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陷阱和骗局
中国社会发展的六大“陷阱”与三个定律
第三,保护主义、保守主义和“去全球化”风险上升。
第四,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面临的国内挑战:
第一,全要素生产力显著下降,主要表现就是利润总额和增幅 显著下降。 第二,货币信贷资金运用效率和资金流通速度显著下降。
第三,宏观经济政策边际效果下降。
第四,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信心不足,这可能是我国经济所面
福利社会陷阱
一些拉美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应对贫富不均、社会收入差距 拉大的趋势,不顾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状况的制约,过早地 实现对发达国家的“福利赶超”,结果导致财政赤字过大、国内 外债台高、就业率下降,进而引发高额通货膨胀、债务危机、金 融危机、经济危机,最终导致经济增长停滞。
照搬发达国家的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想在“经济赶超”的同时,
第五,文化精神迷失方向,社会价值观日益单一化、极端化、 情绪化、表象化。
第六,“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发展中国家可能陷入“贫困性增长
陷阱”——你生产越多,出口越多,你的国际相对收入水平可能 越来越低。
第七,从国际政治方面,中国与传统大国可能陷入“崛起和遏制” 的相持阶段。
2、福利社会陷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 和“亚洲四小龙”,但就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仅有日本和 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日本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韩国
1987年超过 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从中等收
积。赤字与出口下滑的恶性循环最终使得希腊的主权信用风险逐步积累,并
在本次经济危机中完全暴露出来。就欧盟而言,面临着科技水平很难短期内 提升和币值要保持稳定的双重挑战。
新型城镇化是个骗局
任志强为何说新型城镇化是个骗局该日志已被收录2013-12-08 19:15 阅读(1226)评论(7)想象一下,如果有个哥们突然心血来潮,试着一条腿原地不动,而另外一条腿大踏步向前迈,结果是什么?要么摔个嘴啃泥,要么拽破裤子扯到蛋。
同理改革也分两种:一种是政改;一种是经改。
有人口口声声要深化改革,但从来只谈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从未触及。
如果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是耍流氓的话,那么只谈经改不谈政改的改革措施,都将成为权力者瓜分大众财富的最佳工具和通道。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任何一项改革如果不彻底放权,不彻底消除不平等,那么改革就是一场骗局。
虽然在改革之前,要给改革造势,要给改革最漂亮的包装,让大众相信改革是为大众谋福利。
30年前,改革家说改革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伙共同致富。
群情激昂,万众一心,第一轮改革结束了,一部分人掌控权力者真的富起来了,而跟随者,非但没有富裕,且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还要全民为“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的恶劣生态环境买单。
几十万年前北京房山有山顶洞人,如今的北京也有“井底蛙人”。
关于新型城镇化,已经被美化了很久,就当很多人都相信,这项改革措施不但惠及中国亿万农民,甚至不少城市居民也深信城镇化能够给他们带来福祉。
这就如同安徒生童话里描述的那样,大街上的人群,面对走过来的皇帝山呼海啸,高呼万岁,夸赞吾皇衣着精美。
但任志强这个臭小子,却大喊一声,这皇帝老儿为何啥也没穿?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他一开口就声称“新型城镇化就是蒙人”。
老任表示“当土地不能私有化的时候,最大收益者一定不是农民。
当你把所有权控制在政府的时候,卖地的收益都在政府手里,肯定政府是最大收益者。
所以政府急于城镇化,就是为政府多捞钱”。
各位,这话说的够直接吧,直接把权力者的裤子扒下来了。
那么,怎样才能推动真正的城镇化?任志强开出了两剂药方:第一,开放市场,只要市场开放,用不着政府操心,也用不着政府投资,把限制市场条件的问题取消了,自然就发展起来了。
华生: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
然后 支 付 国家规 定 的少 量 土地 出
府 的主 要税 源 ,是 现 代发 达 国家 让 金 ,就可 以拿 到 开 发 土 地 。正 让 城 市 土 地使 用 权 ,对 基 础 设 施
的通例 。我 国的土地 财政则不 同 ,
是 由于 这 其 中 的关 系 拿 地 、官 商 建 设 融 资 ,开 辟 了一 条 以 土 地为 勾 结 、 囤地 暴 富严 重到 了相 当程 信 用基 础 ,积 累 城 市 化 原始 资本 的 独 特道 路 ,是 因为 计 划经 济 时
艰 难 , 同等税 负水 平 下 ,直接 税
给人们带来的痛感和反感都会大
很 多 。通 过 大 规 模增 加 直 接 税 包
括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等地方税
来 替 代 土 地 财政 收入 ,隐藏 着 极
大 的社 会 和 政 治 风 险 。因 此 ,尽
h f t p : / / ww w. z g c j i . c n叫
排 除了相 当阻力 ,最 后在 2 0 0 4年 代 建 立 的 城 市土 地 国有化 和 农 村 国家 出 台 了开 发 土 地 出让 一 律 要 土 地 集 体 化 ,为 政府 垄 断土 地 一 由政 府 收 储 ,实 行 土 地 招 、拍 、
挂的政策 。
级 市场 创 造 了条 件 。土 地 财 政 的 作 用 ,就 是 通 过 拍卖 土 地 的市 场 机 制 ,将 这 笔 隐 匿 的 财富 转 化 为 启 动 中 国城 市 化 的巨 大 资本 。 同
地权利 的再分 配。 是 土 地 开 放 市 场化 ,即房 地 产 开
现 在 对 中 国式 的土 地 财 政 , 可 以说 存 在 着 截然 相 反 的 两种 评
发展陷阱:城镇化建设何去何从?
中图分类号 :F 2 9 1 . 1
文献标识码 :A
马 克思 曾经 指 出 : “ 问题 就是 时代 的声 音 ” , 每 个 时代 总 有 属 于 自己的 问题 , 善 于 认 识 并 勇 于 解决 这 些 问题 , 就能 把社 会 和时代 推 向前 进 。经 济增 长 大潮过 后 , 社会 建设 和 人 的发 展 问题 被 提 上 了议 事 1 3程 。2 0 1 2年 中央将 城镇 化 、 农 民工市 民化 和户 籍 制 度改 革 推 上 风 口浪 尖 。无 论 是 城 镇化 还 是城 市化 , 都 预示 着 我们需 要 再次 对农 民的身 份进 行界 定 。城镇 化 不仅 仅 是经 济 问题 , 必 定 触及 到政 治 、 社会 等 因素 的历 史关 联性 。从 这 一 角度 重 新 解 读 当代 中 国城 乡 人 口结 构 变 迁 和 土 地 的“ 非 农化 ” 或 能 为我们 提供 一 个思 路 , 当前 众 多 问题 可 以从 “ 城镇化” 的提 出和 执 行上 可 能
民成游民 ; 二是借力城镇化运动圈地盖楼 , 迫使大规模农 民短时期 内变身 为所谓的新 市民; 三是 重城镇化速度忽视市 民化质量 , 人和土地的关系进一步紧张 , 人地合一走向人地分离。努力追求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2— 0 5 基金项 目 : 本文感谢 国家社 会科 学 基金 项 目 “ 城乡、 区 域发 展 不平 衡对 城 市 化 的影 响及 对 策研 究 ” ( 批准号:
化、 规模化 的发展 , 农业产业工人急速形成 , 且队伍在不断壮大。调研发现 , 这支队伍平均年龄都
在5 0~ 5 5岁左 右 ; 在没 有新 生农 业 劳动 力 队伍 加 入 的 情 况 下 , 每 往 后 1年平 均 年 龄 就 会增 加 1
现代城市化的利弊分析
现代城市化的利弊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许多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城市里安家落户。
城市化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现代城市化的利弊进行分析。
一、城市化的优势1. 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城市化使得城市中的企业数量增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且城市的教育、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相对完善,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 方便的交通网络城市的交通系统发达,连接城市各地区的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使人们出行更加便利,同时可提高城市的货运能力,促进社会经济繁荣。
3. 上进心的激发城市生活的竞争使得人们的上进心被激发。
在城市中,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生活品质。
这种竞争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二、城市化的劣势1. 生活成本高昂城市化使得轻松的生活成为一种奢侈。
高昂的租金、通勤费用、食品与服装的价格等都让城市生活的成本更高。
2. 高度的人口密度城市化导致了人口的高度集中。
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超过了其承受的极限,这种情况会给城市带来沉重的负担,例如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等。
3. 隔离感和社会经济差距在许多城市中,富人和贫人呈现出“隔离感”。
富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与贫人相比大有不同。
这些差异增加了社会的不公平和民众最终的对城市化的抵触情绪。
三、城市化的发展方向1. 加强城市规划为了缓解城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城市规划应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人民利益、发展进度等。
规划也需要符合实际情况和城市发展需求,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2. 加强环境保护城市化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
因此,值得一提的是加强环境保护以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 加速城市化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已经不可避免。
政府应该积极参与城市化进程,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让城市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发展。
总之,城市化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党国英:“城市化陷阱”是子虚乌有的幻觉
天下 之忧而 忧 , 天下 之 乐而 乐 ” 虽 后 , 然 这个 天下 多是皇 帝的天 下。如今 搞 市场 经 济 , 这倒 成 了 中国建 立统 一 市
场 的宝贵 历史遗 产。因为这个 历史 遗
乡村社会 的其他特 点实 际上没有 亲身
体 验。他们 没有在农村谋 生的经历 ; 养 家谋生的是他们 的爹娘 。 传 统 乡村 社 会 ,除 贫穷 之 外 , 一
般 老 百姓 生 活在 没有 隐私 、 有起 码 没
产 , 印 度 这样 的 国 家 , 在 三 五 十 像 要 年 里赶 上 中国实在 不容 易。 我们 千 但 万 不要 盲 目陶醉 , 以为这 是 中国 乡村
从 新的皇 帝。所 以 , 古代 , 在 游牧 民族
容 易征服农 业 民族 ,因为游 牧 民族 比
社 会 , 们有 宗 法观 念 , 人 有皇权 观 念 , 有 自然 神 的观 念 , 些观 念 基于 外 在 这 的 、 世 发 生 的力 量 的 统 治 , 们 很 前 人 难 反抗 。 同样地 , 们也 不 会有 真 正 人 的国 家观念 ; 国其 实是 爱 皇 帝。 只 爱 要 皇帝倒掉 ,国 家” 崩塌 , “ 就 人们就 服
国就 要 爱工 业 , 爱城 市 , 爱市 场 , 应 就
但 人 们 只 要 有 了城 市 生 活 的体 验 , 会 发现 城市 生 活 的 魅力 。城 市 便
经 济需 要专 业 化合 作 , 少 在技 术 上 至
提供 了一种 平等 的基础 。 市 生活 能 城 党 国英 , 国社 会 科 学 院农 村 发 中
农业 民族 有更强 的地 域观念 ;在 近现
社 会 的优 势 。统 一性 只 是外 壳 , 果 如
没 有现 代性 的 内涵 , 有市 场 关 系的 没
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也由于目前世界
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也由于目前世界城镇人口比例接近50%,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城市化推进到以大城市为主的第二阶段。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人口城市化也已开始了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即由以发展小城镇为主过渡到以发展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但是,以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道路怎么走,则需要认真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研究和吸取国际人口城市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尤其要研究和吸取人口城市化“拉美陷阱”的教训。
这是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到第二阶段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总体判断:中国人口城市化步入第二阶段人口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人口地理分布上的体现,当前世界人口城市化趋势仍在继续,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和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正驶人人口城市化快车道。
一般认为,人口城市化可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村人口主要向中小城镇转移和集中,亦称之为乡村城市化;第二阶段,乡村和中小城镇人口主要向大城市转移和集中,形成以超大城市组带为主导的人口城市化;第三阶段,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和其他乡村迁居,称之为逆城市化。
从总体上观察,目前中国人口城市化已步人第二阶段,超大城市的发展主导着人口城市化的性质和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以微电子技术为前导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发达国家开创了后工业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采取传统工业与现代工业并行发展的方针,大大加快了人口城市化进程。
据联合国人口司估计,1950年世界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为29.8%,1980年上升到占39.6%,2005年上升到占49.3%w,城乡人口差不多平分秋色。
中国人口城市化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较快发展、60年代和70年代的徘徊不前、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推进,城镇人口比例已由1950年的11.2%上升到1980年的19.4%、1990年的26.4%、2005年的43%左右②,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警惕:城市化的“陷阱”!
有人不恰当地提出,城市化的要害是“人口城市化“。农村人口大量进城,随之产生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进城的大量人口,在城市发展难以容纳那么多人口的情况下,找不到就业岗位,没有工资,买不起住房,生活难以为继,容易惹是生非,成为城市不安定的因素;另一方面,农民进城,主要是青壮劳动力进城,农村剩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农田谁来耕种,庄稼谁来收割?
城市学告诉我们,许多国家的实践证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要有一定的限度,绝不是越大越好,越多越好。人类是对自然界极具破坏力的物种,大城市的无度扩张,对自然界的破坏是难以估量的。同时,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因其运作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常常因为管理不善、技术失灵、操作失误、人为破坏等原因,很容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就是西方所说的“墨菲法则效应”。
所有这些污染,如同无数把“利剑”,高悬在城市的上空、渗透在城市的中间、密布在城市的周边,交相作威胁,导致生存和生命的灾难性后果。例如,今年上半年中国诸多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在很大程度上是大气严重污染种下的恶果。再如,因为污染,导致许多新的传染病及其病种滋生,而且很容易蔓延,蔓延开来又难以控制。又如,城市车多,除了由于车辆不断散发的尾气污染城市空气外,因堵车而发生的车祸,更是屡见不鲜,屡戒不止——每年因车祸而死伤的人数以数十万计。再如,近些年来,许多城市因排水不畅,大雨成灾,城市变成“泽国”,殃及黎民百姓。还有,一旦发生地震,连逃生的地方都难找。
西方,有一种热门科学,叫“田园经济学”,又叫“田园资本主义”,主要讲的是大城市的弊端,城市中的富有阶层,纷纷外逃,落居郊外。
城镇化背景下“雾都”陷阱的根源及其治理途径
城镇化背景下“雾都”陷阱的根源及其治理途径【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出现了“雾都”现象,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
本文从城镇化背景下的“雾都”陷阱出发,探讨了该现象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并总结了主要表现。
在治理方面,提出了加强城乡规划与城镇化管理、提高城市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策略和途径。
通过对“雾都”现象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加强治理“雾都”陷阱,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背景下“雾都”陷阱的根源及其治理途径,是一个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城镇化背景、雾都、陷阱、根源、治理途径、城乡规划、城市质量、人居环境、城镇化管理、展望1. 引言1.1 城镇化背景下“雾都”陷阱的根源及其治理途径"城镇化背景下“雾都”陷阱的根源及其治理途径"是一个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一些城市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等问题而被称为“雾都”,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隐忧和挑战。
这些问题的根源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包括城市规划不合理、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交通建设滞后等因素。
针对这些根源,制定有效的治理策略和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城乡规划与城镇化管理、改善城市质量和人居环境,可以有效地治理“雾都”现象,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深入分析“雾都”现象的产生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策略,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是解决“雾都”陷阱问题的关键。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模式,促进城市化过程的健康有序发展,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2. 正文2.1 城镇化背景下“雾都”现象的定义和特点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城市出现了“雾都”现象,即城市空气污染严重,能见度低,导致空气中弥漫着浓雾,影响市民生活和健康。
假城市化名词解释
假城市化名词解释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同时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济结构的转变。
假城市化则是指表面上看起来发生了城市化,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城市化。
在假城市化中,人口仍然居住在农村地区,但因为一些外部因素,这些地区被冠以城市名称。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政府官方的统计数据中,以及媒体的报道中。
一种常见的假城市化现象是以农村村庄的名称为依据,将其升级为“城市”或“县级城市”。
然而,实际上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达到真正城市化的标准。
这种假城市化通常是为了政府获得更多政策支持、贷款和资金投入而进行的。
假城市化可能导致误导和不准确的数据分析,因为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真正城市化地区存在差异。
同时,假城市化还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共服务不足等。
因此,准确识别和解释假城市化现象非常重要。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城市化过程是真正可持续的,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发展。
同时,媒体和研究人员也应审慎对待数据和统计,避免被假城市化现象所误导。
只有真正的城市化才能带来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城市化“陷阱”种种
加旗杆 ,中轴对称式 ,终点是政府”。 这是对城市广场干篇一律样式的幽默描 述 。过多 “ 全球通”的城市规划设计理 念造成了城市在发展过程 中丧失了自我
个 陛, “ 干城一面”的现象 已经严重破 坏了中国城市的原有特 色。由此带来城 市 t 肖 、城市精神衰落 、城市文化 己 失
城 市 特 色 危 机 : “ 头 是 铺 低 装 ,平视 见喷泉 ,仰脸 看雕塑 ,台阶
段峰 值超 10 ,刷新采用 限行措施 以 4条
来最 高 纪 录 。 “ 童话 大 王 ”郑 渊洁 甚
至在 微 博 上爆料 自己为 了解 决堵 车 内 急 、每 次驾 车都 戴 纸尿 裤 的经历 。 目 前 ,交 通拥 堵这 一 “ 市病 ”从 中 国 城
2 1年 8 0 0 月推出 的第三代胶 囊公 寓因
火 车 票 难 买 是 不争 的事 实 ;医 院 挂 号 难 也 是 一个 老 问题 。正 是 “ 队 排
难”、 “ 排队多”导致了 “ 代排族 ”
的出现 。
住建 部 “ 房 不能 打 隔断 出租 ”的 住
新规 业已停业 。
挤 ,导致 愤怒 、不耐 烦甚 至丧 失 尊严 感等 强烈 的 失衡心 理 ,破 坏掉 了人 与 人之 间的心理安全界限 。
进 程 中 ,由于全部 或大部分 耕地被征 用 ,农民转 为居民 后仍在原 村落居住
而 演变成 的居民区 ,亦称 为 “ 市里 都
矛盾 可 能会 以某 种极 端 的方 式 表现 出来 ,比如违法犯 罪。
乡结 合 部或 近郊 农村 ,形 成 了独 特 的
“ 聚居村 ”。
公 共 服 务 缺 失
首 都 变 “ 堵 ” :2 1 年 9 7 首 O O 月1 日的一 场小 雨 ,造 成北 京 市区 拥堵 路
城镇化的误区与解决路径
城镇化的误区与解决路径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过程。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也不断加快。
城镇化可以促进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以及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但城镇化也存在着一些误区。
本文将对城镇化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城镇化误区一:单纯追求城镇化速度城镇化的速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度追求城镇化速度,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人口超速涌向城市,城市规划不足,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城市管理混乱等问题。
一味追求城镇化速度,而不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解决路径一:制定科学的城镇化规划城镇化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必须根据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利用等因素,科学制定城镇化规划。
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出合理的城镇化规划,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误区二:忽视小城镇和农村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过于注重大城市的发展,而忽视了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发展。
许多县城和乡镇的规划建设滞后,基础设施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经济发展缓慢。
忽视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使得城镇化进程不平衡,甚至会加剧城乡差距。
解决路径二:注重小城镇和农村建设要实现城镇化的平衡发展,必须注重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发展。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小城镇和农村的资金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吸引和留住人才,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适度向城镇转移,促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城镇化误区三:过度依赖大城市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大城市的发展,导致了大城市的资源过度集中,人口过度聚集,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房价高企等问题亦层出不穷。
同时也会导致大城市的资源不均衡分配,社会问题不断加剧。
解决路径三:发展多中心城市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就必须发展多中心城市,打破大城市的核心地位。
发展多中心城市可以有效分担大城市的人口压力,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同时也可以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减少大城市和小城镇、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
2014年1月
日本是全世界移动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堪称移动的帝国。作者数次前往日本调研,对日本移动互联网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现,深入解读其经验教训,为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启迪。
《斯大林传》
(英)罗伯特·谢伟思
华文出版社
2014年1月
作者是首批接触前苏联秘密档案的西方历史学家。通过尚未公开的档案、当事人的亲历证词以及私人收藏等,使斯大林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不同领域,在不同时期的形象逐渐清晰,该书在西方被认为是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斯大林。
华生著
东方出版社
2014年1月
《芝麻官感言》
王敬瑞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4年1月
自称“芝麻官”的王敬瑞在30多年的官场沉浮中,把感言见缝插针地记在纸片、小本、名片、餐巾纸上,如今结集出版。作者用“山药蛋派”的质朴语言,讲述为人做官的道理,并配以哲理漫画。
《移动的帝国:日本移动互联网兴衰启示录》
曾航著
除了农地非农用这一挑战,中国的城市化转型还面临土地财政、地方债务和高房价等诸多问题。华生在本书中对于这些问题的产生、危害都做了细致分析,并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务实性建议,建议诸多可行之处,在此限于篇幅不作赘述。华生认为,破解中国城市化转型中的症结,务本之道在于提升对于城市化的认识,要摆脱以前那种肤浅的“城市化就是土地城市化”的认识,树立“人的城市化”这一核心理念。这一建议可谓拨云见日,毕竟真正的城市化,必定是彻底把农民变市民的城市化,这里面包括了身份的改变、思想的改变,是实质的改变。
借用书中的一段话结束: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又有着最漫长和最辉煌的农业文明的历史和包袱。能否在今后二三十年中完成城市化转型,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对中华民族的智慧、集体行动力的巨大考验。走得好走得顺,我们可以走上东亚模式的成功道路,同时又因为我们自己巨大的体量而具有大不相同的历史意义。走得不好,贪腐失控、贫富悬殊、各种社会矛盾积累爆发。当各种不同的认识和利益把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推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的时候,让我们祝中国好运。
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然而,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和政绩,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导致大量耕地被侵占。
这不仅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也使得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
同时,土地出让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如低价出让土地、违规改变土地用途等,也损害了公共利益。
此外,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效率低下。
一些新建的城区存在大量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的工业厂房,而另一方面,城市中心区域却面临着土地供应紧张的局面。
这种土地资源的错配,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支撑不足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然而,一些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产业基础薄弱。
部分地区在城镇化建设中,过于注重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了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这导致城镇缺乏持续的经济增长动力,难以吸引人口的聚集和就业。
一些城镇的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传统产业,如资源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这些产业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和环境压力,容易导致城镇经济的衰退。
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足,缺乏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使得城镇在产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人口市民化滞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但目前人口市民化进程相对滞后。
大量农村转移人口虽然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但在户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仍未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这使得他们在城市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户籍制度的限制是人口市民化的重要障碍之一。
由于户籍与公共服务的紧密挂钩,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面临诸多困难,如高门槛的落户条件、繁琐的手续等。
同时,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使得农村转移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如入学难、教育质量差等。
还没摆脱城市化冒进误区
占了大量的优质耕地。
“大 都 市 ” ,
地 区对 “ 城市化”规模和速度纷纷提出
“ 大”规划。据不完全 统计 ,各地提 出要建设 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不
在 少 数 。许 多 城 市 提 出
不 切 实 际 的发 展 目标 ,
・陆大道
一
些城市运用超前标准进行用地和各项
基础设施的规划 ,如会展 中心 、中央 商 务区 、多个高尔夫球场等等塑造城市形
象 。许多中小城市 ,也将城市发展框架
拉得很大 。 有 些 发 达 地 区 的 农 村 小 城 镇 建 设
在 大 规 模城 市化 过 程 中 ,许 多城 市
化 冒进 误 区 。在 城 镇 化 率从 2 %提 高 到 0 4 %这 个 过 程 中 ,英 国经 历 了 1 0 , 0 2年 法 国经 历 了 1 0 ,德 国经 历 了8 年 , 0年 0
规模 的两倍乃至三倍 、
四倍 进 行 大城 市规 划 。
2 f 论坛பைடு நூலகம் 1 0 上 6 人民 2 07 0
求的指标体系。 (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
士) 嘲
能 力 的过 陕 、过 高 的城 市 化 ,并 不 是 由 工 业 化 来 推 动 的 ,而是 由大 量 的 失 去 土
造成 上述 问题 的主 要原 因有 以下 几方面 :其一 ,对我国国情和城市化道
路 缺 乏 清 楚 的认 识 。我 国是 一 个 人 口众
地等令人不安 的一些趋向 ,并用 “ 冒进 地 的农 民和人 口的失业所造成的 ,这是 多 、经济总量迅速扩张但水土资源严重
“ 城不像城 、乡不像乡”现 象依然没有
读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的感悟
读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的感悟
最近,我阅读了一篇关于城市化转型和土地陷阱的文章,深受启发。
这篇文章指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土地陷阱。
土地陷阱指的是城市化过程中土地供应不足、土地价格过高、土地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所导致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在很多城市,土地价格已经远高于房屋价格,甚至高到了不可持续的程度。
这导致了很多城市贫困人口无法拥有住房,也让很多中小企业无法承担高昂的土地成本。
解决土地陷阱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土地管理,加大土地供应,优化土地规划,降低土地成本。
其次,需要加强金融支持,为企业提供贷款和融资支持,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此外,还需要加强市场监管,遏制土地投机和炒作,维护市场秩序。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也可以为解决土地陷阱问题出一份力。
我们可以关注土地规划和城市建设的过程,及时向政府反映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我们还可以支持和关注社会企业,帮助中小企业和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低成本资金和资源。
总之,城市化转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
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 1 -。
城市化与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陷阱
城市化与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陷阱----以中国为例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总收入把世界各国分成四组,即低收入国家(低于975美元)、中等偏下收入国家(976至3855美元)、中等偏上收入国家(3856至11905美元)和高收入国家(高于11906美元)。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其特征主要是: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4277美元,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这意味着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区域,我国发展正面临着新的考验。
长期以来。
加快增长”的目标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过度工业化、过度重工业化、过度出口依赖、过度粗放增长,过度投资驱动”的模式.造成了官员腐败、收入分配不公、城市二元社会(市民和农民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现实表明,如果“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能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按目前汇率计算,到2015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6000美元。
如果GDP年均增长率低于4%,则2015年人均GDP就不能达到5000美元,我们就不能实现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由下图可以看出2003年至2007年为我国的GDP迅速增长期,而2007年以后我国的GDP的增长速度逐渐减慢,为我们敲响了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警钟。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国民生产总值我国的人口红利效应减弱,由下面所给的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以及我国的人口年龄构成可以看出我国正在经历着劳动力从供给充裕到出现短缺的转变,即所谓的“刘易斯拐点”。
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 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上年又下降0.1 个百分点。
城市化缺点
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
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沾沾自喜是远远不够的。
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成果,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解决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的使城市化的成果由城市居民、农民共享,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失地农民返贫为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扩展的目的,地方政府把向农民征得的农民宅基地等土地复垦后换取同等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
向农民征地用于城市化的建设,目的和初衷都没有错,但是牺牲农民的利益搞“土地财政”发展地方经济就是大错特错了。
在征地的过程中没有对农民采用合理的安置方式,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也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所有权及使用权,农民在城市化的大潮中还没有享受到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又有一次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
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被征占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
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
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准备奔向小康的农民却由于城市化而返贫了。
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5.7%,城乡收入比却为3.31,考虑到可比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大约达到了4至6倍左右。
城市化的目的和意义是加快社会的发展,使城市的文明成果城乡共享,逐步的缩小城市与乡村二元经济体制带来的城乡差距,但是2010年《城市蓝皮书》上的这组数据却直接反映出,城市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本义被一些地方政府忽略了。
另外,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补偿,运用愈加激烈的方式进行“反拆迁”。
政府向农民争地成为农民返贫的元凶,也成为政府与农民之间利益矛盾的根源。
(二)农民工、农二代与留守儿童问题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原有能够支撑人们生产生活的公共物品呈现出严重不足的态势。
农民工在城市化过程中付出自己辛勤劳动和汗水,却不能享受城市生活的待遇,生活在城市的边缘。
农民工,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的陷阱和骗局作者:肖仲华发表:2011-09-27作者:肖仲华,经济学博士,博士后,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师,武汉华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专业方向为经济伦理,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经济学幸福伦理思想,著有《西方幸福经济学理论研究》。
这段时间本来忙于课题和公司的事情,没时间写博客了,只在微博写些零星的思想碎片。
今天看到叶楚华和余治国两位专家关于房地产必然崩溃的系列文章,忍不住想凑个热闹。
当然,写这篇博文并非完全为了声援两位,我要讲的,也是我多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中国的城市化是个巨大的陷阱,既是经济陷阱,也是政治陷阱。
中国的楼市泡沫必然破裂的结论,不仅是建立在经济分析基础之上,更建立在政治分析基础之上。
在中国,所谓的城市化与西方历史上的城市化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中国的房地产同西方的房地产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如果说西方国家曾经一再出现的楼市危机是一种泡沫的破灭,中国的楼市将出现的不仅是泡沫的破灭,更是骗局的穿帮,比泡沫破灭的代价可怕千万倍。
这就是我的基本观点。
一、城市化的自然本质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化进程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的,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浪潮,曾经出现了著名的圈地运动。
工业化当然需要扩建工厂,需要更多的工人。
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变为城市居民,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这本是一个自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历程。
事实上,英国以及后来的整个西方,其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进程,虽然后来倍受历史学家诟病,但总体上就是一段自然而然地发生和发展的历史。
这个进程的自然而然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工业化的需要带动城市化建设。
英国是小国,工业化要土地,更要工人。
所以,失地农民转变为城市工人,是出于工业化的需要。
而非人为的强制转变。
二是整个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循序渐进的,符合历史规律。
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西方国家用了几百年的时间。
三是西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与其世界范围的扩张政策相配套的。
对土地和工人的需要,不只是在国内得到满足,更是通过海外扩张得到满足。
日不落帝国的诞生,正是其工业化和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必然产物。
四是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背景是私有制,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一个福利社会建设的进程与之同步。
国家和私人对土地的征用,建立在私有产权制度基础之上,土地的买卖和交易遵行市场自由交换的原则,被征地者能够得到满意的补偿,生活也有基本保障。
尽管圈地运动也引起过许多社会矛盾,但相对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而言,矛盾的尖锐性和复杂的程度要小得多。
二、中国城市化的变态和危机相形之下,反观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难发现背后的深刻危机。
中国的城市化并非伴随工业化而自然发生。
中国是在人为地,大跃进式地推进城市化进程,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完全不同步。
中国的城市化不是出于工业化的需要,相反越来越成为工业化进程的障碍,成为破坏工业化的杀手,呈现出一种异常变态的状况。
大量的征地,不是用于工业化的建设,而是人为的制造楼市,导致今日的局面是:支撑国家经济的不是工业经济,而是房地产经济。
政府靠卖地财政过日子,商家靠房地产赚钱。
而工业企业,则陷入了空前危机。
楼市和房价攀高,直接导致工业企业用地成本被推高。
现在的中小企业,可以说已经不可能置地办厂了。
高房价又必然推高租赁价格。
这给工业企业制造了巨大的经营成本。
工业企业的危机还表现为资本危机。
改革开放头二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基本还是健康的,国家重点抓四个现代化,一切围绕着工业化展开。
最近这十几年,随着楼市经济的崛起,工业化就开始被边缘化。
国家的信贷基本都投到楼市和基本建设上去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本得不到信贷支持。
政策上讲的好听,现实是所有的钱都奔向了楼市(有时会暂时性地投机到股市)和基建工程。
工业企业还出现了用工荒。
作为支柱产业的制造业,招工一直非常困难。
失地农民做不了别的事情,他们大多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卖苦力。
尽管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现实却是一方面就业难,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工人。
中专、技工学校一直在纷纷倒闭,他们招不到学生,没有人读。
国家近年出台的对中职学校的财政补贴政策,其实完全落空了,各学校只是在造假录取名册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而已,实际上学校基本都是空空如野。
最近国家开展对中职学校的全面审计,已经发现了这一严重问题,抓了不少人。
但抓人又如何解决得了根本问题。
如此尴尬的教育和就业局面,关涉中国教育存在的诸多严重问题,在此就不旁扯了。
总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没有能力消化城市化产生的失地和失业大军,还导致了工业企业的用工荒,这是不争的事实。
工业企业人力和经营成本的急剧增长,结果就是企业的入不敷出。
国有企业有国家支撑,作为承担社会就业的主力军,中小民营企业现在是举步维艰。
沿海出现了企业倒闭潮,温州出现了“跑路大军”,跑路的主要是躲债的加工业企业老板。
这种情况很快会蔓延到全国的。
正常的逻辑关系应该是:工业化需要大量产业工人,这些人一方面来自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一方面来自失地农民,他们在城市工作和生活,需要住房。
然后这种需要在收入保障的前提下变成经济学需求,从而推动楼市的发展。
但是,今天的现状是,工薪阶层不可能买得起房子。
在消耗掉父母几代人积蓄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付得起首付,并从此成为房奴。
所有的城市居民,以及生活在农村的父母兄弟们,都被楼市绑架,每个人都注定要为房地产辛苦一辈子。
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国的经济已经完全彻底地沦落为楼市经济。
这种变态状况的巨大风险在于,一旦楼市出现问题,整个国民经济都将陷入危机。
即便楼市没有出现问题,工业经济也会逐步萎缩,工业化终将被城市化排挤掉。
三、城市化的陷阱和骗局叶楚华先生认为,是房价推动通胀而不是通胀推动房价,这显然与货币主义理论是相背的,但是我认为叶先生的观点很有道理(我本人认为作用是双向的),毕竟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
中国的楼市和房价,并不是市场决定的,是政府决定的。
政府要卖地,否则没财政收入,谁不好过都可以,唯独政府不能日子难过。
所以,卖地财政是当前无法解决的难题。
不管出现多少血拆的故事,不管出现多少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会坚定不移地推行卖地财政和楼市经济,从而进一步推动楼市繁荣和房价走高。
政府为了卖地能有好价钱,自然就会同开发商勾结在一起操控房价,各地出现的房地产限价令,既有限制涨价上限的,也有限制降价下限的,这种限价令本质就是定价令。
政府给楼市定价,明摆着是要靠保护楼市,不让其崩盘。
这种卖地财政和楼市经济的致命问题在于:其一,土地是不是无限可以售卖?其二,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和高校毕业生,在工业企业纷纷倒闭的情况下,何以就业,何以谋生?其三,随着失地和失业群体越来越庞大,这个社会的结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还能稳定得了吗?从根本上讲,中国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不仅经济结构越来越畸形,社会结构也越来越畸形。
没有土地私权的保护,就不可能有市场机制和市场游戏规则。
一方面,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的本质,决定了卖地经济的理直气壮和权力腐败的必然性;另一方面,血拆和群体性事件却暴露出人民的不满和誓死抗争的心态。
如果同西方国家一样,城市化的后果能够被工业化所消化,如果有西方那样的福利社会保障体系,这些矛盾或许不会太尖锐。
但是,今天的中国,城市化正在摧毁工业化成果,也正在制造巨大的社会矛盾,如果不紧急采取改革措施,终将摧毁改革开放的一切成果。
失去了工业化支撑的城市化,固然是一个陷阱,但在陷阱的背后,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巨大的骗局。
这个骗局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以解决农民问题,可以养活13亿国人。
这是自欺欺人的,赤裸裸的谎言。
工业化和城市化本质是好的,是为了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但现实问题是,13亿中国人中的8亿农民,他们城市化之后做什么?小国寡民的西方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我们要用多少时间完成?100年行不行?但是,看现在的架势,是非要在未来10年内完成不可啊。
或许有人说,美国不小啊,人家有3亿多人。
有一点大家应该注意到,事实上,西方早已经停下了城市化的脚步。
今天,你去美国,固然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大城市,但更多的是分散的中小城镇。
你去洛杉矶看看,特别是在夜晚,你看到的是城市是一片一片的乡间灯火,生活在DOWNTOWN的都是穷人而非富人。
何况,我们永远不能同美国比啊。
人家是印钱经济,印了美元就可以买你的东西,包括土地和资源。
我们印人民币有人用吗?我曾经建议叶楚华先生写本书,书名叫《中美两国的经济奇迹:印钱与卖地》,叶先生没有表示出兴趣。
我本人精力有限,近期是不能付诸行动的。
但是,我们可以讲讲印钱和卖地经济的本质区别:印钱是卖信用。
全世界人都知道印钱经济是个陷阱,但谁也没有办法改变,大家都被美国绑架到同一辆战车上玩经济游戏。
美国足够强大,可以做到这样,至于能否持续,还有待历史去证明,总之我们是想学也学不来的。
但是,卖地经济就不同了,卖地的本质是剥夺资源。
卖地经济固然也是个陷阱,但注定是不可持续的,注定是会搞垮实体经济的。
我们想象一下,当13亿中国人都住进城市的鸡笼子之后,这个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在中国,城市化是陷阱,也是骗局,是误国误民的大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