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论文

合集下载

有关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2)

有关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2)

有关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2)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篇3浅谈国际贸易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影响国民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政府范围内的各种社会流通部门、生产部门和其他相关的经济部门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地区之间或者是不同地区之间的劳务和商品的交换活动,是将劳务和商品进行国际转移。

根据国民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观点,国际贸易可以给每个国家带来技术、资金,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支柱对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意义,也为本国的剩余商品找到国际市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里带来更多的机遇。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这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同时影响着国际贸易,各个国家参与到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国民经济与国际贸易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国际贸易下的经济特点(一)国际间经济联系更紧密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个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所造成的必然趋势,也是国际贸易经济积累的结果。

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这为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带来了机会,各种技术资源和技术手段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日益集中,加强了互相之间的联系。

国际贸易市场的开放大大提高了各项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促进了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区域的一体化合作区域一体化是指以加强国际的经济竞争和对外合作为目的,由相关的国际领导人引导来缔结国际性的条约,将不同区域内的各个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进行统一,通过加强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和经济合作来消除区域内每个成员国家之间的经济障碍和贸易障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区域一体化为有经济合作意向的成员国家之间建立了可实现贸易、经济共同发展的有利平台,实现了区域之内的各个国家经济的互惠互利,也合理地配置和优化了相关的经济资源。

(三)贸易的自动化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经济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关于国际贸易论文

关于国际贸易论文

关于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之间所从事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国际贸易论文篇1物流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研究摘要:本文基于我国1981-2009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加权物流总里程、货物周转量、进出口总额分别对应衡量物流供给、物流需求、国际贸易,通过VECM来探求国际贸易、物流供给、物流需求三者的短期行为、长期均衡以及短期向长期均衡的动态调整机制。

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应该持续提升物流水平,为其他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提供良好平台,虽然作用有限但不可或缺。

关键词:物流供给物流需求国际贸易实证分析引言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发展也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如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1年3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联合发布了《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商贸物流发展,提高商贸物流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商贸服务业竞争力。

现代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物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其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因此,有必要来定量研究物流(包括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与国际贸易间的互动关系,以期对其做出定量回答,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已有的关于物流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定量研究,有些文献仅采用了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物流需求指标来量化物流水平(侯方淼,2008;储昭和王强,2010;王领,2010),有些虽然考虑了物流网络里程这一物流供给指标,但其计算方式只是各种运输方式运营里程的简单加和(张宝友,2009;张宝友和达庆利,2010)。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1篇)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1篇)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1篇)【篇一】国际贸易的论文摘要: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完善中国-东盟贸易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实现贸易自由化和资源有效配置,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正式成立以来历经10年发展成为继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个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东盟双方经济联系,在不断的贸易合作中双方机制不断完善,经济实力与区域整体的效率和竞争力也不断提升,促进成员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中国-东盟贸易发展为背景,首先介绍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从经济和政治两个立场探析中国-东盟贸易合作的必要性,通过当前中国-东盟贸易数据分析指出其特点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提出对策,以促进实现双方贸易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贸易数据分析;贸易利益;研究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通过利用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和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区域整体活力,加快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

在日益频繁的贸易合作中,双方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各自经济实力、区域整体竞争力也不断提升。

通过双方贸易、投资及其他领域的密切合作,有助于推动中国和东盟的经济贸易发展。

不过,在存在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需我们解决。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理论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就经济发展、某一经济领域、经济地区进行联合发展。

在达成经济联盟的过程中,经济生产要素在国家区域范围中实现自由化流动,促使生产资源配置的优化发展,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

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理论基础我们主要从关税同盟理论和一国模型与两国模型两个方面探讨。

1.关税同盟理论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理论基础就是关税同盟理论。

在1950年,《关税同盟问题》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关税同盟理论的形成。

国际贸易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贸易已经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还推动了技术、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与传播。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的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其定义、发展历程、影响因素、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贸易的定义与分类国际贸易,简单来说,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大类。

货物贸易主要涉及有形的商品,如农产品、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服务贸易则包括金融、运输、旅游、教育、咨询等无形的服务。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当时各国之间就已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贸易往来。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际贸易始于 15 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国家能够与亚洲、美洲等地进行更广泛的贸易。

18 世纪的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大规模的生产和交通运输的改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贸易的效率。

在 20 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对国际贸易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但战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特别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得国际贸易更加便捷和频繁。

三、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一)经济因素1、经济增长:一国经济的增长会增加对进口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同时也会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促进出口。

2、汇率:汇率的波动会影响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影响进出口。

3、通货膨胀:高通货膨胀率可能导致本国商品价格上涨,降低出口竞争力,同时增加进口需求。

(二)政治因素1、贸易政策:政府采取的关税、配额、补贴等贸易政策会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流向。

2、政治稳定性:政治不稳定可能导致投资和贸易环境恶化,减少国际贸易。

(三)技术因素1、交通运输技术:运输成本的降低和运输速度的提高,有助于扩大贸易范围和增加贸易量。

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六篇

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六篇

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六篇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范文1【关键词】课程体系;创新力量;专业特色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消失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

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制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

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殊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但同时消失的一种冲突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许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铺张。

依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阅历,认为其主要缘由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依据社会经济形势的进展准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育工作暴露出很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讨论课程,也缺乏培育同学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学问等方面的课程。

同学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同学的学问视角,减弱了该专业毕业生将来的工作适应力量。

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峻,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同学学问结构不完善。

国际贸易概论论文

国际贸易概论论文

国际贸易概论论文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概论论文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国际贸易概论论文篇1浅谈我国出口贸易现状及低碳经济的影响一、引言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即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此概念一经提出,迅速得到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致认同和积极推崇,并把低碳经济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由于低碳经济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很多理论还在不断完善中,各国的低碳经济实践也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关于低碳经济概念的共识迄今还未形成。

“总体来说,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以实现较高的碳生产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1]。

”目前,欧盟、美国、日本等大国开始大力推进低碳技术创新、低排放技术运用,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和新型清洁能源的使用。

在大力推进低碳技术的同时,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逐步实施碳关税等低碳减排规制和措施。

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现状和计算出口商品的碳排放量,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一旦发达国家开始实施以碳关税为主的低碳规制和措施,将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为我国调整出口贸易发展方向提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出口贸易现状及特点其一,出口贸易总量增长迅速,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从2003年到2012年10十年间,我国出口贸易额由4382亿美元增长到20488亿美元,年平均增幅达18.9%。

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

在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同时,进口贸易额的增长相对缓慢,因此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2003年对外贸易顺差额为254.7亿美元,2008年对外贸易顺差额为2981.3亿美元,6年间增长了11倍多。

国际贸易理论论文

国际贸易理论论文

国际贸易理论论文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理论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国际贸易理论论文篇1浅析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在于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

二战后,国际贸易表现出新的特点与格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或不能全部解释这些现象,新贸易理论因此得以涌现发展。

本文对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主要内容、特征等作了简要介绍。

一、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空前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针对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思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内容,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可以实现贸易双方的利益双赢。

因此其主要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与贸易。

所以不能或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必然会引起对传统贸易理论局限性的重新思考:首先,传统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强调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即国家间差异越大,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贸易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显然不能解释二战后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

其次,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应当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生产与贸易,即所交换的应当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品,应当是产业间的贸易。

2021年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六篇

2021年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六篇

【论文写作】国际贸易又称贸易,是指货物和服务的跨境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组成,故又称进出口贸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国际贸易的论文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第一篇: 关于国际贸易的论文摘要现如今的国际贸易格局正处于不断分化的过程中,且开始不断趋于多极化发展,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

国际贸易分化致使多边贸易规则不断趋于弱化,使得不同规模、层级的贸易得以共存,推动了双边贸易协定的制定。

本文主要围绕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及国际贸易秩序演变展开了探讨,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有关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格局分划;秩序;演变;有效策略随着国际贸易交流合作的进行,国际贸易秩序逐渐变成了国家贸易的标准原则之一。

发展中国家进步速度不断加快,国家贸易格局逐渐由以美国为核心的一极化转变成多极化。

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内部成员数量有所提升,协议内容也基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而改变。

所以,理应注重有效明晰和理解国际贸易的格局分化及秩序演变,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全新的国际贸易格局,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分析国际服务发展国际贸易的格局分化,使得服务贸易也变为了其中关键的构成部分之一,发展速度极快。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服务贸易总额已达至四千亿美元,发展至今,已高达五千亿美元,涨幅极高。

这使得服务贸易的整体地位产生了较大变化,各国对如何有效发展服务贸易提起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发达国家。

具体表现为,欧盟服务贸易出口的总额度占据比例已接近货物贸易,美国服务贸易照比其他货物出口贸易明显较高。

我国近年来对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逐渐开始注重提高其在整体对外贸易中占据的比例,但照比发达国家而言依旧具有一定差距,这代表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相对缓慢。

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具有较大差距,是国际贸易发展格局分化的结果。

发展中国迅速崛起,发达国家整体地位下降国际贸易格局分化的又一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实力的对比产生显著变化。

有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论文3篇

有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论文3篇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一:《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管理和防范》任何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交流时,必须要了解、掌握不同结算方式的适用条件,任何一种对某一方绝对有利,而对另一方可能带来重大风险的结算方式最好能够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过度使用和推广,在口常结算中企业必须要对不同结算方式进行相应的管理和防范,以便寻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保障双方利益。

一、汇付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汇付结算中,无论哪种汇付形式,出口商均承担的是主要风险,所以对于汇付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工作,也就是出于降低出口商风险的角度而采取的措施。

(一)慎用赊销和货到付款前文己经提及到赊销和货到付款对出口商的影响,特别是当货物离开后,出口商一旦失去对货物的控制权,可能就会遇到进口商恶性拖款或者不支付事件,导致大量货款无法追回,影响出口商融资再发展。

所以,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最好采用开立信用证或者其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策略,尽可能的降低结算风险。

(二)估量准确预付比例预付定金是汇付结算中比较常使用的结算方法,出口商对于预付定金比例的设置也是一门精深的学问,过高进口商非但不接受还有可能导致结算失败,过低又显得定金如同鸡肋一样食之无味。

一般情况下,预付定金按照合同总值的百分之三十支付,或者参照发达国家的根据运输距离的费用来设置预付金额,这样做既可以保障出口商的基本利益,又可以在不触及进口商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牵制其活动,敦促其尽快完成余款支付。

二、托收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托收这种结算方式主要考验的是进口商的信用度,结合前一章节对托收风险表现形式的分析,因此可以认为托收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其实就是对进口商的防范,主要针对点是进口商的信用度、进口商所在地的各项交易习惯和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

首先,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化市场中,我国企业为了更快地融入到世界大家庭中,盲目地选择一些合伙伙伴,特别是有些不法分子看到有些企业忙于扩大规模的动机,介绍一些根本不了解或者刚成立的公司,欺骗出口商的货物及钱财。

国际贸易的论文

国际贸易的论文

国际贸易的论⽂当代,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它包括学年论⽂、毕业论⽂、学位论⽂、科技论⽂、成果论⽂等,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可有可⽆。

国际贸易的论⽂1 【摘要】⾃从我国加⼊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已经连续⼏年成为最⼤的贸易顺差国。

因此,我国也随着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体化中不可缺少的⼀份⼦。

但是,⽬前的全球经济市场正在经历着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体化程度逐渐加⼤以及以服务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逐渐占主导地位的的发展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思考如何制定准确的对外贸易战略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和实施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主的对外贸易模式。

本⽂着重讨论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性选择等主要内容并希望以此来使得⾃⾝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有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对外贸易战略;战略选择 ⼀、引⾔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信息技术的强势发展使得在社会⽣活的⽅⽅⾯⾯都涉及到它的影⼦。

这⼀点在⽇常的经济⽣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从有了互联⽹信息技术,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国家都可以进⾏经济往来和资⾦往来,这就是⽬前为什么形成了全球经济⼀体化的原因。

全球经济⼀体化带来的成果是各个国家在相关的规定下实⾏相对⾃由的贸易往来,跨国之间的资⾦投资和资⾦融通等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往来活动。

从互联⽹信息技术开始应⽤到经济领域以来,世界上⼏乎所有国家都卷⼊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当中,贸易⾃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形式。

世界各国如果想要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来并实现资源的更加优化的配置的话就必须实现国际贸易⾃由化。

这是全球经济⼀体化为世界各国带来的发展的福⾳。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2篇)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2篇)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2篇)论文一:国际贸易的发展与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国际贸易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因素。

国际贸易涉及到多个领域和行业,包括物流、金融、技术和知识产权等方面。

本文从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两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当时的贸易主要是以航海为主要方式进行的。

而在当今时代,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使得国际贸易更加便捷和高效。

网络技术和物流系统的进步,使得国际贸易的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也为中小企业占据市场提供了机会。

其次,国际贸易的趋势也呈现出多种新特点。

首先是多元化贸易市场的出现。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出现使得贸易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等地成为了新兴的贸易市场。

其次是贸易的自由化和规范化。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而贸易规则的制定也为国际贸易的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

但是,国际贸易在发展中面临着挑战和风险。

比如全球化的进一步加速可能导致信息和技术差距的扩大,发展中国家可能因此面临贸易壁垒的困境;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也会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合作和规范,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创造更加公平、和谐的国际贸易环境,助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论文二: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壁垒问题及解决措施在当今世界,贸易自由化成为了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趋势。

然而,由于国家间的不同经济实力和国别文化差异,贸易壁垒也难以避免。

本文将分析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壁垒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贸易壁垒的种类贸易壁垒包括贸易限制和贸易刺激措施。

前者主要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配额等,后者主要包括出口补贴和关税偏低等。

二、贸易壁垒的影响贸易壁垒不仅影响到贸易水平和贸易结构,还可能对经济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贸易壁垒对进口商品的价格影响明显,会导致国家的生产成本升高,同时影响到贸易伙伴的利益。

而贸易刺激措施则可能导致贸易伙伴的损失,也会影响到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

有关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

有关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

有关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篇1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摘要: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

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一、中国对外贸易特点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

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提升经济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三)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比较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增长,占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带动出口增长主要因素。

(四)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五)我国的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由于我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积极发挥作用并积极的推进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国际贸易概论范文

国际贸易概论范文

国际贸易概论范文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和交易活动。

它是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国际合作和资源配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国际贸易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展开探讨。

首先,国际贸易的概念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相互交换商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国际贸易的形式包括出口和进口,其中出口指的是将本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卖给其他国家,进口指的是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和服务。

国际贸易的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活动。

其次,国际贸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国际贸易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涉及不同的国家法律、政策和文化等因素。

这就要求贸易主体必须了解和遵守各国的贸易规则和法律制度。

其次,国际贸易涉及不同国家的货币和汇率问题。

汇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和贸易额。

此外,国际贸易还涉及国际间的物流和运输等问题。

最后,国际贸易还受到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贸易壁垒和贸易协定等因素都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

首先,经济因素是国际贸易的主要驱动力。

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决定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其次,政治因素也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贸易壁垒和贸易协定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开展和贸易额。

最后,文化因素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如宗教观念、习俗和法律制度等,会影响国际贸易的进行和贸易规模。

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禀赋差异,使得各国可以通过贸易来获取所需资源,并将自己的优势资源输出给其他国家。

其次,国际贸易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和消费者选择。

通过国际贸易,企业可以拓展到其他国家的市场,实现销售增长和利润最大化。

国际贸易发展论文3篇

国际贸易发展论文3篇

国际贸易发展论文3篇第一篇: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的发展一、国际贸易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法与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对贸易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国际贸易进行制约,使其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通过协议的方式来对环境与资源的开发进行明确的要求,以此来保障国际贸易发展中环境保护的效果,从根本上促进生态化的发展。

为了减少贸易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从根本上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对应的贸易措施也在逐渐地形成,这也就在一定水准上促进了贸易法的生态化。

因为环境与贸易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持续加剧,就应该通过相对应的规范来对其进行约束,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现实发展的矛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逐渐加快,资源、资金以及金融在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发展也在逐渐地加快,在一定水准上达到了人们的需求,因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持续地提升了世界各国的发展。

但国际贸易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前提下,全球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所带来的贸易增长效果与预期存有一定的差异,带来环境与资源的问题与大量消耗,这也就降低了地球的供养能力,对地球的承载极限持续地进行挑战,所以导致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的发展难以保障生态化的效果。

(一)经济发展加速了资源的不平等性虽然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在一定水准上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也可以在一定水准上实现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效果,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以牺牲资源作为代价的,没有对地方的差异进行准确的认识与考虑,这也就难以保障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更是难以有效地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同时,也在一定水准上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资源平等性,例如发展中国家对能源消耗相对较大,拥有70%人口的发展国家只有30%的资源,而具有30%人口的发达国家却拥有70%的资源,这种不平等性也在一定水准上影响到了生态化的进展。

也正是因为这一状况,发展中国家难以对WTO所提出的国际经济贸易协调发展表示怀疑的态度,如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能为发展国家带来益处,只能带来负担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为了纸上谈兵,其存有也就不存有意义了。

国际贸易方面的论文

国际贸易方面的论文

国际贸易方面的论文国际贸易主要是指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劳务与商品的交换活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国际贸易方面的论文篇1论国际贸易惯例一、引言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里经过长期反复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得到各国普遍承认和实际运用的习惯做法和规则。

国际贸易惯例具有“普遍承认”的特点说明其通用性,为世界各国或某一个区域、行业的厂商所熟知并共同遵守。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贸易惯例是一座桥梁,学会运用国际惯例,能消除国内外合作者之间的不必要的误会,能在争议中找到共同的协商点。

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工作的正常化,国际贸易惯例的运用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强对国际贸易惯例的理解和认识十分重要。

二、国际贸易惯例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国际贸易惯例是“不成文”的,却又为人所知并广泛采用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

但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一些国际组织将实践中反复使用,业已证明行之有效的不成文惯例加以规范性的认定、完善和解释,编纂成文。

这样,在当代国际贸易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惯例,几乎全都是成文的了。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国际经济组织收集编纂、制订的国际贸易统一条件,如国际商会《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及《1994年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

这方面的内容是惯例成文化的表现,其目的是统一惯例的含义,克服因对惯例解释的不统一所带来的适用上的困难,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成文国际法。

2.国际经济组织制订的提供给当事人选用的标准合同。

3.一般交易条件。

它一般是在没有交易的统一条件又没有标准合同的情况下,由当事人协商选定的,即当事人发出要约或签订合同时,在报价单、价目表或合同上记载的交易条件,一经对方当事人认可,即为有效。

4.在某些行业中长期流行的惯例。

如“纺织品一经开剪即不考虑赔偿”的原则,是国际纺织品贸易的一项惯例。

5.特定贸易方式下形成的一些习惯性做法。

对外贸易概论论文

对外贸易概论论文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班级:轻工学院国贸4班姓名: 韦丽萍学号:201015280411摘要本文着重从最近两三年农产品的进出口情况来阐述当前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现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针对目前的情况采取的一些措施。

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重大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经营模式分散,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使得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面临严竣挑战。

因此,应构建较为现实的农业政策。

[关键字] 农产品进出口额农业一、近几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1)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值及顺逆差情况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也是重要的农产品消费大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入世以来,我国一方面利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遵循世贸组织规则,逐步开放我国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值持续增长,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值突破500亿美元,2008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值创下了985.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2009年小幅回调,达913.8亿美元。

2004年,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改变了长达20年的我国农产品贸易顺差的格局。

2005、2006两年的贸易逆差迅速萎缩,2007年又再度扩大,2008年和2009年都超过了100亿美元。

2010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219.6亿美元,同比增长32.2%。

其中,出口494.1亿美元,同比增长24.8%;进口725.5亿美元,同比增长37.7%。

201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55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6%。

其中,出口6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进口9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0.8%。

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

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757.7亿美元,同比增12.9%。

其中,出口632.9亿美元,同比增4.2%;进口1124.8亿美元,同比增18.6%。

浅谈国际贸易方面论文范文

浅谈国际贸易方面论文范文

浅谈国际贸易方面论文范文浅谈国际贸易方面论文范文国际贸易方面论文范文一:低碳经济影响下国际贸易发展研究气候环境危机、能源资源危机等呼唤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让环境与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成为经济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能够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在面临低碳经济带来的冲击时,我国国际贸易主体必须在生产技术、产品结构等多个方面做出改革与创新。

而在此背景下,了解低碳经济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探索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策略,对于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提倡使用较低的能耗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支撑,其经济发展特征表现为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优化清洁能源结构,其核心在于对能源技术、能源制度以及社会大众的发展观做出持续的创新,从而有效抑制气候发生恶化,并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显然,低碳经济对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同时也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颠覆,因此,传统经济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发展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低碳经济发展促使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变革,同时也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不容小觑的冲击。

在此过程中,我国出口贸易在短期内必然会承受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和技术要求,同时也必须对自身的生产理念、生产技术、技术格局以及产品格局做出改革,而在此过程中,我国出口贸易企业也可以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由此可见,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体现出两面性的特征,而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以及出口贸易企业竞争力等多个方面。

2.1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规模的变化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许多国家提升了自身对进口商品的环保标准与技术标准,并使用碳关税来抑制高碳产品的进口。

与这种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相对的是,我国出口贸易仍旧是以高碳产品为主,并体现出了资源密集与劳动力密集的特征,其中,塑料制品、机电、化工产品与钢铁等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据着很高的比重,这也决定了我国出口贸易必定需要承受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贸易连年出现巨额逆差,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和债务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也由50年代的23%下降到90年代的15%左右就一般认识而言,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已相对下降。但美国真的在衰落吗?中国贸易快速增长:谁是贡献者?谁是受益者?
中国近30年对外货物贸易增长经历了从逆差到顺差的周期性变化。从1978年到1988年的11年中共有408.5亿美元贸易逆差。这个阶段快速进行进口替代,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换取价格高昂的制造技术和设备。随着进口替代带来生产能力的提高,技术进步加快,进出口贸易结构逐步改善,贸易体制改革增加外贸活力,要素生产率提高,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被迫选择出口导向战略,促使进出口贸易出现了由逆差向顺差的转换。
因此,中美巨额贸易逆差的形成,主要由于三方面的原因:美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中美贸易不平衡,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加工贸易模式实质上扩大了中美贸易逆差的数额,而美方的统计方法则进一步严重高估了中美贸易逆差的规模。
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贸易不平衡成为一种常态,各国能够做的只能是控制不平衡程度,实现相对平衡。目前中美贸易不平衡程度较高,基本特征是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服务和资本投资贸易逆差。在全球产业链和分工体系的快速变革中,虽然过时的国际货物贸易统计体系放大了中美货物贸易的不平衡程度,但仍然存在较严重的不平衡。实现中美双边贸易相对平衡的基本条件是促进货物、服务和投资的自由贸易。没有双边的自由贸易,就不可能实现双边贸易持续的相对平衡。
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融入世界市场体系的过程中,中国不仅实现了出口货物贸易快速增长,而且也使进口货物贸易保持持续强劲增长的势头。从2001年到2006年,中国的货物进口额从2435.5亿美元增加到7916.1亿美元,5年增加2.25倍,年均递增27%;中国的货物进口额占世界货物进口总额的比重从3.35%提高到6.81%。在这个基础上,今年头4个月的进口增长速度仍然接近20%。可见,中国不仅为世界创造了价廉物美的供给市场,也为世界创造了容量巨大的需求市场,为美国和其他贸易伙伴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中国既是贡献者,也是受益者,而中国的贸易伙伴是更大的受益者。
三、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的限制。中美两国经济互补,美国的比较优势在高科技、知识密集型设备与产品,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对华技术出口控制趋于严厉,美国公司对华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口申请获准率下降,抑制了美国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进一步加大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四、国际分工格局的重组。中国劳动力素质好,工资低廉,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工业发达经济体纷纷将工厂迁移到中国生产,依旧利用原来的贸易渠道销往美国,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实际上,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整个东亚地区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即东亚各国对中国的产业转移也将东亚各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因此,这种由东亚经济结构转换而产生的中美贸易差额短时期内是不可能消失的。








XXXX学院
XXXXX专业
XXXXXXX
摘要:长期以来,中美贸易中顺逆差现象比较严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入市以来,中美之间的总体贸易格局一直表现为“交互逆差”或“交互顺差”。我们要正视这种不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也将长期存在,总结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同时,这种不平衡也导致长期以来造成中美双方政治经济摩擦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新时期我们要积极掌握国际贸易的规律,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健康的发展我们的经济。
从中美经济发展水平和中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中美之间存在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按照国际贸易的正常模式,中美双方各自集中于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生产,并通过贸易互通有无,可以极大地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美国政府通过限制高新技术产品向中国的出口,造成了中美合理国际分工的人为扭曲;同时,由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的加工贸易模式,使得中国尚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快速上升,事实上超过80%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由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进行的。
从美国贸易逆差的地区结构看,欧盟和中东等地区所占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作为整体的东南亚地区对美逆差则呈下降趋势;美国对于中国的贸易逆差,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而把它们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由于中国劳动工资较低、对外资存在税收优惠,这种产业转移和贸易顺差的转移的大部分利益由外商及其母国获得,但在国际收支中则表现为中国顺差的上升。
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引擎。近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8%,占世界贸易比重从3.6%提高到7.7%。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给世界市场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使欧、美、日等主要贸易伙伴获得了类似于上个世纪60年代“高增长、低通胀”的成就。把工厂搬到中国的美国公司,利用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紧缺资源和巨大的需求市场,获得了巨额利润。而中国以宝贵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在全球产业链的加工、组装环节只是赚了一点加工费和劳务费,挣了一点辛苦钱。
那么在全球化条件下大家有事怎么看待中美贸易发展的呢?
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从来就不是绝对平衡的,即使经济全球化对各国贸易流量分布有某种均衡效应,也不可能形成各国同时满意的绝对平衡格局,国际贸易不平衡是一种常态。从1985年到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货物进出口贸易增长5.8倍,各年逆差呈现逐渐增加趋势,总额从756.5亿美元增加到3600亿美元。这说明,全球化并没有停止国际贸易的不平衡趋势。
随着“入世”过渡期结束,今年以来中国不仅扩大了工农业等实体性产业的市场开放,外商在这些领域的股权投资门槛大幅度降低,而且也加快了金融、保险、科技信息、公用事业(3757.711,-136.89,-3.51%)和其他服务领域的市场开放,比如允许外商以QFII方式进入资本市场,增加包括吸收人民币存款在内的银行业务,允许外商投资交通设施和公用事业等等。预计今年美国对华的服务和资本投资贸易的顺差将会显著增加,从而美国对华的“总体贸易逆差”也会明显减少。
中国“入世”以来,中美之间的总体贸易格局一直表现为“交互逆差”或“交互顺差”。就是说,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既不是单纯的顺差,也不是单纯的逆差,而是既有顺差又有逆差。在货物贸易方面,中国是顺差,美国是逆差;在服务和资本投资贸易方面,美国是顺差,中国是逆差。
去年,美国对华的货物贸易逆差按美方口径为2325亿美元。在这个数字中,实际上有大约60%是由美国公司或其他第三国(地区)企业在中国加工出口的产品,这是在中国的美国资本获取利润的载体。如果将这部分剔除掉,那么美国对华货物贸易的实际逆差就只有1000多亿美元。如果将服务和资本投资贸易考虑进来,近几年美国对华的“总体贸易逆差”实际上明显低于美国媒体宣传的数字。
全球化既使货物贸易流量快速增长,也使服务和资本投资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随着全球需求结构变化,在产业发展中,依赖土地、地矿和能源资源的农业和工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依赖知识、技能和其他劳动服务的比重逐渐提高。随着全球产业链和产业分工的重新调整,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流动由单向(发达国家的过剩资本流入到发展中国家)向双向(资本既从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又从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变化。在这种形势下,衡量各国之间的贸易是否平衡不能沿袭传统的贸易思维,不能只看货物贸易流量的变化,还要看服务和资本贸易流量的变化。
到底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美方统计方法高估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美国把中国香港转口贸易额笼统地计算在中美贸易之中,但它实际上有很大比例应归于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香港的贸易转口;另一方面,它在计算美国对中国的进出口时,出口金额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金额按到岸价格计算,从而将装卸、运输和保险等费用的双倍数额计入中美贸易逆差。中美双方在最近5年的官方统计数字如表1所示,它表明双方计算的贸易逆差的偏差虽有逐年减少之势,但仍然很大,美国现有的统计方法严重高估了中美贸易逆差的实际数额。
学习完这门课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课题,我现在要讨论的就是中国与美国的国际贸易逆差,用老师所教的知识来分析。
首先要看的是我国与美国的贸易逆差的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提供的数据,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4.5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2116.3亿美元。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在中美贸易中,1979-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6年贸易逆差达395亿美元。中国方面的统计则表明,在1979-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自1993年转为顺差,1996年顺差为105亿美元。显然,中美两国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统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中美贸易顺逆差摩擦原因
对于国贸,还是第一次涉及这么个课程,当然听完老师的课,给了很大的启发。了解了国际贸易的含义,也懂得了它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习好国际贸易不管我们是否是这个专业也都是必要的。因为从中,可以折射出很多的道理,对于任何人、任何专业都是使用的,他是一门独到的科学。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国际贸易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具有各自经济利益的不同关税区,即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通过研究这些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贸易利益的产生和分配,揭示这种交换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但应当客观地看到,在劳动力供给处于高峰时期,中国这个巨大的进口市场需要有强劲的出口市场来支持。如果外部力量对其出口市场过分限制和打压,就有可能打破中国进口高速增长的惯性。其结果,既会损害中国的利益,也会损害中国贸易伙伴的利益。
中美贸易不平衡状况将长期存在,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