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与政策研究

合集下载

做好 政策研究 工作

做好 政策研究 工作

做好政策研究工作《做好政策研究工作》一、政策研究的宗旨政策研究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促进发展稳定为宗旨,力求对于宏观政策、行政管理、发展规划、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机构改革等,能够从理论上为政府工作提供系统、深入、科学、高效的建议和指导。

二、政策研究的内容政策研究一般包括宏观政策研究、行政管理研究、发展规划研究、社会管理研究、公共服务研究以及机构改革研究等。

1、宏观政策研究:宏观政策研究包括政策分析、政策评价、政策咨询等,其中政策分析是以提出政策建议、诊断发展效果等为主,政策评价是以对政策实施的成效和效果进行评价为主,政策咨询是以解决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为主。

2、行政管理研究:行政管理研究包括行政体制设计、政府机构设置、行政人员的组织管理,行政手段改革、行政绩效考核等,其中行政体制设计旨在形成行政机构的完整组织结构,政府机构设置旨在形成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而行政人员的组织管理旨在促进行政管理的高效,行政手段改革旨在改革行政管理方式,行政绩效考核旨在建立有效的行政绩效考核体系。

3、发展规划研究:发展规划研究主要是指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资源利用等进行长期研究,以拟定相应的规划方案,并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社会管理研究:社会管理研究主要是指对于社会管理的系统研究,主要包括治安管理、社会治理、刑事惩治等方面的研究,要求深刻把握政府宏观调控方针,深入分析实际情况,为完善社会管理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指导。

5、公共服务研究:公共服务研究是指对公共服务事业的研究,如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安全生产、民政、环境卫生、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要求在实施中发挥各公共机构、各行政部门及公共执法机构的职责和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6、机构改革研究:机构改革研究主要是指对政府机构的体制改革需求进行研究,包括对现行体制的分析和重组,对机构职能的调整,对政府机构改革措施的设计等,以满足政府多元功能和行政治理的需要。

社会保障部的工作范围

社会保障部的工作范围

社会保障部的工作范围社会保障部是一个负责协调和管理社会保障事务的政府部门。

其工作范围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服务。

以下是社会保障部的主要工作范围:1. 社会保险政策制定与管理:社会保障部负责制定和管理国家的社会保险政策。

这包括制定各类社会保险方案,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并监督实施这些政策。

社会保障部还负责确保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并监管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2. 社会救助政策制定与管理:社会保障部负责制定和管理国家的社会救助政策。

社会救助是对特定困难群体提供的一种经济帮助措施,为那些暂时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人提供扶持。

社会保障部负责制定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如低保制度、临时救助和特困人员救助,并监督实施这些政策。

3. 社会福利服务管理:社会保障部负责管理和监督社会福利服务。

社会福利服务是一种面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旨在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福祉。

社会保障部负责规划和组织各类社会福利服务,如养老院、福利院、残疾人康复服务和精神卫生服务等,并加强对相关机构和服务的监管。

4.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社会保障部负责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社会保障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保障领域,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社会保障部负责推动各类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整合,并加强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工作,以确保社会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5. 社会保障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保障部负责进行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和评估工作。

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和评估是为了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确保社会保障政策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社会保障部负责开展相关研究,收集和分析社会保障数据,评估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6. 国际合作与交流:社会保障部负责开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部门的合作与交流。

社会保障部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经验和做法,提升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国家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

国家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

国家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公共政策是国家为解决一定社会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或政策,旨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

社会治理则是指在社会各方面协同作用下,实现社会管理的一种方式,旨在提高社会效能和人民生活品质。

在国家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需要加强对于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的分析和应用,包括查明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社会治理中需要强化的方面。

首先,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识别潜在问题。

政策制定通常基于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外部环境分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所处的环境和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

政策制定者需要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全方位跟进,并结合现实情况持续调整。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和成本,政策制定者需要对这些风险和成本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调整和升级。

其次,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需要注重信息公开和民主透明。

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保证透明度和公正性。

制定公共政策需要充分调研民意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反馈,尊重公众的意见,并将意见纳入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

在社会治理中,必须确保各方面的权力得到平等的运用,以及社会资源能够充分分配到每一个需要的方面,确保社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第三,动员社会资源,共建治理合力。

政府不能独自承担公共政策和社会管理,需要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实现更好的结果。

政府应当动员社会资源,尤其是行业协会、公益机构和企业等力量,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企业或协会可以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制定政策和实施治理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帮助。

而公益机构则可以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来源,发挥其专业知识和经验,提供社会治理的切实意见。

最后,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

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良好的体制和机制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政治体制和法律机制的完善需要加强,政策执行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应得到有力执行。

此外,国家也应引导协会和媒体等社会机构,推进社会治理的多元化,推动形成一个多方共治的治理模式。

社会管理学

社会管理学

社会管理学社会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各种管理理论,组织运行机制,社会关系,公共政策,社会发展现象和趋势的学科。

这门学科旨在探索如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来实现社会管理的有效性。

它从探究组织系统的全面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和分析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如组织文化、知识管理、信息技术、金融管理、社会激励等,以及社会管理的关系和对策,来提升组织的特性、组织的效率和绩效。

社会管理学的本质是一种探究与组织有关的社会管理问题的综合性思维方法和技术,其中包括管理理论、管理工具、应用技术以及与组织社会环境相关的因素。

它结合了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和法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涉及到社会管理和政策制定的多领域性知识系统。

其视角涵盖从认知心理、社会关系到社会文化、城市发展、教育、政策和制度等不同层面,以及与公共政策实施、建立和改善相关的技术应用。

社会管理学关注何种社会管理是有效的,使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能够协调活动,调节社会结构,有效实施政策,维护公共政策的利益,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

从社会管理的视角出发,分析组织的结构特征、发展趋势和组织成员的职责,深入探讨社会管理的动态变化,并从不同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理论出发,为实施公共政策提供可行的策略性框架,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提高公民素质和促进公共参与作出贡献。

此外,社会管理学也重视分析社会政策发展趋势,探究其对社会运行和公共政策实施的影响,以及政策和行政机制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其有效性如何构建、改革和完善公共政策制度。

社会管理学的发展为政府部门和行政机构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旨在协调财政分配、实施社会政策、维护公共利益,开展流程管理和制度改革,以及实施可行的政策,促进社会发展与改善。

社会管理学的研究不仅适用于行政机构的管理,也可以应用于民间社会、企业和其他机构的管理,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与发展。

并且,它还可以用于社会管理的实际实践,如民间组织的社会管理、城市管理、社区管理、住房管理、公共服务管理、经济管控和社会政策实施等。

回归“社会管理”本质建设真正和谐社会——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回归“社会管理”本质建设真正和谐社会——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社 二 唐 钧 :社会 管 理 现在 可 能 “ 会 ” 字 相 提 并 论 的 。
有 两种 解 释 。

实 际上 .真 正 的社 会 管理
种解 释 。 谓 “ 义 的 ” 是 建 立 在 这 样 的 认 识 基 础 上 所 狭
社 会管 理 ,就 是对 譬 如上 访 群 的 :社会 本 身是 一个 具 有 自组
做实 际 上会 造 成更 多 、更 大 的 十 分 通 俗 易 懂 ,能 让 公 众 听 得
矛盾 。 现在 我们 面 临 的 问题 , 就 明 白 。 是 我 们 的 管 理 手 段 与 改 革 开 放 领 导 文 萃 : 是 , 们 看 到 但 我
三 十多 年 后 的 社 会 结 构 和 社 会 的 当 前 的 现 状 却 是 , 很 多 人 对
理 ” 这 显 然 曲解 了社 会 管理 的 果我 们 用行 政 手段 去 办 .反倒 , 本意。 是 “ 了一层 ” 隔 。因为社 会 本 身
从 学术 意 义上 讲 ,以上 所 去办 ,它会 根据 社会 需 要 去组
述 并非 真 正 的社会 管 理 。之 所 织资 源 , 去组 织 动员 , 后 人 民 然
体 、社 会 治安 或公 共 安全 的管 织能 力 的有 机 体 ,它有 它 自己
理 。 这 实 际 上 把 社 会 管 理 的 视 的运 行 规律 。 在这 种前 提之 下 ,
野 局 限在 对社 会 上 的非 主流 群 社 会 当中 的很 多事 情是 能 够依
体 , 即所 谓 对 “ 民 ” “ 亦 刁 的 管 靠社 会 自身 的能力 办好 的 。如
是 个 热 门词 汇 ,但是 官方 以及 境 中又会 显露 出来 。 上述 “ 狭义 社 因为它 公 众 似 乎对 于社 会 管理 存在 认 的 ” 会 管理 就是 一 例 , 知模 糊 ,那 么社 会 管理 的确切 涉及 的都是 一 些负 面 的社 会 现

中国社会研究--社会管理

中国社会研究--社会管理

中国(zhōnɡɡuó)社会研究社会(shèhuì)管理漂族老人(lǎo rén)和空巢老人漂族:“漂族”主要(zhǔyào)来自于农民(nóngmín)和农民工家庭(jiātíng),城市的弱势群体,退休、离退休人员,待就业人员的家庭,他们来自(lái zì)的地区主要还是地级市以下(yǐxià)的家庭。

漂族成因:1、大城市的吸引力。

2、中国就业形势的变化。

中国社会正经历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

3、中国就业政策的调整。

国家就业政策也为一部分人继续留在大城市提供了政策支持。

4、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差异。

大量接受了大学教育而没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尴尬局面。

漂族老人:背景:2011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4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10。

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城市化的发展,“漂族老人”在这一数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问题:一、“漂族老人”放弃了家乡熟悉的社交关系,面对陌生的环境,心理上一时无法适应。

如果他们无法自我调节,心理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二、“户口歧视”几乎成为所有“漂族老人”难以释怀的心结,使他们很难享受到暂住地的一些服务,因此他们难以找到归属感。

解决(jiějué)方向:应加快完善对老年人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统筹政策,为流动老年人创造更多方便。

尤其在社区和街道层面,对外来老年人与本地老人应一视同仁,为他们(tā men)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提供切实的服务。

“空巢老人(lǎo rén)”,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chéngwéi)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首先,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的家庭(jiātíng)关系。

社会管理研究综述

社会管理研究综述
科 技信 詹
社会管理研穷综述
浙江理 工 大 学科技 处 王 晓蓬
[ 要] 摘 文章通பைடு நூலகம்对社会管理概念及 相关文献的梳理 , 出社会 管理 既包括各级政 府组织对社 会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 指 同时也 包括社 会本 身的 自主管理 , 即在 一定范 围内的 自我 组织、 自我控制 以及 自我服务。转 变政 府社会 管理职能的 目的, 是加 强而不是 削弱社会 管理 , 是提 高而不是 降低 公共服务的水 平。社会组织和基层 自治组织既是政府社会 管理的对 象, 又是政府社会 管理职能的补充 , 也 是社会 管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 充分调动城 乡基层 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 , 形成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 互联 、 政 府行动 功能与社会 自治组织功能互补 、 府管理 力量与社会调 解互动 的社会 管理 网络。 政 [ 键 词 ] 会 管理 研 究 综 述 关 社
社 会 管理 的 概 念 在 西方发 达 国家 的历史上,社会管 理” 一个有丰 富含义 而论说 “ 是 不 一 的 复杂 概念 。在英 语 中,sca amii rt n 和 “oil n g— “oil d nsai ” sc ae t o a ma me t之间也有显 著不同。社会管理 , n” 主要是政府 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 会 系统协调运转 , 对社会 系统 的组 成部分 、 社会生活的不 同领域 以及社 会 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 、 协调 、 服务 、 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 是优化社 会 成员关系 、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 增强社会合力的必要手段 。 中 国人 民大学研究报 告从社会 学的角度 出发 , 认为社会 管理的含 义拥有广 义和狭义之 分 : 义 的含义指包括政 治子系统 、 济子系统 、 广 经 思想文化 子系统 和社 会生活子 系统在 内的整个 社会大 系统 的管理 ; 狭 义的含义则着重指 与政治 、 经济 、 思想文化各子系统并列 的社会子系统 的管理 。社会学 常常用“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子系统” 或“ 来表示狭义 的 社会 。然而尽管社 会管理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 , 但是这种 区分只有相对 的意义 , 它们并不能截然 分开。 李军鹏认 为政府 社会管理的主要 内容 包括保 障公 民权 利 、 维护社会秩序 、 协调社会利益 、 实施社会政策 、 管理 社会组织 、 提供社会安全 网、 解决社会危机等等 。 本文所指 的社会管理既包括各级政府组织对社会 的有效管理 与控 制, 同时也包括社 会本身 的 自主管理 , 即在一定范 围内的 自我组织 、 自 我 控 制 以及 自我 服务 。 二 、 关 理 论 的 综述 相 由于理论和实践传统 、 概念厘定等方 面的原因, 一个完整意 义上 的 “ 政府 社会管理 ” 的理论 和实践体系在 我国并没有形成 。对于“ 社会 管 理” 这一 概念, 界也 少有著 述, 学 而且 没有一个 政府 管理层 面的统一 内 涵 。相 关 理 论 综 述 如 下 : 1社会管理研 究的现状 、 丁元 竹认 为社会管理有三个理论基础 : 政府 和市 场理论 , 在市场失 灵 的情 况下 , 府需要对 这种失灵做 出反 应 , 政 通过制 定规则 , 采取社 会 政策来 弥补市场不足 , 使社会 良性循环 和社会 目标有 效率 地实现 ; 公平 与效 率理论 , 过市场 、 通 私人部 门 自愿 的再分配 , 以及政府 的干 预来 减 少市场 经济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 ; 公共物 品及其外 部性 , 社会发展具 有外部性 , 因而是 市场无 法有效 提供的。 李军 鹏将 西方 国家社会管理 的发展分 为三个 阶段 : 一 , 第 自由竞争 市场经 济时期的政府有限社会管理 职能 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 自由市场 经 济发展 以来 直至 2 世纪 初人均 G P 到 10 美元的 阶段 。在此阶 O D 达 00 段 , 方国家普遍信奉“ 西 最小政府 ” 的理念 , 管理以社会 自我管理与 社会 社会 自治为主 ,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主要是进 行社 会秩序管理 , 而维护 社会秩 序的主要 目标是保护财产权 。民法 典的出现不仅是市场经济 的 法治基 础 , 更是社会管理 的法治基础 。政府 还承担起 了济贫 的职能 , 但 济 贫职能 的履 行尽量利用 非政府组织 进行 。第 二 , 混合经济 时期政府 全 面社会 管理 职能 阶段 或福利 国家社 会建设 阶段 。这 一 阶段 是从 2 0 世 纪初 至 17 年左右人均 G P达到 8 0 美元左右 的阶段 。在此 阶段 , 98 D 00 政 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加 强, 社会 管理的领域不断扩大 , 最终导致 了 福 利 国家 的诞 生 。这 一阶段政府 建立 了完善 的社会保障体 制 , 建立和 完善 了基本 社会关 系管理体制 , 重提高消 费需 求 , 注 以促进 充分就业 、 维 护社会宏 观经济稳 定作为政府施 政的重要 目标 , 政府 同时起到弥补 促 进市场失 灵与社会 失灵 的双重 作用 。第三 , 全球化市 场经济时期政 府社会 管理改革 阶段或 称工作 福利 国家阶段 。这一 阶段 是从 17 年 98 至人均 G P达到 2 0 0美元左右 的阶段 。在此 阶段 , D 60 由于政 府对社会 事务过多的干预 , 造成 了一系列的新问题 , 西方 国家不得不进行福利 国 家改革 , 张通过建 立政 府与社会 的合 作伙伴关 系来 进行社会 管理 。 主 认为 由经济发展 阶段与特定历史 条件所决定 的社会管理 发展过程 , 就 是政府社会管理的发展规律 。 中国人 民大学研 究报告认 为社会管理需 有结构性 和理念性前提 , 而三大 部门 的结构 性因素对社 会管理起 到至关重要 的作 用 : 社会三 大 部 门 , 有其存 在的根据和运 作机制 。其 结构性要求包 括 , 各 第一 , 三者 缺一不 可 , 三者也 不能相互代 替。第二 , 三者的 比例要合 适 , 国经 验 各 表 明 ,小政府 , “ 大社会 ” 比例 比较合适 的模式 , 助于和谐社会 的形 是 有 成 。第 三 , 三者 的互动机制要 良好 , 要互 相促进 。报告 还进一步提 出 , 发展第 三部 门是社会 管理 的应有之义 。 哈贝马斯认为 , 三个领 域之间

公共管理专业划分

公共管理专业划分

公共管理专业划分公共管理是一个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它涉及到公共事务、政府管理、社会组织以及非营利组织等各种机构的运作和管理。

公共管理专业的划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包括学科分类、专业领域、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将会从这些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公共管理专业的划分。

一、学科分类在学科分类方面,公共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子学科: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中的核心学科,它涉及到政府机构的组织、运作、决策等方面。

行政管理包括公共政策、公共行政、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

2.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学科,它专注于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和规划等方面,以及相关的政策评估、制定和实施等工作。

3.非营利组织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是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一个独立学科,它关注的是非政府组织和机构的管理与运作,包括慈善组织、社会团体、NGO等机构的管理。

4.公共财政与财政管理:公共财政与财政管理是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研究政府的财政收支、税收、预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5.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是公共管理中关注社会问题与社会福利的重要学科,它涵盖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区发展等多个专业领域。

以上几个子学科构成了公共管理主要的学科体系,它们各自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

二、专业领域在专业领域方面,公共管理可以按照其实际的应用领域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管理:政府管理是公共管理中最基础和核心的专业领域,它包括政府机构管理、政府运作、政策决策等方面的实际工作。

2.非营利组织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它关注非政府组织和机构的管理与运作,包括慈善组织、NGO、社会团体等机构的管理工作。

3.公共政策与规划:公共政策与规划是公共管理中另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它包括政府政策的制定、规划的编制、政策评估等工作。

4.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共管理中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它专注于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

社会学和公共政策管理两个研究生课程就业方向

社会学和公共政策管理两个研究生课程就业方向

社会学和公共政策管理是两个研究生课程,它们在就业方向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两个研究生课程的就业方向进行分析。

一、社会学课程的就业方向1. 学术研究机构社会学研究生在就业方向上有较强的学术研究机构倾向。

他们可以在大学、科研机构等地方从事社会学研究工作,参与各种社会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项目,为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2. 社会调查与统计部门另外,社会学研究生也可以选择在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从事社会调查和统计工作,运用所学的社会学理论和调查方法,进行社会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3. 媒体与公关公司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社会学研究生也可以选择在媒体和公关公司就业,从事社会议题的报道和分析工作,或者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关系工作,运用社会学知识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4. 社会工作与民间组织社会学研究生还可以在社会工作机构或民间组织从事社会工作相关的工作,为弱势裙体提供服务,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二、公共政策管理课程的就业方向1. 政府部门公共政策管理研究生在就业方向上有较强的政府部门倾向。

他们可以在中央或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从事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工作,参与政策的研究、规划和管理。

2. 公共管理机构另外,公共政策管理研究生也可以选择在公共管理机构或相关的研究机构就业,从事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组织工作,或者从事公共政策管理领域的研究和交流工作。

3. 社会组织与NGO在民间组织领域,公共政策管理研究生可以选择在非政府组织(NGO)或社会组织从事公共政策研究与实践工作,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专业支持。

4. 国际组织与跨国公司公共政策管理研究生还可以选择在国际组织或跨国公司就业,从事国际公共政策管理工作,为国际社会事务的推动和协调做出贡献。

三、两个研究生课程的就业发展趋势1. 多元化就业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学和公共政策管理两个研究生课程的就业需求日益多元化,不仅需要专业的理论和方法知识,还需要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

社会网络分析与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

社会网络分析与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

社会网络分析与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作者:郦俊成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1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从社会网络的视角下,对公共组织的结构和关系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

研究者对无标度等特征的公共管理意义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不仅可以加强公共管理研究的量化分析和实践应用价值,而且还对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功能起到了丰富的作用。

本文主要论述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且对网络分析在公共管理和政策中的启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公共管理公共政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将用来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理论的视角称为社会网络分析,这种社会网络分析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

[1]为了寻找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网络,公共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发现,而且还将社会网络分析应用在解决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社会危机问题中,实现以量化分析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探索,从而为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较好的公共管理环境,使得科研创新的状态达到最佳,以及公共领域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一、什么是社会网络分析1、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经过社会学家对数学方法以及图论等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从而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我们将其成为社会网络分析。

由于社会网络分析是针对社会网络关系结构,以及属性分析的一种规范和方法。

[2]所以社会网络分析在实践中又被称为结构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方法,还是一门对社会关系和结构加以分析的技术,它是社会领域中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分析方法,可以用来解决一些社会学中的相关问题。

2、社会网络的两大基本要素;(1)社会网络的一大基本要素就是行动者,行动者作为社会网络的基本要素,人们通常将行动者用节点在社会网络中进行表示。

(2)社会网络的第二大基本要素就是各种关系,在社会网络中,人们一般用剑线对不同的关系进行表示,这些关系的内容不同,可以是友谊关系、借贷关系或者沟通关系,这种关系即可以是单向,也可以是双向的,而且这种关系所存在的强度也有极大的差异。

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比较研究

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比较研究

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比较研究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管理领域,它们在管理目标、职能以及运行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

本文将对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它们的特点与区别。

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在管理目标上存在差异。

社会管理旨在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以及促进社会发展。

其目标是通过管理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行政管理则主要针对公共事务,以达到公共利益为目标。

行政管理侧重于提供公共服务,保障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

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在职能上也有所不同。

社会管理包含了多个领域,如教育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社区管理等,涵盖了广泛的范围。

社会管理的职能是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进步和防止社会矛盾的产生与扩大。

而行政管理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政策、规划和管理公共资源、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行政管理的职能更偏向于具体的行政事务和决策执行。

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在运行方式上也有所区别。

社会管理强调多元主体参与,注重社会组织与市场机制的结合。

社会管理通常采取协商、调解、社会动员等方式,通过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来解决问题。

而行政管理则以政府机构为主导,力求通过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来推动社会运行。

行政管理注重政府的组织和资源配置能力,强调行政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在发展背景和理论基础上也略有差异。

社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社会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借鉴了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行政管理则起源于西方国家,尤其是以法国等国家的行政学说为代表。

行政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在实践层面上,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也存在协同发展的需求。

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在管理目标和职能上有所区别,但二者关系紧密,相互依存。

社会管理的发展需要行政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而行政管理也需要社会管理对社会问题进行预警和调查研究。

二者相互联动,协同发展才能促进社会持续稳定。

民政部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民政部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民政部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民政部是国家的行政机关之一,负责管理和协调社会事业、慈善事业、社会救助等相关工作。

作为民政部工作人员,他们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

以下将介绍民政部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一、社会事业管理与协调民政部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社会事业的管理与协调工作。

他们需要制定、完善和执行社会事业相关政策,指导和监督各地区开展社会事业工作。

例如,推动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组织和培训儿童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此外,他们还需要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推动残疾人康复、教育和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慈善事业的推动与管理民政部工作人员负责慈善事业的推动与管理。

他们需要制定和完善慈善事业相关法律法规,监督和管理慈善组织的注册与运行。

他们还将推动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加强国际慈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

此外,他们还会调查慈善机构的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捐款得到妥善使用。

三、社会救助与救灾工作民政部工作人员承担着社会救助与救灾工作的责任。

他们需要制定、贯彻和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保障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民政部还会积极组织参与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及时得到帮助和救济。

四、组织管理与人员培训民政部工作人员还需要负责各类社会组织的组织管理和人员培训。

他们会审核和批准社会组织的设立,指导和监督社会组织的日常运行。

同时,民政部会组织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五、社会政策研究与发展规划民政部工作人员负责社会政策的研究与发展规划。

他们需要进行社会政策的调研分析,制定相应的政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应对社会变革和发展需求,他们还需要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并进行长远规划,推动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民政部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

他们会参与国际组织和国内外相关会议,分享经验与交流意见。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社会事业和慈善事业的发展经验,促进民政事业的全球交流与合作。

社会组织管理与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组织管理与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组织管理与社会治理研究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有助于缓解政府压力和社会矛盾,又有助于发挥社会主体作用,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组织管理和社会治理研究的任务就是探讨如何对各类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管理,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提升社会整体治理水平。

本文将从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制度、参与模式和治理效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组织分类社会组织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从组织功能上看,可以分为慈善公益组织、职业协会、行业组织、教育科研机构、文化艺术组织等。

从组织性质上看,可以分为民间组织和官方组织。

从组织形态上看,可以分为服务型、独立型和政治型组织。

这些不同的组织类型具有不同的形式、功能和社会价值,需要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和参与模式。

二、管理制度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体现了国家与社会相互协调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管理主要采取事先审批制、注册管理制和年检制等形式。

此外,对于特定的社会组织,还会采取许可证制度和备案制度。

这些制度有助于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但同时,也应该承认,过于严格的管理制度容易导致社会组织的自由度和创造力受到限制,应当逐步放宽审批和登记的条件。

三、参与模式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应该倡导多元化和平等化的原则。

社会组织可以在政策制定、监督和评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政府应该把社会组织视为一种合法、合理的社会主体,并采用开放、透明和公正的政策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框架。

社会组织也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拓展参与方式,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社会进步。

四、治理效能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目的在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治理效能是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包括社会安全、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改进管理制度、创新参与模式,提高自身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

综上所述,社会组织管理与社会治理研究对于推进我国社会整体治理水平具有很大的意义。

需要进一步探讨社会组织的分类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营造多元化和平等化的参与环境,提高治理效能。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政策略论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政策略论

系实 际 ,主张 不仅要结 合 当下 的实 际,更 强调要 未雨绸缪 , 着眼于未来 。同时他也反对不懂装懂 ,表扬 能坚持真理的干 部 。新 四军二 师参 谋长周骏鸣 曾给刘 源讲 了一个故事 : 他 问 刘少奇 什么是 对立统 一?刘少奇 指着房 子里 的一 副对联 说 ,
你看 这就是对 立统一 。一个上 联 ,一个 下联 ,它是 对立 的 ,
从社会政策角度看 ,社会管理 即权威决策者通过社会 政 策设计与实施来解 决社 会问题的过程。从这个层 面理解 ,社 会管理创新就是社 会政策设 计与实施的创新 。社会政策是 政
社会 的和谐稳 定 ,也制约着经济 的持续 发展。这些社会 问题 的长期积 累与集 中凸显 ,如果处理不好 ,不仅会激化社会矛 盾 ,并会 由此 导致经济社会发展 的中断或倒退。创新社会管 理能够有效化 解社会矛盾 ,社会管理创新 的最终追求就是达 到社会秩序 的和谐 稳定 。在此背景下 ,中国政府提出 了 “ 社
学思 结合 、思写并进是刘少奇非 常重 视的学习方法。在
早 年求学时期 ,他 就经 常带着问题读 书,经常 练笔 ,他认为 读 书 、思 考和写作 是学 习必不可 少 的环 节 ,它们环 环相扣 、
[ 4 】 刘少奇论新 中国经济 建设 【 M】 . 北京 : 中央文献 出版社
1 9 9 3 年版.
府为 了满足公众需 求向社会 提供的公共产 品,社会管理创 新 的 目的是改善 和保 障民生 ,这两者的 目的都是一致 的。社会 政策存在 的依据是 推动所在地域和 国家解决所必须解决 的社 会 问题 ,由此形成 了社会 政策更多 地注重具体 问题 的特征 。 所 以社会政策要加 强研究 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因此社会管 理 创新与社会政策是相互分不开的 。 社会 管理创新的内涵

政策研究中心职责范围

政策研究中心职责范围

政策研究中心职责范围
政策研究中心作为政府部门或非政府组织的重要研究机构,其职责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研究:政策研究中心是针对国家或地方政府的重大政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的机构。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政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2. 经济预测:政策研究中心还可以承担经济预测和预警任务,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有关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政策评估:政策研究中心可以承担政策评估任务,对政府实施的政策进行评估、跟踪和反馈,及时发现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公共管理研究:政策研究中心还可以进行公共管理研究,包括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行政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为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科学支持和指导。

5. 信息服务:政策研究中心还可以提供信息服务,包括政策咨询、情报分析、数据统计等方面的服务,向政府和社会提供有关政策和经济的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总之,政策研究中心的职责范围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策研究、经济预测、政策评估等方面的任务,又包括公共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职责,为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科学支持和指导。

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

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

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一、概述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两大重要领域。

公共政策研究的核心是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其关注点主要是政府。

而社会治理则强调对整体社会的综合治理,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以及个人行为等多方面。

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综合研究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当前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主要关注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

其中,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的起点,政府制定的政策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政策制定的过程自然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政策制定者充分了解政策对象和社会需求,经过那些谈判和协商努力精心制定出最终的政策方案。

制定好的政策方案只有得到认可和接受才能够让政策落地。

政策实施是制定好的政策方案在社会上的具体实践。

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政策实施者有高度的责任心、正确的执行方法和对政策变动有敏锐的洞察力。

政策实施的效果需要及时地进行评估。

政策评估是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补充,通过评估政策实施的效果,政策制定者就能够及时地调整、优化和完善政策方案。

三、社会治理研究社会治理是指在国家、市场、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背景下,通过建立协商、合作、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使整个社会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并处于发展状态。

社会治理需要各个方面的力量协同作用,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以及广大民众。

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它需要制定和实施各种政策、法规,引导社会资源的分配和整合。

市场的作用在社会治理中也不可缺少,市场的有效运作能够调控社会的物质需求和生产力。

社会组织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参与和协助政府管理,监督政府的工作并提供服务。

四、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的互动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政府的公共政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政策制定需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民意,乃至进行广泛的民主程序,充分吸收社会各方建言,最终制定出新的政策。

而社会治理需要政策制定的指导和支撑,各种社会组织、公民力量需要明确的政策方向和政策承诺,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社会治理的全面发展。

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

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

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一、前言随着国家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满足公众利益而采取的行动,社会治理则是指全体市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动。

本文主要从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二、公共政策1.公共政策的定义及特征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实施、调整的具有公共性质和社会影响的政策,它是解决公共问题、促进公共利益实现的重要手段。

公共政策的特征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具有公共性质;第二,具有政策性;第三,具有规定性;第四,具有创新性。

2.公共政策的类型公共政策按照出发点、对象、目的等不同划分,可以分为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环境政策、科技政策等多种类型。

根据政策目的的不同,也可以将公共政策分为政府管制政策、市场调节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

3.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政策研究、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价等。

政策研究是政策制定过程的基础,政策制定需要征求相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意见,政策实施需要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政策评价则是对政策实施效果的一种判断和总结。

三、社会治理1.社会治理的定义及特征社会治理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居民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协作,共同治理社会问题的过程。

该过程主要表现为社会管理的全面化、社会信任的构建、社会服务的提升等特征。

2.社会治理的主体社会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居民等多个方面。

政府是社会治理的主导者,社会组织是政府的重要合作伙伴,企业和居民则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

3.社会治理的模式社会治理的模式包括竞争性模式、协商性模式和仲裁性模式。

竞争性模式是指用市场机制竞争来解决社会问题,协商性模式则是通过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协商达成共识,仲裁性模式则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

四、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的关系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联系和互动。

公共政策是治理社会问题所采取的行动,社会治理则是协调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各主体的关系。

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研究

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研究

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研究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它们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手段,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促使公共利益得到最大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社会治理的概念及意义社会治理是指对社会秩序、社会安全、社会公正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与管理,以实现社会稳定与进步的活动。

社会治理的核心在于对社会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解决,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社会治理的意义在于改善社会问题,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社会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仅靠一种手段或一种组织形式无法解决。

因此,社会治理需要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协作,形成协同共治的格局。

只有在这种合力之下,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问题的解决。

二、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点公共管理指的是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通过制定规则、执行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与协调的活动。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为公众创造公正、高效、可持续的公共服务。

公共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监督与评估等方面。

政策制定是指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来引导和调控社会发展;资源配置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优化配置以满足公众需求;公共服务则是指政府和公共组织提供的各类服务,如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监督与评估则是对公共事务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公共管理的公正与有效。

公共管理的特点在于公益性、多元性和开放性。

公益性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多元性要求公共管理考虑各利益主体的需求及其利益平衡;开放性则表明公共管理需要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形成共识并提高管理效能。

三、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

社会治理需要借助公共管理的手段和机制,而公共管理也需要通过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方法来提高管理效能。

社会治理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协作,而公共管理则提供了协调和管理的范式。

社会治理需要通过在政府、市场、民间三者之间寻求平衡点来解决问题,而公共管理提供了行政手段和政府主导的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政策研究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政策研究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政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全面深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进一步推进。

此外,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和社会管理的进一步创新和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日益紧迫和重要,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和现实课题。

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企业不再承担管理和服务工作,而是转移到街道或社区进行属地化管理,街道或社区的服务机构将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不仅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而且可以使离退休人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有效地保障其晚年生活。

从1993年起,国家陆续颁发了十多项相关文件,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行部署,尤其是200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的16号文《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意见》,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进行了明确定义,并对该项工作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界定。

关键词: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政策;研究1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的工作要求一是实现统一管理。

地方党委、政府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现街道、社区统一管理。

同时,要做好社会管理服务、档案管理、党组织关系等相关工作。

二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依法保障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相关待遇,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

要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有序转移和平稳过渡。

2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主要任务一是完善管理服务功能。

各地党委、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明确街道、社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主要内容,赋予其相应的职权、资源和手段,按照职责和任务配置劳动力,加强资金保障,为离退休人员提供活动学习场所和各种管理服务资源,提高街道和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多渠道、多途径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做好社会保障服务管理工作。

实行社会化管理后,各项社会保障待遇要按时足额发放。

政策研究 专业

政策研究 专业

政策研究专业
政策研究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政府制定、实施和评估政策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政策研究专业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政策分析、政策制定和政策评估的能力。

在政策研究专业中,学生将学习政策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工具,了解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掌握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学习如何进行实证研究和政策评估。

此外,学生还将熟悉不同政策领域的重要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政策、教育政策、卫生政策等。

政策研究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咨询公司等地就业,从事政策分析、政策制定、政策评估、项目管理等工作。

他们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从事更高级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总之,政策研究专业培养具备深入理解政策问题、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G Z O U 我们|N O 63在当前的政策话语中,社会管理是一个热门词汇,各类报纸期刊中连篇累牍地解读、宣讲已经数不胜数。

可是,关于社会管理,自始至今一个常见的发问是:到底什么是社会管理,该如何推进?哪个学科应该首先对它负责,为什么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理论分析?
大概是由于字面上的相近,在谈论社会管理时,社会学往往会被推出来寄予厚望,承受着各方面要求给出解答的压力。

也有人因此说,社会学的春天来了。

可是,坦率地说,这个任务显然不是那么容易能完成的。

于社会学这个学科而言,春天过后是落英缤纷还是硕果累累,还远不是一个有足够信心可以回答的问题。

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基本的思维方法上是不是还没有理清,走入了某种误区呢?在这里,笔者想说的是,政策语言与学术语言属于两套话语系统,简单地顾名思义不是一个正确的思考方法。

随便打开一部词典,我们都会看到“社会”这个词具有的含义是可以多么地灵活多样。

对于社会这个概念的含义,简单地说可以有两种分类。

首先是广义的社会。

在广义上看,社会无疑是包罗万象的,不可能由任何单一学科来整体性地加以研究的。

而狭义的社会呢?则有非常多样的含义和指向,其所指的对象很多也不是属于某一个学科。

而由于政治语言的特点,社会管理的概念更加没有固定的含义,实际上只有一个大致的指向,它甚至既不是广义的,也不是狭义的,而是有特定含义的,且这个特定含义又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随时微调和改变。

这样,形成关于社会管理的“社会学理论”,几乎不可能。

从研究的角度看,理论的特点就是要暂时地“孤立地”、“静止地”分析问题,把一个东西先固定下来,定义清楚,再行讨论。

而政治实践不可能这样,政治家也不会用那样符合科学标准的语言来“约束”自己。

所以,关于社会管理,纯粹从学理上目前还没有人说清楚,以后也同样不可能说清楚。

在无数的所谓
文>李宗克
社会管理
政策研究H A H 204
论文和文章里,不同的学者往往只是借这个概念的由头,阐发一些纯粹个人性的看法而已。

这里,可以有很多解读的方向,何者能够被视为切中肯綮,取决于多种复杂的语境。

这些观点甚至都不会是只有一个胜出,因为中央与地方、此地与彼地、此时与彼时、此领导与彼领导,情况千差万别,无时不变,所谓“肯綮”岂会只在一处?必须承认,在这样的实践性问题上,任何学科都拿不出足够精确的理论和方法,来百分百地支撑某一个观点。

一定意义上,把对“社会管理”进行理论说明的责任单单安到“社会学”头上,并不合适。

如果实在要安,安到“社会科学”的头上似乎更好。

因为,既然社会管理可能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广义社会的管理,那么对应的学术也应该是包涉诸领域的“社会科学”,而不仅仅是“社会学”。

譬如,对于社会治安的管理,可以交给犯罪学;社会道德失范的问题,交给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政治不稳定的问题,交给政治学和社会运动研究;舆论批评问题,交给传播学;社会福利和公平问题,交给社会保障学;收入分配问题,交给经济学;腐败问题,交给公共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等等。

也就是说,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整体性的问题,只能用“分析”的方法来思考,拆分开来看。

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吗?在所谓现代社会科学领域,学术分工和专业化历时久矣,还有什么学科或者方法真的可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吗?
在这里,不得不感慨一下我们今天的社会科学在政策研究上存在的短板。

无论中西,当代社会科学中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它们都过于极端地追求专业化和科学化了。

这个科学化的追求,有时被称为“科学主义”,总是以构建彻底精确和普遍的形式化法则为最高目标。

且不论社会科学中这一追求在终极的哲学意义上是否存在偏差,它在实践上造成的后果就是越来越脱离生活世界,距离政策实践只能是越来越远。

而从哲学的意义上看,这种研究取向是不是就是唯一正确的,又可以有很多要讲。

这里,至少有一点可以说,社会是一个属人的世界,于人而言首要的是生命,有期限的生命,而不是真理。

在社会科学中,经济学是最科学主义的学科,可是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也说,我们在学理上讲的经济规律并不是至高无上不可干预的,不可以静候经济会在长期上回到均衡。

因为,对人而言:长期来说,我们已经死掉。

于社会实践而言,科学决不是唯一的裁判,实践与那种吹毛求疵的科学主义更是凿枘难合。

无论我们是否发现了现实问题的精确逻辑,找到了明确的解决之道,现实总会要求你做点什么。

即使我们知道开出的药方仅仅是无害的安慰剂,那么这样一个的行动岂不是也可以缓解当事者的精神压力,可以中和政治的不满?伟大的哲人亚里士多德也说,实践智慧和理论智慧是两种有本质差异的东西。

如果要服务于实践,社会科学的一只脚恐怕还是要回到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担负起这个任务。

关于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一种新的方法论正呼之欲出。

(作者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3|W|35
20120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