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基于省际数据的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关系
备, 实现经 济持续 增 长 , 即权 衡 环 境 与经 济 增 长 问题 是 中
国政府 面临 的重要课 题 。
近 年来 , 国际社 会 和 中国政 府都 十 分重 视 环境 质 量 , 相继 出台多项 与环境 污染有关 的政 策措施 , 力争 发展绿 色
经济和促 进绿色 增长 。尽管 如此 , 国环境 污 染事 件 时有 中
时期 的重要 问题 。鉴于此 , 我们 认为 在转型 期 中 国经 济 高
第 一种 观点 : 遵 循 成 本 说 ” “ 。该 种 观 点 认 为 环 境 规
制会提 高企业 生产 成 本 , 低企 业 生 产 效率 , 降 因此 是 不利
于经济 增长 的。 因为环境 污染存在 外部 性 , 了改 善社会 为
速增 长的背景 下 , 环境 承载能力 究竟有 多大 ?环 境规 制是
否有助 于经济增 长?环境 规 制 与 经济 增 长之 间关 系 是否
与经 济发展 阶段有 关 ?科学 发 展 观背 景 下该 如 何 衡 量环 境规制 强度才 能体现 环境规 制的政府 行为 , 同时 如何 才能 保证各 年省际环 境 规制 强 度 数值 具 有 可 比性 ?上述 问题 是 现时期 中 国经 济增长过 程 中无法 回避的 现实 问题 , 只有 正视 环境规 制与经 济增 长之 间关 系 , 才能 根据 现实 经济 发
展 阶段 , 正确选 择环 境 规 制模 式 。 同时 , 对 现 时期 学术 针
界对环 境规制 与经 济增长 之间关 系较 少研究 的现 实 , 笔者 认 为依据 中国数据 , 分析 环境 规制与 经济增 长之 间关 系极
具 现实 意义 , 且 能够 为现 有 经 济 增 长 研 究 提供 必要 补 而
金融资源配置、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质量
金融资源配置、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质量1. 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优化投资结构。
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引导资金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领域,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这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提高创新能力。
金融资源配置可以支持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这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增强经济的抵御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金融资源配置可以引导资金流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这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保障民生福祉。
金融资源配置可以支持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发展,提高民生福祉水平。
这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需要加强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等方面做好工作。
1.1 金融资源配置的概念与特点金融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活动中,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根据市场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对各种金融资产进行投资、配置和优化的过程。
金融资源配置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它涉及到资金的流动、投资的方向和效率等方面,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化程度高:金融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
这些市场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能够较好地反映市场对各类金融资产的需求和预期收益。
风险与收益并存: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投资者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不同的金融资产具有不同的风险水平,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资产组合。
金融资产的收益也是多样化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提高整体收益水平。
跨期性:金融资源配置涉及到不同期限的投资,如短期投资、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
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关系再研究
1引言中国经济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增长,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2019年中国PM2.5平均值为39.12μg/m 3,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中排名第11。
为了解决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确定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这对于制定适当的环境监管政策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规制如何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一直是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波特假说”[1]是描述这两者关系的重要理论。
Rupasingha 等[2]通过对美国3029个县人均收入与空气污染关系研究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波特假说”关系。
Zhang 等[3]在研究污染物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时,亦发现二氧化硫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震荡曲线关系。
在中国,邵帅等[4]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得出雾霾污染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U 型关系。
郭施宏等[5]在研究经济发展对空气污染的影响中得出经济增长与空气污染之间呈现倒N 型的三次曲线关系。
2实证设计2.1变量及数据说明本研究被解释变量为经济增长,解释变量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分为核心变量和控制变量两类指标,前者包括环境规制;后者包括研发强度、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水平。
①经济增长(RGDP ):参考相关研究[6],本文选取实际人均GDP 来反映其经济增长水平。
以2005年为基期采用GDP 指数人均GDP 进行平减进而消除不同年份的价格因素影响。
②环境规制(ER ):国内外学者[7,8]度量的角度包括环境规制政策或规制机构对企业排污的检查次数、治理污染设施运行费用、治理工业污染的总投资与工业增加值的比值、污染排放量变化等。
基于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了ER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作为各地度量环境规制的指标。
③研发强度(RDA ):采用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衡量该指标。
④对外开放程度(FDI ):用各地区实际使用外商投资来表示。
FDI 指标是通过利用各地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乘以当年美元汇率计算而来。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研究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环境规制政策,以鼓励企业采用绿色技术创新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
首先,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制性规制,二是激励性规制。
强制性规制包括限制排放、强制应用清洁技术、限制化学物质使用等。
这些规制迫使企业不得不采用绿色技术创新来达到规定的环保标准。
例如,欧盟采用的“废弃电子电器设备指令”要求企业回收和处理废弃电子产品,这促使企业创新开发了绿色回收技术和环保材料。
强制性规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和技术难题。
激励性规制则通过给予企业一定的奖励和补贴来鼓励其采用绿色技术创新。
例如,一些国家出台了减税政策和补贴措施,以降低企业投资环保设备和研发绿色技术的成本。
这些政策激励了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并有助于推动绿色技术的商业化。
然而,激励性规制可能存在效果不一的问题,有些企业可能只是为了享受补贴而采用绿色技术,而不是真正地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在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因素,如企业的规模、行业类型和地理位置。
大型企业在遵守环境规制方面可能更容易,因为他们通常具有更多的资源和技术能力来应对这些规制。
而小型企业可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由于技术和经济上的难题,他们可能无法承担环境规制所带来的成本压力。
此外,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环境规制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也存在差异,这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为了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政府需要出台更具针对性的环境规制政策,鼓励企业在绿色技术方面进行创新。
这包括建立更严格的环保标准,提高环境税收,加大对环保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资等。
中国环境公共支出、技术效率与经济增长
g r o w t h “ = 厂 ( k ¨f } f ’ g o v “ , f d i ¨e n v 【 f , ¨i . a r e a , i . t i m e )
=
, ( g r o w t h "e n v I I √ c o a s t f f ’ i . a r e a, i . t i m e ) ( 5 )
主要 受地 方 经 济 增 长 率 、 财政 分权 ( d e c e n )和人 口 因 素
的成 本 负担 , 不利 于企 业技术 创新 。本 文主要 使 用 B a t t e s e &C o e l l i 提 出 的随机前 沿 生 产 函数 模 型 , 对 中 国各 地 市
( p o p ) 等 因素 。为 了减 弱不 可 观 测 因素 对结 果 的偏 误 , 还 分 别控制 了区域 ( a r e a ) 和时 间虚变 量 ( t i m e ) 。
中国人 口・ 资源与环境
2 0 1 4年
第 l期
路 。文章 的创 新还 体 现 在 : 一方面, 由于 公 共服 务 主 要 由
经 济增长 。 由于政府 财 政 支 出与 经 济 发展 水 平 通 常存 在
很 强 的互 为 因果 内生性 , 通过 联立 方程加 以控 制 :
地 市级 政府 提供 , 本 文采取 地市 级财政 数据 替代 省 级财 政 数 据分 析公 共支 出与经 济增 长的关 系 。另 一 方面 , 经济 增 长和环境 支 出往往存 在很 强 的内生性 , 本文 使用 联立 方 程
而“ 污 染避 难所 ” 理论 则认 为 严 格 的环 境 规制 增 加 了企 业
在经 济增 长模 型 中, 根据 传统 内生经 济增 长 理论 和 环 境规 制理论 , 主要考 虑 了投资 率 ( k ) , 劳动力 ( 1 ) , 财 政支 出 ( g o v ) , 外 商直 接投 资 ( f d i ) , 工业 企 业 效 率 ( s f a ) 和 环 境 支 出( e n v ) 的影 响。企业 生 产 技 术率 的决 定 方程 中 , 主 要 控 制 了经济 增 长率 ( g r o w t h ) , 环境公共支 出, 外 商 直接 投 资 以及地理 位置 ( c o a s t ) 的影 响 。政 府环 境 支 出 的决 定 方 程
环境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环境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增长的定义与衡量
经济增长的定义与衡量
经济增长的定义
1.定义与概念:经济增长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 间内,通过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货物与服务总量(即GDP)的持 续、稳定增长。 2.持续性:经济增长应当是可持续的,意味着资源使用有效率 且不会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确保未来世代的福利不受损 害。 3.多维度衡量:除了GDP外,还需关注人均收入水平、生活质 量、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发展。
▪ 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建立
1.排污权交易是一种市场化的环境治理方式,允许企业在满足 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通过买卖排污权来实现减排目标。 2.国内外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如美国 的二氧化硫排放交易市场和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3.有效的排污权交易市场需要具备完善的法律法规、科学合理 的配额分配和监测体系、以及透明公开的信息平台等条件。同 时,政府也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防止市场操纵和价格波动 。
▪ 环境保护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1.环保政策的实施往往伴随着新产业和职业的出现,这些新兴产业和职业需要大量 的人才支持,因此,环保政策可以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来刺激经济增长。 2.在环保政策的引导下,一些传统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可能面临淘汰或转型升级, 这虽然可能导致短期内的就业压力,但长期来看有利于整体就业结构的优化和社会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环境政策实施案例分析
清洁生产政策推广
1.清洁生产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从源头减少污染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与环境双 重效益的生产模式。 2.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清洁生产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策略,如欧盟实施的“生态设计指令”、中国 推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 3.推广清洁生产的措施包括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设立奖励和补贴政策、强化法规和标准制定等。 企业应积极采纳清洁生产理念和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制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及政策建议
环境规制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及政策建议一、引言二、环境规制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1.环境规制引领环保产业发展2.环境规制带来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提高3.环境规制提高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和休闲业发展4.环境规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5.环境规制促进可持续发展三、环境规制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1.政府应设立环境保护基金,促进环保产业发展2.政府应该加强对环境规制的执行力度3.政府应该激励企业大力进行环保技术创新4.政府应该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5.政府应该推动环境制度创新四、案例分析1. 北京市对汽车限行政策的实施2. 论韩国釜山市的环境规制对工业发展的促进3. 论美国卡拉莫市以环境规制带来的经济增长4. 日本的排放标准对汽车行业发展的促进5. 论德国实行回收制度的运作效果五、总结引言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以往对此问题的疏于重视,使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现在,反而,环境规制成为国际关注的重要课题。
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环保意识觉醒,也需要政府政策的指引和社会力量的参与。
因此,探究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仅关乎环保事业的发展,而且,更会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有深远的推动作用。
针对此问题,本文将从环境规制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政策建议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并以北京市对汽车限行政策的实施、韩国釜山市的环境规制对工业发展的促进、美国卡拉莫市以环境规制带来的经济增长、日本的排放标准对汽车行业发展的促进和德国实行回收制度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发掘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为环保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环境规制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1. 环境规制引领环保产业发展环保产业是环境规制经济增长的重要体现。
政府的环保规制措施、技术改进以及人民群众对于环保意识的提高都激励了环保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因为环保产业的诞生,人们要花更少的时间成本和更少的物质成本实现特定的环保效益,最终提高了经济效益。
例如,政府采取刺激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可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销售收入和盈利率都会随之增加。
环境规制论文遵循成本论文
环境规制论文遵循成本论文:基于省际数据的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关系摘要经济增长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研究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将有助于寻求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的最适环境规制强度,从而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本文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综合考虑衡量环境规制的投入与产出的各项指标及其数据的可得性因素后,构建并计算出环境规制强度指数,同时运用2004-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分析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线性的关系,而是正u型的关系。
为此,我们认为,本文结论能够对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遵循成本说”还是“创新补偿说”提供合理的解释。
最后,我们根据现阶段中国经济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状况,认为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应该是加强环境规制强度。
同时认为技术创新对环境规制和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技术创新的优势,进行创新投资,用以弥补“遵循成本说”的劣势,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环境规制;经济增长;遵循成本;创新补偿;“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从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至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关切、企业重视和广大公众关心的重要问题。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环境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如何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储备,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即权衡环境与经济增长问题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都十分重视环境质量,相继出台多项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政策措施,力争发展绿色经济和促进绿色增长。
尽管如此,中国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与生产事故相伴而生,群体性环境事件呈现上升趋势。
环境污染关系着社会稳定、人民生存质量,同时与经济的持续增长息息相关。
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环境规制工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成为现时期的重要问题。
鉴于此,我们认为在转型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环境承载能力究竟有多大?环境规制是否有助于经济增长?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是否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科学发展观背景下该如何衡量环境规制强度才能体现环境规制的政府行为,同时如何才能保证各年省际环境规制强度数值具有可比性?上述问题是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只有正视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才能根据现实经济发展阶段,正确选择环境规制模式。
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
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1.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环境法规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一种手段,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
本文首先界定了环境规制的概念,分析了环境规制在我国的实施背景。
随后,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探讨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
在理论上,本文基于外部性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了环境规制对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影响。
实证上,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本文还考虑了环境法规对不同地区和行业影响的差异。
本文提出政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环境监管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文献综述环境法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学、环境科学和公共政策等多个学科。
在经济学理论中,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政府干预理论来解释。
外部性理论强调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主张通过政府监管将环境成本内化。
公共产品理论从环境资源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角度探讨了政府管制的必要性。
政府干预理论侧重于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在国际上,对环境规制和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环境规制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
研究表明,适当的环境法规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增长,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例如,Porter和Linde(1995)提出了Porter假说,该假说认为合理的环境法规可以刺激企业的创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在中国,关于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相关研究迅速增加。
国内学者主要关注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政策有效性的评价。
例如,张晓亮等人(2012)发现,环境法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在技术密集型行业更为明显。
《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环境规制作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其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
本文旨在研究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二、文献综述环境规制是指政府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等多种类型。
绿色技术创新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目的,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的技术。
目前,关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推动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而过于严格的环境规制可能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抑制作用。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具体而言,我们选取了某地区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其环境规制政策、绿色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数据。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以探究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四、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4.1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影响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等手段,对企业环境污染行为进行直接限制和约束的环境规制。
这类规制对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提高了企业环保意识,促使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这类规制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创新方向和目标,降低了企业的创新风险。
4.2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影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是指政府通过市场手段,如排污权交易、环保税收等,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这类规制也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国际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气候变化、能源短缺、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已经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各国纷纷出台环境规制政策,旨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然而,这些环境规制政策也同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国际环境规制对传统产业的调整和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环境规制的加强,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
为了适应环境规制的变化,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排放,改进生产技术,引入清洁能源等。
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成本,甚至可能引发一部分企业的倒闭。
但与此同时,这也催生出了一批新兴产业,如清洁能源、环保技术等,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其次,国际环境规制对贸易形势和全球产业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环境规制促使许多国家推行“绿色贸易壁垒”,即对那些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较大的商品采取限制和征税政策。
这样的规制限制了一些国家的出口,而对其他国家来说,则为他们提供了优势,进一步影响着全球产业的格局。
同时,在环境规制下,大规模的低成本生产可能会受到限制,使得某些高品质、低污染产品的产地更有竞争力。
此外,国际环境规制对投资和金融市场也带来了一定影响。
环境规制逐渐成为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低碳经济、清洁技术等领域。
环保企业可以通过融资和证券市场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许多投资者也开始偏好环保产业,使得环保企业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然而,环境规制也可能使得一些传统产业的投资价值下降,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最后,良好的环境规制还能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升级。
为了适应环境规制的要求,企业必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开发出更加环保、高效的技术和产品。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还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换言之,环境规制可以推动经济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国际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内在逻辑。
我们将首先对环境规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它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技术进步在环境规制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中介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构建理论模型,对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深入探讨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环境经济学、技术创新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
我们将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和预测;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的研究内容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概述,介绍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和内容;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对环境规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文献;第三部分为理论模型构建与分析,构建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和预测;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收集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入揭示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环境规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旨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些规制措施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竞争力,还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间接推动经济增长。
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
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陶静;胡雪萍【摘要】环境的资源稀缺性特点决定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必然的矛盾;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应纳入政府规制的范畴.本文从经济增长的结构、效率、稳定性和持续性等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测算中国经济增长的分维度质量指数和综合指数,同时构建计量模型着重分析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①总体来看,加大环境规制强度对提升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且稳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分维度指数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环境规制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效率维度和持续性维度的改善,而对结构维度和稳定性维度无显著的促进作用.②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即环境规制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其次为西部地区,而对东部地区无明显促进作用.③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会产生非线性的影响,即在环境规制强度较弱时,环境规制政策会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当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到一定水平时,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因此,在适宜的范围内增加环境规制强度,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还能提高要素生产率和能源利用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19(029)006【总页数】12页(P85-96)【关键词】环境规制;经济增长质量;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作者】陶静;胡雪萍【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4.3中国经济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然而,在“经济增长奇迹”的背后,中国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已逼近临界值[1]。
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过去依靠资源、环境、要素投入的规模扩张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与模式转变成为引领“新常态”和推动中国经济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
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近年来,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各国纷纷加强环境规制力度。
这些环境规制不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压力,同时也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环境规制迫使企业转型升级,激发了创新的需求。
环境规制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设计、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顺应法规,企业不得不思考如何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和技术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使得其产品和技术更符合环保要求。
例如,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始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气废水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这种转型升级不仅有助于企业遵守环境法规,还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其次,环境规制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创新的机会。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可以借助环保产业的机遇,开展新的业务领域,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为了满足环保产业的需求,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环保产品和服务。
例如,一些发电企业受到环境规制的压力,开始转向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然而,环境规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环境规制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为了达到环保要求,企业需要引进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进行废弃物处理等环保投入。
这些投入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冲击。
另一方面,环境规制可能会导致创新能力的相对滞后。
一些企业可能因为缺乏研发能力或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无法积极主动进行技术创新,从而错失市场竞争机会。
为了应对环境规制对创新的影响,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企业应加强内部技术研发能力的建设,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规制的要求。
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
其次,企业应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和创新联盟,共享资源和技术,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
最后,企业应加强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参与环境规制的制定过程,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绿色增长
27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绿色增长齐志超(广州华商学院)摘要:绿色增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探析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增长的影响发现:第一,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同时使企业获得先动优势;“遵守成本”效应、挤出效应、技术创新风险及企业的惯性阻力均会抑制绿色技术创新。
第二,企业治污或创新的选择、个人消费偏好和储蓄意愿的改变、治污资源共享下的产业聚集、淘汰或补贴机制下的产业结构升级均会促进绿色增长,但进入壁垒可能会阻碍绿色增长;政府之间“逐顶竞争”会促进绿色增长,但“搭便车”行为会形成“逐底竞争”,进而阻碍绿色增长。
第三,环境规制通过影响居民健康来影响个人收入、消费支出和劳动力实际供给,同时通过影响劳动力需求,进而影响就业水平。
关键字: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增长;影响机制【作者简介】 齐志超(1993—),女,助教,硕士研究生,广州华商学院,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 广州华商学院2022年青年学术科研项目(2022HSXS067)。
绿色增长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以往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环境污染问题具有负外部性,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无法有效解决。
环境规制可弥补市场失灵,成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工具,但从长期来看还需要与技术创新协同。
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有力手段和有效衔接者。
因此,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被认为是推动绿色增长的两大重要因素。
它们是如何作用的?本文就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论述。
一、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一)技术创新与绿色技术创新根据偏向性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绿色技术创新、中性技术创新和污染性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通过提高环境资源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或使用其他要素替代等方式,使环境资源投入比例下降、污染物排放减少,从而促进绿色增长,而污染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恰好相反。
环境规制、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空间杜宾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1卷第3期2023年5月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h a i E c o n o m i cM a n a g e m e n tC o l l e g e V o l.21N o.3M a y2023 D O I:10.19702/j.c n k i.j s e m c.2023.03.001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988(2023)03–0002–12环境规制㊁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空间杜宾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蒋长流司怀涛(安徽大学,合肥230601)摘要:基于2008 2019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㊁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㊂结果显示,环境规制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邻近地区环境规制则会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㊂科技创新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邻近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对本地区的影响则较为有限,其中分地区的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科技创新存在空间正向溢出效应,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相对较弱,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㊂另外,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即科技创新在环境规制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㊂关键词:环境规制;科技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熵权法;空间杜宾模型一㊁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㊂不过在此过程中,中国也承受着巨大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以往粗放式㊁高污染㊁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㊂尤其是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强烈关注,要求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㊂因此,有必要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动能转换,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㊂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则是实现绿色发展和经济动能转换的核心驱动力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㊂ 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考察科技创新在环境规制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㊂对于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㊂国外关于环境规制的理论观点主要收稿日期:2023-03-06作者简介:蒋长流(1967 ),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㊁科技创新与管理等㊂司怀涛(1991 ),男,山东菏泽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㊁科技创新㊂有 创新补偿说 与 遵循成本说 ㊂ 创新补偿说 认为环境规制会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依靠技术创新削减环境成本,以此实现环境改善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红利[1-2]㊂与 创新补偿说 相对应的是 遵循成本说 ㊂ 遵循成本说 认为环境规制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抑制经济增长[3]㊂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国内学者对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可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考察单一维度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中如江炎骏和赵永亮[4]以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作为测度环境规制的指标,考察了环境规制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环境规制可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㊂陈路[5]则以各地区废水排放达标量作为测度环境规制的指标,对环境规制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发现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存在非线性影响,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可以在后期的 创新补偿效应 中体现出来㊂第二个阶段是研究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其中李强和王琰[6]使用命令控制㊁市场激励㊁公众参与三种类型环境规制,分别考察了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非线性影响,发现短期内三种类型环境规制会抑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但从长期来说会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㊂此外,田丽芳和刘亚丽[7]使用废水㊁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衡量正式环境规制,以人均收入㊁受教育水平和人口密度为测度指标,使用熵权法衡量非正式环境规制,考察了在政府竞争视角下双重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非正式环境规制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㊂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尽管相关学者对环境规制的相关经济效应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但对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关于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㊂基于此,本研究首先选用多维指标对环境规制进行了测度,之后基于新发展理念,使用空间杜宾模型,从科技创新视角考察了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并对科技创新所存在的中介效应进行了分析㊂二㊁环境规制㊁科技创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剖析环境规制是解决环境外部性的最有效工具,根据 创新补偿说 和 遵循成本说 理论,环境规制不仅会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科技创新间接影响经济发展㊂因此,本文主要从上述两方面来探讨环境规制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㊂(一)环境规制直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分析环境规制通常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直接影响㊂一般来说,企业在受到环境规制后,短期内只能减少或停止生产以降低污染排放,但这样会导致相关产品的市场供给减少,产品价格上升,另外还可能导致企业员工失业,不利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8]㊂不过从长期来看,环境规制也会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进而推动企业的绿色转型㊂除此之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民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部门更加积极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9-10]㊂并且在民众环保意识提升的大趋势下,部分企业管理者同样会主动选择转型并以此提升企业经营绩效[11]㊂综上所述,环境规制会从不同角度影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㊂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㊂(二)科技创新视角下环境规制间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分析根据 创新补偿说 ,适度的环境规制可以促进企业研发,而研发投入的增加不仅可以使企业满足环境规制要求,还可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㊂通常来说,环境规制主要以 倒逼 的方式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尽管在短期内企业只能缩减生产以降低污染排放[12],但在长期内,一部分企业则会增加研发投入,进[]众而言,消费者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节能环保产品的偏好将迫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14],减少单位产品能耗与污染物排放,以实现企业的绿色转型㊂综上所述,环境规制也会通过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㊂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环境规制能够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㊂三㊁变量描述与实证模型设定(一)变量描述1.被解释变量即经济高质量发展㊂为全面考察环境规制㊁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参考任保平[15],金碚[16],司怀涛和蒋长流[17],以及陈诗一和陈登科[18]等学者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将经济高质量发展划分为经济增长㊁创新能力㊁均衡发展㊁生态建设㊁开放水平㊁普惠程度六个维度,具体13个指标,采用熵权法进行测度赋值㊂考虑到所有指标数据的完整性,本研究选用31个省份2008 2019年的数据,这些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㊂2.解释变量(1)环境规制㊂参考关海玲和武祯妮[19],王群勇和陆凤芝[20],以及范庆泉等[21]的做法,本文测度的环境规制不仅包含正式的环境规制,也包括非正式的环境规制㊂其中正式环境规制测度指标主要有单位污染物排放[22]㊁单位污染物去除率及污染物治理投资[23]等,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测度指标主要有人均收入[24-25]㊁人均受教育水平[26]㊁人口密度[27]及信访数[28]等㊂对于正式环境规制,本研究选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进行测度,非正式环境规制则选用人均收入㊁人均受教育水平及人口密度来衡量,之后使用熵权法对环境规制进行测算赋值㊂其中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环境统计年鉴“㊂(2)技术创新㊂借鉴朱雪忠和胡成[29]的研究,本研究采用规模以上企业专利授权数量[30-31]表示科技创新㊂技术创新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其中部分缺失数据使用插值法进行处理㊂3.控制变量城镇化水平,用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产业结构,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衡量;对外开放水平,以外资企业进出口额衡量;固定资产投资,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衡量㊂以上变量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㊂数据样本时间为2008 2019年,对其中部分缺失的数据使用插值法进行处理㊂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㊂表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变量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H0.26600.13370.07370.6494E R0.24520.08450.04300.5641U R0.53760.14030.21920.8961R D3.49695.51440.009333.2652F D I5.562611.32130.00000959.2071F A1.31411.06450.03105.5203S T R1.17860.64600.52714.8940(二)实证模型设定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环境规制㊁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环境规制㊁科技创新所存在的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进行考察,并由此设定实证模型㊂将环境规制的空间集聚效应与溢出效应考虑在内时,地区i的环境规制不仅会影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而且会影响邻近地区j的经济发展质量㊂同时考虑到本地区以及邻近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对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将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 D M)进行实证分析,实证模型设定如下:其中,t代表年份,i代表地区;l n代表常数项向量;H i t表示i地区第t年的经济发展质量;E R i t表示i地区第t年的环境规制水平;R D i t表示i地区第t年的技术创新水平㊂W表示空间权重矩阵;WH i t表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滞后项,其系数γ表示环境规制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X i t㊁WX i t表示其他解释变量及其滞后项,主要包括产业结构S T R,城镇化水平U R,对外开放水平F D I,以及固定资产投资F A;δ表示空间影响系数;μi表示地区固定效应;λt表示时间固定效应;εi t表示随机扰动项㊂(三)空间效应的测度本研究参照P a c e和L e S a g e对空间效应影响的测度方法,将空间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两类,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交互作用下的直接效应及间接效应㊂空间杜宾模型(S D M)的基本形式如下:当P(W)=(I n-γW)-1,Q m(W)=P(W)ˑ(I nβm+δm W)时,可以将上式转化成矩阵形式:其中,矩阵中对角线元素表示本地效应,其余元素表示相邻地区效应,本地效应与相邻地区的效应之和即为总效应㊂(四)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1.邻接地理矩阵(W1),即0-1R o o k矩阵㊂两个地区之间有共同相邻的边界则为1,没有共同相邻的边界则为0㊂具体形式如下所示:其中,i㊁j为两个地区的编号,i㊁jɪ[1,n],n为地区数量㊂2.反地理距离权重矩阵(W2),以两地地理中心之间距离的倒数来衡量㊂其形式如下:,,㊂3.主要交通距离矩阵(W3),在本研究中使用的是公路距离权重矩阵㊂交通距离是衡量不同区域间经济紧密程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用各省会间用时最短公路运输距离来构建公路距离权重矩阵㊂其中,d i j表示两个省会行政中心之间用时最短的公路距离㊂四㊁空间计量结果与分析(一)空间相关性检验为考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本研究首先采用M o r a n s I对各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其中,n表示全国各个省份,w i j为标准化的空间权重矩阵,x为省份观测值,M o r a n s I小于0则表示存在空间负相关,接近于0则说明不存在空间相关性㊂通过对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进行全局M o r a n s I 指数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㊂表2展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邻接矩阵的M o r a n s I指数检验结果,结果显示本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周边省份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㊂表2经济高质量发展的M o r a n s I指数年份M o r a n s I P年份M o r a n s I P20080.327***0.00020140.299***0.00120090.334***0.00020150.331***0.00020100.326***0.00020160.296***0.00120110.344***0.00020170.256***0.00320120.347***0.00020180.297***0.00120130.358***0.00020190.254***0.000注:*㊁**㊁***分别表示在10%㊁5%㊁1%水平下显著,下同㊂(二)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为保证模型估计有效性,减少模型设定偏误,本研究首先使用L M㊁稳健L M对S A R模型和S E M模型进行检验,以判定哪种模型更为合适㊂本研究以反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为例进行检验,根据表3中的检验结果可知,L M检验结果总体显著,表明模型设定正确㊂另外,L R和W a l d的检验结果显示,S D M模示,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㊂表3空间面板模型选择的相关检验结果检验方式统计值P值检验方式统计值P值L M-s p a t i a l l a g10.415***0.001L R-s p a t i a l l a g23.83***0.0000 R o b u s tL M-s p a t i a ll a g0.7780.378L R-s p a t i a l e r r o r7.94**0.0473 L M-s p a t i a l e r r o r66.597***0.000W a l d-s p a t i a l l a g22.03***0.0012R o b u s tL M-s p a t i a le r r o r56.960***0.000W a l d-s p a t i a le r-r o r20.10***0.0027(三)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结果分析S D M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及科技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影响,根据前文三种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方法,本研究分别使用邻接地理矩阵W1㊁反地理距离权重矩阵W2以及主要交通距离矩阵W3,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空间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㊂表4的空间检验结果显示,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中,环境规制E R的本地效应为正且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即本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有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㊂据此,本文假设1得到验证㊂环境规制的邻地效应为负,表明邻近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㊂科技创新R D的本地效应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本地区科技创新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促进效应,本文假设2得到验证㊂科技创新的邻地效应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均不显著,显示本地区科技创新并未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预期的正向空间溢出㊂表4S D M模型的空间回归结果变量W1W2W3E R0.3220***(5.72)0.2707***(4.69)0.382719***(6.08)U R0.26097**(2.01)0.4539***(3.51)0.1747891(1.10)R D0.0043***(5.67)0.0049***(6.36)0.004102***(4.66)F D I-0.0021**(-2.46)-0.0019**(-2.21)-0.0004(-0.42)F A-0.0195***-0.0159***-0.0127**(续表)变量W1W2W3S T R-0.0347***(-2.73)-0.0453***(-3.41)-0.0563***(-4.31)W Y0.008159(0.10)-0.8048***(-3.20)-1.378834*** (-3.59)WE R-0.2363**(-2.02)-0.7870**(-0.76)1.5906*(1.91)WU R1.2234***(6.57)2.7270***(3.21)-3.448187*(-1.76)WR D0.0013(1.04)0.0062(1.25)0.0047(0.29)WF D I-0.0017(-0.91)-0.0172***(-2.76)0.0186(1.31)WF A-0.0097(-1.15)-0.0250(-0.87)0.0183(0.26)W S T R-0.0168(-0.61)0.0172(0.15)-0.3531(-1.40)为更好地考察本地区解释变量对本地区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以及邻近地区解释变量对本地区被解释变量的影响,表5还展示了S D M模型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回归结果㊂表5的结果显示,环境规制E R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直接效应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即本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可以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㊂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间接效应在W1㊁W2矩阵中系数为负且分别在5%和1%水平上显著,这表明邻近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上升会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可能是因为邻近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会导致一部分污染型企业向本地区转移,进而导致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有所降低,也可能是因为邻近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影响了本地区污染型企业向邻近地区的转移㊂科技创新R D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在W1㊁W2㊁W3矩阵中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显示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会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不过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间接效应为正但并不显著,这或许说明我国科技创新存在显著的地区特性,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还未能充分发挥,各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将着重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㊂就其他控制变量来说,城镇化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通过了5%与1%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说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可以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㊂在W1㊁W2中,城镇化水平的间接效应显示,邻近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将会有利于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W3中,城镇化的间接效应系数为负㊂通过对比其他矩阵实证结果,这或许说明城镇化是否有利于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两地之间的距离存在相关性㊂对外开放水平F D 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系数整体为负,可能是因为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产业㊂对外开放水平F D 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间接效应系数为负但并不显著,表明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受邻近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较弱㊂三种权重矩阵的空间检验结果显示,固定资产投资F A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固定资产定资产投资的空间影响较弱㊂除此之外,产业结构S T R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在三种权重矩阵中均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并不利于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可能是因为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下降过快㊂产业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间接效应系数为负但并不显著,说明邻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相对有限㊂表5S D M模型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回归结果变量W1W2W3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E R0.3200***(5.92)-0.2335**(-2.14)0.2977***(5.46)-0.6002***(-2.58)0.3512***(6.09)0.4856(1.26)U R0.2627**(2.08)1.2058***(6.24)0.3872***(2.94)1.4024***(2.74)0.1936***(2.65)-1.7097*(-1.87)R D0.0044***(6.02)0.0014(1.17)0.0049***(6.48)0.0014(0.51)0.0042***(5.19)0.00024(0.03)F D I-0.0021**(-2.36)-0.0017(-0.90)-0.0014(-1.59)-0.0093**(-2.34)-0.0009(-1.00)0.0090(1.26)F A-0.0197***(-4.43)-0.0102(-1.30)-0.0156***(-3.54)-0.0082(-0.50)-0.0138***(-2.76)0.0139(0.45)S T R-0.0342***(-2.78)-0.0143(-0.51)-0.0465***(-3.91)0.0358(0.56)-0.0479***(-4.05)-0.1223(-1.05)(四)分地区的空间异质性检验为进一步考察环境规制㊁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本研究将31个省份划分为东㊁中㊁西部三个地区,并基于反地理距离权重矩阵W2进行空间效应检验㊂表6的空间检验结果显示,东部与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则可以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㊂不过环境规制WE R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表明邻近省份环境规制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无显著影响㊂科技创新在东㊁中部地区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明东㊁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可以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WR D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各省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也会对邻近省份产生积极影响,中部地区则无显著影响㊂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对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无显著影响,说明西部地区各省份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过WR D结果显示,西部地区邻近省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可以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㊂表6分地区的空间异质性检验结果变量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E R0.1229131(1.08)-0.0149162(-0.08)0.3805104***(5.56)U R0.5280334*0.3527979-0.417389*(续表)变量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R D0.0063409***(6.41)0.0218437***(3.55)-0.002531(-0.51)F D I-0.0024544**(-2.33)0.0069521(1.40)0.0044739(1.01)F A-0.0080617(-1.18)-0.042355***(-4.28)-0.0092033 (-0.85)S T R-0.0130159(-0.44)-0.0348421(-0.62)-0.0239666(-1.00)W Y-0.9456534(-4.42)-0.3899038(-1.58)-0.4931072*(-1.88)WE R-0.2900336(-0.80)-0.9947818(-1.19)0.4112609(1.18)WU R1.945073**(2.07)0.4285542(0.49)-2.950304**(-1.96)WR D0.0069247*(1.71)0.0509971(1.80)0.0497592**(2.04)WF D I-0.0173405***(-4.71)-0.0274737(-1.41)0.0519531***(3.08)WF A-0.0306983(-0.72)-0.0510792(-1.00)-0.0322391(-0.60)W S T R-0.0137807(-0.11)-0.0843056(-0.57)0.1308722(0.89)(五)进一步的机制检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为检验环境规制是否会通过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本文设定如下中介模型[32-33]:(1)(2)(3)表7中的实证结果显示,γ1与λ2均显著,λ1也显著但系数变小,说明环境规制在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存在 创新补偿效应 ,环境规制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并通过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科技创新在环境规制对经济质量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㊂表7中介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变量模型1模型2模型3E R0.2351996*16.59337**0.3326725**(续表)变量模型1模型2模型3R D 0.0112092***(6.03)C o n s 0.2186584***(3.27)-6.61603*(-1.88)0.2503322***(3.87)控制变量Y E S Y E S Y E S R 20.82500.62420.8993五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研究首先对环境规制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基于2008 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S D M 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㊁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㊂S D M 模型的空间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邻近地区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则会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㊂科技创新也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邻近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对本地区的影响较为有限㊂其中,分地区的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各省份科技创新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弱,西部地区各省份科技创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㊂另外,通过 三步法 考察环境规制的 创新补偿效应 发现,环境规制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即科技创新在环境规制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㊂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可得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各地区应着重营造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企业绿色生产的责任意识,大力培养民众的绿色发展观念和绿色消费意识,推动绿色生产㊁绿色消费齐头并进,相互协同,并稳步提升环境规制强度,通过环境规制的倒逼机制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㊂二是在稳步提升环境规制强度的同时,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引导,使企业成为地区科技创新的主体和领头羊㊂另外,还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科技创新的协同和交流,以增强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㊂三是根据各地区间的空间异质性,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策略㊂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但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需要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限制高污染企业的迁入,强化科技创新对于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领作用,增强地区间的科技交流,走出一条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并行的发展道路㊂参考文献:[1]P O R T E R M E .A m e r i c a s g r e e n s t r a t e g y[J ].S c i e n t i f i cA m e r i c a n ,1991(4):168.[2]B E R MA N E ,B U I LT M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a n d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e v i d e n c e f r o mo i l r e f i n e r i e s [J ].R e v i e wo f e c o n o m i c s&s t a t i s t i c s ,2001(3):498-510.[3]G O L L O PF M ,R O B E R T S M J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sa n d p r o d u c t i v i t ygr o w t h :t h ec a s eo f f o s s i l -f u e l e d[4]江炎骏,赵永亮.环境规制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14,27(2):29-33.[5]陈路.环境规制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D ].武汉:武汉大学,2017:68-72.[6]李强,王琰.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质量的U 型关系: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J ].江海学刊,2019(4):102-108.[7]田丽芳,刘亚丽.双重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门槛效应分析 基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8):20-25.[8]童纪新,王青青.中国重点城市群的雾霾污染㊁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 ].管理现代化,2018,38(6):59-61.[9]张华,丰超,时如义.绿色发展:政府与公众力量[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39(11):15-28.[10]肖汉雄.不同公众参与模式对环境规制强度的影响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J ].财经论丛,2019(1):100-109.[11]田昕加,张广美.环境信息披露㊁环境规制与企业经营绩效[J ].会计之友,2020(6):43-49.[12]成德宁,韦锦辉.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影响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效应分析[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34(3):26-33.[13]毕茜,于连超.环境税与企业技术创新:促进还是抑制?[J ].科研管理,2019,40(12):116-125.[14]沈宏亮,金达.异质性环境规制㊁工业企业研发与就业技能结构 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J ].软科学,2019,33(8):39-43,53.[15]任保平.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J ].学术月刊,2018,50(3):66-74,86.[16]金碚.关于 高质量发展 的经济学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17]司怀涛,蒋长流.人口结构㊁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 ].调研世界,2023(1):61-69.[18]陈诗一,陈登科.雾霾污染㊁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 ].经济研究,2018,53(2):20-34.[19]关海玲,武祯妮.地方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变动?[J ].经济问题,2020(2):118-129.[20]王群勇,陆凤芝.环境规制能否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6):64-70.[21]范庆泉,储成君,高佳宁.环境规制㊁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20,30(6):84-94.[22]蒋长流,司怀涛.环境规制㊁研发投入与产业结构调整[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0(2):18-26.[23]司怀涛.环境改善与就业增长的 双重红利 能够实现吗 基于研发创新视角[J ].经济研究参考,2021(23):77-90.[24]余娟娟.环境规制对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调整效应[J ].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5,25(8):125-134.[25]李诗音,龚日朝.环境规制与实体企业技术创新 基于F D I 中介效应的检验[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1):109-114.[26]P A R G A LS ,WH E E L E R D .I n f o r m a l r e g u l a t i o no f i n d u s t r i a l p o l l u t i o n i nd e v e l o p i n g co u n t r i e s :e v i d e n c e f r o m I n d o n e s i a [R ].P o l i c y r e s e a r c hw o r k i n gp a pe r ,1995.[27]余东华,崔岩.双重环境规制㊁技术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J ].财贸研究,2019,30(7):15-24.[28]康志勇,汤学良,刘馨.环境规制㊁企业创新与中国企业出口研究 基于 波特假说 的再检验[J ].国际贸易问题,2020(2):125-141.[29]朱雪忠,胡成.专利是测度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有效工具吗[J ].科学学研究,2021,39(8):1498-1503.[30]单春霞,仲伟周,耿紫珍,等.环境规制㊁行业异质性对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 ].经济问题,2019(12): 21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双重环境规制、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重环境规制、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双重环境规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在这个背景下,双重环境规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保护手段应运而生。
双重环境规制是指在国家层面上实施的环境政策和企业层面上实施的企业环境规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
双重环境规制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企业环境规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促使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和技术,降低污染排放,减少资源浪费。
双重环境规制强调国家层面的环境政策与企业环境规制的有机结合。
国家层面的环境政策主要包括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设立环境监管机构、实施环境税费等措施。
企业层面的环境规制则包括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监测和报告制度等。
国家政策与企业规制的有机结合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境保护体系,有力地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双重环境规制还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在实际操作中,政府需要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既能保障环境质量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时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绿色发展。
双重环境规制是一种有效的环境保护手段,通过国家层面的环境政策与企业层面的环境规制的有机结合,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应加大对双重环境规制的推广力度,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A. 双重环境规制的定义和背景双重环境规制是指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环境政策和法规,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这一理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中国工业绿色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中国工业绿色一、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因此实现工业的绿色化发展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为了推动中国工业的绿色发展,需要制定严格的环境规制,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
本文将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环境规制为了控制工业对环境的污染,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法规和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是《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这些法规和标准对工业的环保要求非常严格,对于不达标的企业将会面临罚款、停产、关闭等惩罚措施。
同时,中国政府还鼓励和支持企业实现节能减排。
比如推出了“节能减排“等多个项目,提供了丰厚的奖励政策,以鼓励企业减少能耗和排放。
同时,政府还设立了多个环保基金,用于扶持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三、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实现工业绿色化的关键。
中国的绿色制造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污染处理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机器人技术等。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绿色制造技术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为了缩小这个差距,中国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大投入,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方面。
同时,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包括资金、政策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以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四、绿色生产和消费除了推进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外,绿色生产和消费也是实现工业绿色化的重要途径。
绿色生产就是以环保为主导,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耗和废弃物排放的生产方式。
而绿色消费则是指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消费,如太阳能电池板、节能灯具等。
为了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政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
比如加强对环保产品的认证和推广,提供政府采购和消费者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和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选择环保产品和服务。
五、未来展望未来,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仍将是制约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因此,中国应该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来推进工业绿色化发展。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在推动社会进步、提升经济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的影响愈发明显,同时也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探讨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并试图深入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
二、环境规制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环境规制的背景及意义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的加剧,各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制定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定。
这些环境规制不仅对企业的生产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
(二)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的影响环境规制通过设定严格的排放标准、环保税等手段,对制造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约束。
这促使企业必须改进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从而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发展。
同时,环境规制也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技术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技术创新的内涵及重要性技术创新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开发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制造业的产值和效益,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例如,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企业可以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通过研发新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类型,企业可以拓展新的市场领域。
四、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相互作用(一)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环境规制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
为了达到环保标准,企业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技术创新。
这种压力和动力促使企业不断探索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从而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
(二)技术创新对环境规制的应对策略技术创新是应对环境规制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从而达到环保标准。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赵永平;吴旭
【期刊名称】《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1
【摘要】以“波特作用”模型为起点,理论分析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04—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发现:补偿型“波特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在全域和东部地区存在倒“U”型变化趋势,在中西部地区则表现为倒“N”型的非线性变化,均呈现边际递减的趋势;激励型“波特作用”在全国和分域均表现为“N”型非线性变化趋势,且在西部地区更为显著,整体呈现边际递增的趋势。
在当前绿色技术创新进入自我革新的探索性阶段,补偿型环境规制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一种短期效应,缺乏持续性,亦存在“搭便车”现象,且无法与绿色技术创新形成协同效应;激励型环境规制在前期能够与绿色技术创新形成良好的协同互动效应,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当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进入成熟期时能够替代环境规制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总页数】15页(P3-17)
【作者】赵永平;吴旭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5;F124
【相关文献】
1.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介效应及调节效应的实证检验
2.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
3.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4.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5.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半参数空间面板VAR 模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和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如何妥善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由于环境的公共物品和外部性属性,企业在理性思维的支配下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往往本能的忽视环境污染问题,不愿丢弃传统生产模式,设计减污环保的生产技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效率,环境治理市场失灵问题突出。
在此背景下,政府主导的环境规制政策成为了解决环境治理市场失灵问题的必要工具。
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着力点,但由于中国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环境污染治理难度也较高。
因此以武汉城市圈“两型建设”试点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单元出发,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制定各个区域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武汉城市圈,是以中部地区特大城市武汉为圆心,周围约100km 半径范围内8个大中型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于200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因其承东启西、连北通南的显著区位优势,成为打通中国经济东西向动脉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中部枢纽,并且在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起到重大带动意义。
所以武汉城市圈逐渐成为当前城市圈经济与环境问题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
然而在已有研究中,关于如何将环境规制的理念贯彻于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中的成果却很少。
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城市圈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提高绿色增长效率,因此本文基于环境规制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在系统梳理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现状和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横向差异性及其动态变化趋势,以及武汉城市圈的环境规制政策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技术创新在武汉城市圈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的完成对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建设,实现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良性互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遵循“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现状——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对策研究”的逻辑,尝试从理论与实证上回答如下几
个问题:武汉城市圈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现状以及存在怎样的问题?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是否存在非线性的影响关系?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且实证关系如何?如何制定有助于武汉城市圈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环境规制政策?基于以上的逻辑,研究的核心内容包含如下三个方面:首先,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
(1)理论层面。
一般认为环境规制会通过改变企业的目标约束和产业组织来激发企业创新,但是笔者认为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作用仍然呈现不确定性的特征,具体作用要取决于初期的技术研发路径。
如果初期是绿色创新路径,则环境规制会促进技术进步,如果初期是污染型创新路径,则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会对技术进步产生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污染型技术的抑制和对清洁型生产技术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两种作用先促进生产技术的绿色化,进一步再促进长期技术进步。
总结来说,环境规制抑制了污染型生产技术进步,促进了绿色技术进步,而绿色技术进步并不会改变环境规制的强度,而是对环境规制手段和措施催生了新的需求。
(2)实证层面。
研究运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根据罗伯特·钱伯斯等的思想采用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武汉城市圈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印证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在短期和长期的双重作用。
在
2003-2007年申报国家级两型社会示范区之间,武汉城市圈建设初期处于污染型技术创新的路径上,环境规制首先对技术进步呈现出负向作用来,随着生产不断转向绿色化,这种负向作用一直递减,直到武汉城市圈的生产技术转为绿色偏好时,环境规制开始对技术进步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
其次,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中介效应。
(1)理论层面。
基于“波特假说”,研究认为环境规制能够产生“创新补偿”效应不仅能够抵消企业的“遵循成本”,还能产生额外的经济发展效应。
因此在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拓展环境要素构建环境规制生产函数,有必要以科技进步作为中介变量来阐述环境规制与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关系。
(2)实证层面。
研究运用Baron和Kenny的三步法检验了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中介效应下的经济发展效应。
结果发现,虽然武汉城市圈内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存在个体随机效应,即各个城市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影响存在差异性,圈内各城市
发展协调性较差,但总体上环境规制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从2007年开始显现,武汉城市圈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能够促成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专利授权数量明显增加并带来创新补偿效应,这种创新补偿效应超过由环境规制引发的成本,提升产业绩效并提高区域经济增长水平。
最后,政策建议。
总体来看,研究认为,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可能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关系,亦即,短期内环境规制增加了企业“遵循成本”而抑制创新,但从长期来看环境规制会通过改变企业的目标约束和产业组织来激发企业创新;另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也会催生新的环境规制意识并创造更复杂的环境规制需求。
未来武汉城市圈环境规制的治理结构必须改进当前环境保护部门行政职能与人事权错配的现象,消除“碎片化”的环境治理方式,促进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效应发挥,并随着企业技术创新而不断提升的环境规制需求,建立政府联动机制以实现动态的制度性创新。
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建立武汉城市圈政府联动机制,协调各管理部门,有效落实制度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协调产业布局;建构生态城市圈规划;实施绿色GDP核算制度;鼓励基于市场取向的环境治理政策创新;加强日常监督与管理;加强环境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政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