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2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浙美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浙美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和特色,初步掌握衣饰上的色彩、图案等特点,能对民族服饰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述。
2、感受民族服饰在造型、色彩、工艺、功能等方面的特点。
3、培养学生对民族服饰中使用的传统工艺的热爱和对各民族多元文化的认同。
引导学生思考民族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取舍之利弊。
教学重点:感知民族服饰因其材质、色彩、款式、制作工艺、装饰等方面不同而呈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
教学难点:欣赏、评述民族服饰独特的美。
教学过程:一、引课:1、导语:“打开一扇窗户,探索精彩世界”。
今天老师要为同学们打开怎样一扇窗户呢?请看视频——点击超链接“打开一扇窗户……”2、播放视频《幸福大家庭》截选。
3、看了这段视频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二、新课展开:1、教师板书:绚烂的民族服饰2、学生展示:教师:有三位学生对三个民族的民族服饰很感兴趣,他们很想把这些介绍给大家,欢迎他们上台为大家介绍。
学生依次上台介绍,教师根据学生介绍播放相应的幻灯。
3、小结民族服饰的定义。
4、教师:老师也想介绍一个民族给大家——苗族。
(幻灯图片)介绍苗族,说说苗族服饰特点。
点出——穿在身上的历史。
5、展示苗族服饰的布料上的图案。
6、通过观察得出“动物纹样”。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动物纹样特点。
通过观察得出“植物纹样”。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植物纹样特点。
通过观察得出“几何纹样”。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几何纹样特点。
7、通过图片观察,学生交流,师生共同得出“苗族的服饰纹样的特点”。
8、苗族服饰布料和制作工艺:(1)、介绍布料。
(2)、介绍蜡染工艺过程。
教师小结:我国主要三种印花技术。
9、师生交流得出苗族银饰的三大特点。
10、介绍畲族的服饰特点:(1)“花带”;(2)“凤冠”;(3)绑腿、草鞋、木屐。
课后延伸:根据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线索去欣赏其他民族服饰。
三、思考与练习:1、教师:民族服饰如何传承与演变?2、图片介绍民族服饰的现状。
浙美版美术 八年级下册 第5课绚烂的民族服饰
5.绚烂的民族服饰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了解汉族服饰的历史、基本特征,初步掌握汉族服饰组成结构、基本形制。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汉族服饰观察、阅读、交流等方法,培养的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表达等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对失落的汉服文化的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对本民族的热爱和传承。
二.学情分析汉族在中国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没有汉服的那段时间只有三百余年,余下的数千年,汉服一直都是中国的主流服饰,在那个教育不普及的古代世界,它就是中国人的第二张皮肤,中国形象的代表。
由于汉族服饰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其它民族的服饰发生了融合,传统的汉族服饰已经基本消失,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孩子认识起来比较陌生,但是非常感兴趣三.重点难点重点:感知汉服的文化,掌握汉服的形式、种类及民族特色。
难点:欣赏、评述汉族服饰独特的美。
四.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概念“篇一、导入:“概念”篇1、世界各国的婚礼礼服赏析,提出疑问中国有没有民族服饰。
2、欣赏多组图片(中山装、旗袍、唐装),指出哪些是汉服,并总结汉服下定义。
定义: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
从黄帝起,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延续五千年之久。
并影响了周边民族和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板书: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
3、文化内涵:大家知道,现在在国家的一些重大的庆典和礼仪性的场合,为了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会让礼仪小姐穿上旗袍。
但是你们可否知道,旗袍并非汉族人的真正的民族服饰,而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满族的民族服饰。
而真正的最正宗的汉人服饰,却在明末清初满清入关时被迫灭亡,只有和尚服和道士服还保留着汉服的体系。
中国共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被称为“中华民族”,而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烂。
汉族在汉代以前被称为“华夏民族”。
《左传》中对“华夏”两字的解释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5.绚烂的民族服饰-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5.绚烂的民族服饰-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的各民族服饰的特点和鲜明的适用场景。
2.进一步认识各种民族服饰对民族文化的贡献和意义。
3.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4.锻炼学生观察力、感受力、学习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浙江省的各个民族的服饰以及这些服饰所展露的不同文化特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把民族服饰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好民族服饰的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对于民族文化的审美和理解。
教学方法1.通过讲解、展示、实物鉴赏等方式,让学习者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各种民族服饰的特点。
2.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和感受,激发学习者对于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文并茂的介绍方式,介绍浙江省各个民族所穿的服饰以及这些服饰的特点。
引导学习者了解浙江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引发学生对于民族服饰和文化特点的关注和探究。
2.讲解分析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进行讲解,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评述这些服饰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绸缎衣”为例,深入分析这件服饰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3.实物鉴赏学习者实地观察并鉴赏各类民族服饰,亲身感受其风格、特征和文化内涵。
例如,让学生穿上各个民族的服饰,亲身体验不同的服饰所表达出的文化差异和温馨。
4.创意表达学习者通过观察民族服饰、感受其特征,挖掘和思考服饰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并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创造和表达出自己的民族文化主题作品,以此体现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拓展延伸1.带领学习者深入社区、村落甚至内地探访和研究当地的民族文化,丰富学习者对民族文化的深度认识。
2.对学习者进行多媒体教育,通过影视、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度地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化。
总结通过学习浙江省的各个民族的服饰,让学生接触和感受到浙江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成为一个更加开放、自信和有文化底蕴的人。
浙美版初中美术 《绚烂的民族服饰》课件2
满族
畲族
洛巴族
满族
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是 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 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 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 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 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 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 2000年统计的 满族人口数为1,068万。
穿用羊毛织成的黑色套头坎肩, 长及腹部。背上披一块野牛皮, 用皮条系在肩膀上。内着藏式 氇氆长袍。帽子后面还要缀一
块方形熊皮。
腰带
珞巴族男女都喜爱系 一条考究的腰带,有藤编 的,也有皮革制作的,也 有用羊毛编织的,并织有 各种彩色图案。腰带除用 来扎系衣裙外,还用来悬
挂小刀、火镰和其它铜、
贝制作的饰物。
女式旗鞋
满族的女式旗鞋,称为“寸子鞋”,亦称“马蹄底鞋”。 鞋底中间即脚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头,用细白布包上,木 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因鞋底平面呈 马蹄形,所以得名;还有一种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状,称为
“花盆底鞋”;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旗鞋以平木为底,
称为平底绣花鞋,亦称“网云子鞋”。满族的女鞋,表面都 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袜底也纳有花纹。
景宁畲族源于唐永泰二年(7子服饰
过去畲族男子的服装式样有两种,一种是平常
穿的大襟无领青色麻布短衫;另一种是结婚或祭祖 时穿的礼服,红顶黑缎官帽,青色或红色长衫。
畲族妇女服饰以象征万事如意的“凤凰装”最具特
色,即在服饰和围裙上刺绣着各种彩色花纹,镶金丝银
线;高高盘起的头髻扎着红头绳;全身佩挂叮叮作响的 银器。畲族最喜欢蓝色和绿色,红、黄、黑也颇受欢迎。
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绚烂的民族服饰》评课稿
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绚烂的民族服饰》评课稿一、引言《绚烂的民族服饰》是浙人美术下册八年级的教材内容,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评课,从教材的编写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和评价。
二、教材编写设计分析1.教材的整体目标和定位《绚烂的民族服饰》作为八年级美术下册的教材,旨在通过学习民族服饰的构成要素、特点、装饰与绘画技法等,培养学生对民族服饰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2.内容设置和组织结构教材以中国民族服饰为主线,从大致的分类入手,分别介绍了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几个常见民族的服饰,同时还包括了一些著名民族节日的服饰特点。
每一部分通过文字、插画和绘画作品相结合,呈现给学生一个全面、立体的了解。
3.文字解说和插图设计教材文字解说简练明了,易于学生理解,同时配以精美的插图,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民族服饰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
插图设计风格鲜明,色彩明快,符合学生审美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绘画作品教材通过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实际创作的示范与参考。
绘画作品内容丰富多样,题材与教材紧密相关,能够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各民族的服饰在形式、颜色、图案、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具备观察、分析、欣赏和创作民族服饰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绘画,并表现出一定的审美情趣。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对民族服饰的学习,培养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信和自豪感,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理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内容分析1.民族服饰的构成要素教材对民族服饰的构成要素进行了介绍,包括服装、头饰、鞋袜、饰品等,通过文字和图片的配合,使学生对这些要素有了一定的认识。
2.民族服饰的特点教材详细描述了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如汉族的唐装、宋装,蒙古族的长袍、高筒靴等。
中学美术《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设计
中学美术《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设计教案设计:绚烂的民族服饰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及其特点;2.学习绘画技巧,能够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服饰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绘画工具、色彩纸等;2.学生准备:素描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0分钟)1.利用课件和多媒体设备呈现各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组织学生讨论不同服饰的特点和区别。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绚烂的民族服饰,并解释掌握民族服饰技法对于创作有重要意义。
步骤二:示范(20分钟)1.选择一个民族服饰,向学生展示绘画过程。
首先,用铅笔画出服饰的轮廓和大致形状;然后,用色彩填充服饰的部分,强调服饰的亮点和纹饰;最后,用线条勾勒细节,增强服饰的立体感。
2.演示示范过程中,解释和演示各个步骤的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步骤三:练习(30分钟)1.学生按照示范进行绘画练习。
先选择一个民族服饰,用铅笔画出轮廓和形状,然后用色彩填充服饰的部分,并用线条做出细节的表现。
2.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和线条的运用。
步骤四:创作(30分钟)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服饰进行创作,可以参考示范和练习过程中的技巧。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在服饰上加入一些个性化的元素,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向同学解释自己的创意和思路。
2.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改进。
四、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和创作,可以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表现民族服饰;。
浙美版初中美术《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2
《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
教材分析: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的服饰从材质、色彩、款式、制作工艺、装饰等诸多方面来看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域特征。
本课主要是欣赏课本中各民族的服饰,了解各个民族服饰的个性特点,感受我国民族服饰的美,了解我国民族服饰的绚烂文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
2、能够辨别南北民族服饰。
3、了解民族饰品,根据服饰判断属于哪个民族。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每个民族的服饰和装饰,了解他们的文化内涵。
难点:根据服饰判断属于哪个民族。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1)让同学们欣赏各个民族的服饰,让他们说说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
(2)让同学们回答喜欢的理由,并揭示课题:《绚烂的民族服饰》。
2、新课讲解。
(1)给同学们展示课件,展示各具特色的服装。
(2)让同学们看课件,看看认识这些民族服饰是哪个民族的吗?
3、展示物品。
(1)展示民族特产和饰物。
(2)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各地民族的图腾、舞蹈及习俗。
4、小结。
(1)让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个代表上台介绍每个民族服饰的特点。
(2)建议:这些民族服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否有联系?
5、拓展。
(1)说说民族服饰上的纹样有什么特点?
(2)通过活动更好地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感受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八年级美术下册《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各民族服饰,激发他们对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兴趣。
2.知识传授,互动学习:采用讲解、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强调色彩、图案、面料及配饰等方面的知识点。
3.实践活动,培养能力:设计制作民族服饰模型或设计稿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入掌握民族服饰的特点,提高绘画、剪纸、粘贴等技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民族服饰的特点。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发现民族服饰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民族服饰模型或设计稿,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和合作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民族服饰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特点、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
2.各小组进行分享,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可提出疑问或补充,共同探讨、交流。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服饰的艺术价值。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c.鼓励学生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采用以下策略:
a.讲解民族服饰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服饰的文化内涵。
b.开展民族服饰文化主题活动,如举办民族服饰设计大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c.引导学生关注民族服饰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八年级美术下册《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教学设计
浙江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1
309教育网
《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了解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搜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2、智育目标:能够通过民族服饰找出所属民族。
3、素质发展目标:了解民族特有的物品,与同学们交流,并可动手制作相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民族服装和少数民族装饰的特点。
难点:能够通过民族服饰找出所属民族。
教学设计:
1、激趣。
(1)让同学们欣赏绚烂多彩的民族服饰。
(2)让大家想一想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小燕子和紫薇的服饰,揭示本课主题:《绚烂的民族服饰》。
2、查阅课本。
(1)仔细观察满族、傣族等民族的服饰。
(2)了解这些民族的地区分布、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
(3)观察南北几个民族服饰。
(如,北方: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南方:苗族、壮族、白族等。
)
3、分析。
(1)分析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分析造成不同民族服饰风格的原因。
(2)组织同学讨论,对民族服饰特点进行交流。
4、总结。
(1)民族服饰多种多样,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
(2)组织同学对各民族服饰进行评价,并分组制作相册。
5、拓展。
(1)课外收集你喜欢的民族服饰的资料,对民族服饰特点有更深的了解。
(2)认真观察服饰中的纹样,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
309教育资源库。
5.绚烂的民族服饰-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5.绚烂的民族服饰-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学习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绚烂的民族服饰,并以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为教材,探讨中国民族服饰的风格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族服饰的特点和风格;2.了解民族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发展;3.从民族服饰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韵味;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1.中国民族服饰的特点和风格;2.民族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发展。
四、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民族服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先为学生展示一组中国古代和现代民族服饰的照片,展示不同朝代和民族的服饰特点,让学生感受中国民族服饰的绚烂和多样性。
导入一定要注意让学生有兴趣,积极投入学习。
2.讲解1.中国民族服饰的特点和风格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因此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民族服饰。
但不管是哪种服饰,都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色彩丰富,重视花纹和装饰,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二是注重裁剪和流线型设计,让服饰更加舒适和美观;三是民族服饰能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增强了它们的文化特色。
2.民族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发展中国历史悠久,服饰的变化也非常明显。
从唐朝的马褂到清朝的旗袍,服饰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服饰的风格和样式也会随时代的变迁而产生变化。
同时,民族服饰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如穿越丝绸之路来的袍服等。
3.实践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款属于自己的民族服饰。
要求学生画出服饰形状,并标明材质、颜色、花纹及装饰,以此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选出部分较优秀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4.总结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比赛。
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民族服饰进行表演,并评选出最佳服装设计及最佳服装表演。
在游戏中,让学生总结和巩固所学知识,以提高他们对民族服饰的审美和欣赏水平。
(完整版)中学美术《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设计
中学美术《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我国民族服饰的美,知道不同地区服饰在材质、色彩上的不同特点及其图案所代表的寓意,了解不同服饰与地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同民族服饰材质、色彩、图案方面的分析、描述、讨论感受民族服饰的美并了解不同地区民族服饰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民族的文化,提高对民族艺术的兴趣,懂得各族人民之间应当互相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不同民族服饰的特点。
难点:了解吉祥图案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并展示少数民族的服饰,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民族?知道这些服饰是哪个民族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揭示课题《绚丽的民族服饰》。
分组赏析,了解服饰.展示一系列的不同民族的服饰,并提出问题:这些民族服饰与平常的服饰有哪些不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款式多样、材质多样、色彩鲜艳明亮。
2.继续多媒体展示民族服饰,并思考:这些民族服饰都有哪几部分?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民族服饰的穿戴包括帽子、腰带、鞋、袍子、裙子等。
3.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小组讨论:这些民族服饰的式样和装饰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蒙古族服饰,四季都穿长袍,腰带防风抗寒,男子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夏天更淡一些,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
苗族服饰,传统的苗族男装大襟短衣,襟向右开,颜色多为蓝、黑色,而苗族女子的服饰就显得精美了。
苗族妇女的腊染技艺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种精美图案和花鸟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妇女的头饰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4.追问:这些服饰与各民族的地域文化有什么联系?民族服饰不管在帽子还是鞋子等都和地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交流探讨,分析内涵小组讨论:苗族服饰中不同的龙纹为什么将蚕、牛、蜈蚣与龙结合?有什么寓意?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能够更好的体现龙的姿态,表现龙的雄伟,龙的形象表示吉祥,认为龙是赐福人类的神物。
绚烂的民族服饰 教案
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教案标题: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目标:1. 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并能识别其特点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来自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并鼓励他们观察和描述这些服饰的特点。
主体活动: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进行深入研究。
3. 研究任务:每个小组成员负责研究该民族的服饰特点、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并记录下来。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研究的民族服饰,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察。
5. 全班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民族服饰的共同点和差异,以及服饰背后的文化意义。
拓展活动:6. 制作服饰海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设计一张关于某个民族服饰的海报,包括该服饰的图片、特点、文化背景等。
7. 服饰秀活动:学生穿着自己设计的服饰海报中所描述的服饰,进行一次小型的服饰秀,展示自己的成果。
评估方式:8.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9. 评估学生的服饰海报设计是否准确地反映了所研究的民族服饰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10. 评估学生在服饰秀中的表现和对自己设计的服饰的描述。
拓展资源:-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 互联网资源,如网站、视频等,用于学生研究和了解不同民族服饰的更多信息。
教案总结: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通过观察、研究和表达,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学生将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最后,通过制作服饰海报和参与服饰秀活动,学生将展示他们的成果,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及教学反思
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背景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绚烂的民族服饰》是一门充满趣味和挑战的课程。
在这门课中,学生们将学习到多样化、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并且在学习的同时,还会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艺术素养。
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该课程的教案及教学反思,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工作。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多样性与绚丽多彩;2.了解民族服饰的设计理念、技法及细节表现特点;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4.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课程导入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式讲解方式,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服饰文化的多样性与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各地不同民族服饰的样式和特点,并告诉学生这些服饰设计背后的文化含义和价值。
第二节课:民族服饰的设计理念及技法本节课重点介绍了民族服饰的设计理念及技法。
教师可以通过课本内容讲解,结合实物展示、视频演示、材料介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款式、材质的民族服饰设计要点和技法,培养学生对细节表现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第三节课:绘制自己的民族服饰本节课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进行民族服饰的创作和绘制。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和示范来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创造力,创作出自己的民族服饰,体验绘画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四节课:展示和评价本节课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展示,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分享。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创作优点和不足,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并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教学反思针对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时间。
本课程需要充足的时间备课和上课,要求教师提前准备和安排足够的时间,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本课程涉及到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包括幻灯片、视频、实物展示、个人创作等等。
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5绚烂的民族服饰 教案设计
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绚烂的民族服饰》教学设计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和种类,初步掌握衣饰上的色彩、图案等蕴含着民族发展历史和传统故事,能对民族服饰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述。
二、过程与方法:感受民族服饰在造型、色彩、工艺、功能等方面的特点,探究民族服饰的艺术性、生活性、社会性,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服饰中使用的传统工艺的热爱和对各民族多元文化的认同。
引导学生思考民族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取舍之利弊。
学情分析:学生农民工孩子较多,来自各地,对民族服饰了解不一。
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由浅入深进行欣赏与评述。
重点难点:重点:感知民族服饰因其材质、色彩、款式、制作工艺、装饰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
难点:欣赏、评述民族服饰独特的美。
教学活动:1、导入:引出课题:绚烂的民族服饰1教育网【讲授】绚烂的民族服饰2、提问:(1)中国有多少个民族?你能说出几个?怎么区别?(2)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民族服饰?3展开:“赏析”篇(部分民族服饰:苗族、藏族、畲族、汉族)。
看特点:有什么(材质、色彩)。
?找奇点:为什么(造型、穿着习惯)。
猜亮点:做什么(功能、习性)。
(1)苗族服饰:岁月之影——穿在身上的历史。
①历史起源: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分支多。
②地域: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主要在中国西南、中南山区。
分为:白苗、青苗、花苗、汉苗等。
③图腾:流传故事、生活中的物象,本民族文化,融进服饰。
誉为“无字天书”。
④艺术特点:苗银、苗绣、蜡染。
繁复华丽、精美。
⑤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
苗银、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是我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
(2)藏族服饰:天人之谐——掖在腰间的温暖。
历史起源:起源四、五千年前。
地域: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形成不同藏族服饰。
八年级下册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
八年级下册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课题:八年级下册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目标:1.使学生对各民族的传统服饰有初步了解,并鼓励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通过了解民族服饰的制作和样式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主要民族服饰。
2.比较中国各民族服饰的特点。
3.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服饰的文化含义和象征意义。
2.比较中国各民族服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民族服饰照片,向学生介绍各民族服饰的多样性。
提问学生对这些服饰的了解和了解他们对这些服饰的看法。
Step 2: 学习中国各民族服饰(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一种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包括制作工艺、材料和样式特点。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研究结果,并展示一些样品或图片。
Step3: 比较各民族服饰(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将比较各民族服饰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记录下他们发现的主要特点。
然后,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与全班一起给出一个总结。
Step 4: 制作一件民族服饰(2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他们最喜欢的民族服饰,并尝试制作一件类似的服饰。
学生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鼓励他们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体会到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和手工艺之美。
Step 5: 展示和评价(1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民族服饰,并向全班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使用材料的原因。
全班将为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Step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在课堂结束时,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总结他们在本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他们表达对不同文化服饰的新认识和感悟。
此教案旨在通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民族服饰的了解和比较,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同时发展他们的观察、比较、创造和动手能力。
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
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绚烂的民族服饰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并能够辨认其特征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3. 提升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
2. 探索民族服饰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3. 制作简单的民族服饰模型。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
2. 纸张、颜色笔、剪刀等制作民族服饰模型所需的材料。
3. 课堂展示区域,用于展示学生制作的民族服饰模型。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激发学生对民族服饰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民族的服饰会有差异?服饰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主体活动: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进行研究。
4. 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收集关于选定民族服饰的资料,包括其历史、特点、用途等。
5.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所收集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归纳出该民族服饰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6.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其研究成果,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
制作民族服饰模型:7. 学生根据所选民族服饰的特点,使用纸张、颜色笔、剪刀等材料,制作简单的民族服饰模型。
8. 学生将制作完成的模型放置在课堂展示区域,与其他同学分享并欣赏。
总结活动:9.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不同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文化背景。
10.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的形式,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体会。
拓展活动:1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示给全班。
12. 学生可以邀请家长或其他亲友,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民族服饰和文化。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制作的民族服饰模型的质量和创意。
3. 学生的总结性写作或口头表达。
教学延伸:1. 将学生制作的民族服饰模型与其他班级或学校展示,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和交流机会。
《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表格式
多媒体教室(含有电脑、白板、投影仪、便携式展示台)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中国传统服饰纹样素材、各式汉服纸样板、彩色中国风纸胶
学生:彩色油漆笔
学习活动设置
活动过程
阶段目标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导入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欣赏由班级同学带来的一场汉服走秀表演
通过自己同学的汉服走秀表演来进入课题,激发学生对于汉服的兴趣。
从服饰纹样的色彩与造型上去对比苗服与汉服,从而了解到汉服的淡雅美与细致美。
通过与其他民族的服饰对比,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汉服之美体现于何处?
从服饰纹样的表现上去对比苗服与汉服,从而了解到汉服的含蓄美。
从礼服的装饰表现山对比苗服与汉服,从而了解到汉服的文雅美
活动四
欣赏学习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并观看老课程的导入中,我让选择让班级的志愿者组成汉服表演团,让学生穿上各个时期的主流汉服,并进行走秀表演,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汉服的美,体会到祖辈对于服饰礼仪重视,以及服饰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内涵,还有穿上汉服后应体现出的仪态。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汉服不但很美,还能让穿着者在气质上得到提升,激发学生学习汉服的热情与积极性。
提问,
并揭题
获知课题,初步了解汉服。
解答问题:今天走秀的的同学穿的是什么服饰?接问:汉服是汉朝的古代服装吗?
揭示课题:绚烂的民族服饰——华夏衣冠
活动二
进入教学
进入教学,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了解汉服的定义,以及认识汉服与礼仪的关系。
观察图片:现代汉族全家福合影
解答问题:图中的汉族服饰十分符合你心中对汉服的定义?
学习如何设计汉服纹样。
欣赏同龄人作品,并同老师一起进行评价。
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
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能分辨部分少数民族的服饰。
2、了解南北少数民族服饰的差异,知道是由于环境、气候不同所致教学重点:了解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能分辨部分少数民族服饰。
教学难点:能分辨部分少数民族服饰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欣赏音乐,在音乐中感悟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家亲。
2、欣赏视频,感受服饰的绚丽多彩。
3、同学们看完表演后你有什么感想?畅所欲言
4、导课:你想对它有更多的了解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看书读文了解服饰不同的原因以及民族服饰在生活中的意义
2、出示图片体会南北方的气候。
板书(北方:冷南方:热)
3、区分南北民族服饰特点
4、教师介绍学生欣赏
5、学生观察总结服饰特点
6、再读文体会加深印象
三、活动环节
1、出示并欣赏邮票
2、点邮票识别民族
四、故事环节:
1、提问:你知道汉族服饰的特点吗?
2、学生读故事
五、重点释疑
1、欣赏其它民族的服饰。
2、小组讨论南北方服饰的特点:板书(南方:轻盈北方:厚重)。
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5.绚烂的民族服饰章服之华---汉服》教学设计
章服之华---汉服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华夏汉民族服饰--汉服的基本形制和基本特点。
2:通过多媒体图片,现场分析和服装展示活动等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汉服在各朝代中的主要形制特点,体会服饰之美;理解服饰与文化的关系,服饰与时代环境的关系。
3:体会汉服所承载的中国文化思想及汉服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汉服的基本形制和基本特点。
难点:从汉服中体会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汉服”二字,直接引出课题。
2.汉服的概念:(课前请学生收集查找资料)(1)提问:请问什么是汉服?它起源于何时?消亡于何时?请你结合历史知识说说汉服为何会消亡?(2)提问:它和我们日常所听到的“古装”‘、“唐装”、“旗袍”、“民族风”一样吗?3.汉服的基本形制和特点:提问:你知道汉服的基本形制和主要特点吗?(课前请学生收集查找资料)基本形制:深衣制和襦裙制。
基本特点:交领右衽、褒衣博带、系带隐扣。
仔细介绍和演示汉服的基本特点,并讲解这些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体现。
4.介绍中国各个主要时期的汉服:(1)提问:请举例说说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和明朝等几个时代的主要汉服款式。
并结合历史知识说说服装与时代的关系。
(课前请学生收集查找资料)(2)猜猜看:让学生参照历史,参照各时期服饰特点,猜图片上的服饰属于哪个朝代。
进一步体会服饰与文化的关系,服饰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关系。
秦汉时期:古朴大气,端庄典雅。
魏晋时期:优雅,洒脱,飘逸。
隋唐时期:千姿百态,万紫千红。
两宋时期:修身,自然,文雅。
明朝时期:上短下长,立领,纽扣。
5.汉服对世界的影响:提问:请你举例说说我们的汉服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日本---和服、韩国朝鲜---韩服、越南---奥黛6.你知道现在汉服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吗?“汉服复兴运动”7.请你谈谈对汉服以及汉服复兴运动的看法。
学生各抒己见,说说对汉服复兴运动的看法,加深对汉服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9教育网
《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
教材分析: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的服饰从材质、色彩、款式、制作工艺、装饰等诸多方面来看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域特征。
本课主要是欣赏课本中各民族的服饰,了解各个民族服饰的个性特点,感受我国民族服饰的美,了解我国民族服饰的绚烂文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
2、能够辨别南北民族服饰。
3、了解民族饰品,根据服饰判断属于哪个民族。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每个民族的服饰和装饰,了解他们的文化内涵。
难点:根据服饰判断属于哪个民族。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1)让同学们欣赏各个民族的服饰,让他们说说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
(2)让同学们回答喜欢的理由,并揭示课题:《绚烂的民族服饰》。
2、新课讲解。
(1)给同学们展示课件,展示各具特色的服装。
(2)让同学们看课件,看看认识这些民族服饰是哪个民族的吗?
3、展示物品。
(1)展示民族特产和饰物。
(2)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各地民族的图腾、舞蹈及习俗。
4、小结。
(1)让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个代表上台介绍每个民族服饰的特点。
(2)建议:这些民族服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否有联系?
5、拓展。
(1)说说民族服饰上的纹样有什么特点?
(2)通过活动更好地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感受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309教育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