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向皇帝进谏贤臣

合集下载

柳范进谏文言文翻译

柳范进谏文言文翻译

原文:柳范进谏,曰:“臣闻圣主之朝,必以贤辅之。

今陛下以臣为相,臣恐非所以辅陛下之术也。

陛下若欲广兴礼乐,臣请广求贤才;若欲平定天下,臣请谨选良将;若欲富国强兵,臣请严法度,省赋税。

如此,陛下可以安天下矣。

”柳范曰:“陛下,臣闻古之明君,无不以节俭为本。

今陛下之治,何尝不以俭为贵?然而,奢侈之风,渐行渐盛。

陛下宜省己之欲,薄赋敛,以养民力。

民力既厚,国势自固。

臣愿陛下深思,以安社稷。

”柳范又曰:“陛下,臣闻古之贤臣,无不以直言进谏。

今陛下之朝,直言进谏者甚少。

陛下宜开言路,使天下之士,各尽其言。

如此,陛下可以广纳忠言,以成大业。

”柳范进谏曰:“陛下,臣闻古之圣君,无不以民心为本。

今陛下之政,何尝不以民心为念?然而,民心之向背,未尝不系于陛下之好恶。

陛下宜察民心,顺民心,以固国家。

臣愿陛下深思,以安百姓。

”翻译:柳范上奏进言,说道:“我听说圣明的君主在位,必定以贤能之臣辅助。

如今陛下任命我为宰相,我恐怕并不具备辅助陛下治理国家的才能。

陛下若想广泛推广礼乐,请允许我广求贤才;若想平定天下,请允许我谨慎选拔良将;若想使国家富强、军队强大,请允许我严格执行法度,减轻赋税。

这样,陛下就可以安定天下了。

”柳范又说:“陛下,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无不把节俭作为根本。

如今陛下治理国家,何尝不把节俭看作宝贵?然而,奢侈之风,逐渐盛行。

陛下应该节制自己的欲望,减轻百姓的负担,以培养民力。

民力一旦强大,国家自然稳固。

我愿陛下深思,以确保国家安宁。

”柳范接着说:“陛下,我听说古代的贤臣,无不勇于直言进谏。

如今陛下朝中,敢于直言进谏的人很少。

陛下应该广开言路,让天下之士都能畅所欲言。

这样,陛下可以广泛采纳忠言,成就大业。

”柳范再次进言:“陛下,我听说古代的圣明君主,无不以民心为根本。

如今陛下施政,何尝不把民心放在心上?然而,民心的向背,无不关乎陛下您的喜好与厌恶。

陛下应该体察民心,顺应民心,以稳固国家。

我愿陛下深思,以确保百姓安宁。

臣子劝谏君王的例子

臣子劝谏君王的例子

臣子劝谏君王的例子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背景: 战国时期,产国大臣邹忌通过自身经历领悟到君王可能受到的蒙蔽,于是决走劝谏产王广开言路。

劝谏内容: 邹忌先是通过与妻子、妾室及客人的对话,发现他们因为各自的原因而对自己有所偏祖,从而意识到产王可能也受到了类似的蒙蔽他于是入宫向齐王进谏,指出齐王身边的种种蒙蔽现象,并建议齐王广开言路,接受各方面的意见。

结果: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并下令悬赏求谏,使齐国政治清明,国力日强,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

2.魏征直谏唐太宗。

背景: 唐朝初期,魏征作为唐太宗的重要辅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劝谏内容:魏征多次在朝堂上与唐太宗争论,甚至让唐太宗感到难堪。

但魏征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为唐太宗提出许多宝贵的建议。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关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论述强调君王应广泛听取备方意见。

结果:唐太宗虽然有时对魏征的直言感到不悦但最终还是能够虚心接受。

他称赞魏征为自己的“明镜”,并在魏征去世后深感痛惜,认为失去了一个难得的谏臣。

《刘行本进谏》原文及译文

《刘行本进谏》原文及译文

《刘行本进谏》原文及译文赏析刘行本进谏隋主尝怒①一郎②,于廷前笞之。

谏议大夫刘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③宽之。

”帝不顾。

行本于是正当帝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若非,当致之于理。

岂得轻臣而不顾也?”因置笏④于地而退。

帝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怒:责备。

②郎:官职。

一郎:一位官员。

③少:稍微。

④笏: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捧在面前,用于记录向皇帝上奏的有关内容。

【文言常识】1.说“谢”本文中“帝敛容谢之”句中的“谢”,在现代文中解释为“感谢”,但在文言文中一般作“道歉”解。

“帝敛容谢之”当翻译为“皇帝收敛了怒容向他道歉”。

又如“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话说“陛下”“陛下”指皇帝,这是多数人了解的。

那么为什么“陛下”可指代皇帝呢?“陛”是宫殿中的台阶,“陛下”本指宫殿中台阶下的侍从。

在古代,臣下要进见皇帝,先得通过“陛下”的侍从通报,久而久之,人们不敢直呼皇帝,而把“陛下”作为皇帝的代称。

【译文】隋朝皇帝曾经责备一个官员,在大殿之上鞭打他。

谏议大夫刘行本上奏说:“这个人一向清廉,这次他的过错又很小,希望您能稍微宽恕他。

”皇帝不理睬他。

刘行本在这个时候站在皇帝面前说:“陛下您不因为我没有才能,而把我放在在您的身边,我说得如果对,陛下你怎么能不听呢?我说得如果错,应该把我送到大理寺处置我。

怎么能轻视我而不理睬我呢?”于是把笏板扔在地上然后退下。

皇帝收敛了容颜向他道歉,于是原谅了那个被鞭打的官员。

【阅读训练】1.解释:①笞②少③置④安得2.翻译:①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宽之。

②若非,当致之于理。

岂得轻臣而不顾也?3.“此人素清”中的“素”与下列句中()句的“素”相同A.素蟫灰丝B.红装素裹,分外妖娆C.可以调素琴D.素不相识【参考答案】1.(1)鞭打(2)稍微(3)放(4)怎么可能3.D。

我国历史关于进谏和纳谏的事例

我国历史关于进谏和纳谏的事例

1、邹忌讽刺齐王纳谏《邹忌讽刺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代齐国的策士邹忌向君主劝谏、广开言论、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由邹忌这样自觉明,善于思考,塑造了劝谏贤人的形象。

同时,齐威王知道了错误后可以改变,提出谏言的明君的形象和消除弊端,提出了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重大决心。

请告诉我们,站在上面的人要广开道路,多用语言,虚心接受批评,积极改正才能成功。

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国象征贞观十一年(637)对唐太宗的奏文,意在戒除太宗的居安,戒除奢侈,节俭节约,积德。

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的第二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形势,历史被称为“贞观之治”。

“十思”是上奏文的主要内容,是十条应该深入思考的状况。

“疏”是“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文体,属于议论文。

3、触龙叫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有名篇。

主要讲述战国时期,秦国趁着赵国政权更替的机会,大攻赵,并已占领了赵国的三个城市。

赵国处于危急状态,向齐国请求援助。

齐国一定要以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为人质,才肯出兵。

赵威后溺爱长安,执意不肯,使国家危机日益深重。

本文讲述的是在强敌的压迫下,赵太后在拒绝谏言的危险状况下,用柔克刚触摸龙,用“爱子计之深远”的道理,说服赵太后,让爱子出格,以兵换国的危险他赞扬了触龙注重国家利益的品质和思想工作的优秀才能。

4、褒良返陛下笏推荐的故事还笏,典故名,典出《古唐书》卷80的《嘉遂良列传》。

唐朝的高宗建立武则天后,奉行良说,皇帝不听。

遂良去了笏殿阶,流着血说“陛下,我把笏还给你!”,然后主张原则放弃官职。

之后也表示问候、退社。

5、海瑞上奏嘉靖明嘉靖皇帝,想进入仙人界,祈祷长生不老。

他受到道士王金、申世恩、花非花的欺诈,在仙人街巷建了一座灵坛,供养女婆婆而不是献花的“灵芝仙草”。

为了建设灵坛,劳动部主事率顾造和道士率众锦衣卫强制拆除民房,引起了人民的不安。

古代委婉劝谏的例子

古代委婉劝谏的例子

古代委婉劝谏的例子
古代委婉劝谏的例子有很多,下面列举几个:
1.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之事,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劝说君主纳谏,使之明辨是非,改正错误。

2. 烛之武退秦师: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烛之武以利害关系,说服秦国退兵,同时解除了对郑国的包围。

他委婉曲折的言辞,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

3.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去世,赵太后执掌政权。

秦国趁机攻打赵国。

赵太后请求齐国出兵相助,齐国要求赵太后送她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作为人质。

赵太后不肯,百官劝谏也不听。

这时,左师触龙来见赵太后。

他先以自己年老体衰的情态和赵太后拉家常,又以疼爱自己的小儿子推及太后疼爱自己的女儿,委婉曲折地劝说赵太后,终于使她同意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以上是古代委婉劝谏的例子,这些故事都是通过巧妙的方式向君主或长辈劝谏,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的目的。

古代劝谏成功的例子

古代劝谏成功的例子

古代劝谏成功的例子劝谏,对君主、尊长或朋友进言规劝;同样指下级对上级臣子对君主年幼者对长者进行的劝告建议的方式。

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古代劝谏成功的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劝谏成功的例子篇1:陈廷敬康熙一朝虽然名臣众多,但大臣之间派系林立,党争严重。

其中,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和武英殿大学士明珠之间的斗争尤为激烈,两人形成了各自的利益网络,相互倾轧,疯狂贪腐。

迫于两人的权势,官场上下敢怒不敢言。

后来,直隶巡抚于成龙向康熙密奏说,天下的官位都已经被明珠卖完了。

康熙问身边的大臣,为什么没有人参劾明珠,得到的答复是:“人谁不怕死?”当时,陈廷敬尚未晋升文渊阁大学士衔,官位不及二人,一直独善其身,没有加入任何一方。

马甫平说:“史料上没有记载陈廷敬是否参与了扳倒明珠的行动,但通过他的言行可以揣摩他在其中的态度。

陈廷敬在明珠倒台之前给康熙讲书时,有一次讲《君子小人章》,提到君子光明磊落,从不伪装,而小人善于掩饰,滴水不漏,一旦得宠,容易成为不倒翁。

按当时的形势,他的话有可能暗指明珠。

”1688年,在康熙的暗中支持下,有人弹劾明珠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明珠遭到罢黜。

陈廷敬感到了康熙对明珠的不满,在一次讲书时,当着王公大臣的面向康熙讲起《君子小人章》。

讲书结束后,康熙单独留下陈廷敬,对他说:“你讲君子和小人,一定有所用心。

不妨说说,你心中的小人是谁?”陈廷敬顾左右而言他,但提到明珠时,故意以大臣们私下称呼的“明相国”代指。

康熙听完大怒,表示清朝从来没有相国一职。

看到时机成熟,陈廷敬提出明珠揽权太重,包括王继文在内众多官员的贪腐都和明珠的包庇有关。

他列出了明珠私自修改奏折、卖官鬻爵等多项罪状。

在弹劾明珠的奏折中,陈廷敬列出了从明珠手里买官的有哪些人,提出一并罢免这些人,以减轻查办明珠可能遇到的阻力。

康熙同意了他的办法,将明珠的心腹、戚友、党羽一并剪除,一代权臣明珠也应声倒下。

古代劝谏成功的例子篇2:邹忌邹忌,《史记》作驺忌子,齐人。

劝谏君王的历史事件

劝谏君王的历史事件

大臣劝谏皇帝的故事1、唐太宗与魏征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

魏征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

魏征曾请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

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

”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藏到怀中。

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

2、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

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

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扩展资料:涉及到的劝谏人物一生:1、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

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开疆拓土,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2、魏征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

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

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

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事,劝戒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清静无为、“仁义”行事,无不受到采纳。

古代向皇帝进谏贤臣

古代向皇帝进谏贤臣

成功:1李斯《谏逐客书》2 触龙《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3伍举有名的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出处。

4诸葛亮进谏刘备联吴5赵普宋太祖时宰相,进谏太祖削将之兵权。

6耶律齐进谏成吉思汗采纳汉文化。

失败:1 关龙逢夏末忠臣2 比干商末忠臣被纣王挖心3 伍子胥春秋吴国大臣,被吴王夫差所杀。

4诸葛亮,赵云进谏刘备不要攻打吴国,失败。

5 李纲进谏宋钦宗抗金勿和,遭贬6韩愈劝皇帝不要迎所谓的佛骨,被贬详细的:敢于进谏的魏征在中国历史上,唐初宰相魏征以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著称。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唐太宗有不对的地方,魏征就会据理力争,进行劝说,即使唐太宗因此而大发脾气,他也毫不畏惧,照旧慷慨陈词。

唐太宗对魏征是既赏识又敬畏的。

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悲伤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为什么唐太宗会把魏征当作自己的镜子呢?这是有原因的。

魏征出身卑微,少年时孤苦贫困,曾经出家做过道士。

他喜欢读书,用心钻研古籍,学识非常丰富。

隋朝末年,魏征参加了反对隋朝暴政的起义。

后来,他投靠唐高祖李渊创建的唐王朝,为太子李建成做事。

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

后来,唐高祖的二儿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哥哥李建成。

年轻而敏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便亲自召见他。

李世民一见魏征,就非常生气地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魏征将有杀身之祸。

可是,魏征却从容自若,以非常自信的口气回答说:“如果皇太子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

”李世民听后,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动,打从心里钦佩他的人格。

因此,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重用了他。

不久,李世民即位,他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以后又提拔他当宰相。

建国之初,唐太宗励精图治,经常召见魏征,与他讨论治国施政的得失。

劝谏皇帝说话算话的奏疏

劝谏皇帝说话算话的奏疏

劝谏皇帝说话算话的奏疏
臣闻天子之言,信于四海。

言行一致,天下之福;言行相违,四海之患。

陛下昔日曾言,善纳忠言,以德治国。

今日若能复此誓言,则社稷之幸,百姓之福也。

昔日始皇统一六国,威震四海,然焚书坑儒,失信于民。

二世而亡,殷鉴不远。

汉武雄图,武功赫赫,然巫蛊之祸,杀戮无辜,人心离散。

其终虽有昭宣之治,亦不能掩其失德。

此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

今陛下欲致太平,必先取信于民。

言行一致,则百姓信赖;言而无信,则百姓失望。

百姓失望,则国失其本;国失其本,则天下动荡。

故信为国本,不可轻失。

昔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成功之本,在于信守誓约。

魏文侯与韩、赵三分晋地,文侯信重于天下,因而得士,国安民富。

此皆信之为国之重也。

今陛下承平享国,四海晏然。

若能守信于民,则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盛。

国家强盛则可平天下之难,成万世之业。

愿陛下明察秋毫,审慎决策。

若能如此,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

臣闻忠言逆耳利于行。

愿陛下纳臣之言,以信为本,以德治国。

如此则社稷永固,百姓安乐。

此乃臣之本分所言,恳请陛下垂听。

谨奏。

唐太宗纳谏_文言文翻译

唐太宗纳谏_文言文翻译

昔太宗皇帝,英明神武,治国有方,是以国家昌盛,百姓安乐。

然而,太宗皇帝深知一人之智有限,欲广开言路,纳谏如流,以成盛世之业。

太宗皇帝在位之初,便有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贤臣辅佐。

魏徵,字玄成,河南洛阳人,博学多才,才识过人。

太宗皇帝闻其名,召见之,遂拜为谏议大夫。

魏徵见太宗皇帝时,直言不讳,无所回避,常以直言进谏,劝太宗皇帝勿行非道,以安百姓。

一日,太宗皇帝问魏徵曰:“朕闻古之明君,皆能纳谏,然朕欲广开言路,纳谏如流,未知何者为宜?”魏徵对曰:“臣闻古之明君,必先察其心,知其欲,然后能纳其言。

陛下若欲广开言路,纳谏如流,必先自省,去其非道,存其善政,如此则天下之士皆愿进言,陛下亦宜虚心受之。

”太宗皇帝深以为然,遂下令广开言路,令天下士民可直言极谏。

自此,朝廷之上,直言进谏者络绎不绝。

房玄龄、杜如晦等贤臣亦纷纷上疏,或言政事,或论民生,或议军事,太宗皇帝皆一一览之,择善而从。

太宗皇帝一日与群臣论及边事,有臣言:“陛下,我国与突厥久战不息,民不聊生,臣以为宜与突厥和亲,以安百姓。

”太宗皇帝闻言,沉吟良久,曰:“朕闻和亲之策,虽一时之计,然可保边疆安宁,百姓无扰。

朕意已决,可依此而行。

”于是,太宗皇帝遣使至突厥,与其和亲,自此边疆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又有一次,太宗皇帝欲兴修水利,以利农桑。

房玄龄进谏曰:“陛下,兴修水利,固为国家之利,然劳民伤财,恐非长久之计。

”太宗皇帝闻言,犹豫不决。

魏徵进言曰:“陛下,房玄龄之言不无道理,兴修水利固为国家之利,然劳民伤财,恐非长久之计。

臣以为,宜先察民情,若民愿为之,方可兴修。

”太宗皇帝遂下令先察民情,得知百姓确实愿意兴修水利,于是兴修水利之事得以顺利进行。

太宗皇帝纳谏如流,使得朝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后世史家赞曰:“太宗皇帝纳谏,使国家昌盛,百姓安乐,实为一代明君。

”太宗皇帝之纳谏,已成为千古佳话,流传于世。

历史上纳谏的事例

历史上纳谏的事例

纳谏,是指接受规劝,多指君主接受臣下进谏。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纳谏的事例:
1.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以自身经历劝说齐威王广纳不同意见,齐威王接受了他的建议,下令鼓励群臣和百姓进谏,使得齐国国力日益强盛。

2. 唐太宗纳谏: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鼓励群臣进谏,听取不同意见,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3. 魏徵直谏:魏徵是唐朝著名的谏臣,他多次直言不讳地指出唐太宗的错误,唐太宗虽然有时会生气,但最终还是能够接受他的建议,并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这些事例表明,纳谏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它可以帮助君主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忠臣向君主进谏的五种方式

忠臣向君主进谏的五种方式

忠臣向君主进谏的五种方式在古代,忠臣向君主进谏可真是一门艺术,听起来很严肃,但其实也有不少有趣的方式。

想象一下,一个忠臣走进皇宫,心里既紧张又期待,毕竟面对的是那个手握生杀大权的君主,真是如履薄冰啊!第一种方式,当然是直接了当的进谏。

这种方式就像打了一发响亮的炮弹,既直接又有效,前提是君主能听得进去。

忠臣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把国家大事一一说出,毕竟谁不喜欢听到真话呢?咱们说说委婉的进谏。

这可是一种高深的技巧,就像在给君主送礼,得挑好时机,轻轻一捅,话里话外都得有道理。

比如,忠臣可以说:“陛下,您最近的决定真是令人钦佩,真是明君风范,但若能再考虑一下这件事,想必会更完美。

”这时候君主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甚至会觉得自己像个天上掉下来的仙人,哈哈,真是恰到好处。

第三种方式,借用典故或者历史故事。

古人有云“以古为鉴”,忠臣可以通过讲述古代名将的事迹,来引导君主。

这可比直接说要强多了,听故事总是让人容易接受。

比如,忠臣可以提到某位英雄当年如何明智地处理危机,顺便说:“陛下,您要不也借鉴一下呢?”这时候,君主肯定会点头称是,心里觉得这忠臣真是有眼光。

咱们谈谈幽默的方式。

这可是难得的招数,忠臣可以用轻松的笑话来打破僵局,让君主放下防备。

比如说:“陛下,您知道吗,冬天的时候鱼缸里的鱼都不敢游动,生怕碰到冰块。

而我们的大臣可不能像那鱼一样哦,要敢于游出水面!”君主听了,肯定会心一笑,这种轻松的氛围更容易接受忠臣的意见。

当然还有一种更隐晦的方式,那就是通过他人之口。

这招可谓是“隔墙有耳”,忠臣可以找个心腹,把自己的建议传达给君主。

比如,在君主身边的朋友那儿轻描淡写地提到:“听说忠臣有个好主意,不如让陛下听听?”这样一来,君主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引导了,难怪古人说“良药苦口”,忠臣可得想方设法让君主接收到那些“苦药”。

在这个过程中,忠臣的情商可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在不冒犯君主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真是一门大学问。

臣子劝谏君王的例子

臣子劝谏君王的例子

臣子劝谏君王的例子
以下是 7 条臣子劝谏君王的例子:
1. 魏征劝谏唐太宗那可真是直言不讳啊!就像咱们朋友之间说话那样直接。

还记得有一次,唐太宗玩鸟玩得正高兴呢,魏征来了,吓得他赶紧把鸟藏在袖子里,结果鸟给憋死了。

魏征咋就这么大胆呢?还不是为了国家,为了让唐太宗成为一代明君啊!这不是真爱是啥呀?
2. 晏婴劝齐景公的时候那真好比苦口婆心的老父亲啊!齐景公有时候爱铺张浪费,晏婴就一直唠唠叨叨,说这样不行啊,老百姓咋办呀。

你说晏婴图啥呀?不就图个国家昌盛嘛。

3. 触龙劝说赵太后放弃溺爱幼子去让他为国效力,那简直就像是老师在耐心教导学生一样。

赵太后开始还不情愿呢,但触龙一点点分析利弊,最后赵太后还不是听进去了。

这不就是劝谏的力量吗?
4. 诸葛亮对刘禅那可是尽心尽力啊!一次次上书劝诫,就跟对自己孩子一样操心。

刘禅啊刘禅,你咋就不能多听一听呢?要是听了,蜀汉说不定还能多撑些日子呢。

5. 伍子胥劝吴王夫差不要轻信勾践,他是多么着急啊!简直就是热锅上的蚂蚁。

可是吴王不听啊,最后落了个悲惨下场。

这能怪伍子胥吗?人家可尽了心了!
6. 张良劝说刘邦要善于忍耐,不要冲动。

你看,这不就是给刘邦指引了正确的道路嘛。

要是刘邦不听,那还能有大汉王朝吗?
7. 贾谊给汉文帝写了那么多好建议,真希望汉文帝能全部采纳呀!可惜有些还是没落实。

唉,要是都听贾谊的,那汉朝得发展成啥样啊!
我觉得臣子劝谏君王真的太重要了,劝谏得好,国家就能繁荣昌盛,劝谏得不好,可能就会走向衰败。

一个好的君王需要能听进臣子的忠言啊!。

关于古代谏臣的人物事迹

关于古代谏臣的人物事迹

关于古代谏臣的人物事迹1、伍参谏楚王成功即位近三年以来,他整天打猎、喝酒,不理政事,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这一天,大夫伍参(一说申无畏)进见楚王。

楚庄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醉醺醺地在观赏歌舞。

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参话中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您请教。

”楚庄王一面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

”伍参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

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请猜猜,不鸣也不翔。

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参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

它可不是只普通的乌。

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你等着瞧吧。

”伍参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

2、晏子谏齐景公成功齐景公特别喜欢鸟。

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zhúzōu)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

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跑了。

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

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

”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

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

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

所以现在要杀死你。

”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

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

”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这就是晏子用自己的智慧规劝国君的一个故事。

3、邹忌纳谏齐威王成功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犯颜进谏的典故

犯颜进谏的典故

犯颜进谏的典故犯颜进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典故,它是由我国古代的一位贤臣所创造的。

在当时,贤臣能够直言进谏并且不惧上位者的复仇,这是非常难得的。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详细介绍犯颜进谏的典故,包括背景、故事情节和含义。

背景据史书记载,犯颜进谏的典故发生在西汉时期。

当时,汉武帝统治下的中国政治风气十分清明,朝廷中备受器重的贤臣极为稀少。

而在那个时候,朝廷和天子常常会受到一些小人的搔扰,这些小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考虑。

这些小人有时会在皇上面前构陷一些贤臣,而皇上却往往难以判断事实的真伪。

肉中刺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叫做李陵的人,他背负着肉中刺的使命来到了朝廷。

这个肉中刺的人是指被天子派遣去调查和审查官员的人。

这些调查工作通常是为了确保公职人员没有行动不轨,而夺取皇权的阴谋家通常会竭力防止被争权者找出来。

李陵是一位极度忠诚的人,他对皇帝的忠诚不容置疑。

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够直言不讳,且口才极好。

因此,他备受朝廷和天子的赏识,并且在朝廷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然而,由于他的正直和勇敢,他对皇帝的提议通常都不会被接受。

因此,李陵被迫一直遭受排挤和打压。

犯颜进谏在某个时候,李陵看到了一些坏事要发生。

他的直觉让他感到危险,所以他在避免皇上的注意时,与当时的太子约见了面。

在太子的面前,他观察到了一个符合他预感的事件正在发生,所以他在太子的面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向太子告诉了一个叛变的计划,并且向太子说明了他的证据。

此时,李陵面对的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他可以选择沉默,继续保持原样,但下场可能是非常可怕的;或者他可以犯颜进谏,向太子告诉真相,但这样做可能会冒很大的风险。

然而,由于他的忠诚和正直,他最终选择了犯颜进谏。

当时的李陵是在生死关头下献出自己的一生,为了国家民族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含义犯颜进谏是指贤臣敢于直言进谏而不惧上位者的复仇行为。

这个典故的道理就在于贤臣应该在关键时刻勇敢地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言,为真相而垂死挣扎,不惧死亡。

劝谏文言文翻译

劝谏文言文翻译

臣子:臣闻古之圣君,皆以贤辅佐,以忠臣谏诤,国家得以昌盛,社稷得以安宁。

今陛下贵为天子,执掌天下,臣恐陛下有所未察,特以古鉴今,敢以愚忠,上陈数事,望陛下明察,以保国家长久之计。

臣曰:夫君者,国之元首,天下之主也。

君为天下所瞻仰,行为天下所效法。

陛下若能修德扬善,天下自归心悦诚服。

然而,陛下近日以来,或有纵情声色,或有轻忽朝政,臣窃以为非宜。

一曰:陛下宜勤于政事。

自古圣贤,无不以勤勉著称。

昔者尧帝,日理万机,夜以继日,以图天下太平。

今陛下宜效法古圣,勤于政事,勿以玩乐废国事,勿以逸乐损民生。

二曰:陛下宜慎于用贤。

古云:“贤才难得,用之如宝。

”陛下当广纳贤才,虚怀若谷,使天下英豪皆得尽其所能,为国家出谋划策。

若不慎用贤,则贤才流失,国家将衰。

三曰:陛下宜节俭爱民。

自古帝王,无不以节俭为本。

昔者周文王,以俭治国,百姓安居乐业。

今陛下宜效法古圣,节俭用度,爱护百姓,勿以奢侈败德,勿以铺张伤财。

四曰:陛下宜慎于言辞。

古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陛下身为天子,一言一行,天下瞩目。

若言辞不慎,或有误国,或有伤民,陛下宜慎之又慎。

五曰:陛下宜宽以待人。

古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陛下宜以宽容之心,待天下百姓,勿以严刑峻法伤民心,勿以苛刻政令失民心。

陛下,臣非敢妄言,实为天下苍生,为国家长治久安,恳请陛下深思。

臣闻君臣之间,应以诚信为本,陛下若能采纳臣言,臣愿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之恩。

臣愿陛下深思,勿以一时之欢,而忘国家之大计。

愿陛下以圣明之德,广施仁政,使天下归心,四海升平。

臣虽死,犹生矣!谨此劝谏,望陛下明察。

臣等不胜翘首以盼,愿国家昌盛,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历史上还有哪些忠臣进谏的故事

历史上还有哪些忠臣进谏的故事

历史上还有哪些忠臣进谏的故事一,危如累卵(成功):春秋时代,晋灵公贪图享乐,派大臣屠岸给他造一座九层的琼台,他怕有劝阻,下令说:“谁敢进谏一律杀头!” 大臣荀息知道后,便来求见晋灵公。

晋灵公为了防止荀息劝阻,命武士弯弓搭箭,只要荀息一开口劝谏,便立刻把他射死。

荀息见到晋灵公后,故作轻松地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来拜见大王,并不敢向你规劝什么,只是来给你表演一个特技。

我能够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9个鸡蛋垒上去而不会倒坍。

” 晋灵公听了,便叫荀息表演。

荀息先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鸡蛋一个个加上去。

晋灵公见了,在一旁大叫“危险”,荀息慢条斯理的说:“这有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

” 晋灵公问他更危险的是什么,荀息说:“大王,弥造九层高台,弄得国内已没男人耕地,国库空虚,一旦外敌人侵,国家危在旦夕,难道不更危险吗?”晋灵公听了,这才醒悟过来,立刻下令停止了九层高台的工程。

二,晏子进谏(成功):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

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

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

”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

”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

”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

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

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三,比干进谏(失败)纣王亲近奸佞,排斥忠良,残害百姓,变成天怒人怨的暴君。

他的哥哥微子劝他他不听,只好离开他,他另一个叔父箕子批评他,他就把箕子囚禁起来。

从此无人敢再劝谏,有人干脆投奔周武王去了。

描写劝谏皇帝的诗句

描写劝谏皇帝的诗句

描写劝谏皇帝的诗句摘要:一、引言- 描述劝谏皇帝的重要性- 提出本篇文章将介绍的诗句二、劝谏皇帝的诗句1.忠诚劝谏- 诗句解释- 诗句背景及作者- 诗句所表达的劝谏意义2.民生劝谏- 诗句解释- 诗句背景及作者- 诗句所表达的劝谏意义3.修身劝谏- 诗句解释- 诗句背景及作者- 诗句所表达的劝谏意义4.治国劝谏- 诗句解释- 诗句背景及作者- 诗句所表达的劝谏意义三、总结- 强调劝谏皇帝的诗句在历史中的作用- 指出劝谏的重要性正文:在我国古代,诗人们常用诗歌来表达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政治的关切。

这些诗歌中的许多诗句都包含了劝谏皇帝的内容,希望皇帝能够倾听民意,改正错误,使国家繁荣昌盛。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首描写劝谏皇帝的诗句。

一、忠诚劝谏“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这句话出自《左传》,意思是忠诚的建议往往令人不愿听从,但却对行动有利;疗效显著的药物口感苦涩,却能治愈疾病。

诗人通过比喻,劝谏皇帝要勇于接受忠诚的建议,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民生劝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出自《荀子·王制》,意指人民的力量如同水,既能支持皇帝的统治,也能推翻皇帝的统治。

诗人以此劝谏皇帝要重视民生,关爱百姓,以巩固国家的基石。

三、修身劝谏“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句话出自《诸葛亮·诫子书》,意味着要在宁静的环境中修养身心,通过节俭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品德。

诗人以此劝谏皇帝要注重个人修养,以高尚的品德为天下树立榜样。

四、治国劝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强调了国家的根本在于民众,而非皇帝。

诗人以此劝谏皇帝要明确国家政治的优先级,以民众的利益为最高原则,确保国家的繁荣昌盛。

总之,古代诗人们通过劝谏皇帝的诗句,表达了他们对国家政治的关切和对皇帝的忠诚。

这些诗句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至今仍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劝谏是忠诚的表现,也是对国家政治的负责。

大臣劝谏君王成功的文言文

大臣劝谏君王成功的文言文

大臣劝谏君王成功的文言文1. 臣子成功劝谏君主的例子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

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 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

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建议,认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尧舜很丢面子,这方面我比不上魏征。

文武全才,既可以在外带兵打仗做将军,又可以进入朝廷搞管理担任宰相,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李靖。

向皇上报告国家公务,详细明了,宣布皇上的命令或者转达下属官员的汇报,能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在这方面我不如温彦博。

处理繁重的事务,解决难题,办事井井有条,这方面我也比不上戴胄。

至于批评贪官污吏,表扬清正廉署,疾恶如仇,好善喜乐,这方面比起其他几位能人来说,我也有一日之长。

”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而大臣们也认为王珐完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都说这些评论是正确的。

从王珐的评论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但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所长,进而让整个国家繁荣强盛。

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止。

大臣弦章上谏说:“君王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请您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就请先赐我死了。

”另一个大臣晏子后来觐见齐景公,齐景公向他诉苦说:“弦章劝我戒酒,要不然就赐死他;我如果听他的话,以后恐怕就得不到喝酒的乐趣了;不听的话,他又不想活,这可怎么办才好?”晏子听了便说:“弦章遇到您这样宽厚的国君,真是幸运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纣王,不是早就没命了吗?” 于是齐景公果真戒酒了。

启示:吃喝玩乐人人都喜爱,但是应该有所节制,要懂得适可而止。

我们自己固然不能逾越分寸,看到别人如此,也应该想办法来劝阻他,不要怕得罪了人就什么都不说了。

齐景公知过能改,肯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这种宽大的度量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出师表三条建议原文

出师表三条建议原文

出师表三条建议原文
《出师表》中的三条建议:
原文:1、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
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广开言路;
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一个标准,严明赏罚;
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即亲贤远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功:1李斯《谏逐客书》
2 触龙《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
3伍举有名的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出处。

4诸葛亮进谏刘备联吴
5赵普宋太祖时宰相,进谏太祖削将之兵权。

6耶律齐进谏成吉思汗采纳汉文化。

失败:1 关龙逢夏末忠臣
2 比干商末忠臣被纣王挖心
3 伍子胥春秋吴国大臣,被吴王夫差所杀。

4诸葛亮,赵云进谏刘备不要攻打吴国,失败。

5 李纲进谏宋钦宗抗金勿和,遭贬
6韩愈劝皇帝不要迎所谓的佛骨,被贬
详细的:
敢于进谏的魏征
在中国历史上,唐初宰相魏征以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著称。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唐太宗有不对的地方,魏征就会据理力争,进行劝说,即使唐太宗因此而大发脾气,他也毫不畏惧,照旧慷慨陈词。

唐太宗对魏征是既赏识又敬畏的。

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悲伤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为什么唐太宗会把魏征当作自己的镜子呢?这是有原因的。

魏征出身卑微,少年时孤苦贫困,曾经出家做过道士。

他喜欢读书,用心钻研古籍,学识非常丰富。

隋朝末年,魏征参加了反对隋朝暴政的起义。

后来,他投靠唐高祖李渊创建的唐王朝,为太子李建成做事。

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

后来,唐高祖的二儿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哥哥李建成。

年轻而敏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便亲自召见他。

李世民一见魏征,就非常生气地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魏征将有杀身之祸。

可是,魏征却从容自若,以非常自信的口气回答说:“如果皇太子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

”李世民听后,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动,打从心里钦佩他的人格。

因此,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重用了他。

不久,李世民即位,他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以后又提拔他当宰相。

建国之初,唐太宗励精图治,经常召见魏征,与他讨论治国施政的得失。

魏征胸怀大志,胆识超群,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进谏。

在他任职的几十年间,为了使大唐民富国强,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

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见,尽量采纳。

有一次,唐太宗违犯他制定的18岁成年男子才须服兵役的规定,决定征召16岁以上,18岁以下,身材高大的男子从军。

命令发出以后,魏征极力反对,唐太宗十分生气,派人把他叫来,大加训斥。

魏征毫不畏惧,他十分严肃地进谏说:“您现在把强壮的中男都抽去服兵役,那么,田由谁来种?工由谁来做?您常常讲,我当国君,首先要讲信用,可是国家的法律明明规定,男丁中的强壮者才需要服兵役,您为什么不遵守呢?您这样做,在老百姓面前不是失去信用了吗?”
魏征的这一番话,把唐太宗一肚子的火气浇灭了。

他心悦诚服地对魏征说:“先生真是我和国家的一面镜子啊!我原先以为你太固执,不通情理,现在听了你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政令前后不一,百姓不知所措,国家是无法治理得好的。

”于是,唐太宗立刻下令停止征召中男服役,还奖赏了魏征。

敢于直言劝谏的魏征不仅为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也成了以后历朝官员效法的楷模
伍子胥
有其父必有其子”,伍子胥的结局竟与其父如此相似。

辗转几回终于立足于吴国的伍子胥,同样因自己的直谏而最终被诛。

据《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载,“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先吴未发。

兴师。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於会稽。

吴王追而围之”。

即将束手就擒的越王勾践,采用范蠡之计,遣大夫种为使,赴吴国假投降,在“吴王将许之”之时,“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

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子胥的一番慷慨陈词与远见卓识换来的是——“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如果说这一次伍子胥只是自己进谏未被采纳的话,及至而来围绕越国的屡次进谏则是其耿直性格再鲜活不过的表现了。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载,越王勾践从会稽回国七年后,又“居二年,吴王将伐齐。

子胥谏曰:‘未可。

臣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

此人不死,必为国患。

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疭也。

愿王释齐先越’”,对伍子胥的再次进谏,吴王夫差,仍旧“弗听,遂伐齐”。

在吴王出兵齐国,“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

让子胥”之时,伍子胥的回答更是直言不讳。

对吴王的这次胜利,“子胥曰:王毋喜!”,结果,“王怒”。

此后,“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

伍子胥的自杀虽没成,但吴王夫差由此却对伍子胥生出了嫌怨之心。

对此仍不加小心提防的伍员,等到越国通过“贷粟”一举而进一步试探吴国对越国的警惕性时,终于引来了杀身之祸。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载,越大夫种对勾践说,“‘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

’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

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

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

’与逢同共谋,谗之王”。

发生在伍奢身上因直谏而遭诛杀的悲剧,再次在其子伍子胥身上重演了。

“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

“白公归楚三年而吴诛子胥”(《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杨修
,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出生于公元175年,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薄。

后被曹操杀害,死于公元219年,卒时方44岁。

杨氏家世为汉名门,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

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

杨修九岁时,有一个叫孔君平的人来拜见杨彪,杨修因父亲不在家中,忙砌茶让座,并端出水果招待子孔君平。

孔君平拿起一颗杨梅玩笑地说:“杨梅,杨梅,名副其实的杨家果。

”杨修立即问孔君平:“孔雀是先生的家禽吗?”孔君平为杨修敏捷的才思目瞪口呆。

曹操建造花园时,动工前工匠们请曹操审阅花园工程的设计图纸,曹操看了什么也没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

工匠们不解其意,忙惊动去问杨修。

杨修说:“丞相嫌园门设计的太大了,”工匠们按杨修的提示修改了方案。

曹操见改造后的园门,心里非常高兴,问工匠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心意的,工匠们说多亏了杨主簿的指点。

曹操口中称赞杨修,心里却嫉恨杨修的才华。

曹操与杨修骑马同行,当路过曹娥碑时,他们见碑阴镌刻了黄绢、幼妇、外孙、?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你先别讲出来,容我想想。

”直到走过三十里路以后,曹操说:“我已明白那八个字的含意了,你说说你的理解,看我们是否所见略同。

”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并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并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是受的意思,为辞。

这八个字是‘绝妙好辞‘四字,是对曹娥碑碑文的赞美。

”曹操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
杨修
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

欲进兵,怕马超拒守。

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

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

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

魏王班师就在这几日,故早准备行装,以免临行慌乱。

”曹操早恨杨修才高于已,今见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便磊怒以扰乱军心定罪,杀了杨修。

杨修死时年仅45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