛或致刀口裂开。
这时,应
向患者重复强调术前训练时所说的咳嗽方法,鼓励其大胆咳嗽排痰,并告知其适当的活动,刀口不但不会裂开,而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刀口愈合。
当医护人员传达的有利信息被患者接受后,即会使思者消除疑虑,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2)缓解疼痛:术后疼痛是普遍的,疼痛的程度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镇静剂和镇痛剂的应用有关,而且还与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
患者如果过度集中于疼痛,情绪过度紧张,就会使疼痛加剧,意志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许多环境因素如噪产、强光、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
因此,医护人员应体察和理解每个患者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减轻患者的疼痛。
比如术后6h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待到体验到剧烈的疼痛时再给药则会使已加剧的疼痛的控制出现困难。
鼓励患者树立坚强的意志.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给患者以暗示或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听其喜欢的音乐也可以减轻疼踊。
(3)克服抑郁心情:乐观的情绪有助于术后康复。
应努力帮助患者解除抑邮情绪,准确地分析患者的人格特点,根据其性格、气质和心理特征去激发其兴趣。
密切注意其不多的言语的涵义,给予关心和体贴,对生活给子细致的照顾.使他们确切意识到既然己过了手术刀下的生死坎,就要积极配合医生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4)加强活动和功能训练:术后的消极依赖是普遍的。
护理人员
应诚恳地向患者说明依赖心太强不利于术后康复的道理,而不要嘲笑、训斥和冷落患者。
应鼓励患者增强信心和毅力,加强术后活动和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和促进脏器功能的恢复。
(5)克服缺陷心理:对因手术造成生理缺陷的患者.医护人员要特别尊重他们的人格,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英雄人物身残志坚的高尚情操.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加强功能锻炼.促进代偿能力,以适应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
(6)正确对待人生:手术后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恢复过程,如果手术效果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补偿的希望,若手术效果不好或预后不良,如恶性肿瘤转移,则还要在死亡线上挣扎。
患者在极度痛苦的情况下,已经不起任何外来的精神刺激。
因此,对预后不良的患者,不能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他们,此时,应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给予预后良好、疾病不久会好转的良性暗示,使其勇敢地面对现实,接纳现实,树立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