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铜国标

阴极铜国标
阴极铜国标

电解铜

铜的电解提纯:将粗铜(含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阴极,以硫酸(H2SO4)和硫酸铜(CuSO4)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Cu)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亦称电解铜)。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Zn 和Fe)。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称为“电解铜”,质量极高,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沉淀在电解槽底部的称为“阳极泥”,里面富含金银,是十分贵重的,取出再加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67—1997 阴极铜

前言

本标准是参照ASTMB115-93《阴极铜》对GB467-82《电解铜》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将原GB 467-82 中的电解铜(Cu-1)改名为标准阴极铜(Cu-CATH-2),相当于ASTMB115中的2号阴极铜。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本标准对标准阴极铜中杂质极限含量的规定,与ASTMB115中的2号阴极铜有以下差别:标准阴极铜的铋含量较高,而铅含量较低;对锌和硫作了规定,而对硒和碲未作规定,ASTMB115与此相反,对硒和碲作了规定,而对锌和硫未作规定。

此外,还将GB/T 13585-92《高纯阴极铜》规定的高纯阴极铜(Cu-CATH-1)纳入了本标准。GB/T 13585-92是等效采用BS 6017-1989《精炼铜》中的高纯阴极铜制定的,有关技术内容纳入本标准时未作任何修改。

本标准的范围与原标准不同,并将标准名称改为《阴极铜》。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GB 467-82和GB/T 13585-92,同时GB 466-82标准作废。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冶炼厂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冶炼厂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划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云华、范顺科、芦如琼、尧川。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阴极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电解精炼法或电解铜,产生阴极铜,通常供重熔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标准中作用可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121.1-5121.23-1997 铜及铜化学分析

GB 8170-3 数值修约规定

GB/T 132.23-91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3 订货单(或合)内容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3.1 产品名称

3.2 牌号

3.3 数量

3.4 标准编号、年代号

3.5 杂质含量特殊要求

3.6 尺寸要求

3.7 包装要求

3.8 其他

4 要求

4.1 产品分类

阴极铜按化学成分分为高纯阴极铜(Cu-CATH-1)和标准阴极铜(Cu-CATH-2)两个牌号。

4.2 化学成分

4.2.1 高纯阴极铜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标准阴极铜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4.2.2 需方如对产品中氧含量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3 表面质量

4.3.1 阴极铜表面应洁净,无污泥、油污等各种外来物。

4.3.2 高纯阴极铜表面表面应无硫酸铜;标准阴极铜表面(包括吊耳部分)的绿色附着物总面积应不大于单面面积的3%.但由于潮湿空气的作用,使阴极铜表面氧化而生成一层暗绿色者不作废品。

4.3.3 阴极铜表面及边缘不得有呈现花瓣状或树枝状的结粒(允许修整)。

4.3.4 标准阴极铜表面高5mm以上圆头密集结粒的总面积不得大于单面面积的10%(允许修整)。

4.4 其他要求

4.4.1 阴极铜以整块供应。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供应切块。

4.4.2 阴极铜块应经受普通装卸而不脆断。

4.4.3 单块阴极铜的重量应不小于15kg或中心部位厚度不小于5mm。

5 试验方法

5.1 高纯阴极铜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按GB/T 13293的规定进行。

5.2 标准阴极铜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按GB/T 5121的规定进行。

5.3 表面质量用目视检测。

6 检验规则

6.1 检查和验收

6.1.1 产品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填写出质量证明书。

6.1.2 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质量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可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

样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仲裁分析结果为最终结果。

6.2 组批

产品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应由同一天、同一循环系统、同一电流密度产出的阴极铜组成。批重不大于200t。

6.3 仲裁取样方法

6.3.1 高纯阴极铜的仲裁取样方法

6.3.1.1 每批高纯阴极铜中任取24块,按自然数编号。

6.3.1.2 将编号的每块高纯阴极铜垂直等分成24个长方条,从左到右也按自然编号,然后按每块的号数选取对应号数的长方条。即第一块切取第一个长方条,第二块切取第二个长方条,第三块切取第三个长方条,依此类推。

6.3.1.3 室温下,将采取的24个长主条切成适当的小块,于10%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5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清除全部外来污物,并干燥(避免氧化)。

6.3.1.4 从该批中取出一些高纯阴极铜置于有盖的石墨坩埚内进行熔化,再把熔体倒掉。

6.3.1.5 依据石墨坩埚(6.3.1.4)容量的大小,将清洗过的小块试样(6.3.1.3)按下面的两种方法之一进行熔化。

a)将清洗过的试样置于石墨坩埚内,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感应炉或电阻炉内加热熔化,用石墨棒充分搅拌熔体,然后按前、后、中顺序过程倒入石墨模中,铸成三个适当尺寸的样锭。

b)当石墨坩埚容量不够大时,可以将清洗过的试样分成两组或两组以上,然后依照方法a)进行。

6.3.1.6 在熔浇过程中,应避免氧的侵入。

6.3.1.7 除去样锭的表层后,用硬质合金刀具钻、铣或锯切(应防止过热,以免氧化)取样。获得大于600g的细屑,将细屑仔细混匀,用磁铁除净加工时可能带入的铁,将除铁后的试样缩分成四份(每份量不小于150g),一份供供方分析用,一份供需分析用,一份挖仲裁分析用,一份留作备用。

6.3.2 标准阴极铜的仲裁取样方法

6.3.2.1 从该阴极铜中随机取出6-10个样块。

6.3.2.2 用直径10mm-20mm的钻头,在距阴极铜四周100mm的矩形中,以棋盘行列布置钻孔若干处,钻取时,不许用任何润滑剂,钻速以试样不氧化为宜。

6.3.2.3 表面钻屑应去掉,钻孔深度应大于样块厚度的二分这一。将所得的钻屑仔细混匀,用磁铁除净加工时带入的铁,并缩分至不少于600g,均匀分成四份,一份供供方分析用,一份供需分析用,一份供仲裁分析用,一份备用。

6.4 检验结果判定

6.4.1 化学成分仲裁分析结果与本标准的规定不符时,该批为不合格品。

6.4.2 表面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4.4条规定时,按块判为不合格品。

6.4.3 物理要求不符合标准4.5.2条和4.5.3条时,按块判为不合格品。

7 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书

7.1 阴极铜应包装成适合装卸重量的捆。经供需双方协议,也可不包装。

7.2 每捆阴极铜必须有明显的标志,注明:

a) 生产厂标志;

b) 产品牌号;

c) 批号。

7.3 每批阴极铜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注明:

a) 生产厂名称;

b) 产品名称和牌号;

c) 批号;

d) 批重;

e) 分析检验结果和技术监督部门印记;

f) 本标准编号;

g) 出厂日期。

中华铜商务网

永久阴极法铜电解生产工艺优化

永久阴极法铜电解生产工艺优化 自1978年不锈钢阴极板应用于铜精炼,铜电解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永久阴极法采用了更平直的不锈钢阴极,经过几十年工艺不断的改进,其经济技术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的始极片法电解,所以被大部分新建铜电解项目所采用。在生产实践中各厂家均在持续优化铜精炼工艺,提升技术经济指标,降低生产成本。 1大冶有色30万t铜电解系统简介 大冶有色是国有控股的大型铜冶炼企业,于2012年10月竣工投产的30万t铜加工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采用不锈钢永久阴极法电解。电解系统2014年6月达产达标后,于2015年8月在英国金属交易所阴极铜注册成功。电解分为东西区两个独立的系统,每个系统拥有电解槽512个,配置硫酸铜、电积和硫酸镍系统,电解流程图见图1。火法系统浇铸的阳极板经阳极机组整形铣耳后,用专用行车装槽。阴极到周期后,整槽起吊运至阴极剥片机组进行剥离作业,不锈钢阴极板返回电解槽,进人下一个周期。剥离的阴极铜堆码打包,残极经过残极机组洗涤后返回火法系统。换装作业人工用电解液冲洗电解槽底部阳极泥,用泥沙泵转人浓密机,再从底部输送到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滤后液返回电解循环系统。抽取四分之一的循环电解液进行精密

过滤。每天外输一定体积的电解液通过硫酸铜、电积和硫酸镍系统进行净化。电解系统工艺参数如表 2、生产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板中的脱模剂和石英砂沉人电解槽底部,然后被冲人地坑,因其比重较大,经常将地坑的搅拌桨淹没,影响正常生产,需要定期进行人工清坑作业。为达到阳极泥含水要求,滤饼要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的吹风。造成酸雾弥漫厂房,现场环境恶劣,经常发生阳极泥含水超标,2014年平均含水高达28. 5%。当同区两组(32槽/组)同时洗槽作业,两台板框压缩机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现场无新设板框压滤机空间。未及时更换破损的过滤布,会发生“跑黑”现象,

阴极铜国标

电解铜 铜的电解提纯:将粗铜(含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阴极,以硫酸(H2SO4)和硫酸铜(CuSO4)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Cu)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亦称电解铜)。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Zn 和Fe)。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称为“电解铜”,质量极高,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沉淀在电解槽底部的称为“阳极泥”,里面富含金银,是十分贵重的,取出再加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67—1997 阴极铜 前言 本标准是参照ASTMB115-93《阴极铜》对GB467-82《电解铜》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将原GB 467-82 中的电解铜(Cu-1)改名为标准阴极铜(Cu-CATH-2),相当于ASTMB115中的2号阴极铜。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本标准对标准阴极铜中杂质极限含量的规定,与ASTMB115中的2号阴极铜有以下差别:标准阴极铜的铋含量较高,而铅含量较低;对锌和硫作了规定,而对硒和碲未作规定,ASTMB115与此相反,对硒和碲作了规定,而对锌和硫未作规定。 此外,还将GB/T 13585-92《高纯阴极铜》规定的高纯阴极铜(Cu-CATH-1)纳入了本标准。GB/T 13585-92是等效采用BS 6017-1989《精炼铜》中的高纯阴极铜制定的,有关技术内容纳入本标准时未作任何修改。 本标准的范围与原标准不同,并将标准名称改为《阴极铜》。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GB 467-82和GB/T 13585-92,同时GB 466-82标准作废。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冶炼厂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冶炼厂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划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云华、范顺科、芦如琼、尧川。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阴极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电解精炼法或电解铜,产生阴极铜,通常供重熔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标准中作用可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FPC压延铜与电解铜区别

FPC压延铜与电解铜的区别 FPC的覆铜工艺中,压延与电解的区别: 一、制造方法的区别 1、压延铜就是将高纯度(>99.98%)的铜用碾压法贴在FPC 上--因为FPC与铜箔有极好的粘合性,铜箔的附着强度和工作温度较高,可以在260℃的熔锡中浸焊而无起泡。这个过程颇像擀饺子皮,最薄可以小于1mil(工业单位:密耳,即千分之一英寸,相当于0.0254mm)。如果饺子皮这么薄的话,下锅肯定漏馅! 2、电解铜这个在初中化学已经学过,CuSO4电解液能不断制造一层层的"铜箔",这样容易控制厚度,时间越长铜箔越厚!通常厂里对铜箔的厚度有很严格的要求,一般在0.3mil和3mil之间,有专用的铜箔厚度测试仪检验其品质。 控制铜箔的薄度主要是基于两个理由:一个是均匀的铜箔可以有非常均匀的电阻温度系数,介电常数低,这样能让信号传输损失更小,这和电容要求不同,电容要求介电常数高,这样才能在有限体积下容纳更高的容量,电阻为什么比电容个头要小,归根结底是介电常数高啊! 其次,薄铜箔通过大电流情况下温升较小,这对于散热和元件寿命都是有很大好处的,数字集成电路中铜线宽度最好小于0.3cm也是这个道理。制作精良的FPC成品板非常均匀,

光泽柔和(因为表面刷上阻焊剂),这个用肉眼能看出来,但要光看覆铜基板能看出好坏的人却不多,除非你是厂里经验丰富的品检。 对于一块全身包裹了铜箔的FPC基板,我们如何才能在上面安放元件,实现元件--元件间的信号导通而非整块板的导通呢?板上弯弯绕绕的铜线,就是用来实现电信号的传递的,因此,我们只要把铜箔蚀掉不用的部分,留下铜线部分就可以了。 如何实现这一步,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线路底片"或者称之为"线路菲林",我们将板卡的线路设计用光刻机印成胶片,然后把一种主要成分对特定光谱敏感而发生化学反应的感光干膜覆盖在基板上,干膜分两种,光聚合型和光分解型,光聚合型干膜在特定光谱的光照射下会硬化,从水溶性物质变成水不溶性而光分解型则正好相反。这里我们就用光聚合型感光干膜先盖在基板上,上面再盖一层线路胶片让其曝光,曝光的地方呈黑色不透光,反之则是透明的(线路部分)。光线通过胶片照射到感光干膜上--结果怎么样了?凡是胶片上透明通光的地方干膜颜色变深开始硬化,紧紧包裹住基板表面的铜箔,就像把线路图印在基板上一样,接下来我们经过显影步骤(使用碳酸钠溶液洗去未硬化干膜),让不需要干膜保护的铜箔露出来,这称作脱膜(Stripping)工序。接下来我们再使用蚀铜液(腐蚀铜的

阴极铜检验管理办法

阴极铜检验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阴极铜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计量、组批、取样、判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检查、验收、考核等管理内容。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铜冶炼厂生产的阴极铜检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67-2010 阴极铜 YS/T 464-2003 阴极铜直读光谱分析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刀口铜 阴极铜板面左右或下沿厚度小于正常板面厚度五分之二,即定义为刀口铜。 3.2 肥边铜 阴极铜四周厚度大于正常厚度二分之一,即定义为肥边铜。 3.3 烧板铜 阴极铜板面因短路或返溶产生色泽发黑,即定义为烧板铜。 3.4 交割阴极铜 交割A级铜即符合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要求的A级阴极铜。期货沪铜合约交割:期货合约到期时,交易双方通过该期货合约所载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了结到期未平仓合约的过程。 4 管理内容和要求 4.1 计量 4.1.1 电子秤计量必须是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4.1.2 电子秤必须使用3t或5t且精度在0.1%(Ⅲ级)以上,并配置数据自动采集和联网系统。 4.1.3 每天计量前必须进行校磅,连续过磅一定周期还须重新校磅或比对。 4.1.4 过磅必须是在静态条件下逐捆进行,每批次重量误差±0.05%,且重量负偏差捆数不得大于总捆数的60%。 4.2 组批、取样、判定 4.2.1 阴极铜应按批提交检验,每批应由同一系统、同一周期组成。 4.2.2 每期出槽的样品应随机抽取不少于三块,并在每组样品的上、中、下不同部位分别取样。

1#电解铜的用途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78220113.html,) 1#电解铜的用途 变宝网10月31日讯 铜是一种过渡元素,化学符号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数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1#电解铜是与我们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讲下1#电解铜的应用以及1#电解铜和A级电解铜的区别。 1#电解铜的用途 1#电解铜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 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总消费量一半以上。用于各种电缆和导线,电机和变压器的绕阻,开关以及印刷线路板等。 在机械和运输车辆制造中,用于制造工业阀门和配件、仪表、滑动轴承、模具、热交换器和泵等。 在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于制造真空器、蒸馏锅、酿造锅等。 在建筑工业中,用做各种管道、管道配件、装饰器件等。

1号电解铜和A级电解铜的区别 A级电解铜是高纯阴极铜,1号电解铜是标准阴极铜。 高纯阴极铜符合国标GB/T467-1997规定,纯度可达99.9935%。国标 GB/T467-1997标准阴极铜规定,铜加银含量不小于99.95%。 按照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制度的规定,注册铜分为标准品和替代品两种不同的交割等级。前者为标准阴极铜,后者包括高纯阴极铜和LME注册阴极铜。其中达到高纯阴极铜标准并经交易所认定的注册铜实行升水交割,升水幅度为110元,俗称“升水铜”;其他国产品牌和进口LME注册铜则按标准级交割,不享受升水,习惯称作“平水铜”。目前,在所有注册品牌中,仅有下列五个品牌享有升水:江西铜业的“贵冶”牌、铜陵有色的“铜冠”牌、云南铜业的“铁峰”牌、金隆铜业的“金豚”牌,以及张家港联合铜业的“铜鼎”牌,其中前四个品牌已在LME注册。升水铜尽管牌号不多,但都属于国内大型铜厂所有,且占国内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注册铜实行升水交割制度沿袭于以前的上海金属交易所。当初制定该制度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区分和平衡国产铜不同品牌之间的品质差异。国内铜厂因所采用的工艺设备和技术不同,所产铜的品级和质量也存在差异。一些国营大厂的产品能达到较高品级,即符合国标GB/T467-1997高级阴极铜规定,纯度可达

压延铜电解铜区别

它们使用在FPC中有何区别?谢谢! 最佳答案 电解铜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电解的方法使铜离子吸附在基材上而形成铜箔,所以它的特点是,导电性强,但耐弯折度相对较弱 压延铜是通过挤压的方法得到铜箔,它的特点是耐弯折度好,但导电性弱于电解铜,主要用于翻盖手机里的摄像头之类的 从外观上看,电解铜发红,压延铜偏黄 解析挠性电路板压延,电解,高延展电解材料 众所周知,在挠性电路板制作工艺中,选材相当重要,从材料厚度,可焊性,熔点,导电性,阻焊等各方面都有很具体的要求,在这里我们重点讲到铜箔的选择。 一,挠性电路板用的铜箔材料主要分为压延铜(RA)和电解铜(ED)两种,他是粘结在覆盖膜绝缘材料上的导体层,经过各制程加工等蚀刻成所需要的图形。选择何种类型的铜材做为挠性电路板的导体,需要从产品应用范围及线路精度等方面考量。从性能上比较,压延铜材料压展性,抗弯曲性要优于电解铜材料,压延材料的延伸率达到20-45%,而电解铜材料只有4-40%。但电解铜材料是电镀方法形成,其铜微粒结晶结构,在蚀刻时很容易形成垂直的线条边缘,非常利于精细导线的制作,另外由于本身结晶排列整齐,所形成镀层及最终表面处理后形成的表面较平整。反之压延材料由于加工工艺使层状结晶组织结构再重结晶,虽压展性能较好,但铜箔表面会出现不规则的裂纹和凹凸不平,形成业界里面的铜面粗糙问题。针对电解材料的缺点材料供应商研发了高延电解材料,就是在常规加工过后将材料再次进行热处理等工艺使铜原子重结晶,使其达到压延材料所拥有的特性。 二,电解铜,压延铜材料加工工艺:电解铜箔是通过酸性镀铜液在光亮的不锈钢辊上析出,形成一层均匀的铜膜,经过连续剥离,收卷而获得;压延铜箔则是用一定厚度(20cm)的铜锭或铜块,经过反复压延,退火加工形成所需要的铜箔厚度。 三,铜箔材料的微观结构:因加工艺不一样,在1000倍显微镜下观察材料断面,压延材料铜原子结构呈不规则层状强晶,对经过热处理的重结晶,所以不易形成裂纹,铜箔材料弯曲性能较好;而电解铜箔材料在厚度方向上呈现出柱状结晶组织,弯曲时易产生裂纹而断裂;同样,在经过热处理等特殊加工的高延电解铜箔材料断面观察时,虽还是以柱状结晶为主,但在铜层中以形成层状结晶,弯曲时也不易断裂。见以下示意图。 压延铜箔材料断面示意图电解铜箔材料断面示意图

阴极铜

阴极铜 阴极铜 将粗铜(含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阴极,以硫酸(H2 SO4)和硫酸铜(CuSO4)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Cu)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亦称电解铜)。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Zn和Fe)。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称为“电解铜”,质量极高,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沉淀在电解槽底部的称为“阳极泥”,里面富含金银,是十分贵重的,取出再加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67—1997阴极铜 前言 本标准是参照ASTMB115-93《阴极铜》对GB467-82《电解铜》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将原GB 467-82 中的电解铜(Cu-1)改名为标准阴极铜(Cu-CATH-2),相当于ASTMB115中的2号阴极铜。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本标准对标准阴极铜中杂质极限含量的规定,与ASTMB115中的2号阴极铜有以下差别:标准阴极铜的铋含量较高,而铅含量较低;对锌和硫作了规定,而对硒和碲未作规定,ASTMB115 与此相反,对硒和碲作了规定,而对锌和硫未作规定。 此外,还将GB/T 13585-92《高纯阴极铜》规定的高纯阴极铜(Cu-CATH-1)纳入了本标准。GB/T 13585-92是等效采用BS 6017-1989《精炼铜》中的高纯阴极铜制定的,有关技术内容纳入本标准时未作任何修改。 本标准的范围与原标准不同,并将标准名称改为《阴极铜》。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GB 467-82和GB/T 13585-92,同时GB 466-8 2标准作废。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冶炼厂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冶炼厂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划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云华、范顺科、芦如琼、尧川。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阴极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电解精炼法或电解铜,产生阴极铜,通常供重熔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标准中作用可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121.1-5121.23-1997 铜及铜化学分析 GB 8170-3 数值修约规定

铜电解不锈钢永久阴极的对比

铜电解不锈钢永久阴极的对比 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各种不锈钢永久阴极的发展史、在国内铜行业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种永久阴极的特点。 关键词铜电解不锈钢永久阴极导电棒 一、概述 铜电解精炼工艺1869年首次在工业上应用至今,就其基本原理而言,并没有重大变化。而在围绕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阴极铜质量、降低能源和人工消耗等方面,则有了巨大的进步。 永久阴极铜电解,由于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从其问世伊始,就引起了铜冶金行业的巨大关注,并迅速在国外得以推广。永久阴极工艺开发背景都是为了寻求平直的、垂直度好的阴极,从而消除因始极片弯曲不平给产品带来的影响。目前世界上有六家阴极板生产厂家。 1、艾萨法 永久阴极铜电解技术最早由澳大利亚Mount lsa公司的Townsville冶炼厂在1978年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称为艾萨(ISA)电解法。目前用ISA法生产的电解铜占全世界产量的1/3.我国最早引进该技术的是江铜贵溪冶炼厂。 2、Kidd法 1986年加拿大鹰桥公司Kidd Creek冶炼厂也开发出了另一

种不锈钢阴极生产工艺,成为Kidd法。我国铜陵的金隆公司采用的就是此工艺。 3、EPCM法 成立于1980年的EPCM公司制造不锈钢阴极已经20年了,它下属的则子公司Cobra是KIDD工艺的唯一制造商,由于鹰桥公司于2006年被XSTRATA收购,双方未能达成合作协议,于2007年终止合作。于是开始自主开发了EPCM工艺,包括高性能阴极板(SP)和机器人剥片机组。现在我国的山东阳谷祥光铜业公司后20万吨和中国瑞林设计院给紫金矿业设计的20万吨铜电解运用此工艺。 4、OT法 OT法是芬兰奥托昆普公司近年来开发的另一种不锈钢阴极生产工艺,我国的山东阳谷祥光铜业公司前20万吨采用的就是此工艺。 5、博寿(Brochot)法 BROCHOT公司创建于1825年,为重型物料搬运工业领域提供专用设备的制造。BROCHOT公司在1987年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先后为20多家大型冶炼企业提供先进的设备及技术,现在已经确定在我国的天津建设一个不锈钢永久阴极的生产厂。BROCHOT工艺在国内只有紫金矿业巴彦淖尔的炼锌厂有所运用,铜冶炼行业只有国外有厂家在运用。

电解铜

电解铜 纯铜是玫瑰红色金属,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呈紫色,故工业纯铜常称紫铜或电解铜。 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主要用於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 电解铜-前言 铜的电解提纯:将粗铜(含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阴极,以硫酸(H2SO4)和硫酸铜(CuSO4)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Cu)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亦称电解铜)。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Zn和Fe)。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称为“电解铜”,质量极高,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沉淀在电解槽底部的称为“阳极泥”,里面富含金银,是十分贵重的,取出再加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电解铜-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67—1997阴极铜 本标准是参照ASTMB115-93《阴极铜》对GB467-82《电解铜》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将原GB 467-82 中的电解铜(Cu-1)改名为标准阴极铜(Cu-CATH-2),相当于AST MB115中的2号阴极铜。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本标准对标准阴极铜中杂质极限含量的规定,与A

STMB115中的2号阴极铜有以下差别:标准阴极铜的铋含量较高,而铅含量较低;对锌和硫作了规定,而对硒和碲未作规定,ASTMB115与此相反,对硒和碲作了规定,而对锌和硫未作规定。 此外,还将GB/T 13585-92《高纯阴极铜》规定的高纯阴极铜(Cu-CATH-1)纳入了本标准。GB/T 13585-92是等效采用BS 6017-1989《精炼铜》中的高纯阴极铜制定的,有关技术内容纳入本标准时未作任何修改。 本标准的范围与原标准不同,并将标准名称改为《阴极铜》。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GB 467-82和GB/T 13585-92,同时GB 466-82标准作废。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冶炼厂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冶炼厂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划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云华、范顺科、芦如琼、尧川。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阴极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电解精炼法或电解铜,产生阴极铜,通常供重熔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标准中作用可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121.1-5121.23-1997 铜及铜化学分析 GB 8170-3 数值修约规定 GB/T 132.23-91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3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3.1 产品名称 3.2 牌号 3.3 数量 3.4 标准编号、年代号 3.5 杂质含量特殊要求 3.6 尺寸要求 3.7 包装要求 3.8 其他 4 要求 4.1 产品分类 阴极铜按化学成分分为高纯阴极铜(Cu-CATH-1)和标准阴极铜(Cu-CATH-2)两个牌号。 4.2 化学成分 4.2.1 高纯阴极铜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标准阴极铜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高纯阴极铜(Cu-CATH-1)化学成分% 元素组杂质元素含量,不大于元素组总含量,不大于 1 Se 0.00020 0.00300 0.0005 Fe 0.00020 Bi 0.00020

电解铜的影响因素

1、电解液中杂质的行为 ⑴、电解液中的悬浮粒子会对电积铜的质量造成很大危害。悬浮粒子的来源可能是电积时产生的铜或氧化铜微粒,也可能是来自空气中的浮尘。当然,最主要的来源往往是阳极。不溶阳极几乎都是铅合金,电积时氧化为硫酸铅或氧化铅,有时脱落下来悬浮中溶液中,当迁移并吸附中阴极表面时,就形成了结晶中心,导致中铜板上长出不同大小的铜颗粒。分析表明这些颗粒的杂质含量往往是基本铜板的几十倍到几百倍。现在许多厂采用电解液中加入硫酸钴来解决。 2、有机相的影响 电解液中不可避免含有微量有机相当其含量达到一定量时,会引起阴极沉积的铜变色,尤其是阴极的上部表现突出。这种巧克力色沉积物叫做“有机烧斑”。中有机

烧斑区域的沉积物性质脆弱且呈粉末状, 并且中烧斑区多半会发生杂质固体的严重 夹带。 有机相烧斑是是由萃取剂引起的,稀 释剂影响不大。只要将电解液中的有机相 浓度控制中10mg/L以下,一般也就不会出现有机烧斑现象了。 3、电解液的流量影响 电解液的循环速度必须与电流密度和要 求的电尾液含铜量相配合。若电流密度高,二电解液循环速度过小,就会造成阴极附 近的铜离子补充不足增大浓差极化现象。 反之,二电解液循环速度过大,又会使电 尾液含铜超过规定范围,降低电积效率。 4、电积电流密度的影响 在电积过程中阴极铜产出的重量与通 过阴极的电流大小成正比,中不增加设备

的条件下,提高电流密度能相应地提高铜 的产量,提高生产率。 提高电流密度应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 因数。对于制取一定重量的阴极铜来说, 电流密度越高其在槽内的沉积时间越短, 产量增加;另一方面,会使浓差极化增加,导致槽电压增高。电流密度过大还会导致 阴极铜结晶颗粒变粗,电流密度过小,增 加铜沉积时间,产量减少。因此提高电流 密度电积时,必须同时增加电解液的循环 速度,适当调整电解液成分。 5、电解液的温度 电解液的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硫酸铜中电解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人 增加,所以中较高温度下电积,能够降低 槽电压和允许提高电解液中的酸及铜浓度。但是温度过高,电解液蒸发量增加,电积 过程酸雾增大,加快设备腐蚀。

电解铜进口信息

1.电解铜的相关信息 电解铜 铜的电解提纯:将粗铜(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阴极,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亦称电解铜)。 附::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想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淀在电解槽的底部。 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称为“电解铜”,质量极高,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 沉淀在电解槽底部的称为“阳极泥”,里面富含金银,是十分贵重的,取出再加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阴极铜的品种 阴极铜按化学成分分为高纯阴极铜(Cu-CA TH-1)和标准阴极铜(Cu-CA TH-2)两个牌号。 高纯阴极铜(Cu-CATH-1)化学成分% 元素组杂质元素含量,不大于元素组总含量,不大于 1 Se 0.00020 0.00300 0.0005 Fe 0.00020 Bi 0.00020 2 Cr - 0.0015 Mn - Sb 0.0004 Cd - As 0.0005 P - 3 Pb 0.0005 0.0005 4 S 0.00150 0.0015 5 Sn - 0.0020 Ni - Fe 0.0010 Si - Zn - Co - 6 Ag 0.0025 0.0025 杂质元素总含量 0.0065 标准阴极铜(Cu-CATH-2)化学成分% Cu+Ag不小于杂质含量,不大于 As Sb Bi Fe Pb Sn Ni Zn S P

99.95 0.0015 0.0015 0.0006 0.0025 0.002 0.001 0.002 0.002 0.0025 0.001 注:供方需按批测定标准阴色铜中的铜、砷、锑、铋含量,并保证其他杂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A级电解铜是高纯阴极铜,纯度可达99.9935%。1#电解铜是标准阴极铜,铜加银含量不小于99.95%。2#电解铜是标准阴极铜,铜加银含量不小于99.90%。 2.进口合同 应包括的内容:产品名称、牌号、数量、标准编号和年代号、杂质含量特殊要求、尺寸要求、包装要求等。 1.产品要求 2.包装要求每捆阴极铜应包装成适合装卸的捆。每捆阴极铜的唛头:生产厂标 志、产品牌号、批号、净重。 3.装运要求装箱前,供应商应提供样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真实、完整、 准确的SGS产品检验报告。然后,将此报告并同一样品在规定时间内寄给进口商,以给进口商交由CIQ做检验报告。若两份报告检验结果相符,进口商方能准许装运;若不相符,可要求供应商给予解释,或作出其他处理。而且,供应商应保证装运的货物与检验的样品是同一品质、规格的产品。 装箱时,为了加强装船前的检验监督,进口商可申请相关检验机构前往装运港进行监装。进口商应对其作出相关规定:装箱时,应有进口商的协议检验机构前往监装。 到港时,经商检机构检验,若产品超标,供应商应将货物装运回去。 4.交付货物货款,以CIF价格计算,或(LME三月期价格+对应月份升贴水+ 到岸升贴水)*汇率 5.其它要求供应商应提供产品的成分和含量、以及有害元素是否超出国际标准 等相关数据。进口商应标明有害元素超标等相关条款的处理方法,并对产品的品质、重量、装运批次等作出限量规定,超出可承受范围的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对供应商因产品价格上涨而要求调价、违约不装运的问题作出相关规定。 3.付款方式 或采用信用证的付款方式,或可采用保函的付款方式。 4.保险合同 建议多使用不可抗力条款,将海盗险列入不可抗力条款。 应关注的问题: 1.质量短缺 2.品质 3. 5.供应商装箱货物的检验 供应商出口装箱,应出具SGS(卖方委托)检验报告;并将样品寄往中国权威机构CIQ(买方委托)检验,并检验两份报告是否相符。 6.海运期限

电解铜质量检验规范

电解铜质量检验规范 (ISO9001-2015) 1.0目的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解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书。本标准适用于电解精炼法或电解铜,产生电解铜,通常供重熔用。 2.0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标准中作用可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121.1-5121.23-1997 铜及铜化学分析 GB 8170-3 数值修约规定 GB/T 132.23-91 高纯电解铜化学分析方法 3.0职责 3.1OQC负责执行本规定; 3.2品管部负责监督执行并视产品实际情况制定、修改本规定。 4.0检验要求 4.1 产品分类 电解铜按化学成分分为高纯电解铜(Cu-CATH-1)和标准电解铜(Cu-CATH-2)两个牌号。 4.2 化学成分 4.2.1 高纯电解铜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标准电解铜化学成分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1高纯电解铜(Cu-CATH-1)化学成分 % 元素组杂质元素含量,不大于元素组总含量,不大于 1 Se 0.00020 0.00300 0.0005 Fe 0.00020 Bi 0.00020 2 Cr - 0.0015 Mn - Sb 0.0004 Cd - As 0.0005 P - 3 Pb 0.0005 0.0005 4 S 0.00150 0.0015 5 Sn - 0.0020 Ni - Fe 0.0010 Si - Zn - Co - 6 Ag 0.0025 0.0025 杂质元素总含量0.0065 1)需在铸样上测定 表2标准电解铜(Cu-CATH-2)化学成分 % Cu+Ag 不小于 杂质含量,不大于 As Sb Bi Fe Pb Sn Ni Zn S P 99.95 0.0015 0.0015 0.0006 0.0025 0.002 0.001 0.002 0.002 0.0025 0.001 注:供方需按批测定标准阴色铜中的铜、砷、锑、铋含量,并保证其他杂南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4.2.2 需方如对产品中氧含量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3 表面质量 4.3.1 电解铜表面应洁净,无污泥、油污等各种外来物。 4.3.2 高纯电解铜表面表面应无硫酸铜;标准电解铜表面(包括吊耳部分)的绿色附着物总面积应不大于单面面积的3%.但由于潮湿空气的作用,使电解铜表

电解铜简介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电解铜 英文名称: electrolytic copper 其他名称: 阴极铜 定义: 用电解方法使铜在阴极沉积而得到的电解精炼铜。按纯度不同分为一号铜(T1)、二号铜(T2)、三号铜(T3)、四号铜(T4)。 应用学科: 材料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金属材料(二级学科);有色金属材料(三级学科);铜及其合金(四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将粗铜(含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阴极,以硫酸(H2SO4)和硫酸铜(CuSO4)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Cu)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亦称电解铜)。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Zn和Fe)。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称为“电解铜”,质量极高,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 查看精彩图册 目录 简介 标准 化学反应 原材料 阴极铜 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蚀刻液 损耗原因 铜的性质 铜的用途 发展前景 执行原则

简介 标准 化学反应 原材料 阴极铜 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蚀刻液 损耗原因 铜的性质 铜的用途 发展前景 执行原则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将粗铜(含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阴极,以硫酸(H2SO4)和硫酸铜(CuSO4)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Cu)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亦称电解铜)。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Zn和Fe)。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称为“电解铜”,质量极高,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沉淀在电解槽底部的称为“阳极泥”,里面富含金银,是十分贵重的,取出再加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编辑本段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67—1997阴极铜 本标准是参照ASTMB115-93《阴极铜》对GB467-82《电解铜》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将原GB 467-82 中的电解铜(Cu-1)改名为标准阴极铜(Cu-CA TH-2),相当于ASTMB115中的2号阴极铜。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本标准对标准阴极铜中杂质极限含量的规定,与ASTMB115中的2号阴极铜有以下差别:标准阴极铜的铋含量较高,而铅含量较低;对锌和硫作了规定,而对硒和碲未作规定,ASTMB115与此相反,对硒和碲作了规定,而对锌和硫未作规定。 此外,还将GB/T 13585-92《高纯阴极铜》规定的高纯阴极铜(Cu-CA TH-1)纳入了本标准。GB/T 13585-92是等效采用BS 6017-1989《精炼铜》中的高纯阴极铜制定的,有关技术内容纳入本标准时未作任何修改。 本标准的范围与原标准不同,并将标准名称改为《阴极铜》。

阴极铜生产工艺技术标准(自用)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企业标准 Q/DYJ.J.04.19-2007阴极铜生产工艺技术标准 (自用2008.1) 2007-4-10-发布 2007-4-10实施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发布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企业标准 阴极铜生产工艺技术标准 Q/DYJ.J.04.19-2007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生精矿贫化炉和诺兰达炉熔炼、冰铜转炉吹炼、阳 极炉精炼及电解精炼生产阴极铜所需的原料、燃料的要求,主要设备,工 艺及操作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阴极铜的生产及技术管理。 2原燃料要求 2.1 进厂铜精矿 a)进口铜精矿:Cu>20.00% Fe >24% S>30% MgO<1% Al2O3<5% Zn<0.6% As<0.1% Sb<0.02% Bi<0.07% F<0.06% b)国内铜精矿: Cu>16.00% S>18% MgO<1% Al2O3<5% Zn<0.6% As<0.1% Sb<0.02% Bi<0.07% F<0.06% 2.1 铜精矿 a)诺兰达炉混合铜精矿:Cu>20.00% Fe >24% S>23% MgO<1% Al2O3<5% Pb<0.6% Zn<0.6% As<0.1% Sb<0.02% Bi<0.07% F<0.06% H2O 5~9% b)贫化炉混合铜精矿:Cu>16% As<0.1% F<0.06% Bi〈0.1% Sb<0.1% Cd<0.02% MgO<1% Al2O3<1.5% Pb<1% Zn<5% Q/DYJ.J.04.19-2007

Cu/S>0.75 H2O 5~9% 2.2 燃料 a)粉煤:固定碳>55% 挥发份>25% 灰份<15% 水份<1~2% 发热值>2.7×104 kJ/kg 粒度-200目>80% b)重油:发热值>3.5×104 kJ/kg 含水<5% 含硫<1.0% 粘度<8×10-3m2/s(25℃) c)石油焦:发热值>3.5×104 kJ/kg 粒度<100mm d)天然气: CH4>97%(体积比) 2.3 熔剂 石英石:SiO2>70% CaO<3% Fe<4% As<0.1% F<0.03% H2O<7% 粒度:诺兰达炉、反射炉<15mm;入转炉8-25mm 2.4 水 a)生活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161号)。 b)生产水:符合GB50050-95水质控制标准。 2.5 硫酸:工业纯,符合GB534规定,其中H2SO4≥98% 2.6 盐酸:工业纯,符合GB320规定,其中HCl≥31% 2.7 明胶:工业纯,其中H2O≤16%,粒度≥6mm 2.8 硫脲:工业纯,符合GB17013-88的规定,其中硫脲含量≥98% 3 产品质量标准 3.1 粗铜:符合国标YS/T70-1993 3.2 阴极铜:符合国标GBT/467-1997 (T2、T3为纯铜) 4 工艺流程 4.1 流程简介 Q/DYJ.J.04.19-2007

国家标准《高纯铜》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高纯铜》编制说明书 2009年05月

国标《高纯铜》标准编制说明书 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 本标准制定任务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色协综字[2008]24号文件《关于下达200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项目序号为20079070-T-610,由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计划于2009年12月完成。 二、编制原则 满足市场需求,规范市场行为,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 三、编制情况 接受标准制定任务后,标准起草人查阅了大量技术资料和信息资料,并召集有关专家进行讨论,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试验实际情况,在原国家标准GB/T 467-1997《阴极铜》的基础上,根据高纯铜冶金技术和产品分级的技术特点,结合市场需求,确定了本标准中高纯铜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等技术指标; 2009年4月提出标准草案,并向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根据讨论意见进一步完善标准文本,于5月底提出《标准预审稿》。 四、开展项目的背景情况 高纯金属主要用于电子化工材料和特殊合金材料,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等电子、电器制品市场的迅速扩展,高纯金属的市场需要量不断增长。高纯铜作为一种新兴材料日益被重视,除用于制备高纯分析标准试料、电子工业各种连接线、电子封装用键合线、

高品质音频线及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溅射靶材及离子镀膜等高技术领域外,高纯铜还是原子能、火箭、导弹、航空、宇宙航行以及冶金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宝贵材料。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作为战略物资的需要,高纯金属对于纯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纯、超高纯金属的制备及应用在现代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属于新型的不断增长的领域。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有色金属铜光谱标准样品已不能较好的反映客户对产品质量检测的要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纯金属市场的强烈需求,产品品质差异大;另一方面,高纯金属企业之间竞争行为不规范,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由于这种状况,有必要对高纯金属的产品要求予以界定,对高纯金属的发展方向提出指导性准则,以规范市场行为,促进高纯金属生产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为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五、项目组成员及其主要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有:闫忠强,艾琳,白延利。具体工作如下: ——闫忠强为该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组人员具体分工,确定标准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技术人员对国内高纯铜的市场需求及生产状况、产品质量状况进行调研,组织人员进行高纯铜标准的编写工作,并参与标准的验证工作。 ——白延利为该项目主管,对整个项目全面管理及组织实施,协调内外部工作,审查标准文本内容及格式,组织标准审定,对技术性内容审核把关,并对送审稿进行审核把关工作。

提高艾萨阴极铜洗涤质量的生产实践

设备及自动化 提高艾萨阴极铜洗涤质量的生产实践 李鸿程,代开健,姜 静,平连聪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铜业分公司,云南昆明 650102) [摘 要] 分析了艾萨阴极铜洗涤的难点以及影响洗涤质量的各种因素,介绍了通过改造洗涤系统二提高洗涤水水温及水压二加强操作管理等改善阴极铜洗涤质量的生产实践三[关键词] 阴极铜;洗涤质量;艾萨电解 [中图分类号] TF811;TF803.2+7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2??6103(2018)05??0049??03 [作者简介]李鸿程(1987 ),男,云南建水人,硕士,机械主管工 程师,从事铜电解设备设计及管理工作三[收稿日期]2017??10??09 阴极铜质量是铜电解精炼企业的生命,包括化学品质二物理性能二表面质量等多个方面,不但要求化学组成二成分含量以及物理规格二性能符合规定,表面结粒情况满足要求,而且表面应洁净,无污泥二油污二电解残渣等外来杂物,否则会影响阴极铜制品的性能三也就是说除了铜电解过程会影响到阴极铜质量之外,阴极铜出槽后表面洗涤情况也直接影响阴极铜的质量三在艾萨永久阴极电解生产中,因洗涤不充分等因素导致阴极铜剥离后表面机械附着硫酸铜结晶二阳极泥等电解残渣较多,底部存在明显的钙二镁二硫酸铜等蓝白色沉积物,不能满足质量要求, 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三1 艾萨阴极铜洗涤系统及工艺 艾萨铜电解是一种永久不锈钢阴极电解,其产 品阴极铜需在剥离之前附着在不锈钢板两侧一起进行洗涤三阴极铜洗涤通过阴极剥片机组洗涤系统完成,系统采用加压泵加压二蒸汽加热洗涤水喷淋冲洗阴极的洗涤方式,喷头布置在洗涤室顶部,洗涤系统 如图1所示三 系统共分为一次二二次二三次洗涤,其中一次二二次为循环洗涤,三次为漂洗三一次二 二次洗涤分别配 1.洗涤室; 2.阴极; 3.一次洗涤; 4.二次洗涤; 5.三次洗涤; 6.循环水箱; 7.循环水泵 图1摇洗涤系统 有水箱,洗涤水不断循环使用,定期更换,一般为每天更换一次三三次洗涤(漂洗)采用不断补充的干净蒸汽冷凝水,喷淋阴极后的水流入二次洗涤水箱,二次水箱的水再溢流到一次水箱,再由一次水箱排出三 2 艾萨阴极铜洗涤难点 阴极板结构复杂,夹边条二镀铜层等区域电解液 残留物不易洗涤三其次,不锈钢阴极板底部有V 型槽,阴极铜在极板上结晶后底部呈 W”型,铜板上部的电解液顺流而下逐渐冷却在底部凹槽内析出硫酸盐结晶,但洗涤喷头不能直喷底部凹槽区域三另 四94四 2018年10月第5期 李鸿程等:提高艾萨阴极铜洗涤质量的生产实践===============================================

电解铜

电解铜 百科名片 成品铜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铜材生产国、消费国、进口国,也是重要的出口国,铜材总产量己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中国铜加工业所面临的新形势是:世界金融危机对铜加工的不利影响并未消除,出口形势并不乐观,节能减排和企业升级任务艰巨。中国铜加工的发展战略是宏观上全行业做大做强,微观上把企业做精做专,建设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一流、技术指标先进的创新型铜加工业。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动力源(60040 5)泉,为实现行业升级的宏伟目标必须进行科学的企业整合,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建立节能、环保、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是提升行业水平的重要措施。 目录[隐藏] 电解铜-前言 电解铜-标准 电解铜-化学反应 电解铜-原材料 电解铜-阴极铜 电解铜-阴极铜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电解铜-损耗原因 电解铜-铜的性质 电解铜-前言 电解铜-标准 电解铜-化学反应 电解铜-原材料 电解铜-阴极铜 电解铜-阴极铜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电解铜-损耗原因 电解铜-铜的性质 ?电解铜-铜的用途 ?电解铜-发展前景 ?电解铜-执行原则 [编辑本段]

电解铜-前言 铜的电解提纯:将粗铜(含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阴极,以硫酸(H2SO4)和硫酸铜(CuSO4)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Cu)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亦称电解铜)。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Zn和Fe)。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称为“电解铜”,质量极高,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沉淀在电解槽底部的称为“阳极泥”,里面富含金银,是十分贵重的,取出再加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编辑本段] 电解铜-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67—1997阴极铜 本标准是参照ASTMB115-93《阴极铜》对GB467-82《电解铜》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将原GB 467-82 中的电解铜(Cu-1)改名为标准阴极铜(Cu-CATH-2),相当于ASTMB115中的2号阴极铜。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本标准对标准阴极铜中杂质极限含量的规定,与ASTMB115中的2号阴极铜有以下差别:标准阴极铜的铋含量较高,而铅含量较低;对锌和硫作了规定,而对硒和碲未作规定,ASTMB115与此相反,对硒和碲作了规定,而对锌和硫未作规定。 此外,还将GB/T 13585-92《高纯阴极铜》规定的高纯阴极铜(Cu-CATH-1)纳入了本标准。GB/T 13585-92是等效采用BS 6017-1989《精炼铜》中的高纯阴极铜制定的,有关技术内容纳入本标准时未作任何修改。 本标准的范围与原标准不同,并将标准名称改为《阴极铜》。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GB 467-82和GB/T 13585-92,同时GB 466-82标准作废。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冶炼厂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冶炼厂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划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云华、范顺科、芦如琼、尧川。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阴极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电解精炼法或电解铜,产生阴极铜,通常供重熔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标准中作用可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121.1-5121.23-1997 铜及铜化学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