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
一、创设情境,激疑引趣。
1.预习任务出示课件(1)黄色圆片是绿色圆片的()倍。
(2)()是()的2倍,如果有困难,可以圈一圈。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回顾旧知,抢答导入(1)圈一圈,填一填。
出示课件有()只,有()朵,圈一圈,是的()倍。
(2)我说你摆。
(拿出学具●、☆和△)要求摆出的☆是●的2倍,△是☆的2倍。
你是怎么摆的?还能看出谁是谁的几倍?提升核心素养:让学生独立完成摆一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增强学生团结合作、互通有无、取长朴短、取长补短,加深对知识的认知。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回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加深对“倍”概念的理解,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准确地用“倍”来描述两个量的比较结果。
2.问题探究(1)探究课本51页例2。
前几天三(1)班举行了大扫除,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2)读与理解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课件出示)(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形代替学生动手画图)指名上黑板画图解决,其他同学独立在草稿纸上画图分析。
(生动手画图)提升核心素养: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图,巩固“几个几”的知识,为教学新知做准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高涨的学习情绪投入学习中。
通过汇报、交流、谈论画图的方法,拓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师引导同学说出怎样画好图(课件演示)(3)把思考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12÷4=3强调:“倍”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所以解答后,得数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提升核心素养:设计意图:画图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五、板书设计: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擦桌椅的:扫地的:12÷4=3。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5篇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倍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倍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P53-练习十一第1题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了乘法口诀的基础后出现的。
例1是以六只小兔身边的萝卜引出谁是谁的几倍的关系,根据3个2根,5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逐步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学方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一般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习方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具准备:胡萝卜贴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激趣导入苹果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水果,我们都见过也都了解它,今天,我要考你一些关于苹果的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你知道吗,3个2也可以说做2的3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倍”。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苹果是我们所喜欢的食物,小兔子喜欢什么?(白菜,萝卜),回答的真好,这一天小兔子就去寻找他所喜欢的萝卜了,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看看。
利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利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倍数的概念。
2.了解倍数的用途。
3.能够应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倍数的概念。
2.倍数的应用。
3.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重点1.倍数的概念。
2.倍数的用途。
3.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难点1.实际问题的解决。
2.学生们的思维转换。
五、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
2.手段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出题:如果10支铅笔的价格是10元,那么30支铅笔的价格是多少?让学生想一下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引导学生去找规律)2.学习一、概念的介绍什么是倍数?以10为例,它的倍数就是10的整数倍,如:10,20,30,40等等都是10的倍数。
那么,学生们能列出5的倍数、6的倍数、7的倍数等。
(白板写出5,6,7的倍数)二、倍数的用途2的倍数常被用来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
若一个数是2的倍数,则它一定是偶数;若不是2的倍数,则是奇数。
5的倍数,通常用于计算时间。
一周有7天,那么5周就是35天。
三、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师出题:如果买3瓶水需要6元,那么5瓶水需要多少元?学生思考:如何确定答案呢?(引导学生找规律)答案:买5瓶水需要10元。
学生再思考:如果要买10瓶水,需要多少元呢?如果要买100瓶水呢?(教师帮助学生找到规律,从而用倍数解决问题)教师出题:如果一片土地有8行,每行有12个苹果树,那么整片土地上有多少个苹果树?学生思考:如果每行有12棵苹果树,那么8行有多少棵?(教师引导学生找规律)答案:整片土地上有96棵苹果树。
学生再思考:如果这片土地10年后,每年有10颗苹果树植入土地,那么10年后这片土地上有多少颗苹果树?(教师帮助学生找规律,从而用倍数解决问题)3.总结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什么是倍数?倍数有哪些用途?如何用倍数解决实际问题?4.作业出以下题目:1、如果7本书的价格是42元,那么9本书的价格是多少?2、如果3个苹果需要6元,那么10个苹果需要多少元?3、如果一条小鱼的长度是2cm,那么10条小鱼的长度是多少cm?(答案:1. 54元;2. 20元;3. 20cm)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倍数的概念、用途和应用。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感悟“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能解决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盒、红花与黄花各10朵。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准备1、看图说出各是几个几。
(1)☆☆☆☆☆☆(2)○○○○○○(3)□□□□□□6里面有()个3。
2、出示图片:师提问:仔细观察,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自由发言。
(预设一:1.黄花有2朵,红花有6朵2.红花比黄花多4朵3.黄花比红花少4朵4.黄花再添4朵就和红花同样多5.两种花一共8朵6.红花是黄花的3倍预设二:学生没有说到:“红花是黄花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我还知道红花朵数是黄花的3倍”进行引导)3、谈话: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1、认识“倍”(1)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倍”的概念师:黄花有2朵,想一想,红花的朵数里有几个2?请动手摆一摆,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几个2?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
(预设:1.可以2朵2朵的圈起来2.可以每2朵之间隔开一点)师: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3个2,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师板书,学生学说。
师:谁再来说一说为什么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在红花的后面添贴2朵。
谁能告诉我,现在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为什么?(预设:1.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因为红花的朵数是4个2朵2.原来有3个2,现在又加了1个2,所以红花的朵数是4个2朵)师:小朋友们,在刚才摆一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几个2,红花的朵数就是黄花的几倍2.不能只看一种花的朵数,首先要先看黄花有几朵,再看红花的朵数里有几个黄花那样的朵数,红花朵数就是黄花的几倍)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归纳小结:黄花的朵数是1个2,红花的朵数是几个2,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案(含教学反思,共3篇)
第5单元倍的认识第1课时倍的认识(1)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已知两项求倍数”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学会已知两项求倍数的基本方法。
难点: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路,体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请一些同学上讲台来。
教师请3名女生站在第一排,再请6名男生站在第二排(3个3个站在一起)。
教师提问:第一排有几个女生?(3个)第二排有几个3?(2个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
像今天这种情况,我们就说讲台上的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片,兔子特别喜欢吃萝卜,我们看看在图片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
(2根)那带叶子的小胡萝卜有多少根呀?(6根)我们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3个2根,对不对?(对)所以我们说小胡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白萝卜一共有几根?(10根)如果白萝卜每2根放在一起,就有5个2根,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呀?(5倍)2.巩固“倍”的概念。
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小棒,我们一起来动动手。
大家看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第一行摆5根小棒。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在第二行每5根小棒摆在一起,要摆几个5根?一共有多少根?学生动手摆小棒,数小棒,然后汇报。
由于第一行是5根小棒,第二行是4个5根小棒,所以第二行一共有20根小棒。
大家完成得非常不错,现在你们都明白了“倍”的概念了吗?3.体验求倍数的一般思路。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篇一:《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推理、迁移、概括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养成善于动脑、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你们去过美丽的海边吗?生:去过。
师:你在海边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学生交流自己在海边所做的有趣的事情。
师:你们在海边做的事情真的很有趣。
二、导入新课:师:几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也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瞧,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生:他们在捡贝壳。
师:他们分别有什么收获呢?(课件出示三位小朋友的收获)生1:王丁捡了3只扇贝,6只海螺。
生2:李飞捡了2只扇贝,8只海螺。
生3:刘林捡了15只海星,5只螃蟹。
师:我们先来看王丁的收获。
他捡了几只扇贝,几只海螺?生:王丁捡了3只扇贝,6只海螺。
师:扇贝和海螺的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海螺比扇贝多3只。
生2:扇贝比海螺少3只。
生3: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2倍。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到一个倍字。
(板书倍)师总结:是的,同学们,在数量之间除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多和少的关系外,还有着倍的关系,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对吗?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三、探究新知:1、认识倍师: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几倍?(课件出示问题)这里的倍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研究。
师:海螺与谁比?生:扇贝。
师:扇贝有3只,海螺有几个这样的3只呢?生:2个。
师:怎样能让大家很容易地一眼就能看出海螺有2个3只?你可以在1号答题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生:我是3只3只的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及难点
能将情景图中的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运用倍的知识将问题转化成图形正确解决。
教学准备、资源
卡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教材第51页主题图,观察图,同学们在干什么呢?
(1)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擦桌椅的12人,扫地的有4人)
3.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作业设计
1.数学练习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与家长进行本课知识内容的活动练习。
板书设计
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一分钟安全教育
你能提一个能用我们昨天学过的知识解决的问题吗?
我们一起把这个问题完整的读一读。
(2)你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试一试画图法:
试一试计算法:12÷4=3。说说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求出倍数?
(3)刚才求出的结果正确吗?你如何来证明结果是对的?
反过来想: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椅的人数。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小结:刚才我们经历了看图,将图上的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然后将问题转化成图形来理解并解决,最后验证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你会用这个方法解决类似问题吗?
三、课堂巩固。
1.完成教材第53、54页第3、4题。找准问题中对应数量,自己用画图或列算式解决。
2.完成教材第54页第5、6题。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2.教学例3。
出示教材第52页主题图,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1)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还知道了军棋和象棋之间的价钱关系,你能提数学问题吗?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4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4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课前拍手游戏]: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做个拍手游戏吧!师:下面请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你能拍3个2下吗?生拍(连续)师:你们拍了几下?(6下) 怎样才能让老师明确地听出是3个2下呢?谁有好办法?生:中间停顿一会儿师:试一下师:好,再听,用刚才的方法拍2个3下生拍。
同学们学得真快,在清脆的拍手声中,小兔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课件:在美丽的森林深处,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自由快乐地生活着,这里有灿烂的阳光,丰富的食物,大家请看课件说: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一群活泼的小兔子正在吃萝卜,出示主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萝卜的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课件说:这些萝卜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胡萝卜和红萝卜生:.......师:你们找到了比多少的数量关系,真好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数量关系?(预设一: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为什么是3倍呢?)(预设二:学生没有说到:“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红萝卜和胡萝卜的数量之间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就是倍数关系。
)仔细观察:胡萝卜有几根(板书:2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板书3个2根)我们就可以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生:重复一遍关于“倍”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生:畅所欲言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认识一下“倍”这个新朋友,板题——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4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4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动物吗?(想)请看,是什么呀(课件出示兔子)(生:兔子)师:对了!它们是可爱的小兔子,你知道兔子爱吃什么吗?(生:萝卜)师:是的。
兔妈妈给小兔子们准备了可多的萝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这里有几种萝卜?(生:3种,分别是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
板书)师:仔细数数它们分别有几根?生: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6根,红萝卜有12根。
师:你们都看到了吗?(生:看到了)真好!(指着课件的数)根据萝卜的数量,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生:胡萝卜比白萝卜少4根。
胡萝卜比红萝卜少10根……师:刚才我们说的多几根少几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差的关系,一共多少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和的关系。
把两种数量作比较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两种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种新的关系“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或。
你真不错,都会用倍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倍”。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师:我们首先来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
胡萝卜有几根?(生:2根贴)师:白萝卜有几根?(生:6根贴)师: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的,那么6根白萝卜里几个这样的一份吗?(生:3个这样的一份)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个、2个、3个)白萝卜有3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3个2根。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倍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学会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够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倍”的概念,学会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的几倍。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倍”的概念,学会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小棒、图片等。
学具:小棒、图片、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2. 探究新知(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用小棒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倍”的概念。
(2)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并学会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的几倍。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
3. 巩固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课堂小结(5分钟)5. 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如:“请你用乘法口诀求出一个数的几倍,并写出计算过程。
”六、板书设计倍的认识1. 倍的概念: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 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口诀计算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你用乘法口诀求出一个数的几倍,并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如:5的3倍是15,6的4倍是24等。
2. 题目:请你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红有6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了“倍”的概念,并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的几倍。
倍的认识教案10篇
倍的认识教案10篇倍的认识教案篇1设计说明“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倍的认识,理解倍的本质。
1.充分利用动手操作活动加深理解。
本节课通过组织“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感知倍、充分积累感性经验、用语言表达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理解倍的意义”整个过程,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本质。
2.注意循序渐进认识“倍”的概念。
本节课先让学生在“几个几”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充分理解“求红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就是以胡萝卜为标准,看红萝卜里包含几份胡萝卜,包含3份,就是胡萝卜的3倍。
”通过这样结合除法比较关系的角度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倍的概念的认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学具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仔细看图,收集信息。
(1)课件出示教材50页情境图: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后汇报:有2根,有6根,有10根……)(2)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红萝卜比胡萝卜多多少根?胡萝卜比白萝卜少多少根?三种萝卜一共多少根……)2.设疑引入。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这些问题都是用加法或者减法来解决的,其实,根据图中的信息还可以提出其他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学习新知。
⊙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圈一圈,初步认识“倍”。
(1)引导学生动手圈一圈。
(2)引导学生观察红萝卜的根数里有几个胡萝卜的根数。
(3)揭示课题:红萝卜有6根,胡萝卜有2根,通过看图我们发现6里面有3个2,我们就说的根数是的3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2.说一说,建立“倍”的概念。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利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2. 经历探索“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检查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会用除法、画图法等方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教学过程1. 复习巩固PPT出示:摆两排小棒,你能完整地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吗?你用的方法是什么?看图我们可以知道谁是谁的多少倍,那么如果让我们去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又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板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 探究新知PPT出示主题图。
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人数的几倍)PPT出示。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预设1: 12÷4=3;预设2: 12里面有3个4,所以12是4的3倍)你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让学生说一说12÷4=3中,12、4、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PPT出示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注意:“倍”不是一个单位,它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计算时不写,但写答时要写上。
回顾与反思:我们的计算正确吗?检查一下。
(带领学生说检查的方法。
)3. 知识运用PPT出示练习题:你能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说一说。
(请学生说,把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和学生一起解答)观察这两个问题(PPT上),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大数÷小的数(课本练习)你能找到的数学信息有哪些?根据哪些数学信息,能够解决(1)的问题?学生说一说,并写下来。
你还能根据里的信息提一个跟“倍”有关的问题并解答吗?(多让学生尝试说和解答)出示PPT上的线段图:你能看懂是什么意思吗?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训练学生读图的能力)怎么解决?(32÷8=4)(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几个题目)4. 布置作业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知道“倍”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建立“倍”的概念。
学生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建立“倍”的概念。
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建立“倍”的概念。
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掌握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物、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的概念。
通过演示解题过程,让学生掌握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练习法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出“倍”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有什么,有多少个。
引导学生比较图片中不同物体的数量,引出“倍”的概念。
1. ◦ ◦ ◦2. ◦ ◦3. ◦ ◦ 1. ◦ ◦ 2. ◦ ◦ 1. ◦ ◦ 2. ◦ ◦ 3. ◦ 1. ◦ ◦ ◦讲授新课讲解“倍”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有几个苹果,几个梨。
引导学生比较苹果和梨的数量,引出“倍”的概念。
讲解“倍”的概念: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举例说明“倍”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有几个三角形,几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比较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数量,说说三角形的数量是正方形数量的几倍。
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有几个圆形,几个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难点:理解“倍”的意义,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除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种倍数关系,你想了解什么是“倍数”关系吗那就好好学习今天的数学课吧!【设计意图:借助谈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孩子探究“倍数”问题的好奇心,为新课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教学例1。
师: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情景图)学生可能会说:生1:图中有6只兔子,其中3只黑兔子和3只灰兔子。
生2:图中共有6根水萝卜,2根胡萝卜,10根白萝卜。
…………师:图中的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6根,也就是3个2根,这时我们就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课件演示对比过程) 师:请你画一画,白萝卜的根数有几个2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的看法。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白萝卜有10根,每2根圈成一组,可以圈成5组,说明10里面有5个2根,所以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对于解答正确、叙述条理清楚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2.教学例2。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即使是同学们司空见惯的值日活动中也有数学。
瞧,老师把同学们值日的场面用相机拍摄下来了,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例2情景图) 生:知道了擦桌椅和扫地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用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教案
用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倍数的概念和性质;(2)能够灵活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利用倍数的性质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
2.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倍数的概念和性质;(2)倍数的运用。
2. 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数学推理和证明。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可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比如让学生思考一下,如果一个人每天走路的步伐是另一个人的2倍,那么走同样的路程,两个人所用的时间是怎样的关系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出倍数的概念。
2. 概念讲解。
(1)倍数的定义,如果一个数a能被另一个数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
(2)倍数的性质,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a加上或者减去b的结果还是b的倍数;a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数c,结果还是b的倍数。
3. 计算练习。
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加深对倍数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 实际问题解决。
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数的知识进行解决,比如一个商场在打折活动中,商品的价格是原来的3倍,那么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通过这样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5. 拓展应用。
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应用的练习,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同学们用倍数的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 总结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倍数的概念和性质,加深对倍数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倍数的概念,然后通过概念讲解、计算练习、实际问题解决、拓展应用等环节,让学生全面掌握倍数的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小学数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含试卷)
小学数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小学数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发布者:叶芙蓉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转化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若干根学具:每人小棒若干根,同桌两人一张练习纸、一支水彩笔。
设计理念: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思考交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主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想:(一)初步感知1、引入:小朋友们平时喜欢用小棒摆东西吗?会用小棒摆什么呢?然后教师展示自己摆的小花伞,得出摆一把小花伞用4根小棒。
2、动手:学生动手摆小花伞,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摆。
3、交流:(1)说说你摆了几把小花伞,用了几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2)观察黑板上:×××用的小棒根数和老师用的小棒根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说出的关系可能有求和、比多少、还有倍数关系。
如果没有倍数关系,可以引导学生:除了小朋友们说的求和、比多少,如果换一种说法,说说我们用的小棒根数的倍数关系,你会吗?得出:×××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
(3)你又是怎么知道×××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的呢?有些学生可能是直接通过观察,有些学生还可能会将求12是4的几倍转化为12里面有几个4,并用除法计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4.家庭作业
-请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份关于倍数的手抄报,内容包括:倍数的定义、性质、求法以及生活中的倍数实例。
-通过与家长共同完成作业,增强学生对倍数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5.拓展阅读
-推荐一本与数学有关的趣味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数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倍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2.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倍数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师应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倍数的概念,并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倍数。
5.注重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一个趣味故事引入:小兔子拔萝卜,小兔子每天拔的萝卜数量是前一天的2倍,引导学生思考小兔子第3天、第4天分别拔了多少个萝卜。
-练习题包括基本计算题、应用题和拓展题,旨在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倍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一千五百字
倍的认识數學教案設計一千五百字标题:以倍的认识數學教案設計一千五百字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倍?2. 如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3. 倍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一组实物(如苹果),一部分数量为2个,另一部分数量为4个。
提问:“哪一堆的数量多?”引导学生用“比”来描述两堆物体的数量关系,从而引出“倍”的概念。
(二)新知学习1. 什么是倍?通过实例让学生感知并理解“倍”的含义。
例如,第一堆有2个苹果,第二堆有4个苹果,那么我们可以说第二堆的苹果数量是第一堆的2倍。
2. 如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两个数相除,商就是倍数。
(三)实践应用设计一些与倍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6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倍的概念和求倍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倍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规律。
2. 在实际操作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3. 在生活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
2. 寻找生活中的倍的例子,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
以上就是以倍的认识數學教案設計一千五百字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倍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倍的认识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以倍的认识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倍数关系,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倍数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思考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倍数关系。
2.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关于倍的例子,比如:一个苹果是另一个苹果的两倍大,或者一辆汽车的速度是另一辆汽车速度的两倍等。
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倍吗?”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授新课1. 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倍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一个数中有几个另一个数。
2. 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用小木棒摆出几倍的关系,让他们在操作中感受倍的关系。
3. 举例说明倍的应用,如买菜时,一份菜的价格是另一份菜价格的两倍等。
(三)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倍数关系的计算,检查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倍的概念。
(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倍的概念和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应用倍的知识。
四、作业布置:设计一些关于倍的问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解答,进一步巩固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
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武宣禄新镇思布小学覃国界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转化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若干根
学具:每人小棒若干根,同桌两人一张练习纸、一支水彩笔。
设计理念: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思考交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主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想:
(一)初步感知
1、引入:小朋友们平时喜欢用小棒摆东西吗?会用小棒摆什么呢?然后教师展示自己摆的小花伞,得出摆一把小花伞用4根小棒。
2、动手:学生动手摆小花伞,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摆。
3、交流:(1)说说你摆了几把小花伞,用了几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
(2)观察黑板上:×××用的小棒根数和老师用的小棒根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说出的关系可能有求和、比多少、还有倍数关系。
如果没有倍数关系,可以引导学生:除了小朋友们说的求和、比多少,如果换一种说法,说说我们用的小棒根数的倍数关系,你会吗?得出:×××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
(3)你又是怎么知道×××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的呢?有些学生可能是直接通过观察,有些学生还可能会将求12是4的几倍转化为12里面有几个4,并用除法计算。
(4)12÷4=3表示什么意思?单位怎么写?得出:12是4的3倍,说明倍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写。
(5)让学生说说自己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几倍。
4、引出课题:用倍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进一步感知
1、引入:森林里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一起去看看。
2、出示:跳远比
松鼠:
袋鼠:
猜一猜:袋鼠跳的长度是松鼠的()倍。
3、出示数据,电脑验证
(三)自主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并自主提出问题
出示:爬行比赛
蜗牛24只毛毛虫6只;乌龟4只。
学生提的问题能口答的直接口答。
(如求和的或者比多少的)
从学生的回答中摘录:“蜗牛的只数是毛毛虫的几倍?”或“蜗牛的只数是乌龟的几倍?”
2、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比较两个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四)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引入:闯关比赛
1、第一关:估一估
估一估,左边公鸡的只数是右边的几倍?
图片出示:左边20只公鸡右边5只
2、第二关:“阳光伙伴”体育运动
出示图(略)
要求列式表示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之间有倍数关系。
3、第三关:开启智慧大门
出示智慧大门图
1、提示学生:智慧大门上方有12盏灯,小朋友必须开启一些灯,而且开启的盏数与关着的有倍数关系。
如开启——10盏,关着——2盏。
10是2的5倍。
要求同桌合作用彩色笔涂色,探究不同的涂色方法。
(五)、课堂总结深化主题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