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自命题)

合集下载

动物营养学习题word版

动物营养学习题word版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区别(化合物)。

1.元素比较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2)元素含量规律异同相同:均以O最多、C、H、N次之。

不同: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相反。

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3)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况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

2.化合物组成比较1)动、植物含水最高,植物变异大于动物;2)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动物无;3)植物能量储备为淀粉,含量高;动物能量储备为脂肪,碳水化合物少(<1%,糖原和葡萄糖);4)植物除含真蛋白外,含有较多的氨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白及少量游离AA;动物蛋白质含量高,变异小,品质也优于植物;5)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色素、蜡质;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动物脂肪含量高于除油料作物外的植物。

2.饲料状态表示法及各状态的换算。

1)风干(半干)状态(基础)——60~70℃烘干,失去初水,剩余物为风干物质,其状态叫~2)全干(绝干)状态(基础)——100~105℃烘干,失去结合水,剩余物叫全干(绝干)物质,其状态叫~各状态的换算:将某一基础下的养分含量换算成另一基础下的养分含量,须按养分占干物质的比例不变的原则来计算例:某饲料风干基础含 CP 18%,水分10%,求饲料新鲜基础(含水75%)下含CP多少?设为χ,则χ∶25% =18%∶90% χ =(25%×18%)÷90%=5%3.概略养分分析方案纯养分分析。

不能再进一步剖分的养分。

纯养分分析的优缺点优点:更科学、准确、客观要求高缺点:方法复杂、设备要求高。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消化方式及各种动物对饲料消化方式的异同。

动物的消化方式方式部位工具作用物理性口腔牙齿磨碎、增加表面积消化道肌肉收缩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道酶大分子变为小分子微生物瘤胃酶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大肠酶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异同:1.非反刍动物:主要是酶的消化,以微生物消化较弱。

动物营养学(自命题)(修订版)精选.doc

动物营养学(自命题)(修订版)精选.doc

参考书:《动物营养学》(第二版),杨凤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Ⅰ.考查目标动物营养学1.系统地掌握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试验技能,能够认知动物在生长、繁殖和生产过程中对饲料养分和能量利用基本规律。

2.能够运用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均为闭卷三、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名词解释题 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实验题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分析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Ⅲ.考查范围动物营养学一、动物营养学概述营养与营养学的概念、动物营养学的目的与任务;了解动物营养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

二、动物与饲料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比较,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三、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掌握动物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消化特点及影响饲料养分消化率诸因素。

四、水水作为一种养分在动物营养中的极端重要性。

五、蛋白质营养反刍与非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原理及其异同,掌握蛋白质品质的有关概念和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的理论知识,了解蛋白质周转代谢。

六、碳水化合物营养碳水化合物的含义、营养生理作用,非淀粉多糖的概念及营养特性,比较学习并掌握反刍与非反刍动物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利用过程及其异同。

七、脂类的营养脂类的理化特性和营养作用、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八、能量代谢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和各种能值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九、矿物质营养动物体内矿物元素含量和分布,矿物元素营养的基本特点,矿物元素的主要营养作用及缺乏症。

十、维生素营养维生素分类及特性,各类维生素的营养生理作用及缺乏症,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

3.饲料转化比指消耗单位风干饲料重量与所得到的动物产品重量的比值4.浓缩饲料5.益生素可以直接饲喂动物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微生物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养物二、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

任选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2. 何谓维持需要?动物生产上怎样尽量减少动物的维持需要?维持需要是指用于维持动物基本的生命活动表现为维持基础代谢自由活动和体温可以维持动物适合的温度减少动物活动3. 何谓能量饲料?能量饲料的哪些种类?并列出常见的6种的常用能量饲料。

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低于20%、粗纤维低于18% 消化能含量大于10.46MJ/kg的一类饲料包括谷实类糠麸类块根块茎瓜果类糖蜜类动植物油脂类和乳糖玉米小麦大麦稻谷高粱燕麦4. 简述新生仔猪易患贫血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新生仔猪体内铁的贮存量降低1.直接补铁法放些清洁的土块,最好是深层的砂泥土或含有氧化铁的红壤土,让仔猪啃食,取硫酸亚铁2.5克,硫酸铜1克,溶于1000毫升水中,经过滤后给仔猪口服.间接补铁法提高母猪日粮中的铁水平5.简述使用畜禽饲料饲喂鱼类出现的结果。

三、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

任选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述反刍动物对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及特点。

反刍动物瘤胃内含有大量微生物非淀粉多糖等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被微生物分泌的酶水解为短链的低聚糖主要是二糖如纤维二糖麦芽糖部分继续水解成单糖二糖和单糖被瘤胃微生物摄取在细胞内酶的作用下迅速地被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粗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大部分被分解2.试述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

单胃动物测定粗蛋白质和可消化蛋白质粗蛋白质是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得的饲料中全部含氮唔知得总和由饲料总含氮量乘以6.25计算而得可消化粗蛋白质是通过动物消化试验测得的饲料粗蛋白中可被动物消化的部分蛋白质生物价饲料蛋白质在动物体内被储留的氮量与被吸收的氮量之比蛋白质净利用率动物体内储留的蛋白质数量与进食的蛋白质数量之比蛋白质效率比动物增重量比饲料蛋白质摄入量蛋白质化学评分以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依据评定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蛋白质必须氨基酸指数以鸡蛋或牛乳的蛋白质昨晚营养完善的标准蛋白质反刍动物蛋白质瘤胃降解率的测定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的测定3试述油脂氧化酸败的起因及其对水产动物的危害性。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答案一.解析题1.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学是动物医学与动物科学的专业基础学科。

是研究动物摄入、利用营养物质全过程与生命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

2.营养素:能提供动物生长发育维持生命和进行生产的各种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元素或化合物。

3.营养物质:能作植物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各种无机和有机物质4.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是指饲料中本身所固有或从外界进入饲料, 影响饲料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生长, 无明显毒性或偶而引起动物器官变化的物质。

5.非淀粉多糖: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组成。

6.总能:一定量饲料或饲料原料中所含的全部能量。

7.消化能:摄入的饲料总能扣除粪便中损失的能量。

8.代谢能:摄入单位饲料的总能与由粪、尿及其他排泄物所排出的能量之差。

9.净能:由代谢能减去摄食后体增热的剩余能量。

10.热增耗: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代谢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11.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叫饲料。

12.养分: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叫养分。

13.ADF: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14.NDF: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可溶物)15.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16.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即水分(或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矿物质;其测定的是饲料中的概略养分(或称为粗略养分),每种成分均包括多种物质,而且不完整,没有维生素。

17.EAA(必需氨基酸):那些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需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称之为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

A(限制性氨基酸):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动物营养学习题解答

动物营养学习题解答

《动物营养学》课程习题解答绪论1.名词解释:营养;动物营养;动物营养学2.问答题:(1)动物营养学的任务是什么?(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简述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1.名词解释:营养物质;概略养分分析分案;游离水(自由水、初水分);吸附水(结合水);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非蛋白氮;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可消化养分;消化率;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抗营养物质2.问答题:(1)饲料中概略养分的种类有哪些?(2)说明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功能。

(3)比较动植物体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差别。

(4)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些?比较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5)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有哪些?(6)影响消化率的因素与哪些?第二章水的营养1.名词解释:代谢水;总可溶固形物2.问答题:(1)水的性质有哪些?(2)水的营养生理作用有哪些?(3)说明水的来源和排泄途经。

(4)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5)水缺乏将对动物造成哪些影响?(6)衡量水质的指标有哪些?第三章蛋白质营养1.名词解释:美拉德反应(棕色反应);瘤胃氮素循环;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与条件性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效率比;蛋白质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可消化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与有效氨基酸;蛋白质降解率;理想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氨基酸互补;氨基酸拮抗;氨基酸中毒2.问答题:(1)组成蛋白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有哪些?(2)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类。

(3)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4)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有哪些?(5)比较非反刍动物与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的特点。

(6)说明反刍动物蛋白质评定新体系的特点。

(7)说明单胃动物理想蛋白质模式的特点。

(8)动植物体内NPN的种类。

(9)反刍动物利用尿素应注意的问题。

(10)瘤胃微生物在饲料蛋白质降解过程中的利弊。

动物营养学试题1.doc

动物营养学试题1.doc

动物营养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

2、胞饮吸收:细胞通过伸出伪足或与物质接触的膜内陷,从而将这些物质包入细胞内。

3、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质合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4、热增耗:绝食动物饲给饲粮后,产热量增加,增加的那部分热量损失掉了,这个部分热量就叫热增耗。

5.维生素:一类动物代谢所必需而需耍量极少的低分子宥机化合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提供,或者提供其先体物。

6.氨基酸的桔抗:由于某种氨基酸的过量而引起另一种或儿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称为氨基酸的拮抗。

(7.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须由饲料供给的对机体正常的机能和健康宥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8.维生素的概念:是指一类动物代谢所必须的而需耍量极少的低分子冇机物。

二、填空题1、(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2、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宥(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3、 1 cal = ( 4.184 ) J4、非反刍动物的脂类消化场所主耍在(十二脂肠),反刍动物的脂肪合成场所主要在(脂肪组织).5、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状况一般通过(1.血液和尿屮维生素的浓度)、(2.维生素的功能酶的代谢产物含量)、(3.以维生素为辅酶的特好性酶的活性)的检测来描述。

6、按结构分,非淀粉多糖(NSP),主要冇纤维索、半纤维索和果胶组成。

选择题:1.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为(B )。

A.硫胺素B.双香豆素C.凝集素D.棉酚2.维生素B12是一个结构最复杂的、唯一含冇金展元素钴的维生素,又叫做(D )。

A.核黄素B.硫胺素C.生物素D.钴胺素3.单胃动物,(A)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最快?A.葡萄糖B.果糖C.半乳糖D.戊糖二、判断题1、构成动植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相同,但植物体能內身合成全部的氨基酸,动物体则不能全部合成。

动物营养学习题

动物营养学习题

绪论1、名词:养分、营养、营养学、饲料、动物营养学。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3、简述动物营养学的地位与发展趋势。

4、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有何地位和作用?第一章动物与饲料1.名词:CP、CA、EE、CF、ADF、NDF。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各种养分如何测定或计算?3.简述养分一般的营养生理功能。

4.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5.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6. 经测定饲喂态玉米含水8%,CP9.6%、EE3.6%、CF1.3%、CA1.1%、Ca0.03%、P0.29%,问饲喂态时NFE含量?绝干状态时CP、Ca?7. 生产猪全价饲料时,每吨配合饲料加入了600g FeSO4·7H2O、200gMnSO4·H2O、700gZnSO4·7H2O、700gCuSO4·5H2O,问此饲料中分别添加了多少ppm的Fe、Cu、Mn、Zn?(纯度85%)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利用1.名词:消化,吸收,消化率。

2.比较单胃,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3.瘤胃消化饲料的基础及其优缺点4.蛋鸡每天采食120g饲料,含CP18%,Ca3.5%,每天随粪排出cp4.32g,Ca1.95g,内源cp1.5g Ca0.9g 问cp,Ca的ADg 和Tdg各是多少?5.影响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第三章水的营养1.简述水的基本营养生理功能。

2. 为什么说动物缺水比缺乏其他营养素更危险?3. 试述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及其对生产的指导意义。

4.动物体水的来源和去路分别有哪些方式?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1.名词:EAA、NEAA、LAA、RDP、UDP、IP。

2.简述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3.解释氨基酸之间的拮抗、平衡、转化及中毒关系。

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4.列出猪和家禽常见的EAA名称,常见拮抗氨基酸对、转化氨基酸对。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及经典期末试题和答案(完美版)1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及经典期末试题和答案(完美版)1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及经典期末试题和答案(完美版)1绪论★ 1、名词解释: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的能力大小。

★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答: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定量规律,形成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动物产品的高效生产、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长期维护的动物营养科学指南,使动物生产在土壤----植物----动物----人食物链中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为维持食物链的高效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任务:(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答:(1)保障动物健康(2)提高生产水平与50年前比较,现代动物的生产水平提高了80-200%。

其中,营养的贡献率占50-70%。

(3)改善产品质量(4)降低生产成本动物生产的总成本中,饲料成本占50-80% (5)保护生态环境★4学习动物营养学的意义答:(1)研究养分的摄入与动物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定性定量规律,可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维持动物生产的高效进行。

(2)有助于揭示动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动物与人及环境的互作关系,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1、营养:就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与生产的全部过程。

2、养分:食物中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

3、饲料: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4、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名词解释:CP、CA、EE、CF、ADF、NDF、NFE、NPN。

粗蛋白质(CP):就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料、动物组织或动物排泄物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它包括了真蛋白质与非蛋白质含氮物(NPN)。

粗灰分(CA):就是饲料、动物组织与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就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粗纤维(CF):粗纤维就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与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非蛋白质含氮物(NPN):用饲料常规分析法获得的饲料粗蛋白质还含有部分非蛋白质性的含氮物,称NPN。

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概况性强、简单使用。

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就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使用、4、简述饲料营养物质的功能?答:1)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2)作为动物生存与生产的能量来源3)作为动物机体正常机能活动的调节物质4)形成产品——附属功能5、动植物化学组成的差异?答:一:动植物元素组成的差异: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2)元素含量规律异同:相同: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她少。

不同: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2017年1月目录12001 试验设计与参数优化.............................................................................................................................22002 兽医基础课 ...............................................................................................................................................42003 食品生物化学...........................................................................................................................................62004 高级蔬菜生理学 ......................................................................................................................................82005 动物生物化学...........................................................................................................................................92006 作物生理生态...........................................................................................................................................112008 牧草学......................................................................................................................................................122009 分子生物学 ............................................................................................................................................132010 经济理论与政策 ...................................................................................................................................172011 传热传质学 ............................................................................................................................................182012 运筹学....................................................................................................................................................192013 农业水土工程概论...............................................................................................................................202014 现代控制理论........................................................................................................................................212017 遗传学......................................................................................................................................................232018 动物营养学 ............................................................................................................................................242019 土壤学......................................................................................................................................................252020 施肥技术.................................................................................................................................................262021 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 2022 生态学......................................................................................................................................................27292023 微生物学.................................................................................................................................................303001 高等农业机械学 ...................................................................................................................................313002 植物生理学 ............................................................................................................................................333003 微生物学.................................................................................................................................................343004 生物化学.................................................................................................................................................363005 细胞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373006 农田水利学 ............................................................................................................................................383007 高等电力系统分析...............................................................................................................................403008 可再生能源工程 ...................................................................................................................................413009 粮油贮藏与加工 ................................................................................................................................... 3010 农畜产品加工........................................................................................................................................42433011 畜产品加工 ............................................................................................................................................453012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473013 蔬菜学......................................................................................................................................................493014 兽医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523015 兽医微生物学........................................................................................................................................533016 兽医外科学与内科学..........................................................................................................................563017 农业经济管理........................................................................................................................................593018 林业经济管理........................................................................................................................................623019 动物遗传学 ............................................................................................................................................633020 饲料与饲养学........................................................................................................................................ 3021 农业系统工程........................................................................................................................................64653022 作物育种学 ............................................................................................................................................663024 兽医专业课 ............................................................................................................................................693025 草地资源学 ............................................................................................................................................703027 动物生产学 ............................................................................................................................................713030 农业生态学 ............................................................................................................................................723031 作物生理学 ............................................................................................................................................733032 高级植物营养学 ...................................................................................................................................743033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 .....................................................................................................................763034 农业生态综合测试............................................................................................................................... 3035 农业气象学 ............................................................................................................................................77793036 环境微生物学........................................................................................................................................科目代码:2001 科目名称:试验设计与参数优化一、考试要求主要考察考生是否掌握了试验设计与参数优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试验设计、假设检验、参数估计、方差分析、因子(素)、响应函数等的基本概念,试验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原则,多因子多水平因析试验、比较试验、正交试验、响应曲面法等的方案设计、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与参数优化等方法,以及是否具备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工程试验建模、影响机理分析、工艺方案优化、结构和运用参数优化等问题的能力。

《动物营养学》教案

《动物营养学》教案

《动物营养学》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名称:动物营养学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3. 课时安排:共计32 课时4.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第一章:动物营养学概述1.1 营养与营养学1.2 动物营养的消化与吸收1.3 营养与饲料学基本概念第二章:动物营养的基本原理2.1 能量代谢与能量需要2.2 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2.3 脂肪与碳水化合物营养2.4 矿物质与微量元素营养2.5 维生素营养第三章:饲料与饲料添加剂3.1 饲料的分类与评价3.2 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与作用3.3 饲料配制技术第四章:动物营养需要与饲料利用4.1 动物营养需要评估方法4.2 饲料利用效率的评价与提高第五章:动物营养与环境5.1 环境因素对动物营养的影响5.2 营养与环境保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饲料的消化与吸收过程,掌握饲料配制技术。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包括书面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占总评的40%。

3. 期末考试:包括书面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动物营养学》教材,以及其他相关参考书籍。

2. 实验设备:饲料分析仪、显微镜、离心机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饲料企业官网、动物营养学相关网站等。

六、第六章:动物生长、发育与营养6.1 动物生长与发育的基本规律6.2 营养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6.3 不同生长阶段动物的营养需求七、第七章:泌乳动物的营养7.1 母兽营养与繁殖性能7.2 乳汁成分与泌乳机制7.3 泌乳动物的饲养管理八、第八章:肉动物的营养8.1 肉动物的生长与发育8.2 肉质评价与营养调控8.3 肉动物的饲养管理九、第九章:蛋动物的营养9.1 蛋动物的生殖系统与产蛋机制9.2 蛋品质评价与营养调控9.3 蛋动物的饲养管理十、第十章:动物营养与健康10.1 营养与动物疾病10.2 营养与动物免疫力10.3 营养与动物福利六、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06497 动物营养学 自考考试大纲

06497 动物营养学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动物营养学课程代码:06497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动物营养学是紧密围绕动物生产又直接为养殖业服务的一门科学,是畜牧兽医的专业课程。

主要特点:基本概论多、基本理论较深,前半部分主要讲述营养物质的作用及体内的代谢过程,理论性较强,后半部分主要讲述动物的营养需要量,理论性和实践应用性均较强。

学习时必须循序渐进,首先要掌握前面的基本理论,再学习动物的营养需要,结合以后所学的专业课(如养猪学)就可以用于指导和从事以后的养殖生产。

通过理论学习、课程实验与生产实践,逐步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最后融会贯通。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动物营养学是畜牧兽医的专业课程,只有在学好此课程的基础上,才能学好饲料和饲养学、养猪学,养羊学等其它专业课程。

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摄入、利用营养物质全过程与生命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在于:第一,研究动物生存和生产所需的营养素及各物质的生理生化功能;第二,研究并确定各种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第三,研究营养素在体内代谢、定量转化规律及作用调节机制;第四,动物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五,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动物营养学在现代动物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营养是决定生产效率高低和生产潜力发挥的关键因素,提高动物生产效率,除合理选用品种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提高,后者则取决于动物营养研究的扩展。

20世纪,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动物营养、营养需要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动物营养学边缘学科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动物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总的要求是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理解各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转化规律;掌握不同动物在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量的特点和规律。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动物营养学是生命科学中理论性、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与自然科学中三十多门学科,特别是与生命有关的学科关系密切,也和哲学、自然辨正法、经济学和法律等人文学科相互联系。

2012动物营养学自考大纲

2012动物营养学自考大纲

动物营养学掌握常用符号的意义绪论:动物营养和动物营养学的概念第一章(一般)1、养分的概念、养分的六大成分是什么及如何进行测定2、各种营养物质与饲料价值之间的关系(可能为大题)3、CF的测定4、动物体与植物体中的元素区别第二章(重点)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及每种动物的消化特点2、动物的消化力和饲料的可消化性之间的关系3、影响消化率的因素第三章(一般)水是动物需要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及水的来源第四章(重点)1、掌握基本概念2、蛋白质的作用3、比较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利用的特点4、反刍动物氮素循环的作用和意义5、举例说明蛋白质的评价方法6、理想蛋白质的概念7、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特点及非蛋白氮的种类第五章(重点)1、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对碳水化合利用的异同2、非淀粉多糖的营养特性及抗营养作用的机理3、纤维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中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第六章1、必须脂肪酸的概念和种类2、必须脂肪酸在动物体中的生物学作用3、脂肪额外热能效应的作用机制第七章(重点)1、基本概念2、能量在体内的转化过程3、怎样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可能为大题)3、能量体系(选择题)第八章(一般)1、常量、微量元素的种类(可能为小题)2、矿物元素的典型缺乏症状(可能为小题)3、常量、微量元素和其他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可能为小题)4、钙、磷的生物学功能(可能为大题)第九章(一般)1、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2、维生素缺乏的典型症状3、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在消化、吸收和代谢方面有什么差异第十章1、添加剂的概念2、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的种类和判别(可能为多选题)第十一章(重点)1、易产生协同或拮抗关系的物质2、不同氨基酸之间的相互转化3、蛋白质、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第十二章(重点)1、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有哪些2、概略养分和纯养分有哪些(选择或判断)3、概略养分和饲料营养价值之间的关系4、消化实验中内源性和外源性指示剂有哪些,消化实验有哪些(选择或判断)5、研究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有哪些第十三章(重点)1、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的概念2、如何应用饲养标准第十四章(重点)1、采食量的概念,随意采食量、实际采食量2、采食量在动物生产上有什么作用和意义3、怎样提高采食量4、饲料适口性的概念,怎样提高饲料的适口性5、采食量的调节方法第十五章1、最适生长温度2、温度对采食量的影响3、温度对能量利用的影响第十六章1、基本概念2、在实际生产中,维持的作用和意义第十七章1、影响生长的因素2、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3、组织器官发育的规律4、生长肥育期氨基酸的推动第十八章1、孕期合成代谢2、营养与动物繁殖之间的关系第十九章1、标准乳的概念2、NND3、奶牛的代谢性疾病第二十章1、产蛋鸡钙、磷需要特点第二十二章1、第一限制氨基酸,通常为含硫氨基酸。

河南科技大学340动物营养与饲料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河南科技大学340动物营养与饲料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河南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学院名称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说明动物科技学院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动物营养学与饲料部分说明栏:各单位自命题考试科目如需带计算器、绘图工具等特殊要求的,请在说明栏里加备注。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340 考试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二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是畜牧相关专业主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畜牧业和饲料行业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推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要求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概念等方面的内容,能够运用这些理论与动物生产和饲料生产相结合,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牧相关专业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形式硕士研究生入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50分,与其它两部分一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题型结构为:名词解释、专业术语缩写翻译、简答题、论述三、考试内容1.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基础知识在动物养殖中的综合运用,即以系统的思维解决畜牧实际问题。

3.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的发展趋势和当前研究热点。

四、考试要求1、动物营养部分掌握水、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等基本的概念和相关的营养生理作用。

尤其是三大有机物的具体成分在不同类型动物中的营养作用,相互联系和区别。

掌握动物营养物质代谢过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营养物质的来源、去路及需求测算。

掌握能量体系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并能够阐述能量体系在养殖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动物微生物在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方面发挥的作用,及微生物对动物免疫和健康的影响原理。

2、饲料学部分掌握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的基本概念及按照不同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

掌握青绿饲料、粗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饲料的概念和营养组成特点。

2022湖南农业大学考研考试大纲-340农业综合知识二(动物营养学)

2022湖南农业大学考研考试大纲-340农业综合知识二(动物营养学)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硕农业综合二之动物营养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专硕农业综合二之动物营养学》考试是为湖南农业大学养殖领域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大学本科阶段《动物营养学》、《饲料与饲养学》课程的掌握情况,包括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营养需要及营养研究方法的概念、原理、方法、进展、应用和意义,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必要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动物营养学重点掌握动物营养基础理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家畜营养需要、家畜饲养标准与日粮配制技术以及营养与环境、畜产品关系,使学生掌握动物营养学基本理论与技能,从而把饲料与动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饲料学重点掌握饲料的分类法与各种饲料的概念;掌握提高粗饲料营养价值的加工方法;掌握草粉类饲料的营养特性、饲用价值;掌握常见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饲喂价值;掌握青贮饲料的青贮原理、青贮条件;掌握能量饲料的分类、常见能量饲料的营养特性及饲用价值;掌握蛋白质饲料分类、常见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性及饲用价值;掌握常见矿物质饲料的营养特性和饲喂价值;掌握添加剂饲料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动物营养学》50分1、营养基础知识,12分左右2、营养素、营养研究方法、营养需要,24分左右3、营养知识拓展与综合运用:14分左右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12分(4小题,每小题3分)简答题24分(3小题,每小题8分)分析题14分(1小题,每小题14分)Ⅳ.考查内容1、动物营养学(1)饲料与动物体的组成饲料、营养物质、营养的基本概念;概略养分分析方案中营养物质分类;动物体内与植物性饲料的化学成分的异同点。

宜春学院2020年普通专升本《动物营养学》课程考试大纲

宜春学院2020年普通专升本《动物营养学》课程考试大纲

《动物营养学》课程考试大纲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基本内容:(1)动物与饲料(2)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动物与饲料之间相互关系,差别与内在联系。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阐述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动物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难点是动物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分类方法。

4、教学建议:理论教学与营养物质的测定相互结合。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基本内容:(1)饲料的可消化性(2)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动物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合理对动物传给饲料,科学认识动物营养过程,提高饮料利用效率。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不同消化方式,各种动物消化饲料的特点;难点是消化试验。

4、教学建议:进行消化试验实习第三章:水的营养1、基本内容:(1)水的性状和作用;(2)动物体内水的平衡及调节;(3)各种动物的需水量及饮水品质。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水的性状特点、生理作用、代谢平衡、水的需要和卫生。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的生理作用、水的卫生及动物缺水的危害;难点是水的代谢平衡。

4、教学建议:选择某种动物每日需水量的测定。

第四章:蛋白质营养1、基本内容:(1)蛋白质的组成和作用;(2)蛋白质的消化吸收;(3)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4)蛋白质、氨基酸的质量与利用;(5)非蛋白质的利用。

2、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蛋白质是最主要的营养物质,阐述各类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代谢的过程及其特点和影响因素。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各类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特点、蛋白质、氨基酸的质量与利用,其难点是蛋白质品质的评定方法、氨基酸的代谢。

4、教学建议:进行氨基酸互补作用的饲养实验。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1、基本内容:(1)碳水化合物及其营养生理作用;(2)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谢;(3)纤维的利用。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碳水化合物的组成、性质、营养生理作用、代谢利用过程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书:
《动物营养学》(第二版),杨凤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Ⅰ.考查目标
动物营养学
1.系统地掌握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试验技能,能够认知动物在生长、繁殖和生产过程中对饲料养分和能量利用基本规律。

2.能够运用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均为闭卷
三、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名词解释题 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实验题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分析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Ⅲ.考查范围
动物营养学
一、动物营养学概述
营养与营养学的概念、动物营养学的目的与任务;了解动物营养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

二、动物与饲料
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比较,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三、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掌握动物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消化特点及影响饲料养分消化率诸因素。

四、水
水作为一种养分在动物营养中的极端重要性。

五、蛋白质营养
反刍与非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原理及其异同,掌握蛋白质品质的有关概念和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的理论知识,了解蛋白质周转代谢。

六、碳水化合物营养
碳水化合物的含义、营养生理作用,非淀粉多糖的概念及营养特性,比较学习并掌握反刍与非反刍动物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利用过程及其异同。

七、脂类的营养
脂类的理化特性和营养作用、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八、能量代谢
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和各种能值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九、矿物质营养
动物体内矿物元素含量和分布,矿物元素营养的基本特点,矿物元素的主要营养作用及缺乏症。

十、维生素营养
维生素分类及特性,各类维生素的营养生理作用及缺乏症,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十一、饲料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概念和分类,抗生素、益生素和酶制剂等饲料添加剂的主要种类、作用特点、应用效果和各类添加剂的发展方向。

十二、各种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养分整体平衡的重要性。

十三、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养分利用与营养需要的评定方法,化学分析法和消化试验法,各类养分生物利用率的主要评定方法。

十四、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和作用。

十五、动物的采食量
采食量的概念,影响采食量因素及实际生产中调节采食量的措施。

十六、营养与环境
热平衡与温热环境概念,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代谢和需要的影响,动物营养与环境关系。

十七、维持需要
动物生产中维持的概念和意义,确定维持营养需要的基本方法和影响维持营养需要的因素。

十八、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
动物生长发育和养分沉积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生长肥育动物对各种养分需要量的确定原理及方法。

十九、繁殖的营养
繁殖动物(以母畜为主)配种前后及妊娠期母体及胎儿的营养生理规律,妊娠母畜营养需要的特点及需要的模型。

二十、泌乳营养需要
动物泌乳的规律,营养对泌乳的影响,奶牛泌乳的营养需要及通过营养措施提高泌乳量和泌乳效率的基本原理,奶牛的主要营养代谢疾病。

二十一、产蛋的营养需要
蛋的组成、营养对蛋形成的影响,产蛋的营养需要及影响营养需要的因素。

二十二、产毛的营养需要
毛的组成和结构、形成、影响产毛量的主要因素,产毛营养需要的特点以及营养与毛品质的关系。

Ⅳ.试题示例
动物营养学
一、单项选择题。

试题示例:
1.碘作为必需微量元素主要的功能是参与()组成,调节体内代谢平衡
A、甲状腺
B、肾上腺
C、胰腺
D、皮脂腺
2.营养物质代谢后产生代谢水最多的是()
A、粗蛋白质
B、粗纤维
C、粗脂肪
D、无氮浸出物
二、名词解释题
试题示例:
1.非必需氨基酸
2.随意采食量
三、简答题。

试题示例:
试比较生长猪和成年山羊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特点及过程
四、实验题。

试题示例:
现有一新开发出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就你所学动物营养学知识,请设计一个试验方案,以鸡或鸭为试验动物,评定其营养价值。

要求对具体的试验过程及评定指标加以阐述。

五、分析论述题分。

试题示例:
试述动物营养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